试题库——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真题———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和谐社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它是一种社会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社会稳定D.社会没有矛盾2、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3、党第一次明确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概念的是()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毛泽东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B.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C.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D.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目的D.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二、多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能力包括()A.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C.不断提高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D.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毛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我国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的思想。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2.我国古人曾经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状态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3.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XX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A.《论人民XX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2006年10月,党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的是()A.十六届六中B.十六届五中C.十六届四中D.十六届三中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重要B.本质C.一般D.根本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发展C.以人为本D.建设7.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 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协调发展C.坚持全面发展D.坚持统筹发展8. 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改革开放B.XX法治C.农村城市协调发展D.东部西部协调发展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政策B.党C.制度D.干部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教育B.就业C.住房D.党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1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毛概习题)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 A、经济基础 B 政治基础 C、阶级基础 D、社会基础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B、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C、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D、和谐神会只是中国人的理想2. 在《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重大部署。
这个决定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 D )A、十六大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3. 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D )A、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B、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C、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D、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4. 从根本上,和谐社会是要理顺( C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利益关系D、权利关系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新的探索( 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改革开放C、对外开放D、小康社会6.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C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是( A )A、社会主义的B、共产主义的C、福利社会的D、田园牧歌式的8.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其中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D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发展先进文化C、科学发展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C )A、党的领导B、发展公共事业C、制度建设D、提高思想道德素质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B )A、党的基本路线B、中国共产党C、稳定的社会局面D、广大人民群众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 D )A、物质基础B、政治基础C、思想基础D、社会基础12.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B )的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和谐社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它是人与人协调的一种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D.社会没有矛盾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审议通过是在( )。
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概念的是( )。
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毛泽东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B.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C.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D.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内涵B.总体特征C.总体要求D.基本内容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的“四位”指的是( )。
A.政治B.经济C.文化D.外交E.社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A.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B.表明了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C.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D.是我们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执政理念的升华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E。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F.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三、辨析题1.和谐社会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A )A. 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B. 我国社会发展的可能目标和具体措施C. 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具体措施D. 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B)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民主法制C.坚持和谐社会D.坚持科学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是(C)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科学发展3.4.5.6.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A.股份制B.承包制C.租赁制D.合作制7.当前城镇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C)A.对城镇集体企业的存量资产要明确出资者B.对于集体资产要明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C.理顺产权D.明确所有制结构8.(D)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A.国有经济B.个体经济C.私营经济D.集体经济9.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C)A.基本国策B.权宜之计C.长期的方针D.发展战略10.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A)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1.1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A.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B.国家公职人员C.法律体系D.政府机构13.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A)A.市场B.政府C.政策D.法律15.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和方向的是(B)A.诚信守法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C.科学文化建设D.民主法制建设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B)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17.我国的民主党派是(B)A.执政党B.参政党C.在野党D.反对党1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C)A.加强党的领导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保障人民各种权利19.20.21.22.23.24.25.26.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构建和谐社会D.建设富裕国家27.******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基本的治国方略郑重提出是在( C)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28.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D)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D.依法治国29.30.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指(A )A.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B.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所有制经济C.股份制经济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1.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 )A.股份制B.承包制C.租赁制D.合作制32.34.党的十四大指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C )A.基本国策B.权宜之计C.长期的方针D.发展战略35.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A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6.在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其中关键是( C)A.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D.一手抓政治建设,一手抓社会建设37.3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是(D )A.人民平等B.人民自由C.人民互爱D.人民民主3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 A)A.市场B.政府C.政策D.法律40.二、多项选择题1.2.3.1.根据2002年2月,胡锦涛重要讲话的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ABD)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民主法治就是( ABC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C.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公平正义就是( ABD )A.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B.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45.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安定有序就是( ABCD )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社会范畴,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即(ABC)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B.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任务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8.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BC )A.本质属性 B.基本特征 C.基本要求9.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强调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AB )A.共同建设的和谐社会 B.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1011.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六大民生问题,并且依据六大民生问题把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目标和任务概括为(ABCD)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D.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1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的观点 A.老子B.孔子 C.墨子D.韩非子2.党的()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3.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现代化B.社会和谐C.按劳分配D.公有制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发展B.协调利益关系C.中国共产党D.民生状况改善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坚持科学发展观B.以人为C.发展民主D.坚持对外开放7.()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A.社会主义荣辱观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期任务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D.与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一致9.社会和谐首先是()A.加强党的建设B.要发展C.协调利益关系D.坚持以人为本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阐述的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社会B.”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C.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D.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1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毛概精品——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文明是文化现代化。
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C)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D)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社会公平D.公平和正义3.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 实现充分就业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核心问题就是(B)A.企业应拥有资产所有权B.企业应拥有法人财产权C.企业应拥有宏观调控权D.企业应拥有行业管理权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D.实现共同富裕6.“十一五”规划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C)A.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B.不断推进共同富裕C.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D.不断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多项选择1.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 (ABCD)A.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B.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把促进入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D.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2.全面的发展观主要是指 (ABCD)A.人的全面发展B.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C.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3.协调发展主要是指 (ABCD)A.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B.人与入的全面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的协调发展D.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4.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一章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篇:第十一章单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观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A.本质属性B.外在特征C.一般特征D.突出表现2.在党的重要会议中,第一次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是()D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届四中全会C.十四届三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3.在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以后,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是()B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D.十七大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中共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DA.经济发展B.民主健全C.科教进步D.社会和谐5.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B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6.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B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7.相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A.经济上的目标B.生活上的目标C.整体性目标D.政治上的目标8.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党的十七大的重要贡献是()D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B.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内容C.全面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D.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9.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D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10.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B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C.和平正义D.改善民生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D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C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A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14.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C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15.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BA.公平和正义B.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和谐16.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B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17.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D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1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20.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和谐文化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2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B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C.发展经济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坚持改革开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毛概题库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选题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问题上,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A. 经济发展B. 民主建设C. 科教进步D. 社会和谐【正确答案是】:D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A. 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 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 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正确答案是】:B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 经济基础B. 政治基础C. 阶级基础D. 社会基础【正确答案是】:D4.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 具体内容B. 方针政策C. 指导思想D. 行动纲领【正确答案是】:C5.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
A. 公平和正义B. 以人为本C. 协调发展D. 和谐【正确答案是】:B6.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与人协调的一种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D.社会没有矛盾【正确答案是】:C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B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D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C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C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A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毛概题库 第十一、十二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实友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A.发展和谐文化B.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C.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D.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态平衡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5.目前,我们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参考答案:单线题:1 D 2 A 3 C 4 A 5 B多选题: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3.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D.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4.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5.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A. 《告台湾同胞书》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6.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告台湾同胞书》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香港和澳门问题8.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A.《中英联合声明》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中葡联合声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D.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分别1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一国两制”方针B.“一个中国”原则C.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11.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毛概 第11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兼相爱”、“爱无差”,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墨子B、孟子C、孔子2、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发表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A、魏特林B、付立叶C、马克思3、社会要和谐,首先要()A、发展B、改革C、稳定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坚持“双百方针”5、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A、十六大报告B、十三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6、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的是党的()A、十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都属于建设()这个大范畴。
A、建设共产主义B、现代化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认识的深化A、党的性质B、执政规律C、奋斗目标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10、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诚信友爱B、以人为本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多项选择题:1、和谐社会是()A、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美好的蓝图B、不是社会形态C、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D、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E、.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F、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它包括()层面的内容:A、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B、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C、第三个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D、第四个层面是人与动物的和谐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包括()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生活富裕、生态良好E、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有()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C、必须坚持生态文明; 必须坚持政治文明;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E、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有()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B、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C、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D、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E、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F、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三、简答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四、论述题: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毛概选择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b)观点A. 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2、中国共产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c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d)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A. 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制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dA.中共更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六大D.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发展和谐文化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C. 坚持改革开放D. 正确处理改革发稳定的关系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dA. 《全世界和谐》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C.《论十大关系》D.《共产党宣言》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d )A、两者毫不相干;B、两者完全等同;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任务;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十一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 C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 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D.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3. 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障是( A )A.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 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 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D. 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A. 物质基础B. 政治保证C. 精神支撑D. 社会条件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和谐社会状态的提出者是( C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墨子6. 1803年空想社会主义者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他是(B )A. 欧文B. 傅立叶C. 哈贝马斯D. 圣西门二、多项选择题1.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B.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C. 普遍富裕,全面小康的社会D. 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E.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首位的社会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ABCD)A.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D.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E.除B外,其余都正确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E)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B.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C.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D.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E. 就是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4. 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可以概括为(ABCD)A. 党委领导B. 政府负责C. 社会协同D. 公众参与E.舆论监督5.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公平正义、( ABC )A. 充满活力B. 安定有序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 自由博爱 E、诚实守信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ABCD)A. 民主与法治的统一B.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C. 活力与秩序的统一D.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E.繁荣与稳定的统一三、简答题、论述题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是什么?答案要点: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库——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58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2日一、单选题1.我国古人( C )说过“和为贵”,这也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思想。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孙子2.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B )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A马克思 B傅立叶 C欧文 D魏特林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D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4.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C)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5.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D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7.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的会议是(D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9.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和谐文化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10.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B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C.发展经济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二、多选题1.和谐社会包括(BCD)的和谐。
A人与地球 B人与自然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 E人与动物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安定有序 B充满活力 C公平正义 D诚信友爱 E民主法治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BC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E.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ABD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B.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C.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以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5.和谐社会就是(ABCD)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6.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ABCD )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A.物质文明建设B.政治文明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8.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ABC)A.人类社会发展规规律认识的深化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C.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D.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三、辨析题1.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本命题错误。
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
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
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省略为代价的。
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本命题错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党的十六在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
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奋斗。
四、简答题1.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第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第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第四,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第五,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2.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3.简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4.简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不许坚持科学发展。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五、论述题1.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现实意义或实践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试述我国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依据及其意义。
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是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
我们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讲建设先进文化,归根到底为了实现、发展、维护人民的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人民,把国家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能够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六、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
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据《学习时报》340期刊登由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执笔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为0.46,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
材料2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
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1: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1:1.53扩大到1: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
城乡差别拉大不仅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还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越发明显。
贫富差距拉开的直接的结果:一是社会贫困问题出现。
城镇中有1200万人处于相对贫困中,人均年收入1059元。
月收入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低54.7%。
2004年,按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10万。
按人均纯收入669—924元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
一是社会公平问题凸现。
在多数人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上升很快,分配不公现象出现。
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心理不平衡,十分不满,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