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 》优质课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影子的秘密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将深入探究影子的秘密。

在本次课程中,尝试将这一课进行微项目化改编。

在常规实验探究产生影子、让影子发生变化的活动后,学生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变化的因素,再进行舞台布景的搭建。

而影子布景活动则是评价先行,学生先了解布景的要求,再小组合作,过程中记录难题和解决办法,完成后再次评价,将知识的应用和微项目相结合。

搭建舞台布景是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的活动,既有新鲜感,又能让学生多了解一项社会职业,又能将知识与实践结合。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与影子相关的经历,比如阳光下玩耍,身后有影子跟着跑,玩过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等。

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有初步的认识,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

相较于单纯学习知识,学生对于将知识运用起来的游戏和活动更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光被阻挡会形成遮挡物的影子。

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会用道具制造舞台布景模型。

科学态度目标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造舞台布景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舞台布景中的应用。

了解人们对光影规律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难点:利用影子形成和变化的原理进行舞台布景。

【教学准备】秘密的探究:黑暗的环境、白纸、木圆柱。

招募表。

舞台布景:加高手电筒、道具、幕布、道具摆放板。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板书磁贴。

【教学设计】一、情景引入(2min)师:同学们,元旦即将来临,小郭同学想在文艺汇演中献上一台影子表演,这是大概的效果展示。

播放视频:【ppt2】影子表演的故事。

师:为了更美的舞台效果,我们需要一位影子布景师,用小道具搭建一个更好的影子布景的舞台,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成为影子布景师吧!【ppt3】师: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子布景师,我们要先了解影子,探究影子的秘密【揭题】【ppt4】。

小学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docx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影子的秘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三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对影子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中学生将维续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

聚焦板块,通过观看图片聚焦问题“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探索板块,通过产生影子•,让影子发生变化,手影游戏三个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理解影子产生的:个条件和影晌影子变化的因素•同时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影子的秘密进行总结归纳。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影子非常熟悉,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与影子相关的经历,如上节课制作筒易H裤的活动,还有小时候的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等. 三年级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地梳理和学习过影子背后的“秘书” 一一形成和变化的条件.三、教学目标(一)科学观念L知道光源、阻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了解影子的一些变化,以及引起影子变化的原因。

(二)科学思维1.通过分析归纳,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了解影子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

(≡)探尢实践2.对影子•变化的原因作出假设,并能通过实验收集证据。

3.学以致用,尝试创作皮影戏。

(四)态度货任1.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2. 了解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光影对人类有着各种影响。

四、教学・球点重点:知道影子•形成的条件、影了有多种多样的变化。

难点:/解引起影子变化的原因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由筒、小玩偶、白纸、记录单、小组手影台。

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播放手影戏。

2.提问:影子会有哪些变化?3.揭示课题。

(二)实验活动,探索新知【探索影子的大小变化】1.出示材料(I型屏、手电筒、小玩偶)。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 展示一些关于影子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影子的魅力或特点。
- 简短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影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
过程:
- 讲解影子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形成元素或条件。
- 详细介绍影子形成的原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影子现象,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科学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持续观察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3. 设计形式
- 创意标题:使用生动有趣的词语或图形作为板书标题,如“影子的奥秘”、“光影游戏”等。
- 图文结合:将关键知识点与相关图片或图示相结合,使板书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
- 色彩运用:合理运用颜色,区分不同部分的内容,增加板书的视觉冲击力。
八、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 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体,尝试自己制作影子,并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记录下来。
4. 影子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 问题:请描述影子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 答案:影子的位置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和光线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物体向光源移动时,影子会向光源方向移动;当物体远离光源时,影子会远离光源方向移动。
5. 影子在不同光线角度下的变化:
- 问题:请描述影子在不同光线角度下的变化。
- 答案:当光线从侧面照射物体时,影子会比物体本身小;当光线从正面照射物体时,影子会与物体本身大小相等;当光线从背面照射物体时,影子会比物体本身大。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主要涉及《影子的秘密》这一章节。本章节内容包括:
1.影子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影子是什么,以及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2.影子的产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即光的直线传播。
d.探索光的传播和影子形成的相关原理,如光的折射、反射等,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3.布置课后作业:
a.要求学生绘制一张关于影子变化的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展示各自的理解和思考。
b.撰写一篇关于影子在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的短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d.提供一些手影游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实验器材:
a.准备若干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柱、正方体、球体等,用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观察影子的形成。
b.准备一些光源,如手电筒、太阳光等,用于改变光源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影子的变化。
c.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用于测量影子的大小和方向。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影子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影子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3.3 影子的秘密 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3.3 影子的秘密 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下册 3.3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2. 光源、阻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 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 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长短、形状、大小的变化。

(二)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秘密。

2. 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

(三)科学态度目标1. 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2. 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 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能总结影子的形成条件和变化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的变化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黑暗的环境、手电筒、水杯、乒乓球、A4纸。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聚焦1. 呈现视频导入。

让学生观看关于影子的动画视频。

2. 谈话1:同学们,视频中绿咕力说的那个东西真的是坏蛋吗?学生回答:不是。

3.谈话2:教材的聚焦问题是“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同学们清楚吗?学生回答:不清楚。

既然我们都不清楚,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

(二)探索活动一想办法制造影子1. 呈现材料。

手电筒、水杯、乒乓球、A4纸。

2. 公布任务。

利用上面这些材料制造影子,并思考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3. 体验制造影子。

4. 汇报实验结果以及自己的思考。

设计意图: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产生影子需要三个要素——光源、阻挡物、屏,以及三者形成影子的过程。

在该环节中,加入了水杯和乒乓球。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主题为“影子的秘密”。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影子的形成、影子的特点以及影响影子的因素等方面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影子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通过学习“影子的秘密”,学生能够掌握影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子的形成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影响影子的因素。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影子的形成、影子的特点以及影响影子的因素。

教师需要明确这些重点内容,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例如,影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

又如,影子的特点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掌握影子的基本特点。

此外,影响影子的因素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影响影子的各种因素。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影响影子的因素。

学生可能会对这些内容感到困惑,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

又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环境下影子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和总结,从而掌握影子的基本特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影响影子的各种因素。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影子的秘密》公开课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影子的秘密》公开课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影子的秘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影子的秘密》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光的传播和影子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

但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注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知道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理解。

2.影子形成原理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和理论知识点。

2.实验材料:准备光源、物体、影子记录表等实验材料。

3.教室环境:调整教室座位,确保学生实验操作空间充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引导学生关注影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光的传播和影子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和影子形成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角度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总结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和影子形成原理。

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拓展学生知识面。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3影子的秘密》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3影子的秘密》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3.影子的秘密【教学目标】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4.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教学准备】手电筒、木圆柱、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同学们有回家观察日影的变化吗?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阳光下的变化,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2.学生根据经验汇报。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产生影子。

(1)教师将学生分组,下发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

(2)教师明确:在实验中思考两个问题:不同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3)学生小组内合作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结果后汇报。

2.让影子发生变化。

(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实验,在实验前明确围绕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两点开展模拟实验。

(2)学生小组内合作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结果后汇报。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随堂学部分画出实验的做法。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影子的产生和影子变化。

(1)教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影子的模拟实验,根据你们的实验结果,说一说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吧。

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呢?(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太阳的位置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1)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和太阳和日影的变化,结合我们这节课的模拟实验,想一想,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影子的秘密》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影子现象,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影子的秘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观察和实验的活动,也有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但是,他们可能对影子产生的原因和影子的变化规律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帮助他们理解影子的秘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3.让学生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影子产生的原因。

2.影子的大小变化与光线角度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发现影子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探讨影子的秘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如手电筒、玩具、卡片等)。

2.学具:学生实验材料、记录表格。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影子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影子。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影子吗?影子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对影子探究的兴趣。

2. 呈现(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手电筒照亮玩具时产生的影子。

让学生观察影子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角度光线照射下玩具产生的影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 》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 》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影子的秘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对光的传播和反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变化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原因。

2.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3.学生观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分享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透明塑料尺、手电筒、桌子、椅子、玩具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影子的产生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然后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子的产生、变化和消失的过程,并尝试解释影子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不同物体产生影子的规律和特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影子的秘密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影子的秘密优秀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影子的秘密优秀教案下面是一份针对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中"影子的秘密"这一单元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是由光线遇到物体而产生的,且影子的形状和位置与光源的位置有关。

2. 观察实物和实验现象,探究影子的特点和产生变化的原因。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的方法,积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或教学板书。

2. 物体、手电筒、灯泡等实物。

3. 实验器材:投影仪、白纸、纸片等。

4. 学生个人或小组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影子的认知。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影子是如何产生的吗?步骤二:学习影子的特点和产生原因1. 呈现关于影子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是影子、影子的特点等。

2. 利用实物和光源,进行一些简单的观察实验,让学生发现影子的形状和位置与光源的位置有关。

步骤三:观察实物影子的变化1. 分发物体给学生,让他们在光源的照射下,观察物体的影子。

2. 学生观察记录物体在不同位置时的影子变化情况。

步骤四:小组合作实验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些物体和灯泡。

2. 学生利用手电筒或灯泡,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光源位置下的影子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成果。

步骤五:分享和总结1. 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思考。

2. 整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归纳影子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步骤六:巩固与展示1. 教师总结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2. 鼓励学生进行影子观察和实验的延伸活动,如:室外观察、家庭实验等。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态度。

2. 学生完成个人或小组观察记录表。

3. 学生能否准确总结影子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提示: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光与影》中的第三课时。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等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总结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学情分析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影子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变化规律等。
强调影子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探索影子现象。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影子知识的观察日记或小论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
-鼓励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9.安全教育
-在进行光影实验时,注意使用安全的实验器材,避免直视光源。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防止意外伤害。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观察题
题目:观察以下实验现象,描述影子的变化规律。
实验现象: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蜡烛,观察蜡烛的影子。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影子吗?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
展示一些关于影子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影子的特点。
简短介绍影子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影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
过程:
讲解影子的定义,包括影子产生的条件,如光源、不透明物体等。
6.光与影的关系
①光决定影的形成
②影子反映光的传播特性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影子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认识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子的秘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影子产生的条件。

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子的秘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影子的有趣视频或展示一些影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哪些有趣的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引出课题。

2.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影子的情况,思考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讲解影子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光、不透明物体、屏。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照射在不透明物体上形成影子的过程,加深对影子产生条件的理解。

3.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提出问题:影子的大小、形状、方向会发生变化吗?这些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作出假设: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如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等。

设计实验: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如手电筒、小木块、白纸等,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分析结果: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价。

4.拓展应用提问学生:影子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学生举例回答,如皮影戏、日晷等。

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影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工程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影子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3.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内容,强调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6.探索影子的科学原理:鼓励学生探索影子的科学原理,如光与影的关系、影子的变化规律等。
7.制作影子的科学实验:鼓励学生制作影子的科学实验,如光与影的实验、影子的变化规律实验等。
8.参加影子相关的科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影子相关的科学活动,如影子科学竞赛、影子科学讲座等。
9.阅读与影子相关的科学书籍:鼓励学生阅读与影子相关的科学书籍,增加对影子的了解。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探索影子的变化规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对科学问题的思考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度。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科版
举例:在讲解影子形成原理时,可以通过动画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背后形成影子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理解光源、物体与影子之间的空间关系:学生对光线的传播和物体遮挡原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加强。
-实验操作与观察: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无法准确把握实验条件,对影子的变化观察不够细致,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影子的秘密》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光与影》的第三节课程。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以及简单探究如何通过改变光源和物体的位置来影响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讨影子的形成原因。
2.讲解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影子是由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产生的。
3.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光源、物体位置对影子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4.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影子的秘密》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2.实践与创新:通过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养成合作交流、勇于表达观点的良好习惯。
4.科学概念:让学生掌握影子形成的基本原理,理解光源、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光与影现象的认识。
5.价值观:通过影子秘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原理:讲解光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影子的基本原理,强调光的方向、物体的位置对影子形成的影响。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 》优质课 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 》优质课 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影子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材料准备:手电筒、小木块、白纸]1.教师出示手电筒和小木块,询问学生:你们知道手电筒和小木块有什么关系吗?(预设:手电筒是光源,小木块是遮挡物)2.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在白纸上,让学生观察光线被小木块挡住后,在白纸上形成的影子。

3.教师让学生移动小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影子形成的条件。

(板书:光源、遮挡物、接收影子的平面)4.教师让学生自由探索,用手电筒和不同的遮挡物制造不同的影子,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三、归纳:总结影子的秘密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影子的秘密,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表格。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观察和总结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四、拓展:手影游戏和观察云朵材料准备:皮影戏道具、天然遮挡物——云]1.教师出示皮影戏道具,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手影,引导学生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2.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天然遮挡物——云的各种形状,感受云朵带来的影子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理解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并且掌握了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同时,通过观察天然遮挡物——云的各种形状,让学生感受云朵带来的影子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强烈的光线。

预设:教师展示手影游戏规则并演示)4.学生分组进行手影游戏,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影对准别人的眼睛。

5.交流汇报:你们在手影游戏中玩了哪些动物?如何制作出这些动物的手影?(预设:学生根据游戏记录单交流)6.教师总结:手影游戏是一种利用影子变化的有趣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手的形状和位置,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手影。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对准眼睛产生伤害。

手影游戏是一项团体活动,在2分钟内,小组合作使用教室内的地面、桌子或墙壁等作为屏幕,创造手影。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优秀6篇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优秀6篇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兴趣,主动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2、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感知影子变化的因素。

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幕布、手电筒若干、海洋球若干、PPT、小布偶、音乐二、环境准备:准备各种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不透明的物体,如水彩笔、积木玩具等,将其摆放在活动室的合适位置。

活动过程:一、导入(将活动室变暗,教师提前找一名幼儿藏在幕布后面)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朋友,你们找一找她藏在哪了?”(助教老师打开手电筒,使幼儿的影子呈现在幕布上。

)幼儿:“在那儿。

”2.教师:“你们怎么知道她在那呢?”幼儿:“这有影子。

”然后,引导幼儿根据小朋友的影子判断她的特征,从而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二、通过探索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一)1.教师提问:“谁想来试试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请一名幼儿到幕布后面,呈现出小朋友的影子。

)2.教师:“摆一个较帅的姿势。

”3.(教师关闭手电筒)教师:“影子呢?为什么没有影子了?”幼儿自由回答。

4.教师:“手电关了就没有光了,没有光就没有影子了,看来要想看到影子需要有--光。

”“我们把灯打开就会看到影子吗?”5.助教老师提前把小朋友拉到一边然后开灯。

教师:“有影子吗?现在有光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影子呢?”幼儿自由回答6.教师引导孩子往光的中间走,摆造型。

7.教师小结:“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玩的影子游戏,怎么样才会产生影子呢?”引导幼儿说出——人遮挡住光线会产生影子。

(二)1.教师提问:“除了人会产生影子,其它的物体会有影子吗?”2.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手电筒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让小朋友自己拿一个手电筒自由物品,发现影子。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影子的秘密》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影子的秘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科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光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光影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影子的形成原理可能了解不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光影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了解生活中影子现象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究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难点: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影子现象,掌握科学知识。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如手电筒、剪刀、纸张等。

2.学具: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如手电筒、剪刀、纸张等。

3.课件: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影子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相关知识,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影子的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如手电筒照射下的纸张产生影子。

同时,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让学生理解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影子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实验一:手电筒照射下的纸张产生影子实验二:改变光源位置,观察影子变化实验三:加入透明材料,观察影子现象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对影子现象的认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阴影的秘密》优质课 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阴影的秘密》优质课 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阴影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阴影的秘密》优质课教学设计概述本节课将通过讲解阴影的形成原理和一些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对阴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阴影的形成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内容1. 阴影的定义和形成原理介绍2. 阴影的特点和变化3. 阴影的应用举例教学步骤1. 导入课程: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程,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阴影的定义和形成原理,并展示一些实例。

3. 观察实验: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让他们观察不同光源下物体的阴影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组织讨论: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引导他们发现阴影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5. 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实际生活中阴影的应用场景,例如日晷、阳伞等。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示他们的发现。

7. 课后作业:布置练作业,巩固学生对阴影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价他们对阴影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准确性。

2. 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实验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阴影形成原理和特点的理解情况。

教学资源1. PPT或投影仪2. 实验道具:不同光源和物体,纸板等参考资料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 相关科学教育网站或图书该教学设计旨在引发学生对阴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可以适当调整和扩展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3.影子的秘密
【教材简析】
《影子的秘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三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对影子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影子的秘密进行总结归纳,并了解影子的变化和太阳位置的变化是有联系的。

拓展板块,通过观看天然遮挡物——云的各种形状,感受云朵带来的影子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
影子,三年级学生非常熟悉。

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与影子相关的经历,如上节课制作简易日晷的活动,还有小时候的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等。

三年级学生对于影子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地梳理和学习过影子背后的“秘密”——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知道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光和影的实验,耐心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对探索“影子的秘密”有一定的兴趣。

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能总结影子形成和变化的条件。

难点:通过实验和游戏等活动,理解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和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小木块、白纸、皮影戏道具。

小组:手电筒、小木块、白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观察了阳光下的影子,这些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PPT,预设:长短不同,方向不同)
2.那么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预设:太阳位置不同导致的)
3.影子千变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子的秘密。

(板书:影子的秘密)
二、探索:影子变化的秘密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手电筒、小木块、白纸]
(一)产生影子
1.猜测:产生影子需要什么呢?(预设:太阳、人、大地)
2.如果我们想把影子搬到教室里,你打算如何做?(预设:学生说说产生影子的方法并演示)
3.老师今天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材料(展示材料:手电筒、小木块、纸),你能让他们产生影子吗?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什么?这些材料在影子产生中起了什么作用?(预设: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发出光;小木块相当于人,挡住光;白纸模拟的是大地,接收影子)
4.教师实验前提示:2分钟内利用所提供的材料产生影子。

在产生影子的过程中不要把手电筒对准眼睛。

时间到了把材料马上整理好并且坐端正。

5.学生利用材料产生影子。

6.小朋友们都开动小脑筋产生了影子,那产生影子需要哪些条件?(预设:光源、遮挡物、屏)
7.提问: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预设:光源发出光,光照射到屏上。

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二)让影子发生变化
1.上节课我们制作日晷发现影子会变化,影子是怎么变化的呢?(预设:上午影子比较长,然后慢慢变短,过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变长。

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
2.提问:在课堂上,我们怎么让小木块的影子发生变化呢?想一想改变小木块影子的方法。

(学生边说边演示)
3.教师实验前提示:将白纸放在桌子上,在5分钟之内尽量寻找多种方式改变小木块的影子,每改变一次用画图的方式将方法记录下来并画上影子。

(演示:用箭头表示手电筒并画出影子的样子。

)时间到了把材料马上整理好并且坐端正。

4.学生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并记录。

5.交流汇报:你是怎么改变影子的?影子的什么发生了变化?(预设:学生根据记录单交流)
6.教师总结:当我们改变光源的照射角度时,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当我们改变遮挡物的形状时,影子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三)手影游戏
1.其实影子的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很多,我们还可以利用影子的变化,玩很多游戏。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吧!(观看影子变大变小游戏)
2.在刚才的游戏中,影子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导致的呢?(预设:影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是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的。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玩手影游戏。

我们一起来看看游戏规则。

手影游戏规则:在2分钟时间里,小组合作利用教室里的地面、桌子或者墙壁等作为屏创造手影。

(1).改变手影大小。

(2).改变手影形状。

(3).改变手影的方向......在做手影游戏时要保持安静,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出的手影变化最多。

时间到了马上坐回位置。

4.学生创作手影。

三、研讨:影子的秘密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预设:学生简单描述。

光照射到屏上,遮挡物挡住了一部分的光,这时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2.影子可以产生哪些变化呢?(预设:影子的大小、方向、长短和形状都可以发生变化。


3.那么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个位置变化又是如何影响影子的变化呢?(预设:太阳在东时,影子在西......)
四、拓展:生活中影子的应用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皮影戏道具]
1.我们发现了影子的秘密。

其实影子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多。

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皮影戏,科学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无影灯,让医生们在手术时不再受影子遮挡视线的困扰。

2.在生活中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有些像船,像老虎,像桌子,它们是天然的遮光物,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大地)上形成影子。

例如阴天,其实我们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3.最后我们一起来扮演角色,完成一段皮影戏表演。

【板书设计】
3.影子的秘密
影子产生的条件: 光源、遮挡物、屏
改变影子变化
光源的照射角度长短和方向
遮挡物的形状形状
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