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柴油机喷油系统与电控柴油机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掌握柴油机的进排气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及检修方法

第六章 掌握柴油机的进排气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及检修方法
行车记录仪 / wenku1
第六章 掌握柴油机的进排气控制系统 结构原理及检修方法
❖ .学习目标 ❖ 1.掌握柴油机的空气预热系统 ❖ 2.掌握柴油发动机的进气控制系统 ❖ 3.掌握柴油机的增压控制系统 ❖ 4.掌握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 ❖ 5.掌握柴油机尾气净化处理系统
一、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功用是利用废气的能量,通过增 压器将发动机的进气先进行压缩,使增压后的空气密度 增大,实际充入的空气量增加(见图6-18和图6-19)。 这样,可以向气缸内喷入更多的燃料并能获得充分燃烧 ,因此提高了柴油机的输出功率。
图6-18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图6-19废气涡流增压系统示意图
的一种增压控制系统。典型的电子控制式惯性增压系统 如图6-27所示。它主要由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 电磁阀空气室空气控制气缸、控制阀等组成。
图6-27电子控制式惯性增压系统
一、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的作用
EGR系统工作时,将一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系统, 与新鲜的燃油混合气混合,使混合气变稀,从而降 低了燃烧速度,燃烧温度随之下降,从而有效的减 少NOX的生成,如图6-28所示。其关键部件是EGR 阀,其实物如图6-29所示。
1.涡轮增压器的结构 涡轮增压器一般由涡轮部分、中间壳体、压气机部
分三大部分组成(见图6-20)。
图6-20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组成
2.中冷器的结构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一般加装有中冷器,以便对从涡
轮增压器压气机出来的温度升高的空气进行冷却,以 提高空气的密度,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其实物如 图6-21所示。
二、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结构如图2-23所示。
图6-23可变涡轮增压系统的结构

柴油机电控课件

柴油机电控课件
2、分类: 柱塞式喷油泵、转子分 配式喷油泵(轴向和径向)、单体 泵
-柱塞式喷油泵工作过程 进油:柱塞顶部让出
油孔
压油开始:柱塞顶 部将油孔封住
回油:螺旋槽打开油孔
通过油量调节 机构的拉杆转 动柱塞,改变 柱塞与柱塞套 的相对位置实 现油量的调节
有效行程
喷油泵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结构-离心式 装于喷油泵凸轮轴的前端,由主动件、从动件和离心件(飞块) 三部分组成。主动盘与从动盘不是固结的,而是弹性连接。 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使凸轮轴相对驱动轴转动一个 角度达到改变供油时刻的目的
第一代(70年代-90年代):位置控制系统 (在原机械直列泵、分配泵上改装实现)
第二代系统称(90年代后):时间控制系统 (在原机械直列泵、分配泵、泵 喷嘴、单体泵上改装实现) 电控共轨式系统(重新设计系统)
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和执行器 空气供给
柴油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燃油供给 电控系统
传感器
-轴向柱塞分配泵
增压原理:
泵油过程:平面凸 轮盘凸起部分与滚 轮接触时,分配柱 塞边转边右移。进 油孔关闭,柱塞腔 内燃油压力升高, 柱塞上分配孔与柱 塞套上的出油孔之 一相通,高压柴油 即经中心油道、分 配孔、出油阀流向 喷油器,喷入燃烧 室
-轴向柱塞分配泵
增压原理:
泄油过程:柱塞在 平面凸轮的推动下继 续右移,左端的泄油 孔移出油量调节套筒 与分配泵内腔相通时, 柱塞腔内的高压油立 即经泄油孔流入泵体 内腔中,柴油压力立 即下降,供油停止。
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一节 传统机械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 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
一、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优点 二、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三、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控制内容 四、柴油机电控燃料供给系统发展历程 五、柴油机电控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六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1)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用十六烷值评定。 柴油的十六烷值大,发火性好,容易自燃。国家标 准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小于45。 (45-55为宜)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车构造
2)蒸发性:指柴油蒸发汽化的能力,用柴油馏出 某一百分比的温度范围即馏程和闪点表示。比如, 50%馏出温度即柴油馏出50%的温度,此温度越 低,柴油的蒸发性越好,混合气形成速度就越快, 易完全燃烧。但蒸发性过高,则会使全部柴油迅 速燃烧,缸内压力急剧升高,柴油机工作粗暴。 闪点低,蒸发性好。
空间雾化混合
油雾的形成 燃料以高压、高速从喷油器以 圆锥形的油束喷出,由于受到 高密度空气的摩擦阻力作用, 被分裂为许多油线进而成为油粒。
空气的运动促进混合 将燃油喷成雾状油束是混合气 形成的第一步,其次是使油粒
分布得更均匀。
汽车构造
空间雾化混合
汽车构造
最有效的措施:空气运动 多采用两种办法:(l)使进气产生涡流;(2)产生挤压涡流
油膜蒸发混合
它是将柴油喷向球形油膜燃 烧室的壁面上,在强烈地空气 涡流作用下,燃油的大部分 (95%)形成油膜.由于油束贯 穿空气和室壁的反射,必然有 少量油粒(5%)悬浮在空间, 形成着火源。油膜在热能作 用下,逐层蒸发、逐层卷走、 逐层燃烧,产生了燃气涡流, 其燃烧速度是前期慢、后期 快,使燃烧过程加速进行到 终点。
混合气的形成(空间雾化混合或油膜蒸发混合)、 点火和燃烧方式不同于汽油机;
柴油机的a>1,燃烧充分,排气污染小;
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 较高;
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 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排气噪声大,颗粒排放严重,废气中含SO2多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汽车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六)

汽车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六)

喷油。
在 进 气 道 中进 行 调 节 。
c E 调 节 器 . GR 采用 E GR时 ,将 一 部 分 废 气 在进 气 冲程 中 引入 进 气 管 。 一 定 程 度 上 , 加 在 增 汽 缸 内 废 气 的 比例 对 能 量 转 换 起 积 极 作 用 , 而 降 低 有 害 物质 的排 放 。 运转 工 从 视 况 的不 同 , 气 的 比例 也 不 一 样 , 高 可 废 最
・・Leabharlann ・・・・
















《 ,S TER 《 m, ̄
基础
T B汇●阿 H s■ Es l ■
涡 流 可 借 助 于 涡 流 调 节器 ( 门或 滑 阀 ) 活
车 内空 气 。 调 所 需 的功 率 为 发 动机 功 率 空 的 1~3 % ,视 发 动机 和 行 车 状 况 而 定 。 0
打开。 当针 阀达 到 其 最 大 升 程 使 喷 油器 全 开 时 , 制 电流 立 即 降 低 到 较 小 的 保 持 电 控 流 。喷 油 量 由 开 启 时 间和 共 轨 压 力 决 定 。
() 3预热控制器
电 热 塞 预 热 时 间 控 制 装 置 用 于 使 冷 启动 更 加顺 利 , 改 善 与 废 气 排 放 有 关 的 并
汽车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 ( 六)
( 上 期 ) . ..。 接 。, . 时 ,电磁 线 圈无 电磁 力作 用 在 衔 铁 销 上 , 调 压 阀 打 开 , 一 部 分 燃 油经 集油 管流 回 使 油 箱 , 轨 压 力降 低 。 共 通过 控 制 电流 的脉 宽 调 制 , 轨 压 力 可 作 不 同 的 调 整 。 据 共 根 脉 冲 占空 比 的 不 同 , 压 阀 开 得大 一些 或 调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控制柴油机工作的一种发动机。

它基本原理如下:
1. 燃油喷射系统:电控柴油机采用电喷系统来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电控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电喷油泵、喷油嘴和喷油控制器。

通过电喷油泵将燃油压力提高到所需的喷油压力,再通过喷油嘴将燃油喷入进气歧管或燃烧室。

喷油控制器控制喷油的时间、量和压力,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2. 进气与排气系统:电控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和传统柴油机相似,通过进气歧管将空气引入到燃烧室。

排气系统则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3. 点火系统:电控柴油机不需要点火系统来点燃燃料,而是通过压燃的方式实现燃料的自燃。

4.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控柴油机的关键部件是电子控制单元。

ECU接收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
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和冷却水温度等信息。

ECU根据这些信
息计算出最佳的燃油喷射时间和量,并控制喷油控制器来实现精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同时,ECU还可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
情况,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码存储。

总的来说,电控柴油机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燃油喷射过程,提高燃油喷射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图解教程 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图解教程 第六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

执行元件
四、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1.燃油喷射控制
喷油量控制
喷油正时控制 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的
控制 喷油压力的控制
最高转速控制 柴油机低油压保护 增压器工作保护
2.怠速控制 3.进气控制 4.增压控制
柴油机的增压控制
5.排放控制 6.启动控制 7.巡航控制 8.故障自诊断和失效保护
废气再循环(EGR)控制
第二节 电控直列泵喷射系统
一 第一代电控直列泵
直列式喷油泵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在喷油泵方面带有如下电子部件: (1)对喷油量进行电子控制的电子调速器。 (2)对喷油时间进行电子控制的电子提前器。
第一代电子控制直 列式喷油泵的基本 特征,如右图所示。
第一代电控直列式喷油泵
二 第二代电控直列泵(TICS系统)
ECD—V5型分配泵的传感器
(1)电磁溢流阀 电磁溢流阀(如下图):直接控制 喷油量的,是一种耐高压、具有高 度响应特性的直动式电磁阀。 电磁溢流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如 右图所示。
电磁溢流阀(SPV)
电磁溢流阀的结构 电磁溢流阀工作原理
(2)定时控制阀 定时控制阀(TCV)安装在喷油泵内,根据计算机送来的信号,适时开启或关闭喷 油泵压力腔和定时活塞低压腔之间的燃油通道。
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
二、典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介绍
典型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电控直列泵:如TICS系统,最高喷射压力可达135MPa。 电控分配泵:如VP37、VP44,最高喷射压力可达140MPa。 电控泵喷油器:如博世、德尔福的EUI,最高喷射压力可达220MPa。 电控单体泵:如EUP系统,最高喷射压力可达200MPa以上。 共轨系统:如Caterpillar HEUI系统,博世的CR系统,电装的ECD-U2系统等,最高喷射压力可达180MPa。

电控柴油机-教材(CRI介绍)

电控柴油机-教材(CRI介绍)

6-7
四、公共油槽
流量阻尼器
压力限制阀
流量阻尼器
限压阀
公共油槽
压力 传感器
公共油槽用来存贮高压泵产生的高压燃油并将它送到各个气缸,公共油槽上装有压力传 感器,流量阻尼器,压力限制阀,流量阻尼器连着高压油管把高压油送到喷油器,压力限制 器上的油管用于回油。
6-8
4.1 流量减震器
不喷油时
阀体
不喷油时,钢球在弹簧作用下靠在最左边
6-25
8.2 检查燃油系统的泄漏
由于高压回路中的压力很高,如果发动机在运转时有燃油泄漏,有着火的危险。
用下列方法检查燃油系统的泄漏。
为了使检查方便,在检查前要把发动机周围清理干净,特别是机油和黄油。
1. 在供油泵、CRI、喷油嘴、高压管周围喷上着色剂。
2. 起动发动机,在1000rpm以下运行,当发动机速度稳定后,关闭发动机。 3. 检查燃油硬管和燃油系统设备是否漏油。 * 检查高压回路,特别是喷有着色剂的地方。
公共油槽油压传感 器按装在公共油槽 上,用来检查公共 油槽里的压力,反 馈到ECM。 这是一个半导体压 力传感器,利用了 半导体的特性,当 加上压力时电阻会 改变。
6-11
五、ECU—发动机控制器
5.1 控制原理Biblioteka 电源输入信号 油门信号 NE 信号 G 信号 燃油压力信号 传感器 燃油温度 增压压力 NO5 NO6 喷射器 喷射器 输出信号 高压泵 高压泵 NO1 NO2 PCV1 PCV2
喷射器 喷射器 喷射器 喷射器
发动机控制器
ECU
NO3 NO4
机油压力(高,低)
水温(高,低)
6-12
网络(其它控制器)
5.2 对喷射电磁阀的控制

单元六、七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答案

单元六、七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答案

单元六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单元七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一、填空题1.柴油的发火性用_十六辛烷值_表示,_十六辛烷值_越高,发火性_好_。

2.通常汽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__不小于45__。

3.柴油的_冷滤点__越低,其低温流动性_好__。

4.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装置是柴油机的_气缸__。

5.柴油机在进气行程进入气缸的是_纯空气__。

6.针阀偶件包括___针阀____和_针阀体__,柱塞偶件包括_柱塞__和_柱塞套__,出油阀偶件包括_出油阀__和_出油阀座___它们都是_选配研磨而成__,__不能_互换。

7.国产A型泵由_传动结构___,_泵油机构___、_油压调节结构___和__泵体__等四个部分构成。

8.喷油泵的传动机构由_凸轮轴___和__挺柱__组成。

9.喷油泵的凸轮轴是由_曲轴__通过_定时齿轮_驱动的。

10.柴油机的混合气的着火方式是_压燃__。

11.喷油泵的供油量主要决定于_柱塞__的位置,另外还受_齿条__的影响。

12.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供油量和曲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供油提前角__越大__。

13.供油提前调节器的作用是按发动机__工况__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提前角,以改变发动机的性能。

14.活塞式输抽泵主要由_输油泵__、_限压阀__、_溢流阀__、止回阀类和油道等组成。

二、判断改错题1.柴油的十六烷值越高,其蒸发性越强,发火性越好。

( X)2.柴油机所燃用的柴油的凝点必须低于柴油机的最低工作温度。

( √)3.汽车用柴油机必须采用重柴油。

( X)4.柴油机供给系随发动机负荷的不同可相应地改变其供油量,以便各缸间的供油量不一致。

( X)5.柴油机各缸之间有同一的喷油提前角,且这一提前角是不可调的。

( X)6.在柴油机点火系中,一般都采用负极搭铁。

( X)7.柴油机在气缸内形成可燃混合气,而汽油机则是在气缸外形成可燃混合气。

( √)8.同一发动机上,各喷油器之间针阀是可以互换的。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摘要:本文概述了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其独到的优点。

回顾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的喷射系统做了简要介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针对高压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发展前景做了描述。

关键词:柴油机;电控;共轨1、前言目前,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汽车和动力机械的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微粒已超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而成为一大公害,人们对这两个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都相继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规定。

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经济性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解决排放和油耗问题。

其中排气净化和节能是决定汽车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两大课题。

这样内燃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就蓬勃发展起来。

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汽油机的电控技术。

到目前为止,主要轿车生产国的汽油机已经全部实现了电子控制。

而柴油机则可以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增压中冷等技术措施来改善排放、降低油耗、提高功率。

传统的柴油机是采用机械控制系统来控制柴油机的喷油正时和喷油量,也具有优越的控制性能。

另一方面由于研制快速、大功率、高性能的电控执行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所以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要晚于汽油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汽油机电控方面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瓶颈,使得柴油机电控技术也能够发展起来。

采用电控技术可以改善驾驶性能,降低噪声和振动,提供舒适、易操作的行驶控制功能;可以借助于故障显示和自诊断功能改善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保养的方便性;可以改善冷起动、稳定怠速和良好的加速等性能,从而推动和加速了柴油机电控的发展。

2、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提高柴油机动力性,实现低污染、低油耗的中心任务就是改善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

柴油机电控燃油供给系统PPT课件

(3)断油阀
断油阀(FCV)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或类 似停止状态时,断油阀将燃油油路切断。通电以后,断油阀开启,燃 油被吸入柱塞腔内。
2. ECD-V5型分配泵的电子驱动单元-EDU ECD-V5电控分配泵的EDU线路图如下图所示。
二、喷油量控制
1. 控制机物和工作过程
喷油始点与传统的喷油泵一样,由凸轮的型面形状决定。喷油量 的多少由喷油终点决定。啧油终点就是电磁溢流阀开启、高压燃油流 回喷油泵腔的时刻。
TICS系统是配装了RED系列电子调速器和预行程执行机构的直 列泵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直喷式柴油机的喷油量、喷油定时和 喷油率,如下图所示。
RED-IV型电子调速器的控制部分可以分成三部分:输入单元、演算 单元和驱动单元,如下图所示。
三、第三代电控直列泵(PPVI系统)
如下图所示。 PPVI系统保留了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系统,便是高压油管上
电磁阀在静止状态不受控制,因此是关闭的,图(a)。 回油节流孔关闭时,电枢的钢球通过阀弹簧压在回油节流孔的座 面上。控制室内建立共轨的高压,同样的压力也存在于喷油嘴的内腔 容积中。共轨压力在控制柱塞端面上施加的力及喷油器调压弹簧的力 大于作用在针阀承压面上的液压力,针阀处于关闭状态。
(2)喷油器开启(喷油开始)
三、喷油时间控制
1. 喷油时间控制方法
电控分配泵中喷油时间控制方法如下图所示。喷油时间控制部 分的结构与机械式VE分配泵的相关部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增加了 定时控制阀(TCV)。通过改变定时控制阀的开启时间调节施加在提 前器活塞上的提前器低压腔内的燃油压力,使滚轮环移动,从而控制 喷油时间。
2. 控制项目
20世纪50年代末,汽油喷射装置在赛车汽油机上广泛采用;20世 纪末,各型汽油机已经顺利地完成了从机械式供油系统向电控燃油系 统的全面转换。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量控制系统 直流电机型电子调速器
•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永久 磁铁磁场相互作用,使线圈和滑 套向上或向下移动 ;
•滑套则通过杠杆机构驱动直列 柱塞泵油量调节拉杆左右移动 。
1-滑套 2-杠杆 3-拉杆位置传感器 4-线束连接器 5-油量调节拉杆 6-杠杆轴 7-上壳 8-铁心 9-可移动线圈 10-永久磁铁
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3.现代柴油机先进技术 “共轨”技术 指利用一个“公共油轨”向各缸喷油器供油 ,油压可独立控制。 “时间控制”燃油喷射技术 由ECU控制的高速电磁阀来直接控制供(喷)油的开始与结束时刻。 涡轮增压中冷技术 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却器冷却(50℃以下)。 多气门技术 每个气缸2个以上气门 。 废气再循环技术 降低NOx的排放量 。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正时控制系统 ECU主要根据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供油提前角,再根据其它信号进行修 正。 ECU根据正时传感器信号判断实际的供油正时,并对供油正时进行闭环控制 。 正时控制器为电控液压式,可改变泵驱动轴与凸轮轴的相对位置。 控制正时控制器的液压油路的电控元件:电磁阀型、步进电机型。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喷油器的结构原理 类型 结构原理
回油道
调 压 弹 簧
顶杆 针阀
喷油器 体
进油道 针阀体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量控制系统 直列柱塞泵一般采用“位置控制”方式。 ECU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实现喷油量控制 。 常用电子调速器有直流电动机型和、螺线管型。
4.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供(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供(喷)油提前角根据不同工况应有一最佳值。 机械式燃油供给系统实现最佳的措施: 2)采用离心式转速提前器。 工作原理:利用提前器内飞锤产生离心 力和弹簧力的平衡关系,改变两轴的相 对角度,以调节供油提前角。
第六章
图 SA型供油提前器的立体结构图 1-从动盘 2-飞锤销 3-喷油泵凸轮轴 4-飞锤 5-驱动盘 6-轴承罩 7-外壳 -凸轮轴的调节角度
第六章
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4、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
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4、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二、喷油泵参数的选择
1.柱塞直径dp和有效供油行程he 由柴油机标定工况点燃油消耗率和功率可计算出柴油 机所需的循环喷油量:
be P Z e Vb 103 120n f i
式中,Pe——柴油机标定功率,kW; be——标定功率点燃油消耗率,g/kW.h; n——柴油机转速,r/min; i ——柴油机气缸数; ρf——燃油密度,g/cm3; Z——柴油机的冲程数。
第六章
出油阀减压容积Vj愈大,高压油膨胀愈多,使高压油路中的油压下 降愈多,不喷油时油管中的残余压力愈低。残余压力降至零甚至可能出 现真空,压力传感器测出的压力值仍为零。从真空到高压,从高压到真 空的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的气泡产生与溃灭过程,对高压油路的零件 产生穴蚀。
第六章
第六章
三、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第六章
Bosch公司直列泵系列示例
系列型号 M
嘴端最高喷油 压力/MPa 55
单缸最大功 率/kW 20
用途 轿车与小型运输工具柴油机 轻型、中型载重车、拖拉机与 其他用途柴油机 重型载重车与其他用途柴油机
A
MW P1…3000 P7100…8000
75
110 95 130
27
36 55 55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柴油机喷油系统与电控柴油机 § 6-1 柴油机喷油过程
第六章
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几何供油规律:从几何关系上求出的喷油泵单位凸轮转 角(或单位时间)喷油泵供入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随 凸轮转角φ(或时间t)的变化关系。
几何供油规律完全由柱塞的直径和凸轮型线的运动特性决定。
dVp d
f p p
f
柱塞直径增大,供油速率增大,在相同供油量情况下,有效 行程减小,供油和喷油持续期缩短,从而缩短柴油机的燃烧 期,改善性能。但加大柱塞后初期喷油量高,柴油机运转粗 暴,此外凸轮承受接触应力也加大。 2.凸轮最大升程、供油持续期和供油预行程确定
根据燃烧室型式选择一种凸轮型线,由此确定最大升程H。
第六章
1.最大循环供油量:喷油泵循环供油量的大小与 众多参数有关,但主要参数是柱塞直径和一定凸 轮轴转角内柱塞有效行程。对某一种系列泵,设 减压容积为零,取喷油泵的最大柱塞直径,按所 用切线凸轮的最大几何速度对应的凸轮升程小 0.3mm处为供油终点,取7°(或4°)CaA供油持 续期内的柱塞有效行程计算的循环供油量,定义 为喷油泵的最大循环供油量,它是喷油泵的几何 供油量极限值,没有考虑出油阀减压作用和高压 液体特性的影响。 2.最大平均供油速率:喷油泵在供油持续期内每 度的平均供油量,最高平均供油速率是最大循环 供油量的条件下,取7°(或4°)CaA供油持续 期作计算依据求得。
dVb f (t ) dt
第六章
喷油规律与几何供油规 律的不同:
1由于高压油管的压力波从泵
端到嘴端需要时间;
2由于高压油路中燃油的可压 缩性等因素的影响; 3考虑燃油在高压下通过柱塞 偶件间间隙的泄漏。
第六章
泵油过程的节流现象
第六章
泵油过程的泄漏现象
第六章
泵油过程的泄漏现象
第六章
喷油规律的确定
第六章
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增压柴油机的增压补偿器(LDA)
RSV调速器的增压补偿装置(LDA)及其对调速器特性的影响 a) LDA装置结构图 b) LDA装置对调速器特性的影响 1-螺柱 2-平面垫片 3-膜片 4-弹簧 5-滑套 6-摇臂轴 7-摇臂 8-连接板 9-喷油泵齿杆 10-调速器壳体 11-起动弹簧 12-调速器后盖 图 13-牵引杠杆 pL-增压空气压力
Vp

4
d p he f
2
式中ηf为喷油泵供油系数,ηf取值在1.00~1.25,ηf大小主要 与柱塞进回油孔处的节流有关。节流大者,取大值。
第六章
而柱塞直径 dp 与有效行程he之比m1,根据已配装的柴油机 统计值,m1=4.5~6.0,故可得出柱塞直径dp
第六章
dp
3
4V p m1
NOx / g/kW.h
1、喷油压力
有效燃 油消耗 率 g/kW.h
烟度 / FSN
轨 压
喷油始点 / ℃A
图 共轨压力及喷油定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1400 r/min全负荷工况)
图 油滴平均直径和烟度随喷油压力的变化规律
图 不同燃料供给系统喷油压力的比较
第六章
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2、喷油和供油提前角,喷油持续期
对多缸机而言,各缸用高压油管长度应当一致。
供(喷)油提前角根据不同工况应有一最佳值。 从动力性经济性考虑,负荷增加,喷油量增大,喷油持续期加 长,喷油提前角应增大,这样才能保证燃料在上止点附近燃烧及时; 转速增大,最佳供油提前角应增大。 不同形式的柴油机燃烧方式不同,供油提前角变化也不相同, 分隔式燃烧室所需的供油提前角较直喷式燃烧室相应要小一些,且 对转速、负荷变化敏感性小。 对增压柴油机,缸内压缩温度和压力较高,着火滞燃期短,故 供油提前角也应小一些。 从减少有害排放物考虑,若需降低NOx,供油提前角比从热效 率最高考虑的要小一些,即推迟喷油,但此时为不过分降低热效率, 需加大供油速率;从燃烧噪声考虑,降低dp/dφ 和Pz也应取较小的 供油提前角。
dVp dt
f p p
式中, fp——柱塞面积,(mm2); dp——柱塞直径,(mm); ωp——有效行程段的柱塞平均速度,(mm/°CaA 或 mm/s)。
第六章
喷油规律: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或单位时间) 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φ(或时间t)的变 化关系,即
dVb f ( ) d
第六章
第六章
压力-升程法的问题:
1 喷油压力的测定 2 μf的测量
(2)波许长管法:是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测定喷油规律的 常用方法,从喷油系统喷出的燃油进入细长管组成的波许 长管仪中,测量细长管内的压力随时间变化来测定喷油规 律。 dV
b
第六章
dt
FV
式中,F——细长管截面积 V——燃油在细长管中的流速
非稳定流中一元简化得喷油速率表达式
dVb 1 F p(t ) dt a f
测得长管压力波的变化,即可求得喷油规律。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柴油机喷油系统与电控柴油机 § 6-2 喷油调节系统的结构参数与调 整参数选择 一、喷油泵的系列化和工作能力评价指标 柱塞式喷油泵系列化:对某一功率、转速段柴 油机可采用外形尺寸、结构型式、缸心距相同 的喷油泵,用缸数增减、置换不同柱塞直径、 凸轮型线和升程、出油阀减压容积等少量互换 零件和进行供油量、转速等调整参数的调试来 满足不同柴油机配套,形成一个系列。
供油提前角θfd就是喷油泵安装于柴油机上,喷油泵柱塞关闭进回
油孔开始压油时的曲轴转角。也可以认为是出油阀开始供油时刻。 它可以在停车状态,用溢流法检查。
用控制供油提前角θfd的方法保证喷油提前角θfj,两者的差值是
喷油延迟角θx。θx由高压油管长度、柴油机转速等参数决定。油管 愈长,θx值愈大;转速愈高,θx值愈大。
第六章
3.最大许用泵端压力:喷 油泵所能承受的最大峰值 泵端压力。泵端峰值压力 决定了凸轮、挺柱体、泵 体等零件的受力和强度、 刚度,对喷油泵工作可靠 性产生影响 。
4.最高工作转速:转速增 大,往复运动件的惯性力 增大,超过柱塞弹簧作用 力会使滚轮与凸轮之间飞 脱,产生冲击。此外,与 之匹配的调速器也有一工 作极限转速。
根据柴油机标定点循环供油量、气缸直径、燃烧室型式、是 否增压等,参考表6-1,选择喷油泵种类型号,并选定减压 容积。此外,减压容积可用下式校验数值大小:
第六章
Vj
( p p p 0 )V E
式中,pp——喷油泵最大泵端压力,MPa; p0——喷油器开启压力,MPa; V——高压油路容积,mm3; (对中小功率柴油机,此值大约在1500~2000mm3之间) E——燃油弹性系数,2000~2500MPa 所选喷油泵必须保证的循环供油量Vp=Vb+Vj,且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最理想的区域
CO / 10-6
燃烧噪声 声级 / dB (A)
HC / 10-6
排放
NOx/ 10-6
有效 燃油 消耗 率
烟度 / FSN g/k W.h
提前 喷油始点 推迟
供(喷)油提前角根据不同工况应有一最佳值。 机械式燃油供给系统实现最佳的措施: 1)用改变柱塞头部形状来适应负荷变化与起动工况的要求。
1、喷油压力
1)喷油压力提高的趋势 2)和柴油机燃烧室类型有关
升 功 率 / kW/L
平 均 有 效 压 力 /MPa
● 平均有效压力 (在最大转矩时) ○ 升功率
喷油压力/MPa
图 喷油压力提高后的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与升功率
图 各种燃料供给系统所能达到的喷油压力范围
第六章
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3.出油阀结构和减压容积
第六章
出油阀的功用:1 通过锥面密封,不供油时隔断柱塞腔 和高压油路,保持高压油路中有一定的燃油量;2 密封锥面 下的圆柱形的环带,形成减压高度为hj的减压带。 常用等容出油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