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和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物理14-1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物理14-1
要包括电磁振荡、电磁场和电磁波等知识,是前面所学电 磁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等知识的继续,并与光的本性知 识相联系,从运动形式上看,这部分内容都具有波动的共 性,复习时要把握“波动”的共性,又要注意区别;第二 部分为相对论简介,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了解相对论的 一些观点.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在复习本章时应以课本为主,对每个考点的内容都要 熟练记忆,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内容即可.重点内容是麦
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波谱,以及相对
论的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第一单元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相 对论解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1)变化的磁场在空间产生的电场,与自由电 荷激发的静电场不同,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它 的存在与空间有无导体、有无闭合电路无关. (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
变化”指的是在相等的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量相同,即磁感应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恒定.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波仍继续传播.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1.不同的电磁波,由于频率和波长的不同,因而表
现了不同的特性,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和红外线,很容易
发生干涉、衍射现象,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伦琴射线、 γ射线,不容易观察到它的干涉、衍射现象. 2.在电磁波谱中,能引起视觉的可见光是频率范围 很窄的一段电磁波. 3.各波段的电磁波特性比较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4.雷达的基本原理 雷达是利用 电磁波 来判定物体位置的电子设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十章电磁感应第1讲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十章电磁感应第1讲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增反减同”(即自 感现象)
[考法全析]
考法(一) 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例1] 电磁弹射的装置是航空母舰上的一种舰载机起飞装置。如
图所示的装置也能进行电磁弹射,线圈固定在光滑绝缘杆MN上、导体
圆环套在绝缘杆的左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圆环将从M端离开绝缘杆
解析:只形成闭合回路,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变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B错误; 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瞬间回路中磁通量有变化,电流表有变化,磁铁不动后电流 表无变化,C错误;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瞬间,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会产 生感应电流,能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D正确。 答案:D
2.[磁通量的大小]
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匀强磁场
D.线圈给磁铁的磁场力先向下再向上
[解析] 根据楞次定律的“来拒去留”,磁铁向闭合线圈靠近,要受阻力作 用,即磁场力向上,故A正确。
[答案] A
考法(三) 使回路面积有变化趋势——“增缩减扩”
[例3] (多选)如图甲所示,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固定一
螺线管Q,P和Q共轴,Q中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甲图中电
一点一过
“四步法”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研清微点3 应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下列图中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
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b的是
()
解析:ab棒顺时针转动,运用右手定则:磁感线穿过手心,拇指指向顺时针方向, 则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a→b,故A正确;ab向纸外运动,运用右手定则时, 磁感线穿过手心,拇指指向纸外,则知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b→a,故B错 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知,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由b→a→d→c, 则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b→a,故C错误;ab棒沿导轨向下运动,由右手定 则判断知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b→a,故D错误。

高考物理总复习 电场中的图象问题和力电综合问题

高考物理总复习 电场中的图象问题和力电综合问题
子的动能均为12mv20,B 错误;t=2dv0=T8时刻进入的粒子,在沿电场方向的 运动是:先向下加速38T,开始阶段可向下加速的时间最长为38T,因38T>tmin, 则粒子打在下极板,故 C 错误;
解析
t=3vd0 =34T时刻进入的粒子,在沿电场方向的运动是:先向上加速T4 ,后向 上减速T4,速度到零,此时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y=2·12a(T4)2=d2,刚好不打在 极板上;然后向下加速T4,再向下减速T4,速度到零,回到中心线 OO′上…… 如此反复,则最后从电场射出时沿电场方向的位移为零,则粒子将从 O′ 点射出,D 正确。
解析
能力命题点二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1.常见的交变电场 常见的产生交变电场的电压波形有方形波、锯齿波、正弦波等。 2.常见的运动类型 (1)粒子做单向直线运动。 (2)粒子做往返运动。 (3)粒子做偏转运动。
3.常用的分析方法 (1)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通常只讨论电压的大小不变、方向 做周期性变化(如方波)且不计粒子重力的情形。在两个相互平行的金属板间 加交变电压时,在两板中间便可获得交变电场。此类电场,从空间看是匀 强电场,即同一时刻,电场中各个位置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都相同;从 时间看是变化的,即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都随时间而变化。 ①当粒子平行于电场方向射入时,粒子做直线运动,其初速度和受力 情况决定了粒子的运动情况,粒子可以做周期性的运动。 ②当粒子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时,沿初速度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 运动,沿电场方向的分运动具有周期性。
A.粒子从 x1 处运动到 x2 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B.x1、x2 处电场强度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C.x1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大于 x2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D.x1 处的电势比 x2 处的电势低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选修和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选修和

[高考导航]基础课1分子动理论内能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很小:①直径数量级为10-10m。

②质量数量级为10-26~10-27kg。

(2)分子数目特别大: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023mol-1。

2.分子的热运动(1)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其特点是:①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知识点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关系:T=t+K。

3.分子的动能(1)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4.分子的势能(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改变内能的方式知识点三、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气体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知识点四、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原理与操作2.注意事项(1)将所有的实验用具擦洗干净,不能混用。

(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小于%为宜。

(3)浅盘中的水离盘口面的距离应较小,并要水平放置,以便准确地画出薄膜的形状,画线时视线应与板面垂直。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小题)
1.“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比较明显
B.移动变阻器的触头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C.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D.由实验记录数据作U﹣I图象时,应通过尽可能多的点画一条直线,并使不在直线上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2.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测得数据作出了外电路U﹣I图线,由图可知(

A.电池电动势的可以直接测得为1.40V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Ω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V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3.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压表(量程3V)
B .电流表(量程0.6A)
C .电流表(量程3A)
D.定值电阻R0(阻值4Ω,额定功率4W)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00Ω,额定电流0.1A)
(1)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V,内
第1页共28页。

高考物理实验总复习DOC

高考物理实验总复习DOC

高考物理实验总复习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5、研究平抛运动实验6、探究动能定理实验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9、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10、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实验11、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12、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1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14、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15、示波器的使用实验16、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17、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18、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做物理实验,不仅要观察物理现象,还要找到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这就需要知道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要知道物理量的数值,必须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不可能是绝对精确的.例如,用刻度尺来量长度,用天平来称质量,用温度计来测温度,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电流或电压,测量出来的数值跟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都不能完全一致,测出的数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从来源看,误差可以分成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例如,天平的两臂不严格相等或砝码不准,称质量时没有考虑空气浮力的影响,做热学实验时没有考虑散热损失等,都会产生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不会出现这几次偏大另几次偏小的情况.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在原理上更为完善的实验.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例如,用有毫米刻度的尺量物体的长度,毫米以下的数值只能用眼睛来估计,各次测量的结果就不一致,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各次测得数值的平均值就比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二)测量仪器使用常规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仪器有13种,除打点计时器和滑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外,其余11种都涉及到读数问题。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物理复题纲第一章:力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2、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3、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可以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平动平衡是指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是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第二章:直线运动一、运动: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2、质点是研究物体比周围空间小得多时,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质点。

只有质量,没有形状与大小。

3、位移s是矢量,方向起点指向终点。

表示位置的改变。

路程是标量,质点初位置与末位置的轨迹的长度,表示质点实际运动的长度。

4、时刻是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如4s,第4秒。

时间是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如4秒内,第4秒内。

ma速度v是一个矢量,表示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公式v=s/t计算,其中s为位移,t为时间。

常用的速度单位是米每秒,也可以用千米每小时表示。

在s-t图中,速度的大小可以用正切tgθ计算。

平均速度是变速运动中位移与对应时间之比,而瞬时速度是质点某一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速率,标量。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7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讲 动量和动量定理 (4)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7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讲 动量和动量定理 (4)

第七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讲动量和动量定理基础对点练题组一动量和冲量的理解与计算1.冬奥会速滑比赛中,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若他们的动能相等,则甲、乙动量大小之比是( )A.1∶1B.m1∶m2C.√m1∶√m2D.√m2∶√m12.(多选)颠球是足球的基本功之一,足球爱好者小华在练习颠球时,某次足球由静止自由下落0.8 m,被重新颠起,离开脚部后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45 m。

已知足球与脚部的作用时间为0.1 s,足球的质量为0.4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从下落到再次上升到最大高度,全程用了0.7 sB.足球下落到与脚部刚接触时的动量大小为1.6 kg·m/sC.足球与脚部作用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0.4 kg·m/sD.足球从最高点下落到重新回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3.2 N·s题组二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3.(多选)(广东河源模拟)如图所示,在轮船的船舷和码头的岸边一般都固定有橡胶轮胎,轮船驶向码头停靠时,会与码头发生碰撞。

对这些轮胎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轮船与码头碰撞过程中所受的冲量B.减小轮船与码头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C.延长轮船与码头碰撞过程中的作用时间D.减小轮船与码头碰撞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4.(广东广州模拟)一个质量为0.2 kg的垒球,以20 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0 m/s,如图所示,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棒对垒球不做功B.球棒对垒球做负功C.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400 ND.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 200 N5.(多选)一质量为1 kg的物块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F-t图像如图所示。

则( )A.t=1 s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 m/sB.0~2 s内合力的冲量大小为2 kg·m/s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D.0~4 s内合力的冲量大小为2 kg·m/s题组三应用动量定理解决“流体模型”问题6.(四川成都联考)高压清洗广泛应用于汽车清洁、地面清洁等。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功和功率》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功和功率》

3.(多选)(2018·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 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 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 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
()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 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D.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解析】选A。因为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始终与速度 垂直不做功,因此A正确、B错误; 从静止开始在小环 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先背离大圆环圆 心,后指向大圆环圆心,故C、D项错误。
sin
sin
B、D错误。
【提分秘籍】 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
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3.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α求功。适用于F合为恒力的过程
方法二
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力做的功
【加固训练】 (多选)水平长直轨道上紧靠放置n个质量为m可看作质 点的物块,物块间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开始处于静止 状态,轨道动摩擦因数为μ。用水平恒力F拉动1开始 运动,到连接第n个物块的线刚好拉直时整体速度正好 为零,则 ( )
A.拉力F所做功为nFl
B.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n(n 1)mgl
2
C.F> n m g
2
D.(n-1)μmg<F<nμmg
【解析】选B、C。物块1的位移为=F·(n-1)l=(n-1)Fl,故A错误;系统克服

高三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章末整合

高三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章末整合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 B 在 A 前 3m 处 C.3s 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 D.运动过程中 B 的加速度大于 A 的加速度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解析]
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由图象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设车厢脱落后,t=3s 内卡车行驶的路程为 s1,末速度 为 v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1 2 s1=v0t+ a1t 2 v1=v0+a1t v1 2=2a2s2 ⑤ ⑥ ⑦
人 教 实 验 版
式中,s2 是卡车在刹车后减速行驶的路程.设车厢脱 落后滑行的路程为 s,有 v0 2=2as ⑧
必考内容
第1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法二:平均速度法 物体在前 4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 x1 T 瞬时速度,即 v t = v = =v0+a· T 2 2 对于物体沿斜面的整个上升过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 T 的速度公式得 0=v0+a(T+ ) 2 将数据代入解得 v0=0.6m/s,a=-0.1m/s2.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1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1 T2 2x 2×0.2 2 而 x= a( ) ,故 a= = 2 m/s =0.1m/s2 2 2 T2 2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 T v0=a×3× =0.1×3×2m/s=0.6m/s. 2
人 教 实 验 版
[答案]
人 教 实 验 版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章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总复习》第章

[高考导航]基础课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3)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知识点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

[思考判断](1)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3)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4)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5)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7)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答案(1)×(2)×(3)×(4)×(5)√(6)×(7)×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基础上采用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物体不受外力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条件,其实际意义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及所处的位置无关,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3.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第3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传播方向________的现象.如图所示.2.折射定律(1)折射定律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________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________的正弦成正比.(2)表达式:n12=,式中n12是比例系数.(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3.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________与折射角的________的比值.(2)定义式:n=________.(3)物理意义:折射率n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不能说n与sin θ1成正比,与sin θ2成反比,n由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________决定.二、全反射光导纤维1.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介质光密介质光疏介质折射率大小光速小大相对性若n甲>n乙,则甲是________介质若n甲<n乙,则甲是________介质2.全反射(1)定义: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________,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2)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________临界角.(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若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为n)射向真空或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由n=,得sin C=________.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3.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如图).,生活情境1.(1)渔民叉鱼时,由于光的折射,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所看到鱼的下方叉.()(2)落山的太阳看上去正好在地平线上,但实际上太阳已处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的视觉误差大小取决于当地大气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的折射.()(3)光导纤维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教材拓展2.[人教版选修3-4P48T1改编](多选)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关键能力·分层突破考点一折射定律、折射率计算折射率注意“三点”(1)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为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注意折射率是由介质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3)注意当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时,要利用光路的可逆性,转化为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再应用公式n=计算.例1.[2021·湖南卷,节选]我国古代著作《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身高1.6 m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其正前方0.6 m处的竖直木板墙上有一个圆柱形孔洞,直径为1.0 cm、深度为1.4 cm,孔洞距水平地面的高度是人身高的一半.此时,由于孔洞深度过大,使得成像不完整,如图所示.现在孔洞中填充厚度等于洞深的某种均匀透明介质,不考虑光在透明介质中的反射.(1)若该人通过小孔能成完整的像,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小为多少?(2)若让掠射进入孔洞的光能成功出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小为多少?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内径为r,外径为R,高为R.一条光线从玻璃管上方入射,入射点恰好位于M点,光线与圆柱上表面成30°角,且与直径MN在同一竖直面内.光线经入射后从内壁射出,最终到达圆柱底面,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t1,射出直至到底面传播时间为t2,测得t1∶t2=3∶1.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求圆柱形玻璃管内、外半径之比r∶R.2.如图所示,救生员坐在泳池旁边凳子上,其眼睛到地面的高度h0为1.2 m,到池边的水平距离L为1.6 m,池深H为1.6 m,池底有一盲区.设池水的折射率为.当池中注水深度h为1.2 m和1.6 m时,池底盲区的宽度分别是多少.考点二光的全反射求解全反射问题的四点提醒:(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2)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则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3)在全反射现象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4)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例2.[2021·山东卷,15]超强超短光脉冲产生方法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用到的一种脉冲激光展宽器截面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对称放置四个相同的直角三棱镜,顶角为θ.一细束脉冲激光垂直第一个棱镜左侧面入射,经过前两个棱镜后分为平行的光束,再经过后两个棱镜重新合成为一束,此时不同频率的光前后分开,完成脉冲展宽.已知相邻两棱镜斜面间的距离d=100.0 mm,脉冲激光中包含两种频率的光,它们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取sin 37°=,cos 37°==1.890.(1)为使两种频率的光都能从左侧第一个棱镜斜面射出,求θ的取值范围;(2)若θ=37°,求两种频率的光通过整个展宽器的过程中,在空气中的路程差ΔL(保留3位有效数字).命题分析试题情境属于基础性题目,以脉冲激光展宽器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必备知识考查折射定律、全反射等知识关键能力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折射定律和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科素养考查物理观念、科学推理.要求考生理解折射定律并得到不同频率的光经同一介质后偏折角度不同[思维方法]解决全反射问题的技巧(1)确定光是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2)应用sin C=确定临界角.(3)根据题设条件,判定光在传播时是否发生全反射.(4)如发生全反射,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临界光路图.(5)运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发射定律等进行分析、判断、运算,解决问题.跟进训练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某种透明液体,深度为h.容器底部有一个点状复色光源S,光源S可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液面上形成同心圆形光斑Ⅰ、Ⅱ,测得光斑Ⅰ的直径为d1,光斑Ⅱ的直径为d2,透明液体对光斑Ⅱ这种单色光比光斑Ⅰ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________;光斑Ⅱ这种单色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斑Ⅰ这种单色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4.[2022·山东莱州模拟]如图,一长方体透明玻璃砖在底部挖去半径为R的半圆柱,玻璃砖长为L.一束单色光垂直于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砖,且覆盖玻璃砖整个上表面,已知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n=,真空的光速c=3.0×108 m/s,求:(1)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2)半圆柱面上有光线射出的表面积.考点三光的色散现象1.光的色散及成因(1)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2)含有多种颜色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产生光的色散.2.各种色光的比较分析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频率ν低→高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小→大同一介质中的速度大→小同一介质中的临界角大→小跟进训练5. (多选)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平行玻璃砖,单色光1、2在玻璃砖中折射角分别为30°和60°,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出折射光线1和2一定是平行光B.单色光1的波长大于单色光2的波长C.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D.图中单色光1、2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相等E.单色光1从玻璃射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射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6. (多选)直线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细光束a、b平行且关于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所示,a、b光相比()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B.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较小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E.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长7.如图所示,有两束细单色光p、q射向置于空气中的三棱镜表面,此时三棱镜的右侧表面只有一束光线射出(不考虑反射的情境),则两束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率v p________v q(填“>”“=”或“<”),若一束光为黄光,一束光为红光,则________是红光(填“p”或“q”).考点四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基本原理与操作装置及器材操作要领(1)划线:在白纸上画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2)放玻璃砖: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其长边与aa′重合,再用直尺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3)插针: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3和P4之间、P 2与O、P3与O′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4)入射角:θ1不宜太大(接近90°),也不宜太小(接近0°).(5)光学面: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也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6)位置: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数据处理①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并取平均值.②图象法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图象,由n=可知图象应为直线,如图所示,其斜率为折射率.③“单位圆法”法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一定长度R为半径画圆,交入射光线OA于E点,交折射光线OO′于E′点,过E作NN′的垂线EH,过E′作NN′的垂线E′H′.如图所示,sin θ1=,sin θ2=,OE=OE′=R,则n==.只要用刻度尺测出EH、E′H′的长度就可以求出n.(2)误差分析①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造成误差,故入射侧、出射侧所插两枚大头针间距应大一些.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误差,故入射角应适当大些,以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例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1)在下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乙所示.图中P1和P2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3和________(选填“A”或“B”).跟进训练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在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1、P2、P3、P4四枚大头针时,P3、P4恰可挡住P1、P2所成的像,关于该实验:(1)(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B.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C.入射角θ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D.P1、P2的间距,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2)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另一同学将大头针插在P′1和P′2位置时,沿着P3、P4的方向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第3讲光的折射全反射必备知识·自主排查一、1.发生改变2.(1)同一平面法线折射角(3)可逆3.(1)正弦正弦(2)(3)频率二、1.光密光疏2.(1)消失(2)大于等于(3)生活情境1.(1)√(2)√(3)√教材拓展2.答案:ACE关键能力·分层突破例1解析:(1)如图所示,若人脚处反射的光恰能成像,则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小,由几何关系得此时入射角的正弦值sin i==0.8,折射角的正弦值sin r==,所以n min==.(2)光从光疏介质向光密介质传播,入射角接近90°时为掠射.分析可知,当掠射的光恰好从洞的边缘射出时折射率最小,则有n′min==.答案:(1)(2)1.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由题可得入射角i=60°,折射率n=,设折射角为γ由折射定律n=解得γ=45°由几何关系可得MC=CA=R-r,MA=MC,AD=r,AB=r 设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v,且n=解得:t1==t2==由t1∶t2=3∶1解得r∶R=1∶3答案:1∶32.解析:当h=1.2 m时,光路图如图甲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即=解得EF≈0.53 m根据折射定律,有n=其中sin α1=,sin α2=代入数据,解得F′I≈0.90 m所以此时池底盲区的宽度E′I=EF+F′I=1.43 m当h=1.6 m时,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n=其中sin β1=,sin β2=代入数据,解得此时池底盲区的宽度DE=1.2 m.答案:1.43 m 1.2 m例2解析:(1)设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光线在第一个三棱镜右侧斜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根据全反射知识得sin C=代入较大的折射率得对应的临界角为C1=45°所以顶角θ的范围为0°<θ<45°(或θ<45°)(2)脉冲激光从第一个三棱镜右侧斜面射出时发生折射,设折射角分别为α1和α2,由折射定律得n1=,n2=设两束光在前两个三棱镜斜面之间的路程分别为L1和L2则L1=,L2=,ΔL=2(L1-L2)联立并代入数据得ΔL=14.4 mm3.解析:设光由液体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临界角为θ,由全反射条件n=,由题中条件可知θ2>θ1,如图所示,所以n2<n1,又根据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公式v=,所以v2>v1,即光斑Ⅱ这种单色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斑Ⅰ这种单色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答案:小大4.解析:(1)由n=得v==2.12×108 m/s(结果中保留根号也给分);(2)光线经过玻璃砖上表面到达下方的半圆柱面出射时可能发生全反射,如图,设恰好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C,由折射定律n=得C=则有光线射出的部分圆柱面的面积为S=2CRL得S=RL.答案:(1)2.12×108 m/s(2)RL5.解析: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在下表面的入射角,由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出射光线的折射角等于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因此出射光线1和2相互平行,A正确;在上表面,单色光1比单色光2偏折程度大,则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频率大,波长短,B错误;根据v=知,单色光1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小,C错误;设入射角为i,单色光1、单色光2折射角分别为γ1=30°,γ2=60°,由n=,光在玻璃中传播距离l=,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可知光在玻璃中传播时间t===又sin 2γ1=sin 60°=,sin 2γ2=sin 120°=,所以单色光1与单色光2通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相等,D正确.根据sin C=知,单色光1的折射率大,则临界角小,E正确.答案:ADE6.解析:由图可知a、b两入射光线的入射角i1=i2,折射角r1>r2,由折射率n=知玻璃对b 光的折射率较大,选项A正确;设玻璃对光的临界角为C,sin C=,a光的临界角较大,故选项B错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光的传播速度较小,故选项C正确;b光的传播速度小,且通过的路程长,故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长,故选项D错误,E正确.答案:ACE7.解析:由题意知两束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q 光的偏折程度更大,故三棱镜对q光的折射率大于对p光的折射率,由v=得,v p>v q,由于三棱镜对黄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故p是红光.答案:>p例3解析:(2)折射率n=,sin i与sin r可利用图中的方格进行粗略的计算,或是利用直尺测量计算.(3)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P1P2经两次折射后沿P3A射出,所以填A.答案:(1)图略(2)1.53(1.50~1.56均正确)(3)A8.解析:(1)为了提高精确度,实验时大头针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一些,入射角适当大一些,故A、C正确,B、D错误.(2)根据折射定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n===.另一同学将大头针插在P′1和P′2位置时,沿着P3、P4的方向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全反射.答案:(1)AC(2)发生全反射。

高考物理总复习 9.第1讲 静电场及其应用

高考物理总复习 9.第1讲 静电场及其应用

五、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特点 1.导体内部的场强_处_处__为__零__. 2.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3.导体表面处的场强方向与导体表面__垂__直____. 4.导体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5.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密度(单位面积的电荷量)越
大,凹陷的位置几乎没有电荷.
答案:C
2.[2022·广东佛山模拟]如图,带电量分别为qa、qb、qc的小球,固 定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qa所受库仑力的合力F方向垂直于qa、 qb的连线,则( )
A.qb、qc异号,且qc=2qb B.qa、qb异号,且qb=2qa C.qa、qc同号,且qc=2qa D.qa、qb同号,且qb=2qa
答案:AB
关键能力·分层突破
答案:C
【跟进训练】 1.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相距0.4 m的点电荷A、B,A带 电+Q,B带电-9Q.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恰好使三个点电荷均在 静电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带电性质及位置应为( ) A.正,B的右边0.4 m处 B.正,B的左边0.2 m处 C.负,A的左边0.2 m处 D.负,A的右边0.2 m处
___转_移____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__转__移____到另一部分; 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___不_变____.
(2)起电方式:_摩_擦__起__电__、_接_触__起__电__、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_得_失__电__子__.
二、库仑定律 1.内容:___真_空____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 _电__荷__量_的__乘__积_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__二_次__方___成反比.作用力的方
中垂线上的 电场强度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源和电流》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源和电流》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源和电流》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I =可知,I与q成正比
B.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相等,则导体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C.电流有方向,因此电流是矢量
D.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3.电路中有一电阻,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当通电5分钟时,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子数()
A.1500个B.9.375×1019个
C.9.375×1021个D.9.375×1020个
4.对于金属导体,还必须满足下列哪一个条件,才能在导体中产生恒定的电流()A.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B.导体两端有电压
C.导体两端有方向不变的电压
D.导体两端有方向不变,且大小恒定的电压
5.关于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截面的电荷数量就是电流的大小
B.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在导体中,只要自由电荷在运动,就一定会形成电流
D.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不能形成电流
6.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第1 页共19 页。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1章 实验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学案  第1章 实验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2023·浙江卷)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需要的实验操作有___A__C_D____(多选); A.调节滑轮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B.倾斜轨道以补偿阻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静止释放 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考向1 实验数据处理的改进 (2023·全国甲卷)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
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小车左端和纸带相连。右端用 细绳跨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 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 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n=xn+2Txn+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4.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 逐 差 法 ” , 若 为 偶 数 段 , 如 6 段 , 则 a = x4+x5+x6-x1+x2+x3
特点
或总是偏小
小,而且偏大、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 校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 方法 和设计原理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核心考点·重点突破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1 教材原型实验 (基础考点·自主探究)
【跟踪训练】 (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3.计时方法的改进 采 用 频 闪 照 相 法 和 滴 水 法 获 得 两 点 间 的 时 间 间 隔 ―替―代→ 打 点 计 时 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14章末

高考总复习  物理14章末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7.“刮风”法 设“风”沿波的传播方向刮,则“风”吹的地方,
“草”被刮倒向下运动,背“风”的地方“风”刮不倒
“草”则向上长,即向上运动. 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只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熟练掌握即可,千万不要贪多求全,正所谓“千招会,不 如一招熟”.
图4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 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
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
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图5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解析:所有质点的起振情况一定与波源S的起振情况 相同(从平衡位置竖直向上),λ=vT=0.8 m,=3.25λ,=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例1】
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
图如图3所示,a、b、c为三个质点,a正向上运动.由此 可知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c正向上运动 ( )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图3
第六模块 选修3-4
波源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并依次引起更远
质点的振动,且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同的时间内带动相同 距离的质点振动.根据上述波的形成机理,即可画出波形 图.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2.根据波形“三要素”确定波形 确定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通常需要三个要素,这
就是波长λ、振幅A和由一些特殊点的位置确定的波的走
第六模块 选修3-4
物理

物理总复习高考教案七篇

物理总复习高考教案七篇

物理总复习高考教案七篇物理总复习高考教案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展示图片: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转弯的火车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轨迹是曲线)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

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切线方向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速度是________(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2.实验探究器材:光滑玻璃板小钢球磁铁演示:小钢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动势》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动势》测试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动势》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公式E =中W与电压U =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B.不管外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电源的电动势不变
C.电动势就是电压,它们之间无区别
D.外电路全部断开时,电动势将变为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B.电流都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C.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D.电动势是指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大小的物理量
3.有关电压与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与电动势的单位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与电压是同一物理量的不同叫法B.电动势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C.电动势公式E =中W与电压U =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D.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4.下列几种电池的电动势最大的是()
A.干电池B.钮扣电池C.手机锂电池D.铅蓄电池5.如图为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的一些符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容量为500mA•h
B.该电池的电动势为3.6V
C.该电池在工作1小时后达到的电流为500mA
D.若电池以10mA的电流工作,可用50小时
第1 页共25 页。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章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

第3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多过程问题基础对点练题组一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上海浦东二模)如图为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频闪照片,则小球( )A.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B.一定做竖直上抛运动C.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下D.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2.高空坠物非常危险,因此人们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假设住宅某阳台上有一个1 kg的物体不小心掉下来,下落的高度为45 m,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下落的时间为3 sB.物体下落的时间为4 sC.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为3 m/sD.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为40 m/s3.(广东卷)铯原子喷泉钟是定标“秒”的装置。

在喷泉钟的真空系统中,可视为质点的铯原子团在激光的推动下,获得一定的初速度。

随后激光关闭,铯原子团仅在重力的作用下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再做一段自由落体运动。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下列可能表示激光关闭后铯原子团速度v或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4.(多选)(广东广州期末)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仿佛是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不计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间歇发光的时间间隔是√210sB.根据条件可以求得水滴在C点的速度C.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满足v B∶v C∶v D=1∶2∶3D.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t BC<t CD5.(广东湛江第二中学期末)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

他每隔0.40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从抛球点算起)是( )A.4.8 mB.3.2 mC.2.4 mD.1.6 m6.在地面上以初速度kv0竖直上抛一物体A后,又以初速度v0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若要使两物体能在空中相遇,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Δt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已知k>1,不计空气阻力)( )A.Δt>kv0gB.Δt<(k+1)v0gC.kv0g <Δt<(k+1)v0gD.(2k-2)v0g <Δt<2kv0g题组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多过程问题7.(多选)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自制一枚水火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命题实况常考题型命题热点2014 2015 2016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Ⅰ卷Ⅱ:T33(1)卷Ⅲ:T33(1)选择题填空题①布朗运动②热运动③分子力与分子势能④热量和内能阿伏加德罗常数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Ⅰ温度、内能Ⅰ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Ⅰ卷Ⅰ:T33(2)卷Ⅱ:T33卷Ⅰ:T33卷Ⅱ:T33(2)卷Ⅰ:T33(2)卷Ⅱ:T33卷Ⅲ:T33(2)选择题计算题①晶体、非晶体②气体压强的计算③气体实验定律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⑤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Ⅰ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Ⅰ气体实验定律Ⅱ理想气体Ⅰ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压Ⅰ相对湿度Ⅰ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热力学第一定律Ⅰ卷Ⅰ:T33(1)卷Ⅰ:T33(1)选择题计算题对热力学相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能量守恒定律Ⅰ热力学第二定律Ⅰ恒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说明: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基础课1分子动理论内能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加德罗常数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很小:①直径数量级为10-10m。

②质量数量级为10-26~10-27kg。

(2)分子数目特别大: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1。

2.分子的热运动(1)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其特点是:①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2)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

知识点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关系:T=t+273.15 K。

3.分子的动能(1)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4.分子的势能(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改变内能的方式知识点三、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气体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知识点四、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原理与操作2.注意事项(1)将所有的实验用具擦洗干净,不能混用。

(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小于0.1%为宜。

(3)浅盘中的水离盘口面的距离应较小,并要水平放置,以便准确地画出薄膜的形状,画线时视线应与板面垂直。

3.误差分析(1)纯油酸体积的计算引起误差;(2)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3)数格子法本身是一种估算的方法,自然会带来误差。

[思考判断](1)布朗运动是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4)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5)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答案(1)×(2)×(3)×(4)√(5)×微观量与宏观量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 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质的密度ρ。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桥梁(1)一个分子的质量:m0=MN A;(2)一个分子的体积:V0=V molN A=MρN A,对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V0表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3)物质含有的分子数:n=mM·N A=VV mol·N A。

4.分子模型(1)球体模型中的直径:d=36Vπ;(2)立方体模型中的边长:d=3V0。

5.常识性的数据:室温可取27 ℃,标准状况下的大气压p0=76 cmHg、温度T =273 K、摩尔体积V=22.4 L。

1.[固体、液体微观量与宏观量](2016·长江调研)(多选)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已知1克拉=0.2克,则()A.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2aN A MB.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aN A MC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36M ×103N A ρπ(单位为m) D .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6MN A ρπ(单位为m)E .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为MN A解析 a 克拉钻石物质的量(摩尔数)为n =0.2a M ,所含分子数为N =nN A =0.2aN AM ,选项A 正确;钻石的摩尔体积V =M ×10-3ρ(单位为m 3/mol),每个钻石分子体积为V 0=V N A=M ×10-3N Aρ,设钻石分子直径为d ,则V 0=43π(d 2)3,联立解得d =36M ×10-3N A ρπ(单位为m),选项C 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知,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m =MN A ,选项E 正确。

答案 ACE2.[气体微观量与宏观量](2017·大连模拟)(多选)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mol ,摩尔体积为V mol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 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不可表示为( ) A .N A =M mol mB .N A =V molV 0C .N A =ρV molmD .N A =M molρV 0E .N A =mM mol解析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mol m =ρV mol m =V molV ,其中V 应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题目中的V 0则表示气体分子的体积,选项A 、C 正确,B 、E 错误;D 中的ρV 0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选项D 错误。

所以选项B 、D 、E 符合题意。

答案 BDE 技巧点拨(1)微观量的估算应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桥梁作用,依据分子数N 与摩尔数n 之间的关系N =n ·N A ,并结合密度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2)注意建立正方体分子模型或球体分子模型。

(3)对液体、固体物质可忽略分子之间的间隙;对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的大小,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不等于气体分子的体积,仅表示一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子动理论内能1.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比较现象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热运动活动主体分子固体微小颗粒分子区别是分子的运动,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是比分子大得多的颗粒的运动,只能在液体、气体中发生是分子的运动,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共同点(1)都是无规则运动;(2)都随温度的升高而更加激烈联系扩散现象、布朗运动都反映了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2.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机械能的比较能量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机械能定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决定因素温度(决定分子平均动能)分子间距温度、体积、物质的量跟宏观运动状态、参考系和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备注温度、内能等物理量只对大量分子才有意义,对单个或少量分子没有实际意义3.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1)当r>r0时,分子力为引力,若r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2)当r<r0时,分子力为斥力,若r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典例】(2017·唐山模拟)(多选)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解析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但是内能不一定大,选项A正确;外界对物体做功,若物体同时向外散热,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B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E正确。

答案ACE1.[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2016·保定模拟)(多选)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

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

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大小比空气中氧分子大得多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决定的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E.PM2.5必然有内能解析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选项A正确;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选项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选项C错误;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PM2.5必然有内能,选项D、E正确。

答案ADE2.[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多选)当两分子间距为r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

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无限远逐渐减小到r=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D.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解析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选项A错误;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选项B正确;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无限远逐渐减小到r=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选项C正确;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错误;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E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