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复习题小抄打印版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考试整理-推荐下载

中外园林史考试整理-推荐下载

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如花木、虫 鱼等是不能加以改变的,否则就破坏了天然、纯朴和野趣。但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 观察自然因子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 人感情的园地。
这种观点下的园林特点: 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炼和概括,
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试题库(郭风平、方建斌主编)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试题库(郭风平、方建斌主编)

一填空1.我国“园林"一词的出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2.指出“园林”即“第二自然”这一观点的是周维权。

3.园林形成的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4.园林的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5.园林按构园方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类型。

6.园林按从属关系可以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贵族)园林、陵寝(寝庙)园林和公园等类型.7.园林按功能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

8.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

9.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10.世界园林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阶段.11.中国园林史划分为萌芽期、生成期、发展期、全盛期、成熟期五个时期。

12.十字形庭院为伊斯兰园林典型的布局形式。

13.伊斯兰园林体系代表古巴比伦和古波斯。

14.古埃及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花园四种类型。

15.古希腊园林可划分为可划分为庭园园林、圣林、公共园林和学术园林等四种类型。

16.古罗马园林可以分为宫苑园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庭园(柱廊式)园林和公共园林等四大类型。

17.列举两个古罗马别墅庄园园林洛朗丹别墅庄园、托斯卡那庄园。

18.中世纪的园林建筑以寺院庭院为代表。

19.中世纪西欧园林类型前期以寺院庭院为主、后期以城堡庭院为主。

20.中世纪西欧代表性城堡园林比尤里城堡、蒙塔尔吉斯城堡。

2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划分为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三大类型.22.美第奇式园林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吉奥罗庄园和菲埃索罗庄园。

23.意大利台地园林的奠基人是多拉托·布拉曼特。

24.巴洛克园林萌芽的标志是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代表作品有伊索拉·贝拉庄园、加尔佐尼庄园、冈贝里亚庄园。

25.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园林主要有城堡花园、城堡庄园和府邸花园三种类型,分别以谢农索城堡花园、维兰德里庄园和卢森堡花园为代表.26.《造园的理论与实践》,被看作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

中外园林史考试题

中外园林史考试题

中外园林史考试题
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就扮演着美化环境、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的角色。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园林发展演变的学科,下面是中外园林史的一些考试题目。

1. 请问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
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设计受到了哪个文化的影响?
3.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以小见大的设计原则,其核心理念是什么?
4. 古代中东地区的伊斯兰花园以什么为主要设计元素?
5. 下列哪个国家的园林被称为“花园之国”?
6. 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景点之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被强调,这种设计理念被称为什么?
7. 中国的元代皇家园林紫禁城是根据哪个皇帝的命令而建造?
8. 西方巴洛克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9. 日本传统庭园注重平衡和谐的设计,其哲学原则是什么?
10. 中国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是什么?
11. 古代埃及的宫殿花园以什么为主要设计元素?
12. 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被称为什么?
13. 日本幕末时期,园林设计中开始影响了哪个西方国家的园林?
14. 欧洲宫廷花园中,池塘和喷泉被广泛使用,突显了哪种设计风格?
15. 中国清代圆明园是根据哪个皇帝的命令重建?
这些考试题目涵盖了中外园林史的一些重要内容,参加考试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了解,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园林历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还可以为今后的园林设计提供灵感和借鉴。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精选文档】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精选文档】

1、秦汉时期园林创新:(1)秦代开创了路(驰道)和行道树,为后世园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汉代上林苑将囿发展为苑,还开创了“园中园”造园手法。

(3)汉代开创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4)汉代叠山的技术和材料也有一定的创新。

(5)开创了水戏、温室、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山水苑之先例(6)汉时期私家园林的出现,和寺庙园林的暂露头角,丰富了园林的发展形式2、汉代经典园林之一东汉上林苑的造园特点:(1)上林苑是经过规划设计的大型人工组景的山水园.(2)人为的园林山水造景的出现,为以后的山水园林艺术的发展和设计开创了先例。

(3)上林苑开创了”园中园"手法,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官,苑中有观(馆)的格调(4)上林苑开我国造园"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之先河.(5)上林苑首创以雕塑装饰园景的艺术,是一个珍贵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饲养珍禽异兽的动物园。

3、隋唐时期园林造景特点:(1)筑山:筑山既有土山,也有用石间土的土石山,但以土山居多。

(2)理水:园林的理水,除了依靠地下泉眼而得水外,更注意于从外面的河渠引来活水。

(3)植物:园林植物题材更为多样化,众多的观赏树木和花卉可在造园中以供选择。

(4)建筑:唐代的园林建筑从极华丽的殿堂楼阁到极朴素的茅舍草堂,它们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均丰富多样而又不拘一格。

4、我国隋唐时期园林创新:(1)中国园林诗画情趣开始形成,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已经出现互相渗透的迹象。

(2)文人园林开始兴起,文人参与造园,文人承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文人造园家在唐代已经出现。

(3)园林总体规划设计有所创新,在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技巧上出现了许多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的第一。

(4)国都长安、洛阳的规划有较大的突破。

(5)技巧有所增添:在西苑内,开创了于秋冬时以剪花装点园景,在池沼里以彩剪作为菱荷加以装饰.5、北宋著名皇家园林寿山艮岳的造园特点:(1)布局奇巧,完全抛弃了中轴对称,一切顺其自然而布置(2)掇山秀美(3)理水巧妙(4)建筑丰富,植物繁多(5)借景巧妙6、宋代园林创新点:(1)宋代造园技巧高明,出现了许多新内容。

中外园林史综合复习题

中外园林史综合复习题

中外园林史综合复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外园林史复习题■名词解释一1、园林——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包括庭院、宅院、公园等。

2、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3、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4、大内御苑——建造在皇城或宫城之内,紧贴着宫殿,在皇家园林中相当于私家园林中的“总园”。

5、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家避暑,游憩居住的皇家园林。

6、行宫御苑——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7、草堂——与别业义同,但相对别业,其规模较小,建筑较素。

8、别业——建置在郊野,供园主人休息或长期居住的地方,相对草堂,其规模较大,建筑华丽。

■名词解释二1、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2、苑——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又称宫苑。

3、一池三山——以汉代建章宫中太液池、蓬莱、嬴洲、方丈三山为开始,成为中国造园山水格局的典范。

4、台榭——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造殿堂屋宇。

可作观景、天文台等之用。

5、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名词解释三1、驰道——是秦代的交通干线,在秦代的道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秦朝时期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2、阙——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

也有作记录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全.doc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全.doc

单选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DA.中国古典园林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本于口然、高于口然是其创作的主旨B.屮国古典园林在建筑方血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C.小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美,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人臼然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匾题和对联也是诗文少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而表现园林“诗情”的主耍手段D.中国古典园林按古典建筑的原则來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來控制全局2、屮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B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建章宫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是DA.第一个具有求仙功能的皇家园林B.第一个将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引入到皐家园林造园的宫苑C.历史上规模最人的皇家园林D.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池三山”遂成为历來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肯特B勒•诺特C全能的布朗D威廉・钱伯斯5、“上林苑”的兴建时期是AA汉代B魏晋南北朝C隋唐D明清多选1下列园林属于城市私园的有ACA湖园B庐山草堂C狮子林D信宫E清华宫2下列景点属于網川别业的有ABDA鹿柴B斤竹岭C竹外一枝轩D竹里馆E寒碧山房3卜列景点属于颐和园的有ACA后溪河B西天梵境C谐趣园4下列园林在《洛阳名园记》中有专门记述的有BCEA艮岳B归仁园C环溪D沧浪亭E董氏西园5下列园林属于江南私园的有CDA恭王府花园B浣花溪草堂C瞻园D艺圃E勺园判断1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十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

(正确)2小央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错误。

黄石公园)3 tl本的神道精神对大口然的态度是改造大口然,改变大口然的进程。

(错误。

尊重自然,不影响自然)4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用功能往往比美更应受到重视。

(正确)5现代园林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方面包插视觉呆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人方面的内容。

园林史复习题

园林史复习题

园林史复习题一、填空1、中国古典园林按其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风景名胜区。

2、中国园林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起源于殷商,形成于秦汉,转折于魏晋南北朝,全盛在唐宋明清。

3、世界园林三大系统:中国园林,欧洲园林,西亚园林。

4、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朝自然风景式发展的三大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5、三山五园: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6、横向比较:路易十四、彼得大帝、康熙分别修了:凡尔赛宫、彼得宫、畅春园。

7、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

8、五岳四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四渎:黄河、长江、淮河、济水。

9、宋代园林寿山艮月,艮是八卦,八卦是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10、中国四大佛山:峨眉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

11、东海神山仙岛指:蓬莱、方丈、瀛洲、岱屿、员桥。

12、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囿,形成于台。

二、简答1、苏州园林兴盛的园林答:(1)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发达。

(2)文化发达。

(3)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

(4)河道纵横,河网密布,水多石多,太湖石可就地取材。

(5)建筑传统能工巧匠多,做工精细,文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

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答:⑴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⑵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合。

⑶诗画的情意⑷意境的含义。

3、宋朝园林特点答:(1)皇家园林气势庞大,人为创造自然山水。

(2)私家园林达到较高水平,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较为突出。

(3)造景时植物用竹,用石较偏重,以水池为中心,在周围布置园林建筑。

(4)常给人一种寓意。

(5)皇家园林吸收私家园林的东西加以运用。

(6)园林较疏朗,较讲究意境。

4、欧洲中世纪园林有哪些类型?有何特点?答:(1)城堡式园林:自给自足,与实用相结合,种植果树、香料、花卉。

中外园林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外园林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外园林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哪一个?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留园答案:B2. 以下哪个园林不是法国的?A. 凡尔赛宫B. 枫丹白露宫C. 布伦海姆宫D. 卢森堡花园答案:C3. 日本园林中常见的“枯山水”是什么?A. 一种植物配置B. 一种水景设计C. 一种旱地景观D. 一种建筑风格答案:C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的典型特征是什么?A. 对称布局B. 几何图案C. 自然式种植D. 混合式风格答案:B5. 以下哪个园林设计元素不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A. 假山B. 月洞门C. 喷泉D. 曲水流觞答案:C6. 英国风景园林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A. 威廉·肯特B. 卡帕比利蒂C. 亚历山大·波普D. 威廉·钱伯斯答案:A7. 中国园林中“借景”的手法主要指的是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B. 利用园内的建筑景观C. 利用园内的植物景观D. 利用园内的水体景观答案:A8. 以下哪个园林不是英国风景园林运动的产物?A. 斯陀园B. 布莱尼姆宫C. 凡尔赛宫D. 肯特的雷特兰庄园答案:C9. 中国园林中“曲径通幽”的设计手法主要体现了什么?A. 空间的开放性B. 空间的私密性C. 空间的连续性D. 空间的流动性答案:B10. 以下哪个园林不是以水景著称?A. 苏州的网师园B. 杭州的西湖C. 扬州的个园D. 北京的北海公园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元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A. 亭台楼阁B. 假山流水C. 雕塑喷泉D. 曲径通幽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法国凡尔赛宫园林的特点?A. 对称的布局B. 几何图案的草坪C. 大量的雕塑D. 自然式的种植答案:A、B、C3. 日本园林中“枯山水”的特点包括哪些?A. 使用白沙B. 放置石块C. 种植大量植物D. 模拟水的流动答案:A、B、D4.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包括哪些?A. 规则的布局B. 几何图案的草坪C. 雕塑和喷泉D. 自然式的种植答案:A、B、C5. 英国风景园林运动的特点包括哪些?A. 自然式布局B. 曲线和非对称C. 混合式风格D. 规则的草坪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在设计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中外园林史试题(含答案)

中外园林史试题(含答案)

中外园林史试题(含答案)一、填空1.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之田园城市》论著中首先提出的.2.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3.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4.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5.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天国”景象中的水、乳、酒、蜜四条河流。

6.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7.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园是凡尔赛宫苑和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

8.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主持完成的。

9.清朝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和静明园为行宫御园,而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则均为离宫御园。

10. 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11.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 圆明园,___ 避暑山庄_和__清漪园(颐和园)_。

12.我国文献记载中已知最早的帝王苑囿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13.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我国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14.秦汉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帝王苑囿,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池为太液池、三山为方丈、蓬莱、瀛洲。

15.试写出唐代著名二座别墅园平泉庄、庐山草堂。

16.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是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其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他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师的专业名称。

在1901年哈佛大学创立景观建筑学系,第一次有了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

17.1771年出版的英国园林著作《东方园林艺术泛论》的作者是钱伯斯。

园林史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史复习题及答案

园林史复习题及答案园林史是研究园林发展的历史、风格和特点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园林史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是:A. 英国皇家园林B. 中国皇家园林C. 古埃及园林D. 古希腊园林答案:C2. 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四大名园”不包括:A. 拙政园B. 留园C. 颐和园D. 网师园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A. 借景B. 叠山C. 理水D. 直线布局答案:D二、填空题1. 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__时期,最初的形式是________。

答案:原始社会;囿2. 江南园林的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拙政园;留园3. 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借景”是指利用________来丰富园林景观。

答案:园外的自然景观或建筑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主要区别。

答案: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和谐,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常用借景、障景等手法,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和层次感。

西方园林则多以规则对称、几何图案为主,强调轴线的延伸和视觉的开阔性。

2. 描述一下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借景是中国园林造园中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巧妙地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或建筑作为园内景观的一部分,达到扩大空间感、增加景观层次和丰富视觉体验的效果。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的囿、苑到秦汉的皇家园林,再到唐宋的文人园林,直至明清的私家园林。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秦汉时期的园林规模宏大,注重山水的模拟;唐宋时期园林更注重文化内涵和意境的营造;明清时期园林则更加精致细腻,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变化。

以上是园林史复习题及答案的示例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A卷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A卷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2选4)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

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

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想、居住环境。

6、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7、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8、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9、一池三山: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设置三座岛屿。

10、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用玉、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11、墓碑:初为引棺入墓穴的木柱,随埋土中,后为石碑,竖于墓道口,碑上多书刻文字,记死者事迹功勋,或标明死者身份、姓名,立碑人身份、姓名等12、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二、单项选择题(20选10)1、圣保罗教堂是 _B_____ 国家的A 英国B 意大利 C法国 D西班牙2、下列哪个是最著名的法国风景式园林_A______3、真正使勒特诺特尔出名的庭园是 BA 尚蒂伊B 维贡特府邸花园 C凡尔赛宫 D香勒里花园4、古埃及,从_C___时庭园由实用园,转化为装饰园A 古王国B 中王国C 新王国5、下列属于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庭园有 AA加尔佐尼庄园 B 兰特庄园 C菲埃索罗庄园维兰德里庄园6、中国从 D 时期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秦朝7、从 C 时期开始,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求仙的功能A 夏 B西周 C秦 D西汉8、西汉的 A 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皇家园林A建章宫 B未央宫 C长乐宫 D甘泉宫9、寺观园林出现于 B 时期A秦汉B魏晋南北朝 C唐宋 D明清10、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是以 A 的出现为标志A寺观园林B私家园林C陵寝园林D皇家园林11、宋朝皇家园林艮岳的分布格局为 A 。

中外造园史复习题

中外造园史复习题

名词解释意境: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

囿:出自“囿,所以御养禽兽也”。

囿,起源于狩猎,具备园林的雏形。

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园圃:上古时代,已有园圃的经营。

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方向上发展,又逐步向着园林雏形的方向上转化。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居或离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

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远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天人合一思想:由宋儒提出,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寓天德于人性,把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外化为天的法则。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

燕、齐一带早在战国时已出现由方士鼓吹的神仙方术。

方士们把神仙宣扬为一种不受现实约束的“超人”,飘忽于太空,栖息于高山,而且还虚构出种种神仙境界。

一池三山:以汉代建章宫中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三山为开始,成为中国造园山水格局的典范。

三山五园:是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三山五园的形成:三山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

五园是: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颐和园)。

洄游式庭园:是书院庭园样式与茶庭样式的结合体,拥有池庭和石庭的完美结合。

整个庭园有人工建造的池、岛、山等景观,设有茶室,许多由园路和桥连接起来的露地空间产生不同的风景。

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2.中国当代园林三陈:陈植着名林学家、造园学家,有造园学概论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论、陈俊愉、陈从周说园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一池三山是中国的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4.园林类型1p6/按构园方式区分:规则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自然式、混合式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形高大,代表: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特点: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静;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四大名园、上海豫园、寺观园林3按园林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性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5.寺观园林的定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6.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7.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8.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9.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标准:世界文化体系10.中国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11.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作用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行形成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12.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13.园林中水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点缀作用③倒影作用④基底作用⑤连接作用第二章欧洲园林1.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设计师{道宁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道宁之后的园林大师是奥姆斯特德}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3.造园的理论与实践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的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4.英中式园林: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之为“英中式园林”;5.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过渡,肯特造成过渡,布朗-大地的改造者,胡弗莱画家造园家一起造园,钱伯斯向中国学习肯辛顿公园:伦敦皇家园林中改为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的公园;第三章伊斯兰园林1.天堂园:面积通常较小,四周有围墙,外观显得比较封闭,类似建筑围和的中庭,与人的尺寸非常协调,其内有十字型的林荫道,构成中轴线;中轴线将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有中心水池,象征天堂;2.空中花园又被译为“悬园”或“架空园”,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3.王宫庭园是中世纪伊斯兰的主要园林类型;4.菲恩园是国家王宫庭园的典型代表;第四章中国园林的雏形1.一池三山的应用:建章宫、西苑、元代的大内御苑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圃、台、园圃3.中国园林的雏形--囿,最早的囿是畜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4.囿中较早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5.2考工记·匠人关于周代王城的描述:匠人营国……德6.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7.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代表:姑苏台、荆台、章华台第五章中国园林嗯形成-苑1.秦代建筑以广阔,壮丽,豪放为主要特征2.秦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3.汉代三宫:长乐宫、未央宫萧何建、建章宫;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未央宫4.两汉私家园林的代表:梁孝王兔园、梁冀园苑,袁广汉园5.秦代时上林苑广阔、建章宫壮丽、广成苑豪放6.先秦两汉园林特点1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最早的狩猎、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息与观赏为主3大自然在人们心中尚保持着一种浓厚的神秘感7.上林苑本为秦代营建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扩而广之为上林苑,上林苑是皇家禁苑,专供皇帝游猎的场所,苑中最大的是昆明湖,是世界上最早的树木园洛阳主要苑囿: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第六章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隋1.魏晋六朝时期宗教、哲学、文人思想对园林发展的影响1在时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式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2游赏活动成为园林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3私家园林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集中地代表了一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2·皇家、私家、寺观园林的代表皇家园林:华林苑曲水流觞的最早起源、芳林园、乐游园私家园林:金谷园、会稽谢家庄园、城廓宅园、张伦宅园、雍宅寺观园林:同泰寺、五台山、峨眉山永宁寺佛塔是最宏伟的佛塔3.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第七章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1.大明宫的三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2.皇家园林的代表唐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禁苑面积最大,在长安城北郊一带,风景园林区,狩猎区3.私家园林的代表:辋川别业长安、屡道坊宅园洛阳4.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为董源,李成、关仝、荆浩5.长廊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6.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7.周师厚洛阳花木记、张峋洛阳花谱8.梨园: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学院”9.曲江池:我国历史上见诸文字的第一个公共游览地10.唐代园林的特点: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安全形成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前代有所升华③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④皇家,寺观,私家三大园林类型都已经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⑤佛教禅宗兴盛⑥这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丽,而且反应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11.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12.宋代造园活动兴盛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文人园林的兴起2造园的叠石技术大为提高3植物栽培技术提高13.艮岳园①主持者是:梁师成;相关的记载文献两篇比较着名艮岳记宋徽宗撰写,华阳宫记僧人祖秀撰写②建园目的:主要是以山水的“放怀适情,游心赏玩”③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1园林掇山构思独特,精心经营2园内形成一套完整水系,它几乎包罗壳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等3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4园林建筑几乎包罗壳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的布局绝大部分均从小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引景”、“观景”的作用5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14.东京四苑①琼林苑:除殿亭楼阁、池桥画舫之外,还以树木和南方的花草取胜,是一座以植物为主体的园林②玉津苑:仅有少量建筑,环境比较清幽,林木特别茂盛③宜春苑:以栽培花卉之盛而闻名京师④含芳园:以竹林繁茂而出名⑤辋川别业:唐长安私园,文人别墅园林⑥履道坊宅园:唐洛阳私家园林⑦相国寺:北宋寺观园林⑧灵隐寺:南宋寺观园林15.李格非关于北宋私家园林的着作:洛阳名园记,将私家园林分为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游憩园董氏东园,董氏西园、花园归仁里,李氏人丰园洛阳名园记对洛阳私家园林的总结①除宅园之外,还有许多单独建置的游憩园②洛阳的私家园林都是以莳花栽木着称③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如构筑洞穴时掺以少许石料,一般少用甚至不用④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6.两宋时期造园的特点①皇家园林出现了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②市民园林开始兴盛③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④这个时期的园林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⑤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一步的文人化17.苏州现存园林中建园最早的是苏舜钡的沧浪亭18.文人园林风格特征1简远2疏朗3雅致4天然第八章中国园林的成熟1.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是:林有麟的素园石谱2.元明清时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2)私家园林沿袭前代高峰水平,民间造园活动广泛普及,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3)宫廷、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园林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4)造园的理论探索(5)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3.石涛的叠石传世作品是扬州的个园,万石园片石山房假山4.清初三部园林理论着作是作者分别是5.李渔一家言、文震亨长物志、计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着,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着6.三山五园分别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7.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是:畅春园,称之为“京师第一园”叶洮负责规划,张然主持叠山工程8.避暑山庄的五个特点:(1)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联成一片(3)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和武烈河东岸的奇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4)湖区有三大水源(5)具有冬暖夏凉优越的小气候条件8.圆明园的五个分区分别是:官区、后湖区、第三区、福海区、第五区包括内宫北墙外的长条分区9.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是:法源寺10.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重阳宫元代关中道教全真教着名圣地还有两个是白云观,永乐宫11.北方园林为什么以北京为中心(1)大量官僚、王宫贵戚集中,世居本地者子孙繁衍分宅而居,外省的大员、蒙古王公都要在北京兴造宅邸而有宅必有园(2)自康熙以来皇家园林建设频繁,至乾隆时达到高峰注:“皇元孙真人道行碑“赵孟頫写12.扬州园林的代表是:个园,晚清第一园是:何园13.岭南四大名园是:顺德的清辉园、东菀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粤中四大名园14.列举明清两代着名的造园匠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叶涛:畅春园张然:畅春园张轼:寄畅园计成:影园15.私家园林矛盾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1宅园的性质发生变化,园林与府邸的关系比过去更为密切2园林建筑物的类型改变,数量随着园林性质的转化而逐渐增多3园内用石掇山更为普遍4园内的植物配置,重艺不重技5私家园林景题盛行,形式倾向日益突出16.复道回廊:“中国立交桥的雏形”17.两堤上的六座桥梁: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驼背桥宗教三大花事:法源寺“丁香”与宗教寺中土丹茶、王府海棠18.引静桥:中国古典园林最短的拱形桥19.本时期园林分化为哪三大地方派别举例阐述各自的特点;1江南园林个园,休园,影园①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个体形象玲珑轻盈②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③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④园林空间多样而富于变化2北方园林半亩园,恭王府花园,勺园,清华园①建筑体量高大,形象稳重敦实②北京城里水资源匮乏,宅园多数因水源困难,故山水在布局中一般处于辅佐的地位,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而在小水面上求其变化③北京树种比江南少,树木花草多作为点缀④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相对要小一些⑤总体布局上多采取中轴对称的处理方式3岭南园林①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大,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②叠山常用姿态嶙峋、均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外形更轻盈活泼,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③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等,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一绝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故称岭南园林一绝20.颐和园总体规划的蓝本是:西湖;谐趣园仿照的是江南无锡的寄畅园。

《中外园林史》题集答案

《中外园林史》题集答案

《中外园林史》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典园林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典型的造园手法?A. 堆石造山B. 引水为池C. 种植本地植物D. 建造欧式喷泉2.江南私家园林中,以下哪座园林以其竹景著称?A. 拙政园B. 网师园C. 个园D. 狮子林3.法国凡尔赛宫园林属于哪种风格的园林?A. 意大利式B. 英式C. 法式D. 中式4.下列哪位设计师是著名的英国风景式园林设计师?A. 勒·诺特尔B. 威廉·肯特C. 安德烈·勒·诺特D. 计成5.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常用于模拟自然山水的造景手法是?A. 对景B. 借景C. 框景D. 障景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常常以何种元素作为核心设计?A. 水池B. 草坪C. 雕塑D. 花坛7.下列关于日本庭园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枯山水是日本庭园的一种独特形式B. 日本庭园常运用石组表现自然景观C. 茶庭是日本庭园的一种类型D. 日本庭园不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8.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A. 莎士比亚B. 牛顿C. 卢梭D. 亚当·斯密9.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掩B. 隔C. 破D. 堵10.下列关于伊斯兰园林的描述,正确的是?A. 伊斯兰园林不重视水的运用B. 伊斯兰园林常采用十字形水渠布局C. 伊斯兰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不常使用建筑小品D. 伊斯兰园林中不使用瓷砖装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中,通过门窗等观看某一景物,仿佛镶嵌在画框中一样,这种手法称为________。

2.________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品。

3.江南四大名园包括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________。

4.意大利台地园中的________、雕塑和水池常形成中轴线,体现出严谨的几何关系。

5.17世纪,荷兰兴起了对郁金香等球根花卉的栽培和热爱,这种园林风格被称为________。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试题(答案)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试题(答案)

问天之中外园林史一题(每空一分)共22分1.我国“园林”一词出现始魏晋南北朝时期。

2.园林构成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建筑。

3.按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年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个主要类型。

4.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囿、台、苗圃。

5.圆明园遗址中被毁坏的“卐”字形建筑群的作者是雷金玉。

6.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景史方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哦方面的因素有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7.按园林构成的方式分: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类。

8.园林的形式特点有中轴线、林木修剪、迷宫、喷泉二、简述题(每题6分)共42分1、中国园林审美已经简述1)、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园林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最高标准,“师法自然,融于自然,表现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之思想的体现。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园林设计的原则。

“天人合一”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旨,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表现自然,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形态。

2)、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与水在空间上隔相呼应,形成了迂回曲折时宽时窄的流经形态,贯穿于各个景区之间,只有流动着的水,才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只有活泼泼的水,才能给园林带来流动的气息。

山赋予水以形,水赋予山以活力,山与水的结合给予园林的空间与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美。

山与水的结合,也体现了阴阳调和的宇宙观。

3)、精而合宜,巧而得体每件物品,包括树木、花卉、建筑、文字、匾额、刻石都非常地精致,把他们的安置经过艺术处理,既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作用(如匾额,增加文化气氛,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烘托物镜,幻化出意镜。

空间的布置与分割,非常巧妙,在整个园林的意境中处理得非常得体。

4)、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叠石是园林的骨架,理水是园林的脉绪。

石头坚硬,刚强,有着坚硬的外表;水,忧愁含蓄,给人静谧的感觉,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艺术处理之后,两者相得益彰。

完整版)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1.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有。

(C)答案解析:园林构成四大要素为筑山、理水、植物、建筑,选项C为正确答案。

2.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

(B)答案解析:古埃及园林类型包括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选项B为不正确的答案。

3.伊斯兰园林属于园林范畴。

(B)答案解析: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选项B为正确答案。

4.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

(D)答案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包括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选项D为不正确的答案。

5.御花园又名。

(B)答案解析:御花园又名后苑,选项B为正确答案。

6.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时期。

(C)答案解析: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选项C为正确答案。

7.以下不是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

(D)答案解析: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包括排除直线条园路、几何形水体和花坛,注重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选项D为不正确的答案。

9.不是苏州四大名园中的。

(A)答案解析:苏州四大名园包括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选项A为不正确的答案。

10.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时期)。

(A)答案解析: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秦朝时期,选项A为正确答案。

11.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园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

(B)答案解析: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园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的是XXX,选项B为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1.以下哪种是园林建筑局部造型屋顶的造型艺术。

(ABD)答案解析:园林建筑局部造型屋顶的造型艺术包括悬山、硬山、歇山,选项ABD为正确答案。

2.多选题:中国古代的园林类型是。

(ABC)答案解析:中国古代的园林类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选项ABC为正确答案。

3.下列不属于别墅园的是。

(AB)答案解析:别墅园包括泰姬陵、夏利玛尔园、XXX,选项AB为不正确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园林史》第1章作业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1)狭义: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2)广义: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乐、文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

2、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3、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4、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5、离宫御苑:建于远离京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6、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远效、近效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的地方7、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或皇城以内,供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地方二、完形填空1、按构园方式,园林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园林2、世界园林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园林体系三论述1、论述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1)萌芽期(夏——春秋战国)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农业和手工业都有相当的发展,已有青铜器,如刀、锥等,为营造园林活动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宫殿建筑——四合院雏形已经出现;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已有历法、相当的天文知识和发达的雕刻艺术,从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情况看,已具备了造园活动的基础,其中,囿已具备了狩猎、观赏等园林活动内容;西周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良好,各种典章制度开始确立、实施并渐趋完备,出现了灵囿、灵台、灵沼等集田猎、等高、垂钓功能于一体的皇家园林;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各国竞相筑台建宫,比囿更美的园林——苑开始出现了。

(2)生成期(秦——两汉)由分封采邑制转化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统治地位,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帝国初步形成,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其次,私家园林兴起。

(3)发展期(魏晋——隋)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中国属于分裂状态。

而意识形态方面则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为儒道佛竞相登坛,思想活跃的局面。

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庄园异军突起,一大批饶有田园风光的私家园林涌现。

与此同时,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寺观园林也开始勃兴。

园林艺术兼容儒、道、佛诸家的美学思想而向更高的水平跃进,奠定了中国山水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4)全盛期(唐——两宋)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健全、完善,在前一时期的诸家争鸣的基础上形成儒、释、道互补共尊,但儒家仍居正统地位。

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时代,科举制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中国文人士流建功立业的创造性。

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独特风格即写意山水园林在文人士流的作用下出现了。

两宋时期,中国封建科技、文化更加灿烂辉煌,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空前繁荣,市民文化的勃兴,这些都为传统的封建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由于大批文人参与园林营造,使写意山水园林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国园林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

(5)成熟期(元——清末)元明清诸王朝,表面的繁盛掩盖着四伏的危机,封建社会盛极而衰,封建文化愈渐衰退。

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唐宋写意山水园林优秀传统而趋于精致,另一方面私家园林逐渐分化,由浓郁的文人风格向世俗化演变。

2.论述中国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山水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者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中国园林建筑能把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地一面,限制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消极的一面。

并且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3)浓郁的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创作,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4)深邃高雅的意境中国园林不仅凭借具体的景观——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各种风景画面来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而且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园林意境。

从园林创作角度讲,是“寓情于景”,从园林鉴赏角度看,能“触景生情”。

正由于意境含蕴地如此深广,中国园林所达到的深邃而高雅艺术的境界,也就远非其他园林体系所能比拟的了。

《中外园林史》第2—6章作业题一.名词解释: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一池三山: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设置三座岛屿。

3、花石纲: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 .4、别业:别墅5、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名士,即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

6、隐逸: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一种与仕宦相对应的概念和行为,是中国古代士人保持人格独立的一种处世方式 ,一种躲避甚至逃离社会的处世方式.二、单项选择题1、唐代寺观园林中_C_____ 以桃花著称A 慈恩寺B 唐昌观C 玄都观 D兴教寺2、中国从 D 时期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秦朝3、从 C 时期开始,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求仙的功能A 夏 B西周 C秦 D西汉4、西汉的 A 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皇家园林A建章宫 B未央宫 C长乐宫 D甘泉宫5、寺观园林出现于B 时期A秦汉 B魏晋南北朝C唐宋 D明清6、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是以 A 的出现为标志A寺观园林B私家园林C陵寝园林D皇家园林7、唐朝大明宫的绿化以 D 为主A桃树和玉兰 B竹子和杨树 C杨树和垂柳D梧桐和垂柳8、 B 在唐朝被称为离宫之冠A华清宫 B九成宫 C曲江池 D兴庆宫9、宋朝皇家园林艮岳的分布格局为 A 。

A左山右水 B左水右山 C前山后水 D前水后山10、北宋时期的离宫别馆中,A 是以植物为主。

A琼林苑 B玉津苑 C宜春苑 D含芳园11、北宋时期的离宫别馆中, C 因栽培花卉而闻名京师,被誉为京城的“花圃A琼林苑 B玉津苑C宜春苑 D含芳园12、北宋时期的离宫别馆中, D 因竹林繁茂而出名A琼林苑 B玉津苑 C宜春苑 D含芳园13、唐朝长安每一所寺观内均莳花植树,尤以A 最为突出A牡丹 B月季 C玫瑰 D梅花14、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地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皇家园林是C 。

A静宜园 B静明园C畅春园 D圆明园15、欧洲园林传到中国后所出现的开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及建筑体系融合的先河的是 A 。

A长春圆 B万春圆 C圆明园 D避暑山庄16、颐和园的构图中心是 B 。

A万寿山 B佛香阁 C昆明湖 D十七孔桥17、海棠是明朝法源寺的名花之一,主要栽培在 A 。

A藏经阁B大雄宝殿 C天王殿 D观音殿18、下面的寺观园林中, B 把宗教的内容与园林的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运用园林化的手法来渲染佛国天堂的理想境界A大觉寺 B普宁寺 C黄龙洞 D圆觉寺19、罗布林卡中用 C 来围合景域,划分景区的。

A高墙 B矮墙 C植物 D道路20、明末清初的著名造园家 D 总结造园经验,写成《园冶》一书。

A张南恒 B张然 C钱谦益 D计成21、 C 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A《东方庭园论》 B《长物志》 C《园冶》 D《造园》三、填空1、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建章宫中的(一池三山)之布局与造景可谓后世园林创作的模本2、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及(畅春园)、(圆明园)。

3、清初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畅春园)、(避暑山庄)和(圆明园)。

4、清代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园中园的(谐趣园),它是以江南畅寄园为蓝本5、上林苑中宫十二,其中(扶荔宫?)中以植物景观为主。

6、魏晋时有三座皇家园林都称为华林园,这三座城市分别是(邺都), ( 洛阳),(建康)7、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白居易写了(《池上篇》),以( 竹 )植物为主。

8、中国古典园林中土石结合的假山构造从( 魏)朝代开始出现8、唐长安三大内指的 (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9、唐长安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是(东内大明宫)。

10、唐长安东内三大殿指的是(紫宸殿)与(含元殿)、(宣政殿)。

11、大明宫内的绿化以(梧桐和垂柳)为主。

12、唐代最誉为离宫之冠的是(九成宫)。

13、艮岳的格局是(左山右水)。

14、北宋诸皇家园林中(宜春苑)以培育花卉闻名,(含芳园)以培育竹林而出名,(玉津园)被称为青城。

15、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里面四、简答1、秦汉时期上林苑有什么不同?(1)秦代上林苑范围小于汉代上林苑(2)秦代上林苑主要建筑群为阿房宫,建筑比较密集,大多建筑通过复道、甬道连接;汉代上林苑主要建筑群为建章宫,建筑比较疏朗,间距较大,往返要乘车或骑马。

(3)秦代上林苑没有汉代上林苑功能齐全,汉代上林苑有训练水军的作用2、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虽已见于文献记载,但为数甚少而且大多数是摹仿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两者之间尚未出现明显的类型上的区别。

园林的内容驳杂,园林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土,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但无论天然山水园或者人工山水园,建筑物只是简单地散布、铺陈、罗列。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自然三要素之间似乎并无密切的关系。

园林的总体规划比较粗故,谈不上设计经营。

(3)由于原始的山川祟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的心日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儒家的“君子比德”之说,又导致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之美3、简述隋西苑的布局特点?西苑周围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方丈、蓬莱、瀛洲诸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