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的测量
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
![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https://img.taocdn.com/s3/m/39d613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0.png)
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那么,检测核辐射用什么仪器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欢迎阅读!如何测量辐射值是否正常值使用辐射检测仪即可进行检测辐射强度。
放射性测量
![放射性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04b357c3af45b307e97197b8.png)
放射性的应用
• 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军事、地质勘探以及日 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一般人对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了解较多, 但对其它方面的应用了解则更少。
• 另外还存在电子俘获(K俘获 ),它是指原子核俘获 一个壳层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 而产生一个新核的物理过程。
Z AXe Z A 1Y
三、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减的快慢的参数
• 放射性衰变是一个统计过程。在此过程中,单位时 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与现存的原子数成正比。原 子核数目随时间的增长按指数规律减少。
近年来在遏制恐怖活动中也应用于探测含轻元素多的塑 胶炸弹。
§3 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规律
• 一方面,某种元素有一定的半衰期,但另一方面,放 射性元素的衰变又存在随机性,这表现在两方面,首 先,对于这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来说,哪个先衰变哪个 后衰变是不确定的,随机的;其次,虽然某一种元素 的衰变速度是一定的,但并非每一个确定时间间隔期 都有相同数的原子衰变,而是某一时刻有较多的原子 衰变,而另一时间衰变的原子却比较少,一定时间间 隔内衰变的原子数相对于其理论值有一定波动(涨
• 铀系 238 U
• 钍系 232 Th
U • 锕铀系 235
238 U 放射性系列
232 Th 放射性系列
235 U 放射性系列
三个放射性系列的主要特点
• 1) 起始母体的半衰期都在 年以上,因此这三个
系至今能存在于自然界中。108
• 2) 每个系各有一代原子序数为86的气态子体,称
, 为射气。其中属于铀系的叫做氡( )、钍系的叫
探测射线的方法
![探测射线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ba06b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a.png)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 发现α粒子轰
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 1350:P
4 2
H
e
+
27 13
Al
P 30
15
+
1 0
n
反应生成物 P 是磷的一种同位素,
自然界没有天然的 ,1350它P是通过核
反应生成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P 30
15
30 14
Si
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 射性同位素有以下特点:
19.3 探测射线的方法
探测射线的方法
虽然放射线看不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 现象来探知放射线的存在,这些现象主要是:
1、使气体或 液体电离
2、使照相底 片感光
3、使荧光物 质产生荧光
·威尔逊云室利用了射线的电离本 领。
观察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轨迹见教材):
a 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
原因:a 粒子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 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
第十九章 原子核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一、核反应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生成质子和氧17. 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4 7
N
+
4 2
H
e
17 8
O
+
1 1
H
荧 光 屏
氮气
α射线 铝 箔 显微镜
2、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 n:
9 4
Be
+
4 2
He
162C
+
1 0
n
用α粒子、质子、中子等去轰击其它元素 的原子核,也都产生类似的转变。
2、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第二章.放射性测量讲解
![第二章.放射性测量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5037f75022aaea988f0f0e.png)
1)固相测量 用玻璃纤维滤片或纤维素脂滤膜收集 细胞或其碎片等等,含0.4%PPO的甲苯 闪烁液1~3ml。 2)乳状液测量 适用于低水平大体积的水溶性样品, 常用乳化剂如Triton X-100,制成透明或 半透明状。
(二)样品制备: 将样品制备成适合放射性测量的形 式。常用的方法有淋洗法、提取法、分 离法、酸性消化法、碱溶解法和燃烧法 (使样品氧化或燃烧,无化学发光和明 显的淬灭)等。
3、计算机系统、辅助结构和电源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适时采集数据 和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数据并对 仪器进行自动控制。
由于仪器使用的目的、运行的方 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辅助结构,比如 全自动γ 计数器的自动换样装置。 放射性测量仪器的电源分为两类,一 类是直流高压电源,对于闪烁探测器, 主要用于光电倍增管各极分压供电; 一类是低压电源,主要供电子学线路、 计算机、辅助设备运行使用。
(二)淬灭校正的方法 产生淬灭的原因很多,导致不同 样品的探测效率不一致。需作淬灭校 正才能相互比较计数率。淬灭校正就 是要求出每一样品的实际探测效率, 再将其计数率cpm换算成衰变率dpm, 从而将淬灭程度不同的因素消除掉。 常用的方法有:内标准源法 、样品 道比法 、外标准道比法 、H数法等。
2 、样品体积;样品体积增加,漏计 角增大,自吸收也增大,计数效率下 降。因此,测量时需严格使样品体积 一致。 3 、射线的能量;一般来说能量越高 ,穿透力越强,与闪烁体作用产生光 子的几率越低,因此计数率也越低。
4、仪器分辨时间;测量仪能分别记 录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最短时间叫做 分辨时间,若输入的脉冲信号间期小 于该分辨时间,仪器来不及反应而漏 计。漏计在测量较高放射性活度时的 几率更大。因此,高活度样品测量, 宜先取出部分稀释后再测,所得结果 需经过体积校正,换算为原始样品的 计数率。一般井型计数器不宜测量超 过5000cps的样品。
dr的测量范围精确度等级
![dr的测量范围精确度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a03f74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6.png)
dr的测量范围精确度等级
摘要:
一、DR 的测量范围
1.DR 的概念
2.DR 的测量范围
二、精确度等级
1.精确度等级的定义
2.我国DR 精确度等级的划分
3.精确度等级与测量范围的关系
正文:
DR,即数字放射线摄影,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取放射线图像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DR 的测量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到四肢等各个部位的检查。
精确度等级是衡量DR 测量结果精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我国,DR 的精确度等级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一级精确度等级的DR 设备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临床检查需求,二级和三级精确度等级的DR 设备适用于部分特殊检查,而四级精确度等级的DR 设备主要用于科研和教学。
精确度等级与DR 的测量范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精确度等级越高,DR 的测量范围就越小,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也越高。
反之,精确度等级越低,DR 的测量范围就越大,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也相对较低。
利用电离室进行射线剂量测量的实用指南
![利用电离室进行射线剂量测量的实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e151e0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c.png)
利用电离室进行射线剂量测量的实用指南介绍:射线剂量测量是放射监测和辐射防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电离室是一种常用的射线剂量测量仪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电离室进行射线剂量测量。
一、电离室的原理和结构电离室是一种利用气体中的电离现象进行射线剂量测量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辐射探头和一个电子学系统组成。
辐射探头是电离室的核心部分,通常由一个电离室腔体和一个集电极构成。
电离室的电子学系统可以测量和记录电离室中产生的电离电流。
二、准备工作在使用电离室进行射线剂量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查看电离室的证书,确保其在校准期内。
其次,检查电离室是否完好无损,电离室腔体是否完整。
还需要检查电离室的电源和电子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最后,确认所需测量的射线种类和能量范围,以选择合适的电离室。
三、测量步骤1. 您可以将电离室腔体暴露于待测射线源附近,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让电离室与射线源达到平衡。
2. 接下来,您需要打开电离室的电源,并将电子学系统调整到合适的工作状态。
根据电子学系统的说明书,设置放大倍数、时间间隔和显示方式等参数。
3. 开始测量前,您需要对电离室进行校零操作。
校零操作是将电离室中的电离电流调整到零的过程,以消除背景噪声。
校零操作通常需要在测量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在测量过程中进行校零操作,以消除长时间测量带来的漂移误差。
4. 一切准备就绪后,您可以开始测量了。
将电离室与待测射线源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稳定,避免位置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
根据电子学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间隔,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5. 测量完成后,及时关闭电离室的电源,并将电子学系统调整到关闭状态。
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射线剂量测量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直接暴露于射线源中,以避免辐射伤害。
2. 在进行室外测量时,应避免太阳直射或雨水侵入电离室腔体,以防止测量结果的误差。
3. 在使用电离室进行测量时,应注意避免电离室与其他电磁辐射源的干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核辐射探测第五章 辐射测量方法
![核辐射探测第五章 辐射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b1c5a0f7ec4afe05a1df67.png)
慢符合:成形脉冲宽度>108sec. ; 快符合:成形脉冲宽度<108sec. 。
快符合的符合曲线宽度主要 是脉冲时间离散的贡献。
1
DET1
60 Co *
2
DET2
n(td ) nco nrc
23
0
t
2.符合测量装置 1)、多道符合能谱仪
加速器带电粒子核反应:
d 3H 4He n 17.6MeV
2)用吸收法测得粒子的最大射程,再根据经 验公式求得其最大能量。对衰变伴有射线发 射的样品,一般都通过能谱的测量来确定核素 的含量。
43
5.4 射线能谱的测定
1. 单能能谱的分析 1) 单晶谱仪
常用NaI(Tl),Cs(Tl),Ge(Li),HPGe等探测器
2) 单能射线的能谱
主过程:全能峰——光电效应+所有的累 计效应;康普顿平台、边沿及多次康普顿散 射;单、双逃逸峰。
同步信号频率nco ;
不存在时间离散;
成形脉冲是理想的矩形波。
DL1 DL2
0
td
符合曲线的高度为nco ,半宽度为:
FWHM 2
由此决定电子学分辨时间为: FWHM/2 = 。
电子学分辨时间与成形脉冲宽度、形状、符
合单元的工作特性等因素有关。
22
物理瞬时符合曲线: 探测器输出脉冲时间统计涨落引起的时间晃动; 系统噪声引起的时间晃动; 定时电路中的时间游动。
张立体角为4,减小了散射、吸收和几何 位置的影响。测量误差小,可好于1%。
流气式4正比计数器;(适用于固态放射 源)
内充气正比计数器和液体闪烁计数器; (适用于14C、3H等低能放射性测量,将14C、 3H混于工作介质中)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198f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6.png)
一次测量或有限次测量平均值只能是数学期望值近似值,这么就给 测量结果带来了误差。放射性测量这种误差完全是由放射性核衰变 和探测器统计粒子统计性引发,故称为统计误差。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6
第6页
第八章 射性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
✓以被保留数字末位为基准, ✓假如碰到它后面尾数小于5(4以下),则该尾数被舍弃; ✓假如碰到它后面尾数大于5(6以上),则末位数进1; ✓假如尾数恰为5,则要依据被保留数字末位数而定。当末尾数为奇数时,末尾
数进 1;当末尾数为偶数时,尾数5被舍弃。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13
第13页
第八章 射性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16
第16页
第八章 射性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
2).几个数作乘、除运算: 各数中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数为基准,其它各数都凑成比该数多1位有效数字数 参加运算;运算结果取小数位数最少位数。 比如: 13469×34=135×102×34=4590×102=46×104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第1页
第八章 射性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
➢普通只有经过几个不一样方法测量结果比较; ✓ 或即使是同一个方法,但使用不一样设备,将其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 一旦找到了系统误差,能够对其进行校正,以降低甚至消除系统误差对测 量结果带来影响。
➢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是由不确定原因引发。
✓ 随机误差出现服从统计分布规律。 ✓ 增加测量次数,能够减小偶然误差。
放射性测量数据的处理
2
第2页
医学影像技术《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 第三节》
![医学影像技术《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 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3ce2a8a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4c.png)
测定。 了解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
第一页,共七页。
射线的质即射线的能量,它决定了射线在物质中的穿透力。根据 其能量的不同,将射线质的测量分成三种情况。
一、400V以下线质的测定 低能线其穿透力的大小用半价层表示,所谓半价层是使原射线强度衰
减一半所需要的目中吸收材料的厚度。半价层的值越大,射线 的穿透本领越强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总结
教学目标:。熟悉400v以下射线质的测定及高能射线能量的测定。射线的质即射线的能量,它决 定了射线在物质中的穿透力。根据其能量的不同,将射线质的测量分成三种情况。低能线其穿透力的 大小用半价层表示,所谓半价层是使原射线强度衰减一半所需要的目中吸收材料的厚度。半价层的值 越大,射线的穿透本领越强。采用水体膜中1/2最大剂量深度〔也称办值深度用HVD表示〕法,即用 水体模中射线中心轴上50%剂量深度来确定射线的质
第七页,共七页。
第五页,共七页。
小结
• 射线的质即射线的能量,它决定了射线在物质中的穿透能力, 在放射诊断和治疗中,根据射线能量的大小不同,其表征的 方法也有所不同
• · 400V以下射线质的测定:半值层
• ·高能射线能量的测定:半值深度
• ·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最大能量、对应于能谱峰位的最可几 能量、平均能量
测定半价层时应注意:测定的半价层必须针对直接用于治疗的射 线,也就是说要明确所使用的管电压,过滤板条件,测量装 置的几何安置,尽管管电压相同,假设过滤板不同,半价层 也不一样。
第二页,共七页。
二、高能射线能量的测定 采用水体膜中1/2最大剂量深度〔也称办值深度用HVD表示〕法,
即用水体模中射线中心轴上50%剂量深度来确定射线的质。 或用测定在10cm, 20cm两m 15.5cm 17.1cm 18.1cm 18.8cm 20.0cm 21.3cm 21.8cm
射线的测量
![射线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e2ee8ff30c22590103029d1b.png)
第五章射线的测量射线的测量是放射治疗的基础工作,与放疗的质量、疗效密切相关。
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是测量各种电离辐射的基础。
广泛应用于剂量测量工作的电离室,依据的就是辐射的电离效应。
其它如辐射的热作用、化学作用以及使某些固体材料物理性质改变也都可以用于剂量测量。
其中电离室法是被国际权威性学术组织和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确定的、用于放射治疗吸收剂量校准及日常监测的主要方法,本章将重点阐述电离室法测量射线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对其它测量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作介绍。
第一节电离室电离室是最早应用的电离辐射探测器,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测量电离辐射在与物质(空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电荷量,计算得出吸收剂量。
一、电离室基本原理如图5-1所示,在空气中入射的X或γ射线通过光电、康普顿效应或电子对过程中将部分或全部能量转换给原子内的电子,这些高速电子沿其轨迹又产生电离。
在离子收集电极的电场的作用下,正电荷向负极板运动,负电荷向正极板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可用静电计测量。
根据照射量的定义,光子在特定体积内(图中阴影区)所产的电子必需在极板离子收集区内的空气中通过电离把它们全部的能量消耗掉,并且无遗漏地将全部正负电离电荷收集起来。
然而,实际上在给定体积内产生的电子中有的会把它们的能量沉积在离子收集区之外,因而未被记录测量;另一方面,在给定体积之外产生的电子亦可能进入离子收集区内,并在其中发生电离。
一旦前者的电离损失为后者的电离贡献所补偿时,即为达到了电子平衡状态,此时测量到的电离电荷,理论上应为次级电子所产生的全部电离电苘量。
图5-1 电离室工作原理示意图自由空气电离室或标准电离室是根据上述原理而设计用于测量照射量的仪器。
这种一级标准电离室通常仅安装在国家标准实验室内,主要用来校准次级标准剂量仪,后者再用于刻度现场使用的剂量仪。
图5-2是自由空气电离室的结构图。
放射性测量方法
![放射性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0bfcd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4f.png)
放射性测量⽅法放射性测量⽅法课后练习xxxxxxxxxxx xxxxx第⼀章放射性⽅法勘查的基本⽅法1.何为放射性现象?放射性现象是何时何地何⼈⾸先发现的?核科学有何发展前景?答:放射性现象是某些核素原⼦核能够⾃发的发⽣衰变放出α、β、γ等射线的现象叫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现象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对⼀种荧光物质硫酸钾铀研究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核科学在以下⽅⾯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如下:⾸先核基础研究和⽀撑技术领域,如加快各种强留加速器和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发展;其次核能技术领域,发展新型核电设备,研制空间核动⼒系统,研制⼤功率激光器等;核燃料循环技术领域,建设更全⾯的核废料处理循环产业。
提⾼利⽤率降低环境破坏和污染。
最后核技术应⽤领域,开发新型核探测和放射源制造⼯艺,在环境治理上的应⽤。
2.请写出α衰变、β衰变、γ跃迁定义。
绘出U-238放射性系列衰变图。
答:放射性核素的原⼦核⾃发的放出α粒⼦⽽变成另⼀种核素的原⼦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核⾃发的放出β粒⼦或俘获⼀个轨道电⼦⽽变成另⼀个核素的原⼦核的过程称为β衰变。
(β衰变分β-,β+,轨道电⼦俘获三种。
)原⼦核由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态,⽽核的原⼦序数Z和质量数A均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γ跃迁。
3.写出天然放射性系列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析放射性系列及其主要的辐射体。
答:主要放射性核素:铀U,镤Pa,钍Th,锕Ac,镭Ra,钫Fr,氡Rn,砹At,钋Po,铋Bi,铅Pb,铊Tl。
、铀系列的母体核素为238U,铀系列的质量数都是4的整数倍再加2,即服从A=4n+2的规律(其中n=51~59),所以铀系也叫做4n+2系列。
在整个系列中母体核素238U的半衰期最长,为4.468x10^9年,⼦体核素中218Po、214Pb、214Bi、214Po、210Tl等的寿命都很短,234U的半衰期最长,为2.45x10^5年。
钍系列的母体核素为232Th,他经过10次衰变后称为稳定的核数208Pb。
测量辐射的仪器
![测量辐射的仪器](https://img.taocdn.com/s3/m/0b3f0b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4.png)
测量辐射的仪器
测量辐射的仪器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
1. 伽马射线计(Geiger-Muller计数器):用于测量γ射线和X
射线的强度和能量。
该仪器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的电离来确定辐射水平。
2. 电离室:用于测量空气中的辐射水平,包括α、β和γ射线。
电离室通过测量辐射物质与空气中的电离相互作用来测量辐射水平。
3. 闪烁体探测器:使用闪烁体材料,如钠碘晶体或聚四氟乙烯,测量辐射的强度和能量。
当辐射入射到闪烁体中时,闪烁体发出可见光,并通过光电倍增管等器件进行测量。
4. 电子剂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接受到的辐射剂量。
电子剂量仪使用电离室或其他传感器测量人体周围的辐射剂量。
5. 电离辐射剂量仪(TLD):使用热释光材料,如磷光体,测量辐射剂量。
TLD将辐射所产生的能量存储在其晶体结构中,并通过测量热释光来确定辐射剂量。
6. α粒子计数器:用于测量α粒子的数量和能量。
α粒子计数
器通过测量α粒子与探测器中的气体或固体相互作用来测量α
粒子的存在。
这些仪器可用于不同领域,如核能、医学、环境保护和工业安全等。
放射性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放射性测量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d102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8.png)
放射性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放射性衰变是一种自然现象,放射性核素以一定的速率衰变,释放出放射线或者粒子,同时转化为不同的核素。
放射线主要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它们具有不同的能量和穿透能力。
直接测量是指直接测量放射性物质所释放出的辐射。
常用的探测器有闪烁体探测器、正比计数管、半导体探测器等。
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基于辐射粒子与闪烁体发生相互作用而发出光信号的探测器。
正比计数管是一种放大电离室,辐射粒子在其中产生电离效应,产生的电离电荷经电场被收集到极板上,形成电流脉冲。
半导体探测器是利用放射性粒子与半导体形成电子孔对而产生电流脉冲的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将放射性粒子的能带到电信号,通过电子学设备进行处理和测量。
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物的浓度来推测原始核素的浓度。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液态和气态放射性样品。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撞击测量法、吸附法、沉降法和溶解法等。
撞击测量法是将气溶胶样品以高速撞击到微观颗粒上,通过颗粒中的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来测量样品的浓度。
吸附法是将气溶胶样品吸附到滤纸或活性炭上,然后测量吸附物上的放射性活度。
沉降法是将气溶胶样品通过沉降进滤纸,并测量滤纸上的放射性活度。
溶解法是将放射性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液中,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放射性活度来推测样品的浓度。
此外,放射性测量还需要注意灵敏度、准确性和安全性。
灵敏度是指探测器对辐射的响应程度,可以通过校准来提高。
准确性是指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可以通过校准和比对来提高。
安全性是指在测量中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总之,放射性测量是一种检测和测量放射性物质的重要方法,其原理基于放射性衰变和相应探测器的性能。
通过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等方法,可以获得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放射性活度等信息。
放射性测量在核能反应、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放射性测量方法
![放射性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a12cc458f5f61fb736664a.png)
放射性测量方法[ 录入者:cacc | 时间:2010-04-22 10:43:24 | 作者:[标签:作者] | 来源:[标签:出处] | 浏览:100次]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
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探测器(probe)。
测量射线有各种不同的仪器和方法,正如麦凯在1953年所说:“每当物理学家观察到一种由原子粒子引起的新效应,他都试图利用这种新效应制成一种探测器”。
一般将探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探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
二是“信号型”探测器,包括电离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半导体计数器和契伦科夫计数器等,这些信号型探测器在低能核物理、辐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地应用,尤其是闪烁计数器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必备仪器之一。
一、闪烁型探测器1.探测原理闪烁型探测器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电源和放大器-分析器-定标器系统组成,现代闪烁探测器往往配备有计算机系统来处理测量结果。
当射线通过闪烁体时,闪烁体被射线电离、激发,并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这些光子射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发生光电效应而释放出电子,电子流经电倍增管多级阴极线路逐级放大后或为电脉冲,输入电子线路部分,而后由定标器记录下来。
光阴极产生的电子数量与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子数量成正比例,即放射性同位素的量越多,在闪烁体上引起闪光次数就越多,从而仪器记录的脉冲次数就越多。
测量的结果可用计数率,即射线每分钟的计数次数(简写为cpm)表示,现代计数装置通常可以同时给出衰变率,即射线每分钟的衰变次数(简写dpm)、计数效率(E)、测量误差等数据,闪烁探测器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应用最广泛的核探测器,它的核心结构之一是闪烁体。
第三章放射性测量
![第三章放射性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d6c7575a7cd184254a353521.png)
因校正繁琐,通常采用相对计数 法测量。
(二)测量系统
1,探测效率 与探测器类型、尺寸、几何形状和射线种类及能量有关。 2,散射和反散射 进入探测器的射线偏离,至计数减少;不该进入探测器的射线进入探 测器,至计数增加。 3,吸收和自吸收 射线从样品进入探测器的过程中,因空气等介质影响,能量减弱,能 谱漂移,至计数降低——吸收;样品深部发出的射线经过样品本身导 致能量消耗——自吸收。 4,仪器的工作条件 电压、探头寿命、元器件老化等
记录电脉冲的幅度、波形、数量可以获得射线的能量、 种类、强度等。核医学大部分仪器探测原理为闪烁探测。 举例:γ相机、SPECT、PET、井型γ计数器、放免仪等。
闪烁探测器构成
闪烁探测器——由闪烁体、光导和光电倍增管组成。 一,闪烁体——闪烁体吸收射线能量后,闪烁体内的原子或分子被激发, 并在退激时放出荧光。常见有固体闪烁体和液体闪烁体。 1,固体闪烁体 ①无机晶体闪烁体:NaI(Tl)晶体,CsI(Tl)晶体和ZnS(Ag)晶体。 NaI(Tl)晶体常用于测量γ射线,ZnS(Ag)常用于测量α射线,医学 应用普遍。 ②有机晶体闪烁体:苯环结构碳氢化合物制成的单晶,有较高荧光效率, 价格昂贵。 ③塑料闪烁体:有机闪烁物质中的固溶体,包含有溶剂,初级发光物和次 级发光物三种组分,能量分辨率差。
(四)放射性核素的物理特性
1,物理衰变 对于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两个时间点以上的测 量,可采用待测样品与标准源计数率比值的比较,或将不 同时相的样品进行集中的统一测量。 2,衰变方式 有些放射性核素不只单纯一种衰变类型,即使衰变类型相 同,也可能有多种能量的射线,但探测器只能探测其中之 一。所以,在计算总活度时,需做衰变方式校正。
探测射线的方法
![探测射线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558b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f.png)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现象分析、探知各种 运动粒子,
难点
探测器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特性,从而判断是 何种射线,区分射线的本质是何种粒子,
2、气泡室的优点 气泡室的优点更多,它的空间和时间分辨
率高,工作循环周期短,本底干净、径迹清晰, 可反复操作,但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扫描 和测量时间还嫌太长,体积有限,而且甚为昂 贵,不适应现代粒子能量越来越高、作用截 面越来越小的要求,
3、气泡室原理和云室原理的区别 气泡室的原理和膨胀云室有些类似,可以看
云室示意图
2、云室实验的基本原理: 先往云室里加少量酒精,使室内充满酒精 的饱和蒸汽,然后迅速向下拉动活塞,室内气体 膨胀,温度降低酒精蒸汽达到过饱和状态,这时 如果有例子在室内气体中飞过,使沿途的气体 分子电离,过饱和酒精蒸汽就会以这些离子为 核心凝结成雾滴,于是,显示出射线的径迹,这 种云室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威尔逊发明的叫做威 尔逊云室,
本节导航
一、威尔逊云室 二、气泡室 三、盖革—米勒计数器
一、威尔逊云室
放射线虽然看不见,但我们根据放射线的粒 子与其他物质作用时产生的一些现象来探知放射 线的存在,例如:
1.使气体电离,这些离子可使过饱和汽产生 云雾或使过热液体产生气泡;
2.使照相底片感光; 3.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1、威尔逊云室 结构:威尔逊云室主要部分是由一个 圆筒状容器,底部可以上下移动,相当于一个 活塞,上盖是透明的可以通过他来观察粒子 的运动的径迹,云室里面有干净的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第四节
射线质的测定
医用诊断X射线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学评价
第一节 照射量的测量
自由空气电离室(标准电离室) 实用型电离室 电离电荷测量电流
一、自由空气电离室(标准电离室)
一、自由空气电离室(标准电离室)
Q Q X M V
二、实用型电离室
二、实用型电离室
电离室室壁材料与中心电极的有效原子序数与自
二、实用型电离室
在实际中,需要用自由空气电离室来对实用型电 离室做校准刻度。 通过使用两种电离室同时测量已知强度的X、γ 射 线源,给出实用型电离室测量校准因子,用于校 正实用型电离室所测照射量值。
三、电离电荷测量电流
Q U0 C
第二节 吸收剂量的测量
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
电离室测量法
由空气基本等效。这一前提可以保证电离室室壁 内释放的次级电子的能谱与空气相似。
最常用的室壁材料有石墨、电木或塑料。
二、实用型电离室
实际上室壁材料的有效原子序数一般低于空气的 有效原子序数,结果造成室壁电子在空气腔内产生 的电离略小于在自由空气电离室中产生的电离; 但中心电极的原子序数通常比较大,它的尺寸和 它在电离室中的位置、几何形状可为上述损失提 供补偿。
热释光测量元件及其剂量读出装置
胶片剂量测定法
半导体剂量仪
第三节
射线质的测定
一、400kV以下X射线质的测定:半值层 二、高能X射线能量的测定:半值深度 三、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最大能量、对应于能 谱峰位的最可几能量、平均能量
第四节医用诊断X射线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学评价
1.入射剂量:入射剂量是指X射线摄影时投射到被 检者体表部位的X射线所致空气吸收剂量,它不包含 被检者对X射线所形成的背向散射。 2.表面入射剂量:表面入射剂量是指X射线摄影成 像时,受检者体表处照射野中心的空气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通常采用照射量转换的方法获得。
在评价诊断X射线检查技术中的辐射剂量学问
题时,需针对响应的检查技术使用不同的剂
量学参量。
第四节 医用诊断X射线检查技术的辐射剂量学评价
3.剂量面积之积:剂量面积之积是指照射到人体表 面的X射线束的横截面积与照射野内平均空气吸收剂 量的乘积。 4.CT剂量指数:CTDI是指沿着垂直于断层平面方向 (Z轴)上的吸收剂量分布D(z),除以X射线管在 360度的单次旋转时产生的断层切片数N与标称厚度T 之积的积分成为CTDI。
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
一、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
二、电离室测量法
空气介质中的吸收剂量 D空气=33.73·X 戈瑞 任意介质中的吸收剂量
D物质
en 物质 D空气 f X en 空气
三、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
放射物理与防护
放射物理与防护
放射物理与防护
第七章 放射线的测量
王鹏程 侯立霞 泰山医学院
学习目标
掌握:照射量及吸收剂量测量的方法及肿瘤放射
治疗剂量学计算的基本概念。 熟悉:诊断X射线辐射剂量学评价测量方法。 了解:放射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照射量的测量
吸收剂量的测量
小结
射线测量涉及射线强度测量及辐射剂量学测量。 电离室及半导体探测器是射线强度测量的最常用传 感器,自由空气电离室由于体积及测量条件所限只
能作为标准仪器使用,指型电离室和半导体探测器
常作为现场仪器使用。
小结
量热计是吸收剂量的标准测量方法,但其灵 敏度低,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不适合现场测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