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2..设计原则:1.不溢流 2.不淤积 3.不冲刷沟壁 4.要注意通风
3.管渠水力设计主要参数:1 设计充满度
4.设计充满度h/D:在设计流量下,污水管道中的水深h与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当h/D=1时称为满流;当h/D<1时称为不满流。
5.设计流速:定义:管道中流量到达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1.最大设计流速(防止冲刷沟道):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5m/s.最小设计流速(防止沟道淤积):污水沟道0.6m/s,明沟0.4m/s。
6.最小管径:①管径越小,堵塞机会越多,维护养护费用越高;②管径越小,流速一定,坡度会增加很快。
7.最小设计坡度和不计算管断的最小设计坡度:1. 最小设计坡度:坡度和流速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最小设计流速相应的坡度就是最小设计坡度。满流或半满流时,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
8.因设计流量很小而采用最小管径的设计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9.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埋设深度定义:指管底的内壁到地面的距离。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再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覆土厚度定义: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宜为0.7m;人行道下为0.6m。
10.沟段的衔接
一.检查井上下游的管段在衔接时应遵循的原则:
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高程,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尤其重要;
②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造成淤积;
③井下游管底不得高于井上游沟底;井下游水面高程不得高于井上游水面高程。
二.衔接方式:
1. 水面平接:上下游管段水面高程相同
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增特点:易回水,会产生淤积
2. 管顶平接:上下游管段管顶高程相同
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增特点:增加埋深
3. 管底平接:上下游管段管底高程相同
适用:同管径或管径渐减
11.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内容包括:
(1).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2). 选择污水厂出水口的位置;
(3). 拟定污水管道的路线—定线(主干管、干管和支管)
(4). 确定污水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5). 确定需要抽升的排水区域和设置泵站的位置等。
雨量参数
1、降雨历时:指连续降雨的时段。(t -min)
2、降雨量:一段时间(年、月、日)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表示方式:a。深度h(mm)b.1hm2面积上的降雨量(m3·h-1·m-2)
3、降雨强度(雨率):某一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表示方式:a。i = h / t(mm · min-1)b。q = K i =166.7 i(L·s-1·hm-2)K取166.7.
4、降雨强度的频率和重现期:频率:单位时间内某一降雨强度的降雨出现的次数。
重现期:某一降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时间。
洪水的大小50年一遇100年一遇
洪水重现期50年100年
频率2%(0.02)1%(0.01)
5、降雨的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指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与观测资料总项书n之比的百分数。年频率:,P-n.=,m/(-N+1).×100%次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降雨的重现期(P):是指等于或大于某值的暴雨强度出现一次的时间间隔。P=,1-,-,P-n....。
7、推理公式:雨水管道设计流量一般采用推理公式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雨水沟道的设计流量,L/s;
A——排水面积,hm2;
i ——降雨强度,mm/min;
q——降雨强度,L/(s·hm2);
K——单位换算系数,等于167;
ψ——径流系数,其值小于1,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8、设计重现期的确定:在一般地区采用0.5~1年,重要地区采用2~5年。
12.9、设计降雨历时:以排水面积中最远的一点到集水点的雨水流行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污水污染指标
物理性质及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臭和味、固体物质
•温度:生活污水温度一般在10~ 20℃。许多工业废水有较高的温度,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污水的生物处理的效果。
•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颜色用色度作为指标。纯净的天然水:无色;生活污水正常颜色:灰色。定义: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蒸馏水在比色管中对比,一直稀释到两个水样没有色差,此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其色度。
•臭和味:
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少。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水的臭味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
•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记作TS);固体物质含量用总固体量来衡量。
⑴固体物质分类:①按存在形态分为悬浮固体物质(SS)、溶解性固体物质(DS)和胶体。
⑵悬浮固体物质又称悬浮物:①定义:把水样用滤纸过滤,被滤纸截留的滤渣,在105~ 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重量称为悬浮固体。
•组成:包括挥发性固体(VS):把固体在温度为600℃灼烧所失去的重量称为挥发性固体(又称为灼烧减重)代表有机物;固定性固(FS):灼烧残渣即为固定性固体
⑶溶解性固体物质(DS):把水样用滤纸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称为溶解性固体物质。污水中污染物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㈠无机物及无机性指标:
•酸碱度:用PH表示,主要指示水样的酸碱性。
•植物营养元素:即污水中的N、P。它是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时,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有机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NH3-N、NO2-N和NO3-N. 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包括无机磷与有机磷,二者之和称为总磷(TP)total phosphor,TP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TN、TP都是污水中必测的水质指标,也是污水中必须要去除的物质。
•非重金属无机有毒物质:指氰化物(CN-)和砷。这两种主要来自工业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