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硝基酚

合集下载

对硝基苯酚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对硝基苯酚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对硝基苯酚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摘要:硝基苯酚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其强度由分子结构、外环结构和极性结合及极性氢键影响。

本文详细阐述了硝基苯酚可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机理。

首先,综述了氢键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介绍了两个氢原子在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其次,详细的阐述了硝基苯酚可形成氢键的原因,外环结构、极性结合及极性氢键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最后,综合分析了硝基苯酚氢键强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助于改善氢键性能的建议。

关键词:硝基苯酚;氢键;外环结构;极性结合;极性氢键硝基苯酚能形成分子内氢键1.言氢键(Hydrogen bond)是由两个原子中的一个氢原子与另一原子间的共价键连接,它的存在主要受到原子的极性及分子结构的影响,广泛存在于各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中。

硝基苯酚(nitrobenzene)是一种化学合成中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在很多现实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硝基苯酚可形成氢键的机理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影响硝基苯酚氢键强度的因素,从而指导实际的应用。

2.键的概述氢键(Hydrogen bond)是由两个原子之间的一个氢原子与另一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连接,其强度和长度比普通共价键要弱。

在硝基苯酚分子中,硝基氮原子与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形成氢键,构成“N=HH-C”样的氢键,其强度在一般共价键之间占有中等位置,既不够空间又不够强势。

在氢键中,氢原子吸引其他原子的电子对,使分子之间在一定距离形成振动状的相互作用。

考虑到氢原子的极化效应和不对称性,特别是氢原子的质量较小,因此氢键的产生需要有一个“质量极弱”的被动原子对其中的氢原子施加极性的影响,这就是极性结合的作用。

3.基苯酚可形成氢键的原因硝基苯酚里的氢原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氢键,其中包括外环状结构、极性结合和极性氢键。

(1)外环状结构由于硝基苯酚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其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与硝基氮原子形成氢键。

此时,由于苯环上的氢原子靠近硝基氮原子,硝基氮原子吸收了其中的一部分共价电子,从而形成外环状结构。

硝基酚 液相色谱质谱

硝基酚 液相色谱质谱

硝基酚液相色谱质谱硝基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NO2。

硝基酚的结构是在苯环上加上一个硝基,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还原性和稳定性,所以常常被用于化学试剂、染料、制药等领域。

硝基酚分为硝基酚一类和硝基酚二类,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含的硝基个数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硝基酚的性质和应用,可以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和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LC-MS)是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对山药科、血管活性药物、辅酶Q10、水解酵母等复杂化合物进行质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液相色谱技术是通过溶解在溶剂中的化合物,经柱子分离和检测,来得到纯化、分离、检测的过程。

而质谱技术则是通过分离化合物分子离子,用其质荷比图谱指纹区分化合物,来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和研究的方法。

硝基酚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是利用质荷比谱图的特异性来区分并测定硝基酚样品的成分。

在分析中,可采用正离子化模式、负离子化模式和渐进离子模式等多种质谱模式。

由于硝基酚的分子量较小,其分子离子峰一般比较弱,因此在分析和检测时,需要对样品进行优化处理,增强分析和检测效果。

除了硝基酚的分析和研究方面,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例如,在药物研发中,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可用于药物代谢物及其结构的鉴定和研究。

在生命科学方面,该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在环境监测方面,LC-MS技术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水质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分析和检测。

总之,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是现代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之一,因其高效、准确、灵敏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对于硝基酚等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上还将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空间。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_侍霞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_侍霞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X侍霞(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盐城224051)摘要: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总酚, 是以同一个水样酸化后作参比液, 碱化后作测定液,在选定的波长处进行测定。

对对硝基酚、邻硝基酚、2, 4- 二硝基酚和苯酚进行了研究, 并与国家标准方法4- 氨基安替比林法进行比较。

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回收率都较高, 能满足分析的要求,且快速、简便、成本低、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 可用于测定含酚量较高的水样。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法; 4- 氨基安替比林法; 硝基酚; 苯酚引言工业废水中含有酚类。

水体遭受酚污染后, 低浓度时会影响鱼类的回流繁殖, 浓度为0. 1~0. 2mg / L时, 鱼肉有酚味, 浓度更高会引起鱼大量死亡。

人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会引起头晕、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病症, 许多酚及衍生物对人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

硝基酚对人体和哺乳动物都有毒性, 在生物体内易被酶转化为亚硝基和羟胺基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可生成亚铁血红蛋白或亚硝基胺, 前者能与氧结合,后者是致癌物〔2〕。

一些硝基酚毒性大且难以生物降解, 会在环境中产生积累, 如2- 硝基酚、4- 硝基酚和2, 4- 二硝基酚毒性较大, 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美国环保局建议自然水体中这3 种物质的浓度控制在0. 1mg / L 以下。

美国环保局还制定了硝基酚排放的预处理标准, 用于限制合成纤维、热塑树脂、热固树脂等日用有机化学品和特殊有机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硝基酚的排放。

因此, 急需找到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地监测水中酚含量的分析方法。

目前, 酚类的检测方法较多, 有4- 氨基氨替比林- 直接分光光度法、4- 氨基氨替比林- 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溴酸钾法等〔1〕。

一般化验室对水中酚的测定是采用4- 氨基氨替比林- 直接分光光度法。

此法的分析原理是在pH10±2 的介质中, 在氧化剂铁氰化钾的存在下,与4- 氨基氨替比林反应, 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氨替比林染料, 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

对硝基苯酚熔点

对硝基苯酚熔点

对硝基苯酚熔点概述硝基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6H5NO3。

由苯环和一个与苯环相连的羟基(-OH)和一个硝基(-NO2)组成。

硝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

了解硝基苯酚的物理性质,如熔点,对于其应用和纯度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结构硝基苯酚的化学结构如下所示:硝基苯酚分子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与一个硝基连接而成。

其中,苯环是一个六元环,由六个碳原子所组成,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一个氢原子。

硝基的化学式为-NO2。

理论解释硝基苯酚的熔点是指在大气压下,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熔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碰撞频率和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硝基苯酚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会影响分子的有序排列和排列紧密程度,从而影响熔点。

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会导致分子间距离变小,熔点升高;而较弱的相互作用力则会导致分子间距离增大,熔点降低。

碰撞频率硝基苯酚分子在固态时相对较为有序,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以振动形式存在。

当升温到熔点附近时,分子的振动能量增加,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频率也会增加。

碰撞频率的增加会导致分子离开原来的位置,固态结构解离,转变为液态。

分子间距离硝基苯酚分子间的距离也会影响熔点。

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熔点会升高。

相反,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熔点会降低。

硝基苯酚的熔点硝基苯酚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不同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熔点。

•对硝基苯酚(2-Nitrophenol):主要形式为橙黄色结晶,熔点为43 °C。

•邻硝基苯酚(o-Nitrophenol):主要形式为黄色结晶,熔点为45-47 °C。

•间硝基苯酚(m-Nitrophenol):主要形式为黄色结晶,熔点为92-94 °C。

•铺硝基苯酚(p-Nitrophenol):主要形式为黄色结晶,熔点为114-115 °C。

对硝基苯酚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硝基苯酚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硝基苯酚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硝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是一种含有硝基基团的苯酚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中的硝基基团赋予了它许多独特的化学特性。

硝基苯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制备方法的不断发展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硝基苯酚原料进行综合介绍。

首先,我们将描述硝基苯酚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其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

其次,我们将探讨硝基苯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以及新兴的生物转化方法。

我们将对每种制备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硝基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领域。

在染料工业中,硝基苯酚常用作有机合成染料的中间体,通过对硝基苯酚的进一步反应可以合成多种颜色的染料。

在医药领域,硝基苯酚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可用于药物的制备和防腐剂的添加。

在农药领域,硝基苯酚作为杀菌剂和杀虫剂,对农作物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硝基苯酚还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塑料和橡胶,以及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涂料。

尽管硝基苯酚原料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其制备方法仍面临一些挑战。

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往往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产率不高。

因此,寻求更加环保、高效的制备方法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

生物转化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备方法,具有底氏菌法、真菌法、微生物法等多种途径,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对硝基苯酚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硝基苯酚原料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硝基苯酚的制备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同时在应用领域中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期待硝基苯酚原料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框架和思路。

对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硝基苯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p-nitrophe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745CAS No.:100-02-7 分子式:C 6H 5NO 3分子量:139.1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

能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

动物实验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体温升高,肝、肾损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对硝基苯酚 100-02-7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对硝基苯酚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机理

对硝基苯酚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机理

E / V (vs SCE)
图 1 铜在 0.01 mol·L-1 H2SO4(a)和 0.01 mol·L-1 H2SO4+ 16.0 mmol·L-1 对硝基苯酚(b)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 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Cu in 0.01 mol·L-1 H2SO4 (a) and 0.01 mol·L-1 H2SO4+16.0 mmol·L-1 p鄄nitrophenol (b) solutions
鬁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鄄Chimica Sinica
万方数据
1938
Acta Phys. 鄄Chim. Sin., 2008
Vol.24
1 实验部分
1.1 试 剂
实验试剂为对硝基苯酚和硫酸, 均为分析纯. 对
硝基苯酚浓度为 16.0 mmol·L-1, 选择 0.01 mol·L-1 硫酸为支持电解质. 所用的溶液均采用 Millipore 超
马淳安 2
(1 浙江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杭州 310032; 2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杭州 310032)
摘要: 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对硝基苯酚在铜电极表面及硫酸介质中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对硝 基苯酚首先经电还原反应生成对亚硝基苯酚和对羟胺苯酚, 对亚硝基苯酚可发生缔合生成反式二聚体, 最后在 较低的电位下, 对羟胺苯酚经电还原生成了对氨基苯酚.
Abstract: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p鄄nitrophenol in sulfuric acid on copper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FTIR technique. Electroreduction of p鄄nitrophenol in sulfuric aci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p鄄nitrosophenol first, which could be converted to trans鄄dimer of p鄄nitrosophenol, and then p鄄hydroxylamino phenol. Finally p鄄 hydroxylamino phenol was reduced to p鄄aminophenol at low potential.

一种对硝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一种对硝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2020年04月一种对硝基苯酚的制备方法宋龙锋陈伟兴俞佳愚和西彬(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369)摘要:对硝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中间体,本文介绍了一种对硝基苯酚的合成方法,通过优化工艺,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高、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考察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后处理方式等条件对产物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最终确定对硝基氯苯投料量200g ,氢氧化钠115g ,水670g ,157℃保温1h ,167℃保温3.5h 为较合适的工艺条件。

产物收率为93.34%,纯度为99.41%。

关键词:对硝基氯苯;对硝基苯酚;中间体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和设备仪器氢氧化钠(工业品),对硝基氯苯(99%,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盐酸(30%,工业品)。

气相色谱仪(GC-14C ,岛津公司);气质联动仪(7820A+5977B );恒速搅拌器(上海梅香仪器有限公司),电子节能控温仪(ZNHW-Ⅱ,上海予华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循环水真空泵(SHZ-D Ⅲ,上海予华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高压反应釜(大连润昌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1.2反应条件探索1.2.1反应方程式对硝基氯苯碱性水解成对硝基苯酚钠,再酸化得到成品对硝基苯酚。

1.2.2反应步骤在1L 高压釜中加入200g 对硝基氯苯,在670g 水中加入107gNaOH ,全部溶解后,投入1L 高压釜中,拧紧釜盖,检查无漏后升温至157℃后搅拌1h ,体系稳定后再升温至167℃反应3h ;后处理:反应物料转入2000ml 烧杯,升温至80℃,缓慢加入600g+50g 浓硫酸的稀酸溶液,加毕,搅拌0.5h ,降温至45℃左右,再缓慢降温至30℃以下结晶析料。

1.3最佳工艺确定通过单因素变量控制实验,逐步确定各物料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后处理方式,来确定最佳反应工艺。

1.3.1考察后处理方式1.3.1.1加入水量对反应的影响表1反应完毕,加入水量对反应的影响序号12345水/g 100300400500600纯度/%98.1098.2298.4598.2398.39收率/%94.6993.3992.2491.0189.70实验反应完毕,将反应物料转移至2000烧杯中,考察酸化时加入水量对于产品纯度收率的影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水量的增加,纯度基本没什么影响,不过收率持续下降。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分离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分离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分离
对于分离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可以采用深度沉淀、液相色谱分离、溶液吸附分离、层析分离等技术。

1. 深度沉淀: 通过控制溶剂温度和pH值,将重金属离子使其以沉淀形式分离出来。

溶质在反应温度上升后,溶质重金属离子以沉淀形式分离出来。

2. 液相色谱分离: 通过改变溶剂的活度和浓度,结合多组份的分离性和浓度,使多种组分同时经过各种溶剂而不同速度的反应,以实现组分的分离。

3. 溶液吸附分离:利用某种物质物理或化学亲和力,依靠亲和分离技术,将目标物结合在光滑表面上,由于杂质物没有显著亲和力,所以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之间就可以分离出来。

4. 层析分离:将硝基苯酚和邻硝基苯酚分别加入溶剂,用相应的载体或模板作用,利用载体的吸附作用,使硝基苯酚和邻硝基苯酚在多层析中心中分离出来。

4-硝基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4-硝基苯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硝基苯酚化学品英文名:4-nitrophenol;p-nitrophenol化学品别名:对硝基苯酚CAS No.:100-02-7EC No.:202-811-7分子式:C6H5NO3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实验三十九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制备

实验三十九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制备

实验三十九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 掌握酚类物质硝化原理和方法;2. 掌握水蒸汽蒸馏的操作。

二、基本原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般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直接硝化制得的。

根据被硝化物的活性,可以利用稀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来进行硝化。

NO 3H SO 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和卤代反应一样,是一个亲电子取代反应,以苯的硝化为例,它是按下面的历程进行的:混合酸中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硝基正离子的生成,因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硝化反应的速率和其他的芳香族亲电子取代反应一样,要受芳环上已有取代基团的影响,芳环上如已有了一个第二类取代基(间位定位基),硝化反应便难于进行,因此可以控制在一元硝化阶段。

如果要在苯环上引入第二个硝基,就需要更为强烈的反应条件。

例如用硝基苯制备间二硝基苯时,通常使用发烟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作为硝化剂,反应温度也要高一些。

NO 2NO 2NO 2HNO 相反芳环上如已有一个第一类取代基(邻对位定位基),使硝化反应容易进行。

例如苯酚的硝化比苯容易得多,只需要用稀硝酸,在室温下就可顺利地进行。

苯酚硝化后得到的产物是一个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

由于邻硝基苯酚通过分子内的氢键能形成螯合环沸点较对位的为低,同时在沸水中的溶解度较对位的小得多,易随水蒸汽挥发,因此可借水蒸汽蒸馏来将这两个异构体分开。

HNO 3+H 2SO 42NO 2++++H 3O +HSO 4-2NO 2+NO 2H [NO 2+H +OH 220OH +HNO 3NO 2OH +(稀℃O副反应: OH OO三、仪器药品250mL 三颈瓶、滴液漏斗、直形冷凝管、蒸馏头、热水漏斗、减压抽滤装置、烧杯、锥形瓶等苯酚14.1g 、浓硫酸21mL 、硝酸钠23g 、浓盐酸四、操作步骤在250mL 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60mL 水,慢慢加入21mL 浓硫酸(38g ,0.34mol)及23g硝酸钠(约0.27mol)[注1],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实验22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实验目的1 .掌握酚的单硝化反应的实验方法。

2 .巩固重结晶、熔点测定、水蒸气蒸馏等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苯酚很容易硝化,与冷的稀硝酸作用即生成邻位和对位硝基苯酚的混合物。

实验室多用硝酸钠(或硝酸钾)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代替稀硝酸,以减少苯酚被硝酸氧化的可能性,并有利于增加对硝基苯酚的产量,尽管如此,仍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苯酚被氧化,生成少量焦油状物质。

由于邻硝基苯酚通过分子内氢键能形成六元螯合环,而对硝基苯酚只能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缔合体,因此,邻硝基苯酚沸点较对位的低,在水中溶解度也较对位低得多,可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与对位异构体分离。

实验装置见图图22-1。

常量反应装置微量反应装置图22-1 苯酚硝化装置实验用品三颈烧瓶,温度计套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烧杯,水浴锅,水蒸气发生器,T 形管,烧瓶,直型冷凝管,真空接液管,蒸馏头,吸滤瓶,布氏漏斗。

苯酚,硝酸钠,浓硫酸,浓盐酸。

实验步骤1.常量实验在250 mL 三颈瓶中放置30 mL 水,慢慢加入10.5 mL (19 g ,0.17 mol )浓硫酸,再加入11.5 g (0.135 mol )硝酸钠。

待硝酸钠全溶后,装上温度计和滴液漏斗,将三颈瓶置于冰浴中冷却。

在小烧杯中称取7 g (0.074 mol )苯酚,并加入2 mL 水,温热搅拌使苯酚溶解,冷却后转入滴液漏斗中。

在摇荡下自滴液漏斗向三颈瓶中逐滴加入苯酚水溶液,用冰水浴控制反应温度在10 ~15 ℃之间。

滴加完毕后,保持同样温度放置0.5 h ,并时加摇振,使反应完全。

此时反应液为黑色焦油状物质,用冰水浴冷却,使焦油状物固化,如长时间不固化,可向反应瓶中加入少量活性炭吸附油状物。

小心倾析出酸液,固体物每次用20 mL 水洗涤 3 次,以除去剩余的酸液。

然后将黑色油状固体进行水蒸气蒸馏,直至冷凝管中无黄色油滴馏出为止。

馏液冷却后粗邻硝基苯酚迅速凝成黄色固体,抽滤收集后,干燥,粗产物约3 g ,用乙醇—水混合溶剂重结晶,可得亮黄色针状晶体约2 g ,熔点45 ℃。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合成与分离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合成与分离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利用苯酚硝化而得到邻硝基苯 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芳香族硝基 化合物一般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直接硝化 2 H2O p -NO2C6H5OH o -NO2C6H5OH 2 C6H5OH 2 HNO3 制得的。根据被硝化物的活性,可以 利 用稀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来 进行硝化。
6、对油状混合物作水蒸气蒸馏,直到冷凝管中无 黄色油滴馏出为止.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黄色的 邻-硝基苯酚晶体会附着在冷凝管内壁上,可以通 过间或关闭冷却水龙头,使热蒸汽将其熔化而流出.
7、将馏出液冷却过滤,收集浅黄色晶体,即得邻 -硝基苯酚产物.凉干后称量,测熔点并计算产率. (注意:邻-硝基苯酚容易挥发,应保存在密闭的 棕色瓶中. 邻-硝基苯酚mp45℃,有特殊的芳香 气味.) 8、向水蒸气蒸馏后的残余物中加水至总体积为 50 ml,并加入 3 ml浓盐酸和 0.5 g活性炭,煮沸 15 min, 用预热过的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经冷却析出对-硝基 苯酚.过滤干燥后称重,测熔点并计算产率. (对-硝基苯酚为淡黄或无色针状晶体,无气 味,mpll2~113℃.) 9、如果实测熔点偏低,可以用乙醇-水混合溶剂对产物进行重 结晶:加少量乙醇于盛有一硝基苯酚的圆底烧瓶中,配置回流 冷凝管,加热回流,再补加乙醇直到产物全部溶解于沸腾的乙醇 中.然后,逐滴加入热水(60℃左右),直到乙醇溶液中正好出现混 浊为止.再加几滴乙醇,使混浊液刚好澄清.静置冷却至室温,过 滤即得产物,凉干后测熔点.
三、实验仪器、试剂
• 1、仪器:100ml三口烧瓶 磁力搅拌器 回流冷凝管 温 度计 布氏漏斗 水浴锅 30 mL圆底烧瓶 100 mL恒压滴 液漏斗 球形冷凝器 100mL、 50 mL三角瓶各一个 • 2、试剂:苯酚 4.7g(0.05 mol) 硝酸钠 7g(0.08 mol) 浓硫酸(d=1.83) 11g(6 ml,0.11 mol) 浓盐酸 3 ml 活性炭约 1.0g

对硝基酚磷酸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硝基酚磷酸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硝基酚磷酸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硝基酚磷酸法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它通过硝基酚和磷酸反应生成硝基酚磷酸,进而合成目标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高效地构建含磷酸基团的有机分子结构。

本文将对硝基酚磷酸法的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展示本文的结构和章节组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硝基酚磷酸法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硝基酚磷酸法的介绍、应用以及其优缺点。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硝基酚磷酸法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硝基酚磷酸法在化学合成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介绍硝基酚磷酸法的原理和机制,分析其在有机合成、医药化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并对硝基酚磷酸法的优缺点进行详细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该方法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本文还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硝基酚磷酸法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硝基酚磷酸法介绍硝基酚磷酸法是一种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硝基酚和磷酸反应生成硝基酚磷酸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转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硝基酚磷酸法在有机合成领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合成农药、医药和染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硝基酚磷酸法的核心是硝基酚和磷酸的反应,其中硝基酚是一种含有硝基基团的芳香化合物,磷酸则起着引发反应、催化剂等作用。

硝基酚磷酸法的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反应较少,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的纯度。

硝基酚磷酸法不仅在实验室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也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硝基酚磷酸法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合成产物的产率和纯度,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对硝基苯酚钾-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对硝基苯酚钾-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建规火险分级
丙类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穿全身消防服,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储运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强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严禁与强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泄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对硝基酚磷酸法

对硝基酚磷酸法

对硝基酚磷酸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对硝基酚磷酸法(NPSP)是一种用于合成氮掺杂碳材料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在能源存储、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NPSP的原理、合成步骤、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硝基酚磷酸法是一种通过硝基酚和磷酸为原料,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备氮掺杂碳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硝基酚的分解过程中,产生氮气和碳,而在磷酸的作用下,可以促进碳的炭化过程,形成氮掺杂碳材料。

该方法的合成步骤主要包括溶液制备、干燥和热处理等环节。

在溶液制备阶段,首先需要将硝基酚和磷酸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随后将溶液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在得到均匀的混合溶液后,可通过旋转蒸发或真空浓缩的方法将其浓缩至一定浓度。

接着,将浓缩后的混合溶液置于烤箱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一定稠度的固体混合物。

将固体混合物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发生炭化反应,形成最终的氮掺杂碳材料。

虽然硝基酚磷酸法在合成氮掺杂碳材料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合成过程中需要高温条件,能耗较高,且反应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合成效率。

氮掺杂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未来在硝基酚磷酸法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引入新的催化剂或改进合成方法,以提高合成效率和材料性能。

第二篇示例:对硝基酚磷酸法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该方法的原理、历史、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原理对硝基酚磷酸法是一种通过对硝基酚与磷酸反应生成硝基酚磷酸的方法。

其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6H5NO2 + H3PO4 → C6H5NO2-OP(=O)(OH)2 + H2O在这个过程中,对硝基酚和磷酸反应生成硝基酚磷酸。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硝基酚和磷酸的反应,生成硝基酚磷酸这一重要的中间体,它可以在后续的有机合成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溶解度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溶解度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溶解度
对硝基苯酚溶解度比邻硝基苯酚溶解度大
对硝基苯酚水溶性16g/L(25℃)
邻硝基苯酚水溶性 2 g/L (25℃)
对硝基苯酚的熔、沸点高于邻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易溶于水中,而邻硝基苯酚易溶于苯中。

题目:
邻位和对位硝基苯酚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之比为0.39,在苯中为1.93,请由氢键说明其差异的原因。

答案: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表达。

这一经验原理指出:结构相似的物质易于互溶,结构相差较大的物质不能互溶。

“结构”二字的含义有:一是指物质结合在一起所依靠的化学键或分子间结合力的形式,二是指分子、离子和原子的相对大小及离子的电价。

溶解过程总是熵增加的。

因此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溶解过程的焓变ΔH。

若ΔH较小,自由焓减少,则溶质易溶解于溶剂;若ΔH增大,超过了T·ΔS,使ΔG>0,则溶解不能进行。

邻硝基苯酚可形成分子内氢键,极性减弱,与水(极性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小。

而且,停止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相反,它分散到水中会破坏水本身的氢键,使ΔH增大,能量上不利。

因此,邻硝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非极性的苯中溶解度较大。

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极性较大,并能与水形成氢键,使溶解过程的ΔH较小,自由焓减少,因而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苯中的溶解度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硝基酚
编辑
目录
1基本信息
2物理性质
3制备方法
4用途
5储存条件
6应急处置
7风险术语
1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对硝基酚[1]
对硝基苯酚
英文名称:p-Nitrophenol
中文别名:对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4-硝基-1-羟基苯;
英文别名:
p-Nitrophenol;Phenol,4-nitro-;4-Nitrophenol;4-Hydroxynitrobenzene
分子式:C6H5NO3
分子量:139.11
CAS号:100-02-7
EINECS 登录号:202-811-7
2物理性质
纯品为浅黄色结晶。

无味。

熔点114-116℃,沸点279℃,闪点169℃,相对密度1.479(20/4℃)。

常温下微溶于水(1.6%,25℃),不易随蒸汽挥发。

易溶于乙醇、氯仿及乙醚。

溶于酸液时,淡黄色逐渐退去,PH3-4之间,几乎无色。

溶于碱液时,颜色加深。

能升华。

3制备方法
由对硝基氯苯经水解、酸化而得。

将浓度为137-1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2320-2370L 加入水解锅中,再加入600kg熔融的对硝基氯苯。

加热至152℃,锅内压力为0.4MPa,然后停止加热,水解反应放热使温度和压力自然上升至165℃、约0.6MPa。

保持3h后取样检查反应终点,反应结束后将水解物冷至120℃。

将600L水和50L浓硫酸加到结晶锅中,压入上述水解物,并冷却到50℃左右,加入浓硫酸使刚果红试纸呈紫色,继续冷至30℃,抽滤,离心甩水,得含量90%以上的对硝基酚约500kg,收率92%。

另一种制备法是将对硝基氯苯与氢氧化钾在氨中于75℃加热3h,反应后用盐酸酸化,即得对硝基酚。

4用途
用作农药、医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用于制造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农药1605、显影剂米妥尔、
对硝基酚
硫化草绿GN、硫化还原黑CL、硫化还原黑CLB、硫化还原蓝RNX、硫化红棕B3R。

也用作皮革防霉剂以及酸值指示剂。

用作染料中间体、医药及农药的原料用作酸碱指示剂和分析试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染料、医药及农药的中间体,也用作酸碱指示剂用作皮革防腐剂。

对硝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可作为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的中间体,也可用于合成氟铃脲的中间体2,6-二氯-4-硝基酚和杀铃脲的中间体4-三氟甲氧基硝基苯。

此外,它还是医药工业和染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

用作农药、医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用于制造非那西丁、扑热息痛、农药1605、显影剂米妥尔、硫化草绿GN、硫化还原黑CL、硫化还原黑CLB、硫化还原蓝RNX、硫化红棕B3R。

也用作皮革防霉剂以及酸值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pH5.6(无色)-7.6(黄色),有机合成。

用于染料制造,药物制造及用作试剂。

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用于染料制造,药物制造及用作试剂。

用于ICP-AES、AAS、AFS、ICP-MS、离子色谱等。

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

5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配制:用托盘天平上称取0.25g对硝基酚溶于100ml蒸馏水中,转移入滴瓶中,贴标签备用。

6应急处置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⑴水体被污染的情况主要有:水体沿岸上游污染源的事故排放;陆地事故(如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翻车事故)发生后经土壤流入水体,也有槽罐直接翻入路边水体的情况。

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查明水体沿岸排放废水的污染源,阻止其继续向水体排污。

②如果是液体4-硝基(苯)酚的槽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设法堵住裂缝,或迅速筑一道土堤拦住液流;如果是在平地,应围绕泄漏地区筑隔离堤;如果泄漏发生在斜坡上,则可沿污染物流动路线,在斜坡的下方筑拦液堤。

在某些情况下,在液体流动的下方迅速挖一个坑也可以达到阻载泄漏的污染物的同样效果。

③在拦液堤或拦液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内操作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④已进入水体中的液体或固体4-硝基(苯)酚处理较困难,通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与其它水体隔离之手段,如可在较小的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有各种高浓度废水(包括液体4-硝基(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体4-硝基(苯)酚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

①固体4-硝基(苯)酚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使用简单工具将其收集至容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要将表层土剥离作焚烧处理。

②液体4-硝基(苯)酚污染土壤时,应迅速设法制止其流动,包括筑堤、挖坑等措施,以防止污染面扩大或进一步污染水体。

③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是使用机械清除被污染土壤并在安全区进行处置,如焚烧。

④如环境不允许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时,可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污染。

如对地表乾封闭处理;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注水法使水位上升,收集从地表溢出的水;让土壤保持休闲或通过翻耕以促进苯酚蒸发的自然降解法等等。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

要保证充分燃烧,焚烧大量的废料时,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从废水中回收硝基酚。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二粉、砂土。

7风险术语
1.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2.有累积效应的危险品。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