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精简版)——货币银行学 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存折是货币吗?
Coin (硬币)Cash (现金)Fund (资金,基金)Legal tender (法定货币)Money(金钱,货币)与 Currency (通货)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二,货币流通
1.货币收支以个人、经营单位、财政及机关团体、金融机构等为中心,还有对外的货币收支。
这些货币收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
2.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1. 主流观点:肯定商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2. 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
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
二、交易成本说
1.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从交易社会成本角度的论证:
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设 n 指商品数量):
n n n :)1(2
1 2.可见,只有当n 为2,即经济生活中只有两种商品相交换时,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才相等;而当n>3时,通过货币进行交易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就一定小于直接交换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
3.因而,通过货币交换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货币的不同形态 实物货币→非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实 物货币 非实物货币:金属铸币→银行券及纸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电子货币(银行卡等)
二、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1. 种种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
古书有“夏后以玄贝”的说法,考古屡有证实。
2. 金属货币,其中,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
(中国的刀布、五铢、开元通宝)3. 用纸做的货币:⑴银行发行的银行券⑵国家发行的银行券 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通——世界最早。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有多种概括:1.三职能说:交换媒介、核算单位、贮藏手段; 2.四职能说:交换媒介、延期支付的标准、核算单位、价值贮藏;3.五职能说:马克思将金属货币(金)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五个。
第五节 货币的界说
1. 20世纪以前古典的说法: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 ) 。
马克思: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现代西方经济学:强调为公众普遍接受的、作为支付货款与服务的手段。
亚当.斯密:货币是流通的大轮,是商业的大工具。
凯恩斯:是最具有流动性的东西。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所。
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社会计算工具或生产和购买的“选票” 。
3.从控制货币的需求出发来定义货币。
即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通过对不同层次的计量来定义货币。
第六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
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的。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
确定本位币币材。
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货币的名称:世界各国货币名称的一般规律是:(国名)+(货币单位名)
中国货币的特殊叫法:“法”币;“人民” 币。
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如元、角、分等。
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定的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1)金属铸币时期:“重如其文”;文重分离——中国元含“七钱二”两白银;
英镑(重1镑的金=金币46.725镑——1816 年)
(2)没有金流通的纸币时期US$1=0.888671g黄金——1934年
(3)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角、分等。
三、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的规定
法偿货币(legal money):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的货币.
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收;无限法偿是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不得拒收.
四、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五、规定发行准备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六、涉外货币管理;七、其他,如反洗钱的规定等。
(一)银本位制
1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历史上中国、墨西哥、日本等国都长期实行银本位制。
2我国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开始实行银本位制,实际上是银圆与银两并用。
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圆”,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流通银圆,银元的含银量为23.493448克。
1935年11月又实行“法币改革”,废止了银本位制。
其他国家则早在19世纪末期就放弃了银本位制。
法币1元与14.5便立或0.297 5美元等值,到1948年法币贬值已严重到无法流通的程度。
该年8月19日宣布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以1:3000000的比例收兑法币。
金圆券发行1年,又成废纸。
1949年7月4日,国民党政府又在广州发行所谓可无限制兑现的“银元券”,银元券1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
但这种币券比金圆券更短命。
(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是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时期的一种暂时性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
指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2、双本位制指法律规定金、银币比价,金、银币同时作为本位货币流通。
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的双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三)金本位制
1.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2.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一定数量与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金币具有
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因此,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3.金本位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
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
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都金汇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禁止黄金输出入,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4.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则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5.在金铸币流通条件下,铸币平价(金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此外,外汇供求也决定着汇率的变动。
金本位下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例如:设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价值1英镑的黄金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运输成本为0.03美元。
于是,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会在两个输金点,即黄金输出点 4.8965(4.8665+0.03)和黄金输入点 4.8365(4.8665-0.03)之间波动。
(四)纸币本位制
值符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纸币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
入流通的。
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
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五)人民币制度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
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最小面额只有1元,最大面额则50000元。
人民币从未规定过含金量,人民币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不依从于任何外国的货币制度。
除人民币外,金、银、外币禁止流通。
1955年2月20日,国家对货币制度实行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的人民币,收回旧币,新旧币的折合比率为1比1万。
每种券别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
(六)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
1.一国两制下的地区货币制度
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继续维持原有的货币金融体制,出现了人民币、港币、澳元。
由于这三种货币是在不同的地区流通,所以不会产生“格雷欣法则”效应。
但对国家货币的统一管理提出了挑战。
2.跨国货币制度
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货币当局)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
3.欧元
1999年元月1 日,欧元(EURO)成为欧共体十一国唯一的法定货币。
2002年初,欧元纸币和硬币进
入流通,半年后,成员国流通的各自通货逐步回收。
欧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国货币制度的创新。
可以预见: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货币制度发展成为跨国货币制度,地区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将是货币制度发展的趋势。
第七节国际货币体系(制度)
一、国际货币体系内容
1. 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2. 范围:有涉及所有主要国家的;有涉及某一地区的;有仅涉及双边或有限多边的;
3. 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举要
1.国际金本位
2.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两大支柱:⑴美元与黄金挂钩;⑵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后的浮动汇率制。
也称“牙买加体系”,指各国货币可以自由浮动的一种汇率体系。
4. 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
⑴本国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该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⑵本国的货币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并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实施货币局制度,意味着失去了独立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若一国经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高,进出口集中在某些商品或某一国家,则货币局制度是较适合的选择。
5.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香港,纸币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入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币。
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币。
反过来,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率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
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须注意的是港币在市场交易中则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6.美元化(dollarization)
是指一个国家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进行流通的情况。
典型的情况是厄瓜多尔,是为了消除本国货币贬值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复习思考:
一、基本概念:货币流通价值尺度流通手段铸币银行券信用货币本位货币辅币货币单位价格标准有限法偿无限法偿复本位制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法定平价铸币税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局制度
二、简答:
1.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2.简述货币的职能。
3.谈谈你对电子货币发展的展望。
4.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5.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6.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7. 什么是货币局制度?
8.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一、什么是信用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二、信用的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在信用关系中,等价交换的对象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三、信用的作用1、信用调剂资源具有广泛性;2、信用可以把分散的小额货币变成庞大的社会资本,提高一国的储蓄水平;3、信用关系对国际经济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高利贷信用
一、什么是高利贷?
1、高利贷,或叫大耳窿、地下钱庄,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
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
2、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高利贷”这个概念往往跟负面的意识形态连在一起。
其定义完全不顾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和契约执行环境、不顾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完全出于主观愿望。
第二节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借钱,一般毋须抵押,甚至毋须立下字据。
“大耳窿”放贵利有“九出十三归”的习惯,就是借钱一万元,只能得到九千元,但还款时却要支付一万三千元。
而且,高利贷的利息是逐日起“钉”(利息),以复息计算,此谓之“利叠利”。
1、驴打滚:多在放高利贷者和农民之间进行。
借贷期限一般为1个月,月息一般为3-5分,到期不还,利息翻番,并将利息计入下月本金。
依此类推,本金逐月增加,利息逐月成倍增长,像驴打滚一样2、羊羔息:即借一还二。
如年初借100元,年末还200元。
3、坐地抽一:借款期限1个月,利息1分,但借时须将本金扣除十分之一。
到期按原本金计息。
如借10元,实得9元,到期按10元还本付息。
三、高利贷产生的环境
1.高利贷(usury loan)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的发展,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2.高利贷适应小生产者广泛存在的经济社会需要。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3. 就借者说,关系身家性命,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4. 贷者不是慈善家,是追逐回报的经济人:——向这方面贷放的货币有限,有奇货可居;
——极高风险的补偿……
四、我国的民间借贷
1.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在不非法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前提下,个人有望合法注册从事放贷业务。
2.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3. 应采取的对策。
第四节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1. 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2. 在商业信用建立后,买卖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3. 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且风险较大。
二、银行信用
1.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信用。
2. 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而债权人是银行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及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
3.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
4.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局限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5.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三、国家信用
1、什么是国家信用
指国家作为主体而形成的借贷行为。
国家信用的产生与国家财政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国家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国家发行债券主要有三种形式:
⑴中央政府债券。
在美国根据期限不同有国库券、国库票和国库债三种形式。
⑵地方政府债券。
在美国也称市政债券
⑶政府担保债券。
指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3.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利用国家信用要防止三个问题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不公平、赤字货币化、国债收入使用不当,造成财政更加困难陷入循环发债的不利局面
四、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信用。
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助学贷款三种。
现代的消费信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赊销或分期付款,二是消费贷款,三是信用卡
2、目前住房贷款品种有: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家居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转按揭贷款、加按揭贷款、二手房贷款等。
其他消费信用有:个人质押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
3、消费贷款的作用:从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可以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
例如,新巴塞尔协议对零售贷款的风险系数规定为50%,而公司贷款的风险系数为100%。
这意味着在有资本约束的情况下,零售贷款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
但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
五、国际信用
1、国际信用是国家间相互提供的信用,本质上是资本输出的一种方式。
2、国际信用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出口信贷、国外直接投资等形式。
六、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是工商企业间因信用关系而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
它以商品和劳务的买方为债务人,签发许诺在一定时间后,由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的金额。
主要有本票、支票和汇票。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票据逐渐演变成一些信誉好的大公司在市场上筹集短期资金的借款凭证
2.商业票据的三个特征:
⑴抽象性。
商业票据虽产生于商品交易,但只反映由此产生的债券债务关系,而不反映交易的内容。
⑵不可争辩性。
只要不是伪造的,就必须履行。
⑶无担保性。
商业票据不需要提供其他保证,只靠签发人的信用。
第六节资本信用
一、什么是资本信用
资本信用指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金借贷或转移,具体包括股票信用和公司债券信用。
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是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前提条件,货币资金的借贷市场极大的拓展,使股票的发行和转让成为可能。
公司债券也属于资本信用,而且在国外公司债券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银行贷款。
二、股份公司的特征
1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
资本从私人的变成“社会的”,从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必然分离,所有权已不再是发挥资本职能的前提。
2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持有人为股东,股东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3股东不能退股,但可以出售、转让;4股东有投票权和盈利分配权;5经营由专门的经理人员进行,产生了经理人问题。
需要进行公司治理,股权激励。
三、股份公司在中国
1. 19世纪后半叶,先是洋务派创办了一些近代军用工业,随后,又兴办了一些官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这是中国最先采取股份公司形式的一批企业。
2. 计划经济无股份制的存在余地。
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进入90年代,股份公司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3.股权分置问题、大小非问题。
4.同股不同权的问题。
依然存在许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五、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 间接融资:在银行信用中,银行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的债务人;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需求者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 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融资。
第七节 信用缺失与建立新的信用秩序
1.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侧面。
2.守信机制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权衡;是失信成本的约束。
3. 就总体来说,失信行为超过一定规模,将会降低信用的作用;如果持续地、大量地存在,必然威胁信用范畴本身。
4. 在计划经济中,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辅助性手段,自然而然地形成轻视信用运作的观念;
5. “重建诚信”是覆盖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全面课题;强调诚信作为行为规范,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建设。
6、目前的断供现象。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第一节 利 息
一、人类对利息的认识
1、威廉.配地(17世纪):”假如自己不论如何需要,在到期之前也不得要求偿还的条件下,借出自己的货币,则他对自己所受到的不方便可以索取补偿,…这种补偿,我们通常叫做利息“。
2.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
利息是由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之间在价值上的差别所产生的。
消费时间越提前,越能给消费者带来满足感。
推迟消费的消费者,除了需要消费前面的商品外,还要有额外的消费(利息)做补偿。
否则,无法和正常消费的消费者所获得的享受相对等。
所以,利息是时间偏好的产物。
3.亚当.斯密:”以资本贷出取息,实无异由出借人以一定的年产物让与借用人。
但作为报答这种让与,借用人须在借用期内,每年以较小部分的年产物,让与出借人,称作利息;在借期满后,又以相等于原来由出借人让给他的那部分年产物,让与出借人,称做还本”。
4.马克思: “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
但它只有在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的职能。
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对两个人来说取得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会使利润增加一倍。
它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
其中归贷出者的部分叫做利息“。
利息的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综上所述,利息的实质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这种补偿由两部分组成: ⑴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⑵对风险的补偿。
二、收益的资本化
1.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也不是真正有一笔现实的资本存在,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称之为“资本化”。
2. 资本化公式: P ——本金 C ——收益 r ——利率
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r
C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