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活性炭吸附实验

/卜澎一\ 乳1一 出 水 二 二
图 3-2活性炭滤柱装置图
3.1.2.3奥氧系统
臭氧 系 统 由臭氧发生器和臭氧混合接触装置组成。
臭氧 发 生 器采用湖南远超臭氧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YCYGC-0020型臭氧发 生器,以空气为气源,采用无声放电法制备臭氧,原料气流通过放电管间隙,气 流中的一部分氧分子在高电压作用下激发为氧原子,氧原子和其他氧分子反应生
成臭氧分子。臭氧产量可以通过调节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电压来控制,用转子流量 计测量进气量。
臭氧 混 合 采用压力喷射法,高速水流通过水射器产生负压,将臭氧发生器产 生的含臭氧空气吸入系统管道,与水流强烈混合,混合后的气水混合物进入接触 反应罐,使水中的有机物等与臭氧充分反应以达到去除的目的。
本试 验 备 有两台臭氧接触罐,一台为预臭氧接触罐,另一台为活性炭柱前的 臭氧接触罐。臭氧接触罐均为直径500m m,高 1.7m 的不锈钢圆柱,为使臭氧 与水的接触反应更加充分,流动更加均匀,在罐中的有效高度内填有聚乙烯多孔
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中试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进水一=}71 91A IN ) ̄!| } 淤 到1|
取料口 I 一
催 一冤誉
取料 口 杰担
活性炭 -一一
一酬十
| 1一 !
.1| |
1园
取样口 一一一
叨 es︸|
创
取样口 一一一
回| 鸽引
剐
斗
一
.翻 一| | .|
4
团引 | es es|
一
承托层
一
要技术指标可见表 2-3.炭层下铺设由鹅卵石和石英砂构成的承托层,承托层级
配见表 3-1。
粒 一厚 径/mm
度/mm
活性炭动态吸附ICP-AES法测定粗铅中的金

活性炭动态吸附ICP-AES法测定粗铅中的金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固体材料。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净化、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利用活性炭动态吸附ICP-AES法测定粗铅中的金的方法和步骤。
将粗铅样品经过破碎和研磨处理,使其颗粒细化,并确保样品中的金均匀分布。
接着,准备活性炭吸附剂。
选择具有较高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材料,并经过预处理,如活化、干燥等,以增强其吸附性能。
将活性炭填充在适当的吸附装置中,如玻璃柱或管子。
将处理过的粗铅样品用适量的酸或其他溶液溶解,得到含金的溶液。
调整溶液的pH值和浓度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吸附效果。
将样品溶液加入活性炭吸附装置中,使其通过活性炭床层,研究吸附过程的动态变化。
通过适当的时间和流速控制,确保所有样品物质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和反应。
吸附过程结束后,用适量的洗涤液对活性炭床层进行洗脱,以去除非目标元素的干扰。
将洗涤液中的溶质收集起来,经过适当的稀释和前处理,得到适合ICP-AES测定的样品溶液。
利用ICP-AES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金的浓度。
根据吸附前后样品的浓度差异以及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可以计算出粗铅样品中金的含量。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重复操作多次,并进行平均值统计和相关的测量误差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对吸附剂和样品进行形态和结构的表征。
利用活性炭动态吸附ICP-AES法测定粗铅中的金是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金元素的测定,还可以用于其他元素的分析和检测。
该方法具有简便操作、样品处理时间短、废液处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实验二 吸附实验.pptx

被吸附物质又不容易溶解于水而受到水的排斥作用,且活性炭对被吸附物质的亲
和作用力强、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又较大时,qe 值就比较大。
1
描述吸附容量qe 与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C 的关系有Langmuir、BET 和 Fruendlieh 吸附等温式。在水和污水处理中通常用Fruendlich 表达式来比较不同 温度和不同溶液浓度时的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即
1
qe KC n
(2)
式中:qe ——吸附容量(mg/g);
C——吸附平衡时的溶液浓度(mg/L); K,n——与溶液的温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剂物质的性质有
关的常数。
K,n的求法: (2)式为一个经验公式,通常用图解方法求出K,n 的值.为
了方便易解,多将式(2)取对数变形,即:
lgq e
lgK
1 lgC n
(3)
当qe、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斜率为1/n,截距为K。
三 、实验装置与设备
(一)实验装置 因时间关系,本实验采用间歇性吸附实验操作方法,采用三角烧杯内装入活
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仪表
1.振荡器1 台
2. pH 计(或精密pH试纸)
3.
9.以lgqe为纵坐标,lgC为横坐标绘制Fruendlich吸附等温线。
10.从吸附等温线上求出K和n,代入(2)式,求出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
五、注意事项
1.注意正确操作分光光度计。 2.原水吸光度需经滤膜滤过后测定。 3.准确称取活性炭、准确量取原水,以减少实验误差。 4. 做吸附动力学实验时,为减少实验误差,在每一个三角瓶内加完水样后立 即放入振荡器,并同时计时。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完整)一.主画面工艺流程图:二.第一组吸附塔共工艺流程图:三.第二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四.第三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五.反冲洗工艺流程图:自动反冲洗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反冲洗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反冲洗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反冲洗的吸附塔、反冲洗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反冲洗”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反冲洗;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反冲洗”按钮程序执行----关闭反冲洗水电动阀EV-110/EV-111/EV112、停止反冲洗水泵P-110/P-111/P-112、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出水阀。
六.补碳工艺流程图:自动补炭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补炭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输送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补炭的吸附塔、输送水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补炭”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补炭;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补炭”按钮程序执行----关闭输送水电动阀EV-113/EV-114、停止输送水泵P-113/P-114、关闭PV-1803、补炭总阀PV-401/PV-801/PV-1201对应吸附塔三通气动阀以及补炭吸附塔出水气动阀。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
上层冷凝液可回用
工艺路线和说明
根据有机废气处理项目的复杂性,多样性,龙泰环保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技术创新,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独特的设计。
通过对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维护费用与净化效果等进行综合估算分析后,我方建议本次方案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进行处理。
废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对废气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吸附系统为两套,确保一套进行活性炭脱附作业时另一套进行正常吸附作业,避免进行脱附时废气无法正常处理,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由排气筒排放。
当活性炭脱附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关闭,蒸汽气缸阀门打开,饱和水蒸汽通入对吸附达饱和
值得活性炭进行脱附,脱附时活性炭箱底部液体流入螺旋板换热器,气体进入列管冷凝器进行冷凝液化,冷凝之后液体进入水层槽,上层可回用,若无回收必要可随下层液体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脱附完毕后由于蒸汽温度高,当温度下降时会冷凝形成大量水分影响活性炭正常吸附,此时干燥风机工作,将水分吹出,确保脱附作业完成后活性炭可进行吸附作业。
两组活性炭箱交替进行吸附作业和脱附作业。
此方案不仅处理效率高,能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质。
运用我们这套废气处理系统效果不仅能达到国家废气二级排放标准而且运行维护费用低,安全性最高。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色度、某些离子以及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速率,被吸附物质浓度对吸附也有影响。
此外,PH值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隙和连续吸附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2、掌握活性炭吸附设备操作步骤,包括吸附工作过程和再生过程。
二、实验原理吸附是发生在固-液(气)两相界面上的一种复杂的表面现象,它是一种非均相过程。
大多数的吸附过程是可逆的,液相或气相内的分子或原子转移到固相表面,使固相表面的物质浓度增高,这种现象就称为吸附;已被吸附的分子或原子离开固相表面,返回液相或气相中去,这种现象称为解吸或脱附。
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到固体表面上的物质称为吸附质,吸附吸附质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
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面都受着同等大小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过程为物理吸附;另一方面是由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过程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
此时的动态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 PH计或精密PH试纸、温度计;(2)大小烧杯、漏斗;(3)活性炭吸附柱;(4)自配废水;(5)恒位箱注:A、B都为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工艺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配制水样,使其含COD50~100mg/L;2、用高锰酸盐指数法测定原水的COD含量,同时测水温和PH;3、在活性炭吸附柱中各装入活性炭并进行洗清,至出水不含炭粉为止;4、启动水泵,将配制好的水样连续不断地送入活性炭柱内,控制好流量;5、运行稳定5min后测定并记录各活性炭柱出水COD或浊度、色度;6、连续运行2~3h,并每隔60min取样测定和记录各活性炭柱出水COD、浊度或色度;7、停泵,关闭活性炭柱进、出水阀门,并进行活性炭再生;8、打开反冲洗阀门与反冲洗进水阀门;9、启动水泵,将清水以较大的速度送入活性炭柱内,带走活性炭中的杂质实现再生目的;10、运行5min后,停泵,关闭反冲洗阀门及进水阀门。
实验6 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6 活性炭吸附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活性炭吸附工艺,掌握测定吸附等温线的操作过程。
2.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吸附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物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
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C 。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e q 表示,用m 克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溶质,被吸附的溶质为x 毫克,则吸附量e q 可按下式计算:0()e e C C Vx q m m-==(1)式中,q e 为平衡吸附量(mg/g);C 0与C e 分别为吸附质的初始浓度与平衡浓度(mg/L);V 为溶液的体积(L);m 为所用的活性炭的质量(g)。
e q 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的温度及pH 值有关。
一般说来,当被吸附的物质不容易溶解于水而受到水的排斥作用,且活性炭对被吸附物质的亲和作用力强、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又较大时,e q 值就比较大。
由吸附量e q 和平衡浓度C 的关系所绘出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表示吸附等温线的公式称为吸附等温式,比较常用的吸附等温式有有Langmuir 、BET 和Fruendlich 吸附等温式。
在水和废水处理中通常用Fruendlich 吸附等温式来比较不同温度和不同溶液浓度时的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即ne KC q 1= (2) 式中:e q ——吸附容量(mg/g);K ——与吸附比表面积、温度有关的系数; n ——与温度有关的常数,n >1; C ——吸附平衡时的溶液浓度(mg/L)。
这是一个经验公式,通常用图解方法求出K ,n 的值.为了方便易解,往往将式(2)变换成线性对数关系式C nK m C C q e lg 1lg lglg 0+=-= (3) 式中:C 0——水中被吸附物质原始浓度(mg/L); C ——被吸附物质的平衡浓度(mg/L); m ——活性炭投加量(g/L)。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流程图
上层冷凝液可回用
工艺路线和说明
根据有机废气处理项目的复杂性,多样性,龙泰环保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技术创新,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独特的设计。
通过对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维护费用与净化效果等进行综合估算分析后,我方建议本次方案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脱附工艺进行处理。
废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对废气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吸附系统为两套,确保一套进行活性炭脱附作业时另一套进行正常吸附作业,避免进行脱附时废气无法正常处理,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后由排气筒排放。
当活性炭脱附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关闭,蒸汽气缸阀门打开,饱和水蒸汽通入对吸附达饱和
值得活性炭进行脱附,脱附时活性炭箱底部液体流入螺旋板换热器,气体进入列管冷凝器进行冷凝液化,冷凝之后液体进入水层槽,上层可回用,若无回收必要可随下层液体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脱附完毕后由于蒸汽温度高,当温度下降时会冷凝形成大量水分影响活性炭正常吸附,此时干燥风机工作,将水分吹出,确保脱附作业完成后活性炭可进行吸附作业。
两组活性炭箱交替进行吸附作业和脱附作业。
此方案不仅处理效率高,能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质。
运用我们这套废气处理系统效果不仅能达到国家废气二级排放标准而且运行维护费用低,安全性最高。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
1套(单柱):
内径25mm
高度1000mm炭层高度700mm源自752分光光度计;A
玻璃器皿等。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1、熟悉动态活性炭吸附装置; 2、 测自配污水吸光度; 3、 以2L/h(20rpm)的流量按降 流方式进行单柱实验(运行时炭层 不应有空气泡)。运行30min,每 隔5min取样测出水吸光度;
A
20rpm
污水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4、改变流量分别以3.0L/h(30rpm)、 4.0L/h(40rpm)、5.0L/h(50rpm)、 6.0L/h(60rpm)的流量运行10min,每 隔5min取样测出水吸光度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吸光度去除率。
A
A 100%
B
污水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 3C0z) v&s!pXmUiRfOcK9H6E2B+ x(u%rZ oWoWl ThQeMbJ8G4D1A- w*t!qYnVjSgPdLaI6F3C0y) v&s#pXlUi RfNcK9H5E2A+ x(u$rZoWkThQeMbJ7G4D1z- w*t!qYmVjSgOdLaI6F3B0y) v%s#pXl UiQfNc K8H5E2A+ x*u$rZnWkThPeMaJ7G4C1z- w&t!pYmVjRgOdL9I6F3B0y( v%s#oXlUiQfNbK8H5D2A+ x*u$
实验五 活性炭吸附试验

实验五活性炭吸附试验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它由于其特殊的气孔结构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有机物去除、金属离子吸附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活性炭吸附试验来研究其在水处理中的效果。
实验装置:1.活性炭:颗粒径为0.3~0.5mm的活性炭。
2.试剂:酚酞指示剂、盐酸、苯酚溶液。
3.实验设备:吸附瓶、滴定管、恒温水浴。
实验流程:1.将约50ml的苯酚溶液(质量浓度为10mg/L)倒入干燥的吸附瓶中。
2.向吸附瓶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摇匀后盖上盖子。
3.将吸附瓶中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在28℃左右。
4.在水浓度为10-20mg/L时,每隔10分钟取出瓶子,取出20ml的吸附液,用滴定管滴入酚酞指示剂。
然后用0.01mol / L的盐酸溶液滴定至颜色由绿变至粉色,并记录所需的滴定量。
5.通过比较滴定前后pH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吸附后的苯酚浓度。
实验结果:苯酚吸附曲线如图所示。
当吸附时间延长时,苯酚降解速度越快,吸附后的苯酚浓度逐渐降低,吸附容量逐渐增加,但饱和吸附容量有限。
当苯酚浓度为15mg/L时,吸附后液体中的苯酚浓度下降了50%以上。
当苯酚浓度为20mg/L时,吸附后液体中的苯酚浓度下降了约40%。
因此,活性炭有非常好的吸附效果,在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活性炭吸附实验的研究,证明了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很强。
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活性炭可以使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促进水环境的改善。
因此,活性炭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有机物去除、金属离子吸附等多个领域。
实验三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三:活性炭吸附试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水处理手段。
由于活性炭对水中大部分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因此,活性炭吸附应用于水处理时往往具有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多种污水的优点。
活性炭吸附常用来处理某些工业废水,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也用于水处理。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吸附,一是物理吸附,一是物理吸附,指的是活指的是活性炭表面的分子受到不平衡的力,而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另一个是化学吸附,指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和解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成为吸附平衡,此时,被吸附的物质的溶液中的浓度和再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此时被吸附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成为平衡浓度,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 表示,即:MC C V q )(0-=式中 q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 ); V ——污水体积(l );C 0,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的质量浓度(g/l );M ——活性炭投加量(g )。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q 与吸附平衡时的质量浓度C 之间关系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
在水处理工艺中,通常用Freundlich 吸附等温线来表示活性炭吸附性能。
其数学表达式为:nC K q 1·=式中 K ——与吸附比表面积、温度有关的系数;n ——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q ,C ——同前。
K ,n 求法是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 ,c 相应之值,将上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c n K D q lg 1lg lg +=将q ,c 相应值绘在双对数坐标上,所得直线斜率为n1,截距为K 。
水处理实验技术7-活性炭吸附试验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学校名称河海大学准考证号033109275026 姓名王宝佳课程代号60057 实验名称活性炭吸附试验实验日期2010.11 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
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已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到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的活性炭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在变化,而达到平衡,此时的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表示。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V—污水体积,L;C0、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X —被吸附物质重量,g;M —活性炭投加量,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费用兰德里希经验公式加以表达。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g/g;C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K、h—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K、h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C一一相应之值,将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将q、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连续流活性炭吸附法,即活性炭动态吸附法。
一文了解活性炭吸附法工艺流程、处理要求及成本分析!

一文了解活性炭吸附法工艺流程、处理要求及成本分析!当前我国VOCs排放涉及的行业广,且各行业排放的VOCs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常见的有烃类、醇类、醚类、酯类等。
加油站、装修、餐饮、干洗、喷涂、化工等生产或使用有机溶剂的行业都会产生VOCs排放。
此外,VOCs治理技术体系复杂,涉及十多种技术及组合技术,一般一个环保治理企业只能掌握一种或几种技术。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目前工业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之一: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是应用最广泛的吸附剂,其生产和使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活性炭之所以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其具有大量的微孔和中孔,且表面积巨大。
典型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及其与其他吸附剂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图源《吸附剂原理与应用》,[美]Ralph T.Yang著据了解,活性炭吸附技术是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之一,技术成熟、简单易行、治理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在所有的治理技术中占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在涂装、包装印刷、石油化工、化学品制造、医药化工和异味治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业内人员对活性炭的基本性能、活性炭吸附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缺乏规律性认识,在活性炭选型、工艺设计和净化装备设计中存在较大随意性,造成净化设备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活性炭再生更换困难等问题。
市场上很多环保公司对活性炭吸附技术过于低估(简单误认为活性炭吸附技术无非就是简单的吸附—脱附)。
行业的种种不规范及工艺混乱,导致目前不少地方环保主管部门陷入了“闻炭色变”的误区。
满足当前国内VOCs污染实际治理工程的实际需要,正确引导行业规范活性炭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中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
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吸附分离与净化,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气体,一般情况下首先需要经过冷凝等工艺进行“降浓”处理,然后再进行吸附净化。
对于“油气”等高浓度VOCs气体的净化,也可以采用吸附法(降压解吸再生),但对活性炭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

活性炭吸附装置工艺流程图(完整)一.主画面工艺流程图:二.第一组吸附塔共工艺流程图:三.第二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四.第三组吸附塔工艺流程图:五.反冲洗工艺流程图:自动反冲洗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反冲洗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反冲洗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反冲洗的吸附塔、反冲洗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反冲洗”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反冲洗;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反冲洗”按钮程序执行----关闭反冲洗水电动阀EV-110/EV-111/EV112、停止反冲洗水泵P-110/P-111/P-112、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出水阀。
六.补碳工艺流程图:自动补炭操作说明:1.维护检修已完成,所有安全标识牌已全部取下,方能执行运行操作;2.检查管道、管网工况应正常,各连接部位应紧固、牢靠通畅无破损滴漏现象;3.仪表、电气部分工况应正常、上电正常能正常投运,现场数据与远传数据应一致;4.电机、泵、减速机润滑油应正常,油位应正常在油标尺上无漏油现象;5.检查确认打开机封冷却循环水系统应正常;6.关闭要补炭塔的进水阀、出水阀;7.检查确认打开要启动的输送水泵前/泵后手动阀门;8.选择需要补炭的吸附塔、输送水水泵以及循环次数;9.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10.鼠标点击选择开关为自动状态;11.鼠标点击启动按钮“启动补炭”键,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进行补炭;12.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按下“停止补炭”按钮程序执行----关闭输送水电动阀EV-113/EV-114、停止输送水泵P-113/P-114、关闭PV-1803、补炭总阀PV-401/PV-801/PV-1201对应吸附塔三通气动阀以及补炭吸附塔出水气动阀。
实验五 活性炭吸附试验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实验报告姓名:专业年级:试验日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实验五 活性碳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取得必要的数据,计算吸附容量q e ,并绘制吸附等温线。
3、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线确定费氏吸附参数K ,1/n 。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吸附过程一般是可逆的,一方面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质,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结果,能够脱离吸附剂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
前者为吸附过程,后者为解吸过程。
当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则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此时的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此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C e 。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 e (mg/g )表示。
所谓吸附量是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
本实验采用粉状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染料,达到吸附平衡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前后有机染料的初始浓度C 0及平衡浓度 C e ,以此计算活性炭的吸附量 q e 。
q e =m)V-(m x e 0C C 式中:C 0—水中有机物初始浓度(mg/L )C e —水中有机物平衡浓度(mg/L ) m —活性炭投加量(g )V —废水量(L )q e —活性炭吸附量(mg/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为吸附等温线。
以 lgCe 为横坐标,lgqe 为纵坐标,绘制吸附等温线,求得直线斜率1/n 、截距lgK 。
q e =KC e 1/n参数K 主要与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有关,而是吸附力的函数。
三、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1、可调速搅拌器;2、烧杯1000 ml ;3、721型分光光度计;4、pH 计或精密pH 试纸、温度计;5、大小烧杯、漏斗;6、粉状活性炭;7、:100mg/L 活性艳蓝KN-R 染料废水;8、0.45微米的滤膜。
活性炭动态吸附实验

专业综合性实验
实验名称活性炭动态吸附处理含铜废水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活性炭吸附在水处理中的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掌握用活性炭连续流动态吸附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应用技术。
3、掌握原子吸收法(AAS)测定水中铜元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动态吸附操作。
动态吸附操作是废水在流动条件下的吸附操作。
在废水处理中,吸附法除对有机物废水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外,对某些金属及化合物也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如活性炭对汞、锑、铋、锡、铬、铜、镉等都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国内已经应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电镀含铬、含氰废水。
三、实验仪器、设备与药品
有机玻璃吸附装置D=26mm,H=1.0m(含流量计、微型输液泵)、原子吸收光度计
含铜废水(自配)、颗粒状活性炭(使用前经活化处理)、铜标准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模拟废水,测定该废水的铜含量(Co)。
2、在内径为26mm ,高为1000mm的有机玻璃或玻璃管中装入400-750mm 高度的经水洗烘干后的活性炭。
3、以流量计调整处理废水的流量,以降流的方式运行,记录开始时间。
4、取三种不同的流量进行实验,每隔一段时间开始取样测定污染物的浓度,
直至吸附柱出水浓度达到进水浓度是90%-95%为止。
并将实验结果记录。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1、绘制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铜废水的流出曲线t~C;
2、计算活性炭对含铜废水的饱和吸附量;
3、确定当铜含量低于25mg/L时的废水处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污水
B
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流程图
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 3C0z) v&s!pXmUiRfOcK9H6E2B+ x(u%rZ oWoWl ThQeMbJ8G4D1A- w*t!qYnVjSgPdLaI6F3C0y) v&s#pXlUi RfNcK9H5E2A+ x(u$rZoWkThQeMbJ7G4D1z- w*t!qYmVjSgOdLaI6F3B0y) v%s#pXl UiQfNc K8H5E2A+ x*u$rZnWkThPeMaJ7G4C1z- w&t!pYmVjRgOdL9I6F3B0y( v%s#oXlUiQfNbK8H5D2A+ x*u$qZnWkShPeMaJ 7F4C1z ) w&t!pYmUjRgOcL9I6E3B+ y( v%r#oXlTiQeNbK8G5D2A - x*t$qZnVkShPdMaJ 7F4C0z) w&s!pYmUj RfOcL9H6E3B+ y(u% r#oWl TiQeNbJ8G5D 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 K9H6E2B+ y(u%rZoWlThQeNbJ8G4D1A- w*t$qYnVjSgPdLaI7F3C0y) v&s#pXmUiRfN cK9H5E2B+ x(u$rZoW kThQeMbJ7G4D1z - w*t!qYnVjSgOdLaI6F3C0y) v%s#pXlUiRfNcK8H 5E2A+ x(u$rZnW kThPeMbJ7G4C1z - w&t!qYmVjRgOdL9I6F3B0y( v%s#oXlUi QfNbK8H5D2A+ x*u$r ZnWkShPeMaJ7G4C 1z) w&t!pYmVjRgOcL9I6E3B0y( v% r#oXlTi QfNbK8G5D2A- x*u$qZnVkShPdM aJ7F4C 0z) w&s!pYmUjRgOcL9H6E3B+ y( v%r#oWlTiQeNbK8G5D1Ax*t$qZnVkSgPdMaI7F4C0z)v&s!pXmUjRfOc K9H6E2B+ y(u%rZoWlThQeNbJ8G4D1A- w*t$qYnVkSgPdLaI7F 3C0z) v&s#pXmUiRfOcK9H 5E2B+ x(u%rZ oWkThQeMbJ 8G4D1z- w*t!qYnVjSgOdLaI6F3C0y) v%s#pXlUiR fNcK9H5E2A+ x(u$rZ oWkT hPeMbJ7G4D 1z- w&t!qYmVj SgOdL9I6F3B0y) v%s #oXlUi QfNcK8H5D2A+ x*u$rZnWkShPeM aJ7G4C1z- w&t!pYmVjRgOdL9I6E3B0y( v%s#oXl TiQfNbK8H5D 2A- x*u$qZnWkShPdMaJ7F 4C1z) w&s!pYmUjRgOcL9H 6E3B+ y( v%r#oWlTi QeNbK8G5D2Ax*t$qZnVkShPdMaI7F4C0z) w&s!pXmUjRfOc L9H6E2B+ y(u%r#oWlThQeNbJ8G5D1A- w*t$qYnVkSgPdLaI7F 3C0z) v&s!pXmUiRfOcK9H6E2B+ x(u%rZoWlThQeMbJ8G4D1A- w*t!qYnVjSgPdLaI6F3C0y) v&s#pXlUiRfNcK9H5E2A+ x(u$rZoW kThQeMbJ7G4D1z - w*t!qYmVjSgOdLaI6F3B0y) v%s#pXlUiQfNcK8H5E2A+ x*u$rZ nWkTh PeMaJ 7G4C1z- w&t!pYmVj RgOdL9I6E3B0y( v%s #oXlUi QfNbK8H5D2A+ x*u$qZnWkShPeM aJ7F4C1z) w&t!pYmUjRgOcL9I6E3B+ y( v%r#oXl TiQeN bK8G5D2Ax*t$qZnVkShPdMaJ7F4C0z) w&s!pYmUjRfOcL9H6E3B+ y( u%r#oWlTiQeNbJ8G5G5D1A- x*t$qYnVkSgPdMaI7F3C0z) v&s!pXmUi RfOcK9H6E2B+ x(u% rZoWl ThQeM bJ8G4D1A- w* t$qYnVjSgPdLaI7F3C0y) v&s#pXmUiRfNc K9H5E2B+ x(u$rZoWkThQeMbJ7G4D1z- w*t!qYmVjSgOdLaI6F 3B0y) v%s#pXlUiRfN cK8H5E2A+ x(u$rZnW kThPeMbJ7G4C1z - w&t!qYmVjRgOdL9I6F3B0y( v%s#oXlUiQfNbK8H5D2A+ x*u$qZnWkShPeMaJ7F4C 1z) w&t!pYmVj RgOcL9I6E3B0y( v%r #oXlTi QfNbK8G5D2Ax*u$qZnVkShPdMaJ7F4C0z) w&s!pYmUjRfOcL9H6E3B+ y( u%r#oWlTiQeNbK8G5D1A- x*t$qZnVkSgPdMaI7F4C0z) v&s!pXmUjRfOcK9H 6E2B+ y(u%rZ oWlThQeNbJ 8G4D1A- w*t$qYnVjSgPdLaI7F3C0y) v&s#pXmUi RfOcK9H5E2B+ x(u% rZoWkThQeMbJ8G4D1z- w*t!qYnVjSgOdLaI6F3C0y) v% s#pXl UiRfNc K8H5E2A+ x(u$rZnWkThPeMbJ7G4D1z- w&t!qYmVjSgOdL9I6F 3B0y) v%s#oXl UiQfN cK8H5D2A+ x* u$rZnW kShPeMaJ7G4C1z) w&t!pYmVjRgOcL9I6E3B0y( v%s#oXlTiQfNbK8H 5D2Ax*u$qZnWkShPdMaJ7F 4C1z) w&s!pYmUjRgOcL9H 6E3B+ y( v%r#oWlTi QeNbK8G5D1A- x*t$qZnVkSgPdMaI7F4C0z) w&s!pXmUj RfOcL9H6E2B+ y(u% r#oWlT hQeNbJ8G5D 1A- w*t$qYnVkSgPdLaI7F3C 0z) v&s #pXmUiRfOc OcK9H 5E2B+ x(u%rZ oWkT hQeMbJ8G4D 1A- w*t!qYnVjSgPdLaI6F3C0y) v&s#pXlUiR fNcK9H5E2A+ x(u$r ZoWkT hPeMbJ7G4D 1z- w&t!qYmVj SgOdL9I6F3B0y) v%s #oXlUi QfNcK8H5E2A+ x*u$rZnWkThPeM aJ7G4C1z- w&t!pYmVjRgOdL9I6E3B0y( v%s#oXl TiQfNbK8H5D 2Ax*u$qZnWkShPdMaJ7F 4C1z) w&t!pYmUjRgOcL9I6E3B+ y( v%r#oXlTiQeNbK8G5D2A- x*t$qZnVkShPdMaI7F 4C0z) w&s!pXmUjRfOcL9H6E2B+ y(u%r#oWlThQeNbJ8G5D1A- x*t$qYnVkSgPdMaI7F3C0z ) v&s!pXmUiR fOcK9H6E2B+ x(u%r ZoWlT hQeMbJ8G4D 1A- w*t!qYnVjSgPdLaI6F3C0y) v&s #pXmU iRfNcK9H5E2B+ x(u$rZoWkThQeMbJ7G4D1z- w*t!qYmVjSgOdLaI6F3B0y) v%s#pXl UiQfNc K8H5E2A+ 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 s#oXl UiQfNbK8H5D 2A+ x*u$qZnWkShPeMaJ7F 4C1z) w&t!pYmUjRgOcL9I6E3B+ y( v%r#oXlTiQfN bK8G5D2A- x* u$qZnVkShPdMaJ7F 4C0z) w&s!pYmUjRfOcL9H 6E3B+ y(u%r#oWlTi QeNbJ8G5D1A - x*t$qYnVkSgPdMaI7F4C0z ) v&s!pXmUjR fOcK9H6E2B+ y(u%r ZoWlT hQeNbJ8G4D 1A- w*t$qYnVjSg PdLaI7F3C 0y) v&s #pXmU iRfNc K9H5E2B+ x(u%rZoWkThQeMbJ8G4D1z- w*t!qYnVjSgOdLaI6F3C0y) v%s#pXl UiRfN cK8H5E2A+ x( u$rZnW 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 s#oXl UiQfNc K8H5D 2A+ x*u$rZnWkShPeMaJ7G4C1z) w&t!pYmVjRgOcL9I6E3B0y( v%r#oXlTiQfN bK8G5D2A- x* u$qZnWkShPdMaJ7F4C1z) w&s!pYmUjRgOcL9H6E3B+ y( v%r #oWlTi QeNbK8G5D1A- x*t$qZnVkSgPdMaI7F4C0z) v&s!pXmUj RfOcKcK9H6E2B+ y( u%rZoWlThQeNbJ8G5D1A - w*t$qYnVkSgPdLaI7F3C0z)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