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建筑和结构的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24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设计建筑材料的防火特性1.确保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符合要求:选择不易燃烧、难以燃烧或具有自灭火性能的材料;2.使用防火涂料或涂层:经过防火涂料或涂层处理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3.考虑建筑材料的烟气和有害气体排放:选择排放较少的建筑材料,减少火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完善建筑结构的防火措施1.设计合理的防火分隔墙:将高层建筑的不同区域分隔开来,减小火势蔓延的可能性;2.设计消防通道和逃生楼梯: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从建筑中逃生;3.安装消防设备: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及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4.考虑建筑结构的抗火性能:采用耐火材料、耐火缓冲带等,确保建筑结构在火灾中保持稳定。
三、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布局1.接纳容纳人员数量的原则:根据建筑的规模和用途,确定合理的人员容纳量,确保人员疏散时不过度拥挤;2.合理布置建筑内部区域:将易燃、易燃烧物料等区域与疏散通道、防火分隔墙等分开;3.考虑建筑的安全纵深:设置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安全缓冲区,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
四、加强火灾预防措施1.建筑内进行定期的火灾风险评估:了解建筑内火灾可能性较高的区域和环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安装火灾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预警人员并进行紧急疏散;3.增加火灾研究和培训力度:与消防部门合作,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加强建筑防火监督和管理1.加强建筑主体设计阶段的防火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防火规范和要求;2.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火检查:监控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火措施,以确保其符合规范;3.定期进行建筑验收和检测:检查建筑的防火措施是否有效,及时修复和改进。
总结: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确保高层建筑安全的基本保障。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材料的防火特性,完善建筑结构的防火措施,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布局,加强火灾预防措施以及加强建筑防火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并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财产的保护。
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1.建筑材料与结构选择:建筑设计中应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合理布局和安装。
墙体、屋顶和地板应采用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如防火墙、耐火砖等。
门窗应选择隔热、防火性能好的产品。
2.防火隔离措施:建筑设计中应按照建筑物不同功能的特点,进行防火隔离。
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以阻止火势的蔓延。
同时,还应注意通风系统和电气线路的防火隔离。
3.建筑物疏散设计: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疏散通道的合理设置,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疏散通道应足够宽敞,靠近建筑物出口,且不得设置阻碍疏散的障碍物。
4.消防设施设置:建筑设计中应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消防设施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布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扑救。
5.防火电气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防火要求。
电气线路应合理敷设,不得接触易燃材料,且应设有过载、短路保护装置。
应合理设置灯具、开关等电器设备,以防止电器设备引发火灾。
6.建筑物消防通道:建筑设计中应设有消防通道,以便消防车辆进入和人员的疏散。
消防通道应符合相关规范,保持畅通无阻,且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7.建筑物防火分区:建筑设计中应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限制火灾的蔓延。
防火分区应设有严格的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防止火势扩散。
8.建筑物消防培训和逃生演练:为了提高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建筑设计中应设有相应的消防培训和逃生演练计划。
人员应熟悉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提高火灾时的逃生效率。
总之,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是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师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法律要求,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结构,设置防火隔离措施和消防设施,合理设计疏散通道和电气线路等,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建筑结构的耐火特性及建筑防火与抗火设计
※ 高强钢丝:无明显屈服极限的硬钢。
可见冷加工钢筋和高强钢丝耐火性能更差。另外,钢材在温 度和应力作用下,随时间推移会发生缓慢塑性变形——蠕变。普 通低碳钢蠕变温度为300~350℃,合金钢为400~450℃。 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常采用隔热材料(钢丝网抹灰、 保温砖、隔热混凝土、导热液体)进行包封、散热,或喷涂防火 涂料等,以形成防火保护层。 2)混凝土 混凝土的骨料决定它的耐火性能。花岗岩骨料混凝土在550℃ 破裂,石灰石骨料混凝土可达700℃。混凝土热容量大,导热系数 小,升温慢,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及提高耐火极限的措施
1.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
(1) 完整性。根据试验结果,凡易发生爆裂、局部破坏穿洞,构件 接缝等都可能影响构件的完整性。 (2) 绝热性。影响构件绝热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材料的导温系数 和构件厚度。材料导温系数越大,热量越易于传到背火面,所以绝 热性差;反之则好。当构件厚度较大时,背火面达到某一温度的时 间则长,故其绝热性好。 (3) 稳定性。凡影响构件高温承载力的因素都影响构件的稳定性。
2. 建筑物防火间距
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是指某栋给定建筑物到周围其他建筑物或 铁路、公路干线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防火间距反映了建筑物与 周围外部环境在防火方面的布局要求。其目的为: (1)当某栋建筑物失火后,其热辐射不会使处于防火间距以外的相 邻建筑物燃烧起火,导致“火烧连营”; (2)通过铁路、公路的车辆及人员可能携带的火源不致引燃处于防 火间距以外的仓库、可燃材料堆场、储罐等; (3)易燃、易爆物品库、厂库发生爆炸,其冲击波不致使过往车辆、 人员及建筑物受灾; (4)发生火灾时,便于消防车低近扑救。确定防火间距、主要考虑 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大小、耐火等级以及可能引起的火 灾损失等。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设计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设计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设计随着建筑结构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火灾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火灾仍然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安全隐患。
防火设计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和防止火灾扩散而进行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阐述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设计的意义、原则以及常见的防火设计措施。
一、防火设计的意义防火设计的意义在于保证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和减少火灾损失。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轻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保证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地发现和处理火灾,并确保火灾扩散不会影响周围地区。
3、防火设计将成为当地政府审批建筑物的必要条件,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二、防火设计的原则防火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2、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功能特点等制定特定的防火设计方案。
3、围绕火灾扩散的特点,控制火灾发生和蔓延的速度和范围。
4、采用合理的隔离和灭火措施来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5、加强防火管理,定期对建筑物进行防火检查和维护。
三、常见的防火设计措施1、隔离带和隔离间建筑物的防火主要是通过设置隔离带和隔离间来防止火势蔓延。
隔离带是指在高层建筑内部或建筑物内部设置的防火墙,用来将建筑内部的不同区域分隔开来,防止火灾蔓延。
隔离间则是指在高层建筑的每个楼层或建筑物不同房间之间设置的防火隔离门,用来隔离每层或每个房间的火源。
2、防火涂料和隔热材料防火涂料和隔热材料是用来控制火灾的传播速度和热量的,能保护建筑物的结构材料不被火灾烧毁。
防火涂料一般用在木质结构和钢结构上,能够弥补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不足。
隔热材料则用来控制火灾热量的传递,减缓火灾的发展速度。
3、排烟系统和消火设备排烟系统和消火设备是建筑物防火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来控制火灾的烟气和火势。
排烟系统能够将烟气从室内及时排出,保证人员疏散时的视野和呼吸通畅。
建筑结构与消防防火设计原则
PART 04
建筑结构中的消防防火措 施
防火分隔与疏散设计
防火分区
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区域,以限制火灾 蔓延。
疏散通道
确保建筑物内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并保持 畅通无阻。
灭火设施与设备配置
灭火器
根据场所的不同,配置合适的灭火器,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
案例三:某地下车库的消防防火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排烟散热、标识明确、通道畅通
地下车库的消防防火设计需特别注重排烟散热和标识明确 。设计中采用了高效排烟系统,确保烟雾能够迅速排出, 同时加强了车库内的通风换气,防止烟雾滞留。此外,为 了便于车辆快速疏散,车库内设置了明确的指示标识和疏 散通道指示牌,并保持通道畅通无阻。在火灾发生时,能 够快速启动应急照明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照明指引。
减少财产损失
有效的消防防火设计可以 降低火灾对建筑物和财产 的破坏程度,减少经济损 失。
维护社会稳定
良好的消防防火设计有助 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火 灾对社会的影响。
消防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消防防火设计应以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防 火措施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科学合理
消防防火设计应遵循科学原理,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合理布局和配置。
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
确保建筑结构在正常施工和使 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 作用力,不发生破坏和倒塌。
经济性
在满足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前 提下,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形 式,降低工程成本。
适用性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的布局和 尺寸,满足使用需求。
公共建筑中的部分防火设计规模版
公共建筑中的部分防火设计规模版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是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公共建筑部分防火设计规范。
一、建筑外立面的防火设计1. 外墙材料的选择:应选择抗火性好的材料,如石材、铝塑板等。
要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木材等。
2. 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处理:对于采用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例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为保温层。
3. 合理设置外墙防火隔离隔断: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高度,应合理设置外墙的防火隔离隔断,以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部分。
二、室内防火设计1. 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应选择抗火性能好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防火处理,以确保火灾发生时结构能够保持稳定。
2. 防火分区的设置: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规模,应合理划分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应采取相应的防火隔离措施,以限制火势蔓延。
3. 安全出口的设置:公共建筑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合理位置的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并配备相应的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
4. 消防设备的设置:公共建筑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适量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装饰装修的防火设计1.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应优先选择抗火性能好的材料,如石材、金属材料等。
避免使用易燃和产生有毒烟气的材料。
2. 防火涂料的使用:对于易燃材料或需要提高防火性能的材料,可以使用防火涂料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防火等级。
3. 管道封堵和防火隔断:管道穿越防火分区时,应采取相应的封堵和防火隔断措施,以防止火势沿管道蔓延。
四、电气系统的防火设计1. 合理布置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应合理布置,避免电气设备之间过于拥挤,以防止火灾发生。
2. 电缆电线的防火处理:电缆电线应采用阻燃及低烟无卤材料,避免使用易燃材料。
3. 配电箱和配电室的防火设计:配电箱和配电室应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断,并与建筑消防系统连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报警和灭火。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防火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防火设计的原则、材料选择、措施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原则1. 阻止火势传播:建筑结构防火设计的首要原则是阻止火势的蔓延。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区,采用防火墙、防火分区、防火隔离带等措施来划分建筑内部的空间。
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耐火性,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使用,以确保火势不能随意传播。
2. 提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建筑结构防火设计需要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撤离。
应当保证疏散通道尽可能宽敞,并考虑疏散通道的防火性能,在选材和布置上要符合相关规定。
3. 使用符合要求的防火材料: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离不开合适的防火材料。
在选择防火材料时,要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材料的防火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在材料的施工和使用中,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材料的防火性能不受破坏。
二、建筑结构防火设计中的材料选择1. 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建筑结构防火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可以提供建筑物表面的防火保护。
防火涂料具有耐高温、隔热、防火等特性,可以有效减缓火势蔓延,保护建筑结构。
2. 防火板材:防火板材是一种能够提供良好防火性能的材料,通常由多层木质纤维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制成。
防火板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墙体、天花板和门窗等部位,起到阻止火势传播的作用。
3. 防火玻璃:防火玻璃是一种具有较高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它在遭受高温时不易破碎,可以有效隔离火势,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安全。
防火玻璃在防火门窗、隔墙和疏散通道等位置的使用十分重要。
三、建筑结构防火设计的措施1. 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应当合理设置防火隔离带,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阻止火势蔓延。
防火隔离带应使用防火墙、防火门等材料构建,并确保其耐火等级符合要求。
如何进行建筑物防火设计与管理?
如何进行建筑物防火设计与管理?
建筑物防火设计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建筑物防火工作。
一、设计方面
1. 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区域。
一旦发生火灾,防火分区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
2. 消防设施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消防设施。
这些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现火情并自动灭火,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
3. 耐火材料
建筑物的结构和装修材料应选择耐火等级较高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石材等。
这些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燃烧,延长建筑物结构安全的时间。
二、管理方面
1.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物管理方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
工的消防安全职责,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
2.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建筑物管理方应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及时发现并修复设施故障,确保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实施消防安全巡查
建筑物管理方应安排专人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火灾隐患,确保建筑物内部安全。
现行各规范对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全套
现行各规范对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全套一、钢结构的隔热防护1.处千高温工作环境中的钢结构,应考虑高温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高温作用为可变荷载,其设计状况为持久状况,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2.钢结构的环境温度超过100o C时,其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应考虑长期高温作用对结构和连接性能的影响,并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以耐热涂料(板)隔护;(2)结构短时间内可能受到火焰直接作用或长时间受高温作用时,应采用有效的隔热降温措施(如加隔热层或水套等)。
3.当钢结构可能受到炽热熔化金属或玻璃的侵害时,应采用厚重的耐热砌块围护加以保护。
4.钢结构的隔热保护措施在相应的工作环境下应具有耐久性,并与钢结构的防腐、防火保护措施相兼容。
5.高强度螺栓连接长期受辐射热(环境温度)达150。
C以上,或可能短时间受火焰作用时,应采取隔热降温措施予以保护。
构件采用防火涂料进行防火保护时,其高强度螺栓连接处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相连接构件的涂料厚度。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二、钢结构的防火设计1.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99和《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及《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18的规定,其防火保护措施及构造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与使用条件,综合考虑结构类型、耐火极限要求、作环境等条件,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2.在钢结构设计文件中应有防火设计专项内容,应注明建筑结构的耐火等级、构件的设计耐火极限、所需防火保护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防火措施及构造要求。
3.需防火设防建筑中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结构,其下层的压朋钢板不宜因兼作受力钢筋而进行防火涂层防护,仅适于作为施工阶段的校板使用。
4.必要时对大跨度、大空间及超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性能化抗火设计方法,模拟实际火灾升温条件.验算分析结构的抗火性能.采取合理有效地防火保护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防火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工程必须符合相应的防火规范要求,以确保建筑的防火性能和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防火规范要求。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防火规范要求建筑工程中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材料。
例如,外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或阻燃材料,以降低火灾蔓延速度;内墙应采用难燃材料或耐火材料,以增加火灾时的疏散时间;楼梯和走廊的地面应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防止火势沿着通道蔓延。
二、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火能力,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结构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例如,大型商业建筑必须设置防火分区,并采用防火墙进行隔离;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要使用耐火材料,确保在火灾中能够维持一定的承载能力。
三、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防火规范要求建筑工程中必须配备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其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在火灾初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启动应急预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迅速进行灭火并遏制火势的蔓延。
四、疏散通道的设置与规划防火规范要求建筑工程中必须合理设置和规划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疏散通道应具备一定的防火能力,例如采用耐火材料进行隔离和封闭,同时应保持通道畅通无阻,避免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五、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防火规范要求建筑工程中必须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灭火和救援。
消防设施和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栓、消防水带、消防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施和器材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换,以确保其正常可用。
六、人员培训与应急预案防火规范要求建筑工程中的相关人员必须接受防火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人员培训包括火灾的初期扑救技能和疏散逃生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器材。
钢结构防火设计方法的耐火极限法
钢结构防火设计方法的耐火极限法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的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钢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其防火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而在钢结构的防火设计中,耐火极限法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本文将就钢结构防火设计方法的耐火极限法进行探讨。
二、耐火极限法的基本原理耐火极限法是指在建筑物火灾发生时,钢结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安全疏散。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钢材温升速率,延长钢结构在火灾条件下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
三、耐火极限法的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火灾情况:首先需要明确建筑物可能遭遇的火灾情况,包括火灾位置、火势大小等。
这有助于确定钢结构在火灾条件下需要承受的温度和时间。
2. 选择防火涂料和隔热材料:根据设计火灾情况确定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和隔热材料,以保护钢材在火灾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3. 计算钢结构的耐火极限:通过对钢结构进行热工分析和结构分析,计算出钢材在火灾条件下的耐火极限,即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承载能力。
4. 检验耐火极限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将计算得到的钢结构耐火极限与相应的规定要求进行对比,确保设计的耐火极限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安全要求。
四、耐火极限法的优点1. 稳定性能好:耐火极限法通过控制钢材的温升速率,能够有效延长钢结构在火灾条件下的稳定性能,较好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2. 经济实用:采用耐火极限法进行钢结构的防火设计,能够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防火成本,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性。
3. 适用范围广:耐火极限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不同条件下的钢结构,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钢结构的防火设计中,耐火极限法是一种灵活、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钢材的温升速率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在火灾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仍需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耐火极限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建筑物的防火需求。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摘要:钢结构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造价低的特点,近几年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
将钢结构运用到建筑当中,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促进建筑整体安全稳定。
但钢结构中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钢材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材料性能,力学性能将逐步下降,一旦出现火灾,钢结构极有可能出现局部不稳定或者整体坍塌等情况,严重威胁到建筑物内部人员的安全。
为此,文章就建筑钢结构防火的设计规范及要点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保证指定时间段内建筑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要点一、火灾作用下钢结构性能分析研究和实践表明:火灾对钢结构物理性能和材料性能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钢结构建筑遭受火灾时,火源火焰和烟气热作用将使钢结构迅速增温,增温工程将出现温度荷载。
在温度荷载和外力荷载的联合作用下,钢结构将发生位移,变形乃至倒塌,继而导致钢结构失去整体抵抗性和安全性。
研究表明:建筑内部火灾后,钢结构承载性能随钢材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钢材内部温度达600℃后承载强度降低约2/3。
在实际火灾条件下钢结构建筑内部温度场将连续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并不均匀。
钢结构在此不均匀空间温度变化作用下建筑结构体系平衡状态发生改变。
空间温度不均使得钢构件内产生附加温度应力导致结构体系稳定性和抗火性迅速降低,使得建筑内结构性降低。
为了增强钢结构在火灾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钢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来整体增强其耐火性能,使得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二、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的标准和要点2.1搞好防火分区在现代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中,如果要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火灾事故的突然发生,降低中型火灾的突然发生概率,提高大型火灾现场的火灾疏散速度,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建筑防火重点区域防火的合理划分和布局,以及挡烟和垂直墙结构的正确设计和布局,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大、小规模火灾的频繁发生,有效防止和限制大规模火灾的迅速蔓延。
认真做好现场消防区域的设计。
防火区划分前,应尽量使用坚固的防火墙,并在其外墙、彩钢板柱等周围安全设施上方做好防火保温材料。
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建筑结构应采用防火材料进行包覆或保护,以提高结构的耐火性能。
例如,在构件表面涂刷防火涂料、使用防火板进行包覆等。
2. 防火分区设计: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重要性,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以限制火势蔓延。
每个分区应具备独立的防火墙或防火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阻止火势传播。
3. 防火门和防火窗设计:防火门和防火窗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起到隔离火势、保护人员逃生的作用。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材料、结构和安装要求都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4. 防烟设计:建筑内部应设置合适的防烟设施,包括防烟门、防烟楼梯间、排烟系统等,以保证火灾发生时烟雾不会对人员逃生造成威胁。
5. 消防设施设计:建筑内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灭火。
6. 安全疏散设计:建筑内部的疏散通道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宽度、高度、通道长度等。
同时,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和指示标识,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
地疏散。
7. 电气设备防火设计: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包括电缆的防火性能、电气设备的防火隔离要求等。
总之,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筑结构、防火分区、防火门窗、防烟设施、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通道和电气设备等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以确保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安全性能。
具体的规范要求可以参考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的防火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的防火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防火要求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防火要求,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火措施。
一、建筑结构的防火分类根据防火性能的不同,建筑结构可以分为不燃烧结构、防火墙结构和耐火结构。
不燃烧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火灾条件下,不会着火或燃烧的结构;防火墙结构是指具有一定抗火能力的墙体结构,能有效隔离火势的传播;耐火结构是指经过一定时间的火灾试验后仍具有一定结构完整性的结构。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防火要求1. 结构防火分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将建筑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是一种常见的防火要求。
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防火墙或采用防火隔断,可以有效阻止火势的传播。
适当设置消防分区,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损害,并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2. 防火门和防火窗防火门和防火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必备的防火措施。
它们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可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势的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场所和要求进行,以确保其防火功能的有效发挥。
3. 防火涂料和防火包封材料防火涂料和防火包封材料是常见的建筑结构防火措施。
防火涂料可直接涂刷在结构表面,起到隔离和延缓火势传播的作用;防火包封材料可用于封闭结构中的电缆、管线等,提供良好的防火保护。
4. 渗透封堵和结构密封为了防止火灾中的烟气和有害气体进入建筑结构,渗透封堵和结构密封是必要的防火要求。
通过使用防火胶带、防火硅胶等材料,对结构中的孔洞和缝隙进行密封,可有效阻止火势的扩散。
5. 紧急疏散通道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紧急疏散通道是至关重要的防火要求。
合理设置紧急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从建筑内安全撤离,将大大减少火灾对人员的伤害。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防火考虑因素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防火因素:1. 建筑物类型和用途: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建筑物对防火要求有所不同,如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等。
建筑结构的消防设计与防火措施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 流程,提高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 力。
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对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 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及时维修保养
对损坏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维 修保养,确保设施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正常运作。
建立消防设施档案
建立消防设施档案,记录设施 的维护保养情况和使用状态,
物内人员的疏散逃生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消防救援人员快速扑灭火灾。
03
建筑结构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器
用于监测火灾产生的烟雾、火焰和热量,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控制器
接收探测器信号,进行判断和处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启动 消防设备。
消防联动控制器
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控制消防设备进行灭火和救援。
耐火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燃烧性能、导 热性能和结构强度保持能力。
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的措施
使用耐火材料
如耐火砖、耐火混凝土等,提高建筑构件的 耐火极限。
安装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
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源,降低火灾损失。
设置防火分隔
利用防火墙、防火门等将建筑分隔成若干区 域,延缓火势蔓延。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和应急处理能力。
防火分区
总结词
防火分区是通过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耐火分隔物,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区域,以限制火势的 蔓延范围。
详细描述
防火分区的目的是将火灾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火灾损失和保护建筑物结构。在建筑物内设置防火墙、防火 门、防火窗等耐火分隔物,可以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当火灾发生时,火势将被限制在一定区 域内,防止火势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防火设计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防火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防火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它旨在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及财产的损失。
本文将从建筑物防火设计的原则、材料选用、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火设计的原则建筑物防火设计的核心原则是尽量避免火灾发生、防止火势蔓延以及确保人们的疏散安全。
具体原则包括:1. 分区分隔原则:将建筑物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防火分区,以限制火势蔓延的范围。
2. 防火间距原则:建筑物之间应设置一定的间距,以防火传播。
3. 防火墙原则:在建筑内部设置防火墙,有效隔离不同功能用途的区域,防止火势跨越。
4. 隔热材料原则:在建筑物外立面或结构内部使用隔热材料,减少火势对建筑物的热辐射,延缓构件破坏。
5. 隔音材料原则:选择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火势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恐慌和混乱。
二、材料选用在建筑物防火设计中,材料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材料的防火性能评定标准:1.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一般分为不燃、难燃和可燃等级。
2. 钢结构:选择防火涂料或防火板等材料进行包裹,提高其防火等级。
3. 墙体材料:如砖、石材等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避免火势快速传播。
4. 门窗材料:选择具备防火性能的钢质门窗,以减少火势通过门窗的可能性。
5. 室内装饰材料:选择难燃或无机材料,避免引发火灾。
三、消防设施配置除了在设计中采取防火措施外,合理配置消防设施也是建筑物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常见的消防设施:1. 灭火器: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面积,合理配置各类灭火器,并定期维护检查。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物内设立自动感烟、温度探测器,并与喷水灭火系统联动,提供快速灭火。
3. 消防水源:建筑物内应配置消防水池、消防栓等消防水源,并确保供水正常。
4. 疏散通道: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
5. 疏散指示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以引导人员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最新防火标准的建筑设计
最新防火标准的建筑设计根据最新的防火标准,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防火标准和建筑设计策略。
火灾防护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火灾防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火标准和设计要求:1.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防火墙板、钢结构等。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如木材。
2. 防火隔离:根据建筑的用途和规模,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并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以隔离火灾蔓延。
3. 疏散通道设计:确保建筑内部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如安全楼梯、紧急出口等,以便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4. 系统设备安装:安装火灾预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及设立火灾报警按钮和灭火器等设备,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
建筑设计策略在制定建筑设计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合规性: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2. 建筑用途:不同的建筑用途对防火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
例如,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的防火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3.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人员分布的合理性。
4. 火灾模拟:使用火灾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建筑设计在火灾发生时的响应和逃生能力。
5. 教育培训:提供建筑内部人员的火灾应急教育培训,以提高火灾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
结论最新的防火标准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设置防火隔离设施、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等。
建筑设计师应该熟悉并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防护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消防专篇建筑及结构部分
消防专篇建筑及结构部分
消防专篇的建筑及结构部分主要涉及到建筑物的防火、灭火设施、疏散逃生设施、消防通道等设计与布局。
具体内容如下:
1. 防火设计:建筑物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火门和防火墙的设置等。
2. 灭火设施:建筑物内部需要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喷淋系统等,并确保其有效性。
3. 疏散逃生设施:建筑物需要设置明确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等,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迅速疏散逃生。
4. 消防通道:建筑物周围需要设置消防通道,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到达火灾现场。
此外,建筑物的结构也需要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例如钢结构需要进行防火处理、高层建筑需要考虑防烟和排烟等问题。
同时,建筑物的消防设计还需要与给排水、电气等专业进行配合,确保整个消防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消防专篇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越来越多,在这些建筑中也大多采用具有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结构自重小、建筑施工周期短的钢结构,钢结构住宅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当前的一大建筑热点。
由于这些场所的人员、可燃物种类与数量等也日益集中,这使得对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将简要探讨几种防火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二、钢结构构件的被动耐火保护不依靠抑制火灾的增长或降低火灾的烧热释放率来保护钢结构构件不受火灾严重影响的方法,即是钢结构构件的被动耐火保护。
它主要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吸收构件所接受的热量,或将结构构件与高温烟气和火焰隔离,使构件在火灾作用下仍能发挥各项功能。
具体可在钢结构构件表面包封或覆盖燃的热惰性材料,或在火灾时充入循环水冷却保护。
(一)浇筑混凝土或砌筑耐火砖由于混凝土和耐火砖耐火性强,通过在钢结构构件周围浇筑混凝土或砌筑耐火砖,能将钢构件与高温烟气和火焰隔离开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钢结构构件遭到火灾的损坏。
这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用得比较多,比较适合于钢柱的保护,但对于梁等其它构件就不是很实用了,因为在梁上施工比较麻烦,而且会增加自重。
这种保护方法也不适用于初期升温很快的火灾,在高温作用下易发生崩裂现象。
(二)采用轻质耐火材料包覆在钢结构构件表面包覆蛭石板、珍珠岩板、石膏板、石棉水泥板、硅酸钙板等轻质耐火材料,也能很好的保护钢结构构件免受火灾的损坏。
其中珍珠岩板和石膏板的最高使用温度为600℃,蛭石板的最高使用温度为850℃,它们虽然容重小,但很难达到钢结构耐火保护的目的。
纤维增强普通硅酸钙板可达650℃~ 950℃,它作为建筑防火材料在日本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多。
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研制新型钢结构防火板具有较好的耐火抗高温性能,其最高使用温度均可达1100℃。
防火板包敷屏蔽保护钢结构构件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施工方便和施工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在建筑钢结构防火保护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是一种较好的耐火包敷材料,这类材料具有热容高、烧透时间长、隔热性能良好等优点,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但这种方法对节点处理的要求较高,在我国应用还不普遍。
(三)喷涂钢结构防火涂料在钢结构表面涂装防火涂料,以增大其绝热性能和推迟结构失稳的时间,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钢结构防火方法。
在受到高温或火焰作用时,钢材表面厚厚的防火涂料层能起到屏蔽作用,避免构件直接暴露在火中。
尤其是膨胀型涂料暴露在高温下时,体积可膨胀体达到50~200倍,如此厚的保护层能有效阻止热量传导到钢材上。
有的防火涂料吸热分解放出水蒸气或二氧化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焰温度和燃烧速度具。
但其主要作用在于涂料本身是多孔材料,受热膨胀后能形成炭化泡膜绝热层,其热导率比钢材和混凝土的低很多,从而起到隔热保护作用。
采用防火涂料保护钢结构的方法具有自重轻、施工方便等优点,但耐火极限受涂料质量、施工工艺与质量以及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目前,在室外钢结构上的防火涂料常发生脱落、粉化、起皮、气泡、龟裂等老化现象,大大降低其防火性能;室内钢结构上的防火涂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这些现象。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涂料选型不当、以次充好、涂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这些都给钢结构耐火保护带来了隐患。
所以采用防火涂料喷涂保护钢结构的方法一定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四)在钢结构构件内部充水保护法在火灾发生时,通过向钢结构构件内部充入循环水来吸走其热量,从而达到保护钢结构的目的。
但这种方法会在火灾时增加结构自重,且需要足够的水源与供水系统,结构内部也需作耐水腐蚀处理,成本太高,因而国内外应用并不多。
三、钢结构构件的主动防火保护对建筑钢结构构件采用排烟、自动灭火系统等主动消防措施,来排除室内热量、抑制火灾增长和灭火,从根本上消除火灾对钢结构构件的破坏,与被动耐火保护相比,主动防火保护是一种更积极的保护方式。
大量实践证明,只要在火灾过程中根据室内火灾的发展规律,及时采取措施来排除室内的热量,降低其燃烧热释放率,就能有效防止火灾对钢结构构件和这个建筑的破坏。
例如在建筑物内设置自动灭火设施,能有效地扑灭初起火灾,避免火灾的蔓延扩大,使建筑结构得到保护,同时也为人员疏散提供了时间。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目前最有效的自救灭火设施之一,适用于扑救大部分建筑物内的初起火。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自动喷水的温度可据设置场所的环境条件而定,其范围从57℃到343℃不等,在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采用68℃。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曾做过试验研究,证实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洒数分钟后,火灾的燃烧热释放速率下降50%,空间内烟气的温度降低到100℃,这就不会发生轰燃现象。
这样即使没有扑灭火灾,也会使其以较稳定的热释放速度率进行燃烧,钢结构也不会被破坏了。
自动灭火设施应根据场所内的可燃物性质和建筑的性质与功能来进行选择,对于工业生产和仓库中的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火就不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用泡沫、干粉等灭火设施进行防护。
在建筑物内设置好灭火设施后,还应注意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这些设施在发生火灾时能完好的工作。
四、结束语随着人们对钢结构建筑防火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现有建筑防火规范、合理确定建筑的火灾安全度、改进钢结构的耐火设计方法、科学经济地保障建筑的火灾安全就成为每一个建筑防火科研人员和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正视和解决的课题。
钢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特点,充分考虑材料的耐火性能、耐久性、耐候性、耐腐蚀性以及高温稳定性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内的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
膜结构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膜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它以优良的织物为材料,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撑结构通过弯曲内面力传送,将膜面绷紧,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张力,能够覆盖大跨度空间的结构体系,广泛运用于大型展览馆和体育中心。
然而新的建筑形式对传统的建筑防火设计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独特的空间组合在防火分区的划分、疏散距离的确定等方面都超出了现行规范的要求。
所以我们提出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法,从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去考虑,合理灵活地选择各项防火措施,确保膜建筑的防火安全性。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
com)一、膜结构建筑物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膜结构建筑物最大特点就是建筑体量庞大化,结构用材轻灵化、通透化。
它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①火灾蔓延快。
膜建筑内部有较大和较高的吹拔空间,一旦发生火灾,各种垂直通道将起拔火桶作用,当烟气到达膜面以下时,顶部热气流水平运动,致使火灾横向扩大。
②疏散困难。
膜空间巨大,疏散距离长,加之火灾时烟雾的干扰,增大了疏散难度。
另外,大空间内人员多,疏散时容易发生滞留。
③扑救难度大。
我们缺乏扑救这类大空间建筑物火灾的实战经验,往往会遇到例如: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蔓延速度快、途径多等很多困难,给消防灭火的登高作业、内攻侦察、火场供水等都带来不少困难。
二、膜结构建筑物的防火设计2.1防火设计的原则膜结构建筑物按照现行法规很难实现其特殊空间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为了提高建筑物整体安全性能,而试图减轻有关防火措施等方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性能化防火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危险评估,在制定膜建筑的防火方案时,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用途、空间构成、建筑材料等方面,预测火灾时的火势蔓延、烟气流动、疏散、结构的状态等性状并确定评价方法,以得出适应火灾各阶段的防火对策。
2.2建筑防火设计2.2.1总平面布置膜建筑通常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性质重要,占地面积很大,建筑总长度都在220m以上,根据膜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很难实现规范要求——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所以在设环行消防车道的同时,靠近膜建筑建立一个高标准的消防站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的丹佛国际机场在满足国际民航消防救护“两分钟到达跑道终端”要求的同时,将三个消防站分布在膜结构航站楼附近。
2.2.2防火分区划分国内现行的《建规》和《高规》分别规定,当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分别为5000m2和3000m2。
膜建筑由于其大空间使用功能的需要,在以展厅或独立的使用空间划分防火分区时,其面积将超出我国现行规范的指标。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丹佛国际机场(51000m2)、日本东京TOKYO DOME(46755m2)均将整个主体膜空间做成一个防火分区,国外消防技术规范对这类使用功能的膜建筑不按固定面积划分防火分区固然有其科学依据,但发达国家的防火灭火技术相对先进,我们不能简单的效仿或等效采用,而只能在执行我国防技术规范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进行借鉴。
所以我们通过性能化的设计采取以下几个补救措施。
①主体空间可不再作防火分隔,但面积必须严格控制,不能一味的追求“大”。
特别是展览中心,宜控制在8000~10000平方米以内。
有关资料也表明,一个8000~10000平方米的展馆,足以独立作为任何性质的国际标准展厅使用;②膜空间和与之相连的部分之间必须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设施,防止火势向膜空间以外的其它空间蔓延;⑧防烟分区的划分、排烟设施、疏散诱导系统及疏散出口个数、宽度的设计,应在执行现行规范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同类建筑消防设计的先进做法,优化设计,以弥补面积超标造成的不足。
2.2.3防烟分区划分及防排烟设计在防火分区面积已经超标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膜空间内防烟分区的划分及防排烟优化设计比防火分区更加重要。
1.防烟分区的划分膜建筑在主体大空间内无构造柱与梁,是一个连续完整的空间。
所以通常普通建筑中以防火分区划分防烟分区在膜空间内很难适用。
所以我们可以针对它特殊的结构体系,按照NFPA9214的烟控系统标准对大空间区域进行防烟设计,利用空间上方结构体系,挂上以耐火纤维为基材的轻质幕布,平时卷起,在火灾报警后自动放下,悬停于一定高度进行防烟分区,划分的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代替了传统的挡烟垂壁,效果明显。
2.膜空间的排烟膜空间的排烟主要依靠机械排烟。
在高大的空间内热烟气流运动复杂,实践证明在大空间建筑物内若风机安装方式或风量配置不当,反而会造成烟气弥散,扩大烟气的危害范围。
这里我们提出“烟羽流”的概念。
在火灾中,随着燃烧的进行,高温燃烧产物在浮力驱动下流向顶棚,在火源上方形成了“烟羽流”。
沿着羽流轴线,周围的冷空气受到横向卷吸,冷空气与羽流中的热烟气发生掺混,因而随着高度上升体积增大,羽流质量不断增加,同时羽流的平均温度和燃烧产物的平均浓度不断下降。
羽流到达顶棚时将会横向散开,形成上部热烟气层,由于受空气自然流动和机械排风作用,羽流烟气不断向上充填,烟气层的厚度不断增加,在上部烟气层和下部洁净空气层中间出现比较明显的分界面,并且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