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_201X版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复习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复习课件
【答案】 BD
6.等质量的两份 Al 分别加入 0.3 L 1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1∶2,则加入的 Al 的
质量为( )。
A.2.7 g
B.5.4 g
C.8.1 g
D.10 g
【解析】 已知反应: 2Al+6HCl===2AlCl3+3H2↑① 2Al+2NaOH+6H2O===2Na[Al(OH)4]+3H2↑② 由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1∶2 可知,①②两反应消耗 Al 的质量之比为 1∶2。①中铝过量,盐酸完全反应,0.3 mol HCl 与足量的 Al 反应生成 H2 为 0.15 mol。又知②中 NaOH 未完 全反应,Al 完全反应,所以②中生成 H2 为 0.3 mol,Al 的物 质的量为 0.2 mol,即 5.4 g。
1.下列物质能使硅酸胶体先沉淀后溶解的是( )。 A.盐酸 B.硝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解析】 硅酸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就产生白色硅 酸 沉 淀 , 硅 酸 与 NaOH 溶 液 发 生 中 和 反 应 生 成 可 溶 性 Na2SiO3。
【答案】 D
2.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
【解析】 此题关键在于镁铝性质的差异:Al 能溶于 NaOH 溶液,而 Mg 则与 NaOH 不反应。Mg、Al 均能溶于 盐酸或稀 H2SO4,而要生成 MgCl2、Al2(SO4)3 两种产品,则 需先将 Mg、足量 NaOH 溶液中。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把滤渣溶解在稀盐酸中。 2HCl+Mg===MgCl2+H2↑ (3)在滤液中加稀 H2SO4 至沉淀全部析出,过滤。 2Na[Al(OH)4]+H2SO4===Na2SO4+2Al(OH)3↓+2H2O (4)在所得沉淀中加 H2SO4 至恰好完全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高中化学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鲁科版必修1

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知识网络构建一、硅及其化合物二、铝及其化合物三、硅、铝、铁、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在应用关系图时要善于进行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如:SiO 2→Na 2SiO 3,可通过SiO 2与NaOH 溶液、与Na 2O(高温)、与Na 2CO 3(高温)三种途径实现。

2.Al 和H 2O 反应须去掉氧化膜,可实现Al →Al(OH)3的转化,但因生成了不溶性的Al(OH)3,反应仍很缓慢。

3.Cu 2S +O 2=====高温2Cu +SO 2,可实现Cu 2S →Cu 的转化。

另外, Cu(OH)2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的[Cu(NH 3)4](OH)2溶液。

四、材料的分类材料⎩⎪⎪⎪⎨⎪⎪⎪⎧化学组成⎩⎪⎨⎪⎧非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 生物陶瓷、压电陶瓷、光导纤维金属材料⎩⎪⎨⎪⎧纯金属:Au 、Cu合金:不锈钢、镁铝合金、硅钢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化纤、塑料使用功能⎩⎪⎨⎪⎧高功能材料:超导体、离子交换膜信息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结构材料: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玻璃钢、航天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热点专题聚焦专题一 无机推断的解题技巧无机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通常较大,是难点之一。

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中学阶段可作为突破口的常见的有以下六类: (1)特殊的化学性质。

如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有NH 3 ;可溶于HF 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 2 ;既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的固体物质有Al 、Al 2O 3、Al(OH)3。

(2)物质的特有颜色。

紫红 Mn 2①焰色反应显黄色的元素是Na ,显紫色(透过钴玻璃)的元素是K 。

②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 。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章末优化总结 课件(20张)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章末优化总结 课件(20张)

[解析] 本题考查 Fe、Cu 的有关性质,涉及物质推断、化学用 语、物质用途等,突破点为活泼性:Fe>Cu>Au。 由题意分析: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A.1∶1 C.1∶2
B.2∶1 D.1∶3
解析:图像的起点不在原点的原因是 NaOH 先与 H2SO4 反应, 待 H2SO4 消耗完全后,NaOH 再与 Al2(SO4)3 反应。分析图像, 溶解 Al(OH)3 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根据 Al(OH)3 +OH-===[Al(OH)4]-可知,n[Al(OH)3]=0.2 mol,混合溶液中 的 n(Al3+)=0.2 mol,n[Al2(SO4)3]=0.1 mol。根据 Al3++3OH- ===Al(OH)3↓可知,完全沉淀 0.2 mol Al3+需 NaOH 的物质的 量为 0.6 mol,则 a 点对应的值为 0.4,即混合溶液中 n(H2SO4) =0.2 mol。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8:07:4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本章总结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本章总结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十四页。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答案] (1)CaO H2 (2)2C+O2=点==燃==2CO 化合反应 (3)3CO+Fe2O3=高==温==2Fe+3CO2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答案
2021/12/11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答案(dá àn)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12/11/2021
第九页,共十四页。
[解析] (1)G 是单质,且 G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 G 是 Fe;A 是地球上最多的液态氧化物,所以 A 是 H2O;F 与 H 的组成元素相同, 且反应 E+F―→G+H 是工业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所以 F 为 CO,H 为 C的建筑材料,所以 J 为 CaCO3; I 和 CO2 反应生成 CaCO3 和 H2O,所以 I 为 Ca(OH)2;B 和水反应生成 Ca(OH)2,所以 B 为 CaO;H2O 分解生成 C 和 D,C 能反应生成 CO,Fe 可以反应生成 D,所以 C 为 O2,D 为 H2。
12/11/2021
第二页,共十四页。
③有色固体 红色:Cu;红棕色:Fe2O3;红褐色:Fe(OH)3;绿色:Cu2(OH)2CO3、 FeSO4·7H2O;蓝色:Cu(OH)2、CuSO4·5H2O;黑色:CuO、FeO、MnO2、 炭、Fe3O4;淡黄色:Na2O2、AgBr、S;白色:Fe(OH)2、CaCO3、BaSO4、 AgCl、Al(OH)3、Mg(OH)2。 (2)特殊性质 ①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只有 Na2O2。 ②遇 SCN-显红色的只有 Fe3+。 ③常见的可溶于强碱溶液的白色沉淀是 Al(OH)3、H2SiO3,可溶于强碱 溶液的金属氧化物是 Al2O3。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4.3复合材料课件鲁科版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4.3复合材料课件鲁科版

二、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复合材料 1.玻璃钢: (1)组成:是一种以_玻__璃__纤__维__做增强体、_合__成__树__脂__做基体 的复合材料。 (2)性能:具有重量轻、强度_高__、密度_小__、韧性_好__、 耐腐蚀、耐高温、耐磨、耐撞、绝缘、产品美观、 制造方便等优良特性。 (3)应用:大量用于游乐车、水上滑梯、运输罐、 电话亭、餐桌椅等产品的生产。
A.铁架台
B.烧杯
C.石棉网
D.瓷坩埚
2.复合材料中起骨架作用的是( B )
A.基体
B.增强体
C.增塑剂
D.防腐剂
3.复合材料的优点是( D )

①强度高 ②质量轻 ③耐高温 ④耐腐蚀
A.仅①④
B.仅②③
C.除③外
D.①②③④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 材料 B.飞机机身的复合材料大多是以金属为增强体、纤维为基 体的复合材料 C.制造网球拍所用的复合材料是在合成树脂的基体中加入 了碳纤维做增强体 D.航天飞机机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由纤维和陶瓷复合 而成的材料制成的
3.请用短线把下列物质及其用途、主要性能相互连在一起。
物质
主要性能
用途
A.玻璃钢 a.耐腐蚀性强
①制造骨和骨关节
B.光纤
b.密度小、强度高 ②制造排水管道
C.生物陶瓷 c.质量轻、保密性好 ③汽车车轮骨架
D.铝合金 d.有生物功能
④通讯材料
E.隔热陶瓷瓦 e.耐高温、韧性强 ⑤航天飞机隔热层
答案: A-a-② B-c-④ C-d-① D-b-③ E-e-⑤
探究 各种复合材料的比较
【对点训练1】下列对玻璃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玻璃钢是由普通玻璃加强热然后骤冷而得到的,所以其 成分与普通玻璃相同 B.玻璃钢是以玻璃为基体,钢纤维做增强体的复合材料 C.玻璃钢的基体是合成树脂,增强体是玻璃纤维 D.玻璃钢的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比合金钢稍差,但耐腐蚀 性和绝缘性比合金钢好

高中化学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高中化学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LK ·化学 必修1
⑨Al3++3OH-===Al(OH)3↓ ⑩Al(OH)3+3H+===Al3++3H2O ⑪[Al(OH)4]-+H+===Al(OH)3↓+H2O ⑫Al(OH)3+OH-===[Al(OH)4]- ⑬2Al(OH)3==△===Al2O3+3H2O
·化学 必修1
LK ·化学 必修1
1.下列物质能使硅酸胶体先沉淀后溶解的是( ) A.盐酸 B.硝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解析】 硅酸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就产生白色硅 酸 沉 淀 , 硅 酸 与 NaOH 溶 液 发 生 中 和 反 应 生 成 可 溶 性 Na2SiO3。 【答案】 D
LK ·化学 必修1
LK ·化学 必修1
【解析】 (1)加入 10.0 mL HCl 后沉淀才增加,说明加 入 10.0 mL HCl 正好把过量的 NaOH 中和掉,故 A 点的沉淀 物只有 Mg(OH)2。
(2)A―→B , [Al(OH)4] - 刚 好 生 成 Al(OH)3 , 反 应 为 [Al(OH)4]-+H+===Al(OH)3↓+H2O。
利用工厂的镁铝合金碎屑和稀 H2SO4、稀盐酸 及 NaOH 溶液,制取 MgCl2 和 Al2(SO4)3,要求操作步骤最 简单,发生的反应最少,按操作步骤依次写出操作要点和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K ·化学 必修1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第2课时课件2 (共48张PPT)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第2课时课件2 (共48张PPT)

二、金属的通性 活动与探究
实验操作 镁带燃烧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 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 式 2Mg+O2 3Mg+N2 2MgO Mg3N2
镁带与盐酸反 应
反应剧烈,有大量的气体 产生,放出大量的热,镁 带逐渐溶解
Mg+2HCl MgCl 2+H2↑, Mg2++H2↑ Mg+2H+
铁却很容易被腐蚀。 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发出爆 鸣声,这是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g)

Fe3O4+4H2↑
③铁与酸的反应 铁跟盐酸、稀硫酸反应时,铁被氧化为+2价的Fe2+,酸中的H+被还原为氢
气。
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浓硝酸时,则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 薄膜可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 ④铁与盐溶液的反应 把铁放入CuSO4或CuCl2溶液中时,铁被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铜离子被 还原成铜从溶液中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Cu2+===Fe2++Cu
金属单质的通性
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以及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在反应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探究: 1.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吗? 如果不是,请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各金属为例探究金属和酸反应有哪 几种类型。
提示: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各金属为例
(1)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反应 ①氢前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生成盐和氢气
2.Fe2+和Fe3+的性质
(1)Fe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主要表现还原性。 4Fe2++O2+4H+===4Fe3++2H2O(Fe2+被氧化)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 复合材料课件1 (共30张PPT)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 复合材料课件1 (共30张PPT)

同步练习
1.下列不属于玻璃钢具有的性能的是 A A .易碎 B.易燃 C.耐水 D.耐磨
2.下列各项中不能用玻璃钢制造的是 B A.餐厅座椅 B、汽车窗玻璃 C、废水管道 D.垃圾桶
3.航天飞机机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 B A.仿生复合材料 B.陶瓷和纤维复合而成的材料 C.纳米复合材料 D.分子复合材料 4.飞机、火箭的机翼和机身以及导弹的壳体、 尾翼中的复合材料是 A A .金属基复合材料 B .树脂基复合材料 C.绝缘基复合材料 D.智能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组成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的性质有关,但并不是二者
性能的简单叠加。
复合材料
基体材料 的类型
增强体材料 的化学组成
预测
性能金属 陶瓷来自C SiO2合成树脂 SiO2、Al2O3
合成树脂 C
耐酸碱,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密 度小,韧性好 强度高,抗冲击,绝缘性好,耐热温度 低于300℃ 耐高温,隔热性好,强度韧性得到改善
5.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简单混合便成复合材料 B.合金就是复合材料 C.复合材料中的各部分作用相同
D
D.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 解析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
的,并不是简单的混合;复合材料的两部分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基体起 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复合材料 陶瓷 基复合材料 颗粒 增强复合材料 按增强体的形状分类 夹层 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特性:
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来材料的长处,又能弥 补它们的不足,而且由于各组份之间的相互 协同作用,产生了优于原材料的新的性能。
归纳总结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第1课时 金属材料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第1课时 金属材料

2019/8/31
[Al(OH)4]-+4H+===Al3++4H2O ③与铝盐反应生成Al(OH)3。 3[Al(OH)4]-+Al3+===4Al(OH)3↓
9
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金 属元素,A中又含有钾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具有两性的白色固体,E则 易溶于水。
答案:(1)K[Al(OH)4] Al2O3 AlCl3 Na[Al(OH)4] (2)[Al(OH)4]-+CO2===Al(OH)3↓+HCO-3 2Al+2OH-+6H2O===2[Al(OH)4]-+3H2↑ (3)2Al+Fe2O3=高==温==2Fe+Al2O3 Al(OH)3+NaOH===Na[Al(OH)4]
2019/8/31
13
►变式训练
1.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 碱反应。今用较纯净的铝屑制取氢氧化铝有多种方案:
方案一:Al―酸―→Al3+―碱―→Al(OH)3 方案二:Al―碱―→[Al(OH)4]-―酸―→Al(OH)3 方案三:
2019/8/31
14
①硝酸 ②稀盐酸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钠溶液 ⑤CO2 (1) 方 案 一 中 加 入 的 碱 最 好 是 ____________ , 离 子 方 程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 案 二 中 的 酸 最 好 是 通 入 ________ , 离 子 方 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8/31
15
(2)若三种方案中所用试剂都是铝,稀盐酸,氢氧 化钠溶液,制取1 mol Al(OH)3,完成表格内容: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课件

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Al2O3+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2OH- + 3H2O = 2[Al(OH)4]-
三、复合材料
材料 实例 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缺点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 属材料 有机合成 材料
钢铁
硬度大 易加工
抗腐蚀 耐高温 耐腐蚀
易被腐蚀
普通玻璃
高温
硅铁
硅锰合金
还原剂: C
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硅钡合金
光导纤维(二氧化硅)
①抗干扰性能好,不发生辐射; 主要特性 ②通讯质量好; ③质量轻、耐腐蚀 用于通讯外,还用于医疗、信息 主要用途 处理、遥测遥控等
硅酸盐材料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制 品性质稳定,熔点较高,大都难溶于水。玻璃、 水泥是常见的硅酸盐材料。
阅读教材 P107 有色玻璃
6. 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普通水泥的主要 成分是:硅酸二钙:2CaO· SiO2 、硅酸三钙:3CaO· SiO2 、 铝酸三钙:3CaO· Al2O3
二、无机金属材料
铝的用途
1.制造导线和电缆; 2.包装食品和饮料;制造日常用品;
3.加入其他元素,制造合金,用于飞机、汽车等部件;
4.可用铝制容器储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5.用来焊接钢轨、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Al3+
+ OHH+ +
Al(OH)3
+ OHH+ +
[Al(OH)4]-
与H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Al2O3+6HCl = 2AlCl3 +3H2O Al2O3+6H+ = 2Al3+ + 3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训练b(含答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训练b(含答案)

限时规范训练8 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B级能力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镁易与热水反应,而铝难与热水反应②镁易溶于碱溶液,而铝难溶于碱溶液③常温下,镁难溶于浓硫酸,而铝易溶于浓硫酸④镁和铝都可以制轻合金,用作制造船舶、飞机等的材料⑤镁、铝都可以做还原剂,与某些氧化物反应A.①② B.①③C.①④⑤ D.全部解析:镁与铝的金属性强,铝与酸、碱均反应,但是铝在浓硫酸中会钝化。

镁可与CO2等氧化物反应,铝能发生铝热反应。

答案:C2.有一粗硅,含铁和硅两种单质,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粗硅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氢气。

则该粗硅中铁和硅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B.物质的量之比为2∶1C.质量之比为4∶1D.质量之比为2∶1解析:粗硅与盐酸反应是:Fe+2HCl===FeCl2+H2↑,与氢氧化钠反应是:Si+2NaOH+H2O===Na2SiO3+2H2↑。

因放出等量的氢气,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4∶1。

故正确答案为B、C项。

答案:B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不是活泼金属B.点燃的镁条插入盛CO2的集气瓶中,迅速熄灭C.铝在高温下能还原锰、铁、铬等金属氧化物D.因为镁和铝在空气中都形成氧化膜,所以镁和铝都不溶于浓硝酸解析:Al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耐腐蚀;Mg能在CO2中剧烈燃烧;Mg能溶于浓HNO3。

答案:C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B.Na+、SO2-4、Cl-、ClO-C.H+、Mg2+、SO2-4、NO-3D.Ag+、K+、NO-3、N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这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题型,但本题在题干中增加了一些限制条件,难度加大,这是今后命题的方向,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

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课件鲁科版必修1

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课件鲁科版必修1

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3.摩尔电子质量和平均摩尔电子质量
(1)摩尔电子质量:某物质在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该物质
的质量,如Mg的摩尔电子质量为 Al的摩尔电子质量为 g·mol-1=12 g·mol-1,
g·mol-1=9 g·mol-1。
(2)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物在反应中 转移1 mol电子时混合物的质量,如2 g 金属混合物生成
达不到最大沉淀量时,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有两种
情况:一是氯化铝过量即加入的氢氧化钠不足;二是加入的 氢氧化钠过量将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了一部分。
(2)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
由于氢氧化铝只能与强酸或强碱反应,氨水是一种弱碱,
所以氢氧化铝不会溶解在氨水中,则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
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反应现象是相同的。 若向铝盐中滴加氨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NH3·H2O+Al3+====Al(OH)3↓+ ,当氨水增加到
该题还有个陷阱就是易把
当作是不能确定的。由于溶
一定存在。
液是电中性的,必须有阴离子,所以
三、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规律和方法
1.金属与酸反应的定量规律(只考虑生成氢气的情况)
(1)金属与酸反应,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酸得到电 子的物质的量。 (2)1 mol a价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可生成 mol氢气。
②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 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1)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4 。 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Na+、Mg2+、Fe3+ 。 (2)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课件1 (共48张PPT)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课件1 (共48张PPT)

二、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颜色 白色 状态 固体 溶解性
难溶 于水 _____
熔点
较高 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2O3+6H+====2Al3++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2O3+2OH-+3H2O====2[Al(O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铝粉减少,有气体 产生
与NaOH溶 铝粉减少,有气体 液① 产生 与CuSO4 溶液 铝粉减少,有红色 固体产生
反应
实验现象 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 烟,红热的液珠滴下,冷 却后却变黑色
反应方程式
铝热 反应
2Al+Fe2O3 Al2O3+2Fe 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应用:野外焊接钢轨及焊接大截面的钢材部件
【想一想】
1.引发此反应的操作是什么?
【提示】点燃镁条 2.镁条、氯酸钾在这个反应中起什
么作用? 【提示】引发剂 3.该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高温
铝热反应
4.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提示】 放热反应
铝热反应
5.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提示】
否 6.铝和氧化镁是否反应?
【提示】 置换反应
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1
1.了解铝的还原性;(重点) 2.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重点)
3.认识铝及其化合物与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 同。
铝箔是柔软的金且还因为其有优雅的银白色光泽,易于加工出 各种色彩的美丽图案和花纹,因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你知道铝箔 是利用了铝的哪方面的性质吗?你知道铝还具有哪些性质?

高中化学第4章章末复习课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第4章章末复习课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栏目导航
18
1.将钠、镁、铝各 0.3 mol 分别放入 100 mL 1 mol·L-1 的盐酸
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答案] C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栏目导航
19
2.两种金属混合物共 15 g,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得 11.2
12/11/2021
第四页,共三十页。
4
栏目导航
⑤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或 2NaOH+SiO2===Na2SiO3+H2O ⑥Si+2NaOH+H2O===Na2SiO3+2H2↑ ⑦4HF+SiO2===SiF4↑+2H2O
12/11/2021
第五页,共三十页。
12/11/2021
第十页,共三十页。
10
栏目导航
11
四、化学材料 1.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玻璃、水泥、陶瓷等。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压电陶瓷 等。 2.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铁、铬、锰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材料以外的其他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L H2(标准状况),则原混合物组成肯定不能为下列的( )
A.Mg、Ag
B.Fe、Mg
C.Al、Zn
D.Mg、Al
[答案] D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栏目导航
20
与金属(jīnshǔ)或其化合物相关的图像问题
解图像题三步曲——“一看”“二想”“三判断” (1)“一看”(看图像) 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 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 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 点、曲线的交点、拐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 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 ⑤看要不要作辅助线。

201X_202x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第2课时金属材料鲁科版必修1

201X_202x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第2课时金属材料鲁科版必修1
解析 答案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2、Cl2、S、浓硫酸、硝酸、硝酸 银、氯化铁等反应,写出下列反应(1)~(5)的化学方程式,(6)~(8)的离子方程式: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铜锈:__2_C_u_+__O_2_+__H__2O__+__C_O_2_=_=_=_C__u_2(_O_H__)_2C__O_3__;
名称 色泽
金 __黄__色__
银 _银__白__色__
铜 _紫__红__色___
硬度
较小,且Au<Ag<Cu
延展性
Au > Ag >_C__u_
导电、导热性
Ag > Cu >_A_u_
密度
Au > Ag >_C_u_
性能
极高的抗腐蚀性 作催化剂、抗腐蚀性 在潮湿空气中易锈蚀
应用
电子工业,航空、有机合成、能源开发、 电气和电子工业、建筑
D.铜是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有色金属
解析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而不是铁,A项错误;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黑色金属材料,即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而不是金、 银、铜等有色金属材料,B项错误; 金属钛因性能优良、蕴藏量大,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应用前景广阔,C项正确; 银的导电性、导热性是金属中最好的,铜的导电性、导热性仅次于银,D项错误。
一、常见的金属材料
1.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和 化合 态两种形式存在,其中不活泼金属如金、铂 主要以 游离 态存在,而其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是主要以 化合 态存在。在地壳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其次是 铁 。 (2)除Cu、Au外、大多数金属呈 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 (3)根据金属的下列应用:①用作电线,②金属细丝,③炊具,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 质是 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
(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能从SiO2中还原出Si。 即SiO2+2C Si+2CO↑。此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 生成的CO是气体,它离开反应体系使得反应向生成Si的方 向进行到底。 (2)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与氢 氧化钠等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与氢氟 酸反应,而且有氢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Si+4HF====SiF4↑ +2H2↑。
(7)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但泡花碱是盐溶液 而非碱,这是由于水玻璃显碱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硅及其化合物的这些特殊点并不 是真的特殊,而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硅及其化合物表现出 了与其他同类物质不同的性质。在学习物质性质时,一定 要注重理解而不要盲目地记忆规律。
【典例2】有A、B、C、D四种含有硅元素的物质,它们能 发生如下反应: ①C与烧碱反应生成A和水; ②已知A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溶液与钙盐反应生成白 色沉淀D; ③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 ④C在高温下,与碳酸钙反应生成D和一种气体; ⑤C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单质B。
(1)Al3+Al(OH)3 ①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 (少量)Al(OH)3↓ ②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 (2)Al(OH)3→Al3+ Al(OH)3溶于强酸溶液:Al(OH)3+3H+====Al3++3H2O
【典例1】A、B、C、D、E分别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 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 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下列问题: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它的最高 化合价为_+_4_价__。 (2)B的化学式为_S_iO__2,B与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 是_S_i_O_2_+_2_C__=高_=_=温_=__S_i_+_2_C_O__↑_。 (3)C的化学式为_C_a_S_i_O__3 ,D的化学式为_N__a_2S_i_O_3_。
(3)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 玻璃,是一种矿物胶,该化学方程式可解释为什么盛碱液
的试剂瓶常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4)SiO2+CaO 酸钙)
CaSiO3(解释水泥和玻璃的成分中都含有硅
(5)SiO2+2C (6)H2SiO3
Si+2CO↑(工业上制备粗硅的方法) SiO2+H2O(硅酸易失去水)
(3)Al3+ → [Al(OH)4]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l3++4OH-(过量) ====[Al(OH)4](4) [Al(OH)4]- → Al3+ 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Al(OH)4]+4H+====Al3++4H2O (5) [Al(OH)4]- → Al(OH)3 ①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Al(OH)4]+H+(少量)====Al(OH)3↓+H2O
②A溶液是钠盐溶液,又含硅,A确定为Na2SiO3,D为
CaSiO3;③B+O2→C(可能是SiO2),确定B为Si、C为SiO2;
④反应为SiO2+CaCO3
高温
====
CaSiO3+CO2↑;⑤反应为
高温
SiO2+2C ====Si+2CO↑。
二、铝及其化合物 1.Al3+、Al(OH)3、[Al(OH)4]-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能与氢氟 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 (5)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溶于水。 (6)在水溶液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在高温下碳酸钠与二氧化硅 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生 成的二氧化碳离开反应体系而使反应进行到底。
章末知识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一、硅、铝、铁、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二、材料的分类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一、硅及其化合物
1.掌握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Si+O2
SiO2(硅是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
硅,只有化合态的硅)
(2)SiO2+4HF====SiF4↑+2H2O(HF是唯一可以与SiO2发生 反应的酸,HF是弱酸;盛装氢氟酸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瓶)
解析:由“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推知A为Si,根据B
A+E, CaSiO3,D为Na2SiO3。
,不难推知B为SiO2,C为
2.熟知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特殊性 硅作为非金属元素应该具有非金属的性质,但是在学习硅 及其化合物时,我们发现硅的某些性质表现出与其他非金 属的不同,现归纳如下:
(7)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或Na2SiO3+2HCl====2NaCl+H2SiO3↓
+2H+====H2SiO3↓(在溶液中H+与 不能大量共存)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
+CO2+H2O====H2SiO3↓+
根据上述变化, (1)写出化学式:B._S_i,D._C_a_S_i_O__3 。 (2)写出C与烧碱反应生成A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_S_i_O_2_+_2_N__a_O_H__=_=_=_=_N__a_2S_i_O__3+_H__2_O_。
解析:①C含硅且能与烧碱反应,C可能是SiO2和H2SiO3;
);通入过量CO2时,
Na2SiO3+2H2O+2CO2====H2SiO3↓+2NaHCO3(解释硅酸盐溶液
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证明硅酸
的酸性小于碳酸;利用该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硅酸)
通过上面的分析,利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就可以把某 种元素形成的各种物质串成一个知识块,这种学习方法是 学习物质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