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亚洲三十周年|开元大关珍品荟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士得亚洲三十周年|开元大关珍品荟萃
佳士得亚洲三十周年「开元大关」专拍将于6月1日上午10:30举行,共推出高古瓷器在内的35件中国瓷器珍品。

佳士得亚洲三十周年志庆,珍品云集,一齐亮相香港春拍,让海内外资深藏家们不禁眼前一亮,随着正式开拍日期的接近,其中的瓷器重器也渐渐地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次开元大关专拍看标题就能明白,包含开元年间的诸多珍品,更有堪比国宝级重器,可谓是近三十年内拍卖史上不可错过的饕餮盛宴。

拍品图录Lot 3101 南朝/初唐青釉点褐彩狮子坐像估价:1,500,000-2,600,000 港币高:21.6cm来源台湾德馨书屋珍藏,购于1991年金华堂珍藏狮蹲坐于方形台座上,张口露齿,舌向外吐,两耳后竖,鬃毛卷曲,尾部上翘。

台座线刻莲
纹及简化的卷草纹。

胎质细腻,胎呈灰色,通体施青釉,加饰褐斑点彩。

本件青釉点彩狮子应为孤例。

可比者惟长沙咸嘉湖唐墓出土一件青釉点彩狮面镇墓兽,现藏湖南省博物馆,载
于北京2008年出版《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卷13,184页。

馆方定该件镇墓兽的窑口为湖南岳州窑,并指出「南朝时湘阴窑(岳州窑前身)开始出现釉下点彩,而至隋唐时反而少见。

」同时期的狮子形象可比台湾私人藏家收藏的一件白瓷狮子
坐像,载于2012年台北出版《清翫雅集廿周年庆收藏展:器物》,第8页。

狮子在佛教中代表佛法的威力,常作为护法兽
出现在佛教艺术中。

本件青釉点彩狮子造型与六朝佛教雕塑中的狮子十分相近,且坐于莲纹台座上,当与佛教有关。

此器经牛津热释光测年法检测(测试编号PH 004/546),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Lot 3102 隋/初唐白釉象形烛台估价:5,000,000-8,000,000 港币长:30.5cm来源台湾德馨书屋珍藏,购于1994年金华堂珍藏备注:此件象形烛台塑造生动,装饰华美,釉色盈润,是早期白瓷中极其珍罕的煌煌巨製。

其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亚洲象隆起的额头,褶皱的耳朵,以及
腿部肌肉结构等特徵,刻画细緻入微。

更为特殊的是,这件象形烛台的象牙上方各加刻有两道凸线。

此一特徵亦可见于坎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与本件拍品几
乎一致的象形烛台(图一),发表于「Art of Asia Acquired by North American Museums 1976-77」,《Archives of Asian Art》,第31 期,1977-78年,122页,图22以及东京根津美术馆藏一例,载于1988年东京出版《唐磁:白磁、青磁、三彩》,编号22,或与佛教中的六牙白象有关。

儘管象早在商周时期的艺术中就有所表现,然而以陶瓷製作白象在隋朝以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盖因早期瓷器的胎釉中皆有不同程度的铁含量,导致无法烧造纯淨的白瓷。

至公元六世纪,高温烧造的白胎透明釉瓷器在北方首次出现,其中製作精良者已与后世科学定义的瓷器(porcelain)无异,为陶瓷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高温白瓷在创烧之初就已经具备了
高度发达的器形和纹饰。

隋白瓷的器形兼备诸如本件象形烛台这样的複杂雕塑和诸如西安隋大业六年姬威墓出土盖罐那样以线条取胜,不假藻饰的极简器形。

技术的先进性和艺术语言的丰富性显示了隋代白瓷的崇高等级。

除上述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以及根津美术馆藏两例外,同类背驮六朵莲花承烛座的象形烛台在全世界公私收藏中仅见其它三例: 伦敦埃斯肯纳齐行曾展出一例,现藏瑞士玫茵堂,著录于Regina Krahl著,2006年伦敦出版,《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图录编号1184(图二); 其馀二件相似的象形烛台的莲花座为椭圆形, 鞍鞯饰有花边,包括上海博物馆藏一例,载于《文物》, 1957年,第8期,73页;以及Goldschmidt旧藏一例,出版于Otto Kümmel著,1930年柏林出版,《J?rg Trübner zum Ged?chtnis. Ergebnisse seiner letzten chinesischen Reisen》,图74,是例后于纽约苏富比拍卖,2001年9月19日,拍品编号96。

Goldschmidt旧藏有另一件象形烛台,背负一胡人抱柱,上承莲花形烛座,见前揭书,图75,该例后于纽约苏富比,1998年3月24日拍卖,拍品编号571。

另有一类尺寸较小、细节较少的白釉象形烛台,可参照1980 年纽约出版《Treasures from the Rietberg Museum》,图录编号46及46a,前者藏于苏黎世Rietberg博物馆,后者为大英博物馆收藏。

此器经牛津热释光测年法检测(测试编号PH 015/234),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Lot 3103 隋/初唐白釉胡人形
尊高:34.5cm估价:4,000,000-6,000,000 港币来源香港私人收藏,入藏于1986年隋唐帝国海纳百川式的包容与大度可见于当日来到中国经商、定居、学习的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外国人士。

如本件白釉胡人形尊的一类胡人形陶瓷器就体现了这种高度国际化的社会状态。

陕西省西安市唐乾封二年(667年) 段伯阳墓出土有一件类似的白釉人形壶,载于北京2008年出版《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卷15,22页。

Lot 3104 唐三彩贴花宝相花纹罐高:30cm估价:
1,800,000-2,600,000 港币来源日本私人藏家,于1998年购自香港纽约佳士得,2003年3月26日,拍品197号同类三彩宝相花纹罐可比安宅英一旧藏一件,现藏大坂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被列为日本重要美术品,著录于东京1976年出版《龙泉集芳》,第一集,编号226(图一); 以及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藏一件,载于茧山顺吉编,1960年东京出版,《欧米蒐藏中国陶瓷图录》,第5页,编号5。

另可比一件绿釉宝相花纹罐,载于1976年小学馆出版《世界陶瓷全集11:隋.唐》,48页,编号33。

此器经牛津热释光测年法测试(测试编号
666x55,1994年4月), 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Lot 3105 唐三彩鸿雁荷叶纹三足盘直径:28.6cm估价:
1,000,000-2,000,000 港币来源汇宝阁古美术,香港,1987年5月6日此盘中心刻划鸿雁展翅飞翔于三朵白云间,旁饰荷叶及浪花,生动活泼,釉色流淌自然,明艳多彩,应是仿照金银器
形制而造。

同类例子分佈于各大重要博物馆,包括一件藏东京国立博物馆,著录于1965年东京出版《东京国立博物馆図版目录- 中国古陶磁篇》,图版100号;一件藏日本出光美术馆,著录于1987年东京出版《出光美术馆藏品図录- 中国陶磁》,图版33号;一件为Dr. Gustaf Lindberg珍藏,1954年展出于威尼斯中国艺术品展览,图录图版326号;一件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藏编号ROM_2005_3840_1);一件藏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载于Margaret Medley著1981年伦敦出版《T’ang Pottery & Porcelain》,图版32号。

有一件用色、纹饰及大小均与本器一样的例子,另1991年于新加坡The Empress Place Museum(亚洲文明博物馆前身)展览,见展览图录《The Silk Road, Treasures of Tang China》,97页。

亦见其他饰飞雁纹的三彩盘类型,颜色配搭略有不同,有的折沿, 有的圆口,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一件白地三彩鸿雁莲叶纹盘, 著录于S. Valenstein著1982年纽约出版《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图版57号。

Lot 3106 唐三彩马高:68.5cm估价:6,000,000-8,000,000 港币来源英国私人收藏,于1980年代购自香港备注:本件三彩马造型生动、釉彩华美,其引项顾首之瞬间动态充分彰显了盛唐雕塑的高超技艺。

此件三彩马的造型源于中亚的Ferghana 马,即广为人知的「汗血宝马」。

有唐一代武功昭隆、四夷宾服, 疆域曾一度西至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西域
的良驹宝马做为战利品或贡品来到中原,成为了帝唐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基石以及贵族彰显地位的象徵。

三彩马如本品之体量、气度者颇为罕见。

其优雅的动态,张嘴嘶鸣的细节,以及华美的鞍具更显珍罕。

可比一匹近似的顾首张嘴马, 售于纽约佳士得,2002年3月21日,拍品103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另一件近似例,载于《龙泉集芳》,东京,1976年,第一集, 编号198。

本品鞍具上的装饰细节亦十分精彩。

马鞍上覆盖的织物刻画流畅, 有迎风飘扬之感,上饰之羽毛装饰
更加增添了富丽之美感。

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有一件饰相同羽毛织物,型态、尺寸类似之三彩马,与本品或为一对,仅鬃毛色彩有别。

(图一)而马络带下垂的每个叶形装饰中都有一隻葡匐的蟾蜍。

《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九引西晋道家王长文(230-302年)《通玄经》曰:“蟾蜍辟兵”。

马具上饰蟾蜍纹盖取其避兵之意也。

此类蟾蜍纹马具可见于几件馆藏的重要例子,如东京出光美术馆藏的一件三彩马,载于《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中国陶磁》,东京,1987年,图录编号50;以及纽约佳士得2004年3月24日拍卖的一例,拍品139号。

Lot 3107 晚唐越窑青瓷执壶高:20cm估价:
800,000-1,200,000 港币来源1993年购于日本此类越窑执壶始见于唐中期,为酒器用品。

上海博物馆藏一件尺寸及器形与本器非常相似的例子,现展览于馆内展示厅。

另可参考一件尺寸较小的相似例,器身较宽,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录于
1988 年上海出版《中国美术全集–陶瓷(中)》,图版63号(图一)。

Lot 3108 唐/五代邢窑「大盈」款茶欧直径:16.6cm 估价:400,000-600,000 港币来源亚洲私人藏家,于1996年购自香港备注:邢窑是唐代盛极一时的白瓷名窑,而邢窑中带有「大盈」、「盈」以及「翰林」字款的製品更是进贡朝廷的宫廷内用瓷器。

成书于约开元二十六年的《大唐六典》卷三记载:「河北道贡......恒州春罗孔雀等罗、定州两窠丝绫、怀州牛膝、名博魏等州平紬、邢州瓷器」。

由此可知,早在开元、天宝年间,邢州就曾向朝廷进贡瓷器。

据上海博物馆陆明华考证,邢窑「盈」字款瓷器与百宝大盈库有关。

(见陆明华,「邢窑“盈”字及定窑“易定”考」,《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1987年,259页)《旧唐书.食货志》有载: 「开元中......杨崇礼为太府卿,清严善勾剥,分寸锱铢,躬亲不厌......,又于鉷进计,奋身自为户口邑役使,徵剥财富,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云非正额租佣,使入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

可见百宝大盈库于开元年间设立,是用于储藏皇帝个人财货的内库。

而在素胎上刻有「大盈」、「盈」字款的瓷器就是为百宝大盈库定烧,供天子宴飨、赏赐之用的内用瓷器。

近年来,在西安市的考古工作中曾发现刻少量「盈」字款的瓷器, 例如1992年在青龙寺遗址发现的一件带大中十三年(859年)墨书纪年的「盈」字款执壶残件,见北京2008年出版《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卷15,26页出土; 以及2002 年
在唐长安城新昌坊发现的五件「盈」字款执壶以及五件「盈」字款花口盘,发表于文物2003年第12期,81-88页。

相较之下,刻写「大盈」字款的邢窑瓷器更为珍罕。

目前发表的例子仅见残片,例如西安市沣镐路工地採集的一片盌底以及河北省邢台市旧城区发现的十馀片,见权奎山,「唐五代时期定窑初探」,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四期,52页,图十四。

根据底足和残馀部份分析,上述十几件「大盈」款残片的器形都是和本件拍品类似的饼足盌。

有学者指出,这些器物的时代应早于「盈」字款器物,「盈」字款是由「大盈」字款简化而来的,见前揭书,52 页。

Lot 3109 五代定窑「官」字款五瓣花式盘直径:13. 6cm估价:2,800,000-3,500,000 港币备注:五代(907-960)是中国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转型期,就绘画而论, 其主题从晋唐注重历史故事、帝王、畜兽的传统转入了山水和花鸟的新境界。

这一追寻自然主义的时代风尚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瓷器的面貌。

以本件「官」字款五尖瓣口盘为代表的一批花口器在南北方主要窑口中流行,成为了最具时代特徵的器形。

定窑中的花口器形以四瓣花口盘、五瓣葵口盘等浅刻花口的产品为大宗。

如本件拍品这样忠实表现花形的深刻五尖瓣口盘则极为罕见。

目前仅在西安市北郊火烧壁村窖藏中出土的一批「官」字款定窑器中发现有近似例,其中两件与本拍品极其相似的定窑「官」字款五尖瓣口盘发表于北京2008年出版《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卷15,94及97页; 另可比同一窖藏中发现的两件定窑「官」字款三尖瓣口盘,载于前揭书95及96页。

晚唐五代,定窑取代邢窑成为了首屈一指的白瓷窑口,相应而来的是官方对定窑白瓷的青睐。

本件「官」字款五尖瓣口盘製作规范, 烧造精良,显然是一件官瓷。

据陶瓷史学者权奎山研究,「官」字为当日官府机构光禄寺下属的太官署的简称,「官」字款瓷器为太官署的定烧瓷,见权奎山「唐五代时期定窑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四期,50页。

另据上海博物馆陆明华介绍, 《曲阳县志》中记载后周显德四年的一通碑记上有「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殿中使御史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翱」之内容,这位从三品高官充任的瓷窑商税务使一职当兼有为官方督陶之使命,见陆明华,「邢窑“盈”字及定窑“易定”考」, 《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1987年,261页。

在这一背景下定窑生产出像本件五尖瓣口盘这样的精品就不足为奇了。

Lot 3110 五代/北宋定窑盘口瓶高:28.8cm估价:2,000,000-3,000,000 港币来源重要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80年代末展览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の陶磁:特别展》,1994年10月12日至11 月23日,图录编号140著录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の陶磁:特别展》,东京,1994年,97页Lot 3111 北宋定窑菊瓣洗直径:15.8cm 估价:2,400,000-4,000,000 港币来源日本私人收藏,入藏于1990年代备注:洗十二瓣花口,浅腹,平底。

通体内外施白釉,
釉面呈淡牙色,白中微闪靑,每瓣顶端无釉,露胎处淨白坚细。

有宋一代,材质各异的菊瓣器皿甚为盛行,从金属、漆至陶瓷俱可见其踪影。

清宫旧藏中为数不多的宋代菊瓣盘中,有一件南宋修内司官窑盘,其虽俱圈足并以支钉烧成,但在造型
及比例上与此例几乎如出一辙,罕见地同作十二瓣,现藏台
北故宫博物院,著录于《宋官窑特展》图版93 号。

Lot 3112 北宋定窑划花莲纹折腰盘直径:20.7cm估价:
1,500,000-2,000,000 港币来源伦敦佳士得,1986年12月8日,拍品232号纽约苏富比,2011年3月23日,拍品513号备注:此器造型规整,秀丽典雅,釉色均匀,白中带牙黄。

花卉纹线条简洁有力,似是任意挥洒的作品,陶匠运刀尤如运笔
写意,加上定窑白釉特有的温润晶莹,使纹饰更显得典贵优雅。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器形及纹饰与本拍品相同的例子,著录于2012年北京出版《定瓷雅集: 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定窑瓷器荟萃》,图版60号。

另一件相同例子藏国立故宫博物院,见2014年台北出版《定州花瓷:院藏定窑系白瓷特展》,图版II-42号。

另可参考两件器形与本器一样但无纹饰的定窑盘,出土于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M26,著录于2013年北京出版《异世同调-陕西省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物》,图50-51号。

Lot 3113 宋/金定窑系褐釉梅瓶高:21.9cm 估价:200,000-300,000 港币来源曾于香港佳士得2002年9月20日拍卖,拍品291号Lot 3115 金定窑印花螭舞石榴
纹盘直径:14.3cm估价:260,000-400,000 港币备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金代定窑印花螭舞石榴碟,其纹饰与本品如出一辙,见载蔡玫芬,《定州花瓷-院藏定窑系白瓷特展》,台北,2014年,封面及172-173页,编号II-112。

据作者所述,此种纹饰与曲阳北镇所出大定二十四年(1184)「甲辰」款的印模十分相似,见前揭书,173页。

Lot 3116 金定窑印花龟鹤纹盘直径:13.2cm估价:800,000-1,500,000 港币备注:龟、鹤同为象徵长寿的动物,本器心所饰龟鹤纹具有龟鹤齐寿之意,当为祝寿所定製的定烧纹饰。

龟鹤纹在定窑中极为罕见,见诸出版的例子除本品外仅有两例,皆出现于花口
盘中:一件藏于河北省曲阳县文物保管所,载于《中国陶瓷全集9:定窑》,东京,1981年,编号107,另一件于纽约佳士得拍卖,2004年3月24 日,拍品150号(图一)。

Lot 3117 北宋/金钧窑蓝釉小盌直径:8.5cm估价:500,000-700,000 港币Lot 3118北宋/金钧窑天青釉大盌直径:21.2cm埃斯肯纳齐,伦敦,编号C1306 欧洲私人珍藏,于香港佳士得拍
卖,2011年6月1日,拍品3501号Lot 3119 北宋汝州张公巷窑青瓷长方盘长:20.6cm估价:8,000,000-12,000,000 港币来源述郑斋珍藏,于1990年代晚期购自日本藏家著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北京, 2009年,150页及200页国内外公私收藏中的张公巷窑作品仅知一例,为大英博物馆所藏之「亚历山大盌」(图一)。

此盌原为
英国银行家及艺术收藏家威廉.克莱尔利.亚历山大(18401-1916)之旧藏,由其后人赠予大英博物馆。

张公巷窑未经发掘前,馆方认为此盌为汝窑系作品。

康蕊君曾撰文讨论此盌,见「亚历山大盌及北宋官窑之诸问题」, 《Orientations》,1993年,24册,页72-75。

文中提到:「自其胎釉及工艺观之......此盌无疑为宋瓷中佼佼者......釉色青绿略灰,入手滑腻,开片犹如冰裂」。

此文发表时张公巷窑尚未被发掘,但康氏却已于文中推论亚历山大盌做为北宋官窑製品的可能性。

张公巷窑是否即为北宋官窑至今尚无定论,但其细腻的胎质、晶莹剔透的釉光和精緻的装烧工艺,无疑展现了其优异或甚至超乎汝窑的品质。

宋人对于「美」不懈的追求由此可见,而其对「美」的体会之深刻, 更体现出了一种超越年代、地缘的永恒价值。

一件艺术品的最高成就,莫过于此。

Lot 3123 北宋/金磁州窑绿釉剔花牡丹纹瓶高:31cm估价:500,000-800,000 港币来源欧洲私人珍藏,于1930年代购自日本东京日下尚雅堂,后于家族中流传伦敦佳士得,2009年5月12日,拍品153号磁州绿釉剔花瓶极为罕有,而在已知例子当中,几乎全部都是绿地剔黑花品种,如本瓶般以白剔花衬托绿釉的作品目前所知只有一件,同样饰牡丹纹,被收录在1976年东京出版的《龙泉集芳》第一集,图版556号,被注册为日本重要美术品(图一),可见本拍品之稀有度及重要性。

另可参考数件磁州绿地黑花瓶,器形与纹饰
与本瓶一样,惟牡丹纹为黑剔花,一件为临宇山人珍藏,被注册为日本重要美术品,2012 年展于香港佳士得《古韵天成:临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览》,图版52 号;另一件藏大和文华馆,著录于《龙泉集芳》第一集,图版557 号;一件著录于1977年东京出版《世界陶磁全集》,卷12,图237 号;一件藏出光美术馆,著录于1986年东京出版《出光美术馆藏品図录–中国陶磁》,图版117号;一件藏瑞士鲍氏珍藏,见1968 年日内瓦出版《The Baur Collection, Chinese Ceramics I》,图版A78号。

此器经CIRAM科技测试(测试编号
0714-OA-207R),证实与本图录之定年符合。

Lot 3124 北宋/金河南黑釉褐斑茶盏直径:12.1cm估价:300,000-500,000 港币Lot 3125 北宋磁州褐釉剔花玉壶春瓶高:
30.2cmWilliam Doyle Galleries,纽约,1998年3月31号,拍品566号Lot 3126 南宋官窑十棱葵瓣洗直径:12cm估价:30,000,000-40,000,000 港币洗呈十瓣葵口形,侈口,浅壁,底略凹,有支钉痕迹六枚。

通体满施青釉,釉色匀润,釉表开细密纹片,口缘釉薄处呈褐色。

来源Harry Garner爵士及夫人珍藏,贝肯翰姆,英国赛穆旼(Mortimer D. Sackler)医生珍藏展览东方陶瓷学会,《Ju and Kuan Wares》,伦敦,1952年11月12日至12月13日,图录编号67总督宫,威尼斯,《Mostra d’arte Cinese》,1954年,图录编号460Harry Garner爵士(1891-1977)为杰出数学家、科学家、亚洲艺术品收藏家及
学者。

生于英国,Garner爵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1916 年加入皇家空军,其后曾参与设计新型战斗机,并成为军需部首席科学家。

除了超然的科学成就,Garner爵士对亚洲艺术品的研究亦做出重大贡献。

他的著作包括1954年出版的《Oriental Blue and White》、1962年出版的《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é Enamels》及1979年出版的《Chinese Lacquer》,均是研究亚洲艺术史的莘莘学子之启蒙读本。

他同时建立其艺术品收藏,网罗瓷器、漆器及掐丝珐琅等,大部分捐予大英博物馆及维多利亚及阿伯特博物馆,其馀则在其辞世后透过Bluett卖出。

行内流传Garner爵士曾以低至2.10英镑的金额买得两件汝窑盏托,并分别捐赠大英博物馆及维多利亚及阿伯特博物馆。

备注:这次拍卖的官窑洗佳妙无比,其釉色格外出众,且纹片纵横交织。

它源自贾纳爵士伉俪旧藏,曾亮相于东方陶瓷学会1 9 5 2 年举办的【J u a n d K u a n W a r e s 】展览,图见前述著作《东方陶瓷学会会刊》1951-1952年、
1952-1953年27号刊编号67 (伦敦)。

早于1954年,威尼斯为庆祝马可.波罗七百年诞辰,曾举行著名的【Mostra d’arte Cinese】展览,本拍品也是展品之一,图见展览图录页131编号460 (图三)。

Lot 3127南宋龙泉青釉鬲式炉高:10cm估价:1,800,000-2,600,000 港币Lot 3131 南宋青白釉男相观音坐像高:18cm估价:40,000,000-60,000,000 港币Lot
3132 南宋建窑银兔毫盏直径:12.2cm估价:
2,000,000-3,000,000 港币盏束口,斜腹下微收,矮圈足。

通体施黑釉,在釉面密布银白色条纹,形似兔毫,并有五彩宝光。

来源Michou,纽约,1949年4月28日(7英镑)Bluett & Sons,伦敦,1949年6月15日(15英镑) 康利夫勋爵,编号T31 伦敦邦瀚斯,2002年11月11日,拍品45号著录英国艺术协会暨东方陶瓷学会,伦敦,《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1960年6月16日至7月23日,编号196备注:此盏为英国康利夫勋爵(1899-1963) 旧藏,其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藏家之一。

自1946年起活耀于东方陶瓷学会,并于1960年受颁为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东方艺术馆荣誉馆长。

二战后期其任职于英国皇家空军,驻于伦敦,偶得閒暇步入了Bluett 经营的古董店,购入了他平生第一件的中国古董,开启了他之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收藏生涯。

康利夫虽对造型及纹饰较为简洁的器物最为锺爱,但仍收藏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器物,年代跨越极广,包括商代青铜、宋瓷、明瓷、玉器等等。

康利夫过世后,英国古董商Bluett & Sons曾为其约600件的藏品进行估价,总额近90,000英镑。

其中三件极为著名的成化宫盌为康利夫于1947年以475英镑自伦敦古董商Peter Boode处购得。

三盌后被分次卖出,之后又几现拍卖市场,最近的一次为2013年10月8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的秋葵盌。

康利夫曾对此建盏做出以下评论:「Oscar Raphael
曾有一件类似的建盏,现藏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但并没有我这件来得璀璨。

」宋代饮茶活动高度发展,其中鬪茶文化盛行,由裁判根据盏内茶液泡沫的质量及持久度评选。

黑褐盏较能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因此最受欢迎,其中又
以绀黑地兔毫盏为贵。

北宋蔡襄《茶录》载: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宋徽宗《大观茶论》盏项亦有类似说法:「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可见青黑釉地兔毫斑纹盏当时受重视的程度。

建窑黑釉属高铁含量的石灰釉,而石灰釉于高温中容易流淌,釉里层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表,于1250-1350度的高温下,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斑驳条纹,冷却时析出晶体,因而形成貌
似兔毫的斑纹。

由于铁氧化物在釉中的浮沉及氧化程度不同,会令斑纹的色泽及形态随之而变,因此每件建窑器均独
一无二。

兔毫斑纹见灰色、褐色、银白色、银蓝色、金黄色及彩色等,其中以彩色最为名贵。

此盏釉上斑驳纹路密而不乱,色泽璀璨,银白中泛彩虹光,实属难得。

近似例可参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例及伦敦苏富比2011年5月11日拍卖一例,拍品7号,该二例兔毫纹皆呈银蓝色。

Lot 3134 南宋红褐漆六瓣花口盘五件直径:17.6cm估价:350,000-550,000 港币来源日本关西私人珍藏,入藏于1950年代Lot 3135 南宋银如意纹梅瓶一对高:20.7cm估价:
1,000,000-1,500,000 港币备注:此对银梅瓶上的如意云纹源于剔犀漆器。

1959年四川省德阳市孝泉镇清真寺窖藏出土有一件十分相近的带盖如意纹银梅瓶,现藏四川省博物馆,收录于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 杭州,2015年,100页(图一)。

这一成功的纹饰设计亦为瓷器所效仿,例如香港佳士得,2015年12月2日,《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一)》,拍品编号2825(图二)。

此拍品附有Pieter Meyers博士所做的包括立体镜检测、X光片、成分分析等项目的科学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与此拍品之定年相符合。

Lot 3136 南宋仲尼式「获麐」琴全长113.7cm 有效弦长106.2cm 肩阔16.8cm 尾阔12.7cm移云斋砚琴斋,1998年前入藏展览香港大学美术馆,《古琴荟珍:砚琴斋宋元明清古琴展》,1998年10月14日至12月5日,香港,编号12著录《古琴荟珍:砚琴斋宋元明清古琴展》,香港,1998年,图录编号12《中国古琴民间典藏》,北京,2013年,图录编号70仲尼式,蚌徽,黑色间栗壳色漆。

琴面浑圆,琴?微隆,通体皆现蛇腹,牛毛和冰裂等断纹。

琴轸、岳山、承露、焦尾、冠角和雁足等,皆为紫檀木所製。

琴底颈处刻有篆书: 「获麐」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有一大方粗边篆印: 「金声玉振」,状其声也。

此琴原为移云斋之旧藏,几经琴家辗转割爱,或相互易琴,后归砚琴斋。

此琴比一般常见宋明琴略短,但其尺寸尤合南宋《杨祖云琴製》之所记。

后世琴家因崇尚琴体宽长之制,此短小制式逐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