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光纤测试方案
多模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
![多模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9fbfb7094a7302768e993949.png)
多模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人类社会现在已发展到了信息社会,声音、图象和数据等信息的交流量非常大。
以前的通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而光纤通讯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无中继段距离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其应用领域遍及通讯、交通、工业、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行业,并正在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
光及光纤的应用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实验目的]学习光纤与光源耦合方法的原理; 实验操作光纤与光源的耦合; 学习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方法[实验仪器]GY-10型He-Ne 激光器1套;光功率测量仪1台;633nm 多模光纤1m ;光纤切割刀1套;[实验原理]1光纤结构与传光原理目前用于光通讯的光纤一般采用石英光纤,它主要由纤芯和包层组成:纤芯的折射率分布可以一常数(称为阶跃型光纤),也可是具有轴对称的径向坐标的函数(称为梯度型光纤)。
下面以阶跃型光纤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光纤端面与其轴线垂直,若光线射到光纤入射端面时包含了光纤的轴线,则这样的光线称为子午光线。
子午光线进入到纤芯后,在光纤中的传输路径是一条在光纤子午面内按“Z ”字形前进的平面射线。
若投射到光纤端面上的光射线的入射面不包含轴线,则称为偏射线,它在光纤内的传播行径不再是一条平面折线,而是一条空间折线。
为论述方便,下面仅就子午面内的传播规律作定量分析。
如图1所示,假设光纤端面与其轴线垂直,根据Snell 定律,有:z i n n θθsin sin 10= (1) 式中απθ-=2z 有αθcos sin 10n n i = (2)其中0n 是光纤入射端面左侧介质的折射率。
图1 光在光纤内的传播 通常,光纤端面处于空气介质中,故0n =1。
由(2)式知:如果光线在光纤端面处的入射角i θ较小,则它折射到光纤内部后投射到芯子--包层界面处的入射角α有可能大于由芯子和包层材料的折射率1n 和2n 按下式决定的临界角c α:()12sin n n arc c =α (3)在此情形下,光射线在芯子—包层界面处发生全内反射。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86af46137ee06eff9188c.png)
光纤测试方案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4.结构回转衰耗SRL5.特性阻抗6.传输延时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Microtest QmniScannerFLUKE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1、fluke (Fluke Corporation)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特性NFC32070 2.1标准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FLUCKDSP FLUCK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测量前将仪器校准;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
其他工具如下表:三、测试人员安排:技术总负责:吕可(工程师)项目经理:周勇(工程师)现场负责:朱德益(工程师)其他测试人员不作具体介绍四系统测试:测试内容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EIA/TIA-568A之TSB-75规定的CAT3标准对三类链路系统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信号全程衰减测试·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结构回转衰耗SRL·特性阻抗·传输延时·测试指标要求如下表: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连接设备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信道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永久链路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链路延迟和延迟偏移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注:Fepuency为频率,Cable Propagation Delay为电缆传输延时,Connector propagation delay 为连接器传输延时,Channel propagation delay为通道链路延时,Permanent link propagation delay为永久链路延时。
衡量多模光纤带宽的的测试方法
![衡量多模光纤带宽的的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8e4d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衡量多模光纤带宽的的测试方法以衡量多模光纤带宽的测试方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多模光纤带宽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多模光纤是一种常用于局域网和数据中心的传输介质,它能够同时传输多个光信号。
而光纤带宽是指光纤传输信号的能力,也是衡量光纤性能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光纤的带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需要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
多模光纤带宽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发光二极管(LED)方法和激光二极管(LD)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1. LED方法发光二极管方法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低速和短距离的多模光纤。
该方法的原理是使用特定的LED光源发射光信号,通过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来确定光纤的带宽。
操作步骤如下:1) 将LED光源连接到发射端的光纤上。
2) 在接收端连接光功率计,并将其设置为相应的波长和测量范围。
3) 发送光信号,记录接收端的光功率。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光纤的带宽。
2. LD方法激光二极管方法是一种更精确和可靠的测试方法,适用于高速和长距离的多模光纤。
该方法的原理是使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通过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和信号质量来评估光纤的带宽。
操作步骤如下:1) 将激光二极管连接到发射端的光纤上。
2) 在接收端连接光功率计和光谱仪,并将其设置为相应的波长和测量范围。
3) 发送光信号,记录接收端的光功率和光谱信息。
4) 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光纤的带宽和信号质量。
除了LED和LD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测试方法和技术可以用于衡量多模光纤的带宽,如时域反射法和频域法。
这些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案。
总结起来,多模光纤带宽的测试是确保光纤性能和传输质量的重要步骤。
LED方法和LD方法是常用的测试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光功率和信号质量来评估光纤的带宽。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测试方法和技术可供选择。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光纤的带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光缆测试方案
![光缆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3c3a3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8.png)
光缆测试方案1. 作业准备1.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1.2 外业技术准备确认中继段光缆接续完成并全部符合接续测试指标。
2. 技术要求2.1 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的测试值应小于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值。
其计算值为——光纤衰减标称值(dB/km)式中αα——光缆中继段每根光纤接头平均损耗(dB)单模光纤α≤ 0.08dB(1310mm、1550mm)多模光纤α≤ 0.2dBα——光纤活动连接器平均损耗(dB)c≤ 0.7dB单模光纤αc≤ 1.0dB多模光纤αcL——光中继段长度(km)n——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接头数m——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活动连接器数2.2 在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一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应符合下列指标:单模光纤α≤0.08dB(1310mm、1550mm)多模光纤α≤0.2dB2.3 对传输STM-4、STM-16的1310nm、1550 nm波长光纤和传输STM-1的1550nm波长光纤,应进行最大离散反射系数和S点最小回波损耗的测试,测试值应满足下列要求:2.3.1 光缆中继段S、R点间的最大离散反射系数:STM-1 1550nm,不大于-25dBSTM-4 1310nm,不大于-25dBSTM-4 1550nm,不大于-27dBSTM-16 1310nm、 1550nm,不大于-27dB2.3.2 光缆中继段在S点的最小回波损耗(包括连接器):STM-1 1550nm,不小于20dBSTM-4 1310nm,不小于20dBSTM-4 1550nm,不小于24dBSTM-16 1310nm、 1550nm,不小于24dB2.4对用于高速率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光纤需要进行偏振模色散(PMD)的测量:偏振膜色散(PMD)的值应小于0.2ps/km。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623e5931126edb6f1a10d0.png)
光纤测试方案OTDR :光纤测试方案(短光纤测试)及OM4光纤介绍首先来看一下当前数据中心的情况,10G 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而介质这块,铜缆双绞线也开始6A 化,光纤也逐步升级,而数据中心里的大部分光纤链路都小于200米,这使得基于VCSEL 的850nm 光收发器可以被大量使用,配合OM3光纤,光纤方案的成本更为降低,也使OM3成为万兆速率数据中心的首选。
如表格1表格2所示,OM3光纤(MM50 um MBW=2000),在同样插入损耗的情况下,与OM2 和OM1光纤相比,OM3光纤的传输距离可以更远。
而通道最大距离与模式带宽和通道最大插入损耗相关。
例如,对于一个使用850nm OM3光纤的300米10GBase-SR 链路而言,所能被允许的最大插入损耗是2.6分贝,而在1000BASE-SX 网络中则为3.56分贝,可以预见随着速率不断提升,损耗这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而即使是在这2.6分贝的最大允许损耗中,也被分为光纤本身所固有的损耗,以及光纤连接和连接器损耗。
伴随数据中心TIA-942推行的结构化光布线系统的发展,在带来灵活易用的同时,也对光纤测试带来了新的内容,引入的结构化布线,增加了连接器件,对接头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下面先来谈一下数据中心短光纤的测试面临的新的问题:从目前光纤链路的测试来看,主要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等级为OLTS 测试,第二等级为OTDR 测试;从实际验收来看更多的采用的是OLTS 测试,即光源和光表的测试方式,其原因除了测试设备相对价格低廉有关外,也和其使用简易程度有关,相对来说,使用第二级别的OTDR 测试仪需要更专业的知识,需要读懂的曲线图,并且判定故障原因,这绝非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的工作。
另外,不论部署结构化光布线网络,还是模块化高密度MPO 方案时,多模光纤都被大量运用,此时用光纤元件标准测试通过,而用应用标准测试则不一定过,两类标准门限值有所不同,测试时选标准不当,也会给后续网络运行埋下故障隐患。
OM4多模光纤在720米长度的10G传输测试
![OM4多模光纤在720米长度的10G传输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a5d2eafbb4daa58da1114ac0.png)
OM4多模光纤在720米长度的10G传输测试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我司双数据中心和弱电间分布距离,超过多模光纤OM4的10G数据传输距离国际和行业标准。
为此,我司通过搭建实际环境测试,验证我司选型的OM4多模光纤和配套设备,可以满足我司双数据中心距离对10G速度的设计需求,为本次双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纤选型,提供了关键的支撑数据,节约了双数据中心整体项目投资,保持了双活数据中心设计高性能。
标签:OM4多模光纤;10G传输距离;双数据中心前言综合布线系统骨干网络通道,需要不断提升带宽为快速增长的信息建设提前铺好道路。
从目前的技术和发展趋势上,光纤传输无论从传输距离还是传输带宽上,都可以提供更优的保障。
与单模光纤相比较,由于多模光纤技术较低的综合成本,特别是配套设备成本,使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网上的资料显示,大中型数据中心超过85%的光纤布线系统采用的是多模光纤。
笔者工作的单位在进行双活数据中心建设及配套的楼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选型时,在性价比、总体投资成本、现状需求、发展趋势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发现最理想的选择是采用OM4多模光纤作为两个数据中心互联,数据中心到各楼层弱电间的主干数据传输通道。
但该方案最大的阻碍两个数据中心的距离近400米,数据中心到最远楼层弱电间的距离接近700米,在这样距离下的OM4多模光纤,能否支持10G数据传输,查询相关国际标准并不支持。
对于我司实际设备环境下的长度应用,厂家和供应商也不能提供数据支持和承诺。
为此,我们做了专门的实际应用测试,以便获取最准确的第一手数据,为我司综合布线系统骨干网架构建设选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1 支持标准1.1 OM4的国际标准目前以美国电信行业协会TIA-492AAAD新标准规定的OM4光纤性能规范为参考。
100GBase-SR10850nmVCSELOM4光纤125米。
1.2 厂家官方承诺标准布线厂家K厂家,承诺支持550米的距离;网络设备C厂家,承诺支持400米的距离;网络设备J厂家,承诺在OM3光缆下的距离支持300米(暂没提供在OM4光缆的数据)。
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
![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92a659a284ac850ac02422d.png)
光纤光缆传输特性测试实验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2、学会用插入法测量多模光纤的损耗二、实验内容1、测量多模光纤的衰减2、测量多模光纤的弯曲损耗三、预备知识1、了解多模光纤的特点、特性四、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1台2、850nm光发端机 1个3、FC接口光功率计1台4、万用表1台5、ST/PC-FC/PC多模光跳线1根6、FC/PC-FC/PC多模光跳线1根7、扰模器1台8、小可变衰减器(或2km光纤)1个9、连接导线 20根五、实验原理1、损耗机理本实验研究无源器件多模光纤的损耗。
对于光纤来说,产生损耗的原因较复杂,光能在光纤中传输时,除了由于吸收、散射而使光能损失外,由于成缆敷设造成的光纤微弯和宏弯曲,光纤的耦合和接续,都会使光能产生附加的损失。
归纳起来,产生衰减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吸收损耗,散射损耗,附加损耗,具体如下:(1)纤芯和包层物质的吸收损耗,包括石英材料的本征吸收和杂质吸收;(2)纤芯和包层材料的散射损耗,包括瑞利散射损耗以及光纤在强光场作用下诱发的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3)由于光纤表面的随机畸变或粗糙所产生的波导散射损耗;(4)光纤弯曲所产生的辐射损耗;(5)外套损耗。
这些损耗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石英光纤的固有损耗机理,像石英材料的本征吸收和瑞利散射,这些机理限制了光纤所能达到的最小损耗;二是由于材料和工艺所引起的非固有损耗,它可以通过提纯材料或改善工艺而减小甚至消除其影响,如杂质的吸收、波导散射等。
光纤中平均光功率沿长度减少的规律为:()10()(0)10Z P Z P α-= (7-1)其中P(Z)和P(0)分别为轴向距离Z 处和Z =0处的光功率,α为光纤的衰减系数,定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
当Z=L 时,()()10log (0)L P Z P αλ=- dB/km (7-2) 这里()αλ表示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
2.2.3 多模光纤
![2.2.3 多模光纤](https://img.taocdn.com/s3/m/97166c1455270722192ef712.png)
一、平衡稳态模的概念 1概念 2标准:G。651规定 二、达到EMD的方法 在光纤注入端采取 1消除包层模 2滤模器
3.扰模器 三测试:剪断法 替代测试:插入法 背向散射法
2.2.4光纤衰减的现场测试
A.模式色散 B.材料色散
时延 时延差 一、阶跃型多模光纤的色散和带宽 1.半高宽展宽: 2.均方根脉宽展宽 3.均方根脉宽和半高宽的关系`
波导色散: 3.色散的表示方法
4.阶跃多模光纤的带宽 二、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 1.色散系数 2.基带带宽 三、渐变型多模光纤的色散和带宽 1.抛物线光纤折射率 2.光线轨迹
3.模内时延差 4.带宽 5.总时延差 6.总带宽
2.3.3多模光纤带宽的测量
•一注入条件 二时域法脉宽展宽 1.测量原理 2.测量方框图2-21
2.4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及测试 方法
2.4.1单模光纤截止波长的定义
1 LP模 2单模光纤: 3光纤归一化频率V 4归一化截止频率 5截止波长 6单模工作几种定义 (1)理论截止波长
(2)2米预涂覆光纤的截止波长 (3)成缆光纤截止波长 (4)有效截止波长
单盘光缆衰减 项目 接头损耗 光缆线路总衰减 方法: 一、单盘光纤衰减测试 1.方法: 2.原理:
3.步骤: 二、测量接头损耗 1.方法: 2.原理: 3.步骤: 三、光缆线路段总衰减的测量 1.方法: 2.原理:
2.3光纤色散和带宽的测量
2.1.1色散和带宽 1.色散: 2.以光纤色散产生机理分 模式色散 材料色散 波导色散
新型多模光纤OM3及DMD测试
![新型多模光纤OM3及DMD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197cfe55ef7ba0d4a733b0b.png)
兆 以太 网标 准 的 制 订 已经 进 入 日程 。 目前 , 些 一 主要 网络设 备厂 商 如 思科 、 普 等 已经 开 始 提 供 康 基 于广 域单模 系 统 的设 备接 口。
Ab ta t a ig t e mu i d p ia b r 1 b s ta s s in s h me a a k r u d,t e t n miso s r c :T k n h h mo e o t lf e G / rn mi o c e s b c g o n c i 0 s h r s s in a t e r f e mu i d p ia ie h o y o w h mo e o t l b r OM3 w s i t d c d i e al I r e o ma e te u e e tr u d rtn n c f a n r u e n d t i n od rt k h s r b t n e sa d o . e t i n w tp h mo e o t a f e n h h s e y e mu i d p i l b ra d te DMD t s ,t eCo c i e t h mms o e S T MAX’ c p YS I SDMD ts ar o fg n r e t to fo e ei l f c c b i g s se wa nr d c d,a d te D a l y tm si t u e n o n h MD t s meh d w s i t d c d b e y e t t o a n r u e r f . o il Ke r s y wo d :m u t o e o t a b r;d fe e ta d e a e t lm d p i l e i c f i i r n i lmo e d l y ts ;LED ;ls r a l g a e ;c b i n
光纤测试方案说课讲解
![光纤测试方案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3aad3a48d7c1c708a145bf.png)
光纤测试方案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4.结构回转衰耗SRL5.特性阻抗6.传输延时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Microtest QmniScannerFLUKE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1、fluke (Fluke Corporation)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特性NFC32070 2.1标准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FLUCKDSP FLUCK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测量前将仪器校准;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
其他工具如下表:三、测试人员安排:技术总负责:吕可(工程师)项目经理:周勇(工程师)现场负责:朱德益(工程师)其他测试人员不作具体介绍四系统测试:测试内容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EIA/TIA-568A之TSB-75规定的CAT3标准对三类链路系统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信号全程衰减测试·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结构回转衰耗SRL·特性阻抗·传输延时·测试指标要求如下表: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连接设备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信道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永久链路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链路延迟和延迟偏移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注:Fepuency为频率,Cable Propagation Delay为电缆传输延时,Connector propagation delay 为连接器传输延时,Channel propagation delay为通道链路延时,Permanent link propagation delay为永久链路延时。
GPON设备测试方案
![GPON设备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a0b3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e.png)
GPON设备测试方案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宽带被动光网络技术,通过光纤传输数据,提供高带宽、高速率和远距离传输的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宽带接入、数字电视和语音通信等领域。
在实际的GPON设备部署过程中,测试是确保设备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的关键环节。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GPON设备测试方案,供参考。
一、测试目标1.确保设备光纤连接的正确性和质量,包括不同类型的光纤(单模和多模)。
2.验证设备传输性能,包括带宽、速率和延迟。
3.检测设备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视频、音频、图像等)的处理能力。
4.确认设备的接口和协议兼容性,包括符合ITU-TG.984标准。
5.测试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长时间运行和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6.验证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包括配置、故障检测和性能监测。
二、测试步骤1.光纤连接测试:确保设备和光纤之间的物理连接稳定可靠,包括光缆连接、衰减测试和补偿操作等。
2.传输性能测试: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带宽测试、速率测试和延迟测试,以验证设备的传输性能。
3.处理能力测试: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数据流到设备,检测设备的处理能力和质量,包括视频流、音频流和图像流等。
4.接口和协议兼容性测试:测试设备是否符合ITU-TG.984标准,包括不同类型的接口(PON接口、以太网接口等)和协议的兼容性。
5.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对设备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和高负载测试,检测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表现和稳定性。
6.管理和监控功能测试:测试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包括配置、故障检测和性能监测等。
三、测试工具1.光纤连接测试仪:用于测试光缆连接和衰减等光纤参数。
2.性能测试仪:用于测试设备的传输性能,包括带宽、速率和延迟等。
3.负载发生器:用于产生高负载情况,检测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数据流生成器:用于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测试设备的处理能力和质量。
5.网络管理系统:用于测试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功能,包括配置、故障检测和性能监测等。
多模光纤特性测试环形通量和发射状况考虑因素V10
![多模光纤特性测试环形通量和发射状况考虑因素V10](https://img.taocdn.com/s3/m/7057169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9.png)
多模光纤特性测试环形通量和发射状况考虑因素简介局域网目前的通信数据率介于10/100Mbps(对于以太网)和1Gbps(在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或于千兆以太网中)之间。
对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服务(例如音频、视频和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更高的网速和更大的带宽,并推动着10千兆以太网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多模光缆的光损耗预算需要准确的测量和可重复性,特别是在它趋于达到确保所需带宽的阈值时。
多模光纤中的损耗和带宽测量主要取决于用于测量的光源的发射状况。
新的标准为测试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些指南,以使光损耗预算的测量变得可重复,而不管使用哪种测试设备。
本文将说明多模光纤中的发射状况,以及它们对光损耗测量的影响。
第二部分专门说明相关的行业标准及其对测试设备的影响。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远大于单模光纤(50、62.5µm甚至更大),这使光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称为模式)传输。
发射状况发射状况对应于在测量光纤衰减时光功率如何进入到光纤纤芯中。
理想的发射状况应出现在光分布于整个光纤纤芯时。
实际上,多模光纤发射状况的特性通常被描述为未填满或填充过满。
在未填满的状况下多模光纤中的光传输如果大部分的光功率均集中在光纤中心处,该特性被描述为未填满,这种状况出现在发射光斑尺寸和角分布小于光纤纤芯时(例如,在光源为激光或虚拟腔面发射激光[VCSEL]时)。
在填充过满的状况下多模光纤中的光传输填充过满的发射状况出现在发射光斑尺寸和角分布大于光纤纤芯时(例如,在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ED]时)。
落在光纤纤芯之外的入射光和角度大于光纤纤芯可接受角度的光均会丢失。
光源影响衰减的测量。
因此,未填满光纤的光源将产生低于实际值的衰减值,而将光纤填充过满的光源将产生高于实际值的衰减值。
2多模光纤特性描述环形通量和发射状况考虑因素未填满/填充过满—哪个最好?未填满或填充过满都不是最好的,因为两者都会导致测量变化。
最新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最新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6534d74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5.png)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T)与被测试B4(P)对接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L)与被测试B4(L)对接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L)与被测试B4(P)对接
二、B1、B4和多模光纤的指标比较
1)折射率 G.652:1310nm-1.4677 1550nm-1.4682 G.655:1550nm-1.469 A1a:850nm-1.482 1300-1.477 A1b:850nm-1.496 1300-1.487 2)测试窗口以及衰减要求 G.652:1310nm(0.345);1550nm(0.205) G.655:1550nm (0.21) A1a:850nm(2.40) 1300(0.60) A1b:850nm(2.80) 1300(0.70)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二、B1、B4和多模光纤的指标比较
3)熔接机模式 G.652:SM模式 G.655: NZ模式 多模光纤:MM模式 4)光纤代码表: L康宁(G655);P长飞(G655);T朗讯真波(G655) 长飞50;O长飞50;OK康宁50;OF烽火50 Z长飞62.5;ZB烽火62.5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P)与被测试B1对接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P)与被测试B4(P)对接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T)与被测试B4(T)对接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该图表中采用的过渡纤为B4(T)与被测试B1对接
•B1、B4与多模光纤测试
光纤测试方案范文
![光纤测试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056b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3.png)
光纤测试方案范文
光纤测量方案
一、目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可靠的光纤测量方案,以检验光缆的数据传输质量
和参数,为建设成功的网络提供依据。
二、测量方法
1、光纤架设测量
安装完整的光网络系统之前,根据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光纤架设测量,
包括光纤连接和联偶质量的检查,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光纤参数测量
对安装完成的光缆进行光纤参数测量,包括端口将连接熔接完成,然
后用光纤测试仪测量光纤的参数,如在光缆中传输的光强、传输损耗、光
缆损耗以及中间损耗等等,用来检测光缆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光纤弯曲测量
对需要弯曲的光缆,应采用光纤弯曲测量仪将它的弯曲程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进行比较,以检查弯曲后的传输质量是否
符合要求。
三、测量原则
1、正确的操作程序
在实际的光纤测量中,应根据具体的现场环境,使用正确的操作程序,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专业的仪器设备
在进行光纤测量时,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来测量,以确保测量的准
确性和质量。
3、有效的维护
在测量完成后,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有效的维护,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四、总结。
OM3万兆多模预端接光缆测试实例
![OM3万兆多模预端接光缆测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c2da8ed4d8d15abe234ecb.png)
OM3万兆多模预端接光缆测试实例概述随着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的升级和光缆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客户采用预端接光缆作为数据传输主干或者机房内的长跳线。
这带来了如下的益处:●工厂定制,到货后可以迅速施工,快速部署,节省工期;●结构化管理体系,方便管理、扩展与迁移;●减少了机房内的光纤跳线数量,避免对地板下空间的阻塞,从而减少空调能耗;●避免了直接在生产设备上拔插跳线,减少宕机隐患。
同时,随着光纤产品带宽的提高,采用OM3 万兆多模光缆成为主流。
那么,为保证客户实际的万兆应用的稳定可靠运行,正确的测试方法与手段就必不可少。
如何依然使用千兆测试标准,就不足以满足万兆应用的要求。
本文介绍的是国内较早的通过万兆测试的大型数据中心的实例。
项目概况某金融行业大型数据中心项目,总计建筑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铜缆4000多个信息点,光纤18000芯,全面采用IBM ACS F.I.T高密度光纤互联系统,大大降低了光纤跳线密度,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管理性,并实现了安全环保。
共有主机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服务器机房,外联机房5个数据机房;服务器机房采用上走线方式,其他机房由于光纤数量较多,采用地板走线方式;上走线采用开放式桥架,地板走线采用地盒方式进行安装设计。
本项目中运用了大量的MPO-MPO和MPO-LC高密度预端接光缆,作为各系统之间的主干光缆。
本文主要以MPO-MPO预端接光缆的测试为例进行阐述。
测试准备光缆链路传输损耗预算分析在设计或安装一个光纤系统之前,我们建议先进行损耗预算分析,以确保系统可以在一个有保障的链路上进行工作。
在计算损耗的过程中,既要考虑链路中的动态成分,也要考虑无源成分。
无源损耗由光纤损耗、接头损耗和熔接损耗组成。
请别忘记整个链路中的任何一个耦合器或者分线器。
动态的成分则包括系统增益、波长、发生器功率、接收器灵敏性及动态范围等。
在系统开通之前,先要使用一个光源和一个光纤功率计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损耗在预算之内。
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
![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d8bf38e4028915f804dc2fb.png)
光纤光缆传输特性测试实验实验七多模光纤衰减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2、学会用插入法测量多模光纤的损耗二、实验内容1、测量多模光纤的衰减2、测量多模光纤的弯曲损耗三、预备知识1、了解多模光纤的特点、特性四、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1台2、850nm光发端机1个3、FC接口光功率计1xx4、万用表1xx5、ST/PC-FC/PC多模光跳线1根6、FC/PC-FC/PC多模光跳线1根7、扰模器1xx8、小可变衰减器(或2km光纤)1个9、连接导线20根五、实验原理1、损耗机理本实验研究无源器件多模光纤的损耗。
对于光纤来说,产生损耗的原因较复杂,光能在光纤中传输时,除了由于吸收、散射而使光能损失外,由于成缆敷设造成的光纤微弯和宏弯曲,光纤的耦合和接续,都会使光能产生附加的损失。
归纳起来,产生衰减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吸收损耗,散射损耗,附加损耗,具体如下:(1)纤芯和包层物质的吸收损耗,包括石英材料的本征吸收和杂质吸收;(2)纤芯和包层材料的散射损耗,包括瑞利散射损耗以及光纤在强光场作用下诱发的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3)由于光纤表面的随机畸变或粗糙所产生的波导散射损耗;(4)光纤弯曲所产生的辐射损耗;(5)外套损耗。
这些损耗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石英光纤的固有损耗机理,像石英材料的本征吸收和瑞利散射,这些机理限制了光纤所能达到的最小损耗;二是由于材料和工艺所引起的非固有损耗,它可以通过提纯材料或改善工艺而减小甚至消除其影响,如杂质的吸收、波导散射等。
光纤中平均光功率沿长度减少的规律为:P(Z)P(0)10Z10(7-1)其中P(Z)和P(0)分别为轴向距离Z处和Z=0处的光功率,α为光纤的衰减系数,定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Z=L时,()10logP(ZL)P(0)dB/km (7-2)这里()表示在波长处的衰减系数。
多模光纤工程开发方案
![多模光纤工程开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473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e.png)
多模光纤工程开发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多模光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工业控制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着重介绍了多模光纤工程开发方案。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研究和开发多模光纤相关技术,包括多模光纤的制备、测试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模光纤的材料研究和开发:包括多模光纤的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测试。
2.多模光纤的测试技术研究:包括多模光纤的场景模拟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3.多模光纤的应用研究:包括多模光纤在通信、数据中心和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探索。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模光纤相关技术,为我国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多模光纤的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研究开发多模光纤的新型测试技术,并建立相应的测试标准。
3.探索多模光纤在通信、数据中心和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推动我国光纤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技术路线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模光纤的材料研究和开发:研究多模光纤的核心材料,包括玻璃材料和聚合物材料。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工艺,并进行性能测试。
2.多模光纤的测试技术研究:研究多模光纤的场景模拟测试技术,包括光衰减测试、色散测试和非线性效应测试。
研究多模光纤的可靠性测试技术,包括光纤拉曲测试、耐高温测试和耐腐蚀测试。
3.多模光纤的应用研究:探索多模光纤在通信、数据中心和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包括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耦合技术和连接技术。
五、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包括:1.多模光纤的核心材料研究和开发:选择合适的多模光纤材料,并研究制备工艺和性能测试技术。
2.多模光纤的测试技术研究:研究多模光纤的场景模拟测试技术和可靠性测试技术,并建立相应的测试标准。
3.多模光纤的应用研究:针对多模光纤在通信、数据中心和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开展传输性能、耦合技术和连接技术的研究。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86af46137ee06eff9188c.png)
光纤测试方案一.布线系统测试概述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进行有关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
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4.结构回转衰耗SRL5.特性阻抗6.传输延时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Microtest QmniScannerFLUKE国际标准组织(ISO)及Lucent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1、fluke (Fluke Corporation)2、PenaScanner (Microtest Inc)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Microtest Lucent KS23763L1 (连接性测试)3、FLUKE (特性指标测试) STPl 六类100-150双绞线,250 MHz FTP;阻燃特性NFC32070 2.1标准4、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线路是否安装完好,将测线报告整理,归档。
二.系统测试所用工具测试所用工具主要是:FLUCKDSP FLUCK网络测试仪操作规程:根据测量的种类是通道还是链路,选择相对的适配器;测量前将仪器校准;测量时,将主机和智能远端的旋钮打开;输入测量时间、地点、测试姓名;在AUTOTEST项开始测试,储存结果;将测试结果转换成电子文档;将主机和智能远端关机;将仪器收好,检查是否有遗漏配件。
注意事项:插接时一定要将插头和插口对齐,将线路接通;注意轻拔轻插,一定要将头弹起按下再拔出;注意仪器和线路远离电力线和强电场。
其他工具如下表:三、测试人员安排:技术总负责:吕可(工程师)项目经理:周勇(工程师)现场负责:朱德益(工程师)其他测试人员不作具体介绍四系统测试:测试内容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EIA/TIA-568A之TSB-75规定的CAT3标准对三类链路系统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信号全程衰减测试·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结构回转衰耗SRL·特性阻抗·传输延时·测试指标要求如下表: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电缆连接设备必须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信道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永久链路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综合布线系统数据链路延迟和延迟偏移测试应满足或高于以下指标:注:Fepuency为频率,Cable Propagation Delay为电缆传输延时,Connector propagation delay 为连接器传输延时,Channel propagation delay为通道链路延时,Permanent link propagation delay为永久链路延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光纤测试方案
目前时代天骄项目光纤测试已经开始,基于前一段时间单模测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特制定本测试方案。
旨在确保使用光纤质量、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性。
由于光纤已经铺设完毕,主要测试内容有:光纤的插入损耗、反射损耗、光纤链路损耗、光纤故障点的位置及光功率沿路由长度的分布情况等。
所要测试光纤为水平线缆,采用的是4芯室内多模光纤。
所测光纤传输光波波长为850nm。
1编制依据
IEC 60874-2:1993《光纤和光缆用连接器》
GB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OTDR+Trace+Manager软件用户手册》
2 测试工具
本测试主要使用光时域反射仪,即 OTDR(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OTDR是光纤测量中最主要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光纤光缆工程的测量、施工、维护及验收工作中,是光纤系统中使用频度最高的现场仪器,形象的被人称为光通信中的“万用表”。
3 主要技术参数
3.1传输介质:四芯多模光纤
3.2光波长:850nm,多模
3.3测量时长:15 秒、30 秒、1 分钟、2 分钟、3 分钟(可视情况而定)
3.4距离范围:视具体所测光纤而定
3.5脉冲宽度:30ns、100ns、275ns、1us、2.5us(可视情况而定)
3.6测量模式:平均模式(可选)
3.7折射率:光纤出厂参数
3.8回射系数:-51.50dB(参考值)
3.9反射门限:-52.00dB(可选)
3.10非反射门限:0.2dB(可选)
3.11结束门限:3.0dB(可选)
4 测试方法及步骤
4.1 测试准备
将光纤连接到 OTDR-S20A/PLUS 的光输出接口上,不需要任何工具。
a清洁连接器;
b清洁光纤接头,并检查光纤接头是否为FC/PC 接头;
c将光纤连接到仪器上。
4.2 参数设置
准备好OTDR,首先初始化设备,将波长设定为850nm。
脉宽设置,脉宽越长,动态测量范围越大,测量距离更长,但在OTDR曲线波形中产生盲区更大;短脉冲注入光平低,但可减小盲区,该方案涉及测试距离较短,所以脉宽设为30nm即可。
OTDR测量范围是指OTDR获取数据取样的最大距离,此参数的选择决定了取样分辨率的大小,最佳测量范围为待测光纤长度1.5~2倍距离之间,该值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平均时间,由于后向散射光信号极其微弱,一般采用统计平均的方法来提高信噪比,平均时间越长,信噪比越高,本测试设定测量时间为30s。
光纤参数的设置包括折射率n和后向散射系数n和后向散射系数η的设置。
折射率参数与距离测量有关,后向散射系数则影响反射与回波损耗的测量结果。
这两个参数通常由光纤生产厂家给出。
4.3数据获取
参数设置好后,打开设备开关开始测试,OTDR即可发送光脉冲并接收由光纤链路散射和反射回来的光,对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取样,得到OTDR曲线。
注意:在测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连接畅通,若断开一些参数需要重新设置。
对于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人为原因造成链路断开,则需要重新连接、重新设置、数据重新获取,务必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当对已测试轨迹所设置的门限值感到不理想时,可通过此功能在断开已测光纤情况下,通过更改门限值,对已测试轨迹进行再分析,从而得到理想的轨迹显示信息。
4.4现场分析现场整改
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要及时整改,决不能回避问题;对一些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对一些整改过的问题,再次测
试,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4.5 数据保存
当自动测量或手动测量结束以后,由于该系统具有打印功能,所以对测试结果进行现场打印,确保测试的客观公正性。
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硬盘保存。
5 注意事项
5.1 所测光纤周围环境必须整洁,湿度不能大于90%,减少环境因素误差。
5.2 光纤活接头接入OTDR前,必须认真清洗,包括OTDR的输出接头和
被测活接头,否则插入损耗太大、测量不可靠、曲线多噪音甚至使测量
不能进行,它还可能损坏OTDR。
避免用酒精以外的其它清洗剂或折射
率匹配液,因为它们可使光纤连接器内粘合剂溶解。
5.3 所有光纤均不可过于弯曲,除特殊测试外其曲率半径应大于30mm。
5.4 由测试光纤性质决定,测试过程中严禁用力拉伸。
5.5 严格按照OTDR标准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