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知识重点整理(黄达版)
金融学 黄达版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货币职能: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当劣币出现于流通中时,人们会把足值货币储存起来。
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价值;4.支付手段(赊销、预付);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银比价市场定)——双本位(金银比价定值)——金本位(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历史:金币本位(一战前):1.金币自由铸造、流通;2.辅币、银行券自由换取黄金;3.黄金自由输出;4.两国汇率由金平价决定。
金块本位(1924-1928发达国家):1.纸币、银行券流通中;2.达到一定数量的纸币、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
金汇兑(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1.美元与黄金挂钩;2.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1.黄金非货币化;2.浮动汇率制;3.储备货币多元化。
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商业本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
银行信用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2.借贷对象直接就是出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国家信用国债:短期(0-1年)、中期(1-10年)、长期(10-?)消费信用国际信用1.国外商业性贷款;2.国外直接投资(FDI)。
利息和利率马克思认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率及种类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r=i+p [r=(1+i)*(1+p)-1]单利与复利复利反应了利息的本质特征。
利率的决定马克思实际利率论:1.利率取决于投资与储蓄;2.I=I0-b r(利率敏感系数);3.S=S0+a r;4.当I=S时,r=(I0-S0)/a+b.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1.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2.货币供给由央行决定,与利率无关;3.货币需求源于三大动机:○1 交易;○2预防;○3投机。
4.当Ms=Md,r=(KY-Ms)/h可贷资金论:1.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2.可贷资金供给=S+△.Ms;3.可贷资金需求=I+△.M dr;4.S+△.M s=I+△.M d.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风险溢价):1.通货膨胀风险;2.违约风险;3.流动性风险(投资与特定的资本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投资人的资金流动);4.偿还期限风险;5.政策性风险。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达教授作为我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课件以黄达教授的《金融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政策体系及实务操作,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1.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形式和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信用与利率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基础,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4.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买卖证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5.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货币银行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稳定物价通常是首要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和储户的储蓄收益,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1)宏观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2)调节总需求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3)间接调控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4)连续性政策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测度功能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按照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制止经济的急剧波动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1.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该目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革。
3.相干性该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干系,掌握住该目标就能基本完成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1.利率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加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加与经济增加请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根蒂根基货币中央银行直接对根蒂根基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2024年度货币银行学黄达人大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人大版目录•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体系及其业务•货币政策及其调控•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CONTENTSCHAPTER0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物物交换的时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普遍接受、易于携带和储存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于是货币应运而生。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0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实物货币,如贝壳、布帛、牲畜等。
这些实物货币具有普遍接受性、易于携带和储存等特点。
金属货币0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和携带等优点,如金币、银币等。
信用货币03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形式,包括纸币、银行券等。
信用货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克服了金属货币的不足,适应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货币的种类、本位币与辅币的法定偿付能力、法定流通比价、发行与回笼等。
货币制度的类型根据货币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特征,可以将货币制度分为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货币制度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02信用与利息1 2 3信用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信用经历了简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发展阶段,现代信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信用的发展阶段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信用的产生与发展03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和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市场公平交易。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融学(货币银⾏学)重点笔记第⼀部分⾦融学第⼀章货币和货币制度⼀、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时,发挥流通⼿段职能.3、⽀付⼿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付时发挥⽀付⼿段职能。
4、贮藏⼿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们当作独⽴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付⼿段、购买⼿段和转移财富的⼿段⼆、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制度⼤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付能⼒的规定等。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国的基本通货,⼀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的货币,指⽆论⽀付数额有多⼤,⽆论属于何种性质的⽀付,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次⽀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劣币充斥市场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西⽅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为基础的⾦汇兑本位制。
其实质是建⽴⼀种以美元为中⼼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挂钩,确定1盎司黄⾦等于35美元的官⽅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货币银行学(米什金原书第4版)知识点串讲
货币银行学(米什金原书第4版) 串讲第一部分重要知识点梳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1.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逆向选择主要是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
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3.货币市场(money market)答:货币市场通常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资金交易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是由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贴现市场等构成。
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等。
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有:银行存款、短期证券和商业票据等。
3.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答:道德风险是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交易后的影响产生的。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4.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答: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奕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第14章【圣才出品】
第3篇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第12章利率的决定及作用12.1复习笔记一、利率及其种类1.利率及其系统利率是指在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
不同的利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利率系统。
2.利率的种类(1)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的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在实际中有不同表现,在西方,传统上曾指再贴现率;在我国,则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
现在已有变化,各国不尽相同。
【例12.1】基准利率[山东大学2016金融硕士;西南大学2016金融硕士;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答: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它的变化传递出央行银根紧缩与松动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
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的高低,限制或鼓励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因此,把握各种利率的变化趋势就要首先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的变动趋势。
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央行再贴现率或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①定义: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②二者关系: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r=(1+i)(1+p)-1,其中,r 为名义利率,i 为实际利率,p 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
黄达 货币银行学总结
黄达货币银行学总结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金币与银币之间有法定的兑换比率,当市场上生金、银的比价发生波动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背离。
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所谓良币会被熔化,或被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界,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所谓劣币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2、货币局制度:本国的货币盯住一种强势货币,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这种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本国的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4、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6、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第二章信用1.信用的职能(一)集中和积聚社会资金(二)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三)节约流通费用(四)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五)调节经济运行(六)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2.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的作用:1)、刺激生产,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2)、提高消费效用。
3)、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构成要素:面值、到期日、期限、利率、利息的支付方式信用工具的特征: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4、利率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反映债券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
金融学-黄达-期末-重点
名词解说1.信用钱币:是在银行信贷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供应的信用流通工具。
分为可兑现信用钱币与不行兑现信用钱币两种2.钱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本国钱币流通的构造和组织形式,它使钱币流通的各个因素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简称为币制。
3.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质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送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别形式,表现着必定的生产关系。
5.商业信用:是指公司之间在销售商品时,以赊销和预支形式供应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
6.商业单据:是以商业信用形式销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证自己债权的书面凭据。
7.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余金融机构以钱币形式向公司、其余经济组织个个人供应的信用。
8.国家书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即国家刊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财政资本。
9.花费信用:是指公司或金融机构向花费者个人供应的知足民众花费方面钱币需求的信用。
10.直接融资:是指公司、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经过刊行有价证券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为中介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11.利息:是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对借贷资本的酬劳,是债权人让渡钱币资本使用权的一种赔偿。
12.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在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
实质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此后的真切利率。
固定利率:在借贷期间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市场利率:是由金融市场资本供求状况直接决定的利率。
行业利率:是由金融业行业协会或公会确立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立的利率。
13.金融中介:是指在经济运转中,为资本余缺者供应条件,促进两方实现资本融通,自己从事金融活动并为金融活动供应有关服务的各种金融机构的总称。
14.商业银行:是以汲取活期存款、经营短期工商业贷款为主的,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
15.欠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本根源的业务。
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知识重点整理(黄达版)
货币银行学(第四版)知识重点整理(黄达版)货币银行学(黄达)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特别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普通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普通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事情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经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同意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并且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能够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算是劣币驱赶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群及分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并且作为本位货币。
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说,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脚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别兑现本位制,是指别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啥是“劣币驱赶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第16章 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是理想 的。 货币学派: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 供给学派:主张通过降税等措施刺激投资和产 出。 理性预期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相 机抉择的政策主张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货币政策的目标,不论是单一的还是双重的,要付 诸实现,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核心环节。 关于利率,在我国过去的很长一 段时间中,大部分利率及其形成 机制主要通过行政程序加以确定, 对微观主体行为的调节作用当然 有限。
稳定币值
稳定对内币值
稳定对外币值
稳定 物价
稳定 外汇 汇率
人民币应贬值还是升值
人民币应贬值还是升值 人民币究竟应贬值还是应升值,泛泛而言,贬值 的好处是促进出口,但对引资和外债不利; 升值的好处是维护了中国经济的对外良好形象, 促进了引资,但对出口不利。
泛谈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利弊往往并不能描述 其复杂之全貌,此问题仍有待继续观察、思考。
米德冲突与“政策搭配理论” 米德冲突
汇率政策与汇率制度有紧密联系。若一国采取固定汇
率制度,汇率工具就无法使用,这时仅剩下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 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
米德冲突与“政策搭配理论” 政策搭配理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与名义收入有着相对不 同的影响。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也存在利用两 种独立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内外两方面的经济目标。
后凯恩斯时代
组合的基础
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 财政政策,在用其积 极有利的一面时,总
会伴随有不可避免的
消极的副作用;两者 相互搭配使用, 有可 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格局的变化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二、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金融学(第二版)_精编版_(货币银行学(第四版))_编著_黄达_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1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复习笔记一、初识货币对外交往中的货币(外汇):对于任一国家的居民,相对于其本国的货币,也把一切外国的货币称为外汇。
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收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
二、货币的起源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的产生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类。
1.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价值及其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商品首先必须是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可以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量进行衡量、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相适应的。
它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也是货币产生的阶段。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2.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交易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24.2 课后 习题详解
25.1 复习 笔记
25.2 课后 习题详解
第5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
第26章 货币经济 与实际经济
第27章 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
第28章 金融脆弱 性与金融危机
第29章 金融监管
26.1 复习 笔记
26.2 课后 习题详解
27.1 复习 笔记
27.2 课后 习题详解
8.1 复习笔 记
8.2 课后习 题详解
9.1 复习笔 记
9.2 课后习 题详解
10.1 复习 笔记
10.2 课后 习题详解
11.1 复习 笔记
11.2 课后 习题详解
第3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
01
第12章 利率的决 定及作用
02
第13章 货币需求
03
第14章 现代货币 的创造机 制
04
14.1 复习 笔记
14.2 课后 习题详解
15.1 复习 笔记
15.2 课后 习题详解
16.1 复习 笔记
16.2 课后 习题详解
17.1 复习 笔记
17.2 课后 习题详解
18.1 复习 笔记
18.2 课后 习题详解
19.1 复习 笔记
19.2 课后 习题详解
20.1 复习 笔记
20.2 课后 习题详解
28.1 复习 笔记
28.2 课后 习题详解
29.1 复习 笔记
29.2 课后 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第15章 货币供给
06
第17章 开放经济 的均衡
05
第16章 货币均衡 与总供求
第18章 通货膨胀 与通货紧缩
第19章 货币政策
黄达《货币银行学》超全题库
黄达《货币银行学》超全题库黄达《货币银行学》超全题库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第一章导言(略)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 年)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下降20%)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黄达)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点?答:信用货币的特点有:(1)流通中的都是信用货币,现实生活中的货币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的,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所有者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银行代表国家对存款人的负债。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这与金属货币制度下通过自由铸造投入流通不同。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必须控制、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保持货币稳定的流通。
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美元以35美元=1盎司的比例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固定汇率,即实际上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各国货币的平价必须以黄金或美元表示,各国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行价的上下限1%幅度内波动。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逆差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贷款来弥补,也可以通过汇率调整,弥补国际收支的基本不平衡。
(5)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平价体系。
第二单元1、名词解释市场利率:随市场供求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市场利率,与之相对的是官定利率。
①、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它是银行体系制定各种差别利率和加罚息利率的依据,同时也是金融体系制定各种有价证券利率的依据。
②、流动性偏好理论:在现代货币经济中,人们可以以多种形式持有期财富,如持有股票,债券等资产,虽然人们持有非货币资产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由于经济运行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性,而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遭受损失。
而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产,是财富的真正代表,为整个社会认可和接受,能随时转化为其他商品,并具有完全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
所以人们在选择其财富的持有形式时,大多倾向于持有货币,这就是流动性偏好理论。
③、可贷资金理论:新古典学派在利率决定论里面提出了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的供给由社会的自愿储蓄、减少窖藏和新增货币供给构成;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窖藏需求。
④、期限结构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由债券的收益曲线(即利率曲线)表示。
从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的互相关系、互相影响以及共同决定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决定。
2、简答题1、如何理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分标准在于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名义利率是指市场现行的利率,当在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不能反映投资者所获得的实际收益水平。
实际利率又叫真实利率,按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时候利率,而根据价格水平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称为事前利率。
2、如何理解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答:按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利率可分为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而基准利率之外的所有其他利率都称之为非基准利率,非基准利率跟随基准利率的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是否处于基准利率地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急美国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3、简述可贷资金理论。
答:新古典学派在利率决定论里面提出了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则考察利率的决定就应该着眼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由社会的自愿储蓄、减少窖藏和新增货币供给构成;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包括投资的资金需求和窖藏需求。
其中可贷资金的供给与利率是正相关的,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的。
4、利率的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①、利率的平均水平。
利率是平均利率的一部分,利润本身就是成为利率的最高界限。
②、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这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是最直接最为显著的。
③、经济运行周期。
在经济运行周期中利率水平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
④、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或市场中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利率水平一般会相应的提高。
⑤、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形势主要影响体现在国际汇率与汇率会影响资金流出入,从而应国内利率的变动。
⑥、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实行不同的的经济政策,对利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⑦、借贷风险。
在借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的因素出现,可能导致各种风险,这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5、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
答: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的基本命题是:长期利率相当于在该期限内人们预期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
其隐含了几个前提假设。
比如:投资者对债券期的期限没有偏好,其行为取决于预期收益的变动;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有相同的预期;在投资人的资产组合中,期限不同的债券是完全替代的;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替代的债券具有相等的预期收益率。
预期假说解释了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一起变动的原因,并且也解释了长期利率水平的提高会与短期利率一起变动的原因。
6、请联系实际谈谈利率对经济的主要影响。
答:从四条线条展开。
1、利率—储蓄—经济运行2、利率—投资—经济运行3、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4、利率—物价—经济运行第三单元1、名词解释①、存款型金融机构:存款型金融机构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运用资金的金融机构。
②、契约型金融机构:契约型金融机构是通过长期契约的方式按期获得资金,并将所获得的资金投入市场的金融机构。
③、投资型金融机构:投资型金融机构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筹资,并将资金用于贷款或者购买证券的金融机构。
2、简答题1、简述金融机构的功能。
答:金融机构的具体功能体现有如下几点。
①、信用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能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接受信用,另一方面以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运用出去,提供了信用。
克服了直接信用在时间、空间、需求、规模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信用创造功能。
存款金融机构在部分准备制和非非现金结算的基本前提下,至于完善的金融体系中,存款金融机构能够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创造新的信用。
③、支付中介的功能。
金融结构充当支付中介,以转账的方式进行交易结算,同时能反应企业单位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活动。
④、资产转换中介的功能。
既实现了期限的转换,又实现了规模的转换。
满足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期限下交易的需求,有满足了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规模下的交易需求。
⑤、信息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作为信息生成专家,为融资活动的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⑥、风险中介功能。
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中介服务,为投资者和融资者降低了投资和融资的风险。
2、简述我过金融机构体系答: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政策性银行。
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③、股份制商业银行。
又分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④、其他金融机构。
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公司、信托投资机构。
⑤、证券机构。
包括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和投资基金。
⑤、外资金融机构。
氛围中外合资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答的时候要具体阐述)第四单元1、名词解释①、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者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向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出售有价证券,直接向后者进行融资的方式。
②、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赤字单位或资金需求单位通过金融中介结构间接获得盈余单位或资金供给者多余资金的融资方式。
③、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证券发行的市场,亦称“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
④、二级市场:二级市场还是指已发行的证券正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买卖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又可分为场内市场(即证券市场)和场外市场(或店头市场)。
⑤、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短期金融市场,它主要是满足交易者的流动性需求。
货币市场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所以交易特别是二级市场的交易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讯方式联系表达的。
⑥、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性的、临时的资金调剂所形成的市场。
⑦、CDs:CDs即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一种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最初是美国商业银行为了逃避金融监管条例中对存款利率的限制、稳定银行存款来源而进行的一项金融业务创新。
⑧、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购买商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再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出售的协议。
⑨、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它主要满足中长期融资需要,为资本的累积的分配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