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性公选课《遗传与优生》论文要求
《遗传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遗传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73f3a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4.png)
《遗传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遗传学》课程如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和实践。
在引言部分中,背景介绍了遗传学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研究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分析了遗传学课程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融合两者的方法和实践过程,并介绍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经验。
最后对学生反馈和效果评估进行了总结。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了未来遗传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促进遗传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更好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遗传学、思政教育、课程、探索、实践、教学设计、学生反馈、效果评估、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者和管理者也开始关注如何在遗传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遗传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融合遗传学与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案,以期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通过探索遗传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体验,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专业知识,更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综合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和实践遗传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遗传学课程的重要性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的是生物个体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中,遗传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遗传学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遗传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和遗传规律。
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遗传变异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个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传递过程。
[医学]《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092542b7360b4c2f3f645f.png)
[医学]《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大纲《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大纲一、《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说明(一) 课程代码:10110008(二) 课程英文名称:A General Outline of Human Genetic and Birth Health(三) 开课对象:各专业(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教育课。
随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的深入,国内大部分高校已开设了“人类遗传学”或相关课程,但目前没有与之配套的教材,为了配合高校教学的需要,使生物类和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科学知识,特开设本课。
(五) 教学目的:本课程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系统、较全面的人类遗传学与优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六) 教学内容: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了人类遗传学与优生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人类遗传的胚胎学基础,人类遗传的分子和细胞基础,人类遗传性疾病与惟优生的关系,人灰代身和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人体性状和行为的遗传,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遗传和优生的影响;同时还对出生缺陷干预,人类基因组及基因计划,常见遗传性疾病及先天畸形的诊断要点做了全面阐述。
对常见的人类遗传与优生的实验诊断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七) 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32 学时分数: 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人类遗传与优生概述 4 4 第二章人类遗传的胚胎学基础 2 2 第三章人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4 4 第四章人类遗传的分子基础 4 4 第五章人类遗传性疾病与优生 8 8 第六章人类代谢和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 2 2 第七章人体性状和行为的遗传 1 1 第八章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类遗传的影响 1 1 第九章实现优生的重要途径-出生缺陷干预 2 2 第十一章常见遗传性疾病及先天畸形的诊断要点 2 2 考试 2 2合计 32 32 (八)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遗传与优生论文高分噢
![遗传与优生论文高分噢](https://img.taocdn.com/s3/m/3a607b66a45177232f60a25f.png)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摘要:遗传性疾病是指人类遗传物质发生异常,而导致胎儿出生时或出生后,集体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疾病。
根据其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染色体病。
通过对遗传病的种类和特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遗传病,为人类带来福利。
关键词:遗传性疾病种类特点优生1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堆基因作用引起的遗传病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根据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性质看,把单基因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患病者的双亲至少一人患病,呈连续性,且男女患病几率相等。
具体是双亲患病子女全患病或患病为3/4, 正常为1/4,双亲一人患病子女全患病或患病与正常各为1/2,双亲正常子女全正常。
如多指症,及Huntington’s舞蹈症。
1.1.1并指:并指,也称并趾,是两个或更多指(趾)完全连在一起。
非洲某些贫困地区,几乎全村人都是并指(趾),不分男女老少,有的只有两指(趾),形同鸵鸟。
1.1.2多指:多指畸形为中国人最多见的手部先天畸形,凡以长在大拇指旁边最为多见。
多指畸形是一种染色体的疾病,很多跟遗传是相关的。
但这种情况又是儿科最常见的畸形之一。
在孕妇怀孕期间,只有合并其他畸形和(或)智力异常才有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查的必要。
六指症(多指)是常染色体(不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隐性基因可以用a来表示,显性用A表示,它们的结合一共有3种形式AA、Aa、aa存在(AA和Aa都正常)。
AA显示A的性质,Aa的基因A和a同时存在会出现显性形状A的性质(也不是六指),只有基因为aa时显示隐性症状(才会出现多指)。
比如说如果爸爸是六指基因型为aa,母亲正常基因型AA他们的孩子不会遗传上六指,因为他们的基因怎么结合都是Aa,如果爸妈都是六指基因型都是aa那100%他们的孩子也是六指。
因为胎儿在孕8周四肢基本已具雏形,所以孕期的营养、用药、射线、疾病对他都没有影响。
《医学遗传与优生》课程标准
![《医学遗传与优生》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e42d8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5.png)
课堂教学条件要具备教材、多媒体、辅助教材、网络教学、图书馆藏书等。实训条件主要为实训中心共用实训 室、见习和实习医院、案例分析等。
(五)教材选用及编写建议
教材应围绕学习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两强两精(强应用、精理论,强实际需要,精学科架构),针对 助产专业特点,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化和实践性。内容设置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情景 引例或病案引例、教材主题内容、知识链接、知识拓展、典型病例、参考资源、复习思考题等栏目。教材要与职业 需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深挖人文素养教育,增加案例分析,内容表达精炼、准确、科学。教材形式应图文并茂、 语言生动、版式活泼,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议每章后有概括性的小节。
医学遗传与优生课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助产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的特点,运
用“任务导向法”、“项目驱动法”、“课堂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方法组织教 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的灵活使用,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防,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运用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使静态的图片动态化,使枯燥的知识形象话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加 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课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 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首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其次抓紧实验教学过程。积极开展医学遗 传与优生的第二课堂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在遗传咨询、染色体病的诊断以及优生优育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使遗传 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遗传与优生选修课小论文图文稿
![遗传与优生选修课小论文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a97fcc615022aaea988f0f89.png)
遗传与优生选修课小论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近年来,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疾病发生了变化,传染病,流行病在人群巾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而由遗传缺陷所致的畸形和疾病发生率却相对增高,还记得第一次听说猫叫综合征,二十一三体症时惊吓的心情。
遗传是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实现人类和各种生物在世代间得以种族延续的基本条件,是决定人体健康发展与变化的先天因素。
因此掌握遗传规律,有利于优良的遗传基因得以延续和发展以及不好的遗传基因得到改造,并对于阻断遗传病的延续,提高人口质量等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20纪初,摩尔根等人提出了“染色体--基因”学说。
把遗传因子具体化在染色体上。
以后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充分证明了染色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构成基因的遗传物质就是核酸。
而核酸又要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
脱氧核糖核酸是贮存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亲代与子代间保持遗传的连续性,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产生遗传的变异。
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此外还有细胞质(线粒体)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以及Y染色体遗传等。
良好的遗传物质是优生的首要条件。
为了人类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达到优生的目的,就必须保持和巩固优良遗传物质在人群中的扩散。
即用遗传学的知识达到优生的目的。
优生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预防性优生为目的,如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人工流产等。
另一类则属优生的措施,如遗传工程、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
相对而言,前一类措施出现较早且较易实行。
首先搞好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
遗传咨询可分为婚前咨询、产前咨询,或其他方面的咨询,如某些先天性畸形能否遗传后代等。
医生进行咨询解答的步骤可分为:明确诊断;分析疾病的遗传方式;向咨询者及其亲属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建议三个步骤。
优秀论文评选标准
![优秀论文评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bdd9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f.png)
优秀论文评选标准优秀的论文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于评选优秀论文,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论文的质量、创新性、实用性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
首先,优秀论文的质量是评选的重要标准之一。
论文应当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论证过程,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论据充分。
论文的观点应当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深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对学科领域有所启发。
此外,论文的数据来源应当可靠,研究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实验设计应当严谨规范。
其次,论文的创新性是评选优秀论文的重要考量因素。
优秀论文应当具有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能够对学科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
创新性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内容上,还包括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等方面。
论文的创新性可以从已有文献中得到证实,或者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一定的成果。
此外,论文的实用性也是评选优秀论文的重要标准之一。
优秀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所推动作用。
实用性不仅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还包括实际操作和应用价值。
最后,论文的表达方式也是评选优秀论文的重要考量因素。
优秀论文应当具有清晰、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论文的结构应当合理,层次分明,篇章布局得当。
图表应当清晰美观,文字应当规范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
综上所述,评选优秀论文需要从论文的质量、创新性、实用性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才能评选出真正优秀的论文。
希望广大学术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时,能够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要求,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遗传与优生--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遗传与优生--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9d1cae4c8d376eeaeaa31f8.png)
1.遗传与优生(Genetics and eugenics)课程
课程介绍:《遗传与优生》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以胚胎学、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其内容主要是介绍人类遗传学与优生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旨在解决诸如“如何预防出生缺陷儿的诞生,如何提高下一代人的素质及如何开展早期教育”等的问题。
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从事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修读指导建议:建议学习者在学习《遗传与优生》课程前应充分认识遗传与优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认真阅读教学大纲,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要求,回顾已学《生物化学》中遗传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为学习《遗传与优生》课程奠定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应专心听讲、认真钻研,结合教师讲解抓住主线,由表及里,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脉络,注意加强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要在记忆中理解,理解中记忆。
同时注意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并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查阅资料来解决。
课后要及时总结,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自己真正掌握遗传与优生知识。
《遗传与优生》课程标准(2019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
![《遗传与优生》课程标准(2019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https://img.taocdn.com/s3/m/a986791c25c52cc58ad6be74.png)
《遗传与优生》课程标准(2019 护理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遗传与优生》课程是是面向助产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能力拓展选修课程。
它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结合学科特点、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研究设置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遗传的分子和细胞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二是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如常见遗传病和遗传病的诊断、咨询、预防及优生等。
《遗传与优生》的任务是从医学角度专门研究人类各种生命现象和疾病与遗传的关系,是向学生讲授有关遗传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遗传病发生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降低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危害;通过优生知识讲授,让学生了解优生的概念、婚姻咨询、婚前检查,以及产前检查和诊断的方式,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学完后,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达到采取优生措施,积极防治遗传病的发生发展的目的。
《遗传与优生》是一门遗传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是卫生职业教育中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人体形态学、生物化学。
同步开展或后继的课程有:内科护理、儿科护理、母婴保健等。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遵循培养目标、服从岗位需要、突出能力培养、注重人文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拓展作为任务领域而选取教学内容。
总体设计思路:课程设计能够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紧扣助产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拓展作为任务领域,通过遗传病、基因、遗传规律、各种遗传病传递规律到遗传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及优生认知等学习任务分解,为助产专业学生提供遗传与优生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及关爱生命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真正发挥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作用。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5902949649b6649d747bc.png)
第三节遗传病和优生【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及近亲结婚的危害,认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并了解一些优生优育的具体措施。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属于人们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内容浅显易懂,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设计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问题入手,以便引起学生对自身及社会问题的关注,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获得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安排学生展示并交流收集的有关遗传病和近亲结婚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和对资料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完成对课本中表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总结归纳【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2、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4、通过统计图,比较正常婚配与近亲结婚时遗传病的.5、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何规定不允许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常见遗传病的图片、症状及病因。
2、学生准备:搜集英国皇室血友病方面的报道、资料.调查周围人群中常见遗传病的种类和社会优生优育的措施.【教学过程】一、展示课题,揭示目标:展示先天性裂唇图片:提出问题:1、见过吗?大家想说点什么?2、如果我们通过手术,是否可以修复成正常人那样?3、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会不会是正常的呢?为什么?点题引入:这种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病是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我们叫做遗传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遗传病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识:1、展示课前调查资料。
(常见遗传病图片,症状和病因)2、思考:①以上这些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②你觉得先天性智力障碍和非典型性肺炎相比,主要的区别是什么?3、阅读自学:(1)内容:书本内容(2)抢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遗传病,病因是什么?②遗传病的发病率怎样?遗传病是否能得到根治?(3)点拨: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致病基因引起的,因此是不能根治的,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可以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未来的基因置换将使遗传病从根本上得以治疗。
字遗传与优生的关系的论文(一)
![字遗传与优生的关系的论文(一)](https://img.taocdn.com/s3/m/a90ee6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4.png)
字遗传与优生的关系的论文(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生殖方式从自然繁殖逐渐转变为人工辅助,遗传学在人类繁衍生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字遗传与优生的关系也是当前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将进行探讨。
一、字遗传的概念及原理字遗传是指字体特征的遗传,即某个人的字体特征,例如字形、筆劃等,可能会遗传给他的后代。
字体特征的遗传是基于人类基因的遗传方式实现的。
二、字遗传对人类的影响1. 影响个人的传承一个人的字体特征会影响到他的子女和孙子孙女的写字方式,从而影响到这些孩子们的个性及文化氛围的传承。
2. 影响社会的环境如果一个能写字的民族都是用同样的字体,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文化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也是其他民族无法替代的。
因此,字体的传承对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三、优生与字遗传的关系1. 在基因等位基因型方面字遗传和优生方面的关系主要通过基因等位基因型来实现。
人们可以通过基因等位基因型掌握一个人在某些特定方面的遗传特征,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生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字遗传来了解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的优势并进行优生分析。
2. 优生倡导标准化的字体在字遗传和优生方面的关系中,在优生学领域,一个字体如果具有比其他字体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那么它有可能被认定为“优秀”的字体。
优秀的字体可以使用在书面文化的领域,优秀的字体可以方便我们在交流、沟通的环节中更快地传递信息。
四、结论由此可见,字体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字体传承的良好性决定文化的传承方向,而字遗传与优生之间的关系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文化和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同时重视优生和字遗传的发展,并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以更好地实现人类的美好未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84ec6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e.png)
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在学术领域中,撰写文章时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我国优生与遗传领域,对于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要求较高,了解并掌握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其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期刊文章格式:[1] 作者. 文章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数): 起止页码.例如:刘凌, 李波.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成年小鼠卵巢组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 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 24(8): 850-854.二、书籍格式:[2]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如:陈华. 优生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56-58.三、论文集或会议论文格式:[3] 作者. 论文题目[C]//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如:王强. 遗传多样性与动物种群管理[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102-105.四、学位论文格式:[4] 作者. 题目[D]. 学位授予单位, 年份.例如:张莉. 基于遗传学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番茄耐盐育种与机理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18.以上是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的基本范例。
对于撰写学术文章时,准确、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有助于展现作者的严谨治学态度,也有利于读者对文章的信服度和可信度。
在学术领域,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也是评判一篇文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于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作者在撰写优生与遗传相关的学术文章时,做到引用规范、准确,更好地展现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肃态度和水平。
掌握我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参考文献格式对于学术写作至关重要。
只有在准确掌握了这些格式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撰写出真正高质量、规范的学术文章,为学术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遗传与优生 2优生学
![遗传与优生 2优生学](https://img.taocdn.com/s3/m/e4e4b2050740be1e650e9ae8.png)
优生措施
优生咨询的内容:
• 那些疾病不宜结婚或生育? • • 近亲是否可结婚,对下一代有 何影响? • 孕期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确保 胎儿正常发育? • 哪些原因引起不育、不孕史、 流产、死胎、早产、死产和新 • 生儿死亡? • 是什么原因造成小儿先天异常? • 能否治疗?有无遗传性? • 某种遗传病或先天畸形发生的 • 原因?能否治疗? 患者如何选择配偶?患者 和正常人结婚,下一代患 病的风险有多大?家族中 有某种遗传病时,结婚后 子代发生此类疾病的风险 有多大? 有性腺发育异常、不明原 因的智力低下、行为发育 不正常的患者及其家庭; 35岁及以上的高龄孕妇 及高龄男女的生育; 有生物、物理、化学等有 害因素接触史的夫妇; • 已生育过一个有遗传病或 先天畸形患儿的夫妇。
优生措施
母亲生育年龄与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母亲生育年龄 <29岁 30~34岁 35~39岁 40~44岁 >45岁 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 1/15000 1/800 1/270 1/100 1/50
优生措施
三、遗传咨询
• 遗传咨询又名遗传商谈,它应用遗传和 临床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解答遗传 病患者亲属所提出的有关遗传方面的问 题,并在权衡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利 弊的基础上,给予婚姻、生育、防治、 预后等方面的医学指导。
与
第二篇优生学
概念:应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 类遗传素质的科学。
意义:让每一个家庭生出健康 的、遗传素质优良的又无遗传 疾病的后代。
第二篇优生学
第一章优生学发展史
纵观优生学历史,可以将优生 学的发展分为: •前科学 •半科学 •科学 三个阶段
优生学发展史
一、优生学的前科学阶段
•
•
从远古到19世纪80年代
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
![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1291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4.png)
优秀论文的评选标准
优秀的论文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才能被评为优秀呢?评选优秀论文需要具备以下标准。
首先,优秀论文应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
论文的研究内容应该具有新颖性,能
够在学术界引起重视和讨论。
研究方法、观点和结论等方面需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为学术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
其次,优秀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论文的研究内容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
基础,研究方法应该合理可行,数据应该真实可靠。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确保论文的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表述准确。
再次,优秀论文应具有深度和广度。
论文应该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
探讨,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有较强的学术深度。
同时,论文的研究范围应该能够涵盖相关领域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广度。
此外,优秀论文应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
论文的研究成果应该对实际问题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论文的研究成果应该具有一定的推广性,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最后,优秀论文应具有语言表达的规范和精准。
论文的表述应该清晰明了,逻
辑严谨,符合学术规范。
语言表达要精准规范,避免出现语病和歧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论文的内容和观点。
总之,评选优秀论文需要综合考量论文的独创性、科学性、深度、广度、实用
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论文才能够被评为优秀,为学术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遗传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遗传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0e45f5eff9aef8951e0629.png)
遗传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1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以理论部分为主,涵盖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突变、遗传病以及优生等内容;而实验部分较少,只有切片制作与观察、染色体制备与核型分析等几个实验。
虽然这样的设置内容覆盖面广,但受课时所限,面面俱到的讲解只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而且理论部分比重远高于实践部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因此,应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实验教学内容,突出讲授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该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1优化理论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基因的概念、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大遗传学定律等,学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应当删减;而关于细胞增殖、染色体等知识,学生也有一定了解,且在后续课程中还要涉及,可适当略讲,但要突出重点。
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染色体畸变及单基因遗传方面,学生掌握这些原理后再学习相应的疾病,从而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类型遗传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疗手段以及优生咨询等临床应用性较强的知识。
这样从原理深入临床,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医学遗传学知识。
除对知识点进行优化外,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使学生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把握,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模块、基因遗传病模块、染色体遗传病模块以及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优生模块。
其中基本概念模块主要包括绪论、细胞与遗传知识、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分类等,这些知识涉及大量遗传学概念、原理,是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基础,适合在课程初期进行教学;基因遗传病模块主要包括遗传突变与修复,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以及群体遗传相关知识;染色体遗传病模块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造成染色体病的因素及防范措施;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优生模块和临床联系紧密,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期最后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分类,使医学遗传学知识结构性、连贯性更强。
1.2调整实验项目,增加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但受课时限制,实验项目少,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与临床联系不紧密。
人类遗传与优生论文
![人类遗传与优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8dca69af1ffc4ffe47acbd.png)
学号:2010211102 姓名:张善良院系:物理学基地班人类遗传与优生论文当初之所以选这门课,是因为我就高中开始,就对遗传学很兴趣,只是想了解更多的关于遗传方面的知识,了解关于人类的奥秘。
虽说在高中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关于遗传的知识,但那些都还是一些比较系统的基础的,在这一学期理,虽说课不是很多,但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遗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学到许多关于优生的知识,这也为将来学到了许多比较实际的东西。
一、人类优生学(1)人类优生学是探讨人类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2)遗传是指生物在繁衍后代时只产生同类的生物体,或者说是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
(3)变异是指人与人之间不仅有明显的外形差异,而且体内基本物质――蛋白质更有鲜明的个体差异。
(4)遗传与变异的关系:没有变异,遗传只是简单的重复,生物或人类就无法进化。
因此,在维持物种的稳定性上,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的。
然而,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新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而失去了意义,生物同样不能进化。
所以在进化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5)优生的意义:a.、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b、为社会造就优秀人才。
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a、细胞的分类: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结果一般比较简单,没有成型的细胞核,主要是无丝分裂。
原核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有一系列细胞器),主要是有丝分裂。
b、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植物)中。
(2)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所以叫染色质)、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中期的特殊形态,二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a、染色体的形态姐妹染色单体:中期染色都有两条染色单体,成为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两条姊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染色体臂: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长短相等或不相等的两个臂。
次缢痕:在有些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上可见凹陷缩窄区,称为次缢痕随体: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可见球状结构,称为随体端粒:端粒指染色体的自然末端。
对“遗传与健康”公选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遗传与健康”公选课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f4de4dcda38376baf1fae38.png)
对 遗传 病 的认 识 不 断深 入 , 康 教 育 的呼 声也 越 来越 强烈 临 沂大 学顺 应 社会 们对 生 命现 象 的认 知 、
发 展 的需 求 . 于2 0 0 6年 在校 内开设 了遗传 与 优 生 对影 响人 口素 质 的遗 传 因素 有 了更 多 的 了解 . 人
公 共选 修课 在此 基础 上 . 于2 0 1 1 年 开设 了 “ 遗 传 们对 自身健 康 的关注 也 不断 提 高 .越来 越 清楚 地
( 临 沂大 学 生 命 科 学学 院 . 山东 临沂 2 7 6 0 0 5 ) 摘 要 : 在 高校 开设 “ 遗 传 与健 康 ” 公 共 高 大 学 生 的 身 体健 康意识 . 还 可 以 通过 大 学 生 向 家庭 和 社 会 传 递 遗 传 与健 康知 识 因 此 . 在 高校 开 设 遗 传 与 健 康 课 程 很 有 必要 , 也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0 7
作者简介: 韩庆典( 1 9 7 9 一) , 女, 临沂大学讲师,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 植 物 分子 遗传 育种 。
差不齐 . 对 问题 的领 悟 和理 解 也有 所 不 同 : 另一 方 更 增 强学 生 的 集体 观 念和 团队精 神 .更 好地 掌 握
一
旨在 提高 大 学生 科 学文 化 素质 , 对 大 学生 择 偶 、 婚
、
高 校 开设 “ 遗传与健康” 选 修 课 的 必要 性
育提 供参 考 与 帮助 . 有 效地 预 防 遗传 病 的发 生 , 对
于维 护 人 类 健 康 、 提高人 1 5素 质 、 实现 家庭 幸 福 、 民族 吕盛 和 国家富 强都有 十分 重要 的 意义
浅谈《优生与遗传》---------学习优生与遗传的体会
![浅谈《优生与遗传》---------学习优生与遗传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08adc0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浅谈《优生与遗传》---------学习优生与遗传的体会说实话,当初选修《医学优生与遗传》这门课程的时候,以我一个文科生的思想单纯的认为这门课程内容应该是教我们怎样做会生一个健康、可爱、聪明的宝宝,然而,当我真真正正接触了这门课程,我才觉得自己想的太肤浅了。
《医学优生与遗传》主要讲了医学遗传学和优生学的概念、遗传的分子学基础和细胞学基础、遗传病的分析、遗传优生咨询等内容,以前都不懂这些,学完这个课程之后,多少有了点了解。
遗传通常指在传种接代过程中亲子代之间性状表现相似的现象。
在遗传学中,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的世代相传,亲代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能力,称为遗传性。
人的健康决定于人的遗传结构和其周围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平衡。
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环境因素改变均可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疾病,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疾病被称为遗传病。
遗传病的基本特征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环境因素在发病中不起什么作用,相反,一些遗传病的发病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
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基因或DNA。
一遗传物质改变的不同,可将遗传病分为以下几类:一,单基因病例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线粒体病等二,多基因病例如一些常见的疾病和畸形,有复杂的病因,既涉及到遗传基础,又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才发病。
三,染色体病。
四,体细胞遗传病等。
其中染色体病和单基因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引起的。
遗传病的种类很多,危害的程度差别极大,根据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和再发风险可将遗传病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患者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例如重度智力低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第二级是患者有残疾,但仍有一定自主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例如先天性耳聋,精神分裂症、白化病等。
第三级遗传病对患者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例如银屑病,鱼鳞病等。
大多情况下,遗传病一般的表现为1,有家族聚集性2,不同年龄均可发病3,患病时间长,久治不愈4,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常有同样疾病患者5母孕期无不良环境因素接触史6,母孕期没有致畸病原体感染或服药不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应学院全校公选课《遗传与优生》论文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种类及特点(或其它自立的与本学科有关的题目)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提交时间:
科任教师:
(格式占30分,内容占70分)
论文题目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
摘要: (约100字)
关键词: 4个
(正文格式)
1
1.1
1.2
……
2
2.1
2.2
……
3
3.1
3.2
……类推
注释
附录(或附图)
参考文献
论文要求约3000字左右
打印与装订采用A4纸打印。
1.页面设置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4 cm 下(B):2.54 cm
左(L):3.17 cm 右(R):3.17 cm
装订线(T):0.5 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2、排式与文字文字图形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第一封面部分:论文题目用三号宋体加粗;其他用宋体四号;
第二论文部分:论文题目用四号宋体加粗;摘要及关键词用五号宋体加粗;其它部分皆采用宋体五号。
3、段落设置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