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断裂特点
陕西地质地貌
地貌陕西境内地貌自北而南可分为四个各具特色的地貌单元,即:陕北沙漠高原,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断陷盆地及陕南秦巴山地。
一、陕北沙漠高原陕北沙漠高原区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区,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形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及片沙为主。
沙丘沙地绵延不断,风蚀严重,风沙移动显著,土地沙化普遍。
沙丘、沙地之间湖泊、海子星罗棋布,滩地交错,土地盐渍化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海拔1400—900m,最高处在定边和靖边一带,最低处在神木县。
该区气候干旱,地表起伏不大,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
风蚀风积地貌分布普遍。
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次级地貌类型:(一)沙丘沙地:主要分布在榆溪河西岸与无定河北岸的三角地带、梁镇至定边以北地区、红柳河与芦河之间。
这里各种流动、半固定、固定的新月形沙丘及新月形沙丘链、长条形沙垄和沙滩、平缓沙地交错分布,连续不断,占据了地面的主要部分。
沙丘、沙垄一般长几十米至百米,底宽几十米,高度一般10—30m,少数可达40m,最小2—5m。
在一些较大沙丘之间,常有丘间洼地。
这一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土地沙漠化严重。
(二)草滩盆地: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地区,由一些低缓的内陆小盆地和滩地组成。
地面开阔平坦,由流水冲积、洪积沙土及风积沙土组成。
滩地和盆地中部低洼,有的积水成湖,因长期盐分积累,形成许多盐湖、盐碱地。
仅定边西北部就有大小盐湖11个。
小盆地之间为宽、高几米至十几米的宽缓分水鞍地。
表面坡度3—10°,越向盆地、洼地中心,越平坦。
地下水丰富,水位埋藏浅,夏季水草丰盛,是良好的牧场。
但春冬季风沙危害严重,土地不断沙化,草场持续受到破坏。
另外,在北部边缘与内蒙古接壤地带及榆林附近,分布有一系列湖盆滩地。
其特点是:沙丘沙地环抱湖盆草滩,沙丘高度一般较小,高3—6m,多已固定、半固定。
草滩地主要由冲积沙、粘土组成,地面较平坦,潜水水位埋深十几厘米至一、二米。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及周边))1.元谋-绿汁江断裂带(F1该断裂北起雅砻江与安宁河之间冕宁的牦牛山,向南经磨盘山、得力铺、昔格达、鱼鲊,顺金沙江、元谋盆地东缘至羊街、一平浪,于罗川附近进入绿汁江河谷,至易门三家厂南消失,总体走向南北,全长约410千米。
该断裂为滇中中台陷与武定-石屏隆断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形成于晋宁期,经多期构造变动,对两侧中生界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沿断裂带地球物理场有清楚显示,出现明显重力梯度带和磁异常分界线。
地震测深资料表明该断裂为一条超壳深断裂。
根据断裂的几何结构、组合形态与活动性质等差异,可分成三段。
北段(昔格达以北)分东、西两支:东支磨盘山断裂,北起于马六村,与西支斜接,向南经磨盘山、白马、马槽等,止于红石井南,长约190千米,沿断裂有多期岩浆活动,新生代以来,具左旋压扭性质,切错昔格达组(Q)地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西支得力铺断1裂,北起冕宁西,南经马六村、得力铺至普威盆地,长约150千米。
依据断裂上覆无构造形变的第四纪堆积物14C 测龄及断层泥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其明显的新活动时间为12万年前的中更新世。
中段(昔格达至一平浪),断裂线性结构较单一,长约100千米,显示挤压逆冲性质;断裂对早第四纪形成的昔格达、红格、元谋、羊街等盆地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切割昔格达组)地层,显着活动为15万年前,该段20世纪曾有过5次中强地震记录,(Q1最大地震为1955年鱼鮓6 3/4级地震。
南段(一平浪北以南)由数条分支呈束状沿绿汁江延伸,多处有北东向、北西向断层交切,断裂带此段的东支绿汁江断裂,北起一平浪,向南经干海子、罗川、三家厂,长约100千米,控制了罗川等一系列小型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其中见早第四系褶皱等构造变形,反映最新活动时段为中更新世。
西支罗川-大庄断裂,自一平浪北,向南经一平浪、罗川西缘,大庄至法表,长约80千米,对一平浪、大庄等小型第四纪断陷盆地亦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下更新统构造变形显示其强烈新活动时间应为中更新世。
断层导水性判断
影响断裂富水性、导水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断裂的时间性、断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断裂的力学性质、断裂两盘的岩性等。
(1)断裂的时间性优势面理论把断裂按形成年代分为“老”、“新”、“活”3类,所谓“老”断裂是指燕山期 (J--K)及燕山期以前所产生的,且近期无明显再活动的断裂;“新”断裂是喜马拉雅期(E~Q)形成和活动的断裂;“活”断裂是影响到全新世(Q4)的断裂。
断裂有其自身的演变历史,在不同阶段,其活动特点不同。
断裂形成愈早,其断裂面胶结愈好;而断裂形成愈新,断裂的切割性与连通性愈好,充填物少,断裂带胶结差,富水及导水性强。
断裂的走向与活动性有密切的关系。
(2)断裂的规模及空间结构新构造断裂控水,但不一定富水,只有在断裂长度、深度具有一定规模时,方可具有地下水运动和储集的空间,这时才可能富水。
当断裂既是含水层又是导水通道时是这样的。
但当断裂只作为导水通道时,就不一定要具备很大的规模才发生突水事故。
即使是富水优势断裂,也往往只是某些段或某些部位含水,而不一定全部都含水,含水的部位也不是各处富水性都相同。
大断裂的各个部位一般受力不均匀,所以其各部位发育的裂隙性也不相同,富水性也就不均匀,这就存在断裂富水性的分段特性。
例如压性断裂,在其断裂面的某些部位也有受局部张应力影响的松动带,诸如舒缓波状断裂的平缓段、断裂面转弯的地方、主干断裂与分支断裂交会的地方。
另外,当一条断裂切穿不同岩性的多种地层时,由于岩性的不同导致断裂不同部位裂隙的发育差异明显。
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或同一断裂构造不同部位的地下水由于断裂两盘的岩性、后期充填和胶结程度的不同而出现明显的差异。
断裂透水性差成为阻水断层,而某些阻水断层十分发育的旁侧伴生构造裂隙往往成为储水场所;对于同一条断层而言,上盘较下盘旁侧裂隙发育、岩层破碎程度高;硬脆岩石和层理发育岩石所在断层盘裂隙也相对发育;在断裂复合部位,其导水性增加,因而其突水危险性也大为增大。
(3)断裂的力学性质张性断裂一般是导水和富水的,扭性断裂次之,而压性断裂一般是不导水的。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综述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及周边)1.元谋-绿汁江断裂带(F1)该断裂北起雅砻江与安宁河之间冕宁的牦牛山,向南经磨盘山、得力铺、昔格达、鱼鲊,顺金沙江、元谋盆地东缘至羊街、一平浪,于罗川附近进入绿汁江河谷,至易门三家厂南消失,总体走向南北,全长约410千米。
该断裂为滇中中台陷与武定-石屏隆断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形成于晋宁期,经多期构造变动,对两侧中生界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沿断裂带地球物理场有清楚显示,出现明显重力梯度带和磁异常分界线。
地震测深资料表明该断裂为一条超壳深断裂。
根据断裂的几何结构、组合形态与活动性质等差异,可分成三段。
北段(昔格达以北)分东、西两支:东支磨盘山断裂,北起于马六村,与西支斜接,向南经磨盘山、白马、马槽等,止于红石井南,长约190千米,沿断裂有多期岩浆活动,新生代以来,具左旋压扭性质,切错昔格达组(Q1)地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西支得力铺断裂,北起冕宁西,南经马六村、得力铺至普威盆地,长约150千米。
依据断裂上覆无构造形变的第四纪堆积物14C 测龄及断层泥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其明显的新活动时间为12万年前的中更新世。
中段(昔格达至一平浪),断裂线性结构较单一,长约100千米,显示挤压逆冲性质;断裂对早第四纪形成的昔格达、红格、元谋、羊街等盆地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切割昔格达组(Q1)地层,显著活动为15万年前,该段20世纪曾有过5次中强地震记录,最大地震为1955年鱼鮓6 3/4级地震。
南段(一平浪北以南)由数条分支呈束状沿绿汁江延伸,多处有北东向、北西向断层交切,断裂带此段的东支绿汁江断裂,北起一平浪,向南经干海子、罗川、三家厂,长约100千米,控制了罗川等一系列小型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其中见早第四系褶皱等构造变形,反映最新活动时段为中更新世。
西支罗川-大庄断裂,自一平浪北,向南经一平浪、罗川西缘,大庄至法表,长约80千米,对一平浪、大庄等小型第四纪断陷盆地亦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下更新统构造变形显示其强烈新活动时间应为中更新世。
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简介之一——断裂特征介绍
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简介之一——断裂特征介绍2010年第3期张修杰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简介之一——断裂特征介绍总第139期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简介之一——断裂特征介绍张修杰(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510507)摘要:本文对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特征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介绍,旨在让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能对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关键词:地质构造;断裂特征;简介1区域地质构造概况广东省地质构造属华南活化地台的一部分,地壳活动频繁而强烈.广东省地质构造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多期性,各次构造运动形式各不相同,构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构造图象.广东省自震旦纪以来的地质构造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地槽发展阶段,准地台发展阶段和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四个构造旋回,即加里东旋回,海西一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五个构造运动,即加里东构造运动,海西构造运动,印支构造运动,燕山构造运动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各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和激烈程度都不尽相同.地槽发展阶段的构造旋回为加里东旋回,包括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属早古生代.此时广东地区基本上是汪洋一片,接受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沉积,隐约显示的水下隆起带及沉降带构成广东省最古老的构造格架,总体构造方向为北东或北东东,为后期发展阶段中广东构造轮廓的变迁奠定了一定基础.志留纪末发生了强大的加里东运动,其表现以褶皱作用为主, 使区内地层强烈挤压,形成紧密线型褶皱和逆掩断层,岩层普遍变质,局部有中酸性岩浆岩侵人和混合岩化作用,主应力方向主要为北北西方向.加东里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北东东和东西向展布的褶皱构造骨架,地壳上升,海水退出, 结束了地槽发育历史.准地台发展阶段的构造旋回是海西一印支旋回,包括从泥盆纪至中三叠世,属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晚古生代构造运动比较平缓,虽然发生过多次海进,但很少有剧烈的地壳变动,海西运动对广东影响不明显.中三叠世后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印支运动,它是继加里东运动之后的一次重大构造变革运动,使晚古生代地层形成过渡型褶皱和一系列同向的冲断层,该期运动的构造方位多变,主要形成北北东方向的褶断带,早古生代构造也经受了进一步改造,至此,基本上形成了广东地质构造雏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的构造旋回是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包括从晚三叠世至今.该期发生了二次大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燕山运动是在基底形成以后影响最深远,最广泛,活动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目前,广东省的构造轮廓和地貌轮廓都是此次运动奠定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大幅度的断裂活动,多期次岩浆活动和频繁的沉积间断.燕山运动使晚三叠世至早第三纪的地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褶皱,断裂活动加剧,形成北北东向冲断层,断裂带长可达数百至上千千米,动力变质带宽达数千米.广东省深大断裂如吴川一四会,恩平一新丰,莲花山断裂,河源断裂等均由该运动形成.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是燕山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其特点是不均衡断块运动.受北东及东西向断裂的共同?31?2010年第3期广东公路勘察设计总第139期影响,雷州,琼北断陷急剧发展,终于使海域陷落导致海南岛从此与大陆分离.挽近时期,构造运动仍有明显表现,广东大陆架存在下沉的趋势, 而大陆则山脉耸峙,沿海地区发生多次升降运动,造成了广东省复杂的海岸地貌,表明广东省地壳升降运动在继续发展.频繁的地震,尤其是集中于南澳,河源,吴川一四会,恩平一新丰断裂带及雷琼东西向构造带上常见的多发性强震亦表明广东省地壳仍在活动之中.广东地质构造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参差出现,组成了一幅颇为复杂的构造图象.一般来说,地质演变阶段不同其特征亦各异:地槽发展阶段, 以紧密线型褶皱为特征,断裂虽发育但居次要地位;准地台阶段,以形成过渡型褶皱为特征,许多地区褶皱与断裂同等发育;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以强烈的块断作用为特征,断裂特别发育,褶皱作用较弱.2断裂特征广东经历了多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方向不一,性质不同的断裂.这些断裂,尤其是深大断裂与表层和深部物质的位移有密切关系,对广东地质构造的发展起了明显的控制作用,其分布见"图1广东深大断裂示意图".下面将广东省公路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深大断裂特征按方位进行简单介绍.探断裂.0一昊川一四会深断裂带I@一愚平一新丰探断裂带,@一河源深断裂带'④一莲花山探断裂带I@一栅安一瞢宁踩断裂带?@一汕头一惠来深断裂带,⑦一南决踩断裂带,@一拂冈一事良深断裂偌,@一高甍一惠来琢断裂骨10一琼州海峡深断裂带.大断裂t(1)郴县一怀集大断裂l(2)罗定-悦城大断裂I(3)置于弧形大断裂I(4)信宜一糜江大断裂I(5)潭爷大断裂,(6)紫金-博罗大断裂,(7)九峰大断裂I(e)贵求大断裂?(9)邀攫大断裂l(to)芏五一文教大断裂l<lD昌江-璩海大断裂I(12)尖蜂岭一大吊罗大断裂I(13)九所一菠水大断裂j(14)饶平?大埔大断裂I(15)河篓一惠来大断裂,(16)三堋一西槐山大断蓥}图1广东深大断裂示意图2.1东西方向断裂(1)佛冈一丰良断裂带:位于北纬23.3O一24.10之间,局部地段扩散到24.20.主体分布于怀集,佛冈,河源,五华,丰顺,潮安一线,广东?32?境内断续延伸约6OOkm,宽约20—70km.主要由东西走向的冲断裂,潜伏基底断裂以及燕山期侵人体,火山岩盆地和隆起所组成,常伴有北西,北东和南北方向的扭张性裂隙作为它的配套构2010年第3期张修杰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简介之一——断裂特征介绍总第139期造.它实际上是横亘广东中部的一条构造岩浆活动带,主要由两条近平行延伸的佛冈一丰良断裂和清远一安流潜伏基底断裂组成,整体上走向近东西,以倾向北为主,主要为压性,可能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时期,后继续活动,以燕山期活动时为最强烈.该断裂带多被后期断裂切割呈断续状,在广东省大致可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以东段最为发育,各段内由大小不同的断裂组成.沿着佛冈一丰良断裂带热泉密集,约有30个热泉和2个热矿田分布.该断裂带与北东向断裂带交按部位,常有小震群和高温热泉相伴生,显示了挽近时期的活动性.(2)高要一惠来断裂带:该带位于北纬22.40一23.l0之间,分布于罗定,高要,广州,惠阳,海丰,惠来一线,往东插入台湾浅滩.断裂带由东西走向的冲断裂,潜伏基底断裂组成,长800km余,宽10—50km,倾向多变,倾角40.一80..断裂带分别被吴川一四会,河源,莲花山断裂所分割而出露不连续,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三段.东段:在惠阳一海丰一惠来一线,长达200km,扩散宽达50km.总的来说,该段强度较弱,分布比较零星,形迹比较短促;中段:被夹持于吴川一四会和河源断裂带之间,沿断裂广泛发育拼压破碎,硅化,糜棱岩化带.广州瘦狗岭处见其切割了上白垩统,震旦系和花岗岩,倾向南, 为正断层;西段:位于吴川一四会以西的罗定,信宜等地,该段强度较弱,由多条断裂组成.高要一惠来断裂带可能在加里东时期产生,形成于印支运动时期,在燕山运动期间活动更为强烈. 历史上破坏性地震在该带较集中,其中东段地震较强,西段较弱.该断裂是全新世以来还在活动的断裂.2.2南北方向断裂广东省南北方向断裂不发育,规模较小,多分布于东西向佛冈一丰良断裂带以北,从区域上说,它们是湘,赣,闽三省相同构造向南延伸的继续,大致可分为六个带,其中连阳一新兴断裂带比较显着,规模相对较大.该断裂带位于东经l12.15,自湘南嘉禾,临武至粤西北三连一带,是该构造强烈发育段,向南穿越吊藤岭,广宁古水, 高要乐城,新兴中和一带,止于恩平横陂附近,省内断续长约350km,走向近南北,多倾向东,局部倾向西,倾角从3O度至80度不等.性质多为压性,局部兼有扭性,可能发生于加里东运动期,形成于印支运动期.2.3北东方向断裂(1)汕头一惠来裂带:北起于福建泉州,漳浦一线人广东境内,经饶平,汕头,惠来一线,于陆丰甲子镇潜入南海.广东陆地部分长150km,宽数千米,整体呈45.一50.方向延伸.东北段大部为第四系覆盖,断裂形迹断续出露,沿断裂带广泛发育有动力变质现象;西南段在潮阳,惠来一带,断裂形迹连续性较好,穿行于花岗岩之中,发育动力变质带,常见压碎,糜棱岩化花岗岩.惠来至碣石一带的海岸线及滨海第四系沉积均与断裂带走向平行,对海岸地貌有控制作用.该断裂带形成于燕山运动第三幕,控制了燕山期岩体的分布.温泉沿断裂带呈线状排列.该带在历史上重复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说明该带仍在活动.(2)潮安一普宁断裂带:北自福建人广东境内,经饶平,潮安,普宁,陆丰一带,自汕尾入南海.广东境内陆地部分长达210km,以潮安一普宁断裂为主断裂,两侧分布有一系列的平行断裂束,总体走向北东45.一50.,断裂带穿行于上三叠一下侏罗统砂页岩,上侏罗统火山岩及燕山三,四期花岗岩之中,倾角50.一80..断面沿走向及倾向均呈舒缓波状,断裂性质为压扭性,该断裂带形成于燕山运动第三幕,表现为多期的岩浆侵人.温泉沿断裂带呈线状排列.沿该带在三饶,潮安,普宁,揭阳段,历史上均发生过破坏地震,说明该带仍在活动.(3)莲花山断裂带:北东端自福建华安进人广东省,经大埔,顺延莲花山脉至海丰,惠东,宝安,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人南海,复又于万山群岛,高拦列岛附近出现.广东境内延长约?33?2010年第3期广东公路勘察设计总第139期500km,宽20—40km,局部可达60km.莲花山断裂带是广东主要断裂带之一,具有多旋回活动的基本特征.该断裂带是一条强烈的挤压破碎带, 由120多条断裂所组成.根据它们的产出部位可分为东,西两断裂束.东断裂束统称为大浦一海丰断裂,分布于莲花山东南侧,由河婆一河田一汤湖,梅陇等l3条主干断裂组成,走向4O. 一5O.,倾向南东,倾角40.一70.;西断裂束统称为五华一深圳断裂,分布于莲花山西侧,由白宫一羊石脑,五华一深圳等l4条主干断裂组成, 走向30.一50.,倾向北西,倾角4O.一85..上述两断裂柬在平面上,象两条平行的铁轨呈北东一南西向伸驰不辍,东北段方位偏北.断裂性质为压扭性,推测起源于加里东运动,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挽近时期活动强烈,大埔,丰顺,海丰一带,历史上常发生破坏性地震,近期仍有地震发生,因而是广东省着名的活动性断裂.(4)紫金一博罗断裂带:位于五华,紫金,博罗,东莞一带,推测斜贯珠江口至台山广海湾入南海.整体上呈北东5O.一6O.方向延伸,陆地上长约360km,由紫金一博罗断裂和樟木头断裂组成,单条长在200km以上,主要倾向南东,倾角4O.一80.,局部陡立或向北西倾斜.它控制了燕山期花岗岩体的分布,复又切割了它们.地层普遍发育糜棱岩化,角砾岩化,片理化.北段金鸡组,桥源组,漳平组,高基坪群与燕山三期花岗岩常呈断层接触.南西段构造形迹比较微弱.断裂性质为压扭性,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兴宁一博罗一线出露温泉4个,地震活动频繁,但强度均很低,断裂带有一定活动性.(5)河源断裂带:位于兴宁,罗岗,龙川,河源至博罗湖镇一带,长230km,宽20—30km.由灯塔一客家水断裂,人字石断裂,河源一龙川断裂等组成,断裂多呈平行雁列相随.总体走向北东,局部呈北北东和北东东向,呈"S"形弯曲,断面主要倾向南东,倾角低缓者多为30.一5O.,也有陡倾者呈70.一80..沿断裂带见强大硅化构造岩带.形成于印支期,沿线温泉发育,地震活?34?动频繁且强度较大,河源新丰江处是广东省三大地震中心之一.(6)恩平一新丰断裂带:该断裂带为恩平一苍城,鹤城一金鸡,广州一从化和连平一新丰诸断裂的总称.断裂带所经地段,挤压破碎广泛发育花岗岩,主要为糜棱岩化或压碎花岗岩.总体走向4O.,呈舒缓波状延伸,广东境内长约450km,宽5—20km.该断裂带一般分为三段,东北段的连平一新丰一带,由青云山,增城,独石山断裂组成,断面绞扭,倾向不定,倾角5O.一6O.. 中段由从化神岗,广从断裂组成,倾向北西,倾角4O.一60..西南段由海陵一恩平一苍城,鹤城一金鸡,均安断裂组成,平面上该组断裂在鹤城一带收敛,在海陵岛一带撒开呈喇叭状.恩平一新丰断裂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可能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时期,海西和印支运动均有活动,燕山运动期间活动更加频繁.出露温泉l7处,最高温度达83.,着名的从化温泉位于此带.该带地震活动频繁且震级高,由北向南地震由弱到强.据历史记载,该带震中烈度大于六级的地震有4次,如1969年7月26日阳江6.3级地震即属此带,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台山广海地区小震活动频繁.阳江是广东省三大地震中心之一.(7)吴川一四会断裂带:该断裂是一条斜贯广东省中,西,北部的挤压破碎带.在广东境内全长超过800km,宽15—20km.总体呈2O.一4O.方向延伸.断裂带自吴川向东北经阳春,云浮,四会,广宁插入于英德犀牛一带,与仁化一英德断裂会合,在韶关附近分为两支:一支沿南雄盆地与江西大余一兴国—南城断裂相接,另一支往北插入江西遂川,沿赣江断裂北行与郯城一庐江断裂带相连.西南段也明显分为两支,其中一支进人吴川1后,潜伏于雷琼断陷之下,在海康乌石港附近插入北部湾,另一支沿阳江织簧断裂下海而进入大竹洲岛.据历史记载和不完全统计,断裂带经过的地段及其邻侧发生过Ms>4.75级强震8次,3—4.75级有感地震86次.地震活动有从北向南逐渐增强的趋势.断裂带中出露温2010年第3期张修杰广东省区域地质构造简介之一——断裂特征介绍总第139期泉3O多处,温度变化在23—81oC之间,温度和数量一般东北段偏低,偏少,西南段普遍偏高.该断裂是活动性断裂.(8)罗定一悦城断裂带:位于高要,德庆,云浮,罗定一带,西南段进入广西岑溪,广东境内延长约160kin,由一系列走向北东的压剪性断裂组成.主干断裂见于罗定盆地西北侧,主要有禄步,六都,大湾,涌坑断裂,东南侧有尖岗顶断裂, 单条长在20km以上,有的超过lOOkm,一般倾向北西,倾角较陡.该断裂在空间上连续性较好,卫星照片和航空照片上都有明显的信息显示,断裂东北段被吴川一四会深断裂带裁成数段.主干断裂控制了晚古生代罗定盆地北部边界.它的雏形始于加里东运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都有表现.沿断裂带地震活动较少,只是在罗定往悦城方向有小地震分布,可定为活动断裂.(9)郴州一怀集断裂带:位于粤西北区的怀集,阳山,连县及粤北区的乐昌一带,南人广西苍梧,岑溪,北进湖南茶陵,郴州,广东省全长300km.该断裂由两组平行断裂束组成,中间夹持晚古生代的过渡型褶皱,并有中,新生代红色构造盆地,总体走向2O.一25.,西南段偏转为35. 一45..西断裂束一般倾向北西,东断裂束一般倾向南东,呈叠瓦状逆冲断层出现.该断裂带历史上很少发生破坏性地震,但小地震不断,具有一定活动性.2.4北西方向断裂北西向断裂是一组现代活动性很强的断裂,主要发育于沿海地区,按一定的间距排列,规模较北东方向断裂小,形成时间较晚,一般均切割了其它方向断裂,多以压性,压扭性为主.(1)饶平一大埔大断裂:又名黄岗河断裂,北起蕉岭,大埔,经饶平,西澳人海.广东境内长150km,走向320.,倾向近直立.主要由双溪,帽山,嶂溪,竹笈等断裂组成,它们穿行于晚三叠世一白垩纪地层中,沿断裂带发育压碎岩,片理, 劈理等,线性构造明显.断裂早期有顺钟向扭动,晚期有反钟向扭动的特征.地震活动多集中在断裂带两端,1918年南澳7.3级地震可能说明其为发震构造,晚更新世仍有活动,具有较新的活动性.(2)韩江大断裂:该断裂沿韩江经潮州,樟林人南海,由韩江断裂和古巷一澄海断裂组成.广东陆地长约90km,呈北西320.方向延伸,倾向北西.地震活动沿断裂呈带状分布,破坏性地震发生在主干断裂上,1067年潮州发生6.75级地震, 说明该断裂是一条活动性较强断裂.(3)榕江大断裂:该断裂北起丰顺县北斗,经汤坑,新亨,榕城,沿榕江,牛田洋,濠江人海.走向北西320.,倾向不稳定,倾向北东或南西,倾角7O.一8O.,长约lOOkm,宽约200m,由多条断裂组成,线性构造清晰,属正断层,步盘下降约lOm,根据水准测量结果,1976年一1986年最大为1.4 mm/y,平均为0.86mm/y,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沿断裂带有一定地震分布,地震震级断续,大小均有,如1895年在揭阳发生6级地震, 1995年11月12日在此北端丰顺发生了4.7级地震,说明该断裂有较大活动性.(4)普宁大断裂:该断裂又名练江断裂,北起于普宁石圩一带,经流沙往南沿大南山东侧至田心人海.总体走向290.,倾向北东,倾角70.一80.,断续延伸约70kin.断裂两侧地貌反差强烈,西侧为高程300—600m的大南山低山丘陵区,发育四级夷平面;东侧为宽广的练江平原.山前可见多处断层三角面,沿断裂带洪积扇,跌水,温泉时有分布.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无破坏性地震,仅有2—4级地震零星分布.可见断裂略有活动性,但活动程度不高.(5)惠来大断裂:沿惠来的峡岭,隆江一带发育,由鸭池肚,船埔头,大坪,华山等十多条断裂组成,往西北可能延人河源,连平一带,断续延长200km,总体走向320.,倾向北东,倾角65..穿行于不同时代的地居中并控制了燕山期花岗岩, 火山岩的发育,复又切割了它们,断裂中挤压破碎,糜棱岩化,片理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叶腊石化发育,大断裂水平错位比较明显,多作反钟?35?2010年第3期广东公路勘察设计总第139期向滑移.早期具张剪性,晚期具压剪性特征.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1970年以来仅有2—3级地震沿断裂零星分布.可见断裂略有活动性,但活动程度不高.(6)珠江口断裂:又称文冲一狮子洋断裂或文冲一威远断裂,它自文冲沿狮子洋,过威远,直到深圳湾而达珠江口.断裂走向335.,倾向南西,倾角8O.,延伸近lOOkm.在广州石化厂附近见断裂带出露,以硅化岩为主,次为碎裂岩和硅化角砾岩,宽20余米.在虎门大桥桥址区见该断裂.沿断裂带地震活动水平很低,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仅有3次4级左右地震沿断裂带分布,近年来在深圳蛇口地区,大屿山以南海域发生多次呈北西向排列的地震,表明该断裂有一定的活动性.(7)白坭一沙湾大断裂:又称炭步一大沥断裂,北起花都白坭,向南东经南海官窑,松岗,陈村至番禺沙湾,沿蕉门出伶仃洋,长约lOOkm,走向北西330.,推测倾向南西,倾角大于50.,南西盘下降,北东盘上升,表现为正断层.沿该断裂?36-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一般震级不大,最大的为1683年的5级地震,其次1997年在三水发生的3.7,4.4级地震,说明该带具有一定的活动性.(8)西江大断裂:该断裂是控制珠江三角洲盆地西缘的区域性断裂.它基本上沿西江河谷延伸,大部分被水系或第四系覆盖,全长约150km,整体走向北西310.一330.,倾向北东,倾角大于45.,由多条平行断裂组成,呈斜列式排列.断裂主要由硅化,片理化,糜棱岩化压碎岩,角砾岩等组成.它大体上可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主干从磨力门往北经江门外海延至南海九江附近,通过九江大桥桥址处,在西江河道发现其形迹.破碎带宽约40—50m,倾角较陡,达6O.一80..西支断裂情况亦基本相似,西江中游金马大桥桥址处西端发现其形迹.沿该断裂,地震成带状分布,最大震级5级,破坏性地震分布在西江断裂南北两段,如南段1905年在磨刀门发生5 级地震,北段于1445年在四会附近发生4.75级地震.表明该断裂是一条中度的活动断裂.。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
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云南省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描述(昆明地区及周边)1.元谋-绿汁江断裂带(F1)该断裂北起雅砻江与安宁河之间冕宁的牦牛山,向南经磨盘山、得力铺、昔格达、鱼鲊,顺金沙江、元谋盆地东缘至羊街、一平浪,于罗川附近进入绿汁江河谷,至易门三家厂南消失,总体走向南北,全长约410千米。
该断裂为滇中中台陷与武定-石屏隆断束三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形成于晋宁期,经多期构造变动,对两侧中生界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沿断裂带地球物理场有清楚显示,出现明显重力梯度带和磁异常分界线。
地震测深资料表明该断裂为一条超壳深断裂。
根据断裂的几何结构、组合形态与活动性质等差异,可分成三段。
北段(昔格达以北)分东、西两支:东支磨盘山断裂,北起于马六村,与西支斜接,向南经磨盘山、白马、马槽等,止于红石井南,长约190千米,沿断裂有多期岩浆活动,新生代以来,具左旋压扭性质,切错昔格达组(Q1)地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西支得力铺断裂,北起冕宁西,南经马六村、得力铺至普威盆地,长约150千米。
依据断裂上覆无构造形变的第四纪堆积物14C 测龄及断层泥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其明显的新活动时间为12万年前的中更新世。
中段(昔格达至一平浪),断裂线性结构较单一,长约100千米,显示挤压逆冲性质;断裂对早第四纪形成的昔格达、红格、元谋、羊街等盆地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切割昔格达组(Q1)地层,显着活动为15万年前,该段20世纪曾有过5次中强地震记录,最大地震为1955年鱼鮓6 3/4级地震。
南段(一平浪北以南)由数条分支呈束状沿绿汁江延伸,多处有北东向、北西向断层交切,断裂带此段的东支绿汁江断裂,北起一平浪,向南经干海子、罗川、三家厂,长约100千米,控制了罗川等一系列小型第四纪断陷盆地的发育,其中见早第四系褶皱等构造变形,反映最新活动时段为中更新世。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肖广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100844)摘要:结合既有铁路隧道工程经验,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岩爆、活动断裂带、高地温、高压富水断层等典型复杂地质条件,分析其特点并提出修建技术对策。
高地应力软岩的特点是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主要对策为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机械化施工、优化工艺工法、快速封闭成环等;岩爆的特点是预测难度大、对施工安全和工效影响大,主要对策为微震监测、释放地应力、加强支护、设备和人员防护等;高地温的特点是恶化作业环境、降低工效,主要对策为按照温度分级采取洒水、加强通风、冰块或机械制冷等降温措施;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是地质破碎、断裂带错动直接破坏结构,主要对策为大刚度环形衬砌、预留变形及补强空间、组合宽变形缝等;高压富水断层的特点是施工易产生突泥突水,主要对策为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泄水、加固地层、加强支护等。
相关修建技术对策可为川藏铁路隧道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川藏铁路;高地应力;软岩;岩爆;高地温;活动断裂带;高压富水断层;修建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12-0035-08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12.0350引言近年来,随着铁路隧道建设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也在逐步提高,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和隧道强国[1]。
赵勇等[2-3]通过工程试验和现场实践研究提出软岩大变形铁路隧道的变形机制和处治措施,在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得到成功应用;韩侃等[4]依托拉林铁路巴玉隧道分析岩爆典型特点,确定防治岩爆的动态施工技术;雷俊峰[5]从拉日铁路吉沃希嘎典型地热隧道产生高地温的原因与特征着手,从多个方面制定工程对策;耿萍等[6-7]通过数值计算和工程试验,研究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响应特性和设防措施;张金夫等[8]在大瑞铁路大柱山隧作者简介:肖广智(1964—),男,正高级工程师。
天津海河隐伏断裂构造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区段划分
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规律。最后,我们运用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渤海活动 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渤海活动构造具有以下特征:新生代以来,渤海及 其周边地区发生了明显的构造运动,表现为强烈的挤压和抬升;渤海内部的构造 运动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和分段性;渤海周边地区的强震主要发生在构造活动 的地带。
提高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力。此外,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开展地震应急救 援演练,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后,重视地震科普教育,让公 众了解地震的成因、规律和应对措施,提高全社会的地震安全意识。
总之,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了解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 活动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对于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具有重要意 义。我们应该地震安全问题,加强地震监测、抗震设计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的来说,新构造、活动构造和地震地质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共 同构成了地球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深入理解。这些研 究领域不仅揭示了地球的结构和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工 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感谢观看
在地震危险性区段划分上,我们需要根据海河断裂的活动特征和地质环境进 行。针对不同区段的危险性,我们需要制定不同的防范策略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 施。这种区段划分的做法,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地质情况时更加灵活和有针 对性。
总的来说,天津海河隐伏断裂构造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区段划分的研究具有 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海河断裂的特征和活动规 律,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地震灾害的发生,保障天津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
活动断裂特点
关于活动断裂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8.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重大工程场地应进行活动断裂勘察。
活动断裂勘察应查明活动断裂的位臵和类型,分析其活动性和地震效应,评价活动断裂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方案。
活动断裂的勘察和评价是重大工程在选址时应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重大工程一般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如医疗、广播、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
重大工程的具体确定,应按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和各行业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大型工业建设场地或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甲类、乙类及部分重要的丙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工程。
当前国内外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在勘察和评价活动断裂中一般都可以通过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就可以满足要求,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行专门的勘探和测试工作。
搜集和研究厂址所在地区的地质资料和有关文献档案是鉴别活动断裂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只要搜集、分析、研究已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料,就能基本查明和解决有关活动断裂的问题。
在充分搜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进行航空相片、卫星相片解译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调查,开展工程地质测绘是目前进行断裂勘察、鉴别活动断裂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15.8.2断裂的地震工程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500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年内,可能发生M≥5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2.非全新活动断裂:一万年以前活动过,一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活动的断裂。
全新活动断裂分级指标断裂分级活动性平均活动速率ν(mm/a)历史地震震级MⅠ强烈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ν>1M≥7Ⅱ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1≥ν≥0.17>M≥6Ⅲ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动ν<0.1M<65.8.4断裂勘察,应搜集和分析有关文献档案资料,包括航空相片,区域构造地质,强震震中分布,地应力和地形变,历史和近期地震等。
活动断层的演变与运动特征
活动断层的演变与运动特征活动断层是地壳中发生地震的主要部位之一。
它们是由于地壳板块移动产生的,而这种移动可能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或是地壳板块内部发生的产状变形。
本文将探讨活动断层的演变及其运动特征,以供读者了解地震和地壳构造的基本知识。
活动断层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育、成熟和消亡。
在发育阶段,断层的滑动剪切开始,在地壳中形成了一个破裂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层逐渐成熟,滑动剪切增加,地壳岩石的破裂程度也加剧。
最终,当断层处于成熟阶段时,它的滑动剪切达到最大程度,地壳岩石出现断裂断层。
活动断层的运动特征是地表和地下的地震活动。
当断层滑动产生足够大的剪切应力时,地震就会发生。
地震是由于地壳中的能量积累超过了岩石的抗破坏能力而产生的,这种能量的释放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地震活动通常会伴随着地面的震动、地表的位移和地壳的破裂断裂。
活动断层的运动特征还包括地壳的抬升和沉降。
在断层上,岩石的滑动剪切会导致地壳的运动,使地表的某些区域上升或下降。
当地壳在活动断层附近上升时,会形成地下岩石的褶皱和山脉。
而当地壳在活动断层附近下降时,会形成地表的下陷和盆地。
这种地壳抬升和沉降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重要影响。
活动断层的运动特征还包括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级是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使用里氏震级或体波震级进行评估。
活动断层的地震可能具有不同的震级,从微小的震感到破坏性的大地震。
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断层的深度会直接影响地震的破坏范围和影响程度。
最后,活动断层的演变和运动特征是研究地震和地壳构造的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的发展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震灾害的原因和机制,为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活动断层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对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推进地质学和地震学的发展。
总之,活动断层的演变与运动特征是地震和地壳构造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了解其发展过程和运动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灾害的形成原因,为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第3章城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一、区域地壳稳定性因素二、区域地壳活动深部构造特征三、区域现代地壳活动性特点四、区域断裂活动特征五、区域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六、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七、区域地壳稳定性分级(区)及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岩石壳内,正在进行的地质、地球物理作用对地壳表层及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即是在地球内动力作用下地壳形变、断裂位错形成的地质灾害影响人类和工程建筑的安全程度。
•城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在地壳内动力作用下,城市所处区域由于现代地壳变形、断裂活动、地震活动、岩浆及火山活动等影响下,地壳相对稳定程度以及对城市工程建筑的影响程度。
一、区域地壳稳定性因素•1. 地壳结构和组成•2. 地壳的动力条件•3. 现代地应力场•4. 现代地壳变形•5. 活动断裂•6. 地震活动•7. 火山活动•1. 地壳结构和组成•地壳厚度、组成、分布及变化情况以及深大断裂及其分布、活动性等•2. 地壳的动力条件•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如重力梯度带、布格异常变化带、地热场的变化—高热流值带以及压强变化等。
•地球的重力场是重力势的梯度,可以通过重力测量、天文大地测量和观测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扰动来求得。
由于重力均衡作用,重力场可以反映地幔以及地壳、地幔边界的起伏状况,称之为地壳均衡。
•地球重力场:地球上由于物质密度各处存在差异,使得地球重力场并不均匀。
NASA“葛雷斯”重力探测卫星得出的地球重力分布图,红色代表高重力区域,蓝色则代表低重力区。
地热场•火山、热泉以及成矿热流体都表明地热是客观存在的。
地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板块运动、地震,还有高山的隆升等等都是由地热的差异引起的。
•地热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放热形成的,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扩散的方式向外传递,在此过程中出现矿物相转变、地幔对流、岩浆喷发等地质作用。
•3. 现代地应力场(构造应力场)•现代应力场特征、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及剪应力的分布、大小、方位变化等。
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
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疲劳断裂是指材料在反复加载下发生的断裂现象,通常发生在金属材料中。
与静态加载下的断裂不同,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
1.断口形态:疲劳断裂的断口通常呈现出平面状的特点。
与静态断裂相比,疲劳断裂的断口形态更为平整,几乎没有韧突。
这是因为在疲劳断裂发生时,材料受到反复加载,导致断裂表面的塑性变形局部消失,使断口面显得平滑。
2.断口特征:疲劳断裂的断口通常呈现出沿着材料加载方向的特征。
即在金属材料的拉伸方向上会出现沿着材料加载方向延展的沟槽状断裂面。
这是因为在疲劳断裂过程中,裂纹的扩展方向通常与应力主轴方向(加载方向)垂直。
断口上也常见到横向的细小裂纹。
3.层状纹理:疲劳断裂的断口表面常常呈现出层状纹理。
这是由于疲劳断裂过程中,材料内部的裂纹扩展速度会与外部加载频率一致,导致断口形成沿裂纹扩展方向的“疲劳纹”或称为“疲劳条纹”。
这些纹理一般与材料的晶粒方向垂直,并且逐渐扩展进入材料内部。
4.波纹状断口:疲劳断裂的断口表面通常呈现出波纹状的特征。
这是由于裂纹在扩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晶粒,在晶粒界面处会发生细小的局部塑性形变,导致断口表面呈现出波浪状。
5. 轭型断口:在一些情况下,疲劳断裂的断口会呈现出轭型(chevron)的特征。
轭型断口是指裂纹扩展迅速并呈现出V字形的形状,类似于牛轭。
这种断口形态通常出现在晶粒细小且均匀的材料中,例如高强度钢。
6.焊缝位置:在焊接结构中,疲劳断裂通常在焊缝附近发生。
这是由于焊接过程中引入了应力集中、晶界腐蚀等因素,导致焊缝附近的材料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
总之,疲劳断裂的断口特征包括平面状的断口形态、沿加载方向的断口特征、层状纹理、波纹状断口、轭型断口等。
这些断口特征能够帮助工程师分析疲劳断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疲劳断裂的发生。
张家口—宣化盆地断裂特征与活动性研究
张家口—宣化盆地断裂特征与活动性研究周江林;尤惠川;唐方头【摘要】运用地质地貌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年代测定等方法,对张家口—宣化盆地的四条主要断裂(张家口断裂、万全断裂、洗马林—水泉断裂和洋河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活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获得其活动时代、活动速率等参数.研究表明:上述断裂第四纪期间持续活动,以脆性变形为特征;总体上NW向断裂以高角度的正(或逆)倾滑断层为主,NE或NEE向的断裂以高角度的正断层为主;盆地内活动断裂总体来说活动强烈,多处可见断裂正断运动及左旋走滑运动的地质剖面,早更新世以来单条断层的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大于0.07~0.30 mm/a,总垂直活动速率可能达到1.33 mm/a.【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5(037)003【总页数】8页(P702-709)【关键词】张家口—宣化盆地;活动断裂;构造变形;活动性【作者】周江林;尤惠川;唐方头【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642;P542.3Key words: Zhangjiakou-Xuanhua Basin; active fault;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ctivity张家口—宣化盆地处于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1],如1625年怀安—天镇6级地震和1998年张北6.2级地震[2-3]。
盆地三面环山,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位于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与山西地震构造带的交汇区,盆地构造复杂,受NWW向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和NNE向山西断陷带的复合作用[4-5]。
张家口—宣化盆地所在区域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古近纪时期,该区处于剥蚀环境,形成准平原化地形。
新近纪期间,断裂活动使早期准平原分化、瓦解,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与周围的隆起断块(山地)一起形成盆岭构造[6-7]。
活动断裂特点
活动断裂特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关于活动断裂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8.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重大工程场地应进行活动断裂勘察。
活动断裂勘察应查明活动断裂的位置和类型,分析其活动性和地震效应,评价活动断裂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方案。
活动断裂的勘察和评价是重大工程在选址时应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重大工程一般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如医疗、广播、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
重大工程的具体确定,应按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和各行业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大型工业建设场地或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甲类、乙类及部分重要的丙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工程。
当前国内外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在勘察和评价活动断裂中一般都可以通过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就可以满足要求,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行专门的勘探和测试工作。
搜集和研究厂址所在地区的地质资料和有关文献档案是鉴别活动断裂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只要搜集、分析、研究已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料,就能基本查明和解决有关活动断裂的问题。
在充分搜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进行航空相片、卫星相片解译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调查,开展工程地质测绘是目前进行断裂勘察、鉴别活动断裂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断裂的地震工程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500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年内,可能发生M≥5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2.非全新活动断裂:一万年以前活动过,一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活动的断裂。
全新活动断裂分级指标断裂分级活动性平均活动速率ν(mm/a)历史地震震级MⅠ强烈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ν>1?M≥7Ⅱ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1≥ν≥7>M≥6Ⅲ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动ν<?M<65.8.4断裂勘察,应搜集和分析有关文献档案资料,包括航空相片,区域构造地质,强震震中分布,地应力和地形变,历史和近期地震等。
陕西地质地貌
陕西地质地貌地貌陕西境内地貌自北而南可分为四个各具特色的地貌单元,即:陕北沙漠高原,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断陷盆地及陕南秦巴山地。
一、陕北沙漠高原陕北沙漠高原区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区,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形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及片沙为主。
沙丘沙地绵延不断,风蚀严重,风沙移动显著,土地沙化普遍。
沙丘、沙地之间湖泊、海子星罗棋布,滩地交错,土地盐渍化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海拔1400—900m,最高处在定边和靖边一带,最低处在神木县。
该区气候干旱,地表起伏不大,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
风蚀风积地貌分布普遍。
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次级地貌类型:(一)沙丘沙地:主要分布在榆溪河西岸与无定河北岸的三角地带、梁镇至定边以北地区、红柳河与芦河之间。
这里各种流动、半固定、固定的新月形沙丘及新月形沙丘链、长条形沙垄和沙滩、平缓沙地交错分布,连续不断,占据了地面的主要部分。
沙丘、沙垄一般长几十米至百米,底宽几十米,高度一般10—30m,少数可达40m,最小2—5m。
在一些较大沙丘之间,常有丘间洼地。
这一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土地沙漠化严重。
(二)草滩盆地: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地区,由一些低缓的内陆小盆地和滩地组成。
地面开阔平坦,由流水冲积、洪积沙土及风积沙土组成。
滩地和盆地中部低洼,有的积水成湖,因长期盐分积累,形成许多盐湖、盐碱地。
仅定边西北部就有大小盐湖11个。
小盆地之间为宽、高几米至十几米的宽缓分水鞍地。
表面坡度3—10°,越向盆地、洼地中心,越平坦。
地下水丰富,水位埋藏浅,夏季水草丰盛,是良好的牧场。
但春冬季风沙危害严重,土地不断沙化,草场持续受到破坏。
另外,在北部边缘与内蒙古接壤地带及榆林附近,分布有一系列湖盆滩地。
其特点是:沙丘沙地环抱湖盆草滩,沙丘高度一般较小,高3—6m,多已固定、半固定。
草滩地主要由冲积沙、粘土组成,地面较平坦,潜水水位埋深十几厘米至一、二米。
断裂分类及其对厂址稳定性的影响
断裂的分类及其对厂址稳定性的影响周和平谷珍耀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有许多重大的工程项目在建或者正在准备建设之中。
众所周知,工程建设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尤为重要,而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断裂及其对厂址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更是工作重点,堪称重中之重。
本文试图从工程地质观点出发,对断裂的分类及其对厂址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某些概念发表一些看法,给出定义,以期对当前工程项目的厂址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前期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活动断裂发震断裂地震一、活动断裂的概念在讨论活动断裂带的概念之前,值得提出和说明的是,在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只引用了“发震断裂”的概念而不是“活动断裂”。
笔者通过工程实践,考虑到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程度和成果以及当前确定发震断裂的技术水平的有限性,我们认为,在厂址可行性研究及工程地质勘察中单纯使用“发震断裂”的概念还不够成熟。
“发震断裂”对于尚未发生强震的地区而言,顾名思义,是可能发生强震的断裂。
但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某些研究得十分充分的断裂可以判定为发震断裂外,对一条断裂往往很难预先做出正确的判断。
尤其是隐伏断裂,有时连断裂的三要素都难以查清,当然就更不容易判别是否为发震断裂了。
一般来说,“发震断裂”只有在地震发生后才可能正确判断。
目前来说,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地震地质工作研究的较多的国家,如日本、美国、苏联,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要预先判定一条断裂将来某个时侯是否发震是不可能的。
通过工程实践以及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发震断裂仅在已发生的地震中有较大意义。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该首先应用“活动断裂”的概念,首先研究“活动断裂”。
活动断裂不但易于被大多数人接受,在野外也易于鉴别,实际上在工程中也广泛应用。
我国是一个大陆地震十分活跃的国家,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八级以上的大地震,从1966~1976年连续发生了13次七级以上的大震,尤其是唐山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疲劳断裂的定义和特点
疲劳断裂的定义和特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疲劳断裂”。
啥叫疲劳断裂呢?简单说,就是一个东西被反反复复地折腾,最后突然就断啦!比如说,你有根橡皮筋,你不停地拉它、松它,拉它、松它,次数多了,某一次“啪”的一声,它就断了,这就是疲劳断裂啦!
疲劳断裂啊,它有好些特点呢。
首先就是隐蔽性超强!就好像一个隐藏
的小怪兽,你平时根本注意不到它,等它突然冒出来搞破坏的时候,你才惊觉:哎呀,咋回事呀!想象一下,一辆汽车在路上跑着跑着,突然某个零件就因为疲劳断裂出问题了,多吓人啊,这不是害人嘛!
还有呢,它具有累积性。
就跟你存钱似的,一次存一点,时间长了就攒
了好多。
零件也是这样,每一次的使用,每一次的受力,都在给疲劳断裂“存钱”呢,等存够了,“哗啦”,就断掉啦!这不就像是你天天熬夜,一天两天觉得没啥,时间久了,身体就撑不住了,出问题啦!
而且疲劳断裂一旦发生,往往后果很严重啊!你想想,飞机在天上飞着,要是哪个关键部件疲劳断裂了,那不得出大事儿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咱可得重视疲劳断裂这个事儿呀!在平时就要做好预防,该保养保养,该检查检查。
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对不?我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一定要对疲劳断裂保持高度警惕,不能让它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搞破坏呀!咱得把这个小怪兽给牢牢看住,不能让它得逞!。
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摘要:本文从伊犁盆地新生代地层的展布、形变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盆地新构造运动的环境及动力来源,研究新构造运动的运动性质和构造特征所具有的明显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认为震荡性和倾斜性是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的重要特点,新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方向为主,垂直升降运动相对较弱,且北部较南部强。
从活动断裂的角度讨论与新构造、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盆地内主要以中、强地震为主。
关键词: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活动断裂;地震引言新构造运动是一次奠定现代地形地貌基本轮廊的最新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形迹与地形的相关性好,保留的地貌标志明显,运动方式和发展趋势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1]。
伊犁盆地是中国天山西段的大型山间盆地,是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地区之一[2],第三纪以来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各种地壳形变,它直接表现在构造演化和地貌形态上,这种活动与本区地震有密切的关系。
1新构造运动的环境及动力来源自中新世(N1)开始的新构造运动在伊犁盆地总体上处在一个侏罗纪末的一盆(伊宁—巩乃斯盆地)两山(阿吾勒拉山和察布查尔山)两断陷(尼勒克断陷和昭苏断陷)区域构造背景下[3],并继承性的开始了以水平挤压为主的新构造活动。
其构造动力既受到来自南部印、欧板块作用的远程效应,又同时受到研究区内西北构造带,尤其是北部博罗科努山的强烈作用,使盆地的新构造运动性质和类型上具有其特殊性(图1)。
图1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背景图Ⅰ-伊宁盆地;Ⅰ1-伊宁—巩乃斯选合断陷盆地;Ⅰ1-尼勒克断陷;Ⅰ1-阿吾勒拉断隆;Ⅰ1—昭苏断陷;Ⅰ1-恰普恰勒推覆山地;Ⅱ-博罗科努山;Ⅲ-哈尔克山;Ⅳ-赛里木-博乐地块;Ⅴ-南天山造山带据区域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特征,结合平原区钻孔及地震地层坡面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伊犁盆地是处于中天山和北天山间的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中的相对下陷的不均衡断陷盆地。
亦即处于整体抬升的天山造山带中的相对下降盆地,新构造运动尤其是垂直升降运动表现相对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活动断裂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8.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重大工程场地应进行活动断裂勘察。
活动断裂勘察应查明活动断裂的位置和类型,分析其活动性和地震效应,评价活动断裂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方案。
活动断裂的勘察和评价是重大工程在选址时应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重大工程一般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如医疗、广播、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
重大工程的具体确定,应按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和各行业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大型工业建设场地或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甲类、乙类及部分重要的丙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工程。
当前国内外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都较为丰富,在勘察和评价活动断裂中一般都可以通过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就可以满足要求,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行专门的勘探和测试工作。
搜集和研究厂址所在地区的地质资料和有关文献档案是鉴别活动断裂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只要搜集、分析、研究已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料,就能基本查明和解决有关活动断裂的问题。
在充分搜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进行航空相片、卫星相片解译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调查,开展工程地质测绘是目前进行断裂勘察、鉴别活动断裂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5.8.2断裂的地震工程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500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年内,可能发生M≥5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2.非全新活动断裂:一万年以前活动过,一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活动的断裂。
全新活动断裂分级指标断裂分级活动性平均活动速率ν(mm/a)历史地震震级MⅠ强烈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ν>1M≥7Ⅱ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1≥ν≥0.17>M≥6Ⅲ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动ν<0.1M<65.8.4断裂勘察,应搜集和分析有关文献档案资料,包括航空相片,区域构造地质,强震震中分布,地应力和地形变,历史和近期地震等。
5.8.5断裂勘察工程地质测绘,除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八章的要求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的调查:1.地形地貌特征:山区或高原不断上升剥蚀或有长距离的平滑分界线;非岩性影响的陡坡、峭壁,深切的直线性河谷,一系列滑坡、崩塌和山前叠置的洪积扇;定向断续线形分布的残丘、洼地、沼泽、芦苇地、盐碱地、湖泊、跌水、泉、温泉等;水系定向展布或同向扭曲错动等。
2.地质特征:近期断裂活动留下的第四系错动,地下水和植被的特征;断层带的破碎和胶结特征等;深色物资宜采用放射性碳(C14)法,非深色物资宜采用热释光法或铀系法,测定已错动层位和未错动层位的地质年龄,并确定断裂活动的最新时限。
3.地震特征:与地震有关的断层、地裂缝、崩塌、滑坡、地震湖、河流改道和砂土液化等。
5.8.6大型工业建设场地,在可行性研究勘察时,应建议避让全新活动断裂和发震断裂。
避让距离应根据断裂的等级、规模、性质、覆盖层厚度、地震烈度等因素,按有关标准综合确定。
非全新活动断裂可不采取避让措施,但当浅埋且破碎带发育时,可按不均匀地基处理。
二、《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活动性断裂划分的时间界限在我国由于第四系的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之间的构造运动是一次大范围的,它引起的断裂活动基本上是一直延续至今。
而且,由中更新世至今几十万年间的具体活动部位也没有多大变化,这个时期以来的活动性断裂与现代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也相吻合。
所以把中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痕迹的断裂,定为划分活动断裂的时间界线比较适宜。
也可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在近代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较强烈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将来(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定为全新活动断裂。
2.活动性断裂的判别特征:中更新世以来的第四系地层中发现有断裂(错动)或与断裂有关的伴生褶曲;断裂带中的侵入岩浆其绝对年龄新或者对现场新地层有扰动或接触烘烤剧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上述两条有充分依据来判断活动性断裂的情况不多,可寻找一些间接地质现象作为判断活动性断裂的佐证,比如:活动性断裂常常表现为在山区和平原有长距离的平滑分界线;沿分界线常有沼泽地、芦苇地呈串珠状分布;泉水呈线状分布;有的泉水有温度升高和矿化度明显增大的现象;有的有一定规律的形态完整的地表构造地裂缝;有的在断层面上有一种新的擦痕叠加在有不同矿化现象的老擦痕之上。
另外,由断层新活动引起的河流横向迁移,阶地发育不对称,河流袭夺,河流一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化遗迹的变位,植被被不正常干扰等。
三、《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林宗元):1、深断裂带与活动断裂深断裂带均是高能量的地震震源。
断裂深度愈大,断裂带(面)所受围压愈大,抗剪强度愈高,破坏所需的剪应力值亦愈大。
因此,产生的应变释放能量高,地震震级就高。
高震级地震是由深断裂形变产生的。
因此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关键是对深断裂的分析与研究。
1.深断裂的地质分析确定深断裂切割深度的地质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火成岩类型、变质岩带的特征和其它特殊的地质标志。
表1深断裂类型及其地质标志断裂类型地质标志基底断裂上部地壳岩浆源的花岗岩、闪长岩、正长岩以及与其成分相应的火山岩带;串珠状沉积盆地的分布地带。
地壳断裂大陆拉斑玄武岩、辉长岩、辉绿岩;中-深变质带;过渡性地壳(相当于冒地槽)残余分布带岩石圈断裂超基性岩、金伯利岩、榴辉岩和幔源辉长岩、玄武岩、细碧角斑岩和蛇绿岩套分布带以及高压变质带(蓝闪片岩带)等;还有幔源火成岩带和标志古大洋地壳(相当优地槽)的残留带2.深断裂的地球物理分析方法深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可显示其现代存在状态和活动性。
其物理特征主要包括重力异常、航磁和地震规律的分析等。
探测深断裂的探测方法主要有重力测量、地震测量(包括天然和人工地震)、航空磁测及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
3.活动断裂的分类、分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的重大工程场地应进行活动断裂勘察。
这里所指的重大工程场地包括大型工业建设场地或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甲类、乙类及部分重要的丙类建筑。
并规定:a.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500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年内,可能发生M ≥5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b.非全新活动断裂:一万年以前活动过,一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活动的断裂。
表2全新活动断裂分级指标断裂分级活动性平均活动速率ν(mm/a)历史地震震级MⅠ强烈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ν>1M≥7Ⅱ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1≥ν≥0.17>M≥6Ⅲ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全新世有微弱活动ν<0.1M<64.活动断裂的鉴别与调查判别活动断裂有地质地貌标志、历史标志和古地震标志,其中以地质地貌标志为主。
(1)地质地貌标志a.活动断裂的线形地貌标志:如沿断裂带的断层崖、断层梯形面及三角面、洪积扇、泉水等;b.活动断裂与河流地貌:河谷、溪流、山脊、冲沟的水平位错,河流同步弯曲或直角转折;断裂两盘阶地发育不对称,阶地级数、阶面高程和阶地类型都不一致,基岩型阶地阶面高程的突然变化;c.活动断裂与盆地地貌:一个单独的盆地周围受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围限时盆地边缘山麓线比较直,或呈折线状,且山坡较陡。
由于断层两盘的差异活动,在横剖面上呈阶梯状陷落,构成一系列的地堑、地垒式构造;正断层形成的封闭洼陷或下陷池塘;d.第四系地层中发现断层露头,并连续或断续分布,第四系最新地层被错开;e.在缺失第四系地层的基岩地区鉴别活动断裂时主要靠发现研究断层破碎带,采取断层泥样品实测地质年龄来确定是否属于活动断裂。
(2)历史标志历史上记录的地震证据和说明、地表错断的证据和说明及断层错动的大地测量记录等。
(3)地震标志断裂的错动引起地震,历史上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的多次中强地震也是断裂活动的标志。
古地震所造成的各种残留的地质现象是识别古地震的主要标志,如:古地震断层、古地震沟、古地裂缝、古地震滑坡、古地震崩塌、古地震液化、古地震湖(塘)沉积层弯曲、褶皱、古地震楔等。
古地震一般是指人类历史有记载以前所发生的地震,广义的古地震主要是指第四系以来的史前地震。
古地震的年代确定一般用地质年代学方法,根据古地震遗迹所处层位和上覆地层的年代来加以确定。
5.断裂最新活动年龄的确定断裂最新活动年龄的确定是活动断裂工程评价的基础。
地震危险性分析对各类工程按其重要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概率标准和风险度。
重大工程概率要求小,相应要求风险度要低,断裂活动周期要求长些。
a.生命线工程和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即乙、丙、丁类建筑)只需考虑全新世时期一万年以来有活动的工程活动断裂。
这类工程以全新世作为活动年龄标准。
b.特殊重大工程(即甲类工程)为保证其绝对安全,应延长断裂的活动年龄段,到晚更新世10万年为标准。
以晚更新世作为断裂活动年龄标准,晚更新世以前的不予考虑。
6、断裂发震的标准断裂最强活动是地震,因此,活动断裂工程评价的直接标准是否具有震中烈度I0≥6°的发震断裂条件,特别重要的工程是否具有震中烈度I0≥8°的严重破坏的发震条件。
因为这时既有高烈度影响要抗震设防,同时又将出现地震断层,建筑物要防止位错。
评价活动断裂发震标准的要点是未来工程使用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震级和震中烈度,断裂如不在工程区域内的要确定邻近强震影响下的影响场的烈度,作为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的依据。
对可能出现的地震断层的发震断裂评价时,要考虑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对产生地震断层的抑制作用,不同类型建筑对起始覆盖层厚度有不同要求,可按照活动断裂埋藏条件分别进行评价。
必须着重指出:第四系地层厚度是指未经受错动的原状厚度,对于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中的断裂,要以其上断点的埋藏深度作为真实厚度评价依据。
因此这里要求:凡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可以第四系地层厚度作为评价依据,可不查清断裂上断点的埋深;但是对于甲类工程必须查清第四系地层中有无隐伏断裂及其上断点的埋藏深度,以真实的厚度作为覆盖影响的评价依据。
7.活动断裂位错的工程防裂评价一次地震中,由于场地条件的不同,引起建筑物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
场地的地震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场地土层软硬及厚度的影响一般土层软弱、覆盖厚度大时,反应谱在长周期部分反应突出。
地震动时间长,在这类场地上建造的长周期建筑物与地基往往产生共振,导致高层建筑破坏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