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_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演示文稿
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和出席者
1978年12月18—22日.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 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 69名,候补中央委 员112名。中央及 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 人列席了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
•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是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二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关心时事,关注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2、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这就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的序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全会 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 步行程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 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 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上形成的,这 次会上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 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一
对党和国家的启示: 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
谢 谢 观 赏!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
• 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确立 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和出席者
1978年12月18—22日.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 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 69名,候补中央委 员112名。中央及 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 人列席了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
•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是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二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关心时事,关注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事,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2、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这就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的序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全会 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 步行程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 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 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上形成的,这 次会上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 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启示一
对党和国家的启示: 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
谢 谢 观 赏!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
• 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确立 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结果
到1987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 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 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感受变化】
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 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 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
★歌词中的“春天”寓意什么?两段歌词分别指 什么历史内容?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 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 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 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 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 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 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改革开放的启示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封闭只能落后,落后只能挨打。 4、开放的注意事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总结,善于学习,虚心学习, 不能妄自尊大。 •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党,是一个 不断进取创新的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C开辟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放上海浦东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B、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克服平均主义 D、实行政企分开、扩大经营自主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29张PPT)
贸易出口额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 的成就。 ——世界银行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巨变!
——让中国人富起来了!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新 的中国的梦想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
1997年,邓小平逝世
彻底纠正了“ 左 ”倾 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 核心的领导集体 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的转折
拔乱反正
表现
1、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 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 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 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第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 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 错误。“两个凡是”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 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 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 础。
邓之后的中国 将何去何从?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 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 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 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 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讲课稿
结果
到1987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 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 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
有哪些区别呢?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 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 被动开放。
目的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 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对内改革 三、对外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 1978年12月,北京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1.阅读全会内容,归纳全会的方针政策? 2.哪一政策是全会的核心内容?会议召开的意义?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位于广东省境内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6.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C开辟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放上海浦东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B、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克服平均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因: 1.国民经济恢复,为之奠定基础; 2.进行三大改造,实施“一五”计划; 3.苏联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
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第三阶段 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阶段(1957~1959) 发展状况:快速增长
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短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第四阶段 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次
共和国。
第 新中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毛泽东 二 的成立 半封建社会历史。 次
第 十一届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邓小平 三 三中全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次 会召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思想路线 教条主义
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组织路线 大搞阶级斗争和无情打击 拨乱反正
4、1992年10月“十四大”在北京举行: 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方向。
5、1997年9月“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写进了党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召开的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
指导思想: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
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内容
(时间、地点)
❶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❷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❸从封闭走向对外开放 ❹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❺反对个人崇拜
工作重心 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
经济、政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
治体制 治体制。
制、民主集中制。
对外导核心和思想 体系
建立人民公社,没有真正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第三阶段 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三阶段(1957~1959) 发展状况:快速增长
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短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第四阶段 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次
共和国。
第 新中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毛泽东 二 的成立 半封建社会历史。 次
第 十一届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邓小平 三 三中全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次 会召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思想路线 教条主义
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组织路线 大搞阶级斗争和无情打击 拨乱反正
4、1992年10月“十四大”在北京举行: 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方向。
5、1997年9月“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写进了党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北京)
召开的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
指导思想: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
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内容
(时间、地点)
❶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❷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❸从封闭走向对外开放 ❹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❺反对个人崇拜
工作重心 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
经济、政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
治体制 治体制。
制、民主集中制。
对外导核心和思想 体系
建立人民公社,没有真正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课件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2、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 主义的根本目标。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用。4、宏观调控。6、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7、财政收入及财政的作用。
8、居民投资的多元化和家庭消费水平。改革开放 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加 了居民收入,使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9、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 策,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10、我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 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 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 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 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5)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 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 路。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1、各种体制改革,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 (1)思想解放: (2)经济发展: (3)政治发展: (4)社会发展:
到开放。 2、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着 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 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 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5、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 巩固和发展。 6、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 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 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水 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明显提高。 8、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 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精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幻灯片
从系统方面,商业模式是由相互关联 的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组成了企 业体系框架; 从盈利方面,商业模式核心是一个企 业如何赚钱以及如何长久维持利润的描 述,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从运作模式方面,商业模式是企业如 何使用环境变化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获 取利润的方式; 从价值创造方面,商业模式是企业价 值的决定性来源。
经济新常态下 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 期,企业主要依靠创新获 得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来获取利润。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 必须调整发展方向、优化 商业模式,获得新的生存 发展空间并且能够高效率 的持续不断地赢利。
汽车营地行业商业模式 有待进一步优化
我 国 汽 车 露营 地行 业 目 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 熟的管理及运作经验,商 业模式尚不清晰,已进入 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普遍 不强。在国家对旅游及汽 车营地不断推出的利好政 策带动下,做好商业模式 的优化设计是行业内企业 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1.2 研究的 应用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为企业 带来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帮助新技术产业化
把握新机遇
增强企业竞争力
应对产业环境变化的挑战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关键要素的研究 ▪ 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①战略规划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②企业运营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③模块重组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④价值系统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
4、会议决定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解决人民 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
会议强调加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为此必须要首先调动几 亿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要在经济上关心他们的利益, 在政治上保证他们的民主权利。
课件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1、背景
客观上:“文革”烂摊,暂难收拾;
在徘徊中前进
主观上: “两个凡是”,阻挠前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内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对外0
厦门
汕 头 深圳
合作探究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哪些 区别呢?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
背景不同: 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放是在半殖民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村改革意义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 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
2②%推;动棉花了产城量市达经到4济19体万吨制,的比改19革78。年增加了
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
材料一: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 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A、农业地位高 材市料场二机:制人,民农公民社缺…少B、…自高主农度权村行,政使问化农题,民经的大营生管产理积过极于性集受中到,压排抑斥。
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厦门夜景
珠海
汕头
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 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 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1、背景
客观上:“文革”烂摊,暂难收拾;
在徘徊中前进
主观上: “两个凡是”,阻挠前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内 地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经 济 特 区
对外0
厦门
汕 头 深圳
合作探究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哪些 区别呢?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
背景不同: 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放是在半殖民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村改革意义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 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
2②%推;动棉花了产城量市达经到4济19体万吨制,的比改19革78。年增加了
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
材料一: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 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A、农业地位高 材市料场二机:制人,民农公民社缺…少B、…自高主农度权村行,政使问化农题,民经的大营生管产理积过极于性集受中到,压排抑斥。
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厦门夜景
珠海
汕头
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 206亿美元猛增到21737亿美元,增长了104倍。 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专题教育PPT模板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04 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 的新进程。全国作出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全会作出 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 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 非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何是伟大转折
全会坚持
实事求是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全 面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由此,中国开始了从“以阶 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 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十一届 三中全会
粉碎四人帮,开始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 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党 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思想上拨乱反正,全会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 纲思想路线。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 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01 粉碎四人帮,开始拨乱反正
1976年10月,我们党和华国锋同志一举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 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 乱还存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广大干部群 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扭转这十年造成的 严重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 了“左”倾的观念,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 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ppt
重要性
←
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关系
1、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的保证。 (发展是硬道理) 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巨大作用)
3、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保持稳定的现实意义) 4、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内在联系。
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发展是稳定的保证 ②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③只要稳定,经济就能发展 ④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的起步: 农村开始
安徽、四川 “三包”一制
开放的起步: 城市开始 广东、福建 四个特区
练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农村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④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中共十三大 1987.10
C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步骤(三步走)
ú ñ ú ú Ü µ ¹ Ã É ² ×Ö
1980Ä ê
Ú » ½ µ Ò ²
2000Ä ê
2050Ä ê
练习
◆首次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练习
◆邓小平理论是( ) ①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③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中共十五大 1997.9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 1、主题: 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01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ppt
一个新的阶段。
——《历史》必修II第65页
进
入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南方谈话(1978—1992)
改
革
开
放
新
第二阶段:从南方谈话至今(1992—至今)
时
期
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⑴包产到户 ⑵经济特区 ⑶科教兴国 ⑷四川广汉向阳乡人民
政府 ⑸依法治国 ⑹一国两制 ⑺不结盟政策 ⑻加入世
贸组织 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⑽上海合作组织 ⑾神舟五号
在 深
革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等全面拨乱反正;
化
开 放 新
经济体制、科学、教育、政治体制等全面改革和 对外开放
第二阶段:(1992——至今) 在变革中求深化
时 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期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中 求 和 谐
政治人
经济人
和谐人(民众幸福、世界和谐)
从南方谈话至今1992至今包产到户政府贸组织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特区科教兴国一国两制四川广汉向阳乡人民不结盟政策加入世神舟五号邓小平理论旗帜依法治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主题词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转折中求变革19781992在变革求深化1992至今阶段主题词领域主题词在转折中求变革19781992在变革求深化1992经济特区四川广汉向阳乡人民政府不结盟政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科教兴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依法治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政治领域一国两制不结盟政策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四川广汉向阳乡人民政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法治国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海合作组织包产到户至今上海合作组织神舟五号互联网时代邓小平理论旗帜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科学技术领域现代企业制度加入世贸组织互联网时代邓小平理论旗帜科教兴国神舟五号题1
3.2公开课课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好主观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原则、观点:
1、商业原则:人无我有(创新原则)、人有 我优((标准化原则)、人弃我取(全面原则) 2、政治、经济、文化史联动的原则
3、牢固把握好以下几种史观 其一,近代史观(例如,对洋务运动意义的分析、 对辛亥革命意义的分析) 其二,全球史观(例如,对新航路影响的分析、近 代西方代议制的影响) 其三,人文史观(例如,对妇女婚姻观的比较、16 世纪的宗教改革) 其四,整体史观(例如,从几个角度去分析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其五,文明史观(例如,人类思想自由之进程)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 %;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 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 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3.意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调动了,改变了, 推动城市改革.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空前发展
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被多种所有制结构代替
平均主义转变为按劳分配方式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四大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后增加了海南为特区
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开放格局
经 济 特 区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点
线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内 地
面
我国从1979 年到1990年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1.1979年7月----对广东,福建两省经济活动实行优惠措施。 2.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四个经济 特区。 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1985年----开放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环渤海 地区为经济开放区。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我国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
14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
恩格尔系数
人均GDP
低标准、偏物质、不均衡
1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提出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16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和谐社会的目标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1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 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
全会的中心议题:把全党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到来了
4
三条主线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本质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统筹国内发展和对 外开放
26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举措包括:
发展战略或战略性举措
新 农 村
结 构 调 整
区 域 发 展
城 镇 化
两 型 社 会
科 技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对 外 开 放
和 谐 社 会
27
(三)战略举措——促进四个和谐
1、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类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人 类必须重新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寻找新的 生存发展方式
8
党的十七大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考点37-38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一国两制 课件
第二次
毛泽东
毛泽东思 想
新中国建立和 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 后实行改 革开放
第三次
启示
邓小平
邓小平理 论
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 发,才能成功。3、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 利。4、人民群众的历史的创造者。5、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对外开放的原因:
(1)国际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开放 的世界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国内因素: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 选择(捷径),是我国必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 国策…… 因此,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走出去,引进来”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加入WTO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当代实行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开埠通商”的本质区别:
1、背景不同: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前提下的 主动开放;开埠通商是在“坚船利炮”下的被迫开放 2、内容不同:对外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进行合 作与交流;旧中国的“开放”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强 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3、影响不同:对外开放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捷 径;后者则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性质不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旧中国 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三、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影响 (1)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 提高,小康成为 了现实 (3)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_演示文稿PPT课件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 2、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 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 决策。 • 3、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 开放的伟大决策。
5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 4、会议决定调整国民经 济,加快农业发展,解决 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 的问题。
• 5、全会决定加强党的领 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 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 肃党纪。
• 6、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 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 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6
2020/1/1
7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1、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 领导集团,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 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9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大事,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
学会认识、把握形势思考应对策略,顺应、利用 好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三、解放思想 :积极学习,开拓视野,勇于创新, 敢于思考,乐于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开拓 创新思维。
很大的发展。 2、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会的时间、地点和出席者
1978年12月18—22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
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
,候补中央委员112
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
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 •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
5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 4、会议决定调整国民经 济,加快农业发展,解决 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 的问题。
• 5、全会决定加强党的领 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 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 肃党纪。
• 6、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 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 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6
2020/1/1
7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1、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 领导集团,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 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9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大事,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
学会认识、把握形势思考应对策略,顺应、利用 好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三、解放思想 :积极学习,开拓视野,勇于创新, 敢于思考,乐于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开拓 创新思维。
很大的发展。 2、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会的时间、地点和出席者
1978年12月18—22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
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
,候补中央委员112
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
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上来。 •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ppt课件演示文稿
• 3.“三步走”的战略 • (1)提出:党的“十三大”。 • (2) 与小康的关系:“小康水平”是其中的第 二步目标。 • (3) 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 具体实施方案 务 的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 明了方向。
• 2.十一届三中全会 • (1) 召开: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 中全会。 • (2) 内容: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 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上来的划时代的决定,确立 的重大决策。 • (3)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1.小康的提出及意义 • (1) 提出: 20 世纪 70 年代末,邓小平用“小康” 一词来表述“ ”。 中国式的现代化 • (2) 意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较长时期内明确 具体的定量化发展战略目标。
• 2.“小康”的定量表述 • (1)提出:党的“十二大”。 • (2) 表述:“从 1981 年到本世纪末的 20 年,我 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 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值翻 两番 „„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 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
意义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主
要内容 目标分 理解:(1)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 解
•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家某些领导 人 两个凡是 提 出 了 “ ”的方针。 左 • (2)目的:纠正长期以来的“ ”倾错误。 • (3) 概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 实践 的讨论,肯定了“ 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个人崇拜 • (4) 意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 以 来 的 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
文档经济体制改革演示
第一次 辛亥革命
建统治,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 第三次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和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 召开
结束了中国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历史
我国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 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 义制度。
第12页/共29页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中国农村走上了富裕路
第13页/共29页
3).意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调动了,改变了, 推动城市改革.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空前发展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第4页/共29页
我们常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 折”,你怎样理解“转折”?请各小组派代表来回答。
1、指导思想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 经济建设为中心
2、经济上:
从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对外关系: 从封闭保守→对外开放
第20页/共29页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有何区别 呢?
主权独立、主动进行
背景不同:
半半社会、被动开放
发展本国经济;
目的不同:
满足列强需要
结果不同: 增强国力提高地位 中华民族遭受苦难
第21页/共29页
为什么要开放?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 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 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 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 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 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 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上形成的,这次会上还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
谢
谢
观
赏!
国际背景: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期间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 2、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和出席者
1978年12月18—22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 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
,候补中央委员112
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
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求是的思想路 线。 • 2、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 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 决策。 • 3、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 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
小组成员: 柴万霞、范玉春 南丽红、赵晓娜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国内背景: • 1、政治上:左倾错误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 • 2、经济上:在徘徊中前进 • 3、思想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大事,要认清国内外形势, 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形势, 学会认识、把握形势思考应对策略,顺应、利用 好个人成长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三、解放思想 :积极学习,开拓视野,勇于创新, 敢于思考,乐于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开拓 创新思维。
• 4、会议决定调整国民经 济,加快农业发展,解决 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 的问题。 • 5、全会决定加强党的领 导机构,健全党的民主集 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 肃党纪。
• 6、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 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 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 • 1、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 领导集团,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 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2、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就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 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行程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