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起草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5期
34
论坛
文稿起草是秘书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办公厅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载体。我认为,做好文稿起草工作,需要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
一、立意与选材
立意是文章的坐标与灵魂。我们起草机关文稿,要紧扣文章的立意。好的立意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集中。文稿应突出一个主题,并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论述,以此统帅全文。多年来,中央出台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基本上每年都会突出一个核心主题:2008年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是农民增收,2010年是统筹城乡发展,2011年是水利建设,2012年是农业科技创新。这样的立意紧扣“三农”形势,突出工作重点,出台政策才有的放矢。
二要鲜明。优秀的剑客敢于亮剑,出色的文稿善于亮明观点。要旗帜鲜明地打出主题,着重分析实际问题,准确表达意图,明确指出问题到底在哪里,表现是什么,
有哪些原因,该怎么解决。许多人都讲,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十分出色,缘于他背后有个优秀的撰稿班子。其中首席撰稿人费夫洛被奥巴马称为“读心人”,能够完整诠释演讲者的构想。如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特别突出了责任感这一基调,演说中一句“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选择希望而不是恐惧,选择齐心协力而不是对立冲突……现在需要做的是开创一个负责任的新时代”,给当时深陷金融危机的美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美国一度引起不小的轰动。
三要创新。文章常作常新的办法,一是观点上与时俱进,阐述新政策新提法,分析新形势新情况;二是思路上别开生面,拓宽思维,开拓新视野、提出新见解;三是角度上另辟蹊径,讲新话出新意,即使老话题,也要旧料新用,老话新讲。立意有深度、有新意,不落俗套,才能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立意确定后,就要紧紧围绕立意来选材。起草者要花相当时间去搜集情况、占有资料,包括通过调查研究来取得第一手材
料。通常有三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研究成果;有关实际情况、工作动态和典型素材;类似文稿的样式。筛选、吃透素材要注意两点:一是服从服务于主题主线,引用政策文件、领导指示,要少而精,不能替代自己阐述;引用事例,要选用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不能冲淡观点;引用典故、古语和群众语言,要恰到好处,不能勉强、造作。二是占有材料要尽可能全面翔实,应收尽收。要深入研究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中央决策、领导指示,新政策新要求新表述以及相关工作进展,掌握鲜活的事例。只有大量占有材料,使用时方能游刃有余。
二、谋篇与构思
篇章结构是文稿写作的关键。谋篇布局就是对文章开头、结尾、层次、过渡与段落的安排,它如同盖房画图纸、雕塑搭骨架,是为主题添枝加叶的过程,结构框架把握好了,文稿就有了筋骨。文稿谋篇需要把握三个方面:
文稿起草需把握的几个 要点
2012年第5期
35
论坛
一是分层次。首先是把总体框架设计好,分清篇章结构和各个层次,把枝枝杈杈的地方想全理顺,把握好观点之间、前后之间、主题与论点之间、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稿不要平铺直叙,而应像“剥洋葱”一样,逐层逐层延伸开来,把握住层次之间的关系。爬格子的人通常都有种感受,用在琢磨提纲上的时间会占去写稿时间的大半。
二是讲逻辑。逻辑是正确思维和准确表达的准则。起草文件稿、领导讲话稿要十分注意逻辑问题,多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来检验表达的严密性。毛泽东谈讲逻辑时提到,要注意整篇文章“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在定提纲时应注意材料组合、论点概括、篇章摆布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管是树形结构还是塔形结构,都应做到大标题照应总标题,小标题回应大标题,一般论点呼应小标题,主次有序,开合有方。
三是有重点。初作文者阐述问题,往往拉开架势,期望把文稿的每个部分和角角落落都充分展开,结果却常常是陷入空泛,处处照应却蜻蜓点水。其实,一篇精彩的文章是非常讲究重心的,通篇稿子能否高起来、深下去,就看能不能抓住关键,抓住“文眼”。首先要聚焦。文章一定要主攻一个富有新意和吸引力的部分或论点,写出来就要抓铁留痕,处处见理。其次要醒目。一篇文章,有的地方需浓墨重彩,有的地方则需“立片言以居要”。最后要升华。起草文稿时
不能只围着任务转圈子、单纯就事论事,而要设身处地,延伸发挥,升华思想。
谋篇设计作为写作技巧,是起草者构思能力的直接体现。出一篇独具匠心的精品,贵在深入思考。老舍说,要用思想来支配文字。因此,写作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一些人倾向于从网络、文件和资料中就地取材,移花接木,这种拾人牙慧的做法不足取。出一篇独具匠心的精品,重在锤炼提炼。要注意从材料中研究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阐明来龙去脉,论证发展趋势,善于归纳总结,提炼关键要点。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日常积累,尤其是素材的积累和思想的积淀。
三、文辞与炼句
机关文稿尽管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多用形象化语言,但是文辞也要尽可能简明活泼。这样,文稿才能活起来,才会耐读。
一是文风明快。文稿中经常点缀一些深刻的隽语秀句,凝练的诗文典故,新颖的概括判断,特别是在每段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上下衔接处,穿插若干妙语或富有哲理性的话,会使文章大大增色。比如,起草领导讲话稿时,多用形象化修辞手法、概括性语言及名言警句,就会使讲话稿朗朗上口、充满感染力。此外,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群众是语言大师,生活是语言的大课堂,多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可以拉近文稿与群众的距
离,增强可读性。
二是文句干净。干净是文稿精巧的一种境界,干净并不意味着文稿生涩、干巴巴、无生气,而是要质朴、简约,像老舍所说的文字要“结实”。机关文稿的基本标准是平实清爽,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绝不绕弯子。判断稿子是否干净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读自己的稿子,读出声来,多读几遍。
三是文笔生动。许多文学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就在于遣词造句圆转优美。开篇要有气势,像《安娜·卡列尼娜》起头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意味深长,富有冲击力。《百年孤独》结尾一句“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就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颇有“豹尾”之妙。起草机关文稿,也可借鉴文学作品的技巧,尽量把问题和道理写得生动活泼,不落俗套。
文稿在语言艺术上的雕琢是无穷尽的,炼句的功夫蕴藏在文字修养中。我感到,提高文字修养,提升遣词造句的水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勤于练笔。写作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加深认识。许多文章都可通过研究经典范例先仿写,同时要尽可能多动笔,不仅珍惜每次参与文稿起草的机会,即使是每个小稿子也要当作大考来认真对待,而且还要自我加压,经常写一些随笔散文小品之类的文章,养成习惯。另一个是精于推敲。虽然也有一挥而就的大作,但多数精品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