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整理)园林工程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土方工程1.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3.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kg/m35.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以α表示, tgα=h/L。
给排水工程9.水头损失: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单位质量液体的机械能的损失称为水头损失,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10.日变化系数:把一年中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叫日变化系数11. 时变化系数:把用水量最高日那天用水量最多的一小时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时用水量,它与这一天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叫时变化系数。
12.经济流速:从经济上讲,应根据当地的管网造价和输水电价,选用经济合理的流速1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相应降水量之比18节点:给水管网的交点叫做节点21地表径流:未进入土壤沿地面流动的水流22.“谷方”:地表径流在谷线或山洼处汇集,形成大流速径流。
为了防止其对地表的冲刷,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山石,借以减缓水流的冲力,达到降低其流速,保护地表的作用。
这些山石就叫“谷方”。
23挡水石:在坡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为了减少径流冲刷损坏路基,在石阶两侧或陡坡处置石挡水。
24护土筋:一般沿山路两侧坡度较大或边沟沟底纵坡较陡的地段敷设,用砖或其它块材成行埋置土中,使之露出地面3-5m,每隔一定距离(10-20m)设置三至四道(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如鱼骨状排列于道路两侧)水景工程28驳岸工程:园林驳岸是指在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水体不被冲刷或水淹等因素的破坏而设置的垂直构筑物29挡土墙:在斜坡或一堆土方的底部起抵挡泥土崩散作用的工程结构体,30护坡工程:河湖坡岸并非陡直而不采用岸壁直墙时,则要用各种材料与方式护坡园路工程33块材路面:包括各种天然块石、陶瓷砖及各种预制水泥混凝土块料路面等。
块料路面坚固、平稳,图案纹样和色彩丰富,适用于广场、游步道和通行轻型车辆的地段37步石:在自然式草地或建筑附近的小绿地上,用一至数块天然石块或预制成圆形、树桩形、木纹板形等铺块,自由组合于草地之中38 汀步:它是在水中设置步石,使人可以平水而过,汀石适用于窄而浅的水面41花街铺地:它是用规整的砖和不规则的石板、卵石以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碎缸片等废料相结合,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各种地纹。
排水管网工程(专升本)复习题答案

排水管网工程(专升本)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雨水排水系统一般组成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街区及厂区管道系统、街道管道系统、排洪沟、出水口。
2. 在街坊和厂区内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200 mm,在街道下的最小管径为300 mm;雨水管道最小管径为300 mm,雨水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 mm。
3. 合流制排水系统管渠设计流量为:生活污水平均流量、工业废水平均流、雨水设计流量之和,采用旱流量进行较核。
4. 雨水口按照雨水篦子在街道上位置分为边沟式雨水口、边石式雨水口、联合式雨水口三种。
5. 污水、雨水管道定线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依次进行布置。
6.径流系数的值由地面覆盖、地面坡度、地貌、建筑物密度、地面铺砌(或暴雨强度、降雨历时等)等情况而定。
(填对三个空就行)7. 污水管道设计流速的最小流速是为了保证管道不发生淤积沉淀,根据国内外经验污水最小设计流速规定为0.6m/s ;污水管道最大的设计流速是为了避免管道被冲刷破坏,金属管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 ,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 5 m/s 。
8、污水按其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9、污水、雨水管道定线一般按照主干管、干管、支管的顺序依次进行布置。
10、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合流制最常见的形式是截流式合流制。
11、一般污水经过处理后,最终的出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利用。
12、排水管道最常用的接口有刚性接口、柔性接口和半刚半柔性接口三种。
13、污水管道系统进行设计时采用高日高时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其单位为L/s 。
14、排水系统的常见布置形式有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分散式等。
15、污水的流动情况比较复杂,进行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时,按照一般液体流动规律,并假设管道内水流是均匀流。
16、污水管道衔接时,常用的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
17、污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有: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室外污水管道系统、污水泵站和压力管道、污水厂、出水口及事故出水口。
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1.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2..设计原则:1.不溢流 2.不淤积 3.不冲刷沟壁 4.要注意通风3.管渠水力设计主要参数:1 设计充满度4.设计充满度h/D:在设计流量下,污水管道中的水深h与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
当h/D=1时称为满流;当h/D<1时称为不满流。
5.设计流速:定义:管道中流量到达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
1.最大设计流速(防止冲刷沟道):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5m/s.最小设计流速(防止沟道淤积):污水沟道0.6m/s,明沟0.4m/s。
6.最小管径:①管径越小,堵塞机会越多,维护养护费用越高;②管径越小,流速一定,坡度会增加很快。
7.最小设计坡度和不计算管断的最小设计坡度:1. 最小设计坡度:坡度和流速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最小设计流速相应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
满流或半满流时,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8.因设计流量很小而采用最小管径的设计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9.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埋设深度定义:指管底的内壁到地面的距离。
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再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覆土厚度定义: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宜为0.7m;人行道下为0.6m。
10.沟段的衔接一.检查井上下游的管段在衔接时应遵循的原则: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高程,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尤其重要;②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造成淤积;③井下游管底不得高于井上游沟底;井下游水面高程不得高于井上游水面高程。
二.衔接方式:1. 水面平接:上下游管段水面高程相同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增特点:易回水,会产生淤积2. 管顶平接:上下游管段管顶高程相同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增特点:增加埋深3. 管底平接:上下游管段管底高程相同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减11.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内容包括:(1).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2). 选择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3). 拟定污水管道的路线—定线(主干管、干管和支管)(4). 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5). 确定需要抽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置等。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资料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资料A一、填空1、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统三类。
2、比流量分为长度比流量和面积比流量。
3、管网核算条件包括消防时、事故时、最大传输时。
4、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流量可能包括以下3种流量:本段流量、转输流量和集中流量。
5、排水管道平面图上,每一设计管段都应注明管段长度、设计管径和设计坡度。
6、雨水管道在街坊内部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最小管径为300mm7、给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8、污水管道的控制点是指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点。
9、雨水管渠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10、钢筋混凝土管口形式有承插式、企口式、平口式,顶管法施工中常用平口管。
11、总变化系数K Z是指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_________污水量的比值。
12、城市规模越大,则污水的总变化系数越(填大或小)。
二、判断题1、巴甫洛夫斯基公式适用于较光滑的圆管满流紊流计算,主要用于给水管道水力计算。
(×)2、海曾-威廉公式适用于较光滑的圆管满流紊流计算,主要用于给水管道水力计算。
(√)3、曼宁公式适用于明渠、非满管流或较粗糙的管道水力计算(√)。
4、巴甫洛夫斯基公式适用于明渠、非满管流或较粗糙的管道水力计算(√)。
5、总变化系数Kz是指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6、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降雨深度。
(√)7、径流系数是降雨量和径流量的比值。
(×)8、排水系统中,既建有污水排水系统,又建有雨水排水系统,称为不完全分流制。
(×)9、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
(√)10、设计充满度是指排水管道中的管径与水深之比。
(×)11、在同一地区,相应于同一降雨历时的降雨,暴雨强度小的,其重现期较长。
(×)12、当在城市河流的桥、涵、闸附近设置雨水出水口时,应选其下游。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第二章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的对象是雨水和污水。
对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
知识点一: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统一由一套管道排放的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1.直排式合流制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
特点:工程投资较少,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沿排放口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渠,将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入原来的水体。
特点: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
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知识点二: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系统的完整程度,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1.完全分流制雨水和比较清洁的工业废水由雨水管渠收集,就近排放;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下游排放。
特点:污水不能不加处理就近分散排放,对保护城市水环境比较有利,但排水管渠工程量大于截流式合流制,一般在城市水环境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采用。
2.不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只有完整的污水设施而没有完整的雨水设施的排水系统。
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的城市建设;二是降水量很小的城市;三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例题】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
A.直排式合流制B.截流式合流制C.完全分流制D.不完全分流制【答案】A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和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三种类型。
浅议我国城市排水体制

浅议我国城市排水体制摘要: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目前仍面临城市排放不合理、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不同步和管理不到位、城市排水系统仍存在投资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体制1引言我国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可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类型。
作为城市收集和输送污水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体制不仅起到排污、防涝和减灾的作用,还能通过再回收利用城市污水,使城市污水产生净化再生,发挥城市水循环畅通的功能,达到保护良好的城市水环境,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当前,我国城市排水体制仍面临城市旧城区合流制排放不合理、改造困难;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不同步和管理不到位;城市排水系统仍存在投资不足等问题,下面针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供对城市排水体制领域的研究参考。
2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现状分析2.1我国城市排水现行体制在我国现行城市排水体制中,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类基本体制:1.合流制合流制就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采用一个管渠系统进行输送、处理和排放的一种体制。
合流制又可分为直排式、截流式与全处理式合流制三种方式。
直排式就是不经任何处理将城市污水和雨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一种合流制排放方式。
这种方式比较落后,一般在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存在。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污水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日显突出,直排式没有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就直接将城市污水和雨水进行了排放,因此出现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截流式是在直排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合流制排放方式。
通过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同时选择设置合适的溢流井和在末端建设污水处理厂等进行污水处理后排放。
截流式在雨量不是太大,混合污水量在截流管的设计流量内时,能有效处理初期雨水和污水,有利于保护水体。
但在超过截流管的设计流量内时,超出部分从溢流井溢出,将会给城市河道水体带来短期、局部的水污染。
截流式还需要污水厂具有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来解决大量进入处理厂的污水,这对成本和处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管网习题

一.名词解释1.跌水井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2.覆土厚度覆土厚度是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3.管网漏失水量管网漏失水量是水在输配过程中漏失的水量。
4.降雨频率某特定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与观测资料总项数之比的百分数。
5.联络管联络管是给水管网中,平时流速很小,主要在干管发生故障时起联络作用的管段。
6.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是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
7.虚环多水源的管网,为了计算方便,有时将两个或多个水压已定的水源节点用虚线和虚节点0连接起来,也形成环,因为实际上不存在,所以叫做虚环。
8.转输流量转输流量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污水量。
9.最小覆土厚度最小覆土厚度是覆土厚度的最小限值。
10.本段流量本段流量是从本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T)2.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具有统一的水压。
(F)3.给水管网基本上采用重力流输水方式。
(F)4.给水管网进行消防工况下校核时,灭火点节点服务水头按低压消防考虑。
(T)5.污水管网按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排放量设计。
(F)6.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污水管径为300mm。
(F)7.在给定的设计充满度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越小。
(T)8.当河流的水位变化很大,管道出水口离水体很远时,不宜采用过多的出水口。
(T)9.雨水从汇水面积上的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时间为集水时间。
(F)10.满流时雨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
(T)三.选择题1.输水干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
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 D )计算确定。
A.事故用水量B.全部设计用水量C.最大小时用水量D.70%平均小时用水量2.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量的( A ),工业企业的事故水量按( A )确定。
排水工程复习

大道沟系统、可持续都市排水系统1.排水工程现代都市中用来搜集、输送、处理和处置污水以及降水旳一整套工程设施, 包括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重要作用:保护和改善环境, 消除污水危害;保障人民旳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保护水资源, 开发水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2.排水系统旳体制排水系统旳体制即排水体制, 不同样旳排水体制排除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以及雨水等旳方式也不相似。
都市排水体制一般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种管渠内排除旳排水系统。
分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旳管渠内排除旳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1)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2)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1)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2)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3)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3.排水体制旳选择体制选择:在新建地区, 一般采用分流制;分流制: 初期雨水旳污染应引起重视;截流式合流制: 雨天污染旳应对措施: 设贮水池等暂存雨水, 雨后用水泵提高至污水厂;工业企业:分质分流, 清污分流;大型都市: 混合排水系统;项目建设: 近远期结合;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4.区域排水系统: 指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旳污水统一排出或处理旳系统长处:1.污水厂数量少, 处理设施大型集中化, 每单位水旳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2.污水厂占地面积小, 节省土地;3.水质、水量变化小, 有助于运行管理;4.河流等水资源运用与污水排放旳体系合理化, 能形成统一旳水资源管理体系。
缺陷:1.当排入大量工业废水时, 有也许使污水处剪发生困难;2.工程设施规模大, 导致运行管理困难, 一旦污水厂运行管理不妥, 对整个河流影响较大;3.因工程设施规模大, 发挥事业效益慢。
5.排水系统旳布置布置原则:一般次序: 主干管-干管-支管;尽量在路线较短和埋深较小旳状况下让最大区域旳污水自流排出。
(1)几种布置形式:(2)正交式合用于地势平坦, 略向一边倾斜地区。
排水道题

1.排水体制分几类? 说明各类优缺点? 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类型。
合流制排水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现在经常采用的是截留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其优点在于管线单一,总长度减小。
缺点为:(1)截留干管管径大,埋深大;(2)提升泵站,污水厂规模较大;(3)水量水质不断变化,运行管理比较复杂。
分流制排水系统为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
分流制其优点是它可以分期建设和实施,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城市污水下水道,在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造雨水道,收集、处理和排放降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水。
不足之处是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水体造成污染。
目前比较好的是截流式分流制,有的叫混流制,虽成本高,但可以解决初期雨水未处理的问题。
2.城市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主要有5部分组成:(1)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其作用是收集生活污水,并将其排送到室外居住小区污水管道中。
(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地面下的依靠重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的管道系统,它又分为居住小区管道系统和街道管道系统。
(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
污水一般以重力排除,但往往由于受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而发生困难,就需要设置泵站。
压送从泵站出来的污水至高地自流管道或污水厂的承压管段,称压力管道。
(4)污水厂。
工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的综合体称污水处理厂。
(5)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
污水排入水体的渠道和出口称出水口,他是整个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终点设备。
事故排出口是指在污水排水系统的中途,在某些易于发生故障的组成部分面前设置的辅助性出水渠。
3.什么叫污水量的日变化、时变化、总变化系数?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为什么随污水平均日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第一次作业 简述不同排水体制的优缺点

答:排水体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两套包括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的方式。
分类: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分流制: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
半分流制
优缺点如下表:
优缺点
排水体制
优点
缺点
直流式合流制
造价投资低
对水体污染严重
截流式合流制
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
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对水体污染较少,适于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较高的地区
工程造价价高,目前尚无实例
B12070206
许艳霞
晴天和初雨时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对水体的污染较直流式有了很大改善
在多雨时仍有部分混合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在多雨地区污染仍然严重
完全分流制
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环保效益好
有出去雨水的污染问题,投资比截流式合流制高
不完全分流制
只建污水系统,不建雨水系统,投资节省
体制具有局限性,适于地形适宜,有地面水体的地区
排水工程复习考试

一.排水体制系统1、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
P192、排水体制: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即指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方式。
193、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排水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废水排放口4、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P19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P19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①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
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系统简单。
②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特点: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在雨天时,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
③完全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合流于一条管渠,全部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特点:卫生条件好,在街道下,管道综合也较方便,但工程量大,初期投资大,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不便,采用者不多。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在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分为:①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特点:比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但对城市管渠的一次性投资较大,适用于新建城市。
②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渠道系统排泄,或者为了补充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的不足而修建部分雨水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后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使之成为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③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环境,但工程费用较大,目前使用不多。
适用于污染较严重地区.5、污水管网系统:排除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管网系统称为污水管网系统6、雨水管网系统:排除雨水的管网系统称为雨水管网系统。
排水体制分类

国内的排水体制
我国的新建城市(区)如深圳市、上海浦东、大连
开发区等都采用的是分流制排水系统,由于设计、
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在这些新建城市(区)中,并
没有真正实现完全分流制所期望的目标,也没有将
服务流域内的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厂。
北京、天津、昆明等城市也规划将合流制全部改
造成分流制排水系统。北京已有2 /3的排水系统
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
截流井做法及降雨初期运行工况
截流井做法及降雨后期运行工况
2.2.1 城市排水体制应分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要求,当 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和废水受纳体条件,结 合城市污水的水质、水量及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情况, 经综合分 析比较确定。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2.2.3 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 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 流制排水系统。 2.2.4 合流制排水体制应适用于条件特殊的城市,且应采用截 流式合流制。
国外的排水体制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与城市的逐步发展密
切相关,因而它是迄今国内外现有排水体制中应用
最多的一种。
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合流制排水管道占排水 管道总长度的70%左右; 丹麦的合流制排水管道约占45%;
德国科隆市的合流制排水管道所占比例甚至高达 94% ;
日本东京的合流制排水管道的比例也达到了90% 以上。
为分流制。
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应改变观念
允许部分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合流制截流体系。
在对老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可
行方案,在各地新建开发区规划排水系统时也需充分分
水污染控制工程要点复习

第一章1.(解释)①排水系统:为了系统的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收集、输送、处理、利用及排放废水的全部工程设施,其组成部分有 管渠系统、污水厂 、出水口 。
②排水系统的体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2.排水系统主要有 合流制 和 分流制 两种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有 直排式 和 截流式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又分为 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和 半分流制 三种。
2.(补,论述)各种排水系统使用情况对比。
答:⑪直排式合流制→投资低,但污染严重,不宜采用。
⑫截流式合流制→在少雨地区较适用,多雨地区污染仍较重,可设调蓄池改善。
但总体优于直排式合流制。
⑬不完全分流制→无雨水系统,投资节省,适合地形适宜可顺利排泄雨水的发展中城镇分步投资。
⑭完全分流制→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分开,环保效益好,投资高,且有初期雨水污染问题。
⑮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分开,且设雨水跳越井,无初期雨水污染,环保效益最好,目前尚无实例。
3.检查井:又称窨井,主要是为了检查、清通和链接管渠而设置的。
检查井通常设置在管渠交汇、转弯、管径或坡度改变以及跌水等处,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渠上也设置检查井。
检查井由 井基和井底、井身 、井盖和盖座 三部分组成。
4.跌水井:当上下游管段出现较大的落差(>2m 时),一般检查井不再适用,改用跌水井链接。
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目前常用的构造有 竖流式 和 阶梯式 两种,竖流式跌水井适用于管径不大于400mm 的管道,大于400mm 的采用阶梯式。
5.溢流井:在合流管道与截流管道的交接处设置溢流井以完成截流(晴天)和溢流(雨天)的作用。
大学建筑给排水判断题练习题

判断题:1、室内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其中分流制是指室内污(废)水和雨水分别设单独的管道系统输送排放的排水制度。
---------------------()2、在热水管道系统布置时为清除因管道受热变形而产生的热应力,可采取的措施有利用自然转角、设置方型弯管补偿器、套管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和疏水器。
-------------------------------------------------------()3、当水泵直接由室外管网吸水时,室外管网的压力不得低于100kPA。
---()4、在建筑物的最低层和设有污水器具的二层以上坡顶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
------------------------------------------------------------()5、在对水温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内(如宾馆、医院等)热水管道的循环方式应采用全循环方式。
-----------------------------------------------()6、屋顶水箱贮存有生活调节水量和消防初期用水量时,管道设置应有保证消防用水不被动用的措施。
-----------------------------------------()7、雨水埋地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200mm,最大不得超过800mm,最小坡度不小于0.003。
---------------------------------------------------()8、当给水管与其它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应遵循给水管在排水管、冷冻管上面,在热水管、蒸汽管下面。
-----------------------------------()9、为了消除温度对排水管道所产生的影响,应设置伸缩节。
-----------()10、消火栓口距地板面的高度为1.1M,出水方向宜向上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
---------------------------------------------------()11、在室外给水系统中,一般以平均日用水量为依据来确定水塔、贮水池和水箱等构筑物的尺寸大小。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一、填空1、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3类。
2、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3、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二、简答题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答: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
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答:1.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
2.排水体制: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也称排水制度。
3.排水体制分类:A.合流制:优点:工程造价投资少,缺点:对水体污染严重。
B.分流制:缺点:工程造价投资巨大,优点:对环境污染很小。
3、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答:1.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废水的工程设施。
2.污水厂: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
3.出水口:净化后废水排入水体的工程措施。
4、排水系统布置形式有哪几种?答: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分区式、分散式、环绕式。
5、排水管道材料主要有哪些?答:1.混凝土管2.钢筋混凝土管3.塑料管和玻璃钢管4.陶土管5.金属管第二、三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一、填空题1.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流);h/D<1时称为(非满流)。
排水体制的类型选择

排水体制的类型选择排水体制的类型选择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沟道系统或是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沟道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系统。
1.排水体制的类型⑴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早期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就近直接排入水体,缺点对水体污染严重。
改造老城市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时,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这是在早期建设的基础上,沿水体岸边增建一条截流干沟,并在干沟末端设置污水厂。
这种排水系统虽然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在雨天,仍可能有部分混合污水因直接排放而污染水体。
⑵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2.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形式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以及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⑴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污水包括排入城镇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就组成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由下列几个主要部分组成:①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
其作用是收集生活污水,并将其排送至室外居住小区污水管道中去。
②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地面下的依靠重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的管道系统称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它又分为居住小区管道系统及街道管道系统。
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污水一般以重力流排除,但是往往由于受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而发生困难,这时就需要设置泵站。
压送从泵站出来的污水至高地自流管呈至污水厂的承压管段,称为压力管道。
④污水厂供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的综合体称为污水处理厂。
⑤出水口及事故排出污水排入水体的渠道和出口称为出水口,它是整个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终点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2..设计原则:1.不溢流 2.不淤积 3.不冲刷沟壁 4.要注意通风3.管渠水力设计主要参数:1 设计充满度4.设计充满度h/D:在设计流量下,污水管道中的水深h与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
当h/D=1时称为满流;当h/D<1时称为不满流。
5.设计流速:定义:管道中流量到达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
1.最大设计流速(防止冲刷沟道):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5m/s.最小设计流速(防止沟道淤积):污水沟道0.6m/s,明沟0.4m/s。
6.最小管径:①管径越小,堵塞机会越多,维护养护费用越高;②管径越小,流速一定,坡度会增加很快。
7.最小设计坡度和不计算管断的最小设计坡度:1. 最小设计坡度:坡度和流速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最小设计流速相应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
满流或半满流时,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8.因设计流量很小而采用最小管径的设计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9.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埋设深度定义:指管底的内壁到地面的距离。
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再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覆土厚度定义: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宜为0.7m;人行道下为0.6m。
10.沟段的衔接一.检查井上下游的管段在衔接时应遵循的原则: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高程,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尤其重要;②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造成淤积;③井下游管底不得高于井上游沟底;井下游水面高程不得高于井上游水面高程。
二.衔接方式:1. 水面平接:上下游管段水面高程相同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增特点:易回水,会产生淤积2. 管顶平接:上下游管段管顶高程相同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增特点:增加埋深3. 管底平接:上下游管段管底高程相同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减11.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内容包括:(1).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2). 选择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3). 拟定污水管道的路线—定线(主干管、干管和支管)(4). 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5). 确定需要抽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置等。
雨量参数1、降雨历时:指连续降雨的时段。
(t -min)2、降雨量:一段时间(年、月、日)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表示方式:a。
深度h(mm)b.1hm2面积上的降雨量(m3·h-1·m-2)3、降雨强度(雨率):某一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
表示方式:a。
i = h / t(mm · min-1)b。
q = K i =166.7 i(L·s-1·hm-2)K取166.7.4、降雨强度的频率和重现期:频率:单位时间内某一降雨强度的降雨出现的次数。
重现期:某一降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时间。
洪水的大小50年一遇1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50年100年频率2%(0.02)1%(0.01)5、降雨的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指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与观测资料总项书n之比的百分数。
年频率:,P-n.=,m/(-N+1).×100%次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降雨的重现期(P):是指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一次的时间间隔。
P=,1-,-,P-n....。
7、推理公式:雨水管道设计流量一般采用推理公式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雨水沟道的设计流量,L/s;A——排水面积,hm2;i ——降雨强度,mm/min;q——降雨强度,L/(s·hm2);K——单位换算系数,等于167;ψ——径流系数,其值小于1,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8、设计重现期的确定:在一般地区采用0.5~1年,重要地区采用2~5年。
12.9、设计降雨历时:以排水面积中最远的一点到集水点的雨水流行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污水污染指标物理性质及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臭和味、固体物质•温度:生活污水温度一般在10~ 20℃。
许多工业废水有较高的温度,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的效果。
•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颜色用色度作为指标。
纯净的天然水:无色;生活污水正常颜色:灰色。
定义: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蒸馏水在比色管中对比,一直稀释到两个水样没有色差,此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其色度。
•臭和味: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少。
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水的臭味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
•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记作TS);固体物质含量用总固体量来衡量。
⑴固体物质分类:①按存在形态分为悬浮固体物质(SS)、溶解性固体物质(DS)和胶体。
⑵悬浮固体物质又称悬浮物:①定义:把水样用滤纸过滤,被滤纸截留的滤渣,在105~ 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重量称为悬浮固体。
•组成:包括挥发性固体(VS):把固体在温度为600℃灼烧所失去的重量称为挥发性固体(又称为灼烧减重)代表有机物;固定性固(FS):灼烧残渣即为固定性固体⑶溶解性固体物质(DS):把水样用滤纸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称为溶解性固体物质。
污水中污染物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㈠无机物及无机性指标:•酸碱度:用PH表示,主要指示水样的酸碱性。
•植物营养元素:即污水中的N、P。
它是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有机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NH3-N、NO2-N和NO3-N. 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包括无机磷与有机磷,二者之和称为总磷(TP)total phosphor,TP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TN、TP都是污水中必测的水质指标,也是污水中必须要去除的物质。
•非重金属无机有毒物质:指氰化物(CN-)和砷。
这两种主要来自工业废水。
•重金属离子:主要指: Hg、Cd、Pb、Cr、Ni等. “五毒”指:Hg、Cd、Pb、Cr、As及它们的化合物。
㈡有机物及有机性指标:•有机物:污水中有机物主要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也称为耗氧污染物。
•有机性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等指标来反映水中需氧有机物的含量。
⑴生物化学需氧量(又称生化需氧量):即作BO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定义:在水温为20℃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单位:mg/L;BOD代表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目前常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
• BOD 5 (20):在水温20℃条件下,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进行5d分解,分解前后水中DO的差值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⑵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②定义: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
(反应温度控制在180℃左右)常用的强氧化剂主要是K 2Cr 2O 7(重铬酸钾)与高锰酸钾(KMnO4)。
COD MnMN 或COD cr。
单位:mg/L。
COD所反映的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总量我们把BOD 5/COD的比值称为可生化性指标。
比值越大,越容易采用生物处理。
•一般规定:当BOD5/COD的比值>0.3的污水,具有可生化性,宜采用生物处理;当BOD 5/COD的比值<0.25时,不宜采用生化处理,宜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当BOD 5/COD的比值介于0.25-0.3时,难生化处理。
⑶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中C、H、O、N、S等全部被氧化时,分别产生CO2,H2O,NO2,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⑷总有机碳(TOC)TOC的分析目前在国内外日趋增多,它是另一个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㈢生物性质及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指大肠菌群数、病毒、病原菌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饮用水标准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L。
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大肠菌群数:指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以个/L计。
大肠菌群数表明污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
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病毒污水的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条件下利用过滤、重力分离、重心分离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格栅和筛网一. 作用及分类:1.1作用:拦阻大的悬浮物和杂质,防治后续的泵、管渠等设备被堵塞。
1.2分类:人工清理格栅设计过水面积≥有效面积的2倍。
倾角45°~60°;机械格栅设计过水面积≥有效面积的1.2倍。
倾角60°~70°选择机械或人工清渣依据?每日栅渣量是否大于0.2m3/d1.3格栅的种类:按格栅栅条间隙/间距分:粗(>40mm,保护型格栅)、中(15~25mm主要作用)、细(4~10 mm)1.4 设计基本原则:以不堵塞后续工艺为基准。
二、筛网:分振动、水力筛网;作用:回收短小纤维沉淀的基本理论:一原理:重力作用; 应用:1. 预处理——沉砂池 2. 进入生物处理前的初步处理——初沉池 3. 生物处理后固液分离——二沉池 4. 污泥处理——污泥浓缩池二、沉淀类型(根据凝聚性能和浓度及比重)分为四种类型:自由沉淀:浓度不高、颗粒物理性质不变、单独沉淀、沉淀轨迹为直线(沉砂池);絮凝沉淀:互相絮凝聚合增大加快沉降,轨迹为曲线(化学混凝);区域沉淀:颗粒浓度较高,整体下沉,有泥水界面(二沉池、污泥浓缩池);压缩沉淀:高浓度颗粒沉降,团块结构,互相支撑挤压、有浓缩作用(二沉池污泥斗、污泥浓缩池)一、自由沉淀及其理论基础:水中的悬浮颗粒,都因二种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悬浮颗粒受到的重力,水对悬浮颗粒的浮力。
重力大于浮力时,下沉;两力相等时,相对静止;重力小于浮力时,上浮。
为分析简便起见,假定:①颗粒为球形,不可压缩,也无凝聚性,沉淀过程中其大小、形状、重量等不变;②水处于静止状态;③颗粒只在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不受器壁和其它颗粒影响。
层流区(斯托克斯区)Re<2,b=24, n=1.0, d=0.06~0.1对于层流,在Re<1时,这就是Stokes公式,式中μ为水的粘度。
该式表明:①颗粒与水的密度差(ρs-ρ)愈大,沉速愈大,成正比关系。
当ρs>ρ时,u>0,颗粒下沉;当ρs<ρ时,u<0,颗粒上浮;当ρs=ρ时,u=0时,颗粒既不上浮又不下沉;②颗粒直径愈大,沉速愈快,成平方关系。
一般地,沉淀只能去除d>20μm的颗粒。
通过混凝处理可以增大颗粒粒径;③水的粘度μ愈小,沉速愈快,成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