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浅谈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22-11-16T05:57:43.37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3期作者:张淑华[导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三部分张淑华中共永州市委党校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三部分,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整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单独进行论述。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这一字之差,不仅代表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转变,也体现了政府由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共同治理的结构性变化,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升华。

文章从社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入手,调研并分析了当前社区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治理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社区治理社会治理创新一、社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1、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通过创新社区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并使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涵盖面向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社区群众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在与人民群众的不断接触中,贴近群众,倾听民意,充分发挥基层社区联系居民的独特优势,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维护其合法权益,不断加深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而提高党委、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的公信力。

2、有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要把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城乡群众包括教育、医疗、保险、就业、救助在内的等等政策都要依托社区来实现。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对好的居住环境、丰富的社区活动,或是居民合法权益的保障、矛盾和诉求的解决等等,城市居民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

3、有助于化解基层纠纷与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增多,而纷繁复杂的矛盾和纠纷也多集中在基层。

例如一些由邻里琐碎、社区服务等引发的纠纷,如若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城市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一方面肩负着化解矛盾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连接政府与社会的纽带,通过调动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

农村管理制度的群众自治与社会管理创新

农村管理制度的群众自治与社会管理创新

农村管理制度的群众自治与社会管理创新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管理制度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传统的集体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村的需求,因此,群众自治和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农村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管理制度下群众自治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农村群众自治的意义与状况群众自治是指农村居民自主管理和参与农村事务决策的能力和权益。

近年来,农村群众自治的意义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农村群众自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

其次,群众自治的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不畅。

最后,群众自治在实践中存在执行不到位和结果不可控等问题。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形式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农村管理体制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在当前形势下,需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社会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需要创新满足居民的需求。

另一方面,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有效解决新的问题。

社会管理创新的形式包括便民服务、网格化管理、社会参与等。

三、群众自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互动关系群众自治和社会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群众自治的发展需要社会管理创新的引领,而社会管理创新则需借力群众自治来凝聚社会共识。

群众自治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可以调动居民参与热情,而社会管理创新则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机制来保障群众自治的权益。

四、农村群众自治的推动因素农村群众自治的发展需要得到有效的推动因素。

其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此外,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民主法治意识的树立以及科技发展的推动也是推动农村群众自治发展的关键因素。

五、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案例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

一方面,可以引入高新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化设备等,提高社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如居民自治委员会的成立、社区志愿者的参与等,提供更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在社会生活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网络化的情况下,国际国内面临的问题也相互影响和交织在一起。

从国际形势看,有的国家还比较富裕,但长期积累的贫富悬殊和青年人的高失业率等社会问题,成为引发动荡的社会深层原因。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个新阶段经济社会形势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

当前社会问题的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管理体制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迫切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完善社会管理的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形成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对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解并不一致。

一些政府部门的同志认为,现在社会问题突出,加强社会管理主要是要强化政府的权力,否则政府在社会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软的措施不管用,硬的措施又不敢用。

而一些学者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的特点是强政府强市场弱社会,重要的是制衡权力、驾驭市场,通过发展社会组织来发育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国不能走把管理权力都集中到政府、政府包管一切社会事务的老路,也不可能走一些西方国家倡导的完全依赖民间组织发育社会的道路。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快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引导和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一批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社会企业”,发展壮大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把社区改造成新的社会管理基础。

要特别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些机构有自下而上的完备组织系统,有一支具有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它们不仅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能够在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困境及对策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困境及对策

的 引 导 和 监 督 .在 积 极 协 作 和 良性 互 动 中 实 现 公 共 利
益最 大化 。 村社 会 管理体 制创 新应 树 立 “ 治 ” 念 , 农 善 理
二 、 时 期 创 新 农 村 社 会 管 理 体 制 的 对 策 与 路 径 新
求 , 法 行 政 ; 村 委 会 作 为 村 民 自治 组 织 依 法 自治 , 依 而 这 种体 制 的核 心就 是 乡镇 与村 之 间的 关 系是指 导 与被 指 导 的 关 系 。 由 于 村 委 会 公 信 力 和 认 同度 的 下 降 。 但 自
与 社 会 管 理 意 识 薄 弱 等 方 面
1农 村 社 会 管 理 主 体 权 威 日 渐 弱 化 . .建 国 后 至 党

~ 一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 ~一一 一
文 欺一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饷困境及对策
竹 tj磕l
领 导 。
织 . 由 于 组 织 成 员 单 一 、 织 规 模 较 小 、 定 性 差 及 但 组 稳

方 面 ,现 行 的 社 会 管 理 体 制 也 面 临 着 严 峻 的 挑 战 如
近 年 来 出 现 的 群 体 性 事 件 .给 农 村 社 会 的 稳 定 与 和 谐
带 来 了 冲 击 和 挑 战 : 在 基 层 社 会 管 理 主 体 权 威 弱 化 的 同 时 . 行 使 村 务 管 理 权 力 的 村 委 会 也 出 现 了一 定 程 度 的信 任 危 机 .村 委 会 自身 出 现 了 结 构 涣 散 和 功 能 退 化
增 强 社 会 管 理 能 力 : 一 方 面 。 府 应 加 强 对 社 会 组 织 另 政
村 社 会 组 织 的 实 力 、农 村 专 业 合 作 组 织 的 自主 性 都 在 不 断 增 强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对 乡 镇 政 府 的 依 法 行 政 和 宏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包括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一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界定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其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简要介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梳理其演变轨迹和主要成就。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包括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法规政策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揭示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二、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特点,反映了我国社会管理的进步和变革。

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管理。

在这个阶段,社会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社会组织和市场的作用相对较小。

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确保社会稳定和秩序。

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控制,但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灵活性差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开始逐步放开计划经济,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变化也影响了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开始逐步减少对社会的直接干预,更多地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同时,政府也开始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了对社会的监管和服务。

第三阶段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阶段。

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田文光拙笔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发展史。

任何社会管理都具有时代性,能否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这个社会和执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先决条件。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经得起改革、创新能力强的政党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就当今中国的国情而言,我们能否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下功夫,这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所以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从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当前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从执政党的宗旨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当前基本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但再好的社会制度、社会管理体系都有其不足的地方,我们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言,正确协调生产力发展需求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政党的历史使命,要处理好这一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矛盾,我们就必须关心国家的管理制度,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大潮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社会参与者的社会效能,以推动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下面就简要的谈谈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消灭素质教育下的应试阴影素质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

它的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当今时代条件下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发展成果。

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看当今教育的发展毋庸置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国家从财政预算方面逐年增加,这就充分说明对教育的重视。

从硬件设施的配备到师资力量的加强都花了很大的力气,但许多山区、边远地区的素质教育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李杰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20年第6期李杰摘要: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研究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社会治理;问题;对策社会治理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治理具有不同的特点。

最早在社会领域的体现就是“社会管控”,即国家对社会的严密管理和全面控制。

改革开放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即体现为一种“社会经营”。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首次提出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2011年,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治理”概念。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体现在:管理是单一靠政府监管主体的模式,治理体现的是多方主体的平等参与;管理体现的是政府本位,治理体现的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管理体现的主要是行政命令,治理体现的是协商、民主合作与参与;管理是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动性行为,治理则是上下互动、全方位互动的管理过程;管理体现的是行政效率优先,治理体现的是和谐团结、共享发展成果。

政府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充分吸收社会、市场、群众的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通过民主协商,共同把社会管好,治理成果由群众共享。

当前,社会治理取得伟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寻找对策。

一、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结构问题城乡结构的失衡,“城市病”问题严重,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际关系疏离、相互信任度低、社会治安问题等还比较突出,农村则是“三留守”人员缺少关爱、人口离散化、土地抛荒、治安薄弱、家庭婚姻等各方面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近年来,基层行始终坚持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基层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

在履行职能,建立综治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实施社会管理的工作思路上,从原来的主抓系统综治、安全保卫范畴拓展为抓社会、抓全局、抓全员、抓长效范畴的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平安建设活动进程,努力构建和谐。

笔者就基层行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治工作作以下探讨:一、当前基层社会管理综治工作存在的难点1、保卫兼职人员力不从心。

基层综治工作是由综治办负责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而综治办人员通常是由保卫人员兼职,保卫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担负基层行发行库守卫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工作时间是一天24小时三班倒。

另外,基层综治工作,受上级行和地方综治部门领导,主要是接受当地综治委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就目前工作任务较多,工作量也大。

如维稳、信访、矛盾纠纷调处、治安重点排查整治等,保卫人员既要忙碌守卫值班,又要应付综治工作任务,在两头忙的情况下,自然就削弱了综治工作,对完成综治工作任务往往应付了事,显得力不从心。

2、综治办缺乏权威性。

综治办是基层行的职能部门,在履行综治工作职责和工作协调中缺乏权威性,因为综治办主任一般由保卫部门负责人担任,在部署完成综治工作中,有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精神较差,各司其事。

3、综治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加强社会管理,履行职能,尤其在征信、反洗钱、反假币工作上,综治办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发挥不了组织牵头协调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保卫人员缺乏这方面业务知识,工作能力有限。

二、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综治工作的对策(一)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1、落实工作责任制。

加强综治办人员配备,综治办人员不能全是保卫人员兼任,要有办公室、纪检内审人员担任。

而且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把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管理创新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管理创新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管理创新调研报告4篇当前,官路镇正处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如何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近年来我镇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今后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官路镇基本情况官路镇地处县城西部,是平原乡镇。

景色优美,山、水、滩、林资源丰富。

全镇地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XX余亩,山林面积74000余亩,辖29个行政村,6916户,2.21万人,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71元。

官路镇距县城约7公里,北与金华市磐安县接壤,35省道、40省道东仙线和台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高速公路出口约4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频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较大。

二、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主要做法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暖人心有针对性的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服务青年的就业需求,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各单位部门在我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创业等活动。

今年以来,组织100余人参加劳动技能培训。

为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我镇在石井村成立了“阳光驿站”示范基地,成立了以镇专职副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设立“阳光驿站”示范基地建设办公室,下设思想法制宣传组、心理辅导组、文体组、技能培训组、帮困助学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在石井村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民主任及村关工委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指导、规划,协调和研究解决“阳光驿站”示范基地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成立了以村“两委”其他成员、大学生村官、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治保主任、企业负责人等为成员的村关爱帮扶领导小组,进行结对帮扶。

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发展中面临政府部门职责不清晰、基层民主参与不足、社会组织缺乏有效参与、信息沟通不畅、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政府部门职责划分与协作机制建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积极性,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平台,促进多方信息共享,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有效解决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问题,实现社会治理的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问题、对策、政府部门、职责、基层民主、社会组织、信息沟通、体系、协作机制、居民参与、社会组织参与、信息共享、多元共治。

1. 引言1.1 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一环,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政府部门职责不清晰是一个主要障碍,导致基层治理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基层民主参与不足,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导致决策难以顺利实施,治理效果不佳。

社会组织缺乏有效参与,导致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信息沟通不畅是另一个问题,导致各方信息不对称,治理工作难以达成共识。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完善,导致治理难以有效推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政府部门职责划分与协作机制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能,确保协同合作,提高治理效率。

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提升居民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治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激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鼓励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增强社会协同治理的能力。

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平台,促进多方信息共享,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多元共治局面,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合理化。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向更加科学、民主、规范的方向发展。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性趋势。

与此相适应,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变迁的客观实际,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调整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在改善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仍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我国,面临着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空前急剧变革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社会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

具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在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分化和重组的同时,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没有实现相应的转变。

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化加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异质性和多样性对同质性和单一性的取代。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取代了“一大二公三纯”的旧式格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带来了职业群体结构的变化;改革前社会阶层结构高度均质化的状况已大为改变,并越来越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社会分化几乎在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导致原先简单的社会结构复杂化了,使同质的社会不断异质化了,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失调现象、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了。

在快速激变的今天,过去传统的社会整合力量趋向弱化,而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又不健全,特别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习惯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官本位依然大行其道,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社会整体整合力量特别是国家行政整合能力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治理结构尚未得到调整和优化,共建共治和谐社会的合力不强。

社会治理结构实质上是确立治理主体、客体、行为准则、治理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

良好的社会治理机构,需要各治理主体既保持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又能够通力合作,形成一种和谐有序、自律自治的制度化治理机制。

但从现状来看,这种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在我国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第三部门还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发育仍显迟缓,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不足,社会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够强,各级官员新的治理观念还未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与行政能力不强等等。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性趋势。

与此相适应,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变迁的客观实际,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调整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在改善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仍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我国,面临着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空前急剧变革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社会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

具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在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分化和重组的同时,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没有实现相应的转变。

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化加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异质性和多样性对同质性和单一性的取代。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取代了“一大二公三纯”的旧式格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带来了职业群体结构的变化;改革前社会阶层结构高度均质化的状况已大为改变,并越来越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社会分化几乎在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导致原先简单的社会结构复杂化了,使同质的社会不断异质化了,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失调现象、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了。

在快速激变的今天,过去传统的社会整合力量趋向弱化,而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又不健全,特别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习惯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官本位依然大行其道,政府社会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社会整体整合力量特别是国家行政整合能力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治理结构尚未得到调整和优化,共建共治和谐社会的合力不强。

社会治理结构实质上是确立治理主体、客体、行为准则、治理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

良好的社会治理机构,需要各治理主体既保持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又能够通力合作,形成一种和谐有序、自律自治的制度化治理机制。

但从现状来看,这种良好的社会治理结构在我国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第三部门还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发育仍显迟缓,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不足,社会的自主性及自我组织能力不够强,各级官员新的治理观念还未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与行政能力不强等等。

最新文档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最新文档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基层各县区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要求,以构建科学化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创新治理方式,健全制度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为保障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与当前全面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治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社会结构多样、利益诉求多元、矛盾风险叠加,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和环境更加复杂,加之基层治理工作的特殊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导致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捉襟见肘的社区工作力量之间的矛盾,社区工作“行政化”问题较为突出。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体制机制上还不够健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二是治理权责不匹配。

受长期单向管理模式影响,社区对强化社会治理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缺乏足够认识,对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定位不清,缺乏多元化协调机制。

当前,城市社区主要承担服务职能,行政管理、执法职能弱化,权责不匹配,“责大权小”“权责不一”问题较突出,导致存事权不明晰,授权不充分与监督不到位并存现象。

三是社会参与不充分。

群众参与辖区社会治理的过程缺乏制度规范,许多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多,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有限,其意见对决策的影响较小,导致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参与社区治理的人员多数为下岗职工、家庭妇女、志愿者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缺乏社会管理知识,面对社区各项社会化服务存在能力不足现象,社区与群众的日常联系不够紧密,组织动员群众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四是普法宣传不深入。

一些社区普法宣传覆盖面不广,多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未能真正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社区法治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社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既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法律教育,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普法宣传停留在挂条幅、发资料阶段。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战性和 不可测性 前所未 有 , 决难 度大 , 解 化解 与 防范 危害后 果 出现 的可 操作 性 差 , 对社 会管 理 体 制 的 都 改革与 创新提 出 了前所 未有 的挑 战 。
个乡镇 3 o多个村万余 名群众连 夜 冒雪 大规模 逃亡事 件 。—个“ 】 化工厂爆炸谣言” 导致 4个 乡镇数万人集
体躁动 , 在这个节点 , 应该说 当地 的政 府 已经失去 了对
21 0 1—0 ) 3
作 者简 介 : 张要登( 9 9 ) 男( ) 山东邹平 , 16 一 , 汉 , 副教 授 主要研究社会管理。
存、 宪法 由原来仅 保 护公 有 财 产 向公 私 合 法财 产 平
等保 护转 变 、 社会 管 理 由原 来 的行 政 命 令模 式 向现
结合 中国的社会现实创新社会管理 , 是各级党委和 政府 必 须 面对 的重 大理论 和现 实 问题 。

在的依法治国民主法制管理模式转变等, 由此带来 了一 系列思 想和行 为模 式 的本 质 变化 , 同时也 带 来
收稿 日期 :0 1— 7—2 21 0 5 基金项 目: 淄博市社科联 2 l O 1年度调研课题 ( 目编号:bk —dk 项 zsl y t

( 江苏 晌水 事 件彰显 社 会管 理创 新 的现 实紧 三) 迫性 21 年 2 1 凌晨 , 01 月 0日 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化工 园区有人传言“ 附近化工厂将发生爆炸” 引发附近 4 ,
了一 系列 的矛盾 和问题 , 响社 会 的 和谐 稳 定 。因 影 此, 加快改 革和创 新社会 管理模 式 与方法 , 使党 和政 府 与人 民群众 密 切联系 , 不断增 强社 会 的稳 定度 、 和 谐度 , 断提高党 的执政 水 平 、 固执 政 地 位 , 显 不 巩 就

转型期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创新路径选择

转型期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创新路径选择

体 。单 纯依 赖政 府处 理 所有 社会 管 理事 务 ,不 可能
实 现社会 管 理 目标 ,甚 至 可能会 加 剧社 会 矛盾 而 出
1 3
■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现相 反 的效 果 。在后 面 这一点 上 ,2 0 0 8 年; 川 地 震
的理 念 。各个 领域 要采 用不 同的方法 和途 径 ,具 体

理 和公 共服 务发 展相对 滞后 , 不能 满足 公 众的基本 需
求。

社会 结构 的 中下层 在逐 步 缩小 ,农 业 劳 动者 不
断 向其 他 社会 阶层流 动 ,同时 商业 服 务业 人员 和 产
业 工人 阶层也 在 分化 之 中 ;第 二 ,社 会 中间 阶层 已 经 开始 出现 ,并 且正 在 不断 壮 大 。社会 上 的 大部 分 成 员处 在 中等 和 中上 层 ,只有少 数 人处 于 高层 和较
社 会 流 动机 制 已经 出现 ,并正 在 逐渐 取代 传 统 的流 动机制 。 中国 的社会 转 型 ,由于经 济 体制 改革 以及工 业 化 和 城市 化 的推 动 ,在 社会 结 构 的转 变过 程 中部 分
题 和社 会事 务 的方 面看 ,还存 在一 些 明显 的缺 陷甚
至 是 空 白地带 。对 于社 会 组织 的管 理 ,没 有专 门的 法律 来 赋予 社 会组 织 明确 的权 利义 务 ,必 然导 致社 会组 织 的活 动 开展受 到 极 大 的限制 ,从 而也 就 约束 和 限制 了社 会 组织 在社 会管 理 过程 中本 来可 以发挥 的积极作用 。 三是社 会 管理 主体 单 一 ,社 会 各 方力 量参 与 不
群 体 的利 益受 到 了损 害 ,从 而 出现 了非均 衡 发展 的 态 势 ,因此 ,中国 的社会 转 型 又具 有着 高 度 复杂性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来自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与全球化、信息化等国际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本综述将从多个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探讨,旨在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化给中国社会治理带来了许多挑战,比如城市内部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治安管理难度加大、城市社区管理的难题等。

城市化加速带来的空间和人口的挤压,使得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二、网络社会治理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会治理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信息的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网络空间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使得网络上的诸多问题如网络舆论、网络欺诈、网络安全等问题成为社会治理的难题。

政府需要更加重视网络社会治理,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立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加大网络社会治理的力度。

三、环境问题的治理挑战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

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不断增大,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民生问题的改善挑战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

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平等、医疗教育资源不均等等问题仍然存在。

政府应当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社会矛盾的处理困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迅速,社会矛盾也在迅速加剧。

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就业压力等问题在不同层面和领域上都十分突出。

如何处理好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动荡,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六、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优化问题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我国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我国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其次, 政治层面不同利益 主体的冲突, 主要表现 为 政治参与 和利 益表 达权 利 的失衡 。在事 关 民 主政
治、 社会建设 、 民计等社会参 与 和社 会政策 制定 、 民生
创新社会管理 , 打破城乡分割体制 , 建立适应社会流
动 的管理体制 。
收 稿 1期 :0 1— 7—1 5 21 0 1 2
大 市场 、 大流通 时代 。然 而 , 由于社 会 转型 和市 场 经 济 的利益驱动 , 会 容易 出现 失范 , 场诚 信 问题 存 社 市 在着很 多不尽 如人 意 的现 象 :瘦 肉精 ” 件 尘 埃 未 “ 事 落 ,染 色馒 头” “ “ 、 回炉面 包 ” “ 肉膏 ” 接踵 而 来 、牛 又
上述特征及 其凸显 的社会 问题 , 既是我 国社会转
型期不可避免的发展问题 , 也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需 要重点解 决 的问题 。这就 决定 了我 国在 “ 十二 五 ” 期
间 , 不进一步 加快 相应 的社会 体 制改 革 , 大 和 如果 加
住房和房价过高问题 , 已成为事关民众福祉 、 社会稳
( ) 三 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 的问题依 然 突出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特殊时期 ,
许多新 问题 、 形 式 、 情况 挑 战着 传统 的社 会 管理 新 新 模式 。尽管我 国社会改革 不断深入 , 府职 能也在探 政
索转型, 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仍不能适应特殊时期 但
出现 的新情况 , 创新社会 管理 已 E渐重要 。 l
些被边缘化群体的利益表达权利逐渐被忽略 , 形成 弱 势群体和强势群 体之间 的政治 冲突。

再次, 文化层面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 主要表现 在受教育权利和文化娱乐消费水平的失衡。教育资 源的不合理分配, 某些方面教育的市场化, 致使贫富

重庆社会管理创新:经验·问题·对策

重庆社会管理创新:经验·问题·对策


( 一) 重 庆是 一 个快速 发展 的 欠发 达地 区
近 年 来 重 庆 发 展 势 头 迅 猛 ,全 市 生 产 总 值 从 2 0 0 7 年 的4 6 7 6 亿 元增 J J I 1  ̄2 0 1 2 年 的1 1 4 5 9 亿元 , 年均 增长 1 5 . 3 %。人 均生 产总 值达  ̄ U 6 1 9 1 美元 , 赶上 全 国 平均 水平 。 财 政一般 预 算收 入达 到 1 7 0 3 . 5 亿元 , 翻 了 近两 番 。 进 出 口总额 由2 0 0 7 年 的7 4 亿美 元增 加 到5 3 2 亿美 元 ,实 际利 用 外 资 由1 1 亿美元增加到1 0 6 亿 美 元。 在 直辖 十五 周年 之 际 , 重 庆市第 四次党 代会 深刻 分 析 大 城 市 大 农 村 大 山 区大 库 区 于 一 体 的特 殊 市 情, 作 出 了重庆 “ 仍 处 在 欠发 达 阶段 、 仍 属 于 欠 发达 地 区” 的基本 判 断 。 欠 发达 地 区 的转 型 和发 展相 对艰 难, 社会 管 理所 面 临的严 峻挑 战 , 使 社 会管 理创 新具 有 更强 的现 实意 义 , 但 确 实也 显现 出较 大难 度 。 作 为 欠 发达 地 区 的重 庆进 行社 会 管理 创新 ,必 须 吃透 中 央 精神 、 搞 清实 质 内涵 , 将 中央要求 同客观 实 际相对 接, 使 之真 正落 到实 处 、 收到 实效 。要 特别 注 意把握 好 公平 与效 率 、 权 利 与义 务 、 经 济 与 社会 、 自主 与控 制、 稳 定与 发展 的平 衡关 系 。 ( 二) 重庆社 会 管理 创新 肩 负统 筹城 乡发展 的使
重 庆 社 会 管 理 创 新 : 经 验 ・问 题 ・对 策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和商人老板结交朋友,对于普通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

企业家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商会、协会、俱乐部,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和农民基本上处于组织管理[1][1]薄弱或没有组织的状态,缺少组织的依托和关怀,也缺乏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的有力组织保障。

3、重视管理控制、轻视服务协调。

社会管理本来应该管理和服务并重,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

但是,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依然秉持一种计划习气:不但在管理理念上无意于培植自由和民主精神,而且在实施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常常用简单粗暴驱逐着人性和理性;以专制手段限制着自由和人权,譬如在政府管理的记录中,于城市发生的“处女卖淫案” [1]和“强制性拆迁” [2]案,于农村出现的“暴力计划生育” [3]和“权力干涉种植” [4]事件等就是明证。

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特别习惯于也善于运用行政的(专制)和经济的(处罚)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惟独不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管理;因为后一种手段会限制其自由裁量权。

在行政手段中,审批发证又是最常见的管理手段;因为这种手段既专制(审批毫无民主可言)又经济(以收费代替制裁),可普遍适用于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管理,能“以不变应万变”,且屡试不爽。

审批——发证——验证——换证——再审批,成为一些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变“公共行政”为“部门行政”,导致部门权力利益化和政府行政赢利化的主要原因。

(二)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复杂的利益格局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

但在管理实践中,行政手段往往是指令性、强制性地加以执行,实际上难以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

1、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由于受选举周期或任期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总是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中取得易于为公众感受到的政绩,讨好选民的近期福利偏好,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契合。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时间贴现率要高于社会的时间贴现率,其结果通常就是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产生明显的脱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陈彦发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城区治安巡逻主要集中在几条干道,案件易发的小街小巷难以见到巡逻警力。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数量明显不足,部分出入主城区的路口无治安卡点和视频监控。

广大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薄弱,人防、物防、技防严重缺乏,“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及儿童自我防范能力较弱,财产和人身安全易受侵害。

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散、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矿山、工地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赌博、盗窃、宾馆、洗浴等重点场所治理成为我旗社会治安管理的突出问题。

基层服务管理难以适应群众需求。

社区工作机制尚未理顺,社区居委会趋于行政化,承担大量的行政部门工作,影响了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

部分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不规范,居委会成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导致居民对社区工作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一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绿化等损毁严重,小区配套设施不全,环境卫生差。

部分小区因没有封闭,治安环境较差,入室盗窃案件频发。

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还不够健全。

突出表现在:一是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击鼓传花,群众跑了一圈,就是无人负责解决问题;二是少数部门责任意识不强,解决信访问题停留在形式上,甚至存在抵触情绪,未从根本上做到“案结事了”;三是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比较集中的信访问题,仍然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没有从体制机制上根本解决问题,造成同一性质问题不同群众反复上访。

同时,部分群众依法维权意识不强、能力欠缺,遇到问题不愿选择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维权方式,更多选择“零成本、快解决”的信访渠道,致使大量问题集中到信访部门。

社会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需求日益提高,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如城市规模、人口迅速扩张,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现有的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已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互联网虚拟社区、博客、即时通讯等迅猛发展,在“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网络舆情分析应对能力,成为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当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如何加强规范、管理、服务,发挥其在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偶发事件都有可能迅速升级演变成对抗激烈、难以处置的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应急处突机制,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社会管理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体规划还未形成。

各地、各部门还未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部署,有的地方、部门还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以及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社会公众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知度还不高,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效途径不多。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不够完善。

二、对策和建议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关制度。

按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需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定期报告、协调会议、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

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改变、重大项目引进、重要活动举办等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征求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增加透明度,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

三是健全完善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健全完善镇(街)调解中心和村(居)调处工作站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形式,及时有力地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严防其升级、激化或转化。

四是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仅要进行经济效益评估,看要不要干,而且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看能不能干。

特别要在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不仅要算经济帐,而且要算稳定帐,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防止在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防止因工作不当产生新的矛盾。

五是建立积极预防稳妥处置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机制。

加强预防、稳妥处置。

特别要善于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和矛盾,做好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防止单纯的物质满足、物质诱导。

六是健全完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有序反应机制,防止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制定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处置稳妥有效、协调有序。

(二)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整治,实现社会平安和谐。

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排查整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改善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和平安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建设管理。

坚持整治先行、服务到位、管理落实的原则和思路,采取定期排查、集中整治、联动联治和滚动治理等办法,在抓好社会治安整体工作的同时,把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作为重点区,纳入城乡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加强治安防控,努力使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成为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安全和谐的地方,实现整体水平提升。

把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藏身落脚的中小旅馆、出租房、网吧等重点部位作为整治的重点,把容易滋生“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歌舞厅、洗浴、按摩和发廊等重点场所作为重点,把民爆危险物品作为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重大因素和隐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理严格、管理到位、管理有效。

二是坚持整治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整治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在整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坚持严打整治不动摇。

始终坚持严打整治方针,加大严查、严控、严堵、严打力度,对有违法犯罪倾向的,依法从快从严从重予以查处,绝不固息养奸、心慈手软。

(三)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

一是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以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为目标,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的流动人口的利益和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

要逐步完善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努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与本地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二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的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

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摆上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议程,着力巩固各级管理体系;完善各级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服务管理机构,设立定级定编的专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组织建设和机制建设。

三是以出租屋为重点,强化暂住登记,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推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制度,健全并实行出租屋登记备案、安全验收检查制度和租赁人员暂住登记制度,进一步扩大登记面,全面、准确地采集、登记流动人员相关信息。

四是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时查询功能。

积极建议有关部门进快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为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税收征管等功能为一体的,通过政府网或其他方式,实现资源在各行政执法部门共享一个服务平台,从而提高管理水平面,增进管理效率。

(四)加强特殊人群的管理,全面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全面推进“关爱工程”,切实解决好下岗职工、拆迁居民、失地农民和城乡其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就医和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对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包括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和一些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帮助特殊人群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对于服刑在教人员,要加强教育改造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和职业技术素质。

对于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建立严格衔接机制,严防不报到、不落户、脱管、漏管。

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应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和社区的作用,共同做好管教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其就学、就业和生活问题。

特别是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关爱,鼓励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正确对待家庭的缺失,保障其合法权益,促其健康成长。

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要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治疗、教育、管理,绝不能漏管失控。

(五)加强互联网监控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也是新的意识形态阵地和平台,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解决好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问题。

一是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

认真研究互联网这种独特的虚拟社会形态,了解掌握互联网及其形成的虚拟社会内在规律和规则,增强运用互联网、规范发展虚拟社会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建设管理。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强化电信运营企业、用户等各方的责任,维护公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加强监控。

对互联网设立、经营和责任,严格规范、严格监督,将互联网上巡视、监控的触角进一步拓宽,逐步向QQ群、微博客等管理薄弱的空间和环节延伸,大力提高网上发现、侦查、控制和处置能力,依法打击网络犯罪,防止网上非法活动向网下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消极影响。

四是强化舆论引导。

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政法网络评论员作用,积极妥善回应社会的反映和关切的问题,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六)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问题,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能力。

我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中,社会生活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的特征日益凸显,出现了一些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阶层。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解决好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问题,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境内社会组织。

对境内社会组织,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准入、依法管理和执法监督。

明确有关部门管理、监督职能,明确社会组织开业条件、审批程序、职责任务、活动宗旨,规范其行为。

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特别要落实公益类、科技创新类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