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镜检技术(2012)_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雌配子体: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一 个核,较小,深红色,位于一侧。胞质 深蓝色,色素深褐色,均匀散在分布。
7.雄配子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一个核,较大,淡红色,位于中央。胞 质淡蓝色,色素深褐色,均匀散在分布。
卵形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 需9天,自感染后最早约第10 天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疟原 虫。
虫体:不超过被寄生红细胞3/4 核:一个,周围无明显不染色带。 浆:边缘不整齐,多有空泡。 色素:颗粒较少较细,分布不均匀。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需要5天,大约感染 后第6天,在周围血液中查见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期发育最初24小时内,一 般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环状体,亦可能查到大滋 养体。
●24小时后聚集在肝、脾、脑、骨髓等内脏的毛细 血管内发育进行裂体生殖。恶性疟原虫裂体生殖 周期36~48小时。
●人自然感染恶性疟原虫后,大约经过10天(周围 血液内查到大滋养体3天后)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 到配子体。
1.薄血膜恶性疟原虫 环状体
红血球:大小正常,颜 色较深。
大小:约为红细胞直径 1/5~1/6。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1.被寄生红细胞变化:正常或稍胀大, 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褪色。薛 氏点粗大、数目较多。
2.环状体:体积中等,一个核,胞质较 粗厚;无疟色素。
3.大滋养体:体积较小,一个核,胞 质卵圆,空泡不显著。色素棕黄色, 较粗大。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以 上,胞质圆形或卵圆形,空泡消失。 色素棕黄色,分布不匀。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 以上,包质圆形,空泡消失。色素 深褐色,分布不匀。
5.成熟裂殖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 裂殖子较大,6~12个,常见为8个, 排列成菊花状。色素深褐色,集中 在中央。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三日疟原虫环状体发育到晚期滋养体约需 54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至成熟裂殖体 需18小时。
3.恶性疟未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大小正常, 颜色较深,可 有茂氏 小点。 大小:较小。 胞浆:规则,圆形或卵 圆形,蓝色。 核:分裂为二个以上, 红色。 疟色素:黄褐色颗粒, 常集成黑褐 色团块。
4.恶性疟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 大小正常 ,颜色较深,可见茂 氏小点。 大小:较小。 胞浆和核:裂殖子 8~32个,常为8~18 个,排列不规则。核 红色,胞浆蓝色。 疟色素:色素黑褐色 团块状。集中于中央 或一侧。
常见人体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P.vivax)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卵形疟原虫(P.ovale)
镜检的疟原虫虫期
30
厚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
中性球 大单核球酸性球中球淋巴球淋巴球
血小板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1. 间日疟原虫环状 体(R)
大小:大于正常红细 胞。
胞浆和核:裂殖子 12~24个平均16个 ,排列不规则, 核红色,胞浆浅 兰色。
疟色素:黄褐色常集 于疟原虫的一边。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5.间日疟原虫雌 (大)配子体
形状大小:圆或椭 圆,大于正常红 细胞。
胞浆:深蓝色。
核:一个,较小, 致密,深红色, 位于一边。核周 可见明显不染色 带。
5.雌(大)配子体
形状大小:新月形 ,两端稍尖。 胞浆:深蓝色。 核:一个,较小, 致密,深红色,位于 中央。 疟色素:黑褐色, 密布于核的周围。
6.雄(小)配子体
形状大小:腊肠 形,两端钝圆。 胞浆:浅蓝色或淡 紫红色。 核:一个,较大, 疏松,位于中央 ,浅红色。 色素:黑褐色,疏 松地分布于核周 围。
疟色素:黄褐色,数目 较多,均匀散在 分布。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6.间日疟原虫雄 (小)配子体
形状大小:圆形, 大于正常红细胞。
胞浆:胞质淡蓝色。 核:一个核,较大,
疏松,淡红色, 位于中央。 疟色素:黄褐色,均 匀散在分布。
间日疟原虫大配子体与大滋体鉴别
虫体:几乎充满被寄生红细胞 核:一个,较大且致密,周围 有空白不染色带。 胞浆:边缘清楚,不含空泡 色素:颗粒较多较粗,均匀散在
红血球:正常。 大小:约占红 细胞直
径1/3。 胞浆:环状,淡蓝色。 核(染色质粒):一
个,偶有二个。 较大,红色。 疟色素:无。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2.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 体( T )
红细胞:胀大褪色,出 现分布均匀,数目较 多,红色薛氏小点。
大小:较大。 胞浆:不规则,浅蓝色
,出现阿米巴伪足, 有空泡。 核:红色,一个。 色素:细小杆状,黄葛
5.成熟裂殖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 裂殖子较大,6~12个,常为8个, 排列不规则。色素棕黄色,聚集中央 或一侧。红内期裂体生殖周期为48 小时。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6.雌配子体: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1个核,较小,深红色,位于一侧。 胞质深蓝色,色素棕黄色,散在分 布。
色,分布不均匀。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3.间日疟原虫未成熟
裂殖体( S )
红细胞:胀大,褪色, 可有薛氏小点。
胞浆:圆形或不规则, 空泡小或消失,浅 蓝色。
核:红色,二个以上。 疟色素:黄褐色,分布不
均匀。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4.间日疟原虫成熟裂 殖体
红细胞:胀大,褪色 ,可见薛氏小点。
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需 14~15天,感染后约第15~16 天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红细胞 内期疟原虫。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1.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红细胞正常 或缩小,颜色正常,齐氏点淡红色, 微细。
2.环状体:体积中等;一个核,胞质 较粗厚,偶尔见细小褐色色素颗粒。
3.大滋养体:体积较小,核一个,包 质带状,空泡不显著。色素深褐色, 粗大,沿边缘分布。
胞浆:蓝色,环状纤 细,有时位于红细胞 边缘。常见多个同寄 生一红细胞现象。
核:红色,一个,常有二 个。
疟色素:无。
2. 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
红细胞:大小正常, 颜色较深,可出现较 粗、大小不一、分布 不匀、数目较少红色 茂氏小点。
大小:较小。
胞浆:蓝色,圆形, 空泡不显著。
核:一个,红色。
疟色素:细小,金黄 色,晚期结成块状, 呈黑褐色。
7.雄配子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一个核,较大,淡红色,位于中央。胞 质淡蓝色,色素深褐色,均匀散在分布。
卵形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 需9天,自感染后最早约第10 天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疟原 虫。
虫体:不超过被寄生红细胞3/4 核:一个,周围无明显不染色带。 浆:边缘不整齐,多有空泡。 色素:颗粒较少较细,分布不均匀。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需要5天,大约感染 后第6天,在周围血液中查见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期发育最初24小时内,一 般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环状体,亦可能查到大滋 养体。
●24小时后聚集在肝、脾、脑、骨髓等内脏的毛细 血管内发育进行裂体生殖。恶性疟原虫裂体生殖 周期36~48小时。
●人自然感染恶性疟原虫后,大约经过10天(周围 血液内查到大滋养体3天后)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 到配子体。
1.薄血膜恶性疟原虫 环状体
红血球:大小正常,颜 色较深。
大小:约为红细胞直径 1/5~1/6。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1.被寄生红细胞变化:正常或稍胀大, 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褪色。薛 氏点粗大、数目较多。
2.环状体:体积中等,一个核,胞质较 粗厚;无疟色素。
3.大滋养体:体积较小,一个核,胞 质卵圆,空泡不显著。色素棕黄色, 较粗大。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以 上,胞质圆形或卵圆形,空泡消失。 色素棕黄色,分布不匀。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 以上,包质圆形,空泡消失。色素 深褐色,分布不匀。
5.成熟裂殖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 裂殖子较大,6~12个,常见为8个, 排列成菊花状。色素深褐色,集中 在中央。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三日疟原虫环状体发育到晚期滋养体约需 54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至成熟裂殖体 需18小时。
3.恶性疟未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大小正常, 颜色较深,可 有茂氏 小点。 大小:较小。 胞浆:规则,圆形或卵 圆形,蓝色。 核:分裂为二个以上, 红色。 疟色素:黄褐色颗粒, 常集成黑褐 色团块。
4.恶性疟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 大小正常 ,颜色较深,可见茂 氏小点。 大小:较小。 胞浆和核:裂殖子 8~32个,常为8~18 个,排列不规则。核 红色,胞浆蓝色。 疟色素:色素黑褐色 团块状。集中于中央 或一侧。
常见人体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P.vivax)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 卵形疟原虫(P.ovale)
镜检的疟原虫虫期
30
厚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
中性球 大单核球酸性球中球淋巴球淋巴球
血小板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1. 间日疟原虫环状 体(R)
大小:大于正常红细 胞。
胞浆和核:裂殖子 12~24个平均16个 ,排列不规则, 核红色,胞浆浅 兰色。
疟色素:黄褐色常集 于疟原虫的一边。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5.间日疟原虫雌 (大)配子体
形状大小:圆或椭 圆,大于正常红 细胞。
胞浆:深蓝色。
核:一个,较小, 致密,深红色, 位于一边。核周 可见明显不染色 带。
5.雌(大)配子体
形状大小:新月形 ,两端稍尖。 胞浆:深蓝色。 核:一个,较小, 致密,深红色,位于 中央。 疟色素:黑褐色, 密布于核的周围。
6.雄(小)配子体
形状大小:腊肠 形,两端钝圆。 胞浆:浅蓝色或淡 紫红色。 核:一个,较大, 疏松,位于中央 ,浅红色。 色素:黑褐色,疏 松地分布于核周 围。
疟色素:黄褐色,数目 较多,均匀散在 分布。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6.间日疟原虫雄 (小)配子体
形状大小:圆形, 大于正常红细胞。
胞浆:胞质淡蓝色。 核:一个核,较大,
疏松,淡红色, 位于中央。 疟色素:黄褐色,均 匀散在分布。
间日疟原虫大配子体与大滋体鉴别
虫体:几乎充满被寄生红细胞 核:一个,较大且致密,周围 有空白不染色带。 胞浆:边缘清楚,不含空泡 色素:颗粒较多较粗,均匀散在
红血球:正常。 大小:约占红 细胞直
径1/3。 胞浆:环状,淡蓝色。 核(染色质粒):一
个,偶有二个。 较大,红色。 疟色素:无。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2.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 体( T )
红细胞:胀大褪色,出 现分布均匀,数目较 多,红色薛氏小点。
大小:较大。 胞浆:不规则,浅蓝色
,出现阿米巴伪足, 有空泡。 核:红色,一个。 色素:细小杆状,黄葛
5.成熟裂殖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 裂殖子较大,6~12个,常为8个, 排列不规则。色素棕黄色,聚集中央 或一侧。红内期裂体生殖周期为48 小时。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6.雌配子体: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1个核,较小,深红色,位于一侧。 胞质深蓝色,色素棕黄色,散在分 布。
色,分布不均匀。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3.间日疟原虫未成熟
裂殖体( S )
红细胞:胀大,褪色, 可有薛氏小点。
胞浆:圆形或不规则, 空泡小或消失,浅 蓝色。
核:红色,二个以上。 疟色素:黄褐色,分布不
均匀。
薄血膜间日疟原虫形态
4.间日疟原虫成熟裂 殖体
红细胞:胀大,褪色 ,可见薛氏小点。
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需 14~15天,感染后约第15~16 天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红细胞 内期疟原虫。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1.被寄生红细胞的变化:红细胞正常 或缩小,颜色正常,齐氏点淡红色, 微细。
2.环状体:体积中等;一个核,胞质 较粗厚,偶尔见细小褐色色素颗粒。
3.大滋养体:体积较小,核一个,包 质带状,空泡不显著。色素深褐色, 粗大,沿边缘分布。
胞浆:蓝色,环状纤 细,有时位于红细胞 边缘。常见多个同寄 生一红细胞现象。
核:红色,一个,常有二 个。
疟色素:无。
2. 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
红细胞:大小正常, 颜色较深,可出现较 粗、大小不一、分布 不匀、数目较少红色 茂氏小点。
大小:较小。
胞浆:蓝色,圆形, 空泡不显著。
核:一个,红色。
疟色素:细小,金黄 色,晚期结成块状, 呈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