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ppt课件
剖宫产术后伤口恢复健康宣教PPT课件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瘢痕增生,影响美观和功 能,可进行相应治疗。
02
术后伤口护理要点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清洁伤口
术后每天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 保持清洁。
干燥伤口
清洗后,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及周围皮肤,保 持干燥。
避免污染
避免伤口接触污物或水,以免引起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
80%
注意疼痛程度
伤口疼痛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见症状,产妇应学会评估自己的疼痛程 度,如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家庭成员参与护理工作,减轻产妇压力
01
协助产妇进行日常护理
家庭成员可以帮助产妇进行擦浴、更换衣物等日常护理,保持产妇身体
清洁舒适。
02 03
提供心理支持
面对术后疼痛和恢复过程中的种种不适,产妇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等 情绪。家庭成员应给予关心和理解,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缓解情绪 压力。
伤口改建期
术后数月内,瘢痕组织逐渐改 建,伤口抗拉强度增加,外观 逐渐改善。
常见并发症及风险
感染
伤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 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裂开
伤口裂开多由于术后腹压增加、咳嗽、呕吐等因 素导致,需要及时就医重新缝合。
出血
术后出血可能由于手术损伤血管或凝血功能障碍 引起,需要及时处理。
正确使用镇痛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镇 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
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
心理支持小组
如感到无法自行调适或疼痛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 帮助。
参加医院或社区组织的心理支持小组 ,与同样经历的患者互相交流、分享 经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共鸣。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ppt课件
治 疗 (七)
V itB1 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 密切关系, 对切口愈合和支持失 血的耐受都有影响。 V itB12有促进人体代谢和营养 血管神经的功能; 两者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创口 的愈合, 同时对局部有粘合作用, 切口愈合快, 创可贴或无菌蝶形 胶布拉合切口, 减少细菌入侵, 间接减少感染机率。不需二期缝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定 义
定义 伤口裂开,局部淡血性渗出物 及淡黄色水样渗出液,无红、 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分泌 物培养无细菌生长。
临床 表现
多发生在术后3 ~7 d, 大部分患者 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 无其他自觉症 状 部分患者于常规术后检查时发现敷 料上有黄色渗液, 按压切口皮下有较 多渗液 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渗液 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切口无红肿及压痛, 切口边缘及皮 下组织无坏死现象。 渗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伤口渗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术后予止
咳化痰对症处理。
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HGB大
于90g/l。
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前术
后管理
预 防 (二)
切开腹壁止血要彻底 缝合时切口要对齐 不留死腔 缝合间隙恰当 缝线松紧适度
正确使用电刀
电刀强度调到恰好切割组织 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间的切割 时间 避免反复切割组织 电凝止血灼点尽量小而准确 不应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 时间电凝
电刀和电凝F:\文章\高频电刀对 腹部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研 究.pdf 局部高温作用:
病因 (二)
T>45℃~50℃:机体组织细胞变性; T >60℃:组织坏死; 电刀产生的局部温度200-1000℃。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剖宫产术后2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
方法:加强正规的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变术前备皮的方法,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因素占76.19%,其中试产后再行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占感染因素的50%;非感染因素占23.81%。
经恰当处理后平均15 d再次愈合。
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标签:剖宫产;腹壁切口;处理方法随着社会因素及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娩出胎儿的方法更为普遍及更被广大孕妇接受,然而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相关并发症也成为产科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主要有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其对产妇、家属的精神、躯体、工作、家庭及经济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影响生命,同时增加了医生的压力,降低了病床周转率。
现将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从原因及处理方法上分析如下,旨在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切口愈合不良及指导愈合不良切口的处理提供更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本院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的阶段的2008年10月~2010年9月住院分娩,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除1例为孕30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外,余均为孕足月。
21例中愈合不良的横切口8例,纵切口13例。
1.2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乙、丙级为愈合不良。
乙级:切口局部红肿、硬结、血肿、渗液;丙级:切口化脓。
1.3 治疗方法剖宫产术后24 h内常规换药观察切口情况,并挤压切口看有无渗液,对于切口有红肿、硬结的给予微波或日光灯理疗,每次20 min,每天2次,并局部肌注庆大霉素及α-糜蛋白酶;切口有少量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者给予切口挤压,并加压砂袋,渗液较多且缝线明显漂浮的拆线后止血钳探查,若范围较大给予扩开皮肤,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切口,并给予10%的盐水纱布填塞,按渗出情况换药,对于脂肪层较厚经换药,渗液少,且切口新鲜的腹部纵切口患者给予二次缝合,二次缝合术后9 d拆线,大多数切口经换药,渗液量减少后蝶形胶布拉拢切口,隔2~3 d再换药,待其愈合,平均约15 d,若患者无体温升高或其他感染症状,不再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对于切口组织缺损的用湿润烧伤膏或食用白沙糖填塞促进切口肉芽组织增生。
术后切口的观察及处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2
• ⑤泌尿系感染发热临床特征:多发于留置尿管患 者。严重感染者,体温可达39℃以上,血常规可 见白细胞升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 症。尿常规检查有红、白细胞。给予膀胱冲洗及 抗生素药物静脉输液治疗。
• ⑥感冒病毒感染发热临床特征:术后感冒发热临 床发生率较高,术后几小时可出现发热,迅速达 到发热峰值,一般发热达39℃以上,同时伴有感 冒症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低于正常。与手术时 术野消毒、裸露时间长、运送过程中受凉有关。 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完整版PPT课件
13
• 三、术后疼痛
完整版PPT课件
14
1.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 切口疼痛 • 并发肺部炎症 • 并发液气胸 •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 心理因素
完整版PPT课件
15
2.疼痛程度的评估
• 由于疼痛程度没有明确的客观指标,难以制定一 个统一的标准。临床上依据两种方法评估患者疼 痛。一种方法是以患者主观感觉判断疼痛性质的 唯一权威。另一种方法是应用0~10级线性视觉 模拟评分法判断疼痛程度。0为无痛;0~3为轻 度疼痛,不影响睡眠及食欲。3~7为中度疼痛, 疼痛时有痛苦表情,并影响睡眠及食欲。7~10 为重度疼痛,疼痛明显但尚能忍受,有明显的痛 苦表情;10为极度疼痛,剧烈疼痛无法忍受,伴 情绪、体位明显变化,如呻吟不止或叫喊,脉搏 或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
24
•
五、延迟愈合
完整版PPT课件
25
原因
• ①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 • ②切口缝合技术有缺陷,如缝线打结不紧,
组织对合不全等 • ③腹腔内压力了突然增高的动作,如剧烈
咳嗽,或严重腹胀。
剖宫产术后伤口恢复的宣教PPT课件
合理饮食搭配原则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 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满足伤口愈合的营养需求。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膳 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促进 营养吸收。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瘦肉、鱼类、禽蛋、豆类等,以提 供伤口愈合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
非紧急情况下,可通 过医院的随访电话或 线上咨询平台与医生 取得联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伤口大小
伤口长度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 ,具体长度取决于胎儿大小和手 术需要。
伤口缝合方式
缝合线类型
一般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这 种线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会逐渐被吸收 ,无需拆线。
缝合方式
剖宫产手术切口缝合通常采用内缝合 和外缝合相结合的方式,内缝合用于 止血和固定组织,外缝合则用于皮肤 对合。
有效心理调适方法分享
深呼吸和冥想
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等放松技巧,减轻紧张和焦虑 情绪,有助于患者保持平静和积极的心态。
积极心理暗示
鼓励患者采用积极的语言和自我激励,提高自信 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伤口愈合。
寻求专业帮助
如患者情绪持续低落或焦虑情绪严重,建议寻求 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家属陪伴和支持重要性
定期回院复查时间安排
首次复查
出院后1周,主要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
常规复查
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评估伤口恢复状况,检查子宫复旧 情况。
特殊复查
如有异常情况,如伤口疼痛、出血等,需随时回院复查。
自我监测项目介绍
01
02
03
腹壁切口疝诊断与治疗PPT
诊断性穿刺:抽取腹壁切口疝内容物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疝气位置、大小、形态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如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等相鉴别:避免过度饮食,减轻腹部压力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腹部肌肉,减轻症状
保守治疗: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肠梗阻: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出血:止血、输血、手术止血等
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如止痛、理疗等
疝复发:再次手术修复疝
切口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注意事项与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策略
术后感染:预防感染,及时处理伤口
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术后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术后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
术前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术后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
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血管造影检查:通过血管造影检查腹壁切口疝的血供情况
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鉴别诊断与排除其他疾病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腹部形态、触诊、听诊等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PPT课件
Subcutaneous Tissues Anterior Rectus Sheath
Posterior Rectus Sheath Bowel/Intestine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腹膜前修补式(Underlay)修补术
缝线 Sutures
网片
精选ppt课件
14
腹膜内(Inlay)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19Βιβλιοθήκη 精选ppt课件20
精选ppt课件
21
精选ppt课件
22
精选ppt课件
23
精选ppt课件
24
精选ppt课件
25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2
切口疝修补的注意事项
精选ppt课件
33
①严格无菌操作,近可能避免损伤疝内 容物尤其是肠管,止血要彻底;
②游离间隙时尽可能使用电刀,电刀的 使用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渗出,尽 可能少去除腹壁组织,一方面减少切 口张力,另一方面可避免术后腹腔减 容引起的呼吸运动障碍和呼吸衰竭, 如疝内容物巨大可在不影响肠管血运 的前提下适当切除部分大网膜。
③合成材料修补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④腹腔镜修补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后入路利用人工合 成补片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精选ppt课件
9
组织对组织修补
精选ppt课件
10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一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5—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10cm 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 (1)中线切口疝(包括脐上中线切口疝, 脐下中线切口疝和脐上下中线切口疝) (2)侧腹壁切口疝(包括肋缘下切口疝, 腹股沟区切口疝和肋髂间切口疝)
4、对于大块组织缺损者,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递大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 5、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将腹直肌复位固定, 缝合前鞘 递中圆针4号线依次缝合 6、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必要时加用减张缝 合 递中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组 织钳钳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中三角针1号线缝合 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它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
症状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 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 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 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伤口伤口愈合以及影响愈合因素ppt演示课件
创面感染
创面常常会被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但不一定会导致感染。正常皮肤 有一些正常菌丛生长,当形成创面时,这些正常菌丛就会移行至创 面。如果条件成熟且机体抵抗力下降,则会引致感染。
防治措施: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1)严格无菌操作 技术;(2)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3)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等; (4)根据手术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
影响愈合的全身性因素
3 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状态 心力衰竭或者动脉硬化,会引致周围组织血供不足,从而影响创面 愈合。
4 潜在性或伴发疾病 如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 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时,巨噬细胞功能受损,致使患者罹患感染性疾病,同时, 由于糖尿病患者也易于并发周围神经病和血管性疾病,导致血液供 应障碍,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创面,而且创面难以愈合。
贫血是因为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周围组织缺氧而影响创面的愈 合。
恶性肿瘤创面难以愈合的原因有:肿瘤组织的快速生长与坏死、坏 死组织易于感染、营养平衡破坏(负氮平衡)以及治疗时药物(化 疗及放疗)的影响
影响愈合的全身性因素
5 肥胖 脂肪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而且,太多的脂肪组织会导致创面 的张力增加(一期缝合创面),这样会更加阻碍创面局部的血液循 环。 6 用药情况 非特异性消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因能阻断前列腺素的合 成而抑制创面愈合过程的炎症反应,而使其愈合缓慢。 细胞毒性药物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对创面愈合产生严重的 影响。 类固醇能抑制免疫反应,而且还会阻止成纤维细胞的分裂与增殖而 延缓创面的愈合,这一作用在蛋白质营养不良时更为明显。 免疫抑制剂一方面降低白细胞的活性,使创面的清创过程受阻,另 一方面,免疫抑制剂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干扰创面愈合的过程。 青霉素因能在体内转化成青霉胺,而后者会阻碍胶原蛋白的交连而 使新形成的胶原纤维强度下降,影响创面的愈合。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_PPT课件
疼痛
知识缺乏
剖宫产护理措施
❖ 1、床边接班。产妇被送回病房时,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班,了解手 术中情况及目前状况。并做好记录。
❖ 2、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h翻身一次。 ❖ 3、吸氧。中流量吸氧。 ❖ 4、沙袋加压切口。 ❖ 护理措施 ❖ 5、病情观察 ❖ Ⅰ.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 术后每30min监测一次。2h后改 ❖ 为每小时一次。 ❖ Ⅱ. 手术后2h内要定时观察阴道 ❖ 流血情况及宫缩情况,流血多者即 ❖ 按医嘱给予宫缩药物。 ❖
❖ 患者目前已经解决了睡眠形态紊乱和生活自理能力 缺陷的问题,仍存在的护理问题有
❖ 1焦虑: ❖ 2疼痛: ❖ 5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 ❖ 请大家出谋献策,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
二 大家讨论………
1剖宫产术后的规范护理、 2病房的消毒隔离 3换药室的规范管理、 4院感的质控措施、 5顽固性咳嗽的护理 6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
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
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
六、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
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
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
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
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
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改良PPT
04
临床试验与结果分析
Chapter
试验设计
选取对象:选择90例腹部手术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缝合,定 时记录患者情况。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对照组给予常规缝合,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06
疤痕明显:常规缝合方式容易在腹部留下 明显的疤痕,影响美观。
方案二的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局限性
01
疼痛减轻:方案二采用可吸收
缝合线,减少了术后疼痛和感
染的风险。
02
疤痕改善:可吸收缝合线能够
减少疤痕的形成,使腹部切口
更加美观。
03
04
技术要求高:由于可吸收缝合
线的特性,需要医生具备较高
的缝合技巧和经验。
05
成本较高:可吸收缝合线的成
本相对较高,增加了医疗费用
。
06
方案三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快速愈合:方案三采用皮肤拉拢器, 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术后感染的
风险。
疤痕更小:皮肤拉拢器能够减少切口 的张力,使疤痕更小,更加美观。
局限性
使用范围有限:皮肤拉拢器适用于一 定范围的切口长度,对于较大的切口 可能效果不佳。
详细描述
生物材料缝合线采用高强度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抗张 力性能,可以替代传统缝合线,提高缝合强度,减少组织反应和感染风险。
方案三:无创缝合技术
总结词
无须缝合线,减少术后并发症
详细描述
无创缝合技术采用特殊的粘合剂或缝合装置,无须使用传统缝合线,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风险,同时减轻 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的分析和护理方式
1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利与弊
1.1 剖宫产的缺点 1孕妇生产的时候往往会提高出血率与感染率,在剖宫产手术当中尤为突出,且产后产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是自然分娩的十几倍,而术后产妇的疼痛感较自然分娩长,在婴儿的哺乳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2由于剖宫产是直接将子宫切开,将婴儿取出,因此少了一道工序,就是在自然分娩中由于产道的挤压,胎儿肺中的积液会得以排除,而剖宫产将导致有三分之一的肺中积液排不出来。3因为剖宫产需要进行麻醉、切口等步骤,所以在产中可能会出现麻醉意外、出血以及栓塞性疾病等。
2.4.2 剖宫产手术之前的准备 剖宫产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主要的准备工作有 1手术室的消毒以及手术者的消毒等,而且无菌原则是消毒应当遵循的 2为了防止切口处血肿的形成,对手术的执行者要求操作技术相当精细 3对一些可能造成裂开、愈合不良的切口,尤其是肥胖的产妇,应加用减张缝合术。
1.2 剖宫产的优点 1剖宫产相对于自然分娩来讲是手术,所以手术指征相当明确。2剖宫产选择多的原因之一就疼痛感较小,这是因为在孕妇宫缩还没进行的时候就已经进行手术了。3剖宫产是开腹部进行分娩,因此在腹腔当中如有其他疾病,也可一起进行治疗,做结扎手术也相当的方便。
1.3 自然分娩的缺点 1自然分娩最大的缺点就是在生产前后,疼痛感相当强烈,这也是许多年轻孕妇不愿选择自然分娩的原因之一。2在自然分娩的时候阴道很容易产生一些突发的情况,如生产后会因为子宫的收缩不到位造成大出血,严重的甚至需要进行子宫切除,危及产妇生命安全。3自然分娩在生产之后有可能造成会阴组织的损伤,造成感染等,也会造成阴道松弛等现象。4自然分娩的时候有可能产生难产,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产钳或者真空进行生产,因此容易造成胎儿头部肿大等现象。如若在羊水中产生了胎便,就会造成胎儿胎便吸入症候群。 代写论文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目的揭示和分析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及处理方案。
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资料,分析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各种因素,治疗上视切口类型及裂开长度及时给予照灯、充分引流、清创缝合等措施。
结果22例患者中,脂肪液化16例,切口继发感染2例,缝合不当4例。
经切口照灯,切口填纱引流,清创缝合,均于治疗后6~14 d切口痊愈。
结论肥胖、糖尿病、贫血、缝合不当是造成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妥善处理围手术期各种不良因素及恰当的缝合可减少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标签: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防治Abdominal wall incision healing badly discussion on reas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method NA Rengaowa.Tht People s Hospital of Jiexi,Jiexi 515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veal the abdominal wall incision healing badly the various relevant factor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chem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2 cases of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abdominal operation incision healing of patients with poor data,analysis leads to poor wound healing of all sorts of reasons,treatment on the type of incision and crack length to give light,full drainage,debridement and other measures.Results In 22 cases,16 cases with 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secondary infection in 2 cases,4 cases with incision suture improper,The incision as light,incision fill in the yarn drainage,debridement and suturing,in 6-14 days after treatment of incision healing.Conclusion Obesity,diabetes,anemia,the suture was the improper abdominal incision healing factors,proper treatment of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various negative factors and appropriate suture technique could reduce the bad healing of incision of abdominal wall.【Key words】Abdominal incision poor healing;Analysis of cause;Prevention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是妇产科手术后极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多继发于脂肪液化、出血、感染及缝合不当、营养不良[1,2],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也是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 疗 (八)
• 庆大霉素+95%乙醇
• 不拆除缝线和撑开切口,用手挤压切 口至无明显渗液,用碘酒、75%酒精 消毒切口
• 用7号注射针头向渗液处注入庆大霉 素8万U,切口渗液长度大于3cm或有 多处渗液者则分点注入庆大霉素16万 U,轻轻按压使药液渗入周围组织, 再 次挤出切口内渗液及残余药液
T>45℃~50℃:机体组织细胞变性; T >60℃:组织坏死; 电刀产生的局部温度200-1000℃。
• 局部组织缺血 • 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 局部形成高渗状态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疗 (一)
• 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并及时引 流出切口内液化的脂肪
• 若渗液少,浅表液化, 部分愈合不良, 只需剪去1~2 根缝线,内置少许盐水 纱条或呋喃西林纱条引流, 换药。此 时不必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 愈合时间
➢ 切口愈合不良, 皮下组织游离, 渗液 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 切口无红肿及压痛, 切口边缘及皮下 组织无坏死现象。
➢渗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 伤口渗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病理 生理
• 目前无统一结论。
• 但在肥胖患者尤其是腹壁脂肪厚的 切口中较多见
• 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受破坏,脂肪组织 在各种机械刺激下易氧化分解,可能 是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机制。
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 定义
伤口裂开,局部淡血性渗出物及淡
黄色水样渗出液,无红、肿、热、
痛等炎症表现,分泌物培养无细菌
定
生长。
义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临床 表现
➢多发生在术后3 ~7 d, 大部分患者诉 切口有较多渗液外, 无其他自觉症状
➢部分患者于常规术后检查时发现敷 料上有黄色渗液, 按压切口皮下有较 多渗液
• 促进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
• 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组织营 养增加,代谢加快
• 巨噬细胞系统能力增强,加速炎症产 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疗 (三)
• 中药:大黄30g、硭硝120g外敷 大黄:
• 性味苦、寒,可泄热、泄火、凉血、逐淤 之功效;
• 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 杆菌及真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使用白糖填充
创面 普通胰岛素1-2U用5ml生 理盐水
稀释喷2-3次后炎症消
退,分泌物减少,创腔缩小隔日1次;创面 明显缩小,腔内仅见少许淡黄组织渗液, 创底见新鲜肉芽组织,1次/2~3日。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 食用白糖
• 干燥脱水的作用,细菌失水后菌体蛋白即 发生变性,致细菌停止生长而变死亡;
• bFGF 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 生长因子;
• 生理作用非常广泛,能促进机体内多 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对来源于中胚 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成 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具有促 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
• 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切口 愈合质量, 加速创伤愈合, 减少疤痕 组织挛缩等功效.
• 同时还破坏菌体的原生质膜,吸收其水分 使菌体内蛋白变性,代谢障碍致细菌死亡。
• 胰岛素
• 加速糖的酵解氧化,供给局部组织修复所 需的能量;
• 促进脂肪、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 有利创面的愈合。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 疗 (五))
• 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主要成分是rb-bFGF。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病因 (一)
• 肥胖 • 糖尿病 • 贫血 • 术后营养不良 • 手术时间延长,不注意保护切口,
手术粗暴,过度牵拉 • 术后咳嗽:腹压增加,腹部张力大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病因 (二)
• 电刀和电凝F:\文章\高频电刀对腹部 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pdf
• 局部高温作用:
• 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
硭硝:
• 性味咸、苦、寒,有软坚泄下,清热解毒 之功效。
两者协同作用,通过活血化瘀,降低血液 粘稠度,使血流加速,毛细血管开放,改 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 疗 (四)
• 白糖+胰岛素
• 0.5%碘伏消毒创面 清创
拆除缝线 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纱布压迫止血
• 常规消毒;
• 先用生理盐水,新洁尔灭清创;
• 抽吸V itB1500m g、V itB12适量, 视 切口液化长度将适量V itB1、V itB12 多点注入切口各壁内, 一般注总量 2~ 3m l,;
• 覆盖无菌纱布, 切口紧密对合, 无菌 蝶形胶布或创可贴固定, 不需缝合;
• 视渗出物多少隔日或2~ 3d 换药1 次。
• 如渗液较多,深层液化, 大部分或全部 愈合不良,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盐 水纱条或呋喃西林纱条湿敷,待肉芽 组织新鲜后及时行二期缝合或蝶形 胶布牵拉固定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疗 (二)
• 切口光疗--改善脂肪组织血供和液化 脂肪及渗液的吸收
灯距30~40cm ,每次30 分钟,每日 两次,至切口愈合时止
• 用浸透95%乙醇的纱布2层覆盖在腹 部切口上,稍等片刻后盖上4层消毒干 纱布。
• 每天1次换药,若渗液多可多次换药; 渗液停止2天后拆线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庆大霉素局部灌注以防治感染 ➢用95%乙醇外敷使液化脂肪组织溶
解于乙醇中,同时使液化脂肪水分丢 失,脂肪细胞固定凝固,液性分泌物减 少、消失,从而使切口干燥、愈合。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 疗 (六)
• 微波
• 照射具有杀菌能力;
• 可预防细菌以脂肪油滴为培养基繁 殖;
• 提高局部的温度,能增加局部血液循 环,从而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达到增强 杀菌效果;
• 微波照射减少组织水肿、渗出,并有 助于吸收。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治 疗 (七)
• V itB1、V itB12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 V itB1 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密切关 系, 对切口愈合和支持失血的耐受都 有影响。
• V itB12有促进人体代谢和营养血管 神经的功能;
• 两者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创口的愈 合, 同时对局部有粘合作用, 切口愈 合快, 创可贴或无菌蝶形胶布拉合切 口, 减少细菌入侵, 间接减少感染机 率。不需二期缝合, 住院时间短, 效 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