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
符号化的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全部意义和价值所在。但要实现怎样的自我呢?这就涉及到认识自我的问题。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心也开始浮躁了。我们还来不及认识自我就直接迈向了自我实现。人生的道路已经被设计和规定,谁能在规定的道路中领先,谁就能实现自我。人一生的路线被标示的十分明确,没有丝毫的悬念,竞争是激烈的,同时也是保守的。谁想要超出被划定的圈,他人,社会是不会对他太宽容的。机械式的运作让我们失去太多反思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现实行为与自我人格的分离,一些人失去自我认同感,最终走向崩溃和自我否定。
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一直以来,哲学担当着认识自我的重任,并将其作为探究的最高目标。从生物学的观点看,人类的知识最初只涉及外部世界,而人对环境进行的某种心理适应行为可以看作是人的理智生活的萌芽。从人类意识最初萌芽时起,人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补充着外向观察。换句话说,即人对内在心灵的认识伴随并补充着人对外部物理世界的认识。这种先外而内,由内补外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哲学思想的发展。希腊哲学最初阶段看上去只关心物理宇宙,直到赫拉克利特才开始思考人类学,他说:“我已经寻找过我自己。”至苏格拉底,人类哲学趋于成熟。苏格拉底关心的唯一问题是人是什么。他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有关人的定义,他用迂回的、否定的回答来给我们以启示。他提供给我们认识自我的一种新方法:对话,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能洞察人的特性。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人被宣称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审视他的存在状况的存在物。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人是理性的存在物。
马可奥勒留认为人的本性在于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灵魂的内在态度可以具体为人的判断精神,因为人的判断力是自由、自主、自足的。“宇宙——变动不居,生活——作出判断。”判断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力量。由此可见人们对理性的坚定信仰。但理性精神到了近代却遭到了巨大挫折。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另一种宇宙观,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物。这种新的宇宙观让人们恐惧,因为以前所有的哲学观念都建立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上:人是宇宙的中心,是万物的灵长。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对理性精神开始动摇。近代思想家布鲁诺,伽利略等克服理智危机,重新树立人对理性的信仰。
到了现当代,神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探讨人的问题,使人的概念更加混乱
不堪。对这些丰富的材料,我们不能一以贯之,期待诠释人的新方式。
卡西尔在总结前哲的的基础上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指出利用理性不能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同时也是感性的动物。其理论的基本原则: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符号活动的具体化。符号是人与文化之间的桥梁,要想理解人与文化,就必须理解符号。符号成为卡西尔人论的核心。人通过符号这一媒介认识事物,创造思想,建立起一个抽象宇宙。
我们对符号的理解千差万别,卡西尔通过两对范畴的比较精确了符号的定义。
情感语言与命题语言。如果动物也有语言的话,也只能是一种情感语言,表达内心最基本的情感。而人的语言不仅包含情感语言,而且还是命题语言,具有一个客观的指称或意义。
信号与符号。诚然动物可以理解复杂的信号系统,但信号是某种物理的,实体性的存在,而符号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具有功能性的价值。以信号为媒介的动物智慧是一种实践的智慧,而以符号为媒介的智慧是一种抽象的智慧。符号是人思想的工具,运用系统的符号,人能以最贫乏的感性材料建造他的符号世界。人利用符号作抽象的反思,在抽象的意义上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区分和联系。
至关重要的是人用符号建立起异于实体时空的抽象时空,这就意味着我们能以综合的观点来综观整个宇宙。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我们可以将他放在总体化的系统中去考察,指定这个对象的位置并规定他在体系中的地位。对于时间的理解,我们可以引用莱布尼茨的话:“现在包含着过去,而又充满了未来。”我们永远处于现在之中,我们用记忆将现在与过去相连,记忆不仅是以前经验的留痕,且是一种复杂的观念化过程,他影响了我们对现在的态度。我们用想象将现在与未来相连。过去已经逝去,不可追回,而未来以其神秘吸引着人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他影响了我们对现在的改造。
当我们致力于建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时,事物与符号之间,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的区别就越来越明显了。因为符号并不是作为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而存在,他只具有一个意义。原始思维中,人类是按照现实的事实来作为思考的逻辑起点的。他们不能思考或谈及不真实的事情。而人类要发展绝不能局限于纯粹的现实世界。人类科学理念的发展大多建立在一种可能性上,当伽利略创建他的动力学时,他从一个不受外部力量影响而运动的物体开始,一个可能的物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以此为基点,他发现了惯性定律。同样的原理可适用于社会人文学科,如莫尔的《乌托邦》,乌托邦是一个抽象的非在概念,用一种可能性来否定当前的事实。这种可能性燃起人类精神的火种,是人奋斗终身的理
想和动力。歌德说:“生活在理想世界,也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开对待。”我们永远活在当下,而我们对现实却不屈从,用我们的智慧构建了一种抽象的可能,且一步步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方法,迈向这种可能。我们将现实符号化,又将符号现实化。
我们建立了抽象的时空框架,里面绝不能是一座空城,在这座城堡里填充了我们所有的文明,而这一切皆以符号为砖瓦。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所有文明建筑在城堡里巍峨耸立。这些都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
最初对人的研究是观察生物的个体,之后将人当人看,用交流与对话发现人,这些都是研究个体的人。卡西尔认为要认识人,必须把人投射到一个更大的平面上去,即将他放到人类社会中去认识,通过人类所有的文化来认识人。孔德说:“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历史。”卡西尔认为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定义存在的话,那么也只能是一种功能性定义,而不是一种实体性定义,用本能来定义人是荒谬的。他认为人的劳作划定了人性的范围,而这个范围我窃想就是那人类的抽象城堡。卡西尔试图在人所建立的抽象宇宙中发现一种人的哲学,人类文化和谐而又矛盾,他期望找到人类活动的统一性,创造过程的统一性,在人类文明的交响乐中寻找主旋律。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成其为人的标志。语言最初用来表达情感,在表情的基础上产生了艺术。在人对自然界还缺乏认识时,用神话和宗教来对世界进行解释。在缓慢发展过程中,人逐渐发现自然的秘密,产生了对世界的科学解释。当人反思自我的时候,发现了历史,并用回忆重建给它一种新的存在。人类文化依靠他们基本任务的一致性而结合在一起。多样的功能显示了人性的多方面。人类文化的整体显示了人性本身,文化的发展是人性的不断自我解放。语言、艺术、宗教、科学之间的统一与矛盾组成了人性的交响乐,不和谐者就是自身的相和谐。
读完《人论》才发现自己的期待视野遭到了颠覆,认识自我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解决,了解到的是对人类整体的认识。我知道书本不会直接给予我们生活的答案,但给了我方法去思考发现自我的人生。
生活在符号世界里的孤独人。双休日,自习室里几乎座无虚席,静静地学习书本知识——从某种意义上看,亦即符号系统。我被这种刻苦奋进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引起我对这一现象的反思。读一本好书是与伟大心灵之间的对话,而对话的媒介是语言符号,必须首先学会一门语言,在明晓了语言的意义及其文化内涵之后,我们才能与书本交流。在浩如烟海的符号世界中我们孜孜以求。若不能把握,就会陷入符号的恐惧之中。如果拿到一本厚厚的,竖排的,繁体的古典文学原著,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能看懂它,在符号面前,我是如此失去了自信。符号外在于我们的灵魂,不是符号本身而是我们对符号的判断引起我们内心的不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