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教案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人教中图版(2019)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下)教学设计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领域,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3.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如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社交软件等,提高信息检索、传递、处理的能力;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讨论以下问题:“这个应用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它有哪些优缺点?”;
3.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4.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任务:
4.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5.信息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教授预防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在本章节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如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2.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如高效使用搜索引擎、正确使用电子邮件、合理使用社交软件等;
4.设计信息安全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安全问题,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同步精品课堂(人教中图2019版必修2)
2.改进措施及实施计划: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增加互动环节、优化教学资源等。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丰富课后拓展活动,如组织信息技术竞赛、开展信息技术实践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同步精品课堂(人教中图2019版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同步精品课堂(人教中图2019版必修2)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中图2019版必修2“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涵盖信息技术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具体包括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信息系统的组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2.能力层面:高一学生在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在分析、综合、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3.素质层面:学生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探索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1、1.2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课程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观察和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行为习惯有以下特点:
(1)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感兴趣,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参与度: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但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需要教师关注并引导。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互动软件等,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文章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学习平台:运用学习平台,如学校的教学平台、社交媒体等,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讨论和交流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 《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作者:张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作者:李四,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 《信息系统安全与防护》(作者:王五,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 《信息系统案例分析》(作者:赵六,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针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课题,布置以下作业:
(1)请根据教材内容,总结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和关键环节,并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
(2)请列举三个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案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成功要素和面临的挑战。
(3)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开发计划,包括项目目标、开发团队、时间表、预算等,并说明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文化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学习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系统,培养他们的信息道德观念,使他们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最后,通过介绍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培养他们的信息文化素养。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中图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2 1.1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案(表格式)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未来趋势。
2.通过实例分析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科技成就和创新成果。
3.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教教
学学
重难
点点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思考: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获取、传播信息的技术手段经历了哪些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师生一起总结:
1.更多样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终端(电视、冰箱、运动手环、智能音箱等通过芯片和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连接起来,及时获取和更新信息)
2.我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
五、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师生共同举例分析)
交通:医疗:
教育:制造:
农业:科技:
航空航天:
拓展提高
观看视频“A Day Made of Glass 2”了解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人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2.更泛在的信息通信网络(通过公众号、融媒体等了解疫情信息)
3.更智能的信息交互方式(网上支付、人脸验证、体感游戏等)
四、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对每种技术进行举例)
1.微电子技术2.传感技术3来自通信技术4.计算机技术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人教-中图版2019)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课题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型班课课时1授课班级高一1班学习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能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应能描述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以及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如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技能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技术在不同社会领域(如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的应用及其影响。
学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流。
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兴趣,并认识到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学生应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安全和隐私问题,形成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综合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研究和项目工作,让学生探索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增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基本技术,并认识到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语言的产生到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应掌握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突破。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强调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信息技术如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实现创新和转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解释和举例说明微电子、传感、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复杂技术如何工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融合。
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全面认识: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教案2.1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目标】
●了解身边的信息系统,感受信息系统的多样性。
●理解什么是信息系统,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其基本组成和关键要素。
●体验探究身边的信息系统,提升信息素养,能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学习。
【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第2章“信息系统概述”中的第一节“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按教学设计,第一节可安排4课时。
本节为第1课时,学生通过项目分析,讨论、探究、项目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身边的信息系统,探索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关键要素,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学生情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信息系统解决各种问题,但对于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关键要素并不了解,尚需借助各种学习方式,深入感受信息系统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概念。
【教学方法】
可运用项目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学习法,最好是在具备平板计算机的教室上课。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项目组建与实施→项目展示与交流→知识归纳→项目验证→小结评价。
【教学过程】。
1.1信息技术及其运用-人教_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共21张PPT)
人教/中图版(2019)第一章1.1信息技术与社会任务导入你眼中的信息社会是怎样的?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世界里的人们,通过接受和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来不断地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只有掌握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法公民。
任务描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有文化内涵,促进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在完成主题设计“智能化教学大楼”方案设计与编排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任务描述1、围绕项目问题,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构思主题作品2、设计、编排主题作品,感受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3、领悟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作用项目准备•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明确分工四个人物以及汇总和成果展示工作•准备好项目完成中所需要的软硬件学习工具•查询、手机所需资料,构思、编排设计方案•组内、组间可以交流讨论,互相帮助。
合作完成汇总工作,禁止包办•小组汇总之后,相邻的小组互相评价项目过程本节内容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4、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5、信息技术推动科技发展我国的超级计算机1.1.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信息技术还将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多样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终端•更泛在的信息通信网络•更智能的信息交互方式思考思考一下:你对身边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认为信息技术还会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能自动驾驶的汽车1.1.4信息技术的社会意义•信息技术使出行更便捷•信息技术改善医疗•电子商务便捷生活•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信息技术智力设计制造•信息技术助理农产品种植1.1.4信息技术的社会意义“复兴号”高铁列车1.1.5信息技术推动科技发展1、信息技术助力科研协同创新2、信息技术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1.1.5信息技术推动科技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课后练习•完善“智能化教学大楼”设计方案•仔细阅读课后实践活动,完成思考问题•完成课后练习提升谢谢你的观看和聆听!。
2.1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信息系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信息系统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功能,能够准确描述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例题四:
题目:某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计划利用信息系统改善交通状况,请提出几点建议。
答案:
建议:
1. 实施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缓解拥堵。
2. 建立交通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发现拥堵、事故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3.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通流量,提前制定交通疏导措施。
- 学生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中,锻炼了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 学生学会利用图表、示意图等辅助工具进行知识梳理,提高学习效率。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激发其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热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强学生对信息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 通过学习信息系统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
-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案例,了解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价值。
-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 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分析、评价和传播能力,为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 准备课后实践任务的相关材料,如实践指导手册、评价表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知识点梳理
“六、知识点梳理”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后作业
“八、课后作业”
内容逻辑关系
“九、内容逻辑关系”
教学反思与总结
“十、教学反思与总结”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法规安全意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为将来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第二十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教学目标和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1.在讲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时,强调算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之间的联系。
2.增加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和技巧。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清晰、准确地讲解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重点,强调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算法与程序综合应用2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4.信息社会责任: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实践项目,学生将能够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现在,让我们来进行课堂讨论。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你们的想法和观点。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总结与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请大家总结一下你们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教学内容分析
1.课堂氛围: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案例研究不够熟悉,导致无法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及其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我在讲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案例研究时,可能过于详细,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
6.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总结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3.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制作表格和演示文稿。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案例研究:提供一些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的案例研究,如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教育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案例研究,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上)教学设计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学生们积极发言,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我则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强调重点知识。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纳,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请学生总结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并撰写一篇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
3.实践操作,培养能力:安排充足的实践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渗透伦理与安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关信息安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采用了讲解法。首先,我为学生们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我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使他们直观地了解了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接着,我详细阐述了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主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讲解节奏,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采用演示法,展示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主要信息技术的应用。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养成安全、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上)说课稿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5.概念图总结:最后,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巩固练习
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
1.案例分析:提供几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并撰写分析报告。
1.提前规划板书内容,避免临时发挥。
2.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类别的内容。
3.在板书过程中适时停顿,确保学生有时间记录和消化信息。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以及课堂互动不足等挑战。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1.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澄清疑惑。
2.生生互动: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增进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的新课导入方式将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我会展示一个关于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智能手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2)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方法。
(3)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3)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信息技术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使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应用的正确方向。
3.培养学生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节课的主题是“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下)”,内容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和应用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网络搜索引擎、在线交流平台等,自主查找答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完善答案。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具体策略如下: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任务分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具体策略如下: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网络安全、大数据隐私等,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问题的思考。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堂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学为基础,基于现 代通信技术和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技 术体系,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 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储存、播放和使用的 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更多样的信息采集与处理终端。 ➢ 更泛的信息通信网络。 ➢ 更智能的信息交互方式。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更智能的信息交互
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
微电子技术。主要指以集成电路为代表, 制造和使用微型电子元器件,实现电子系统 功能的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元器件和电路的 微型化,有助于缩小电子产品尺寸,降低功 耗,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
传感技术。这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 息并进行处理和识别的技术。
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指利用计算机或者 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 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 最佳结果的技术与方法。
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 信息技术改善医疗; 电子商务便捷生活; 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 机器人代替人工作; 信息技术助力设计制造; 信息技术助力农产品种植;
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
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主要指以电磁 波、声波、光波的方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 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端 (信宿)的一系列技术。
3.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涵盖范围非常 广,既研究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问题,也 研究让计算机高效处理信息的各类问题,具 有明显的综合特性,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 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数学等紧密相关。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造纸术与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信息 存储与复制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人类知识的 积累和传播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2019第二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植物信息大搜索
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3.通过使用网络搜索信息,提高甄别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
重难点
1.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2.掌握使用文字和图片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早已习惯了从网络中获得信息。
当你还不知道一株植物叫什么名字时,怎么查找他的信息呢?
∙学习探究
∙搜索百合花的信息
活动指导
1.打开浏览器,选择百度、搜狗或其他搜索引擎。
2.在输入框中输入要搜索的植物名称,如“百合花”;单击右侧按钮。
3.选择并单击相应链接,进入网页,浏览信息。
(二)、查找不明植物的信息
活动指导
1.打开搜索引擎,单击文本框右侧的按钮,上传拍摄的图片。
2.根据网页列出的图片信息与拍摄的植物图片进行比对,确定植物的名称,并查看其
详细信息。
3.练一练
你喜欢的校园中的哪些植物?上网搜索有关它的信息,和同学进行交流。
【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1.1信息系统的组成-教案
1.1 信息系统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问题,能够根据问题需求合理的选用信息系统。
2.通过对典型信息系统的分析,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
3.初步了解信息系统对信息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教学难点:人、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有一句很火的话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假设有一个去北京旅游的机会,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如怎么去?如何预先了解当地有哪些特色或景点)。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需要做哪些准备以及如何准备。
教师提示:以车票预订、查路线、查天气(12月15日~17日)、订房间、购买旅游手册为例,体验如何应用相关的信息系统。
我们提到的各种网站,如:百度、订票网站、电子地图、天气网站、图书销售网站等,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
接下来,我们就体验一下信息系统,并具体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
2、分组体验知识初探(分组体验信息系统应用的基本过程)学生活动:根据项目学习的要求,分小组探究,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初步了解不同的信息系统,并思考问题,做出回答。
从活动1:车票预订A.乘坐车次?B.出发时间、到达时间?C.乘坐的车次类型?D.票价?活动2:购买旅游手册A.购买书籍的名字?B.购买书籍的价格?C.生成订单的截图。
活动3:天气查询A.查询时间。
(信息的时效性)B.每天的天气情况、温度、风力等,并记录在表格中每一小组选择一项活动并完成任务单,同时思考任务单中的问题(完成后提交任务单,以“组号+活动”命名)总结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将查到的信息分小组进行汇报展示)1.使用的网站?2.网站的使用人群?3.在查询过程中用到硬件和软件?4.在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个人信息?5.整个过程的实现还需要的其他条件?学生分析得出的结论:(可参照课本第5页)通过以上活动,了解到信息系统的组成越来越复杂,但其基本组成要素大致相同。
它主要有以下组成部分:1)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2019)必修1 1.1数据、信息与知识 教案
数据、信息与知识【课程标准】●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教学目标】●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信息意识)●学会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
(计算思维)●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思维导图)表达思想,建构知识。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项目活动中增强信息意识与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负责的行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学业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学情分析】本节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使用知识管理工具——思维导图来管理知识。
手工绘制思维导图对于有的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使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是一个新的方法。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能迁移技能进行新工具的自主探究学习。
因此,在设计如何学习思维导图工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使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交流、合作和创新,体验项目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理解知识,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思维导图)管理知识。
【教学难点】能从信息中准确地提炼和归纳出知识,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诱思导学法、实例分析法。
学法指导:研究性学习法、协作学习法。
教学策略:本课通过案例分析、师生交流逐步建构完成“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微课,学生初步掌握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管理知识的方法;开展项目学习,对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即采集学生真实的体质数据并将其作为活动素材,引导学生学会提炼相关信息,展开讨论,用思维导图呈现学习成果。
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案
•学生行为: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提问疑惑。
•设计目的:确保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有清晰的认识。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行为:提供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学生行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化。
•设计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互动体验(10分钟)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体验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室的设备,如3D打印机、虚拟现实头盔等。
•学生行为: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设计目的: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五)小组合作(5分钟)
•教师行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可能影响。
•学生行为: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总结反馈(5分钟)
•教师行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
•学生行为:回答问题,总结学习收获。
•设计目的: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检验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行为:布置相关的课后阅读和实践任务,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学生行为:记录作业要求,准备课后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程标准】
●了解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了解信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听说过对撞机、超级天眼、神舟十一号和嫦娥四号等,但是不明白这些国之重器与信息技术有什么关系,所以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结合各种事实材料进行指导,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图片、视频、网络等学习资源,创设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项目学习活动,在分组协作、合作探究中开展学习。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