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滑坡、崩塌、泥石流

合集下载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7 遮挡避让示意图
7 、综述
综上所述,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 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层状结 构岩石的岩层面和构造裂隙面在崩塌的形成中普遍起到控制作用。 水平岩层、顺向岩层、逆向岩层、块状岩体陡峻边坡崩塌的形成 条件不同,崩塌表现出不同的扩展特点。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 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 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在 对边坡崩塌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 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 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体加固目的,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具 体设计防治加固工程。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图5 错断式崩塌示意图
6、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其活跃程 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卸荷裂隙区的扩展。崩塌防治的理论 依据就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 缓卸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5.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
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8 、崩塌实例(预览照片)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2021年6月3日4时21分

介绍一种黄土滑坡类型和典型案例

介绍一种黄土滑坡类型和典型案例

文章标题: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分析黄土滑坡是指在黄土地区因地形、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引发土壤发生大规模运动的地质灾害。

黄土滑坡类型繁多,其中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典型代表。

本文将就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崩塌滑坡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1.形成机理崩塌滑坡受山体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岩层节理、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局部地表受到外力作用而丧失原有稳定性时,引起土体大规模失稳运动,形成崩塌滑坡。

2.典型案例A.甘肃省岷县黄土崩塌滑坡事故该事故发生在岷县陇山乡,持续降雨导致局部山体滑动,造成山体大面积坍塌,数十位村民不幸罹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陕西省延安市黄土崩塌滑坡事故此次事故发生在延安市宜川县瓦窑湾镇,强降雨导致山体失稳,形成大规模滑坡,导致多位村民逝去和失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二、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典型案例1.形成机理泥石流受降雨、融雪、山体滑坡等因素影响,导致山体土壤、岩石等风化材料以泥石流的形式向下流动。

黄土地区气候湿润,山地植被薄弱,易发生泥石流。

2.典型案例A.陕西省宁陕县泥石流灾害此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宁陕县境内,连续强降雨导致局部山体失稳,当地多条河流泥石流泛滥,造成大量农田、房屋受损,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B.甘肃省低山区泥石流灾害该地区由于地势陡峭,土地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不力,导致山地植被破坏,多次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总结回顾:黄土滑坡是黄土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现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是其典型类型。

形成机理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有密切关系。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黄土滑坡这一地质灾害,我认为应该从地质勘察、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预防与治理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政府也应该通过立法、行政手段,对于开发建设等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地质灾害六大类型

地质灾害六大类型

地质灾害六大类型
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六种类型,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是目前所有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中最多的三种。

上述六种地质灾害类型的特征如下:崩塌是指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陡坡突然加速崩落跳跃。

具有明显的拉断和倾覆现象。

滑坡是指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

滑坡通常具有双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携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

1、崩塌形成条件及因素 (1)地形条件:高陡斜坡。一般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多数在 55°-75°之间。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 高峻的斜坡,在外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崩塌现 象。 (3)构造条件:当各种构造面,如岩层层面、断层面、错动面、节理 面等或软弱夹层倾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往往会构成崩塌的依附面。 (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暴雨、 久雨或强震后。 (5)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路堑的开挖、边坡过陡、无坡面 防护、不当爆破等。
3)按物质状态分 a、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 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 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b、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 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 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由泥石流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要形成泥石流的必备条件:(1)地质条件。包 括风化与地震引起地表松动,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2)水文气象条件。形成泥 石流的水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3)地形条件。一般是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 纵坡大及流域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等区域。另外,除自然条件外,人类的活动也是 引发泥石流的一个因素,具体体现在不合理的开挖,乱砍乱垦,不合理的开采等。 (二)泥石流的防治 1、预防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固土保水,治理好地表水与地下水,修筑防 护工程等。 2、治理措施:排导、滞留与拦截等措施。
5.1.5.4 采空区 采空区是由人类活动(多数是开采地下矿物)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地下采 空后,对其上部岩的支撑必然被削弱,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围岩产生变形, 应力状态也随之调整。如果无法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很可能导致出现地面 的塌陷等地质灾害。为 保证地下采空区的地表建筑物体和市政设施的安全, 必须对采空区进行专项勘察,并根据勘察成果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 评价。 《勘察规范》分别对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的勘察做出了不同 的规定。对采空区的勘察,应根据地表移动特征及其所处阶段、地表变形值 大小等,对其作为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价。规范规定下列地段不宜作为 建筑场地: 在开采过程中,地表可能出现非连续变形(如产生台阶、塌陷等)的地段; 地表移动处于活跃阶段的地段; 特厚矿层和倾角大于55°的厚矿层露头地段; 由于地表移动和变形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和山崖崩塌的地段; 地表倾斜大于10mm/m,地表曲率大于0.6mm/m²或地表水平变形大于6mm/m的 地段。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文库)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文库)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崩塌:是指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2.滑坡: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一定要有水
垂直运动为主 水平运动为主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1)崩塌还是滑坡?
坡度>50° 石块滚落 垂直运动为主
崩塌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2)崩塌还是滑坡?
总体坡度<50° 坡面整体下滑
水平运动为主
滑坡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3)滑坡还是泥石流?
在山谷 不是坡面整体下滑 有流动的痕迹
泥石流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崩塌:是指较陡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2.滑坡: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
一定要有水
垂直运动为主 水平运动为主
二、联系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在成因上的联系
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 缘可以有崩塌,崩塌堆载也可以形成滑坡。而崩 塌和滑坡都可以为泥石流提供松散物质。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空间分布上的联系
它们的空间分布 虽然不完全重合 ,但也有一定的 相关性,都主要 分布在山区。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

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

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

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

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

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

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坡方向,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什么叫山地灾害?»山地灾害特指只在山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山地灾害有哪些种类?»山地灾害的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冰崩、雪崩、水土流失等7种,前6种为突发性山地灾害,水土流失为渐进性山地灾害;也有人称为缓发性山地灾害。

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灾害类型,是本科普专栏介绍的重点。

我国山地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我国有灾害性泥石流沟一万多条,滑坡数万处,崩塌数十万处,广泛分布在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滇山地、秦岭、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长白山、天山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山洪分布更为广泛,除上海市以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区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山地灾害的危害»中国是世界上受山地灾害危害最严重和暴发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典型的红层地质灾害案例

典型的红层地质灾害案例

典型的红层地质灾害案例红层地质灾害是指由于红层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导致的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的红层地质灾害案例。

1. 1933年甘肃省宕昌县泥石流灾害宕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地质条件复杂。

当地红层发育,由于地表水的剧烈侵蚀,导致红层岩石松散,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1933年,一场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袭击了宕昌县,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引发的红层崩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该地区的红层岩石由于地震的震动而发生崩塌,导致了大面积的滑坡和崩塌。

这场地震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成千上万栋房屋被摧毁。

3. 1998年广东省阳江市红层滑坡1998年,广东省阳江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红层滑坡灾害。

当地地质构造复杂,红层岩石松散,遭受了连续暴雨的侵袭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滑坡。

这次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失。

4. 2010年陕西省延安市红层泥石流2010年7月,陕西省延安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红层泥石流灾害。

当地红层岩石松散,加上暴雨的影响,导致了大规模的泥石流。

这次灾害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失踪,数千人被迫撤离。

5. 2013年四川雅安红层崩塌2013年4月,四川雅安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红层崩塌灾害。

当地红层岩石松散,受到地震和强降雨的影响,导致了大面积的崩塌。

这次灾害造成了上百人死亡,成千上万人受伤,数万人无家可归。

6. 2002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红层滑坡2002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红层滑坡灾害。

当地红层岩石松散,受到持续降雨的影响,导致了大规模的滑坡。

这次灾害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7. 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红层泥石流2014年8月,贵州省遵义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红层泥石流灾害。

当地红层岩石松散,加上持续降雨的影响,导致了大规模的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

案例二:深圳发生山体滑坡事件 20 多栋楼房倒塌 伤亡无法估计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左右,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 集团后侧发生山体滑坡事故,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经初步核查,事 故已造成22栋厂房被掩埋,涉及15家公司。
深圳山体滑坡厂房倒塌 专家初 步判断:堆土过多或是主因



记者赶到此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楚雄市西舍路乡新 华村,在面目全非、一片狼籍的新华村附近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
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 的一种带大量泥沙、 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 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条件
松散的固体物质 丰富的水源条件 沟谷地形陡峻

强降水及山坡地形决定了此次泥 石流的发生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案例一:2008年云南楚雄特大泥石流灾害 案例二:2015年深圳山体滑坡厂房坍塌
泥石流与山体滑坡
案例一:2008年云南楚雄特大泥石 流灾害
2008年11月2日凌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 流灾害导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
地区: 云南省 地点: 楚雄市 发生日期: 2008-11-02 结束日期: 2008-11-02 伤亡: 35人死亡

前山体滑坡面积大,且有两栋居民楼岌岌可危,现场铁皮房七零八落,有3 名群众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撤离卡车已变形。
滑坡坍塌形成的原因
一、 地形地貌崩塌与滑坡的形成与地形条件 直接相关,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和丘陵区为 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势能条件。 二、山区中各类松散沉积物在一定诱发因素 影响下,易沿下覆基岩接触面形成滑动;软 弱岩层遇水软化,是岩体中的薄弱环节,易 形成层面滑动,松散土层多产生以坠落和剥 落为主的崩塌。

西藏帕隆藏布河谷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西藏帕隆藏布河谷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西藏帕隆藏布河谷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西藏帕隆藏布河谷,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河谷地带。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该地区经常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西藏帕隆藏布河谷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对于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崩塌滑坡是西藏帕隆藏布河谷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根据调查和研究,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1. 高山峡谷区:该区域地形陡峭,山高谷深,加之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山体表层岩层松散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

此外,该区域降水量较大,雨水对山体的冲刷和侵蚀也加剧了崩塌滑坡的发生。

2. 河谷阶地区:该区域地形相对平缓,但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得河岸两侧的土体容易失稳,引发崩塌滑坡。

此外,该区域的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如开垦、采矿等也会对山体造成破坏,增加崩塌滑坡的风险。

3. 冰川作用区:该区域分布有大量的冰川和冰缘地貌,冰川运动和冻融作用会引发崩塌滑坡。

特别是在冰川边缘地带,由于冰川退缩和冻融作用的反复作用,使得山体表层岩层松散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

二、泥石流的分布规律泥石流是西藏帕隆藏布河谷地区的另一种常见地质灾害。

根据调查和研究,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1. 高山峡谷区:该区域地形陡峭,山高谷深,加之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山体表层岩层松散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此外,该区域降水量较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2. 河谷阶地区:该区域地形相对平缓,但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得河岸两侧的土体容易失稳,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此外,该区域的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如开垦、采矿等也会对山体造成破坏,增加泥石流的风险。

3. 冰川作用区:该区域分布有大量的冰川和冰缘地貌,冰川运动和冻融作用会引发泥石流。

特别是在冰川边缘地带,由于冰川退缩和冻融作用的反复作用,使得山体表层岩层松散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文库)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文库)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是指较陡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 1.崩塌: 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2.滑坡:
垂直运动为主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是指较陡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 1.崩塌: 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 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下滑的 现象。 是指斜坡(<50°)上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 2.滑坡:
垂直运动为主
3.泥石流:
是由暴雨、冰 雪融水等水源 激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石块 的特殊洪流。
一定要有水 水平运动为主
二、联系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在成因上的联系
崩塌、滑坡可以相互包含或转化,如大滑坡体前 缘可以有崩塌,崩塌堆载也可以形成滑坡。而崩 塌和滑坡都可以为泥石流提供松散物质。
2.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空间分布上的联系
它们的空间分布 虽然不完全重合 ,但也有一定的 相关性,都主要 分布在山区。
一定要有水 水平运动为主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1)崩塌还是滑坡? 坡度>50° 石块滚落 垂直运动为主
崩塌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
(2)崩塌还是滑坡?
总体坡度<50° 坡面整体下滑 水平运动为主
滑坡Leabharlann 看图片,判断地质灾害类型(3)滑坡还是泥石流?
在山谷 不是坡面整体下滑
有流动的痕迹 泥石流
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

5 不良地质现象

5 不良地质现象

•地质构造
•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 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 生滑坡 •地形地貌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 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17/104
外因
•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震 •风化作用 •人工开挖、爆破
地质缺陷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地下水是导致滑坡的诱导因素; 坡角的开挖是危险的; 爆破及地震对边坡体产生动力效应。
26/104
七、滑坡的防治
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及时果断;应分清缓急;应区别轻重。 2. 防治的措施 排、削、挡、护、绕
27/104
地表排水工程
排水沟
坡面截流排水
28/104
地下排水工程
截水肓沟
29/104
平孔排水
30/104
削方减载压脚
削坡处理示-动用了近名武警官兵在老滑 坡体前沿对沙袋压脚,进行紧急处理,控制滑坡的滑移
(1)岩体崩塌
(2)土体崩塌 (3)混合体崩塌
43/104
3. 按分离面的特性、形状及其崩塌发生的原因分
(1)顺断层或风化层的崩塌 (2)沿裂隙面的崩塌 (3)探头崩塌
44/104
三、崩塌的形成条件
1. 地形条件:坡度>45° 2. 岩性:脆性岩石或上硬下软 3. 构造:高陡裂隙 4. 诱导因素:暴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暴破、地下 采矿等
5.2 landslide
3/104
2. 滑坡landslide: 指斜坡上大量的土体或岩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 象,是斜坡破坏的一种类型。
山体滑坡
5.2 slopeslide

现场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滚石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滚石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体崩塌、⼭体滑坡、泥⽯流、滚⽯灾害应急处置⽅案现场⼭体崩塌、⼭体滑坡、泥⽯流、滚⽯灾害应急处置⽅案1.总则?编制⽬的为⾼效有序地做好突发⼭体崩塌、⼭体滑坡、泥⽯流、滚⽯灾害应急防治⼯作,避免或最⼤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命和公司财产安全。

编制依据依据《电⼒企业现场处置⽅案编制导则》、《⾃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及上级公司的应急预案管理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适⽤范围适⽤于所有项⽬现场的⼭体崩塌、⼭体滑坡、泥⽯流、滚⽯灾害应急处置救援⼯作。

应急⼯作原则?发⽣⼭体崩塌、⼭体滑坡、泥⽯流、滚⽯灾害后,⾸先紧急避险,实施⾃救;统⼀领导,有效组织现场资源;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及时联系外部救助。

定义⼤⾬:⽇降⾬量~毫⽶。

暴⾬:⽇降⾬量毫⽶以上。

持续降⾬: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变化较⼩的降⾬,通常降⾃⾬层云或低⽽厚的⾼层云。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组长:现场负责⼈成员:其他现场⼈员职责组长职责(1)负责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与培训;(2)负责现场出现⼭体崩塌、⼭体滑坡、泥⽯流、滚⽯灾害后,⽴即启动本应急处置⽅案,了解和掌握灾情及现场救援动态,负责现场决策、救援指挥⼯作;(3)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类物资、设备和⼈员调配;(4)掌握灾情,及时向区域经理或上级部门领导汇报;(5)负责协调业主或上报并配合相关急救部门进⾏急救⼯作;成员职责(1)加强相关知识学习,熟练掌握相应⾃救常识;(2)灾害发⽣时紧急避险,确保⾃⾝安全前提下,帮助他⼈;(3)听从指挥,积极参与救援,照顾伤员。

3.风险分析⼤量突发性或连续性的降⽔积蓄到⾜够引发⼭体滑坡、泥⽯流的储量或破坏性地震引发⼭体断裂,都可能引起⼭体滑坡及泥⽯流灾害。

⼈为因素上,不合理的⼈类⼯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路蓄泄⽔等都可能诱发滑坡。

修建铁路、公路、依⼭建房时,如进⾏⼤⼒爆破、强⾏开挖,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撑⽽发⽣滑坡、塌⽅。

持续降⾬、差异风化、⽔流冲刷、冻融循环、根劈作⽤、地震、⽓温变化、⼈类活动等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个或多个⽯块在重⼒的作⽤下沿斜坡向下运动,致使出现滚⽯灾害。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区别表格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区别表格

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区别表格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三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通常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带等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容易形成滑坡。

滑坡的规模和影响范围较大,可能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崩塌是指陡峭的斜坡上的岩体、土体等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

崩塌通常发生在山区、峡谷等地区,由于地形陡峭,容易形成崩塌。

崩塌的规模和影响范围较小,但也可能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泥石流是指山区、峡谷等地带的暴雨、洪水等水流冲刷地面,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形成流动体的现象。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峡谷等地区,由于地形陡峭、植被破坏等原因,容易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的规模和影响范围较大,可能对
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三种不同的地质灾害,它们的成因、规模和影响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岩土灾害案例

岩土灾害案例

岩土灾害案例研究
摘要
本报告将对各类岩土灾害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侵蚀、矿山水和采空区灾害等。

这些灾害都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灾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一、滑坡灾害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灾害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大的特点,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引发大量滑坡灾害,造成约8万人死亡或失踪。

二、崩塌灾害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的现象。

崩塌灾害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声响和震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例如,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被埋,数百人死亡或失踪。

三、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雨、融雪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灾害具有强大的冲刷、搬运和堆积能力,常常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例如,2013年7月22日,辽宁岫岩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58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

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

自然和人为因 素 降雨引发泥石 流 降雨引发泥石 流 自然因素 工程施工
2007.5.25
10
16
2007.7.19 2007.8.10 23:00 2007.10.17 2:00
29 11 5 1 5
5 3 500 2.5
降雨 强降雨,地质 条件差
2008年1-12月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6580起,其中滑坡 13450起、崩塌8080起、泥石流443起、地面塌陷451起(图 1)。共造成1598人伤亡,其中死亡656人,失踪101人,直接 经济损失32.7亿元。与2001年以来的多年同期相比,2008年 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低于多年平均值( 表1)
图1 2008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表1
年代
2001年以来地质灾害灾情对比
发生数 死亡 失踪 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量(起) (人) (人) (人) (亿元)
2001
2002 2003
5793
48000 13832
788
907 743
120
109 125
936
470 3355
35.0
51.0 48.7
2004
2005 2006 2007
13555
17751 102804 25364
734
578 663 598
124
104 111 81
280
339 453 446
40.9
36.5 43.2 24.8
2008
2001- 2007年平 均值
26580
32443
656
716
101
111
841
897
32.7
1.1.2 滑坡灾害

山区公路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

山区公路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

山区公路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摘要:本文对山区公路工程中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特殊土地质灾害问题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字:山区公路;滑坡;崩塌;泥石流;软土;膨胀土;防治措施引言在山岭重丘区修建公路,工程量巨大,工程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膨胀土等发生频繁。

这不仅增加了公路的建设投资,而且还影响到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营。

因此,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应引起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1.滑坡及其防治1.1滑坡滑坡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

通常表现为斜坡大量上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动。

滑坡多发生在地质构造运动激烈的山区。

一般地层表而呈现岩石破碎,多裂隙,极度风化受暴雨侵袭渗透或人为破坏,使原本比较稳定的山体发生滑坡。

在山区山高坡陡、潜在滑坡地带修建公路,如采取不恰当的大爆破开挖路堑或半填半挖路基或设计不当,坡率太小,没考虑布设合适的支挡结构等,都会使山体失稳而发生滑坡,规模大的滑坡一般缓慢、长期地往下滑动,其位移速度在突变阶段才显著加快。

因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的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

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危害性很大。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有: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其中与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有关的因素有:(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

滑坡,泥石流案例分析

a
11
十一月二日凌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 雄市西舍路乡发生泥石流灾害,全市十五个乡 镇三万七千余人受灾。据介绍,受灾乡镇均处 于较远山区,而通往灾区的四条道路均因塌方 中断,目前救援人员只能徒步进入灾区,道路 抢通工作正在艰难推进。三日凌晨抵达灾区的 救援队均为徒步进入,但因通讯不稳定,灾情 较重地区与外界联系仍较为困难。一路上塌方 随处可见,救援人员通过塌方严重的地方,都 必须下车,让车辆慢速通行。
a
5
记者赶到此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楚雄市西舍路乡新 华村,在面目全非、一片狼籍的新华村附近
a
6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 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 的一种带大量泥沙、 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 的特殊洪流。
a
7
泥石流形成条件
松散的固体物质 丰富的水源条件 沟谷地形陡峻
a
8
强降水及山坡地形决定了此次泥 石流的发生
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 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 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 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 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
时间上:泥石流大都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物质积累阶段) ,出现多雨或暴雨强度大的年份及冰雪强烈消融的年份;就季节 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期和冰川积雪强消融期的6— —9月;就日际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午后至夜晚。
a
12
案例二:深圳发生山体滑坡事件 20 多栋楼房倒塌 伤亡无法估计
a
13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左右,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 集团后侧发生山体滑坡事故,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经初步核查,事 故已造成22栋厂房被掩埋,涉及15家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5、滑坡
湖北省巴东县滑坡
香港山体滑坡
91
滑坡要素:
92
查中大滑坡
93
鸡扒子滑坡
94
滑坡周界
四川云阳鸡扒子滑坡
95
96

滩 滑 坡
97
98
长江三峡库区链子崖变形体
99
深圳石南山区大南山滑坡群
100
山西省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砂沟滑坡群
101
砂沟滑坡剪出口老滑坡擦痕
102
川藏公路二郎山东坡鸳鸯崖滑坡全貌
133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0+500~K40+550路段边坡崩滑
134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K40+500~K40+550路段边坡崩滑
135
宝成铁路K190滑坡全貌
136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
137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K102滑坡用抗滑明洞处理,花8000万元
138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2滑坡
139
145
6.2滑坡分类和稳定性计算
6.2.1滑坡分类
按滑动面与岩土体的关系分: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均质滑坡
146
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
推移式滑坡
平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147
按滑坡的 岩土类型分: •堆积层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岩层滑坡
按滑坡体厚度分: •浅层滑坡: <5m •中层滑坡: 5~20m •深层滑坡: 20~50m •极深层滑坡: >50m
114
徽杭高速公路竹岭隧道 西洞口左侧滑坡治理工程在施工中
115
竹岭隧道西洞口左侧滑坡现状和左前侧裂缝
116
竹岭隧道西洞口左侧滑坡前部裂缝
117
竹岭隧道西洞口左侧滑坡坡脚岩体已挤压疏松
118
黄山~杭州高速公路 安徽境内朱村滑坡全貌(前为新安江)
119
徽杭高速公路ZK62左侧 高边坡千枚岩顺节理面大型楔形体失稳
总抗滑力矩 Q2 d 2 AB R K 总下滑力矩 Q1 d 1
一般适用于土质边坡的稳 定性计算,如路基、基坑 等。
155
(3)传递系数法(折线滑面)
边坡条块划分示意图
下滑力计算
156
第i条块的下滑力:
Ti Wi sin i E i-1cos( i 1 - i)
,
T1 N1
计算边坡最后一个条块的剩余推力,如果En>0,则边坡不稳, 需支护,如果En=0,则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如果En<0,则 边坡稳定。 实际工程中要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可增大自重下滑力项,即:
Ei KWi sin i cili Wi cosi tani Ei 1 i
24
新滩滑坡纵剖面图
25
新滩滑坡后缘
26
新滩滑坡西侧后壁
27
新滩滑坡后壁
28
新滩滑坡西侧壁
29
新 滩 滑 坡
30
新 滩 滑 坡
31
新 滩 滑 坡
32
新滩滑坡彩红外航空像片
33
盐池河崩塌
34
盐 池 河 崩 塌
35
盐 池 河 崩 塌
36
盐池河崩塌
37
小 江 流 域 泥 石 流
151
据水文地质现象:
山坡脚泉水较多,地表潮湿。 据边坡变形迹象: 山体裂缝,岩土体扰动、松散。
152
6.2.2滑坡稳定分析方法
•地质分析法
•极限平衡分析法
•赤平投影图解分析法
•有限单元法
•工程地质类比法
153
(1)简单计算方法(平直滑面) 在平面滑动面情形下边坡体的稳定系数K为滑动面上的总抗滑力 F与岩土体重力Q所产生的总下滑力T之比。即
总抗滑力 F K 总下滑力 T
当K<1时,边坡失稳;
当K=1时,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K>1时,边坡稳定。 一般适用于沿平直结构面滑动的 边坡稳定性计算。
边坡滑动面为平面情况
154
(2)瑞典圆弧法(圆弧滑面) 在圆弧滑动面情形下,滑动面中心为0,滑弧半径为R。边坡的 稳定系数K为总抗滑力矩与总滑动力矩之比。即
120
徽杭高速公路K54左侧 长约150米高边坡已砌筑的多级护面墙,因发生滑坡被破坏
121
内蒙古集宁~呼和浩特高速公路 K149左侧开挖路堑诱发滑坡体(约20万m3)下滑
122
山西省长治~晋城高速公路 K31左侧路堑施工诱发大型(约20万m3)基岩滑坡下滑
123
山西省太原~古交二级 专用公路K13施工诱发大型老滑坡复活
6 滑坡
•是指构成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或其他自 然因素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作整体、 缓慢、间歇向下滑动的现象。
1
长江沿岸崩塌、滑坡、泥石流
2
黄腊石滑坡全貌
3
黄腊石滑坡纵剖面图
4
黄 腊 石 滑 坡 工 程 地 质 图
5
黄 腊 发 石 展 滑 特 坡 征 变 形
6
鸡扒子滑坡全貌
7
8
9
10
163
6.3.4土质改良 ◆焙烧法加固
◆化学灌浆
164
6.3.5 支挡加固
边坡整治的浅层控制措施
◆挡土墙 ◆框架梁(格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锚杆、土钉加固 ◆地下排水:渗沟或盲沟系统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边坡整治的深层控制措施 ◆抗滑桩 ◆锚索、框架梁体系
门型钢架桩
第i条块的抗滑力:
N i=c i l i Wi cos i tani Ei 1cos( i 1 i) tani
剩余推力: 其中, E1
Ei Wi sin i cili Wi cosi tani Ei 1 i
i cos(i 1 i ) sin(i 1 i ) tani
157
6.3防治边坡变形破坏的工程措施
6.3.1防渗与排水 (1)外围截水沟 (2)内部排水沟 (3)坡面夯实防渗
(4)盲沟
(5)排水沟
158
159
滑坡防治
160
滑 坡 防 治
161
6.3.2削坡减载
162
6.3.3
边坡整治的表面防护和控制措施
◆坡面植草绿化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坡面排水:截水沟、排水沟
38
小 江 泥 石 流
39
姑 海 泥 石 流
40
蒋 家 沟 泥 石 流
41
宝成铁路沿线 崩塌、滑坡、泥石流
42
塔坝滑坡
43
宝天铁路沿线 崩塌、滑坡、泥石流
44
泥 石 流
45
伯 阳 车 站 泥 石 流
46
成昆铁路沿线 崩塌、滑坡、泥石流
47
共和车站泥石流
48
共 和 车 站 泥 石 流
61
翠华山崩塌
62
翠 华 山 崩 塌
63
华 山
64
华 山 泥 石 流
65
华 山 泥 石 流
66
华山泥石流
67
铜 川 市 滑 坡
68
铜 川 市 滑 坡
69
铜 川 市 滑 坡
70
铜 川 市 滑 坡
71
黄河上游崩塌、滑坡、泥石流
72
查汗大寺滑坡
73
查 纳 滑 坡
74
阿什贡滑坡
75
124
山西省阳城至济源 二级公路路堑深度31米被基岩滑坡堵塞
125
同~三高速公路浙江境内 西坞~冠庄段滑坡导致已砌筑的五级防护工程被破坏
126
陕西省安康境膨胀土滑坡
127
陕西省泾河南岸黄土滑坡(滑坎高54米,滑距约230米)
128
陕西省勉县~宁强高速公路 K19+660~+800高边坡2001年5月发生滑塌
85
2、崩塌
崩塌形成条件:
1. 地形>450
2. 脆性岩石或上硬下软
3. 高陡裂隙
崩塌形成机理示意图
86
87 湖北远安盐池河磷矿崩塌
长江西陵峡链子崖
卸荷裂隙
88
3、倾倒
常见于反向层 状结构边坡岩 体中。 岩层倾角介于 31°~60°之 间的边坡则很 容易产生倾倒 破坏
89
4、深层蠕动
1-石灰岩 2-泥化的页岩
共 和 农 场 滑 坡
76
查 中 滑 坡
77
黄茨滑坡
78
龙 羊 滑 坡
79
洒勒山滑坡
80
洒 勒 山 滑 坡
81
西宁滑坡
82
滑坡堵江
83
边坡稳定性分析
按边坡形成划分: •天然边坡 •人工边坡 按组成物质划分:
•土质边坡
•岩质边坡
三峡工程船闸边坡
84
6.1边坡破坏类型:
1. 松弛张裂
49
利 子 依 达 沟 泥 石 流
50
铁 西 车 站 滑 坡
51
川藏公路沿线 崩塌、滑坡、泥石流
52
铁 雀 儿 山 崩 塌
53
鲜水河滑坡群
54
康定白土坎滑坡
55
古乡泥石流
56
古 乡 泥 石 流
57
陕西关中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
58
西安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
59
西 安
60
古 城
白鹿塬滑坡
预应力锚索
排架抗滑桩
171
172
173
6.4滑坡的监测
• 滑坡的监测是指通过对滑坡的动态观测, 判断滑坡的发展发育阶段,并进行防灾减 灾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