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1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

从下图中选取一个零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1)端盖,材料为HT150,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2)底座,大批量生产,承受中等静载荷;端盖阀盖比例1:2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及其它有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艺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4.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2设计任务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三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机器造型的主要铸造技术文件汇(编)制工作。
具体任务包括:1.铸造工艺图一张2.模板装配图一张3.芯盒装配图一张4.铸型装配图一张5.铸造工艺卡一张6.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内容和步骤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板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和工艺卡。
§3.1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3.1.1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2.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零件最大尺寸(长宽高轮廓尺寸),以供工艺设计使用;3.零件各项公差要求,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包括边面光洁度),并对加工方法做初步了解;4.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静载荷,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铸造作业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铸造前的准备工作、铸造过程的操作要点、铸造后的处理措施、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铸造前的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在铸造作业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铸造材料。
根据具体的铸造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并进行材料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确保材料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模具准备铸造作业需要使用模具来制造所需的铸件形状。
在铸造前,应仔细检查模具的准备情况,确保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并进行模具的涂料处理,以便于铸件的顺利脱模。
1.3 设备准备在铸造作业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设备和工具。
包括熔炉、浇注设备、测温仪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需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根据具体的铸造要求,调整设备的参数和工具的设置,以满足铸造过程中的需求。
二、铸造过程的操作要点2.1 熔化金属在铸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金属材料熔化。
熔化金属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铸造材料和铸造要求进行控制。
在熔化过程中,要注意金属的熔化温度和液态保持温度,避免金属的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铸件的质量。
2.2 浇注铸件熔化金属后,需要将其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确保金属能够充分填充模具中的空腔,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同时,还需要注意浇注的方向和角度,以确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2.3 冷却处理浇注完成后,铸件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的时间和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铸造材料和铸造要求进行控制。
在冷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铸件的过快冷却或过慢冷却,以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冷却介质处理,以提高铸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三、铸造后的处理措施3.1 脱模处理铸造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脱模处理。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铸造⼯艺作业指导书铸造⼯艺作业指导书铸造⼯艺作业指导书⽂件编号: Q/KV-WD-15编制:⽇期:审核:⽇期:批准:⽇期:颁布⽇期: .10.15 实施⽇期: .10.30ABV 铸造⼯艺作业指导书 Q/KV-WD-15 REV A1.0主题内容与适⽤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阀体、套管头、油管头等附件的铸造操作程序及要点。
本规范适⽤于公司外协阀体、套管头、油管头等附件的铸造操作程序的铸造,铸件。
2.0引⽤标准MSS SP-55《阀门、法兰、附件和其它管件⽤铸钢件表⾯⽆规则测定的⽬视检验⽅法的质量标准》GB7233-87《铸钢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评级⽅法》GB5677-85《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等级分类⽅法》GB9444-88《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法》GB9444-88《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痕迹评级⽅法》GB/T16253-1996eqvIso4991:1994《承压钢铸件》GB/T11352-89《⼀般⼯程⽤铸造碳钢件》GB/T3077-1999《合⾦结构钢》ASTM A370《钢制产品⼒学性能试验标准试验⽅法和定义》ASTM E709《磁粉检验的标准指南》3.0检验⽬的:本规范旨在定义昆⼭爱贝阀业有限公司的铸件的检验和组装票标准。
这些指导⽅针以及PSCS,将被本公司的供货商和相关⼯作⼈员运⽤于⾸件检查,采购、进料检验,组装以及最终的稽核中。
最终⽬的是为制造最好的零配件和组装件。
4.0范围:本规范适⽤于昆⼭爱贝阀业有限公司运⽤于各种铸件制品及其样品试制、⽣产,以及和外协单位的成品、部品及其表⾯的喷涂。
5.0职责:本规范由⼯程部负责制定,品保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6.0测试量具及⼯具:游标卡尺、郑尺、⾼度尺。
7.0⾼压阀门是采油、采⽓井⼝装置的主要零部件之⼀,其本体结构如图1所⽰。
技术要求:铸件不得有裂纹、缩孔和夹杂等铸造缺陷,经70MPa的⽔压试验,不允许有渗漏现象;⾮加⼯表⾯需进⾏荧光粉探伤,不允许有裂纹存在;加⼯⾯需进⾏湿磁粉探伤,不允许有夹杂、⽓孔、裂纹存在。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铸造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
本指导书将涵盖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二、铸造原理铸造是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使其冷却凝固成为所需形状的工艺。
铸造的主要原理包括:1. 熔化金属:将所需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变为液态,以便于注入铸型。
2. 铸型准备: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相应的铸型,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
3.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注入铸型,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4. 冷却凝固:待金属注入完毕后,让其在铸型中冷却凝固,形成所需产品。
5. 取模脱型:待金属完全凝固后,将铸型打开,取出铸件。
三、工艺流程铸造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根据产品要求,准备所需金属材料,并确保其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2. 铸型制作: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相应的铸型。
铸型可以采用砂型、金属型等不同材料制作。
3. 熔炼金属:将准备好的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为液态金属。
4.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注入铸型中,确保注入过程中无气泡和杂质。
5. 冷却凝固:待金属注入完毕后,让其在铸型中冷却凝固,时间根据金属种类和产品要求而定。
6. 取模脱型:待金属完全凝固后,打开铸型,取出铸件。
7. 清理加工:对铸件进行清理、修整和加工,以达到产品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8. 检验质量:对铸件进行检验,包括尺寸、外观、材质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铸造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2.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3. 严禁单人作业,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4.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环境和设备要求1. 作业环境:a. 温度:在铸造作业过程中,室温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以确保金属液体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的稳定性。
b. 通风: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排除金属熔融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c. 照明:作业场所应提供充足的照明,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操作。
d. 干净整洁:作业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对作业造成干扰。
2. 设备要求:a. 熔炉:应选用适当的熔炉设备,确保金属能够均匀加热至熔点以上,并能够满足所需的熔化温度和熔化时间。
b. 铸型设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铸型设备,确保能够得到满足要求的铸型。
c. 浇注设备:选择合适的浇注设备,确保金属液体能够顺利地流入铸型中,并避免产生气孔和夹杂物。
d. 冷却设备:根据铸件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冷却设备,以确保铸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冷却到适当的温度。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确保熔炉、铸型设备、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b. 准备材料:根据铸件的要求,准备适当的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除杂、除气等。
c.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耳塞等,确保作业安全。
2. 熔炼金属:a. 加料:根据所需铸件的材料要求,将金属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熔炉中。
b. 加热:启动熔炉,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以上,确保金属完全熔化,并保持适当的熔化温度一段时间。
c. 熔炼控制:在熔炉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金属液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铸型准备:a. 模具准备: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涂料处理,以保证铸件表面的质量。
铸造工艺实验指导书

《铸造工艺》实验指导书郭广思王连琪沈阳理工大学2006年10月实验一 原砂性能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铸造生产中用来配制型砂、芯砂的原砂称为铸造用砂。
原砂的含泥量、颗粒组成及形状等对型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含泥量高会使型、芯的透气性和耐火度降低。
原砂的颗粒组成对型、芯砂的透气性、强度和耐火度都有影响。
而原砂的颗粒形状对型、芯砂的流动性、透气性和强度也都有影响。
因此,为了配制合乎生产要求的型、芯砂,并在使用中控制它们的质量,就必须掌握原砂的性能及其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原砂的含水量; 2.测定原砂的含泥量; 3.测定原砂的粒度;4.原砂颗粒形状及表面状况的评定。
(三)实验1.测定原砂的含水量 (1)实验原理试料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数,即为该试料的含水量。
(2)实验步骤试验时,称取50克(准确度达0.1克)试料,在红外线烘干器中烘干。
烘干温度在105~110ºC 之间,经4~8分钟烘至恒重。
冷却后进行称量,记下烘干后试料的重量,准确度为0.1克。
(作不同含水量的三种试样)。
按下式计算含水量:2)50(10011⨯-=⨯-=G GG G X式中:X — 含水量(%);G — 烘干前试料的重量(克),G = 50克; G 1 — 烘干后试料的重量(克)。
2.测定原砂的含泥量 (1)实验原理:原砂中所含直径小于0.022毫米的部分,其百分数即为原砂的含泥量。
测定原砂含泥量通常采用冲洗法。
主要是利用悬浮在水中的砂和泥分的质点大小不同,其下沉的速度也不同的原理,将砂和泥分开。
颗粒在水中下沉的速度可用如下公式计算:g r r d V η18)(12-=式中:V — 质点下沉速度(厘米/ 秒); d — 质点直径(厘米);r — 下沉物的密度,2.62克/厘米3(砂与粘土比重大致相同); r 1 — 水的密度(克/厘米3);η — 水的粘度0.0010克/厘米·秒(20ºC ); g — 重力加速度930厘米/秒2。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为所需的形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造作业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关数据,以匡助操作人员顺利完成铸造作业。
二、铸造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b. 准备所需的金属材料,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c. 准备熔炉和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d. 确定铸造作业的工艺参数,包括熔化温度、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等。
2. 熔炼金属:a. 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
b. 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熔剂,以提高金属的流动性和浇注性能。
c. 搅拌金属熔液,确保其温度均匀和成份均一。
3. 浇注金属:a. 将熔化的金属熔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b.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金属流动不均匀。
c. 注意保持模具的稳定,防止金属溅出和模具变形。
4. 冷却和固化:a. 等待金属冷却和固化,根据工艺参数确定冷却时间。
b. 可以采用冷却剂或者冷却设备加速冷却过程。
c. 确保金属彻底固化后,才干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5. 后续处理:a. 将固化的金属件从模具中取出,注意避免损坏金属表面。
b. 进行必要的修整、清理和抛光等加工工序,以提高金属件的质量和外观。
c. 进行金属件的热处理、表面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a.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眼镜和耳塞等。
b.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温度控制:a. 严格控制金属熔化和浇注的温度,以避免金属质量不合格。
b. 注意金属熔液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熔炉的加热功率。
3. 模具管理:a. 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确保其完整性和清洁度。
b. 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模具。
4. 浇注技巧:a.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保证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和浇注质量。
金属铸造作业指导书

金属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金属铸造作业的指导,包括准备工作、铸造过程及注意事项。
金属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通过熔化金属并倒入模具中,制作出所需的金属零件。
二、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考虑其强度、耐热性等特性。
常用的金属包括铁、铝、铜等。
2.设计模具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确保铸造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3.准备铸造设备确保铸造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熔炉、熔化设备、铸造机械等。
4.准备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清理铸造区域,减少灰尘和杂质对铸造品质的影响。
三、铸造过程1.熔炼金属将选择的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点以上并使其完全熔化。
注意控制熔炉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金属性质发生变化。
2.准备模具和浇注材料将模具和浇注材料准备好,并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使其充满整个模具腔体。
3.冷却和固化待金属充分填充模具后,等待其冷却和固化。
快速冷却可能导致零件缺陷,需控制冷却速度以确保零件的质量。
4.脱模和清理待金属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拆除,取出铸造零件。
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去除零件表面的氧化物、砂土等杂质。
四、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进行金属铸造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警惕熔炉温度和火源等安全隐患。
2.精密控制金属铸造作业要求精密的控制,包括金属的成分控制、熔炼温度控制、模具温度控制等,以保证铸造品质。
3.稳定工艺稳定的铸造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进行适当的试验和调整,找到最佳的铸造参数。
五、总结金属铸造作业是一项复杂且需要细致操作的工艺,准备工作和操作过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铸造品质。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简要的指导,希望能够为金属铸造作业提供帮助。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1.1 确保铸造设备完好无损,如铸造炉、模具、浇注设备等。
1.2 检查设备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熔炉温度控制装置、熔炉排气装置等。
1.3 确保设备的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应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材料准备2.1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如金属合金、砂型材料等。
2.2 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如金属合金的成份、砂型材料的湿度等。
3. 工艺准备3.1 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图纸,制定合适的铸造工艺路线。
3.2 设计合适的模具结构和尺寸,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3 制定合适的熔炼工艺,如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熔炼材料比例等。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准备1.1 清洁模具,确保模具表面光滑无杂质。
1.2 涂抹模具脱模剂,以便于产品脱模。
2. 熔炼材料准备2.1 准备合适的熔炼炉,根据熔炼工艺要求加入合适的熔炼材料。
2.2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熔炼材料充分熔化。
3. 浇注3.1 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确保金属充满整个模具腔体。
3.2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4. 冷却4.1 等待铸件冷却至合适的温度,以便于脱模和后续处理。
4.2 控制冷却时间,确保铸件的结构和性能稳定。
5. 脱模5.1 将冷却后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
5.2 检查铸件的表面和尺寸,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6. 后续处理6.1 进行必要的修磨和打磨,以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6.2 进行热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改善产品的性能。
四、作业安全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热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铸造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创造工艺,它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倒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过程,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或者产品。
铸造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编写一本准确且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对于提高铸造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或者合金的种类和成份。
1.2 设计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包括芯盒、型腔、浇口和冷却系统等。
1.3 准备设备和工具:准备好所需的铸造设备,如熔炉、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等,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夹具和测量工具等。
二、模具制备2.1 制备芯盒: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芯盒,包括芯盒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2 制备型腔: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型腔,包括型腔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3 安装冷却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安装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水能够有效地冷却模具,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三、熔化和浇注3.1 熔炼金属或者合金:根据铸造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将金属或者合金熔化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2 准备浇注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准备好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浇注道和冒口等,确保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能够顺利地流入模具中。
3.3 控制浇注过程:在浇注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或者合金能够充分填充型腔,并避免产生缺陷,如气孔和夹杂等。
四、冷却和固化4.1 控制冷却速率: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冷却速率,以确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等问题。
4.2 确保固化质量: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固化时间和温度,确保铸件能够彻底固化,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4.3 模具拆卸和清理:在铸件彻底固化后,拆卸模具,并对模具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一次的铸造作业。
五、后续处理5.1 修整和加工:对铸件进行修整和加工,包括去除浇口和冒口、修整表面和尺寸等,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消失模铸造工艺实验指导书

消失模铸造工艺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2、掌握白模成型设备的使用方法;
3、掌握消失模工艺设计内容及方法;
二、实验设备
数控泡沫切割机、计算机、真空造型机、震动平台、坩埚炉、鼓风干燥箱三、实验过程
实验流程
四、实验内容
1、根据指定产品,分析其成型方案,制作出白模
2、配置涂料,对成型的涂覆涂料并干燥
3、熔炼金属液,浇注成型
4、打箱分析成型效果,如有缺陷分析其产生原因
五、实验报告
1、要求有完整的工艺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2、要求有实验过程记录照片及所用图表
3、要有熔炼配料及计算,熔炼重量为5kg,成分为ZL102,进行除气及变质处理。
六、思考题
1、消失模涂料有何作用?
2、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与砂型铸造有何不同?
3、消失模模样成型手段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应用范围?。
铸造工艺实训指导书

铸造工艺实训指导书1. 工艺实训的内容及目的熔模精密铸造是在古代蜡模铸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使用这一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数百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这种失蜡铸造技术,用来铸造带有各种精细花纹和文字的钟鼎及器皿等制品,如春秋时的曾侯乙墓尊盘等。
现代熔模铸造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熔模铸造的应用,而熔模铸造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为航空工业和其他各行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本实训旨在通过工艺品熔模铸造,使学生切实进行铸造产品从零件工艺性分析、模具制作、铸型制备、工艺设计、浇注、清理等生产全过程训练,真正达到提高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2 工艺品制作工艺方案的设计与选择2.1 工艺品选择及工艺性分析熔模铸造具有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较高,浇注金属类型范围广,生产批量无限制等优点。
工艺品可自己选择,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完成工艺性分析。
2.2 工艺品制作工艺方案的选择工艺品原型(举例):图2.1 工艺品原型图2.2 工艺品制作工艺方案设计工艺品制作的工艺流程为:将设计好的作品(工艺品原型),以硅胶加硅油按适当比例,用油漆刷均匀分层涂刷在工艺品上,使工艺品平均刷满硅胶。
硅胶和硅油必须有适当的比例,才能有良好的韧性与耐用性。
如果急欲完成硅胶模,加了过量的硅油或硬化剂,虽可大大地缩短硅胶凝固成型时间,却会造成硅胶延展性不够。
在取工艺品蜡模时,极易拉断蜡模,从而无法做出完整精细的作品,所以一定要小心取蜡模;同时,硅胶模易脆化、使用次数不多,所以也要耐心等待硅胶模自然成型后再小心脱模。
要确保硅胶模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的关键是:必须分层次地将调好的硅胶油很平均地刷在粗细不一的工艺品表面。
虽作品粗细不一,但均须使硅胶模均匀成型,一层干了之后,再刷第二层、第三层,直至达到均匀涂层的硅胶模,才是一个适于创作的、耐用的好模。
工艺品原型我们称之为阳模;而利用硅胶涂布其上成型的,称之为阴模(内部空心)。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并确定适当的工艺参数,例如熔化温度、浇注温度等。
2. 准备模具和模具设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准备适当的模具,并确保模具设备的完好和清洁。
3. 检查熔炉和铸造设备:确保熔炉和铸造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熔炉温度计、浇注杯、浇注工具等。
4. 准备铸造辅助材料:准备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砂型材料、熔剂、脱模剂等。
三、作业步骤1. 模具准备:a. 清洁模具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洁剂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尘、无油污。
b. 涂抹脱模剂:在模具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以便于后续脱模。
c. 安装模具:将模具放置在铸造设备上,并确保模具的稳定和正确安装。
2. 熔炼金属:a. 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根据需求,准备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b. 加热熔炉:打开熔炉,根据金属材料的要求,加热熔炉至适当的温度。
c. 加入金属材料:将金属材料逐渐加入熔炉中,确保加入的速度和量控制得当。
d. 熔化金属:待金属完全熔化后,根据需要进行合金化处理,并保持合适的熔化温度。
3. 浇注:a. 准备浇注工具:准备好浇注杯、浇注工具等,确保其清洁和完好。
b. 控制浇注温度:根据金属材料的要求,控制浇注温度,并确保温度稳定。
c.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而均匀地倒入模具中,以避免气泡和夹杂物的产生。
d. 冷却和固化:待金属冷却和固化后,可以进行脱模操作。
四、质量控制1. 检查零件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铸造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表面质量:检查铸造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无明显的缺陷和瑕疵。
3. 检查内部质量: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等方法,检查铸造零件的内部质量。
4. 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铸造作业,及时记录和报告相关的质量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和改进。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铸造工人进行铸造工艺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铸造前准备、铸造操作、铸造后处理、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铸造作业指导。
一、铸造前准备:1.1 材料准备:在进行铸造作业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砂型材料、熔炉燃料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1.2 设备检查:在进行铸造作业之前,需要对铸造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包括熔炉、浇注设备、模具等,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1.3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的要求,准备好适当的模具。
模具的制作要符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并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二、铸造操作:2.1 熔炼金属:将所需的金属合金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熔炉的温度和熔炼时间,确保金属合金的熔化和混合均匀。
2.2 浇注操作:在金属合金熔化后,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液体填充模具的每个部分。
2.3 冷却处理:在金属倒入模具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时间和冷却方式根据金属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来确定,确保产品的硬度和尺寸稳定。
三、铸造后处理:3.1 模具拆除:在产品冷却完全后,需要拆除模具。
拆除模具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产品造成损坏。
3.2 去除余料:在铸造后处理中,需要去除产品上的余料,包括浇口、浇道等。
去除余料时要注意不损坏产品表面。
3.3 表面处理:根据产品的要求,对产品的表面进行处理,包括打磨、抛光等。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光洁度。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熔炉操作安全:在进行熔炉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设备,避免热液体的溅射和烟尘的吸入。
同时,要注意熔炉的稳定性和燃烧安全。
4.2 模具操作安全:在进行模具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实习指导书—铸造3.4

铸造成型技术实训指导书机械工程训练中心2011年5月修订一、目的学生通过锻造实训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砂型铸造生产过程、特点和应用;了解型(芯)砂的主要性能、组成;2、了解模样、铸件和零件三者之间的关系;3、了解铝合金的熔炼、浇注工艺;了解中频感应熔练炉的结构、工作原理;4、了解冲天炉的构造、炉料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了解常见特种铸造的特点和应用;5、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铸造方面的应用。
6、熟悉造型、制芯的方法,能正确选择、使用造型工装、工具与辅具,掌握手工两箱造型 (如: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等) 的特点及操作技能;7、熟悉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开设原则,具备对结构简单的小型铸件进行简单经济分析、工艺分析和选择造型方法的能力;8、独立完成结构简单的小型铸件(如飞机模型)的造型、浇注、清理等操作。
二、铸造成形的原理铸造生产是把金属加热熔化浇注到铸型的型腔中,待熔融的金属液凝固冷却后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件的成形生产工艺方法。
三、内容1、砂型铸造生产过程、型(芯)砂的主要性能、组成;2、模样、铸件和零件三者之间的关系;3、铝合金的熔炼、浇注工艺,中频感应熔练炉的结构、工作原理;4、造型、制芯的方法,手工两箱造型 (如: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等) 的操作技能。
5、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开设原则,小型铸件简单经济分析、工艺分析和造型方法的选择。
6、飞机模型的造型、浇注、清理等操作四、设备、造型工具及辅助工具一)、设备1、40KW中频感应熔练炉—台;2、混砂设备(辗轮式混砂机)一台,筛沙机一台;3、1.5T/H冲天炉一台。
二)、造型工具及辅助工具1、砂型铸造的造型工具,修型工具如图1所示。
工装、模样若干。
a)直浇道棒 b)捣砂锤c)通气针 d)起模针e)墁刀:修平面及挖沟槽e)秋叶:修凹的曲面g)砂勾:修深的底部或侧面及钩出砂型中散砂用 h)皮老虎图1 造型工具2、砂箱:若干3、底板:若干4、浇注工具手提浇包、抬包、浇包如图2所示。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1. 引言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本指导书旨在为铸造工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工艺流程铸造工艺通常包括模具准备、熔炼金属、浇注、冷却和清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2.1 模具准备在进行铸造之前,需要准备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承受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金属液体。
模具的制作过程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芯子制备等。
2.1.1 模型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模型设计。
考虑到产品形状、结构和尺寸等因素,确保模型能够顺利脱模并满足产品要求。
2.1.2 模型制作根据设计好的模型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型制作。
常用的模型材料有木材、泡沫、塑料等。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模型的精度和平整度。
2.1.3 芯子制备对于一些复杂形状的产品,需要使用芯子来形成内部空腔。
芯子的制备可以使用砂芯、金属芯等材料,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选择。
2.2 熔炼金属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将金属加热至液态状态,以便浇注到模具中。
熔炼金属的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2.2.1 选材和计量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按照配方进行计量。
确保配比准确,以避免产生不良品。
2.2.2 熔炼设备准备清理和预热熔炼设备,确保设备干净无杂质,并达到所需温度。
2.2.3 加料和熔化按照计量好的配方,将金属加入到预热设备中,并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使金属完全熔化。
2.3 浇注浇注是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的过程。
正确的浇注操作可以确保产品形状和质量。
2.3.1 模具准备检查模具是否干净,没有残留物和杂质,确保模具内部光滑平整。
涂抹合适的润滑剂,以便顺利脱模。
2.3.2 浇注方式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浇注方式。
常见的浇注方式有重力浇注、压力浇注等。
2.3.3 浇注操作将熔融金属从熔炉中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铸造作业指导书

1 蜡型1.压蜡温度48-53℃, 压蜡压力0.25-0.4MPa,保压时间10S, 起模时间5min。
2.合模前必须将上下模清理洁净后合模。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1.非加工面必须光滑、平整、无缺陷。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 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填写登记表(蜡模制造, 编号JZQ/ZZ-QR-02-01)2 浇口道蜡模1.使用05号浇口棒。
2.清理模具, 涂分型剂, 合模后注入蜡液。
3、将木棒插入半凝固蜡液中, 插入深度距离底部5-20mm。
4、冷却取出, 轻擦和模。
5、修刮飞边毛刺, 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1.浇棒使用与否对旳。
2.检查木棒与否放正。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与否符合规定。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与否符合规定。
3 蜡模组焊1.焊接蜡件必须放正, 焊接牢固。
2.焊接后必须清理蜡屑。
3.模组焊接摆放整洁。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不小于80mm。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不小于80mm。
1.焊接前检查模样与否合格、浇口棒与否合格。
2.焊接后检查与否有缝隙和流蜡。
3.浇口冒口与否焊正。
4、焊接后与否将蜡屑吹洁净。
填写登记表(蜡模组焊, 编号:JZQ/ZZ-QR-02-02)4▲关键工序制壳1.表面层砂粒40-70目, 涂料粘度24-35S(夏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液比重1.05-1.12, 硬化时间10-15min, 空干15-20 min。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指导书包含了铸造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二、铸造基本概念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铸型中,使其冷却凝固并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铸造可以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工艺步骤和要求。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铸造设备、铸型材料,清洁铸造设备,检查模具和模具箱是否完好无损。
2. 准备熔炉:检查熔炉是否正常工作,确认熔炉温度和熔化金属的配比。
3. 准备铸型: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铸型材料,将铸型材料放入模具中,并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4. 熔炼金属:根据产品要求,将所需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并搅拌均匀。
5. 浇注铸型:将熔融金属缓慢倾倒至铸型中,确保铸型内部充满金属,并避免产生气泡。
6. 冷却凝固:等待金属在铸型中冷却凝固,时间根据产品要求而定。
7. 脱模:待金属完全冷却后,将铸型打开,取出铸件,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耐高温服装等。
2. 避免熔融金属的溅落:在倾倒熔融金属时,要保持距离,避免熔融金属溅落到皮肤或衣物上,以免造成烫伤。
3. 注意熔炉安全:在操作熔炉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4.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以确保作业安全和产品质量。
五、质量控制要求1. 检查铸型:在使用铸型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缺陷。
2. 控制熔炼温度:根据产品要求,严格控制熔炼金属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3. 检测铸件:对铸件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材料成分分析等,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4. 进行后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铸件进行后续的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加工工艺,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2024-01-25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 • 铸造工艺设计实践 •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 铸造工艺实施与质量控制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铸造工艺理论 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熟悉 铸造工艺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铸 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程设计流程与安排
课程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题目 → 收集资料 → 制定设计方案 → 进行详 细设计 → 绘制铸造工艺图 → 编写设计说明书 → 答辩 与评审。
第一周
确定设计题目,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周
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
第三周
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
第四周
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造型材料
用于制造砂型的材料,如原砂、 粘结剂、水等。要求具有良好的 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
性。
熔炼材料
用于熔炼金属的原材料,如生铁、 废钢、回炉料等。要求成分稳定、 纯净度高、杂质含量低。
辅助材料
包括涂料、脱模剂、除渣剂等,用 于改善铸件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 率。要求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火 性和环保性。
施等。
03
案例三
铝合金压铸件工艺设计。研究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特性、压铸机选择、
压铸模设计、压铸工艺参数设定、后处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讨论
1 2 3
学生作品展示
选取部分优秀课程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包括设计 思路、方案制定、实施过程及成果呈现等方面。
互动讨论环节
铸造-浇注作业指导书

浇注工艺守则1 工艺流程图:砌吹做吹清摆吹吸堵眼平中理加保板风注风锭模风风护渣管模摆帽口检查浇钢模冷起吊2 锭盘的砌筑2.1 锭盘表面要求平整、光滑,放置及使用时应保持水平、稳定。
2.2 锭盘使用温度不低于80℃。
新锭盘、冷锭盘使用前必须烘烤到150℃以上方可使用。
2.3 耐火砖必须烘烤干燥,砌锭盘灌中注管用≤5mm干燥的砂子,新砂砂温应大于50℃。
2.4 砌筑锭盘应做到“三紧”、“一平”、“一干净”。
三紧:砖与砖缝要挤紧,砖与锭盘之间用砂子插紧,扎缝的型砂要抹紧。
一平:砌好的浇道砖与锭盘平面要平。
一干净:锭盘表面与浇道内孔要吹扫干净。
2.5 中注管底面必须平整,安装好后,砖与中注管之间充填干燥的砂子,并用大锤自下而上的敲打铁套的周围,使砂子充填紧密。
2.6 中注管充填完毕,由中注管吹入压缩空气,将各浇道内孔泥砂吹扫干净,再将锭盘吹扫干净,然后摆模。
2.7 新锭模、冷锭模应烘烤到100-150℃后使用。
2.8 钢锭模内的残钢、残渣及泥砂要清理干净,模壁要刮清,用压缩空气吹净或倒净。
2.9 模底砖用石棉绳缠紧、塞紧、塞平。
2.10 摆好锭模后,从中注管吹风,再从锭模吸风,然后进行认真检查。
2.11 保护渣按3kg/t加入,保护渣水份应小于0.5%,水份高于0.5%的应经低温烘烤后装袋。
用纸板或干燥的草绳,盖住模底砖孔,然后轻轻放入装袋的保护渣。
2.12 模冷时间按工艺参数表3 钢水包准备3.1 钢水包在砌砖前应将桶壳内残余的耐火材料,残钢、残渣清理干净,并仔细检查桶壳、吊耳、注口部分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要立即处理。
3.2 钢水包砌筑上下层砖的砖缝应相互错开,砖缝小于或等于2mm。
内衬用整体镁砂打结,厚度不小于50mm。
钢包上沿间断式焊上钢板。
3.3 检查钢水包包底、包壁工作层的厚薄情况,确保正常使用。
3.4 使用前清除包内残钢、残渣,确保钢包干净。
3.5 检查钢包滑动水口机构是否完好,检查钢水包上水口是否需要更换,检查氩气砖是否透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木斯大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铸造工艺学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荣守范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注意事项
本课程的实验主要是学生经过在工厂认识实习后,让学了解有关热加工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动手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做到:
一、实验前要认真预习,按实验指导书准备实验,熟悉实验过程、懂得实验设备
操作。
二、实验中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清洁,仔细观察实验现
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三、在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将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经实验
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四、实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填
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做到绘图规范、文理通顺、结论正确、字体端正、无错,交授课教师批阅。
实验一:浇注系统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各种浇注系统特点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2.明确实验设备的使用;
3.了解浇注系统对铸造缺陷的控制作用。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1、10公斤中频炉
2、光学金相显微镜
3、光谱分析仪
4、光学高温仪
5、碾轮混砂机、筛砂机
6、切割机
7、抛光机
8、砂箱、模样等
9、洛氏硬度计
10、冲击试验机
11、金相显微镜
12、铸造原砂0.5吨,膨润土100公斤、铸造煤粉50公斤、铸造生铁100公斤,废钢50公斤、75#硅铁10公斤、锰铁10公斤、铬铁15公斤、钼铁5公斤、钛铁5公斤,铸造用工具25套、各种合金、金相砂纸、吹风机、化学试剂、脱脂棉等。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浇注系统的类型
1)开放式浇注系统
用铸造原砂、膨润土、煤粉混制型砂,用砂箱及模样制备上下砂型,开浇口、修型,合箱。
型砂配比如下:原砂100,膨润土6,煤粉4,水适量。
用碾轮式混砂机混制5-8分钟。
混制型砂:将原砂、膨润土、煤粉放入碾轮式混砂机干混1分钟,放入适量水,混制4-8分钟。
型砂符合性能要求后,出砂等待造型。
造型:准备工装、工具、场地,将模样放到底板上,放置下砂箱,填砂紧实,放上上砂箱,填砂紧实,分箱、轻轻振动将模样从砂型内取出,设置开放式浇注系统,用工具修型,合箱等待浇注。
2)封闭式浇注系统
3)观察不同浇注系统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宏观检测铸造缺陷,分析其形成原因
表1、、宏观缺陷分析
实验二:冒口、冷铁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不同冒口的特点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2.明确实验设备的使用;
3.了解浇注系统对铸造缺陷的控制作用。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基本材料与实验一相同,考察顶冒口、侧冒口及保温冒口,加冷铁或不加冷铁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冒口
制作顶、侧、暗冒口,浇注后观察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1)顶冒口
2)侧冒口
3)暗冒口
2、内冷铁、外冷铁
主要观察不同冒口与冷铁叠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