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现状_转型升级困境及路径选择_叶婷婷

-68-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现状、转型升级困境及路径选择*叶婷婷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剖析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制造业 产业转型升级 一 引言长三角地区常指由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击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东北部。
因此,本文所讲的长三角主要指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科教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由于受资源要素的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二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1.从制造业总产值来看 制造业总产值是反映区域制造业生产总规模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制造业总量与区域的经济总量水平、工业产出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2009年,上海、江苏和浙江三地制造业增产值分别为22632亿元、69758亿元、37906亿元,除江苏省制造业总产值相比前两年有所增长,其余两地增值变化幅度不大。
2007~2009年,三地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比例均在30%左右,可见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比较稳定。
2.从行业构成来看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制造行业出现了分化和拓展。
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由传统的6大主要行业拓展到11个主要行业。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有较为明显的同构特征(见表1)。
两省一市有4个行业同为主要行业,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对其进行两两比较,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均有8个相同的主要行业,这表明三地的制造业行业结构高度趋同现象。
虽然两省一市的主要行业十分相似,但各行业占各地制造业的比重还是有所区别。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嘉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嘉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长三角一体化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称,是中国东部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嘉兴市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面临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嘉兴市如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嘉兴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展开研究。
一、当前嘉兴产业发展现状嘉兴市地处长三角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目前,嘉兴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包括纺织、机械、化工、电子信息等传统制造业和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嘉兴市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着同质化竞争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何推动嘉兴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嘉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嘉兴市作为江南水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发展与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相关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
2.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嘉兴市要加强产业集群的规划建设,发挥区域协同效应,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等方式,引进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发展,鼓励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的升级。
3.培育新兴产业和新业态随着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嘉兴市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快推动新经济产业的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及其市场前景》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及其市场前景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地位的关键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市场需求度高的行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和市场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是技术创新和工业升级的关键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涵盖了航空航天、军工、船舶、铁路交通、核能等多个领域,需要高度的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仅在经济层面具有重要意义,更在国防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个国家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防安全。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防力量的重要保障。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对高端装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另外,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政府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有战略性地位,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
同时,在市场前景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前景。
希望我国能够不断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
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manufacturing industryAbstract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目录122 456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0引言纵观现代工业强国,制造业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70%-80%的经济财富来自制造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主导作用,是国家经济最重要的物质保障,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

产能经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方红军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摘要:在整个装备制造业当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其中最具有高技术含量,创新价值,有着高附加值的一类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国防建设、资源开发、网络通信及交通运输等领域提供满足其多元需要的高端技术装备,因而能更好的推动此些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就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最后指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可以为其他学者在此领域的继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现状;发展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4-0301-02当前,积极发展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不仅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还是推动技术发展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除此之外,它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强化创新力的重要驱动力。
当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着许多机遇,但同时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因此,要想在今后新的竞争当中,更好的占领发展机遇,赢得主动权,需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改革开放与创新,将我国的自主创新动力给激发出来,突破各种核心技术发展瓶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垄断,提升高端制造装备的研发能力,增强自主发展水平,强化制造工艺水平,提高国际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1]。
本文对当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所存在问题及具体应对措施作了详细剖析。
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早在2014年,在例行召开的装备工业会议当中,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指出,截止2013年底,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总体产值上,已经达到了20万亿元,相比于2008年,乃是后者的2.3倍,年均增速达到了17.4%,而在全世界装备制造业当中所占比重达1/3,因而在各个国家中位居首位[2]。
2016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为1.6亿千瓦,其在全世界总发电量中所占据比重为65%;而在造船完工量方面,已突破6千万吨,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比为47%;在汽车产量方面,已经成功突破3千万辆,达到了3104.7万辆,在世界当中所占比重是26%;而在机床方面,总产量为101.4万台,在全球中所占比例为41%[3]。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组成,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并非完全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经济发展不平衡长三角地区包含了上海这样的全国经济中心,以及江苏、浙江两个经济大省,这三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当高,但是它们之间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上海经济总量巨大,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江苏、浙江两省的经济增速虽也较快,但总量与上海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同时地区发展也不够均衡。
2、城乡发展不平衡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发展较为迅速,而乡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
3、产业结构不平衡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上海主要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相对薄弱,而江苏、浙江两省则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相对薄弱。
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也是造成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1、历史遗留问题长三角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
而且,上海、江苏、浙江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都拥有很大的优势,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2、政策导向不明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人文、地理等各方面原因,其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政府在进行宏观政策制定时,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没有给予充分考虑,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缺乏针对性的政策,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
3、区域协调发展不力长三角地区内部虽然存在多个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城市,但是其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互相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缺乏合作。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已经超过30%,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涵盖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在航空发动机、高速铁路、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壮大了自身实力,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市场应用日益广泛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国内市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通讯、国防等领域。
在国际市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采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五、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长三角地区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

长三角地区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一、长三角地区发展概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东部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涵盖了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五个省份,共计18个主要城市。
该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其2019年GDP达到29.5万亿元。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战略的持续推进。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长三角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二、长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瓶颈1.产业结构单一化虽然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达,但其中许多企业依然处于传统产业范围内,且产业链不够完整,缺少高端制造业。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人力成本和环保压力不断增加,这也限制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步伐。
2.城市协调发展不足长三角地区涵盖多个城市,但这些城市的协调发展还有待加强。
城市自我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例如,交通、资源等领域的不平衡分配,会使得部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遭到限制。
3.环境及资源压力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环境及资源压力。
城市呼吸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的紧缺也影响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对策1.产业结构升级长三角地区可以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升级,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高端智能制造业,同时加强与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对接,提高对外竞争力。
2.城市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更加平等、公正的城市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城市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补性发展。
在交通、水利、环保、文化等领域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协调城市之间的发展步伐与产业发展方向。
3.绿色发展长三角地区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朝着“敬畏自然、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创新发展”的方向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
鼓励企业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环保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四个省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衡现象,一些城市地区经济高度发达,而另一些地区则发展滞后,这种不均衡的现象给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非均衡现状1. 经济总量分布不均衡长三角地区包括了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2019年上海市的GDP总量就达到了3.6万亿元,而安徽省则只有3.4万亿元。
上海的GDP总量是安徽的10倍以上,这种明显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长三角地区整体的经济总量分布极不均衡。
2. 产业结构不平衡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上海是金融、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聚集地,而安徽则以传统产业为主。
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导致了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产业协调性较差,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3. 区域城乡差距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城市的发展相对于农村而言更快速、更稳定。
城乡差距不仅在经济水平上有所体现,更在民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1. 区域政策不均衡长三角地区各个省市间存在着政策的不协调和不一致,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对企业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而一些地方政府则对本地企业给予了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不均衡。
2. 区域基础设施不平衡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也是导致经济非均衡的重要因素。
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地方产业结构差异长三角地区的地方产业结构差异很大,这也是导致经济非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综况及国内区域发展情况

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综况及国内区域发展情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逐渐成为各个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是指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多、市场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业。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维度来综述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情况,并对国内区域发展进行分析。
首先,国际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由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据。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的主要输出国。
其中,美国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为主力,德国以汽车制造、机械工程为优势,日本以电子、半导体制造为主要特点。
这些国家在高端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而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对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持力度,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主要发展方向包括航空航天、高铁、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的大飞机C919、CR929等已经逐渐开始投产;高铁领域,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拥有了全球领先的地位;新能源装备方面,中国的风电、太阳能等装备制造技术也在发展壮大;智能制造方面,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国内的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情况也存在着一些区域差异。
目前,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
这些地区拥有先进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同时,这些地区也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然而,西部地区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在科研能力和产业基础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因此,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东西协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端装备制造是各个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国际上,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
制造业在这一地区的发展现状如下:
1. 产业结构优化: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正逐步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原材料加工、装配式制造仍然是主要的制造业,但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迅猛,为制造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动力。
2. 制造业规模扩大: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长三角地区设立生产基地。
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些世界知名的制造企业集聚区,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本。
3. 创新能力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各地政府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型。
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助力制造业的发展。
4. 国际化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
各地政府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同时,长三角地区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本地制造业的发展。
5. 绿色制造: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在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推动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回收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体来说,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现状较为良好。
政府的支持政策、科技创新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都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未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有望进一步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我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关键环节要点

2012年 5月学术交流 May , 2012总第 218期第 5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18No.5[收稿日期 ]2012-01-20[作者简介 ]任春华 (1963- , 女 , 黑龙江绥化人 , 副教授 , 从事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研究。
我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关键环节任春华(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列主义学院 , 哈尔滨 150080[摘要 ]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产业关联的带动作用 , 它居于现代工业化的主导地位 , 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 ,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成长 , 有利于推进企业的重组、合并以及公司化改造。
鉴于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产品安全性差、生产水平低、基础技术条件落后、工艺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以及科技与经济脱节等问题 ,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环节为 :夯实基础技术 ,要自主创新 , 改造传统产业 , 企业实行联合协作 , 用好自筹资金 , 培育和发展市场 , 发展中场产业 , 发展集群产业 , 政府政策引导和建立技术转移中心。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 十大环节 ; 工业化 ; 自主创新[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8284(2012 05-0060-04所谓高端装备制造业指的是现代制造业的尖端部分 (高端 , 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和各类传统产业技术的集成载体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 它为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 , 它能带动相关产业和一些大的行业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它具有产业关联的带动作用。
先进的装备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 它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无论工业、农业 , 还是国防、航天都离不开相关的机械装备。
如军事上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 石油煤炭开采、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设备 , 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等都离不开相关装备和设备。
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引言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组成,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长三角地区制造行业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一、制造业的重要性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制造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
当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政策支持,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涵盖了多个领域。
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行业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汽车制造长三角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上海、浙江等地拥有多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
长三角地区的汽车制造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也享有盛誉。
2. 电子信息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是该地区制造业中的重要支柱。
上海、苏州等城市拥有众多电子信息企业,涵盖了电子元器件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等领域。
3. 纺织服装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地位。
江苏、浙江等地拥有众多纺织服装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
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4. 机械装备长三角地区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是该地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宁波等地拥有多家知名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涵盖了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
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和科研基础。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在快速推进,主要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制药、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
其中,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在发展中呈现出更大的可能性。
主要以航空航天技术、高端设备、高端测试技术、特种材料等为主。
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也拓宽了生产业结构,实现了产品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
存在的困难问题: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困难问题,主要为:一是技术难度和高端设备投入大;二是新技术的迭代力弱;三是传统产业发展缓慢;四是创新能力不足。
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高端技术的投入力度,重视技术的进步。
2. 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善传统产业的发展环境。
3. 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力度,建立先进的研发制度和投入结构,保证在创新中寻求创新发展。
4. 加强产业和科技结合,发挥科技投入的助推作用,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
5. 积极践行绿色制造理念,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而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国内外企业投资的热门区域。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本文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探究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现状分析1. 优势明显,但存在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核心区,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等发展基础。
该地区的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等领域表现突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近三成,并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环保压力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这些问题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 发展动力有所降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增速逐渐放缓。
其中,众所周知,在当前的技术竞争环境下,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而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发展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也受到了技术创新方面的挑战。
3.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当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竞争已经变得日益激烈。
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的差异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较为薄弱。
这既是由于传统产业的过度扩张所引起的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等问题,也是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不足所造成的。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在当前的情况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企业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同时又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规划和战略安排。
因此,下面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4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李玉梅 纪文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4摘要: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也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突破口。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此地区的发展相较于国内其余地区最为成熟。
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解决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长三角地区;回归分析;措施对策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过渡的关键阶段,而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则成为首要任务。
我国在2012年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区构成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同时,它也是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在内比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业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特色概念,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定义为: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这五个重点发展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高端”两字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高附加值,它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顶端;第二,高技术含量,它综合运用了多领域和多学科的尖端科技;第三,高产业关联度,装备制造业为整个经济部门提供了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则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部位,综合运用高、精、尖技术生产先进设备,极大提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一)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长三角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界为之惊艳的成果,一批高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ARJ-21新支线客机及大型客机(C919)成功下线,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创造了世界半潜式平台之最,AP1000核电关键设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等一批重大装备获得首台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PET-CT、磁共振等医疗装备成功打破国际垄断,百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于发电厂并打破世界最低煤耗记录。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十二五时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目标是,销售收入提高到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收入占比达到15%。
从2012-2015年长三角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可以看出:2015年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已高达28137.22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已达28.99%,超过全国目标达14个百分点;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该地区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已超过10%,可见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中占比已将近30%,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全国的龙头地位。
(见表1)(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随着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长三角地区形成一大批有装备制造业特色的产业园区,其中新型示范基地共15家,占全国的22.1%。
江苏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南京、南通和常州,以航空和卫星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为特色,其高端装备领域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上海因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区位条件,民用航空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与海洋装备产业制造依靠区位优势在此地发展前景广阔;浙江的产业特色是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业和数控机床产业。
二、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利润率低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的资本型产业本应当有很可观的收益,但是目前很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还未掌握先进设备和重大成套设备的技术,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只能依赖进口,基金项目: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610300122。
2.2015年江苏省品牌专业年度经费(PPZY2015A027)-信息管理类,项目编号1181181501002。
DOI:10.14097/ki.5392/2017.18.020District economy区域经济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45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整个行业的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国夺走。
进入十三五之后,我国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趋于平缓,但长三角地区以产能扩张为主要指向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却有增无减,该地区内的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一般主能产品过剩,企业竞相降价以争夺市场订单的恶性竞争使行业利润率下降。
(二)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策支持而不是市场引导,政府建集群现象比比皆是,市场导向机制没有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产业集群内生产出的产品互补性不足。
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时间较短,规模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还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
例如,常州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由于成立时间不长,资本市场运作的能力不足,因此产业集群内的部分产品区域结构趋同,优势特色还不明显。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大而不强,自主研发能力差,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
重引进,轻开发,重模仿,轻创新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改观“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依然存在。
很多大型机组虽然由我国制造,但关键部分的核心技术却不在我国手中,企业仍然只是在加工制造,陷入了“高端失守”的困境。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问题的症结分析(一)利润率低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这类重工业企业在发展时片面追求速度与规模而忽视质量与技术,导致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往往得不到保障,企业很难赢得客户信任,建立品牌效应;另一方面,缺乏核心技术使企业的成套生产、系统设计、和工程总承包能力不足2,企业不得不用高价从外引进所需的高端结构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加之长三角地区物价水平高,上游原材料的价格、融资成本、人工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产学研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企业与各个高校的研发中心以及各领域的科研中心联系薄弱,科技转换能力不高,大量研发投入石沉大海;在我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下,创新型人才的流动受到了阻碍,就接纳人才与包容创新试错的文化氛围来说,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对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我们知道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利润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集群效应。
为了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我们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将各个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量化,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量化性,在参考众多学者的研究方法后我们选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Y)、研发支出(R&D)、研发人员(RM)、应交税费(TAX)、专利(PAT)作为支持模型的变量。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高端装备的生产制造与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可以作为衡量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企业经营能力越强。
税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税收结构、适度的税收水平可以有效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但如果对企业征税超出适度区间,便会使企业税负过重,阻碍其发展。
于是我们假设税率水平与企业的发展是反向关系。
专利: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专利的质量与数量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通过应用专利可以获得长期的利益回报。
我们假设专利数量和企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研发人员:研发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相关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成本的持续上涨之势和企业沉重的税负,成本上涨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
(二)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我国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大力推进建设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在政策的推动下,涌现出一大批“产业集群”,而该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却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
最终,这种脱离市场发展规律、关联度低、生产衔接不够紧密的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时间内必定会出现产业链短、集群效果差等各种问题。
(三)创新能力不足虽然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实现了强劲增长,但增长并不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
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还缺乏核心竞争优势,长期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发展路径,助长了我国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惰性,而且引进技术的高昂代价使得企业无力维持内部研发投入的支出,从而无法消化这些高技术;再者,由于我国创新体制不够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6活动及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培育研发人员,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更是如此。
因此,研发人员的多少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呈正相关关系。
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一项必要投入,研发投入跟不上,创新的效率就不会有提高,因此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唯有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才能使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研发活动,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我们假设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的发展状况呈正相关关系。
(二)企业选取及数据来源为了确保选取的企业具有代表性,在甄选过程中,对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以下简称《分类标准》,逐家查看其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产品构成是否包含在《分类标准》中,并且只有当企业的高端装备产品的营业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我们才把它作为样本纳入观察。
最终,长三角区域有29家公司入选。
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29家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招股书披露的信息。
(见表2)(三)建立模型及数据处理1.建立模型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R&D、RM、TAX、PAT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β1*R&D+β2* RM+β3* TAX+β4*PAT+C+E(ε)其中β1、β2、β3、β4为待估参数,C为常数项,ε为随机误差项,通常假定E(ε)=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