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3b9dc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d.png)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杞人忧天阅读答案(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杞人忧天》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杞人忧天》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作者整理,仅供参考:1、解释词语意思:①崩坠( ) ②果( )③只使( ) ④四虚(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篇2:《杞人忧天》阅读答案及翻译1.庸人自扰2.(1)没有(2)这个(3)怎么办3.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得人。
4.忧地忧天,匹夫有责。
20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征救严重的全球性生太危机,21世纪该忧地忧天了。
篇3:杞人忧天阅读理解答案杞人忧天阅读理解答案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郑人买履阅读题参考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99819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e.png)
郑人买履阅读题参考答案语文学习对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各类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比例都比较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人买履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郑人买履》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郑人买履阅读答案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duò]其足,而置之[代尺码]其坐[同“座”]。
至之[动词,到……去]市而[连词,表转折,可是]忘操之[代尺码]。
已[已经,……之后]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到,等到]反,市罢[结束],遂[终于]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代尺码]以[介词,用]足[何不以足试之]?”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无信自也]。
”郑人买履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
)(3)至之市而忘操之(动词,到,)(代词,代尺码。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郑人)来到集市上,可是忘记了带尺码。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买鞋的郑国人只相信量脚的尺寸,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你认为有这样的傻子吗?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类似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这个寓言说明了书本上的东西和经验并不一定可靠,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郑人买履阅读题参考答案语文学习对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各类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比例都比较大。
七上 语文 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含答案)
![七上 语文 第22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85fb41dd3383c4ba4cd2d2.png)
人教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阅读训练八篇(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1-4题。
(15分)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家无井而出溉汲.汲:_____________(2)国人..道之国人:_____________(3)丁氏对.曰对:______________ (4)得一人之使.使: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故事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C.“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与“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中的“得一人”意思是相同的。
D.《穿井得一人》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4.“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68cf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0.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精选题(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短文。
郑人买履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②(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dù)。
”反④归取之,及反,市罢,遂⑤(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ɡ)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度(duó):测量。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④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⑤遂(suì):于是。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①此句可以这样停顿:“何不试/之/以足?”②《郑人买履》是一个宋代历史故事。
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的意思是等到郑人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没有买到鞋子。
④这个郑国人的行为非常可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3.下列故事和《郑人买履》道理相似的两个是()①《揠苗助长》②《刻舟求剑》③《掩耳盗铃》④《买椟还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两小儿辩日(节选)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选择与选文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将序号写在()里A.为是其智弗若与B.孰为汝多知乎C.十两为一斤5.选择下面句中停顿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里A.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B.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6.判断下面句子内容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选文语言简洁,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 )(2)选文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41e8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6.png)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一、基础字词理解(5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郑人有欲买履者(履:鞋子)- 先自度其足(度:duó,量长短)- 至之市(之:到……去)- 而忘操之(操:拿)- 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解析:- “履”在古代就是鞋子的意思,这是基本的实词含义。
- “度”在这里是动词,读“duó”,表示测量的动作。
- “之”在“至之市”中是“到……去”的意思,这是“之”作为动词的用法。
- “操”结合语境,是郑人忘记拿量好尺码的东西,所以是“拿”的意思。
- “反”是通假字,通“返”,返回的意思,这是文言文常见的通假现象。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B. 至之市/而忘操之C. 郑人有欲买履者/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D. 何不试之以足/以刀劈狼首答案:C解析:- A项中,“先自度其足”的“度”是“量长短”的意思,“吾忘持度”的“度”是“尺码”的意思,二者不同。
- B项中,“至之市”的“之”是“到……去”的意思,“而忘操之”的“之”是指代量好的尺码,二者不同。
- C项中,“郑人有欲买履者”和“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者”都是“……的人”的意思。
- D项中,“何不试之以足”的“以”是“用”的意思,“以刀劈狼首”的“以”是“用”的意思,但它们的语法结构不同,“何不试之以足”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何不以足试之”。
3. 给下列句子中的“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A. 代词,指尺码B. 到……去C. 助词,无实义D. 代词,指剑答案:A;B;C;D解析:- “而置之其坐”中“之”指代尺码,郑人把尺码放在座位上,所以选A。
- “至之市”的“之”是“到……去”的意思,所以选B。
- “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所以选C。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之”指代剑,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所以选D。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三)(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考前每日一练(三)(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4f8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c.png)
每日一练:小升初考前大冲刺之阅读精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乃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度”的含义。
(1)“先自度其足”的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忘持度”的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宁信度”的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张纸条上小学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
“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
2.“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
3.“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明代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渤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2)我可能是受了徐夫子的感染,汽车、火车,抵屯溪后鞍马未顿,就踏上了登黄山的路。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0f70c214791711cc7917f4.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期末复习:文言文理解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面练习。
郑①人有欲买履者②,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⑤,乃曰:“吾忘持度⑥。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郑:春秋时代的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市。
②者:(怎么样)的人。
③度(duó):量长短,动词。
④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⑤履:鞋子。
⑥度(dù):量好的尺码。
(1)为文言文中的“度”字选择解释正确的选项。
度:A.尺码;B程度,限度;C.计算,测量;D.气度。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________②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底。
”________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2)下列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宁信度,无自信也。
A.我宁可相信量好了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B.我宁可相信量好了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办事情应该严谨谨慎,不能粗心马虎、丢三落四。
B.办事情应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规律,搞教条主义。
2.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________?”(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一儿曰:“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孔子不能________。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郑人买履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郑人买履](https://img.taocdn.com/s3/m/b834d3a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c.png)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郑人买履(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郑人买履小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六年级文言文,本店铺整理了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郑人买履,更多相关学习资料请关注本店铺!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b6f2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8.png)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答案《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18—22小题。
(共12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20.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2分)__21.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__22.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答案:18.(2分)1、量长短 2、到去 3、量好的尺码 4、同“返”,返回。
19.(4分)(1)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0.(2分)宁信度,无自信也。
21.(2分)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22、(2分)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②。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度:量(长短)②度:尺寸尺码题目1、给划线字解释。
《杞人忧天》附答案(精选5篇)
![《杞人忧天》附答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7d10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f.png)
《杞人忧天》附答案(精选5篇)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较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作者漂亮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杞人忧天》附答案(精选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速度篇一避免默读提高阅读速度避免默读:这个是我认为较有效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
人们在阅读时普遍存在默读的情况,也就是当大家在读到文字时,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配合相关动作,但是在心中默念每一个字,您现在就在读文章,看看您自己就知道了。
首先,我要告诉您的是,默读是可以避免的!当然至少在开始的时候,需要非常集中精力,但确实可以避免。
加强限时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
正如游泳一样,只知道游泳的要领,而不亲自到水里去体会,去实践,是不能学会游泳的。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训练中,我们要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注重对自己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这样真正进入考场后就会不慌不忙,因为平时已经训练有素。
语文文言文阅读怎么做篇二针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
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1.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
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
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
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化虚为实,断定词性和用法。
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郑人买履》
![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郑人买履》](https://img.taocdn.com/s3/m/e188900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f.png)
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郑人买履》
六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置之其坐坐:()②遽契其舟遽:()
③反归取之反:()④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7.下面的"之"字用法跟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反归取之
B.何不试之以足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8.翻译句子。
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9.请用文中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郑人买履》中郑人最可笑的'"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舟求剑》中楚人最可笑的"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两则寓言故事共同包含了什么道理?。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959f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0.png)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事?O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正确答案:B2、“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O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正确答案:A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O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正确答案:B4、《买楼还珠》中“梗”是指什么?O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正确答案:D5、“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傕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正确答案:C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OA.公明仪B.张僧繇C.孙书敖D.宋兀君正确答案:A7、“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啸聚个寓言故事?O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正确答案:D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O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正确答案:C9、“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O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正确答案:B10、《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O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正确答案:D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OA.王屋B.巫山C.泰山D.沂山正确答案:A1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A.邯郸学步B.郑人买履C.画蛇添足D.疑人窃履正确答案:B13、《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O的故事?A.智叟B.孔子C.弈秋D.钟子期正确答案:D14、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OA.东施B.貂婵C.王昭君D.钟无艳正确答案:A15、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OA.杞人忧天B.杯弓蛇影C.道听途说D.惊弓之鸟正确答案:B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55af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2.png)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词。
(5分)自度其足:吾忘持度:悯其苗:今日病矣:苗则槁矣:【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小题3】下列之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C.返归取之D.而又害之【小题4】这两则语言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答案【小题1】量长短量好的尺码担心(忧患、忧愁)劳累【小题1】(1)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2)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3)他儿子跑去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经枯死了。
【小题1】 B【小题1】《郑人买履》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
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其中返、度、趋、槁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小题1】B中是动词,到往其他的是代词。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杞人忧天》《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
![《杞人忧天》《郑人买履》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e58d0e53a580216fcfed0.png)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成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晚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晚之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优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因往晓之.(2)其人舍然大喜.(3)先自度其足.(4)及反,市罢.7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72.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答案】70.告知,开导;同“释”,解除、消除;测量;等到71.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72.(1)杞国有人担心天地崩塌坠毁,身体没有寄托的地方,不能睡觉吃饭。
(2)郑人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73.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
甲文是说人不应有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乙文说明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5605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3.png)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读下面短文,完成17-22题。
(23分)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结束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阅读训练:17、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宁信度 ( )( )18、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2分)(1)而置之其坐(____ _同___ __) (2)反归取之(___ __同___ __)19、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4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20、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21、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2、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分)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参考答案:16代词,代尺码到----去代词,代尺码代词,代尺码代词代鞋1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14刻舟求剑守株待兔15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敏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课文综合运用(三)——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课文综合运用(三)——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3a75d941ea76e59fa042a.png)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暑假课文综合运用(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①之市,而忘操②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③。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至:等到,直到。
②操:拿、持。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1.解释下面的字。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_______ 履:_______ 者:________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
(1)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2)至之.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归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丢三落四。
B.做事要有时间观念,否则就会像郑国人一样失望而归。
C.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
D.要坚持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好。
阅读天地。
画荻教子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或:_________________惟读书是务.。
务: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
(1)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阅读辅导《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_0242文档
![阅读辅导《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_0242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e048749e2bd960591c67748.png)
2020阅读辅导《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_0242文档EDUCATION WORD阅读辅导《郑人买履》阅读原文阅读题答案_024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郑人买履》这则故事故事中的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郑人买履》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20.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18.(2分)1、量长短2、到……去3、量好的尺码4、同“返”,返回。
19.(4分)(1)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0.(2分)宁信度,无自信也。
21.(2分)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22、(2分)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
【最新2019】文言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2019】文言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bbfe125da417866fb84a8efe.png)
【最新2019】文言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言寓言故事《郑人买履》阅读答案读下面短文,完成17-22题。
(23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7、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6)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宁信度()()1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2分)(1)而置之其坐(___ _同__ __)(2)反归取之(__ __同__ __)19、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4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0、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21、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2、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分)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精选文档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1841e990029bd64783e2c94.png)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有答案)读下面短文,完成17-22题。
(23分)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阅读训练:17、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宁信度 ( )( )1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2分)(1)而置之其坐(____ _同___ __) (2)反归取之(___ __同___ __)19、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4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20、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21、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2、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5分)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参考答案:16代词,代尺码到----去代词,代尺码代词,代尺码代词代鞋13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14刻舟求剑守株待兔15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507ac844769eae109ed42.png)
新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身亡所寄亡:________②奈何忧崩坠乎奈何:________③若躇步跐蹈跐蹈:________④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答案】(1)天果积气/ 日月星宿/ 不当坠耶?(2)亡,同“无;怎么;跳跃;伤害(3)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4)C【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此题要注意句式的整齐性。
译为: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亡”:同“无”。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成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晚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晚之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优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7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因往晓之
.
(2)其人舍然大喜
.
(3)先自度其足
.
(4)及反,市罢
.
7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72.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7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答案】
70.告知,开导;同“释”,解除、消除;测量;等到71.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72.(1)杞国有人担心天地崩塌坠毁,身体没有寄托的地方,不能睡觉吃饭。
(2)郑人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73.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
甲文是说人不应有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乙文说明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