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知识的前提。

下面将对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化学元素。

1. 常见元素符号及名称。

H 氢、He 氦、Li 锂、Be 铍、B 硼、C 碳、N 氮、O 氧、F 氟、Ne 氖、Na 钠、Mg 镁、Al 铝、Si 硅、P 磷、S 硫、Cl 氯、Ar 氩、K 钾、Ca 钙、Fe 铁、Cu 铜、Zn 锌、Ag 银、I 碘、Au 金等。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门捷列夫按照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所排列的一种表格。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是周期表的周期数和族数,周期数代表元素的能级,族数代表元素的价电子数。

二、化学反应。

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变化、反应物质量守恒、能量变化等。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主要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 化学键的种类。

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在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分子结构可以用Lewis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等多种方式表示。

不同的表示方法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四、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能够改变反应物质的活性,从而影响反应速率。

2. 化学反应的平衡。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

平衡常数是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描述了反应物质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关系。

五、酸碱和盐类。

1.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1. 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包括周期数、族数、原子序数等。

2. 化学键: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及它们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 化学反应: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了解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等概念。

4. 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平衡浓度等概念,掌握利用Le Chatelier原理分析平衡的移动方向。

5. 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的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氧化态的表示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和计算方法。

7. 化学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价态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8. 离子反应: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掌握溶液中离子反应的离子平衡。

9. 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常数和速率
方程,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0. 高中化学实验技术:具备基本的实验技术操作能力,包括称量、分液、过滤、蒸馏、干燥等常用操作。

这些是高中化学必背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一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二一元弱酸,指理想状态下一分子一元弱酸可以电离出一分子氢离子,由于是弱电解质,则无法完全电离。

在中学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元酸强弱的判断,下面就一元酸HA 强弱的判断方法归纳。

一、通过pH判断1测定已知物质相同浓度的HA和一元强酸的pH,若HA的pH大于同浓度一元强酸的pH,则说明HA为弱酸。

2取一定体积的HA溶液,测定其pH,再稀释100倍,若pH增大的程度小于2个单位,则HA为弱酸;若pH增大的程度等于2个单位,则HA为强酸。

3取HA溶液,测其pH,然后加热,若pH变小,则说明HA为弱酸易挥发和易分解的酸一般不用此法;其原理是加热,能够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4取HA溶液,测其pH,然后加入NaA固体少许,若pH变大,说明HA为弱酸。

其原理根据勒沙特列原理,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二、通过生成气体判断1通过生成气体的速率判断取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溶液和盐酸,分别加入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若开始时盐酸中产生的气泡比HA中产生的气泡快,说明HA是弱酸。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与分布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的组织结构、主要分组的性质和特点
2.化学键与化合物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与特点
-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的命名与性质
3.物质的组成与化学计量
-分子式与物质的组成:分子式的确定与含义、计算分子式中元素的相对质量和相对比例
-化学计量: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
4.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参与反应的物质量的计算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的计算
5.气体状态与溶液
-理想气体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的性质与计算
-溶液:溶解度、浓度的计算与表示、溶解热与溶解焓的关系
6.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与性质、常见酸碱的命名与溶液浓度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与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与离子电子方程式的平衡计算
7.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
-化学能量:化学能的释放与吸收、热量的传递与计算、化学反应焓变计算
-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速率常数与速率方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8.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性质与分类、溶液中电离度的计算
-电池与电解池:电池中的正负极、标准电极电位与伏安定律
此外,高中化学还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为深入学习和理解高级化学概念与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例如氧、氢、铜等。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常见的离子和分子式。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了解其特点和示例,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解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强力联系,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需要掌握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角度等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用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反应的变化。

5. 酸碱理论和溶液平衡(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等,用于描述和解释酸碱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了解酸碱指示剂、pH值等相关知识对于理解溶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平衡:溶液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包括饱和溶解度、离子平衡等内容。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与物质的量3. 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浓度的计算- 气体定律(波义耳、查理、盖-吕萨克定律)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反应热与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与族- 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趋势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3. 酸碱与盐-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与盐的性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碳的杂化-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 - 有机官能团2. 烃类-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合物- 醇、酚、醚- 醛、酮- 羧酸、酯、酰胺四、物理化学1. 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2.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性质- 溶解度与沉淀平衡- 胶体与表面活性剂3.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伏打电堆与电解- 电化学系列五、实验技能与安全1.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紧急情况的处理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概览,并不包含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点。

如果需要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文档,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374个必背知识点汇总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分类(有机物、无机物、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法3.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和量的关系4.化学计量问题5.化学反应的条件6.常见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7.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8.离子化合物的特征二、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元素的发现历史2.元素的命名和符号3.元素的分类及其特征4.元素的周期表排列及规律5.元素的周期表应用三、化学键1.原子的电子排布和结合规律2.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及其特点3.价键理论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四、化学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2.氧气的性质及其应用3.水的性质及其应用4.盐的性质及其应用五、溶液1.溶解度、溶解热、溶解度曲线2.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3.溶液的制备及其特点4.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应用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数变化3.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七、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定律3.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关系4.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八、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1.化学能的种类及其转化2.化学反应热力学3.化学反应速率与动力学九、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1.主要元素的化合物及其环境影响2.元素的生产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元素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十、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常规操作及其规范2.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其维护3.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及其应用4.常见化学实验的操作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以上374个必须掌握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和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能量与化学动力学、化学元素的周围环境以及化学实验等方面。

而对于这些知识点,我们应该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个人观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和背诵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的基础概念、重要定律和常见实验等内容,对于后续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1. 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来分类。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排列的。

主要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示元素的主能级,族表示元素的化学性质。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可以推断元素的性质和位置。

3. 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氢(H)、氧(O)、氮(N)、碳(C)等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元素。

掌握这些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有助于快速识别和理解化学反应式。

二、化学键和化学反应1. 化学键的种类: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力,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具有不同的强度和性质。

2. 化学键的性质: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化学反应的基础。

了解化学键的性质和稳定性可以帮助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

3.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等不同类型。

每种反应类型有特定的表达方式和条件要求,需要掌握其特点和区别。

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是描述化学平衡的重要参数。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和速率。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控制和调节化学反应的进行。

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测定和分析。

四、酸碱中和和电化学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的化学是理综里面有点文综性质的科目,我们在的过程中
会发现涉及到计算的内容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概念。

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
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
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
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
+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___。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
离);HCO3-+H+=CO2↑+H2O
置换反应
1、金属置换金属
(1)较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间的置换
nM + mN n+ == nM m+ + mN
(2)铝热反应
一些高熔点金属氧化物(如Fe3O4、Fe2O3、FeO、WO3、V2O5、MnO2、CrO3等等)与铝粉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需高温条件才能引发反应的发生,通常用来冶炼一些高熔点金属。

如:
10Al + 3V2O5 5Al2O3 + 6V8Al + 3Fe3O4 4Al2O3 + 9Fe
(3)利用勒夏特列原理的金属置换金属Na +KCl == NaCl + K↑
2、金属置换非金属
(1)金属与水反应置换出H2
2Na + 2H2O == 2Na+ + 2OH— + H2↑Mg + 2H2OMg(OH)2 + H2↑
3Fe + 4H2OFe3O4 + 4H2↑
(2)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H2
2Al + 6H+ == 2Al3+ + 3H2↑Fe + 2H+ == Fe2+ + H2↑
Zn + 2CH3COOH == Zn2+ + 2CH3COO— + H2↑
(3)金属与醇反应置换出H2
如:2Na + 2C2H5OH → 2C2H5ONa + H2↑
(4)金属与酚反应置换出H2
如:2Na + (熔融) → + H2↑
(5)金属与碱溶液反应置换出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Zn + 2NaOH == Na2ZnO2 + H2↑]
(6)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单质
如:2Mg + CO2 2MgO + C(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少量黑色固体)
2Mg + SO2 2MgO + S 或3Mg + SO2 2MgO + MgS
3、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1)非金属单质作氧化剂的
如:I2 + S2— == 2I— + S↓2F2 + 2H2O == 4HF + O2
2FeBr2 + 3Cl2 == 2FeCl3 + 2Br2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Cl2过量)(Br2过量)
[6FeBr2 + 3Cl2 == 2FeCl3 + 4FeBr3]FeI2 + Br2 == FeBr2 + I2
(Cl2少量)(Br2少量)
说明: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 > Fe2+ > Br—,故Cl2先氧化I—,再氧化Fe2+,最后氧化Br—。

X2 + H2S == 2H+ + 2X— + S↓(X2 = Cl2、Br2、I2)
2H2S + O2(不足) 2S + 2H2O(H2S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2H2S + O2 == 2S↓+ 2H2O(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变质)
3Cl2 + 2NH3 == 6HCl + N23Cl2 + 8NH3(过量) == 6NH4Cl + N2 (2)非金属单质作还原剂的
如:C + H2OCO + H2(工业上生产水煤气的反应)
Si + 4HF==SiF4(易挥发) + 2H2↑
SiO2 + 2C Si + 2CO↑
[Si + 2Cl2 SiCl4] (工业上硅的冶炼和提纯反应)
SiCl4 + 2H2 Si + 4HCl
2KClO3 + I2 == 2KIO3 + Cl2
4、非金属置换金属
2CuO + C2Cu + CO2↑ ZnO + CZn + CO↑ WO3 + 3H23W + 3H2O 1.金属活动顺序表口诀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2.盐类水解规律口诀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3.盐类溶解性表规律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铅和钡,氯(化)物不溶银、亚汞。

4.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口诀
化合多变一(A+B→C),分解正相逆(A→B+C),
复分两交换(AB+CD→CB+AD),置换换单质(A+BC→AC+B)。

5.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口诀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6.化学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7.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8.制氧气口诀
口诀1: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口诀2: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9.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气体纯度大。

1.
2.
3.
4.
5.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