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合集下载

压塑工艺及模具设计——下篇 塑料压制成型第十一讲 压注塑件质量及缺陷分析

压塑工艺及模具设计——下篇 塑料压制成型第十一讲 压注塑件质量及缺陷分析

压塑工艺及模具设计——下篇 塑料压制成型第十一讲 压注塑件质量及缺陷分析洪慎章(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上海 200030)摘要:压塑与注塑采用不同类型的塑料,前者采用热固性塑料,后者采用热塑性塑料。

压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综合科学,不仅随着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的提高,压塑成型设备的更新,成型工艺的成熟而改进,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造型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数字化应用技术,智能技术等在压塑成型加工领域渗透而发展。

本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压制成型工艺及分类,压制件设计,压制模结构设计及其零件设计,压制成型设备,压制塑件质量控制及缺陷分析,压制成型模应用举例;压注成型原理及工艺过程,压注成型模具结构设计,压注成型压力的计算,压注成型设备的选择,压注塑件质量及缺陷分析,压注成型模应用举例。

关键词:压制件设计及其成型;压制工艺及其模具结构设计;压制成型设备;压制塑件质量及缺陷;压注成型工艺及设备选择;压注模具结构设计;压注塑件质量及缺陷分析中图分类号:TQ320.661文章编号:1009-797X(2021)18-0001-07文献标识码:B DOI:10.13520/ki.rpte.2021.18.001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锻压教研室副主任,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教研室主任,中国锻压学会模具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2年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金工专业学习,1953年被选派为留苏预备生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机械系锻压专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塑性成形加工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近净成形的各种新技术及成形过程数字化控制。

1987年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国内外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编著及参编出版著作45本。

关于塑料方面成型已出版了15本。

洪慎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量不断增长,导致道路拥堵、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日益严重。

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及其关键技术

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及其关键技术

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及其关键技术胡广洪;杜彦丽【摘要】介绍了应用比较广泛的四种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技术的成型机制:多组分注塑成型技术、多组分金属成型技术、黏结剂粘结的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技术、聚合物-金属直接组合成型技术.分析了聚合物-金属直接组合成型的关键技术,从残余应力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研究趋势.【期刊名称】《上海塑料》【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技术;残余应力;粘结强度;表面处理;工艺参数【作者】胡广洪;杜彦丽【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院,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66+2在工业生产中,塑料和金属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材料。

这是由它们各自的材料特性决定的。

塑料的成型性能好、密度小、质量轻。

此外,塑料的拉伸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其减摩、耐磨及减震、隔音性能也较好[1]。

金属材料具有导热性能好、抗热变形能力强、硬度高、光学反射性能好等优点[2]。

如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以获得强度高、质感舒服、防水等综合性能好的制品成为发展趋势[3]。

因此,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polymer-to-metal hybrid, PMH)技术便应运而生。

1996年,该技术成功应用于Audi A6的前端构件中,将聚酰胺弹性体与金属板料结合,从而得到性能更优的前端构件[3]。

目前PMH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产品等行业。

聚合物-金属组合成型技术是基于承载结构组件应用的需要,用组合成型的方式,将金属和工程塑料结合起来的成型方法。

它将冲压件作为嵌件放入注塑模型腔中,在其表面注塑聚合物,两者通过一定的结合机制组合成单一结构组件。

该项技术通过较为简单的工艺得到更优异的结构性能,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达到减轻质量、节约成本的效果,强化冲击能量的吸收,美化外观等。

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单位代码一览表

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单位代码一览表
理学院
40200
教育技术中心
07100
数学系
40300
档案馆
07200
物理系
40400
分析测试中心
08000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0500
出版社
09000
人文学院
40900
浩然物业管理中心
11000
化学化工学院
41000
工程训练中心
12000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41100
纳米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
13000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41200
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14000
外国语学院
41300
航空航天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15000
农业与生物学院
41500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16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1600
Med-X研究院
17000
药学院
41700
人文艺术研究院
19000
凯原法学院
41800
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
20000
人力资源处
62100
学科发展与建设处
60700
财务处
62300
地方合作办公室
60800
保卫处
70000
医学院
60900
规划发展处
80000
后勤集团
61000
基建处
90000
上海交大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61100
资产管理处
党委统战部
50900
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
61200
实验室与设备处
60100
校长办公室
61300

20131201上海交大中原研究院简报第八期

20131201上海交大中原研究院简报第八期

上海交通大学中原研究院工作简报2013年(中原院简报字)第八期⏹筹备组会见上海交大曹成喜教授11月6日上午,在上海交大产研院IP法务部刘群彦的带领下,筹备组会见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曹成喜教授,洽谈在研究院设立蛋白质检测中心事宜。

曹成喜教授现任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首席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成套电泳仪器设备、关键部件试剂、软件与技术服务的产业化。

⏹上海交大产研院与塑形院主要人员组织召开见面会11月7日下午,在上海交大产研院IP法务部刘群彦的主持下,产研院主要人员在5楼会议室与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吴瑜博士、李澍工程师举行见面会。

主要就设立研究院《生产过程可视化管理研发平台》相关事项进行交流。

会上,吴瑜博士介绍了塑性院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可视化管理技术及团队打造的离散制造型企业信息化集成架构平台、企业PDM/CAD/ERP/SCM研究开发与应用、数据库与数据仓库设计研究等基本情况,同时表达了设立研究院研发中心的初步意向。

刘群彦主要介绍了河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情况及对未来研发中心的运营模式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上海交大产研院、金水区政府、科教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在上海举行会晤11月8日下午,金水区政府区长陈宏伟、金水区政府副区长、金水科教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樊安民、金水科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杜保民等主要领导与上海交大产研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主任刘群彦等在上海举行会晤,主要讨论了研究院筹建相关问题协调方案。

会上,刘燕刚常务副院长传达了上海交大有关领导对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介绍了研究院新型运营模式的探索,并提出了研究院筹建相关产业基地规划、过渡场地及使用面积的安排与装修、资金的落实、科技公司成立等事项的工作思路。

陈宏伟区长传达了金水区对研究院建设的高度重视,介绍了区政府及科教园区在研究院建设过程中所开展的工作,并认同刘燕刚所提出的研究院运营模式,表示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书》和《实施方案》继续有效,建议研究院基地由科教园区代为建设,表示金水区将积极推进各项资金的落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09版)一、学科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均系全国重点学科,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首批被列入"世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和设立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的重点建设学科点。

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60余名,其中包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徐祖耀院士、周尧和院士、阮雪榆院士和潘健生院士以及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依托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及材料改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焊接技术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以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和分析测试新技术,长期以来承担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横向课题,并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际交流的方式前往美、英、法、德、日、韩等国的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短期交流。

二、培养目标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系统、深入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公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公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名单公示已参加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标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材料学院36人+塑性院14人序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号1.102489121916775杨繁75801341234122.102489121911884李阳70701441234073.102489121911691郜来奔68661441153934.102489121914054孙菲72671331183905.102489121919521邹运清64661231333866.102489121918192王飞67761271143847.102489121918291楼杰68821261073838.102489121901379刘敬67761261083779.102489121910497刘喜春677010813137610.102489121921033王子凌666514010537611.102489121918931周建687611611137112.102489121921034游小娇636612911237013.102489121918196阳润恒637112311236914.102489121911178韩齐贤586914010136815.102489121901345朱振坤707011111636716.102489121918789朱静606811412436617.102489121917413刘庆东666612810336318.102489121911430武千业667211311136219.102489121910095杨晖666711611236120.102489121912359戚方舟607611710635921.102489121920973徐雯钰62801259235922.102489121915610秦凯旋627611310735823.102489121917872徐冉717510810435824.102489121918290王新月676811011335825.102489121919516高志强626811511035526.102489121916428张婉雪67709412335427.102489121912952陈聪657011110635228.102489121912354杨剑飞705711111134929.102489121921259柴浩智60661249934930.102489121918611乔绅63791079934831.102489121920067刘宏杰635712810034832.102489121918289夏斌68691179334733.102489121916591罗顺子697110510034534.102489121901377丁鹏飞61671209534335.102489121912814徐杨625811111234336.102489121919758王雪杨53741179634037.102489121918207李佳航6765131137400塑性38.102489121911185韩啸6371124137395塑性39.102489121911487英焕岩6274123118377塑性40.102489121918586邹隆勋6766109132374塑性41.102489121911890沈大为6668128110372塑性42.102489121920364马海能6671111122370塑性43.102489121919353赵杰6269117117365塑性44.102489121911184曹青松6969100122360塑性,退役大学生计划45.102489121915785杜晨5560117128360塑性46.102489121918205唐丁丁6765108106346塑性47.102489121911183周庄源635913489345塑性48.102489121916609穆文博6269100112343塑性49.102489121916790方璇璇6573103102343塑性50.102489121911891刘昊玮617710694338塑性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材料学院47人+塑性院7人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1.102489121910698岳智慧69811371254122.102489121910098姜心雨78791151243963.102489121901350周霖70771341133944.102489121918195李鑫桐67701271203845.102489121915634张曈62791231163806.102489121917886张家华70671341093807.102489121916593尹成龙58721291193788.102489121921041张俊杰69701271113779.102489121921035李乐辰707210712737610.102489121915441付恒泰597311512837511.102489121916596王杰657212611237512.102489121917982刘延卿75779912437513.102489121912951金启豪636913011237414.102489121918190余锦697211711637415.102489121912358姜智浩686812511137216.102489121916589韩静静727411910637117.102489121916944王凯民588111511336718.102489121910097怀雷596713210836619.102489121920066冷涛636811911536520.102489121920974闫俊达636811811636521.102489121911684原昊闻647611111336422.102489121910603李忆鹏677311311036323.102489121915090徐仕豪62761289736324.102489121916588张国庆606912510836225.102489121921037苏鑫696612110436026.102489121917466贾浩琳67691239935827.102489121918784杨东辰69691269435828.102489121912342苏弘桢675811311935729.102489121918584余锴617012310235630.102489121901335陈炎66811139235231.102489121912341王娅楠63691209935132.102489121921247唐文浩667011010535133.102489121901301李天昊607111810135034.102489121921039赵崎66791119435035.102489121916457阳昊677010810434936.102489121912337薛艳婷655611410534037.102489121912349左震宇626710810233938.102489121915782朱爱林626210511033939.102489121901361罗仙慧64591199633840.102489121917753程敬辉64621199233741.102489121914629孙佳伦64731039433442.102489121916592国梁62681069733343.102489121916595李梦飞646410310233344.102489121910498谢世琛6973889932945.102489121916128张莱64591139032646.102489121915442龙思靖63579610932547.102489121921040孙中文6766959732548.102489121918206朱飞龙6473122131390塑性49.102489121918208雍亮杰6867126124385塑性50.102489121918296刘宸希6060122137379塑性51.102489121918297蔡猛7059130104363塑性52.102489121915923黄苏婷6771101122361塑性53.102489121916608马宏越736198129361塑性54.102489121918298卓悦726495111342塑性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人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1102489121901355李刚6260110106338工程管理专业MEM(非全日制专业学位):23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3月10日。

轻合金电致塑性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轻合金电致塑性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1-4934(2020)04-0056-08轻合金电致塑性成形技术研究进展李晓光】,杨文兵2,单易】,张艳苓3,李细锋2(1.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43;2.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上海200030;3.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4)摘要:轻合金室温难变形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电致塑性成形技术在提高轻合金塑性、解决其成形性能差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在传统金属材料电致塑性效应研究基础之上,综述了铝、镁、钛等典型轻合金电致塑性成形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电致塑性成形工艺应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总结了轻合金电致塑性成形机理及应用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轻合金;电致塑性效应;塑性成形中图分类号:TG146.2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 of electroplastic forming technique for light alloysLI Xiao-guang,YANG Wen-bing,SHAN Yi,ZHANG Yan-ling,LI Xi-fengAbstract:The poor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alloys at room temperature limit their wide application.The electro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the plasticity of light alloys and solving their bad formability.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electroplas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metal material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ypical light alloys,such as aluminum,magne­sium and titanium alloys,is reviewed.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The mechanism of electroplastic forming light alloys and the shortcoming of application investigation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light alloys;electroplastic effect;plastic formingo引言铝、镁、钛等密度不高于4.5g/mm3的金属通常被称为轻金属,相应的合金材料则被称为轻合金。

位错密度晶体塑性模型及在微成形模拟中的应用

位错密度晶体塑性模型及在微成形模拟中的应用

Evers等人、 Cheong 和 Busso、Ma等人采用高阶位错密度晶体塑性模型,分别研究了晶格 错配引起的GNDs强化效应、Hall-Petch效应以及宏观非均匀塑性变形过程中梯度强化效应
据本文所知: 当前尚未报道可同时描述塑性微成形工艺一阶尺度效应和二阶尺度效应的研究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论文答辩
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
微成形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现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
1
1
1
1
选题意义及背景
微成形工艺的应用
塑性微成形的优点: 大批量、低成本、 高精度、高效率、 短周期、无污染、 净成形
微型硬盘(Toshiba)
微型齿轮传动器(Sandia)
微挤压集成电路引脚(LFT)
微拉深电子枪圆杯(Philip)
● FCC晶体有12个滑移系
● 每个滑移系由滑移面的 法线 和滑移方向
组成
位错滑移引起的分切应变张量
Schmid张量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论文答辩
2-2
有限变形晶体塑性理论
现象学晶体塑性流动模型和硬化模型
● 塑性功等效原理
● 滑移系分切应力 ● 现象学率相关流动方程
● 现象学硬化方程
滑移系交互系数
(自硬化、潜硬化)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论文答辩 2-4
基于超弹性框架的准隐式积分算法
次弹性晶体塑性模型数值缺点
● 需要考虑增量客观性,晶粒相对于材料的旋转 ● 需要逐步更新晶粒取向、滑移系矢量、Schmid张量
本文准隐式积分算法的特点
● 对流动方程进行一阶Taylor展开,提高数值稳定性 ● 基于超弹性框架,在晶粒未发生旋转的中间构型进行本构计算,无需更考虑 晶粒相对于材料的旋转和增量客观性 ● 无需逐步更新晶粒取向、滑移系矢量和Schmid张量 ● 便于在主流的动力显式有限元软件中实现

汽车前灯罩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

汽车前灯罩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

洪慎章·汽车前灯罩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2019年 第45卷·25·车用制品技术与应用作者简介:洪慎章(1932-),男,教授,长期从事零件精密及成形工艺技术,模具设计等工作,现已退休。

收稿日期:2019-10-10在汽车能源从汽油,柴油等向电能源(铅电池,锂电池,石墨烯电池)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

因为减轻汽车重量,有如下优点:(1)60%的汽油消耗于汽车自重。

(2)宝马汽车BMW 自重减轻质量100 kg ,则每行驶100 km , 就可减少油耗0.4 L ,CO 2排放减到7.5~12 g/km 以下。

(3)美国提出30 km/L 汽油的里程目标。

过去,汽车每升油耗量可行驶10~14 km 。

(4)汽车重量减重10%,油耗可节省8%~10%。

(5)若汽车车体减重20%~30%,则每年每车 CO 2 排放量可减少0.5 t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需采用轻质材料来替代金属材料,即以塑代钢。

过去,汽车前灯罩用中碳低合金结构钢通过冲压或压铸成形。

该工艺不仅制造复杂,且产品重量重。

现在,可采用以塑代钢来完成。

1 汽车前灯罩注塑成型工艺分析及制定1.1 汽车前灯罩的形状及尺寸 根据前灯罩的功能及技术要求,以及方便安装,可设计成如图1的形状及尺寸。

1.2 汽车前灯罩的塑料材料塑料材料的选用,应按前灯罩的材料性能,如刚硬有韧性,抗弯强度高,抗疲劳,抗应力开裂,质量轻,在高温下仍保持其力学性能,耐候性好。

还需考虑塑料材料的来源是否大量,从热塑性材料中应选用ABS (丙烯睛-丁二稀-苯乙稀共聚物塑料)。

汽车前灯罩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洪慎章(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上海 200030)摘要:为倡导国家节能减排,汽车工业向电能源高速发展,以塑代钢为解决汽车减重成为了可能。

文中叙述了汽车前灯罩注塑成型工艺及其制订。

介绍了汽车前灯罩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名单公示一、获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考生:参加我院年自主招生,并获得相应优惠政策。

学术型硕士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王志平材料学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直接录取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李振坤塑性研究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直接录取二、普通考生:已参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标准。

学术型硕士: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1.张尧2.侯雅男3.王启祥4.刘天文5.韩盼文6.李录凤7.陈洪乾8.蔡令令9.刘文东10.徐云松11.林广源12.储奔13.汪超翔14.海军15.徐周16.徐犟鹍17.孙序成18.崔洋19.胡誉20.唐晓玖21.雷小娇22.胡丹梅23.陈文正24.王水良25.杨梅塑性研究院26.何乃辉塑性研究院27.罗帅塑性研究院28.王阿蒙塑性研究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序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号1.王军寒2.沙勇明3.王日升4.陈思议5.王福林6.秦莹7.王靖超8.张子扬9.江毅10.孙嘉11.王汗群12.陈旻骅13.丁德华14.吴嘉良15.钟晓祥16.谢怡彤17.于建树18.姚瑶19.范昊天20.刘家栋21.黄成22.张挺23.杨帆24.钟锦鹏25.赵浩浩26.李子晗27.方涛28.高源29.程敬辉30.徐仕豪31.朱竞尧32.訾鹏33.安浩伟34.张弛35.承睿奇36.孙瑞涛37.陈悦琛38.陈成39.江浩宇40.王亚东41.朱正辉42.邓秉浩43.解启飞44.李涛45.雷爽46.王雪柔47.徐磊48.廖光澜49.杨会芳50.李是捷51.程实52.张文雨53.黄文帅塑性研究院54.张煌塑性研究院55.马进塑性研究院56.蔡佰煊塑性研究院57.刘珈汝塑性研究院58.王元龙塑性研究院59.车彩干塑性研究院60.李林飞塑性研究院61.刘欣梅塑性研究院62.赵杰塑性研究院63.赵晓杰塑性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年月日。

基于CFD的加工中心吸尘系统管路仿真与优化

基于CFD的加工中心吸尘系统管路仿真与优化

计算与设计流量 之差 /(m3/h)
计算与设 计流量误
差 /%
排气口 1 12029.1 12000.0
29.1
0.24
排气口 2 6025.5
6000.0
25.5
0.42
吸气 1
5278.8
5000.0
278.8
5.58
吸气 2
5568.8
3600.0
1968.8
54.69
吸气 3 吸气 4 吸气 5 吸气 6 吸气 7
吸尘装置一般由吸尘罩、吸尘管路、吸尘器和风机等 部分构成。许多科技工作者对吸尘装置开展了一系列数值 模拟和优化研究,如林钰珍等人通过数值模拟对铣床除尘 系统吸风罩进行了优化设计,发现当吸风罩张角为 60°时, 吸尘效果最佳;王沣浩等人对影响吸尘器效果的除尘速度、 进风口尺寸以及风口到滤网的距离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 张亚蕊人等对常规滤筒内部增加锥体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 仿真,发现改进后的滤筒清灰效果明显提高,并且延长了 滤筒寿命 [3-5]。目前,技术人员对除尘装置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除尘器与吸尘罩方面,而对吸尘管路的研究较少,所以 本文对吸尘管路管径进行优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吸尘系统会引起空气流动,当吸尘速度稳定时,流动 状态与时间无关,可以当作稳态来计算。经计算得,马赫 数为 0.051,远小于 0.3,可认为空气是不可压缩流体。然 后对于湍流数值模拟,采用标准 k-ε 两方程模型;近壁面 采用壁面函数法,估算距壁面第一层网格高度值为 1.2mm, 且边界层网格数设为 5 层。
对此加工中心的吸尘系统的几何模型进行简化,重点 细化吸气口所包围区域的几何轮廓,尽可能与实际几何模 型保持一致,减小模型简化对气流运动所造成的影响。分 析模型的网格共有 770 万个混合网格单元,网格模型如

塑性成形控形与控性技术发展概述

塑性成形控形与控性技术发展概述
成形过程微观组织演变的元胞自动机模拟
目录
一、引言
锻造——大锻件控性锻造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高温锻造过程中空洞型缺陷的演变及其数值模拟
背景
二、概念
大锻件锻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创造合适的应力应变状 态,以闭合原始铸锭内部的空洞和疏松型缺陷,并通过高温保 压使缺陷焊合。
三、具体技术
解决的问题
如果锻件内任意一点有空洞型缺陷(给定缺陷体积百分比)
靠弯矩和剪力 剪切
目录
一、引言 二、概念
轧制
组织性能控制的发展
• 六七十年代,热处理及化学成分的调整; • 七八十年代,控轧方式实现强韧化; • 八十年代以后,控轧控冷技术实现强韧化;
• 至此,热机械控制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轧制过程及轧后冷却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是控轧控冷理论的基础 近年来,对轧制过程中钢材组织性能演变的模拟、预测与控制成 为国际材料研究的热点 随着现代物理冶金热变形技术、热机械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的兴起与发展使预测和控制合金热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从而获得良好的最终机械性能成为可能,因而当今的塑性成形 正朝着控形控性即控制成形方向发展。 其基本思想是应用新的理论优化产品塑性成形工艺及后续热处 理工艺再应用现代控制技术控制塑性成形的全过程使产品的外 形尺寸及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均在塑性成形过程中一次达到设计 要求。
塑性成形控形与控性技术发展

目录


目录
一、引言 二、概念
三、具体技术
目录
一、引言 二、概念
我国制造业现状
大而不强
三、具体技术
没有竞争力的 低附加值产品
高端装备
关键零 部件
目录
一、引言 二、概念
我国制造业现状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令营入围名单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令营入围名单
塑性研究院
王亚萍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惠洋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王振振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翟镇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杭连强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冯立梅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王婷婷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杨箫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韩欣欣
山东大学
塑性研究院
汪俊
中南大学
塑性研究院
沈浩
中南大学
塑性研究院
芮少石
北京科技大学
塑性研究院
戟文静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张青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董特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刘洁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王环环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廖述驰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陈虎
四川大学
材料学院
刘加奇
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牛国宾
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巩劭廷
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宋昆阳
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杨雪君
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庞杰
天津大学
材料学院
耿昆
同济大学
材料学院
黎桥
武汉大学
塑性研究院
陈其朋
华中科技大学
塑性研究院
徐子文
华中科技大学
塑性研究院
章晓婷
华中科技大学
塑性研究院
愈奇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塑性研究院
李猛
湖南大学
塑性研究院
胡虹玲
东北大学

镍基高温合金反重力铸造压力曲线设计与验证

镍基高温合金反重力铸造压力曲线设计与验证

2024 年第 44 卷航 空 材 料 学 报2024,Vol. 44第 2 期第 143 – 150 页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No.2 pp.143 – 150引用格式:隋大山,麻晋源,许圆,等. 镍基高温合金反重力铸造压力曲线设计与验证[J]. 航空材料学报,2024,44(2):143-150.SUI Dashan,MA Jinyuan,XU Yuan,et al.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pressure curve for anti-gravity casting of nickel-base superalloy[J].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2024,44(2):143-150.镍基高温合金反重力铸造压力曲线设计与验证隋大山1*, 麻晋源1, 许 圆1, 王 迪2, 董安平3, 孙宝德3(1.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上海 200030;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3.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与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摘要:针对镍基高温合金反重力铸造工艺中传统压力曲线设计方法的不足,充分考虑铸件沿充型方向的变截面结构特征,通过CAD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铸件截面积的自动计算,以定量化描述铸件的截面变化特征。

基于伯努利方程和流量守恒方程,推导出充型压力与金属液面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铸件截面积自动计算的新型压力曲线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镍基高温合金铸件的反重力铸造过程进行数值分析。

充型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压力曲线设计方法相比,新型设计方法确定的压力曲线能使最小截面处充型速度峰值由0.611 m/s降至0.439 m/s,降幅达28.15%,有效避免金属液震荡和飞溅;同时可缩短充型时间,确保金属液快速平稳充型。

材料加工工程院校实力排名

材料加工工程院校实力排名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一、专业简介材料加工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理论和工艺问题,重点研究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力学特征、性能参数、组织变化及其对性能影响、加工过程中的计算机模拟和智能控制,进而开拓材料加工的新工艺、新方法。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材料制备与加工及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材料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实的科研作风,具备从事相关学科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应用规划的高层次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纺织复合材料及先进复合技术、包装材料与工艺、精细陶瓷结构材料及应用、生物与仿生材料、纳米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上海交通大学A+ 9 吉林大学 A 17 浙江大学 A2 哈尔滨工业大学A+ 10 天津大学 A 18 四川大学 A3 清华大学A+ 11 同济大学 A 19 兰州理工大学 A4 华南理工大学A+ 12 西安交通大学A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5 西北工业大学A+ 13 大连理工大学A 21 武汉理工大学 A6 北京科技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22 北京工业大学 A7 华中科技大学 A 15 郑州大学 A 23 东南大学 A8 东北大学 A 16 太原理工大学AB+等(34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交通大学B 等(35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西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辽宁工学院、重庆工学院、湘潭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济南大学、桂林工学院、贵州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中北大学、新疆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河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C 等(23个):名单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施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施

要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成型研究;江 鸿(1978—),女,四川德阳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材料精密成型及多尺度模拟研究;熊 巍(1982—),男,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
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机械智能加工与制造。
. All制R品i成gh型t加s工R、es成e型rv设e备d.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及
新材料研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塑料成型工艺 与模具设计”的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中,首先需要学生理解塑料材料在 成型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能 根据塑料材料的结构特性分析成型过程,能够理 解塑料材料成型过程中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 数对成型质量和成型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 上,学生需要理解成型模具的结构类型、工作方式 及成型设备的选择,掌握塑料模具各个部件的工 作原理和结构设计要点,能够结合工程实际,提出 塑料成型工艺方案,设计模具结构,并能够对结果 进行分析。此外,需要学生在塑料成型工艺方案和 模具结构设计等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理 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从塑料材料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65-
2021 年 2 月 第7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Feb. 2021 No.7
环节和考核方式,并通过反馈持续改进,研究课程 思政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专业课程中的 具体实施路径,形成一套具有工程教育特点的专 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 工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 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目标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 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 域扎实掌握金属塑性成形、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成 型的基础理论,精通典型材料成型工艺、模具 CAD/CAE/CAM、成型设备及控制技术,培养具有 一定工程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材料成型 及控制工程卓越人才,能够在材料加工及先进制 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管理 的专门人才”。针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作 为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制定出课程目标。“塑料 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研究塑料材料的外 部形状、内部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成型过程控制 和模具设计的应用技术学科,培养的是从事材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方向)课程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方向)课程介绍

7/22
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研究所
课程简介
材料成型计算机基础
主要讲述材料成形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计算 主要讲述材料成形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 机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 机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材料成形中计算机 应用的基本概念、材料成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应用的基本概念、材料成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具备材 料成形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能力,为今后液态金属成形、 料成形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能力,为今后液态金属成形、金属 塑性成形、焊接成形、塑料注射成形的数值模拟与CAD/CAM等的进一 塑性成形、焊接成形、塑料注射成形的数值模拟与 等的进一 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在材料加工中的 应用概述,工程中的数据处理,工程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基础, 应用概述,工程中的数据处理,工程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基础,图形 变换,几何造型,有限差分与有限元基础,工程中的优化设计方法, 变换,几何造型,有限差分与有限元基础,工程中的优化设计方法,图 像识别与处理,专家系统概论等。 像识别与处理,专家系统概论等。
8/22
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研究所
课程简介
材料成型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讲述在材料加工中应用面较广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要求学生通 主要讲述在材料加工中应用面较广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目前流行的设计软件及其特点、功能, 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目前流行的设计软件及其特点、功能,掌握常用 的二维设计软件AutoCAD、三维设计软件 、三维设计软件UG,有限元分析软件 的二维设计软件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工程 设计问题以及对工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的能力,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本领。 设计问题以及对工程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的能力,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本领。 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采用AutoCAD绘制出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二维 本课程主要介绍如何采用 绘制出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二维 图形,采用UG绘制并编辑曲线、 草图 , 进行特征 、 曲面设计及三维实 绘制并编辑曲线、 图形 , 采用 绘制并编辑曲线 草图,进行特征、 体造型 , 并绘制工程图纸 , 实现零部件之间的装配 。 介绍如何采用 ANSYS软解建立结构分析的几何模型、数值分析模型,并根据实际问题 软解建立结构分析的几何模型、数值分析模型, 软解建立结构分析的几何模型 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分析求解,最后对求解的结果进行后处理。 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分析求解,最后对求解的结果进行后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各院学生人数统计

上海交通大学各院学生人数统计

1471 2563 4332 443 573 816 444 375 498 275 152 6 505 1714 410 529 757 297 198 416 903 269 290 62 450 1077 220 22 49 13 86 22 42 21 56 6 22 9 17 6 4575 20116
研究生 本科生 (不ຫໍສະໝຸດ 专业学位、代 总人数 培以及3月份毕业学 (含委培) 生)
428 797 1259 94 85 240 126 93 198 98 80 6 207 477 159 102 190 88 108 190 195 53 0 0 36 69 95 22 49 13 86 22 42 21 56 6 22 9 17 6 1597 5544 1043 1766 3073 349 488 576 318 282 300 177 72 0 298 1237 251 427 567 209 90 226 708 216 290 62 414 1008 1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978 14572
院系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学系 物理系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化学化工学院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外国语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药学院 凯原法学院 媒体与设计学院 微电子学院 致远学院 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密西根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塑性成形工程系 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 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院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中美物流研究院 高级金融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体育系 分析测试中心 人文艺术研究院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医学院 汇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2013年研究生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所在高校、院系和所学专业
身份证号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手机
Email
申请院系和专业
申请类别
(直硕、硕博连读、直博)
学习
和工
作经
历(自
高中
起)
获奖
情况
科研
经历
及成
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语
水平
新考试体制下CET6成绩:
其他:
申请人所在高校教务部门(或院系)意见:
申请人所在专业共人,排名第名。
教务部门(或院系)负责人签名:教务部门或院系(盖章)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