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第1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二章 第1节
特别提醒
英文首字母巧记大脑皮层言语区
S(Sport):运动性语言中枢 H(Hear):听觉性语言中枢 W(Write):书写性语言中枢
V(Vision):视觉性语言中枢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例3 (原创)教堂里的忏悔室
是一间很小的房间,小房间里 面有个窗户,窗户里面有牧师, 忏悔者可以把心中的想法全部 说出来与牧师交流,但是看不见牧师。忏悔
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
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 于__________________中。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如图所示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
经,立即刺激A端________(能、不能)看到 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____(能、不 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 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能、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 能的影响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由外界刺激的信 既无感觉也无 息转变为神经的 效应 兴奋 将兴奋由感受器 既无感觉也无 传入神经中枢 效应 对传入的兴奋进 既无感觉也无 行分析和综合 效应
传出神 经
效应器
将兴奋由神经中 只有感觉无效 枢传至效应器 应 对内外刺激产生 只有感觉无效 相应的活动 应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变式训练
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他能用语 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
域可能是( ) A.运动言语区(S区) B.书写言语区(W区) C.视觉言语区(V区)
人教版教学教案人教版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教学案设计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设计人郑广红(一)旧知再现1.通过下列现象,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后代会打洞。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以上两种自然现象各阐述了什么科学道理?2.回顾——形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3.回顾——组成DNA的主要化学元素是什么?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几部分组成?(二)新知探究1、了解——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读P42内容,回答:(1)为什么早期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2)DNA被人们初步确定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什么?2、掌握——脑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读P43内容,回答:(1)肺炎双球菌有几种类型?结构及致病性各有什么特点?(3)掌握——艾弗里对DNA是遗传物质证明的实验。
①DNA酶:是一种能够分解DNA分子的酶。
②读教材图3-3.完成下列表格:①艾弗里实验缺乏严谨性的原因是什么?②T2噬菌体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画出噬菌体的模式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三、知识解析——知识挖掘和梳理(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该实验采取的实验方法是什么?2.该实验对艾弗里实验起了什么作用?3.该实验使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起了什么作用?(二)艾弗里实验1.艾弗里是如何在格里弗思的基础上展开实验的?2.通过艾弗里实验你能领悟到科学实验的什么基本方法?(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读教材P44,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方式是什么?它是如何增殖的?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读图3-6,了解实验过程。
(1)步骤:噬菌体培养——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物质35S和32P (2)实验分析:①实验原理:②实验目的:③实验方法:④实验现象:⑤实验结论:⑥分别标记35S和32P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用14C标记吗?(3)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
(四)完成教材P46——思考与讨论。
[名校联盟]湖南省永兴县第五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必修2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实验结论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 不是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
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③两实验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跟踪训练
解析: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噬菌体侵 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噬菌体的 DNA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作原料进行半保留复制; 15N可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但 35S只能标记蛋白质,
35P只能标记DNA,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可存在15N、35P。
答案:B
名师点睛 :1.若用35P和35S标记噬菌体而细菌未标记,
走进实验室
实验课题: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基础再现
1.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吸水过度而导致细胞膜和细胞核
膜的破裂,利用此特性可得到含有DNA的溶液。 2.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 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 DNA析出。 3.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 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2. (2009年江苏卷)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
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 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编号
学科网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
① ② a型TMV→感染植物 b型TMV→感染植物 a型 b型
病斑中分离出 的病毒类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第2课时
A. 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清水 B. 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 C. 该研究说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D. 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3.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神经递质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 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思考
各种内分泌腺(细胞)是分散存 在,无直接联系,为什么说它们构成 了一个系统呢?
内分泌腺(细胞)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
皮质:醛固酮、皮质醇 髓质:肾上腺素
胰腺(胰岛细胞)
激素
作用
内分泌腺(细胞)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腺(胰岛细胞) 睾丸 /卵巢
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腺激素
皮质:醛固酮、皮质醇 髓质: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雄激素 /雌激素、孕激素
作用
【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小结
内分泌器官 相互 联系 内分泌细胞
分泌
血液运输
作出
激素
靶器官
反应
结构
内分泌系统 基础 激素调节
• 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 • 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
研究方法
• 维持内环境稳定
运用加法原理/减法原理
分析内分泌失调临床症状
谢谢观看
答疑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3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思考·讨论·分析P49
1.分析上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能画出多少条食物链?与 其他同学画出的食物链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食物链是否需要修改,共同 完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上述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进行归类。
生产者:栅藻、团藻、水草;消费者:水蚤、草履虫、田螺、虾、草 鱼、黑鱼、青鱼;分解者:细菌、真菌。
①主要组成: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营腐生生活的动物 (如蚯蚓、蜣螂、秃鹫等)。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③地位: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消费者
CO2
CO2等
生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1 肉食性动物2
产
者
遗体、粪便等
无机盐等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第五营养级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营养关系形成的结构。 ①捕食链:因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
绿色植物
昆虫
青蛙
蛇
②寄生链:生物以寄生方式而形成的食物链。
牧草
黄鼠机物为起点。
植物残体
蚯蚓
线虫类
节肢动物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 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6)食物网的特点
①在食物链中只有捕食关系,在食物网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②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③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电子课本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电子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 必修遗传与进化》科学家访谈我赞叹生命的美丽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科学家的故事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DNA的复制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科学·技术·社会DNA指纹技术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科学前沿生物信息学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科学·技术·社会基因治疗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化石标本的制作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作业本:第3章 基因的本质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B[[解析]]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相对自然界所有生物来说的,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A项错误。
要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蛋白质,才能知道到底是DNA进入细胞,还是蛋白质进入细胞,所以B项正确,D项错误。
培养噬菌体应该用活细胞,所以C项错误。
2.B[[解析]]格里菲思并未把S型细菌中的成分分离开来,所以不能说明S型细菌中的哪种成分使得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只能说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故B项符合题意。
3.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所以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
4.D[[解析]]重组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则新一代病毒的性状与乙病毒相同。
5.C[[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项错误。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项错误。
艾弗里实验中,单独用蛋白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对其是否能起到遗传作用,不确定,故D项错误。
6.C[[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①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②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③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④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X光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⑤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学案 课时作业: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3)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对点练(2课时)题组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a点膜内电位为正、b点膜内电位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神经递质通过④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 B解析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A错误;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b点为负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③突触小泡中,⑤突触间隙处液体属于组织液,C错误;神经递质通过④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D错误。
2、如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 )A.a、c、d、eB.a、b、c、d、eC.a、b、cD.b、c、d、e答案 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c、e是轴突,b、d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b、c处都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又由于兴奋能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所以d、e处也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但兴奋不能向上一个神经元传递,所以a处不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因此,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e。
3.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化学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答案 D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
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4.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受影响,其可能是阻断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又由题意可知,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也不变,说明止痛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能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神经递质失去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机会,A项正确。
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二实验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四旁栏思考题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4. 1白色;黑色;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拓展题1.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2. 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3. 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问题探讨提示:问题探讨的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进一步地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人类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二思考与讨论1. 提示: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在1.5~2.0 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2. 提示: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 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 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3. 提示: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做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4. 提示: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演绎法”的解释;5. 提示: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2严谨的科学态度;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3勤于实践;孟德尔在豌豆的遗传杂交实验研究中,连续进行了8年的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4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的遗传观念的挑战;三旁栏思考题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四练习基础题1. 1×;2×;2.C ;拓展题1YyRr ;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3YyRR 或YyRr ;4;如果是YyRR 与yyrr 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 与yyrr 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 1.×; 2.×; 3.×;选择题 1.D; 2.C; 3.D; 4.B;二、知识迁移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非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显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隐性基因,极核受精后发育成胚乳,胚乳细胞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显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三、技能应用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一般在一个群体中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绿眼个体数多,并且绿眼∶白眼接近于3∶1;同样蝴蝶的紫翅个体数多,并且紫翅∶黄翅接近于3∶1,所以判断蝴蝶的绿眼和紫翅是显性性状,白眼和黄翅是隐性性状;四、思维拓展1. 提示:一对皮肤颜色正常的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说明白化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同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且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后代是白化病患者的几率为25%;以此可以判断,人类正常皮肤与白化皮肤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2.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普遍性,因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分解为每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乘积,即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数为2×2=22,性状比例为3∶12;故n 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有2n ,其比例为3∶1n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问题探讨1. 配子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的区别在于:1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2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二旁栏思考题1. 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不复制;2. 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3.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上述过程还可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4. 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一个卵原细胞会分裂成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较小的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会分裂成一个含细胞质多的卵细胞和一个含细胞质少的极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也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两个含细胞质少的极体;最后三个极体退化消失,只剩一个卵细胞;三想像空间不一样;受精过程中,仅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含少量DNA 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少量DNA ,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四实验1. 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2.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3.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五模型建构讨论一1. 代表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联会;2.4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2条;3.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双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4.2个;2个;讨论二1. 每个配子都含有两种颜色的染色体;2.4种;3.8种;六技能训练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条 8 8 8 16 8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细胞类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条 8 8 4 4七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4×; 2.B; 3.D;4. 1①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②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③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 与C ,A 与D ,B 与C ,B 与D 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a 与a′,b 与b′,c 与c′,d 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⑤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⑥参见教科书图2 2;2① 4条; ② B,D ;B ,C ;拓展题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常的;例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八第二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2. 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样每个物种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拓展题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1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2条21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含23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1条21号染色体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含47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为3条;当该受精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47条,含有3条21号染色体;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问题探讨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二技能训练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 长链上的一个个片段;三练习基础题 1.D; 2.B;拓展题1.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2. 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第3节伴性遗传一问题探讨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1. 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 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2. 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 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 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 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二资料分析1.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2.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三练习基础题 1.C; 2.B; 3.C; 4.1AaXBXb妇,AaXBY 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 ;拓展题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 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 染色体,或者不含X 染色体;如果含XwXw 卵细胞与含Y 的精子受精,产生XwXwY 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 的卵细胞与含Xw 的精子受精,产生OXw 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 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 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 1.×; 2.√; 3.×; 4.√; 5.×;选择题 1.C; 2.C; 3.B; 4.A该显性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5.C;二、知识迁移1. 设红绿色盲基因为b ,那么1XbY ;XBXB ,XBXb ; 21/4;2. 1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后代均正常;夫妇一方是患者,子女有1/2为患者;2选择生男孩;3不携带;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因,就会表现为患者真实遗传;3. 是父方,可能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复制的Y 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了含有YY 的精子;3.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 1.提示: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出拷贝,传递给下一代等; 2.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案并不惟一,只要提出正确的思路即可;二旁栏思考题因为硫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而磷则主要存在于 DNA的组分中;用14C 和18O 等元素是不可行的,因为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分子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三思考与讨论1. 提示: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2繁殖快;细菌20~30 min 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2. 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 或蛋白质的作用;3. 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学生可能回答出其他的技术,但只要回答出上述主要技术就可以;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做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四练习基础题 1.1×;2×; 2.C; 3.D;拓展题1. 提示:实验表明,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的主要是DNA ,而大多数蛋白质却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因此,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是利用亲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蛋白质外壳的;2. 提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等;3.2DNA 分子结构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提示:本节的问题探讨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的能力;二旁栏思考题1. 1当时科学界已经发现的证据有:组成DN A分子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 A分子是由含4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2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3美国生物化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1950年,即按照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因为模型能使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完整的、简明扼要的形象表示出来,为此,沃森和克里克像摆积木一样,用自制的硬纸板构建DN A结构模型;4奥地利着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这一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2. 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最初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他们将碱基置于螺旋的外部;在威尔金斯为首的一批科学家的帮助下,他们否定了最初建立的模型;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他们又重新构建了一个将磷酸—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沃森和克里克最初构建的模型,连接双链结构的碱基之间是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的,即A 与A 、T 与T 配对;但是,有化学家指出这种配对方式违反了化学规律;1952年,沃森和克里克从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于是,沃森和克里克改变了碱基配对的方式,让A 与T 配对,G 与C 配对,最终,构建出了正确的DNA 模型; 三思考与讨论 2.提示:主要涉及物理学主要是晶体学、生物化学、数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涉及的方法主要有:X 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数学计算法;建构模型的方法等;现代科学技术中许多成果的取得,都是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结果;反过来,多学科交叉的运用,又会促进学科的发展,诞生新的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3. 提示: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闪光的思想是在交流与撞击中获得的;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最好是互补的,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和激情等;四模型建构1.DNA 虽然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使DNA 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2. 提示:1靠 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维系两条链的偶联;2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由于碱基对平面之间相互靠近,形成了与碱基对平面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该点可不作为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可进行补充说明;五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S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1.将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 .脱氧核苷酸B .核糖核苷酸C .核糖、碱基和磷酸D .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2.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了 DNA 、蛋白质和多糖 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 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转化成了 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 转化。
这一现象说明:( )①在转化过程中, 型细菌 DNA 进入到了 R 型细菌中 ②DNA 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④DNA 是遗传物质A .①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 .RNA 是遗传物质B .DNA 是遗传物质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多糖是遗传物质4.如果用 31p 、32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 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32SB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C .可在外壳中找到 31pD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 、32S5.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 )A .噬菌体的 DNAB .细菌的 DNAC .噬菌体的蛋白质D .细菌的核糖体6.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 .都是核糖核酸C .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 .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7.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B .噬菌体的核糖体C .细菌的基质D .细菌的核区8.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B .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 .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用甲种病毒的RNA 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 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 .甲种病毒的特征B .乙种病毒的特征C .丙种病毒的特征D .都不是10.下列生物中,既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代谢类型的是( )A .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B .黑猩猩和香菇C .SARS 病毒和噬菌体D .硫细菌和人蛔虫11.DNA 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它分布在( )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 .细胞核、内质网C .细胞核、高尔基体D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12.用同位素 32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 DNA 分子,让其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释 放出 100 个后代,则后代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 .2%B .1%C .0.5%D .50%13.噬菌体、SARS 病毒、变形虫及细菌都含有的是( )第 1 页A.DNAB.RNAC.染色体D.核酸14.用a表示DNA,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
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答案 C解析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
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题型一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2.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细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将S型菌加热致死后与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仍然会出现S型菌C.加热致死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注射活的或死亡的R型菌都不会引起小鼠死亡答案 A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能证明S型细菌含有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②无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③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④无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答案 B解析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细胞中出现了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另外在小鼠体内还有没有转化的无致病性的R型细菌。
4.下图是科研工作者重复“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步骤,分析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起转化作用的物质是DNAB.1、2、3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C.2、4组可观察到S型活菌D.重复做1、4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答案 A解析实验说明S型细菌内存在转化因子,A错误;1、2、3组为该实验的对照组,4组为该实验的实验组,B正确;4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正常R型细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可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正确;重复实验可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D正确。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3单元 第1章 第2节 DNA的分子结构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学习目标 1.总结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异同。
(重点) 2.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并会进行相应的碱基计算。
(重难点) 3.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一、DNA的分子结构1.元素组成:C、H、O、N、P。
2.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它是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结合而成的,如下图所示。
3.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也有四种。
二、DNA双螺旋结构1.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
2.结构特点(1)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结构3.DNA分子的特点(1)稳定性:DNA分子呈现右手双螺旋结构。
(2)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方法在理论上几乎是无限的。
(3)特异性: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三、DNA双螺旋结构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制作模型(1)制作原理:DN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双链反向平行,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碱基排列在内侧,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碱基互补配对。
(2)制作程序①制作若干个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整合F②若干个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F③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两条F④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旋转F⑤DNA分子立体结构1.判断对错(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其中所含的碱基是A、U、G、C。
()(2)在DNA分子中一定存在如下关系C=T,A=G。
()(3)双链DNA分子中的每个磷酸都与2个五碳糖连接。
()[答案](1)×分析:U(尿嘧啶)只在RNA中含有,DNA中含有的是T(胸腺嘧啶)。
(2)×分析:在DNA分子双链上,A和T配对,C与G配对,一定存在关系:A=T,G=C。
(3)×分析:双链DNA分子中大多数磷酸与2个五碳糖连接,位于末端的磷酸只与1个五碳糖连接。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学问点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1)结构(如下图所示)神经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起{树突:短儿多。
将兴奋传向细胞轴突:长而少。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其中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称为髓鞘。
髓鞘与这些突起共同组成了神经纤维;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了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就像是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2.神经调整的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更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②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提示】 1.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但具有应激性,如草履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分(如下表)获得刺激参加反射的中枢反射弧是否需强化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刺激(干脆刺激)脑干和脊髓固定不变不须要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性的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不固定,可变需不断强化叫干脆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详细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有干脆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干脆的关系,而必需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练习课件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题型1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结果中,可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 C ) A.加入S型细菌的DNA的培养基 B.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 C.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的小鼠 D.添加经DNA酶处理后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
_沉___淀__物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
_培___养__时__间__过__长___,__增__殖__形___成__的__子__代__T__2_噬__菌___体__从__细__菌__体___内__释__放__出___来_____。 (5)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计:用___35_S__标__记__的__T__2_噬__菌___体__重__复__题__述___实__验__
。
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低
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菌 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解析
甲组中能转化形成PenrS型菌,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复健康,A错误; 乙组中部分R型菌能转化形成PenrS型菌,因此可观察到两种菌落,但是由于R型菌不抗青霉素, 加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PenrS)继续生长,B错误;丙组中由于R型菌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 能生长,所以不能转化出PenrS型菌,C错误;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 所以没有PenrS型菌的生长,且丁组中加入了青霉素,R型菌也不能生长,故丁组中无菌落生长, D正确。
统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第1节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 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肺炎链球菌的类型项目 S 型细菌 R 型细菌 菌落 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有无毒性有无3.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过程结果分析 结论 ①R 型活细菌――→注射小鼠不死亡 R 型细菌无毒性 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②S 型活细菌――→注射小鼠死亡――→分离S 型活细菌S 型细菌有毒性 ③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注射小鼠不死亡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已失活,毒性消失⎭⎪⎬⎪⎫④R 型活细菌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死亡――→分离S 型活细菌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且性状可以遗传——转化因子4.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DNA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 是遗传物质。
(1)S 型细菌的DNA 可使小鼠死亡( )(2)格里菲思的实验结果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 (3)艾弗里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 答案 (1)× (2)√ (3)√格里菲思将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 型细菌,请分析:1.已知在80~100 ℃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 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 ℃左右时,DNA 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D)A.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B.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C.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D.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解析]由题意知D项符合要求。
2.(2019·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实验后,含32P的是(A)A.少数子代噬菌体的DNA B.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C.全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解析]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
随噬菌体增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越多,含32P标记噬菌体所占比例越少。
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解析]豌豆是真核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只有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如下图),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A.3和4B.1、3和4C .2、3和4D .1、2、3和4[解析] 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因为没有S 型活细菌的DNA ,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 型活细菌的DNA ,所以会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 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
5.(2018·曲师附中高一期中)在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 酶处理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 并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 型细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D )A .证明R 型细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 型活细菌的DNAB .补充R 型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 .可以直接证明S 型细菌DNA 不是促进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的因素D .与“以S 型细菌的DNA 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解析] S 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DNA 酶处理从S 型细菌中提取的DNA ,并使DNA 水解,结果R 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
这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DNA 的水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此实验的目的不是证明DNA 酶能够分解DNA 。
6.以下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关于此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C )①35S 噬菌体+细菌混合――→保温、分离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②32P 噬菌体+细菌混合――→保温、分离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A .上清液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的培养基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细菌菌体B .此实验表明DNA 是遗传物质C .①实验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进入了细菌D .②实验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进入了细菌[解析] 上清液主要成分是细菌的培养基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质量较重的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细菌菌体,A 项正确。
此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B 项正确。
①实验不能说明噬菌体的标记部分进入了细菌,因为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噬菌体的DNA 。
C 项错误,D 项正确。
7.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的[解析]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使得R型细菌数目增多,A正确;由于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也可以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的,B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而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全部是借助细菌内的氨基酸重新合成的,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这些子代噬菌体(部分体内含有32P)将分布在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D错误。
8.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C)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遗传物质是DNA。
DNA病毒也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流感病毒属RNA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B)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只证实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只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10.(2019·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实验进行了改良,将R型菌、S型菌、加热杀死S型菌、R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甲、乙、丙、丁四组相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D)A.若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不同B.甲、乙两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丙组培养基无菌落产生,可以不必设置C.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D.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培养时间等[解析]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可使部分R型菌发生转化,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相同,A错误;丙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目的是排除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的可能,B错误;丁组的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不能说明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C错误;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培养时间等,D正确。
1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两个实验均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中的DNAC.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RNA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了格里菲思实验中的转化因子为S型细菌中的DNA,B正确;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大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C正确;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D错误。
12.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
A、B两组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噬藻体的遗传物质B.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噬藻体增殖所需要的模板、原料和酶等均来自蓝藻D.32P标记的是噬藻体的DNA[解析]噬藻体增殖的模板是噬藻体的DNA,原料和酶来自蓝藻。
二、非选择题13.回答下面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问题。
(1)写出如下处理的实验结果:实验处理实验结果① R型活细菌注射实验鼠__不死亡__②S型活细菌注射实验鼠__死亡__③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实验鼠__不死亡__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实验鼠__死亡__ ④}S型细菌DNA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__死亡__ ⑤}S型细菌蛋白质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__不死亡__ ⑥}(DNA酶+S型细菌DNA)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__不死亡__ ⑦}(2)哪一实验可证明S型细菌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__④__。
(3)由实验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DNA)__。
(4)如果用⑤来证明实验假设“使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那么与⑤构成对照实验的是__①⑦__。
14.(2019·湖南张家界期中)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实验过程: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_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液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步骤三:放入__T2噬菌体__,培养一段时间,甲、乙可分别获得__被32P标记__和__被35S标记__的噬菌体;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未被标记的__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如下图):①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B__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