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训练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育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 并指导学生的行为。

一、导入1、猜谜语:脑袋圆圆, 眼睛圆圆, 满身绒毛, 尾巴像伞。

2、揭题, 板书课题。

3、读课题, 并说说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的。

二、初读课文1、听录音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三、学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边读边思考通过读, 你明白了什么, 还有什么困难?1、学习第一段:⑴喜欢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朗读。

⑵采访读的好的小朋友你认为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⑶带着兴奋的心情齐读。

⑷讨论沟通收获及疑难。

2、学习第二段:⑴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赛读。

⑵学生评价。

⑶感受松鼠的心情, 再读课文。

⑷学生沟通学习情况。

3、学习第四段:⑴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绪, 并表演读第四段。

⑵学生沟通自学情况。

4、学习五、六、七自然段:⑴学生讨论沟通如何帮助小松鼠, 并进行德育渗透。

⑵出示幻灯:观察松鼠的表情, 想象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⑶自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⑷沟通学习情况。

5、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1、说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 课后画出来。

2、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应这怎样建设。

上一篇:《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2022小学四班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二课时

《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二课时

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和理解英文单词squirrel和pinecone。

2.掌握名词的复数形式-s及其发音规律。

3.学会使用正确的数词表达数量。

教学内容课前预习1.让学生阅读故事《松鼠和松果》(The Squirrel and the Pinecone)。

2.教授和学生共同收集以下单词并识别它们的音标和意义:squirrel, pinecone。

3.学生自学和掌握名词的复数形式-s及其发音规律。

正式教学1. 课堂互动让学生利用前面学到的新知识,以有趣的方式讨论以下问题:•你见过几只松鼠?它们在干什么?•你曾经在哪里看到过松果?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重点内容是与名词的复数形式及其发音规律相关的部分。

在讲解这些内容之前,我会向学生展示有关松鼠和松果的图片,以便引起他们的兴趣。

复数形式在英语中,名词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并不像中文那么简单。

而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都是加上“-s”。

下表中显示了常见名词复数形式的规律及其读音。

名词形式读音规律-s /s/-es /ɪz/ 或 /z/-ies /aɪz/无规则无固定读音规律。

例如,将单数的“squirrel”变为复数形式,只需要在其末尾加上“-s”,变成“squirrels”。

而单数的“pinecone”则需要在其末尾加上“-s”和“-es”,变成“pinecones”。

发音规律复数名词的读音规律是不同的,具体取决于其复数形式的结尾。

常见的情况是:•名词以辅音字母+y结尾,将y改为i,再加上-es。

•名词以x、s、ch、sh或o结尾,加-es。

•其他的名词以-s结尾。

通过上述讲解,我相信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正确发音复数形式的词汇了。

3. 锻炼训练学生完成以下课堂任务:1.在黑板上列举一些单数和复数名词,并让学生读出它们的复数形式和读音规律。

2.让学生通过听和口语练习辨认和发音以上提到的复数形式词汇和新学单词squirrel和pinecone。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2、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写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的,孩子们肯 定兴趣高涨,乐于学习。
3、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写“总”“意”两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活动 活动。 低年级语文教学应努力实现识字与学文的双赢,所以我确定本课教学 的重点是会写“总,意”等几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弄清:松鼠不断变化的情感,使学生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 产生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4、教学过程分析 (1)复习词语 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 (2)本课学习两个生字,第一个生字是按学生观察,教师指导
师:有个字和其它字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 师:它读“zǒng”,看老师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口不宜过大,心要托 起上面的部分。”书空两遍。 师:如果只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松树没了,森林没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处光秃秃的(出示光秃秃的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松鼠会怎样? 生:会饿死、冻死、没处住…… 师:它的心情会怎样? 生:伤心、难过、担心、着急…… 师:带着担心、着急的心情读读(出示重点句) 生读、师范读、生仿读、生再读。 师:松鼠是为了自己没有松果吃担心吗?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这是什么号?在它的前面加个词是“小小小小松鼠” 师:它们都是松鼠的什么? 生:松鼠的后代。
1
生:读。 师:你们真能干,生字学得真棒! 二、朗读中感悟。 师:你们喜欢小松鼠吗?老师带来了小松鼠。跟它打声招呼。(贴画 板书) 师:你们了解它吗?它住在——?它爱吃——?(贴画板书)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走进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吧! 师:打开书。 师: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6 个。 师:老师找 6 位同学读课文,谁来读?(指名)要做到:不加字、不 减字、不错字。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师:孩子们,你们再低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松鼠心情怎 么样? 生:高兴。(板书) 师:你从那句话知道的? 生:读(他高高兴兴走进大森林......) 师:你能高兴的读一读吗? 生:读。 师:谁能更高兴的读一读? 生:读。 师:你还能从哪体会到松鼠的高兴?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

《松鼠和松果》教案15篇《松鼠和松果》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

(教师板书: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

要求:⑴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⑵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⑴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⑵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

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⑴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⑵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戴上头饰表演。

(松树、松果、松鼠)四复述课文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扩展练习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松鼠和松果》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9篇松鼠和松果教学预案 1教材分析: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

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在此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学习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本课除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外,还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是谁呀?(出示松鼠图)来和它打声招呼吧!2、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的故事。

出示课题:松鼠和松果 (谁想读读课题?你读得真开心,看来你已经被它吸引了,大家一齐高兴地读读课题。

)4、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动画朗读)二、初读课文1、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讲给大家听?那么自己就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个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2、反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投入了,好多同学还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呢,通过刚才的读你已经读懂了什么?三、学习生字新词。

1、看来大家都挺喜欢这只小松鼠的,想跟它交朋友吗?余老师昨天跟它说我们班孩子个个聪明活泼,可是小松鼠说我吹牛,所以它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2、那我们就请小松鼠出题吧!(出示词语)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自己赶快读一读、认一认。

《松鼠和松果》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2·你们的主意是什么呢?
3·小松鼠和你们一样聪明,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好办法告诉大家吧!(齐读第四自然段。)
六、学习五、六自然段
1·我们的办法能实现吗?
2·教师配合网页演示朗读五、六自然段。(演示松树长出网页)
3·咱们一块去看看那美丽的松树林吧!(演示松林美景网页,播放第一遍的时候适当放慢速度,第二遍时,请学生和身边的小伙伴谈谈都看到些什么图画,自己最喜欢哪幅图画)
4·请学生说说喜欢哪幅图,教师述:你们不仅会观察,而且会用语言把观察到的说出来,真是不简单!看到美丽的松林,可爱的松鼠,心情怎样?
5·(演示愉悦网页)咱们就和小松鼠一起唱唱、跳跳、说说、拍拍手,。把自己的这份高兴表达出来吧!
6·咱们把这份高兴给读出来怎么样?(再读五、六自然段)
七、延伸
将来森林更茂密。咱们把它画出来吧!(孩子画,之后,可下位交流)
a) 教师补充:人类如果没有下一代,光是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几十年后,世界将会变得怎么样?
b) 齐读第三自然段,看图理解光秃秃(两幅图对比)
c) 理解:学生画图比较蒙蒙细雨与倾盘大雨。
d) 学生用自己形体表演对挺拔的理解。(采取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加深印象。)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过得怎样?
五、写字指导“主、意、总”
六、扩展活动
想象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每位同学动手画一幅未来的森林。
《松鼠和松果》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3·忽然松鼠想起了什么?(演示从松树林到荒地的动画)心里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呢?再读,读出担心。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松鼠和松果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松鼠和松果_人教新课标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

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松鼠和松果》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在此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活、泼、聪、总”等8个字,会写“主、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松鼠的聪明活泼可爱,感受文中的美,培养环保意识。

重难点:写字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分析:以往的教学我总会把识字和朗读作为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

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设计思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

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好吗?我最爱吃小鱼,我是…….我最爱吃肉骨头,我是…….我最爱吃松果,我是…….2、师:可爱的松鼠生活在树林里,靠吃松果为生。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出示课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发音)来齐读(设计意图: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一个良好的导语更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初读课文1、师:松鼠和松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 42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松鼠和松果(整好)

松鼠和松果(整好)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课文内容强烈地吸引着他们。

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设计理念】在本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识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穿插进行,注重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融合。

朗读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在充分读文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意”“总”两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这个童话。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小松鼠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前猜谜导入新课。

猜猜我是谁: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设计意图】猜谜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好地交融在一起。

新课导入应该追求功能的综合化,而不仅仅在于激发兴趣。

二、谈话导入1、对,松鼠最爱吃松果了,今天,我们就接着来学习──《松鼠和松果》。

2、词语朋友还记得吗?他们都成了苹果的名字,谁叫准了苹果的名字,苹果就会被谁摘下来。

有关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七篇)

有关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七篇)

有关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七篇)有关松鼠其次课时教学设计通用一(一)看图导入。

1、出示松鼠图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生活在哪里?(出示花生图问这是什么?它长在哪里?)2、今日,我们来学(生齐读课题)3、质疑课题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听录音,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两遍,要依据拼音读准每个字的读音,遇到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生按要求读文),检查课文是否读通顺(生开火车读)2、把课后生字读两遍,在课文中找出标出自然段。

(四)检查自读。

1、投影出示生字生开火车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去拼音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3、课文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评议。

(五)作业。

(一)复习。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齐读课文。

2、小松鼠为什么找花生果,怎么找,找到了没有?(二)讲读课文。

1、小松鼠为什么找?赶快翻开书,找找读读,生读课文,指名答复。

2、花生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出示花生图)生看图说话。

(1)书上怎么写呢?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一节,在这一节中有好多词写的很美,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词用的好,就把这个词读重一点。

(投影出示第一节)。

(2)绿油油:出示实物,这种颜色就是绿油油,你还见过绿油油的什么?这些花生不光长着绿油油的叶子,还开着什么样的花?(理解:黄灿灿)(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小松鼠见了这么好看的花生他想(齐答)4、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书上有一段话小朋友们找一找读一读指名读。

(1)师述:旱晨,小松鼠来了花生地看到花生,小松鼠一路上会想些什么呢?生看图想象说话。

(2)出示“从那以后……没有……”看书上用了这么几个句子(指名读)5、小松鼠多绝望啊,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练读)6、出示“谁……呢?”(1)蚯蚓在说的时候是怎样说的?生练习说话。

(2)师指导朗读,(出示花生果)花生果躲在泥士里看着小松鼠笑呢。

7、练读第45小节,同桌互读,指同桌读。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和松果的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松鼠如何储存松果。

(3)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懂得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教学难点:(1)松鼠如何储存松果的过程。

(2)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松鼠和松果》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2. 学习工具:字典、词典等。

3. 教学器材:投影仪、计算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松鼠和松果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松鼠和松果》。

(2)学生通过工具书查找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松鼠如何储存松果。

(2)引导学生探讨松鼠和松果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松鼠储存松果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看法。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学生要关注大自然,珍惜食物,懂得分享。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松鼠和松果》的内容。

2. 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松鼠和松果的小作文。

3. 家长协助学生查找更多关于松鼠和松果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了解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

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3篇)

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3篇)

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的课文《松鼠和松果》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

故事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埋松果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2、3、4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惑一一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局部的两句话描述了羡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分解字法、看图想象、句式练说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聪明”、“光秃秃”、“总有一天”、“主意”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件、生字卡片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小朋友好,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儿,你认识吗?(板书:聪明)指名读,齐读。

聪明的小朋友身上有四件宝,你知道吗?2.你们看,(教师边描“聪”字边描述)小耳朵专心听,小眼睛仔细看,用口说,用心记。

用这种方法记字,也很有趣吧!3,今天,就是比比哪些小朋友这四件宝用得好,有信心吗?用你专注的目光告诉我。

我借用的这种谈话方式可能是第一次,学生觉得很突然,有点不知所云,但是这句小口诀使得学生对“聪”字印象深刻,对识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二、猜谜入题I.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位聪明的小伙伴,请看(课件: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设疑自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上一节讲到短短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种美丽而可爱的小动物,课文中哪里写了小松鼠的可爱和美丽呢?出示自学提示: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的外貌描写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课文中画出。

2、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松鼠的美丽表现在哪里?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学生齐读对松鼠的外貌描写。

你觉得这样的描写方法好吗?为什么?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对松鼠可爱之处的描写部分。

2、松鼠不仅美丽而且还可爱,小组里说说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爱?看图自己说说这只美丽的松鼠。

(指学生进行表达)3、小组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4、学习第二段围绕松鼠的机灵进行理解。

读了这段你觉得松鼠怎样?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机灵?朗读这段,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5、学习第三段围绕松鼠生活怎样搭窝进行学习。

这段中给大家介绍除了松鼠的什么?松鼠是怎样搭窝的?你对它有什么想说的?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指学生回答,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自然段。

6、学习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习性进行阅读。

松鼠做窝的特点是什么?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段中有三个”它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从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爱?7、关于松鼠吃的食物,你都有哪些了解?自己读读第四段,课文第四段怎样描写松鼠吃东西的样子的?提问同学读出来,大家交流。

2024年《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年《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年《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确定依据: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使读者对小松鼠这种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

教学难点: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突破依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结合内容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加深理解三、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请一位学生读一下单元四的简介“动物世界”。

师:既然本单元主要是介绍动物,那么我们就姑且把本单元的学习当做是游览一次动物园···希望同学们在游览之后能够爱上这些动物,更能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

现在我们就先和小松鼠来个亲密接触。

(二)精读: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同时摘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

待会儿写在小组黑板上,我们来交流一下。

驯良矫健帽缨榛子榉实橡栗蛰伏苔藓编扎遮蔽2、完成课时1活动2(1):之前预习过,刚才也读了课文,那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呢?举手回答。

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师:这是总括松鼠的特点,那么作者接下来就要具体地介绍松鼠到底漂亮、驯良、乖巧在什么地方了。

3、师: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语言除了准确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生动、活泼。

那是因为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人格化,使松鼠显得更加可亲可爱了。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课时1活动2(2):圈画出课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说明小松鼠特点的语句,并说说其好处。

组内讨论交流。

(见课文标注)明确:第2段,“清秀”原形容人长得秀气,不俗气。

小学语文一年级 《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一年级 《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二课时

《松鼠和松果》教案第二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孩子在授教后能写好“主”、“意”两个字,并用“主意”说话。

教学重难点:让孩子能感悟到森林对于小动物的重要性,有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想法。

教学准备: 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0课(松鼠和松果)。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他们,小老师教读。

(一人一排)2,小老师教的好!开火车读词语。

齐读,每个两次。

3,孩子们真棒!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这是只怎样的松鼠。

●二、朗读感悟。

第一段: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42页,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段话有几句话?请小朋友们快速表好番号。

标好后,自己读一读。

有几句话?(PPT反馈)3,(出示PPT)看这两句话,你知道松鼠走进大森林做了什么事吗?还做了什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谁能用简洁、完整的语言来说说松鼠走进大森林,做了什么事?(PPT填空)(生说,师出示答案。

)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说说,松鼠走进大森林,干什么了。

4,(PPT两句话)松鼠是怎样走进大森林里的?(高高兴兴)你是从哪儿体会到它高兴的心情的?a(那么香,那么可口) b(一个又一个)5,你还能从哪儿看出松鼠很高兴?a:“一个又一个”为什么呢?(很多而且很好吃,它的味道是那么(香,那么可口)吃了一个还想吃第2个,第3个……真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觉得美味)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享受这份美餐吧!齐读。

b:“那么香,那么可口”是呀,师范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美味,难怪松鼠要摘了(一个又一个),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领读。

这么香甜的松果,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第三个……真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觉得美味,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份美餐吧!第二、三段:1,正当松鼠享用着这香甜可口的松果时,它突然眨眨眼睛,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李慧云审核人:师慧萍时间:2012.3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基于标准】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

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

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

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

在次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基于教材】《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

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

【基于学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习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2、正确、端正地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1.收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挂图。

3.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

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评价设计】一、你发现了吗?1、“听”“唱”这两个字都有,还有字也有。

人教版《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人教版《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

松鼠和松果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朗读故事,准确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2)认读生字和高频词,掌握故事中的词汇;(3)通过绘本,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故事内容;(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2.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2)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友爱心和责任感;(2)引导学生热爱美丽自然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观念,珍爱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语言的魅力;2.认读生字和高频词,掌握故事中的词汇;3.通过绘本,使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故事内容;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一些难点词汇和句子;2.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1)课前讲述一下本课故事的案例:有一只小松鼠,它在寒冬来临之际,努力地为自己存下了足够的松果,来过冬。

当它正在享受自己劳动成果时,却突然发现一个饥饿的小鸟,想要跟它分享它的松果。

于是,它选择放下了自己的食物,去寻找更多的松果,与小鸟一起共度寒冬。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松鼠不仅是机灵,而且还很自私。

当它遇到困难时,它不仅不会离开,而且还愿意与其他生物分享她的财富。

(2)老师提供一个问题: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2.阅读故事(1)让学生静心听故事,整理故事内容。

(2)让学生再次朗读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3)课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一些问题。

①故事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是什么?②这个故事体现了什么价值观?③你能从中学到什么?3.绘本欣赏(1)将绘本逐页讲解,提醒学生注意细节;(2)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将想象中的画面和文字联系起来。

(3)利用语言和动作来提高学生成语表达能力。

4.口语表演(1)老师组织学生,让他们选择角色扮演松鼠和小鸟;(2)学生通过口语表演,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松鼠与松果教案

小学语文:松鼠与松果教案

松鼠与松果教案是一篇小学语文课文,主要讲述了松鼠收集松果的故事。

故事以松鼠为主角,通过他的行动展现了勤劳、聪明和努力的精神,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教学目标1. 语言技能: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串联对这篇松鼠与松果的故事。

2. 情感态度: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勤劳、聪明、坚韧和有毅力的精神和意义。

3. 认知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认识到松鼠和松果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课文:《松鼠与松果》2. 教学重点:精读教材,阅读理解和重点词汇。

3.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渗透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松鼠是怎么收集松果的?”“松果为什么会变成松鼠的食物呢?”“松鼠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收集到足够的松果?”这些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渗透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联。

2. 阅读指导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应重点讲解一些重点词汇和句法,通过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主旨和关键信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意义并组织出完整的文章。

3. 阅读理解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以下问题:(1)全文阅读后,你能说出整个故事的主要线索吗?(2)松果在这个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3)松鼠的行为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4. 总结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总结故事中的道德。

可以以该故事的主题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道德、生命和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 大课堂教学法通过大课堂教学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讲述故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和道德。

2. 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教学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表达的道德和战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见解和看法。

五、教学体验《松鼠与松果》是一篇很好的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堂环境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和道德。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松鼠和松果》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出示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揭示谜底:松鼠。

观图答: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0分钟)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2)全班交流汇。

(3)分段朗读。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1、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并练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朋友,出示松鼠画面。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0%A1%CB %C9%CA%F3%CD%BC&in=22432&cl=2&lm=-1&st=&pn=1&rn=1&di=117612331035&ln=2 000&fr=ala0&fm=ala0&fmq=1331521744937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 &face=&is=&istype=#pn1&-1&di117612331035&objURLhttp%3A%2F%%2 Fuploadfilepic%2Fshiliang%2F2009-01-03%2FOOOPIC_fyr1982_20090103d702e874046a5702. jpg&fromURLhttp%3A%2F%%2Fvector%2F2009-1-3%2F414249.html&W 514&H531&T11330&S40&TPjpg它的名字叫做“松鼠”,直接板书松鼠。

2、师:你们了解松鼠吗?比如小松鼠有什么特点,喜欢吃什么?3、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松鼠和松果的故事。

出示课题并板书:松鼠和松果,齐读课题。

趣味教学: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趣味教学:小学语文松鼠和松果教案设计

趣味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计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教案设计——《松鼠和松果》。

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爱上语文,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适合于小学语文教学。

通过讲解该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和故事大意。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松鼠为了吃到松果不断努力、刻苦钻研的过程。

通过该故事,告诉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 教学方法针对该故事,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方案:(1) 图画解说法教师可以通过图画解说法来向学生展示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其中的一组扮演松鼠、另一组扮演松果。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并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其中的一组讨论松鼠的刻苦努力,另一组讨论松果的价值。

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1. 教学步骤(1) 引入故事,介绍故事背景和大意。

(2) 图画解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含义。

(5) 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该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策略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鼠和松果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童话讲给大家听。

2、说出小松鼠为什么很聪明?
一、导入,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松鼠和松果》,板书课题,生齐读。

这节课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咱们来做个游戏,看看大家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

(课件:松树松果词语)看,这棵大松树上结满了松果,谁能帮老师把这些松果摘下来?这么多同学都会啊,那请一个组的同学来读吧。

两小组读。

同学们掌握的真好,接下来咱们一起读,看看老师先听到谁的声音?
齐读。

二、看,同学们,松果被咱们摘下来了。

出示松果图片:谁最喜欢吃松果啊?出示松鼠图片,贴在黑板上。

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吧。

打开语文书42页,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和同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第一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1、知道了松鼠是聪明活泼的 [板书:聪明]
哪句话说小松鼠很聪明?请你读读句子。

读后,教师说:哦,小松鼠学会了摘松果吃。

[边说边板书:吃]
大家想知道小松鼠是怎么吃松果的吗?让我们看看这幅图(出示课件:松鼠吃松果图片。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看,这就是活泼可爱的小松鼠。

松鼠吃松果可有办法了,它先把成熟的松果咬断落地,再从树上下来,用前足扒开球果鳞片,取出松子,咬开松子坚硬的外壳,就吃到了香脆的松仁。

小松鼠想吃到这又香又脆的松仁,可真不容易呀!这么难的事情,小松鼠也学会了,大家说,松鼠聪明吗?
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表扬表扬小松鼠吧!谁想试试?(指名读,2-3人,注意表扬学生)。

2、这几个同学读得真好,我们接着看:(课件:返回第一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小松鼠很高兴。

请你读出句子。

(学生读后出示课件:他高高兴兴的走进大森林,吃了一个又一个。

)谁来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小松鼠高兴的心情。

(指名2-3人,读时指导,注意表扬)
你能说出和高高兴兴很相似的词语吗?
3、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汇真多。

读完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还有谁想说说?
(松果又香又可口。

)从哪个句子看出来?读一读吧。

(学生读后出示课件: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一定要把它读好,这次,老师先读吧,看我读得怎么样?(师感情范读)我读得怎么样,评价一下吧?谁试试,能比老师读得更好吗?(指名3-4人,注意表扬)
同学们喜欢吃什么呢,你能不能仿照这个句子,用那么那么描述出来?
(课件:——那么——,那么——。


同桌两个说一说吧。

师:好,谁想说给大家听?(交流展示)
那花儿可以这样描述吗?小草呢?
同学们真聪明,知道抓住物体的特点来描述他们。

(课件:返回第一段)
刚才,同学们很有感情地读了每一句话,现在,让我们带着开心、高兴的心情,把这三句话合起来读一读吧。

(咱们班同学读得真棒,大家鼓励鼓励自己吧!)
三、松鼠吃啊吃啊,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请这边的两组同学起立,老师想请你们读第2自然段,听明白了吗,读哪里?这边的两组同学起立,你们读第3自然段,你们读哪里?要注意:读的同学要声音响亮,听的同学要安静倾听,边听边画出松鼠是怎么想的。

(生读)
读的同学任务完成得不错,听的同学,你们的句子画出来了吗?谁想读读你画的句子?(让学生随便读句子,对了就肯定,不用管顺序,都回答全了,再继续进行下面的内容。


1、嗯,不错,听的同学听得也很认真,都找到了。

那我们先看看这句话吧。

(出
示课件:如果只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如果只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课件:摘松果栽松树)
谁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能用动作表示吗?
生做动作。

两个动作都做完后,教师点拨:为什么只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呢?(松果被小松鼠摘着都吃掉了,没有种子再种出新的松树了,等这些松树都老了,死了,就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想到这些,小松鼠还那么高兴吗?那我们该怎么读这段话呢,谁来试试读?指名读。

读得真好,听出松鼠是什么样的心情了吗?(担心,着急)
谁还来试一下?指名读2-3人。

2、师:松鼠还想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课件: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

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段话,指名一学生读。

(课件:光秃秃)光秃秃是什么意思?
(课件:荒漠)看,同学们,这是一片多么青翠茂密的松林呀,如果光吃不种,这片松林就会慢慢消失,变成光秃秃的荒漠。

我们想象一下,小松鼠们在光秃秃的荒漠中怎样生活呢?夏天,烈日炙烤大地,小松鼠们——,冬天,北风呼呼的吹,小松鼠们——
小松鼠们生活的怎么样呢?能用词语说一说吗?
想到这些,松鼠的心情更加——
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读这段话,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老师想请同学们分成两大组读读这段话,比一比那组同学更好的读出了松鼠的心情。

咱们要认真听对方的朗读,读完后,互相评价。

四、是啊,如果只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那时,松鼠的子子孙孙都吃什么,又住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可怎么解决呢?同学们,小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读读第4小节?(指名一人读书)
(学生读后出示课件:插图一,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吃松果,吃一个,就
在土里埋一个。

)大家齐读。

[板书:种]
师指板书:小松鼠吃(指板书中的字)一个松果,就埋一个,将松果种(指板书中的字)在土里。

(手离开板书)这个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师:是呀,这个主意真好,小松鼠真的好聪明呀!
松鼠想到了好办法,心里可高兴啦!同学们是不是也为他高兴呢?咱们一起再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

五、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课件,插图二)
指名说一说。

书上怎么描写的呢?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蒙蒙细雨指的是春雨,春天的雨丝又细又密,远远看去如烟如雾。

谁有兴趣读读这个词语?
生读,师评价。

你的雨丝真细啊!你的雨下的真小啊!
老师也想读了。

请同学们给我提提意见吧。

师读,一棵棵读成一棵,学生指出,区别一棵和一棵棵。

“挺拔”什么意思?谁能用姿势表示出来?
看,一棵挺拔的小松树长起来了。

谁还要做挺拔的小松树?师走下讲台,点起学生。

又一棵长起来了!又一棵小松树长出来了!
手势暗示全体学生都站起来。

让我们都来做挺拔的小松树吧!
多么生机勃勃的景象啊!小松树们,把你们的枝叶打开吧!
看,多茂密的森林啊!同学们表演的真好,请坐!
(课件:茂密森林) 师边指图边说: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松鼠看到这茂密的森林,真高兴呀。

我们来齐读5,6自然段。

小小松鼠们来到茂密的松树林,他们会做什么呢?(生畅谈。

)师:这里成了松鼠的乐园。

看到这一切,我们要感谢谁呢?
小松鼠教给我们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大自然不能只知道索取,还要保护环境,热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板书:保护树木热爱地球】
六、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那我们就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出示复述提纲(课件)
师:松鼠在森林里高高兴兴摘松果吃,忽然想到如果不种树,松果迟早会被吃光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吃一个松果,埋下一个松果。

春天,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挺拔的小松树。

请同桌两个同学,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

(学生互讲故事,师巡视、指导,找出两个说得较好的同学或自己指导过的说得较好的同学。


师:老师听了,很多同学都讲得很好,咱们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讲一讲吧。

(指名1-2人)
七、这么多同学都想讲呀,那今天回家后,就将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