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2023年6月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案例
2023年6月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案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经营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危机,其中公共关系危机更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危机,对于维护企业形象和发展至关重要。
2023年6月,某知名跨国公司面临了一起公共关系危机,下面我们将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未来企业危机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事件发生2023年6月初,该公司的一款新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导致部分用户在使用后出现了不良反应。
这一事件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用户纷纷投诉并要求公司进行赔偿和道歉。
随着事件的发酵,公司面临了一场公共关系危机。
二、企业反应1.迅速响应在事件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了应对危机的专门工作组,并于第一时间发布了危机处理声明,承认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表示将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同时向受影响的用户致以诚挚歉意。
2.透明交流公司采取了积极的交流策略,全面公开事件进展和处理情况,接受媒体和用户的采访,并及时回应各方关切和质疑,以此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3.全面整改公司立即启动了产品召回和整改计划,对产品进行了全面检测和质量改进,同时加强了生产和质量管理,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三、危机管理效果1.公众态度由于公司及时、果断地回应并处理了危机,公众对公司的危机处理态度大多持肯定和谅解的态度,部分受影响的用户也对公司的善后措施表示满意。
2.企业形象公司在此次危机中表现出的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大多数用户和媒体的认可,进一步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
3.风险控制公司在此次危机中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危机管理,成功控制了风险,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和影响。
总结:通过对该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形成危机管理专门团队,并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和交流策略。
2.迅速响应与透明交流是危机处理的关键,企业应当时刻保持对外透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3.全面整改和诚信善后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保障,在危机处理中不仅要解决问题,还需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应对公共危机成为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以多个真实案例为基础,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经验,为今后的危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2019年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迅速传播,造成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引发全球关注。
中国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封城、隔离等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并向全球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为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各国纷纷响应,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一案例展示了在公共危机面前,相关部门的及时决策和有效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形成合力,实现危机化解的最佳效果。
案例二:2011年福岛核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引发全球对核能安全的关注。
日本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导致灾害扩大和社会不安。
事后,日本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并对核电站管理和安全监管进行改革,加强了核安全措施,提升了公众对核能的信心。
福岛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危机应对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企业应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及时向公众披露事故信息,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维护公共信任和社会稳定。
案例三: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联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发全球搜救行动。
马来西亚相关部门和航空公司未能及时准确披露信息,对失联原因调查失控,导致搜救工作陷入僵局,舆论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机时,组织或个人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有效化解危机、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各种类型的危机层出不穷,而危机管理的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企业甚至个人的重要素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背景:某地区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泄漏事故,导致大量有毒气体泄漏,严重威胁了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恐慌,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公众舆论一片哗然。
危机管理分析:首先,化工厂应对危机的反应显得迟缓和不够果断,没有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缺乏透明度和公开度,导致了公众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
其次,政府部门在危机发生后的协调和处理上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展开救援和疏散周边居民,缺乏有效的危机处理预案和应急措施。
最后,媒体的报道也存在一定的不规范,部分媒体过于渲染危机,缺乏客观中立的立场,导致了公众的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
危机管理对策:针对此次危机事件,化工厂应该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团队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危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增强透明度和公开度,减少公众的恐慌情绪。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体系,制定完善的危机应对预案,提高危机处理的应对能力。
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时,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避免过度渲染,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同时加强对危机事件的监督和报道,促进社会公众的理性反应。
总结: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对于企业、政府和媒体来说,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管理能力。
通过对此次化工厂泄漏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危机管理中,透明度、应急预案和舆论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才能更好地化解危机,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希望通过这次案例的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无锡高架桥塌陷案例相关信息引自公众号中国公路学报的文章《彭卫兵,戴飞:无锡312国道锡港路高架桥倾覆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
记者在事故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经现场搜救确认,桥下共有3辆小车被压,其中一辆系停放车辆(无人,驾驶员已找到),另外2辆车上共有3人,已死亡。
侧翻桥面上共有5辆车,其中3辆小车、2辆卡车。
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无锡市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
目前处置工作还在进行。
另据事故救援指挥部发布的信息,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已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
二、基于视频和残骸的倒塌过程分析本团队首先根据网上公开资料、微博信息和相关新闻报道作为分析依据,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认为是车辆偏载超载,导致该段梁桥所受倾覆力矩大于抗倾覆力矩。
根据视频1,可见一辆超载车行驶在梁桥一侧,对梁桥产生了很大的倾覆力矩。
三、初步倾覆计算及有限元模拟边跨跨径25m,中跨40m,如下图所示,主梁线荷载120KN/m,车辆中心距梁中心线2m,超载车辆重量1870KN,支座直径35cm。
四、近年来国内典型梁桥倾覆事故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梁桥倾覆事故,具体如表1和图4-图8所示。
在这些事故中,除萧山桥和戴家沟桥外,其他均为车辆严重超载和偏载作用下桥梁的倾覆破坏,而其中赣粤桥、哈尔滨桥和津晋高速匝道桥均为3辆120吨及以上车辆同时超载且偏载发生倾覆破坏。
五、梁桥倾覆破坏模式总结在对春晖、赣粤和萧山匝道桥等桥梁发生倾覆后的现场考察和痕迹比对的基础上,得出梁桥的倾覆破坏过程如下:第一阶段,上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体转动,此时无论是直线桥还是曲线桥,横向转动均是围绕上部结构的轴线,如图17。
自重通过支座尺寸或线型参与抗倾覆;第二阶段,当变形体转动导致各桥墩的反力重新分布后,按照变形体计算结构的抗倾覆承载力仍然小于结构的倾覆力矩,此时将会发生上部结构的刚体转动,刚体转动的轴线是荷载作用侧最外侧两个支座的连线,如图18;第三阶段,当上部结构变形体转动和刚体转动耦合形成的转动角开始大于滑动临界角时,结构发生滑动,并进一步加大倾覆荷载,引发结构倒塌,如图19。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公众关注和负面舆论,可能对企业形象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列举10个公共关系危机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因为生产过程中的疏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企业在危机处理中缺乏透明度和及时沟通,导致公众对企业的质疑和不信任,进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2. 产品质量问题某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推出一款新车型,但不久后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多起事故和消费者投诉。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未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进而对品牌形象和销售额造成严重影响。
3. 媒体报道失误某媒体在报道一个重大事件时,由于信息获取不准确或主观判断错误,发布了虚假或误导性的新闻,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媒体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道歉和更正错误,导致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对媒体的影响力和商业利益造成负面影响。
4. 员工不当行为某餐饮连锁企业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歧视性言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
企业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对员工进行处理和道歉,导致公众对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对企业的利益和声誉造成损害。
5. 数据泄露某科技公司的用户数据被黑客攻击导致泄露,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和不满。
公司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通知用户和采取措施保护用户利益,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对公司品牌和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6. 劳工纠纷某制造业企业的员工因为工资待遇不公和工作环境恶劣而发起罢工,引发了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未能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的劳工政策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造成损害。
7. 领导人丑闻某政府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因为涉嫌腐败、性丑闻等丑闻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领导层的不满和抗议。
公共危机案例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危机事件日益增多,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本实验选取了2009年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件作为案例,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验目的1. 分析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2. 评估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提出改进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三、实验方法1. 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2. 案例分析法:对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3. 对比分析法:对比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案例,找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事件背景及过程成都市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于2009年6月5日,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导致乘客伤亡。
事件发生后,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迅速反应,全力开展救援和善后工作。
2. 政府表现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2)全力救治伤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3)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遇难者家属的诉求;(4)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情况。
3. 媒体表现媒体在危机管理中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报道事件进展,满足公众知情权;(2)关注遇难者家属的诉求,推动政府采取有效措施;(3)监督政府工作,确保政府履行职责。
4. 社会组织表现社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工作,提供人力支持;(2)开展心理援助,帮助遇难者家属度过心理难关;(3)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遇难者家属,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
公共危机的案例分析范例
公共危机的案例分析范例公共危机是指一种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对广大公众、社会安全或公共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由于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和影响面广泛,因此在解决和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方法和手段也需要非常专业和有针对性。
本文将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案例介绍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被称为“三聚氰胺事件”的公共危机。
这起事件发生在中国的奶粉生产和销售业,涉及到公司追求利润和质量控制不够严谨的问题。
在这一事件中,多家国内知名奶粉企业被曝出含有三聚氰胺成分,数千名孩子在食用这些奶粉后出现肾结石、肾衰竭等病症,近百名婴儿因此死亡。
二、应对和解决方法1.立即公开事件在公共危机发生之后,政府和企业立即应该公开事件,并全面、透明地向社会公众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影响范围和应对措施。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政府和企业曾多次尝试掩盖此事,立即向公众公开事件是一个积极的回应方法,可以为公众提供及时信息,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2.及时切断事件源头公共危机解决的关键在于及时切断事件的源头,防止危机进一步发展、蔓延。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中国政府采取了封锁市场的措施,禁止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出售。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迅速、有效地切断了事件的源头,避免了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3.全面检查和回溯公共危机在处理之后,还应全面检查和回溯受影响的人群,确保他们得到充分和妥善的处理和治疗。
对于三聚氰胺事件中受伤者和受害者,中国政府积极组织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同时严格管理奶业生产企业,确保通过回溯机制发现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建立长效机制公共危机的发生无一例外地说明预防机制没有到位。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长效预防机制,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提高门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总结公共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公共健康的风险,应该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及时、有效、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应对和解决。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案例分析
1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1、现代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 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 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 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 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 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 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 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 机的危害, 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 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突发事件危机的特征: 突发事件危机的特征:
(1) 突发性 (2) 危害性 (3) 紧急性 (4) 连锁性 (5)群体性 (6) 不确定性 (7) 机遇性
25
危机虽然可能发生,但政府应有能力管理; 危机虽然可能发生,但政府应有能力管理; 危机虽具有突发性,但可以预防; 危机虽具有突发性,但可以预防; 危机虽有不确定性,但可以降低; 危机虽有不确定性,但可以降低; 危机虽然无法避免,但可以减缓强度,缩小范围; 危机虽然无法避免,但可以减缓强度,缩小范围; 危机虽会造成损害,但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危机虽会造成损害,但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危机虽会产生风险,但也是改善和发展的机会。 危机虽会产生风险,但也是改善和发展的机会。
8
其次, 其次,危机管理是提高政府组织管理水 平的必需。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缺乏危机 平的必需。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 意识,必然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 意识,必然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的政 府组织和企业目前缺乏一种能够预防、 府组织和企业目前缺乏一种能够预防、察觉 和化解危机的内在机制。 和化解危机的内在机制。危机管理包容了政 府组织在顺境、 府组织在顺境、逆境之中以及发展过程各阶 段的管理内容, 段的管理内容,是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 理思想,因而它是目前较合适的管理模式。 理思想,因而它是目前较合适的管理模式。
《公共危机案例分析》课件
结语
对公共危机处理的思考和总结
公共危机是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应对。
对公共危机相关工作的启示
公共危机涉及面广、影响重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协作,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
事件暴露了我国环境保护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促使了环境保护和企 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加强。
案例分析三:马航MH3 70失联事件
事件起因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 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起了 全球的关注和搜救行动。
事件处理过程
搜救行动历时数年,但搜救结 果并未找到完整的飞机残骸。 事件引起了对航空安全、民航 管理和航班通讯技术的全面审 视和改进。
影响及教训
事件引发了全球航空业的危机 感和反思,加强了对航空安全 的管理和控制,推动了相关技 术的创新和应用。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1 知识储备与危机管理准备
建立和完善内部危机管理机制,积累危机管 理的知识和经验,提升应对能力。
2 应对公共危机的一般原则和策略
及时回应、透明公开、积极沟通、创新应对, 缓解公众恐慌,维护组织形象和声誉。
公共危机案例分析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会分析三个公共危机事件,探讨公共危机的定义、特点, 以及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我们还将重点讨论危机的处理步骤、策略和教训。 最后,我们会总结对公共危机处理的思考和对相关工作的启示。
什么是公共危机
定义
公共危机是指由社会组织、公共事件、经济问题、自然灾害等引起的造成一定社会危害和公 众失信的事件和事态。
公共危机的处理步骤
1
采取应对措施前的准备工作
2
危机爆发后的应对措施
案例分析一:三鹿奶粉事件
事件起因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题三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题三一、案例背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给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案例分析将环绕某国某地区发生的一起公共危机事件展开讨论,旨在探索该事件的背景、危机管理措施以及其效果。
二、案例分析1. 事件背景该国某地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房屋被毁、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毁。
此次自然灾害是该地区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2. 危机管理措施(1) 紧急救援措施:政府迅速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调派了救援队伍、医疗人员和物资到灾区。
同时,政府与当地社区合作,组织了志愿者队伍,提供紧急救援和救助。
(2) 信息发布与沟通:政府建立了紧急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公众提供灾情、救援发展和安全提示等信息。
政府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提供匡助。
(3) 重建与恢复:政府制定了详细的重建计划,包括修复基础设施、提供住房援助和重建当地经济等。
政府与国际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筹集资金和资源,加快重建进程。
3. 危机管理效果(1) 救援及时:政府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及时救助被困群众,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信息透明:政府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提供安全提示,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3) 重建有序:政府制定了详细的重建计划,加强了与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加快了重建进程,匡助灾区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4) 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展现出高效、负责的形象,赢得了公众的赞誉,提升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三、案例启示本案例分析反映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案例启示:1.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2. 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 加强与社区和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匡助。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二) 政府与民众矛盾突出
瓮安县政府和瓮安县人民之间有深刻的矛盾。 该县治安长期不好,安全指数极低,群众的幸福 感也低,少数公安人员涉黑严重。因此,县公安 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群众中丧失了公信力和权威 性,在“6·28”事件发生之前,2007年9、10月, 瓮安县城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至今未破案, 此事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些居民直言根本不 信任警察。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 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 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 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 反应十分强烈。
一、瓮安县“6·28”事件回顾
危机前阶段 危机阶段 危机后阶段
• (一)危机前阶段
• 6月21日晚,李树芬在刘某做俯卧撑的时候“被水淹了”。 十几名消防队员打捞半个多小时未果,撤走。
• 22日,家属请求将王某等三人带回派出所询问。派出所未 做笔录就将人放走。家属怀疑死者系他杀,请求刑侦。公 安局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未予立案。
• 5. 开展政府政府整顿工作 实施干部问责制度,解决合理 诉求与积案 ,作 出一系关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 制度安排。
三、瓮安事件危机管理工作的成功与不足
• (一)危机管理的成功之处
1.慎用专政措施
• 在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不法分子用石头、砖头、 酒瓶、爆竹等袭击维持秩序 的公安民警和消防 兵,广大民警和武警、消防官兵保持了极大的克 制,没有动用火力,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各级公安、 武警和地方党政干部的一同努力下。在二十九号 下午,最终依法、克制、妥善处置了这起群体突 发事件,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有力地维护 了瓮安县的社会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尽可能地 减少损害。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组织或个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应对和恢复措施,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在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公共危机管理案例,探讨危机管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案例背景:2010年海地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里氏7.0级的强烈地震,造成了超过22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次地震是海地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该国的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破坏。
危机预防阶段在危机发生之前,海地政府和国际社会对地震的预防工作做得并不充分。
海地位于地震活跃带,地震风险较高,但该国的建筑标准和抗震设计普遍不达标,许多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此外,海地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准备也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地震预警和疏散演练。
危机应对阶段地震发生后,海地政府立即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但由于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援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
国际社会迅速响应,派出救援队伍和物资援助。
联合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组织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医疗救助、食品和帐篷等。
然而,由于救援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协调不力,救援效率受到了影响。
危机恢复阶段地震过后,海地面临着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
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重建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海地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同时,海地政府也加强了对地震风险的管理,提高了建筑标准和抗震设计要求,以减少未来地震可能带来的损失。
案例分析1.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海地地震案例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这包括提高建筑标准、加强预警系统和进行应急演练等。
2. 应对策略的及时性:在危机发生后,迅速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这需要政府和国际社会迅速响应,提供必要的救援资源和技术支持。
3. 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在危机管理中,各方的协调合作对于提高救援效率和效果至关重要。
公共管理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康泰公司16日发布通报,将此称为“疑似偶合死亡事件”, 并称“偶合症是最容易出现的,也是最容易造成误解的”, “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
12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通知,暂停深圳康泰公司这两 个批次的乙肝疫苗使用,当时这些疫苗已销往广东、贵州、湖 南三省。1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要 求暂停使用深圳康泰公司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前两批次 疫苗流向也已公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深入调查婴 儿死亡原因,进一步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疫苗产品质 量进行检验。
疫苗有可能对健康构成危害,那么国家对此有何救助措施?
•
根据2005年6月1日起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
予一次性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级政府制定。其中,对接种第一类疫苗所
致异常反应,其补偿费用由省级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
质炎疫苗相关病例善后处理指导意见,要求帮助符合条件的患者及其家庭按
规定享受基本生活救助、父母再生育、医疗救助以及残疾照顾等方面的政策。
2014年1月3日,国家食药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联合通 报乙肝疫苗问题调查进展:未发现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疫苗存在 质量问题。目前累计报告的17例疑似与接种康泰公司产乙肝疫苗 有关的死亡病例,均已明确或初步判断与接种疫苗无关;1例已 康复出院的重症病例,不排除接种康泰产乙肝疫苗引起的异常反 应(过敏性休克)。
• 康泰疫苗市场占有率高达65% • 康泰生物官网信息显示,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
是中国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上市 占有率达到65%以上。 • 12月15日国家药监局要求立即停用康泰生物批号乙肝疫苗。12月24日食药监 总局进驻康泰开展病例调查工作。此前,国家食品监督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 委已联合下发暂停使用康泰疫苗的紧急通知。26日康泰有关负责人表示,国 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专家检查组正在调查,20天左右会出检验结果。 截至2013年12月28日康泰生物厂区已经处于停工状态。 • 大连汉信生物亦暂停生产 • 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9月,是国内起步较早的一家专业从 事疫苗生产、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1.6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3年12月拥有国内最好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 12月26日记者了解到在疫苗事件出现之前汉信公司就已经停产。 • 天坛生物:涉事产品全部合格 • 天坛生物12月25日还就公司疫苗致婴死亡发布了澄清公告,称公司对相应批 号乙肝疫苗的生产和运输过程等方面作了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批 疫苗产品在生产、检验、批签、储存、运输等环节均符合相关规定。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doc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5-2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姓名:***学号:**********班级:公共1215*2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一一基于政府公信力的视角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时,其言行受到公众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力。
它是公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
公共危机管理对于政府公信力而言既是挑战乂是机遇。
如果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处置得当,不但能缓解危机的负面影响,还能增强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进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水帄。
反之,则会进一步加速危机事态的严重性,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很大冲击,甚至政府可能由此失去民心。
近年来,国内有关政府机关行政合法性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政府在处理此类事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政府公信力在不冋程度上受到损伤。
因此,木文旨在从公共危机管理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宄思路出发, 通过对具体的政府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分析,找出危机管理中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有利于减少该类危机事件的发生,更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水帄和公信力水帄。
首先,本文分别对政府公信力和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做了阐述,为事件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对政府公信力和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进行论述,分析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
以此为基础,对近期的5 *2 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政府机关行政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最后,本文综合概念分析、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建设、提升政府危机管理公职人员的素质水帄、提升公共危机的社会参与水帄以及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建设等一些建议。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5 *2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政府机关行政合法性公共危机目录1•弓I言 (4)1.1研究背景 (4)1.2现实意义 (4)2. 5.2黑龙江庆安枪击事件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5)2.1事件概况 (5)2.2事件经过 (5)2.3 5. 2本案对政府公信力冲击的原因分析 (6)2.3. 1事发后各主体第一时间行为 (6)2.3.2公众舆论压力下的相关主体行为 (6)2.3.3对公信力原因冲击的分析 (7)2.4事件结果及总结 (7)4.政府提高公信力的措施 (9)4.1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 (9)4.2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建设 (9)4.3提升政府危机管理公职人员的素质水帄 (9)4.4提升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水帄 (9)4.5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建设 (10)5. (10)1•引言1.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和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我国各类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各种社会矛盾及问题不断积聚,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特别是近些年,我国持续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度频发期。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发的、对公众利益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强烈反应,对相关组织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案例,以期引起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2008年中国奶粉事件是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
当时,多家奶粉企业的产品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路结石。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声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怒。
事件发生后,相关企业采取了召回产品、赔偿受害者等措施,但对企业形象和市场信任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其次,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也是一起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危机事件。
当时,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一座海上油井发生爆炸,导致大规模的原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环境和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批评,BP公司不得不承担巨额赔偿和环境修复费用,公司形象和市值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再次,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也是一起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
当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飞行途中失联,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搜救行动。
这一事件不仅对失联乘客家属和相关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也引发了全球对航空安全和失联原因的猜测和质疑。
事件发生后,相关国家和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救和调查工作,但至今仍未找到确切的失联原因和飞机残骸。
最后,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也是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
各国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医疗救治工作,但疫情的蔓延和影响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对相关组织和个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对措施。
只有加强危机管理和公共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分析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由于突发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公共危机事件不仅会对个人和组织造成损失,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事件,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2010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玲玲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浙江省温州市,一名叫玲玲的女孩被一辆小货车碾压致死。
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在这起事件中,涉事司机的逃逸行为、警方的应对不当、媒体的报道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了事件的不良后果。
这一事件成为了公众对于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的关注焦点,也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
首先,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来看,这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与交通安全管理不到位、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
在这起事件中,小货车司机因为违章驾驶逃逸,最终导致了一名无辜女孩的死亡。
这凸显了交通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交通安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其次,事件发生后,警方的应对不当也成为了公众质疑的焦点。
在玲玲事件中,警方的处理方式和信息披露不够及时、透明,导致了公众的不信任和质疑。
这也反映出了相关部门在危机事件处理中的不足,需要加强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增强公众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最后,媒体的报道方式也对事件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玲玲事件中,部分媒体对事件的报道不够客观、公正,甚至存在夸大事实、炒作情绪的情况。
这种报道方式不仅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和焦虑,也会对事件的解决产生一定的干扰。
因此,媒体在报道公共危机事件时,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平,避免不良情绪的传播。
综上所述,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暴露出社会管理体系的不足和问题。
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问题的根源,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发的、对公众利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企业、组织等针对突发事件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管理手段。
本文将以某公司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例,分析其公共危机管理措施的得失,以期为类似事件的管理提供借鉴。
某公司生产的某款产品因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投诉,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形成了一起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
在此次危机事件中,某公司首先采取了召回产品、公开道歉、赔偿受害者等措施,以尽快控制危机蔓延的势头。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不满情绪,减少了事件的负面影响。
但与此同时,某公司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某公司在危机初期的信息公开和应对措施上存在不足。
公司未能及时向公众公开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进展,导致公众对事件的猜测和传言愈演愈烈,加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
其次,某公司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舆情监控和危机预警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和应对危机事件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导致危机处理不够及时、果断。
最后,某公司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缺乏与消费者、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和协调,未能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导致事件处理效果不佳。
针对以上不足,某公司应加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团队,完善危机处理预案,加强舆情监控和危机预警机制,提高危机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某公司还应加强与消费者、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树立公司的社会责任形象,增强公众对公司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危机处理的预案制定和应对能力提升,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企业才能在危机中化危为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公共危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加强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危机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增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以有效化解危机、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公共危机案例分析-公共管理
公共危机案例——海南省海口长流镇琼华村强拆事件事件回放:海口秀英区长流镇琼华村部分村民私自将村庄规划范围外的农用地非法转卖给外来人员,大肆在村庄周边农用地滥占滥建。
2016年4月29日起,秀英区依法对104宗建筑组织实施强拆,当日已成功拆除琼华村非法占地违法建筑31宗。
30日上午,秀英区继续组织城管、联防、国土、消防等部门对琼华村剩余73宗非法占地违建进行强制拆除。
在拆除现场,一些人对执法人员采用丢砸石砖、燃放鞭炮、发射烟花、点燃煤气罐等暴力行为阻碍正常执法。
在双方冲突中,各有人员受伤。
最终执法人员得以进入现场对剩余违法建筑继续实施拆除。
但是,随后出现了执法人员打人的事情,并被屋内的人拍到视频放到互联网上。
视频中,多位着黑衣黑帽、戴白色口罩的执法人员用棍棒反复殴打躺在地上的三位妇女,妇女被打得哀嚎不止;一位13岁的少年被几位执法人员架到屋边的地上,第一次被多位执法人员拳打脚踢,打得趴在地上,之后坐在屋前的水泥地上,又再次被多位执法人员拳打脚踢。
这段视频立即引起网民极大愤怒,网民对执法人员口诛笔伐,网络舆论出现一边倒的态势。
海口市委市政府在5月1日上午召开的紧急会议提出,党和政府代表群众的利益,无论是执法,还是其他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手无寸铁、特别是妇女、儿童进行殴打,这是党纪国法不能容忍的。
同时,拆除违法建筑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的具体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5月1日晚,海口市委做出问责决定:秀英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琼华村拆违行动总指挥黄鸿儒,疏于管理监督,对拆违行动组织领导不力,对行动风险评判不够,对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海南省“庸懒散奢贪”行为问责办法(试行)》规定,市委同意黄鸿儒引咎辞去秀英区区长职务,同时免去其秀英区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公共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公共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本文将对一起典型的公共危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案例背景具体年份,具体地点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名称。
该事件起因于详细阐述事件的起因,迅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影响。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在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危机的发展过程(一)初始阶段在危机的初始阶段,描述最初的情况和表现,例如相关的现象、消息传播等。
由于分析初始阶段未能有效控制的原因,危机开始逐渐蔓延。
(二)扩散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进入扩散阶段。
阐述危机扩散的范围、速度和影响程度,比如影响的区域、涉及的人群等。
这一阶段,说明危机扩散的主要推动因素,使得危机的形势愈发严峻。
(三)高峰阶段危机达到高峰,详细描述危机在高峰时的严重程度,包括造成的损失、社会的恐慌程度等。
此时,分析应对措施在高峰阶段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四)缓解阶段经过各方的努力,危机逐渐进入缓解阶段。
阐述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使得危机得到缓解,以及还存在的一些遗留问题。
三、危机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估(一)政府的应对措施政府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调动了各种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列举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如调配物资、组织救援队伍等。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指出政府措施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信息发布不及时、协调不够顺畅等。
(二)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众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危机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例说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具体贡献,如提供物资援助、心理辅导等。
但也存在分析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缺乏统一指挥、专业培训不足等。
(三)媒体的作用媒体在危机期间发挥了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阐述媒体的报道方式和内容,以及对公众情绪的影响。
但部分媒体在报道时指出媒体报道存在的偏差或不实之处,可能导致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2008年中国爆发冰雪灾害为例
学校、院系: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2010级行政管理
姓名:***
学号:************
2012年12月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公共安全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将会对一个国家或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给政府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以政府应更加重视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并妥善进行公共危机管理。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意义何在?如何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并对危机事件妥善管理?这是政府值得深思的问题,并具有深远意义,因为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
关键词:公共安全;公共危机管理;危机事件
引言:现阶段,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进步,国民经济高度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从2008年初中国大范围爆发的冰雪灾害到5月中旬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从苏丹红一号到三鹿毒奶粉,再到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等。
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给我国政府带来严峻考验,并且这种形势还在加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因此,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政府要不断发展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措施,积极预防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妥善处理好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事宜。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
公共危机管理的的主体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公共危机管理的重点在预防,其功能是防范危机、化解危机。
其主要工作是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目的在于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提高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需要。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府、称职的政府,迫切需要增加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探索如何预防、应对危机的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使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其公信力。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并且要有能力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
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效率和效果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治理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国内形象。
(三)公共危机管理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存亡。
三、政府积极应对2008年初冰雪灾害危机事件,并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危机
管理
(一)2008年初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概述
2008年年初,我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冰雪灾害。
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超过1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
电煤紧缺、电网中断、房屋倒塌、农业受灾、企业停产、通信中断、火车停运、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封道、大量旅客滞留等。
此次雪灾刚好与春运高峰相叠加,引起了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
对经济、电力、交通、电信运营、农林业造成巨大影响。
(二)雪灾发生后政府所作出的危机管理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雪灾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立即作出反应,派出精锐的解放军和
武警官兵,冲锋在前,向灾区作出支援,在最艰难的地方,最艰难的时刻体现最强战斗力,积极支援,营救受灾群众,抢救各类基础设施,并向灾区发放救灾物资,以保障群众。
基本生活。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雪灾造成大量道路受阻,电网中断,大量旅客滞留,政府快速做出反应,全面疏通道路。
铁道部开行专列,急运发电工电设备,抽调员工,支援灾区。
及时对受阻的道路疏通,加大力度,输送滞留旅客,并迅速抢运物资,运送电煤,使得群众基本的生活资源得到保障。
3、积极供应各种能源,效率优先,打响能源保卫战。
煤、石油行业迅速行动,大型中央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发挥起保护煤、石油等各项能源的行动,一方面努力保护各种能源不受其破坏,另一方面,发挥自身实力,保障正常供煤供油。
4、及时沟通,协调一致。
受灾地区政府发挥带头领导作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受灾省市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后期处置工作,使其危机事件后损失达最小化。
此次雪灾中各地方政府相应应急方案做得较好。
如江西财政部门迅速下拨800万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专项资金到38个受灾严重的县市区,四川提供新鲜农产品等。
(三)对于此次雪灾危机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
1、事前预防工作机制不完善。
虽然此次雪灾属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可以做好提前预防,预警工作。
应做好提前预警,预报工作,紧急疏散群众,保护好相应相关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尽量减少直接的经济损失。
因此,政府提前预警预报工作,做得不够,在以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完善各项预防措施。
2、后期处置力度不够。
政府在对灾后重建的相关事宜,执行力度不够,政府应正确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作出相应应急工作,而且,在后期重建过程中更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保护好各方权益,做好危机管理后期处置工作。
(四)经历此次雪灾,我们应如何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政府应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
加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健全应急体制,加强专业协作,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职责。
2、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应急体系,提高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
因此,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3、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应急保障。
在此次雪灾中充分体现,由此可见,政府必须做到整合资源,加强应急保障,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做到专项专用,确保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4、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应对网络。
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的社会心理行为的预测、疏导和控制,及时帮助社会公众梳理各种复杂信息,预防和克服危机中的恐慌心理。
四、健全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建设
(一)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指挥体制,便于快速高效的决策和调动资源,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明确政府的职权划分和责任机制,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能够切实履行职责,负起责任,各首其位,各尽其职,协调发展。
并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危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
1、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监测网络,全面开展公共危机的监测工作,制定预测信息管理制度,开展预测预报工作,设置功为己的警戒线,并制定好应急预案。
2、建立决策指挥机制。
建立公共危机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并修订应急预案。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制,严格实行公共危机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
3、建立执行机制、检查监督机制、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及物质保障机制等。
(三)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
在现代法治社会,守法、依法是政府一切行为的准则,政府在危机状态下享有更大的权力,对于有效、及时组织和运用国家各种资源,采取强有力措施尽快消除危机、渡过难关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但这种权力也可能会对国民的基本人权、法治造成威胁,因此,需要法律进行规范。
通过危机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确定政府紧急权力的范围和边界,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职责和行使紧急权力的条件、程序。
结论: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帮助政府处理好各种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能帮助政府维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因此,我国要积极发展,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政府应积极做好公共危机管理,努力做好危机事件发生前的预警预报工作和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急预案工作,妥善做好后期处置工作。
随着社会的复杂化,政府应更加意识到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完善危机管理的相关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使我国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丁文喜. 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1
王敬波.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M]. 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