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

合集下载

借款费用准则的国际比较

借款费用准则的国际比较

借款费用准则的国际比较部2001年初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我国具体准则”),对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并对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利润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本文拟将我国具体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相应具体会计准则第23号(以下简称“IAS;23”),作以下比较。

一、借款费用的内容、范围借款费用一般是指企业因借人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和其他费用。

但在其具体范围上,我国具体准则指出不适用于“与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和“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而IAS;23明确说明“不涉及权益(包括不归类于负债的优先股)的实际或假设成本”,但借款费用包括“融资租赁所形成的融资租赁费”,同时也包括用于性房地产所借资金引起的利息。

可见,IAS;23是以负债性或是权益性来划分借款费用,而且适用于全部负债性的借款费用,而我国具体准则是按借款的产生原因和用途来确定其适用范围的,而且其适用范围也相对要小。

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租赁费,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则由《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另行规定。

二、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IAS;23和我国具体准则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都提供了两种方法: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或按规定进行资本化。

不同之处在于IAS;23将当期确认为费用即费用化作为基准的处理方法,而将资本化作为“允许使用”的方法,而且规定,不管借款如何使用,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除非按规定进行资本化。

从理论上讲,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借款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应当予以资本化,但从实务上考虑,费用化方法更便于操作,而且符合稳健性原则。

在实务中,企业也常常选择借款费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

我国具体准则明确要求,除了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需予以资本化外,其他用途的借款费用都应予以费用化,记人当期损益。

这样规定主要是基于“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的考虑。

此外,我国具体准则对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也作了专门规定:辅助费用属于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于发生时予以资本化;以后发生的辅助费用应于当期确认为费用。

借款费用的实质及核算方法

借款费用的实质及核算方法

借款费用的实质及核算方法每一个企业在其存续期间都难免发生借款,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费用的核算也就自然成了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的会计准则,都对于借款费用如何核算做了专门的规定,但是,笔者认为目前的规定的核算方法有着不完善之处,仅在此做个探讨。

一、定义: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二、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处理的规定:1. 我国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的处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又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2. 国际上对借款费用的处理:《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规定了借款费用的基准处理方法:“借款费用应于它们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在基准处理方法下,借款费用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而不管借款是如何运用的。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也规定了借款费用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借款费用应在发生的当场确认为费用”除非“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该项资产成本的一部分予以资本化。

”三、所有的借款费用都应当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分析国内外对借款费用处理的规定,都规定把借款费用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为主,同时,又规定了符合某些条件的费用可以资本化。

如此规定,有着原则性,但又不失其灵活性,确实一直以来为大家所认可。

但是,笔者认为借款费用无论符合了什么条件予以资本化,都不符合借款费用的本质,也不符合如实反应企业信息的要求。

现分析如下:1. 借款费用本质上属于与使用借款的时间有关的期间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讲解阅读数:1355收藏《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本准则")已于2001年1月18日发布,并自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企业施行。

借款费用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本准则的制定背景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广大企业采用的是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企业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拨给,企业完成的利润全额上交给国家,企业基本上不存在借款和借款费用的核算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拨改贷"政策的实施,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发生了质的变化,除企业的自有资金外,借入资金开始占据重要地位,相应地,借款费用的核算问题也就突出出来。

对于每期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核算,其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借款费用的性质是什么?借款费用发生后,应当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还是进行资本化处理?如果允许将其资本化,应当符合什么条件?其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又应如何确定?如何区分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和应确认为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这些问题处理得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正确衡量。

为此,财政部在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即于1993年正式将"借款费用"会计准则立项,并成立借款费用准则项目组,着手研究、制定借款费用准则。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财政部于1994年7月6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并收到了许多宝贵的反馈意见。

此后,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一些企业也出现了利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操控利润的问题。

例如,某上市公司1997年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其原因是1997年度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和应付债券利息8000多万元被资本化计入了工程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

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国际会计准则(1~41)中英文目录对照1.IAS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2.IAS2:Inventories《IAS2——存货》3.IAS3: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IAS3——合并财务报表》(已被IAS27和IAS28取代)4.IAS4:Depreciation Accounting《IAS4——折旧会计》(已被IAS16、IAS22和IAS38取代)5.IAS5:Information to Be Disclos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IAS5——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信息》(已被IAS1取代)6.IAS6:Accounting Responses to Changing Prices《IAS6——物价变动会计》(已被IAS15取代)7.IAS7:Cash Flow Statements《IAS7——现金流量表》8.IAS8:Accounting Policies, Changes in Accounting Estimates and Errors 《IAS8——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计政策变更》9.IAS9: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IAS9——研发活动会计》(已被IAS38取代)10.IAS10: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IAS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1.IAS11:Construction Contracts《IAS11——建造合同》12.IAS12:Income Taxes《IAS12——所得税》13.IAS13:Presentation of Current Assets and Current Liabilities 《IAS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已被IAS1取代)14.IAS14:Segment Reporting《IAS14——分部报告》15.IAS15: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Prices《IAS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2003年已被撤销)16.IAS16: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IAS16——不动产、厂场和设备》17.IAS17:Leases《IAS17——租赁》18.IAS18:Revenue《IAS18——收入》19.IAS19:Employee Benefits《IAS19——雇员福利》20.IAS20:Accounting for Government Grants and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Assistance《IAS20——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21.IAS21: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IAS21——汇率变动的影响》22.IAS22:Business Combinations《IAS22——企业合并》(已被IFRS3取代)23.IAS23:Borrowing Costs《IAS23——借款费用》24.IAS24:Related Party Disclosures《IAS24——关联方披露》25.IAS25:Accounting for Investments《IAS25——投资会计》(已被IAS39 和IAS40取代)26.IAS26: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by Retirement Benefit Plans《IAS26——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27.IAS27:Consolidated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IAS27——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会计》28.IAS28:Investments in Associates《IAS28——对联合企业投资会计》29.IAS29:Financial Reporting in 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IAS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30.IAS30: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 and Similar Financial Institutions《IAS30——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31.IAS31:Interests in Joint Ventures《IAS31——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32.IAS32: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 and Presentation《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33.IAS33:Earnings per Share《IAS33——每股收益》34.IAS34:Interim Financial Reporting《IAS34——中期财务报告》35.IAS35:Discontinuing Operations《IAS35——终止经营》(已被IFRS5取代)36.IAS36:Impairment of Assets《IAS36——资产减值》37.IAS37: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IAS37——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38.IAS38:Intangible Assets《IAS38——无形资产》39.IAS39: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40.IAS40:Investment Property《IAS40——投资性房地产》41.IAS41:Agriculture《IAS41——农业》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文件格式:Pdf可复制性:可复制TAG标签:会计学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10-03-30 15:23介绍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国际会计准则在2008年做了更新,中文版不知道是否同步更新,这个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帮助很大,在网上找了很久中文版都是2003的老版本,不知道楼主上传的版本对我是否有用。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财务处理的异同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财务处理的异同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财务处理的异同郭泽凤【摘要】借款费用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过去存在着理论分散、规范性差等不足,在借鉴国际上已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新施行的借款费用准则,由于其新,必然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为与国际经济接轨,完善、推广准则的实施,故对我国与国际准则在借款费用方面的异同作一比较.重点落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资本化的确认过程上.并对新准则的完善和推广提出了设想.【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03(024)003【总页数】2页(P110-封三)【关键词】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差异;联系;建议【作者】郭泽凤【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计财处,吉林,通化,13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1.2;F812.2自2001年1月1日起,我国财政部发布了用以规范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开始在全部企业施行。

这项新准则总结了国际上的成熟理论,并结合国内的特点,将我国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予以规范化和完善。

新施行的借款费用准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与国际经济接轨,完善和推广我国的借款费用准则,特将我国与国际上的借款费用准则作一比较: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比较我国与国际上对借款费用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但并不是说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它们即存在着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我国新颁布的借款费用准则正在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又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研究我国与国际准则在借款费用方面的异同,对于正确理解国家财政政策、合理处理借款费用以及与国际经济相接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借款费用准则与国际借款费用准则的区别1.披露的相关信息、借款费用范围的差异。

任何准则的颁布都有其政治或经济目的,(从比较图的引言中可以看到)借款费用准则施行的目的是用以规范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新旧准则借款利息资本化核算方法比较【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新旧准则借款利息资本化核算方法比较【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三、增加了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方法 新准则规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资产而占用一般借款的, 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 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 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这是新增条 款,该项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 23号——借款费用》规定基本相同。 《国际会计准则第 23号——借款费用》对相关内容的规定是:对于不是 专门为获取相关资产而借入和使用的资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的金额,应采用将资本化比率乘上发生在该项资产上的支出的方式来确 定。资本化比率应是借款费用相对于企业当期尚未偿还的所有借款,而 不仅仅是为获得某项资产而专门借入的借款加权平均数。可见新准则与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国际会计准则在确定资本化率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对确定一般借款 的资本化本金计算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利达公司于 20×7年 1 月 1 日从商业银行借入 1 年期、年利率 7.8%、金额为 700万元的人民币借款,准备用于购建生产 线。该公司将生产线出包给鑫鑫建筑公司,工程从当年 4 月 1 日开始正 式施工建造,当天向鑫鑫公司预付工程款 300万元;8 月 1 日支付工程款 500万元,其中 100万元为占用企业的一般借款,预计 20×8年 3 月完 工,假设利达公司将专门借款中尚未动用的资金存入开户银行账户,开 户银行年存款利率为 2.8%,支付工程款所占用的一般借款 100万元均为 20×7年 1 月 1 日借入的 3 年期、年借款利率 6%的一般长期借款,以年 度为利息资本化期间。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新旧准则借款利息资本化核算方法比较【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17号——借款费用》利息资本化核算方法与原企业会 计准则相比有很大改变,主要表现在: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 用分别纳入会计准则;对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扩大到“相关 资产”;对“相关资产”发生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 定方法与原会计准则不同。本文举实例进行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1、1月份利息
计入财务费用
2、非正常终断,计入财务费用,暂停资本化期间为 5、6、7、8四个月
资本化
1、资本化起点为2007年2月1日,终点为12月31日 2、实际资本化时间为2、3、4、9、10、11、12共7个月
9
做 最 专 业 、 最 系 统 化 的 企 业 全 员 培 训 平 台
(3) 什么时间终止(终止资本化)
六、借款费用的税务处理
财税2007的80号文件第四条: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资本化,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等成本费用可在税前扣除。 注意要点: 1、在税法上: 对于费用化的利息借款费用,如果要税前支,要求正式的票据
2、国税函[2009]312号:当企来的投资人对企业的投资还没有到位的资金, 款利息是不可税前扣除的,)不属于企业的合理支出 例如:出资金额是1000万,实际到帐只有600万,400对应的借款利息是 不可税前扣除的,)不属于企业的合理支出,
2、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 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 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 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 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 产要 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 其正 常使用或者销 实质上已经完成。 是否达到预计可使用状 售。 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判断 4.试生产结果表明资 3、继续发生在所购 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 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 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 几乎不再发生 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 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的
二.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
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通常为1年或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 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 货等资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探讨

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探讨

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探讨----caaec4f0-6eb2-11ec-9ab8-7cb59b590d7d2021-08-0411:30:37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互联网字体大小:t | t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而资金投入相对集中,利用债务资本筹集开发资金,通过运用财务杠杆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就成为开发商的热衷。

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借鸡生蛋”的现象更为突出。

借款费用的会计问题也就倍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在介绍国外会计准则关于房地产开发的借款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规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并对会计处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各国会计准则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处理原则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明确指出了适合采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该准则第8条和第11条分别规定“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方针的企业,是在借款费用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时,而且是在须经较长时间的准备才能按预定用途使用或销售的资产上发生支出时,才将借款费用列为资本支出”。

显然,房地产开发企业是符合其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条件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34号《利息费用资本化》明确将房地产开发企业列为合格资产,即适合利息资本化的资产,本公告第九款中合格资产的定义为:“1.企业在建或者生产的自用资产;2.分期建设或者生产的待售或者租赁资产(如造船或者房地产开发)3.接受投资的企业在进行计划的主要经营活动时,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使用资金购买其经营活动所需的合格资产,则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权益、贷款和预付款)。

"日本的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上主要采取的是费用化原则,但房地产开发是唯一的例外。

其准则规定,如果企业所借人的款项是专门为了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则企业应将相应的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完整版】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完整版】

国际会计准则(中文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国际会计准那么〔中文版〕国际会计准那么〔中文版〕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hinese Edition目录7>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4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号--存货10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号--已失效10国际会计准那么第4号--折旧会计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5号--已失效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6号--已失效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7号--现金流量表2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8号--本期净损益、根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29国际会计准那么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3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0号--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的事项39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1号--建筑合同46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2号--所得税会计5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3号--已失效54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4号--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5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5号--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信息6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6号--不动产、厂房和设备7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7号--租赁会计8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8号--收入89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9号--退休金费用97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10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1号--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11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2号--企业合并124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3号--借款费用12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4号--对关联者的揭示13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5号--投资会计140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6号--退休金方案的会计和报告147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15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156国际会计准那么第29号--在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16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171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17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2号--金融工具:揭示和呈报197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3号--每股收益208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216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5号--中止经营22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6号--资产减值242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25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8号--无形资产27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313国际会计准那么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325国际会计准那么第41号--农业国际会计准那么第1号--会计政策的揭示〔1975年1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范围13>.在揭示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所采用的所有重要会计政策时,应该应用本号准那么。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10.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无形资产是可辨认的,以便与商誉清楚地区分开来。企业购买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代表了购买者预期商誉将产生未来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支付。未来经济利益可能产生于购人的可辨认资产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于那些单项看不符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资格、但购买者在作购买支付时准备为之进行支付的资产。
21.企业应依照初始确认时可获得的证据,尤其是外部证据,运用判断来评价归属于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确定程度。
22.无形资产应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单独获得
23.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单独获得的,那么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一般可以可靠地计量。购买对价是以现金或其他货币资产的形式支付时,更是如此。
9.第8段中描述的项目并不都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即可辨认性、对资源的控制和存在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本准则涉及的某项目不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那么为获得它或在内部创造它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但是,如果该项目是在企业购买合并中获得的,那么它构成购买日所确认商誉的一部分(见第56段)。
定义-无形资产-可辨认性
定义-无形资产-未来经济利益
17.无形资产引起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成本“节约”或企业使用该无形资产引起的其他利益。例如,在生产工序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降低对未来生产成本,而不是增加未来收入。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8.将某项目确认为无形资产要求企业能证明该项目满芳足以下条件:
(2)递延所得税资产(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 所得税》);
(3)属于《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 租赁》范围内的租赁;
(4)雇员福利所形成的资产(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 雇员福利》);
(5)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 企业合并》);

国际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1号——第25号

国际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1号——第25号
二、结论
4.为恢复或维持企业预期从现用软件系统的原定业绩标准中获得的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费用(例如,为使它们在世纪之交或引进欧元后能按原来预期的方式运转而发生的费用),只应在实施恢复或维持工作时确认为费用。
5.此外,《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第11段要求,在满足所有特定条件时,借款费用资本化作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下唯一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将这种处理方法的使用范围限定在相关资产,并在《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第4段对其予以定义,一旦企业选择对这些资产采用这种会计政策,《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便不让企业有随意性。因此,企业将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运用于某些相关资产而不运用于其他资产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结论达成日期:1997年7月
解释公告 第3号
剔除与联营企业交易中的未实现利润和损失
一、问题
1.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企业的投资》第16段提到《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规定的合并程序,但它并没有对投资者(或其合并子公司)与联营企业之间的“逆流”或“顺流”交易形成的未实现利润和损失的剔除,给予明确的指南。“逆流” 交易指诸如将资产从联营企业销往投资者(或其合并子公司);而“顺流”交易则指诸如将资产从投资者(或其合并子公司)销往联营企业。
7.《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第39段和第40段要求,合营方与合营企业之间的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失,表明流动资产的可实现净值减少或长期资产的账面金额非暂时性下跌时,该未实现损失应立即予以确认。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投资者和联营企业之间的交易。
结论达成日期:1997年7月
2.问题是,投资者应剔除多少由其(或其合并子公司)与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之间的交易形成的未实现利润和损失。

CASPlu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

CASPlu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

CASPlu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要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解释公告概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要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IAS)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73年⾄2000年间发布。

在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部分国际会计准则作出了俢订,并提议对其他国际会计准则进⾏修订和以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取代某些国际会计准则,对原国际会计准则未涵盖的议题则采纳或提议了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通过核下的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均发布了准则的解释公告。

只有当财务报表遵循了每⼀项适⽤的准则和相应解释公告的所有要求时,才能声称该财务报表遵循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准则概要。

点击下列的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号可链接到IAS Plus⽹站查阅各准则⾮官⽅的概要内容 (英⽂版,中⽂版正在制作中)。

请谨记此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概要仅涵盖其要点,⽽并不能取代对完整准则的阅读,也不能依赖其编制财务报表。

编报财务报表框架。

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框架》)并⾮⼀份准则,但其能够为解决准则中未直接涉及的会计事项提供指引。

此外,在缺乏专门适⽤于某种交易的准则或解释公告时,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IAS 8)规定实体必须运⽤判断来制定并应⽤⼀项会计政策,并使形成的信息相关及可靠。

在作出此类判断时,IAS 8.11要求管理层应考虑《框架》中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的定义、确认标准和计量概念。

该《框架》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9年批准,并于2001年4⽉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纳。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

前⾔规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范围、应循程序、以及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效⽇期、格式和语⾔的政策。

CAS23 最终

CAS23 最终

IAS23的基本内容
• 暂停资本化
• 如果现行开发活动发生较长的中断期,应 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但是,在大量的 技术性和管理性仍在执行时,通常不暂停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另外,如果暂时的中 断是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 所必要的程序,则借款费用资本化不应停 止。
IAS23的基本内容
• 停止资本化 • 为使符合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的可使用或可销售状 态而必要的的所有准备活动实质上已完成时,应停 止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尽管日常管理工作仍在继 续,但如果资产的实体建造已结束,一般认为该企 业资产的建造工作已完成。如果只有少量工作尚未 完成,也表明所有工作实质上已完成。 • 如果符合条件的资产的各个部分分别完工,而每个 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的过程中可供使用时,则 在为使该部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所 必要的准备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时,应当停止对借 款费用的资本化。
• 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400000×8.24%×6/12=16480(美元)
我国新旧借款费用准则的差异比较
• 1.规范范围
• 原准则不涉及融资租赁费用和房地产商品 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新准则中与融 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适用于新租赁准则, 并将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 用纳入准则规范的范围。
IAS23的适用范围
• IAS23旨在说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该准则 通常要求将借款费用立即予以费用化,然而, 作为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也允许将那些可 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 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 IAS23适用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但不适用 于权益(包括不属于负债的优先股)的实际成 本或估计成本。也不适用于制造的存货或者其 他大批量反复生产的存货。
信息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详解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详解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详解目录• 1 概述• 2 目的• 3 范围• 4 定义• 5 过渡性规定• 6 生效日期概述《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1984年7月公布,1993年12月修订)IAS 23–Borrowing Costs首次生效时间1995年1月1日最新修订时间1993年12月修订历史•1984年7月公布,1993年12月修订同时废止•1983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本法规当前有效本条目为官方文献,除调整排版外请不要随意更改内容!目的本号准则旨在说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本号准则通常要求将借款费用立即予以费用化,然而,作为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本号准则也允许将那些可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范围1.本号准则适用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83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3.本号准则不涉及权益(包括不属于负债的优先股资本)的实际成本或估算成本。

定义4.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借入资金有关的利息和其他费用。

相关资产,是指须经过较长准备期才能达到可以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

5.借款费用可以包括:(1)银行透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利息;(2)与借款有关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3)安排借款所发生的附加费用的摊销;(4)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会计”确认的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财务费用;(5)作为利息费用调整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部分。

6.相关资产的例子,有需要较长准备期才能将其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制造车间、电力设备和物业投资。

其他的投资,以及常规性生产或生产周期较短且重复大量生产的存货,则不是相关资产。

那些在购置时就已有预定用途或准备销售的资产也不是相关资产。

借款费用基准处理方法确认7.借款费用应于它们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8.在基准处理方法下,借款费用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而不管借款是如何运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
(1984年7月公布,1993年12月修订)
目的
本号准则旨在说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本号准则通常要求将借款费用立即予以费用化,然而,作为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本号准则也允许将那些可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2.本号准则替代于1983年批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3.本号准则不涉及权益(包括不属于负债的优先股资本)的实际成本或估算成本。

定义
4.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借入资金有关的利息和其他费用。

相关资产,是指须经过较长准备期才能达到可以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

5.借款费用可以包括:
(1)银行透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利息;
(2)与借款有关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3)安排借款所发生的附加费用的摊销;
(4)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会计”确认的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财务费用;
(5)作为利息费用调整的外币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部分。

6.相关资产的例子,有需要较长准备期才能将其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制造车间、电力设备和物业投资。

其他的投资,以及常规性生产或生产周期较短且重复大量生产的存货,则不是相关资产。

那些在购置时就已有预定用途或准备销售的资产也不是相关资产。

借款费用
基准处理方法
确认
7.借款费用应于它们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8.在基准处理方法下,借款费用应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而不管借款是如何运用的。

揭示
9.财务报表应提示为借款合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借款费用
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
确认
10.借款费用应在发生的当场确认为费用,除非按第11段的要求已达到可资本化的程度。

11.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该项资产成本的一部分予以资本化。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的金额应按本号准则确定。

12.在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下,直接归属于某项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应包括在该项资产的成本之中。

当借款费用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并且该费用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应将其作为资产成本的一部分予以资本化。

其他借款费用应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13.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是指那些如果不为相关资产发生支出即可避免的借款费用。

当企业专门为获得某项指定的相关资产借入资金时,与该相关资产直接相关的借款费用就很容易认定。

14.要确认特定借款和相关资产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要确定哪些是可避免的借款可能会比较困难。

例如,当企业的融资活动集中调配时,就会发生此困难。

当集团使用一系列债务工具以不同利率借入资金,同时根据不同的基础将这些资金借给集团内其他资本化的开始企业时,也会产生困难。

其他复杂性来源于集团在高通货膨胀经济条件下经营,使用外币借款或与外币有关的借款,以及来源于汇率的变动。

因此,确定直接归属于相关资产的购置的借款费用金额是困难的,需要进行判断。

15.对于专门为获取某项相关资产借人的资金,符合资本化条件而计入该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的金额,应为借款期内发生的实际借款费用,减去该借款用于临时投资所带来的任何投资收益。

16.对某项相关资产的筹资安排,可能使企业获得借入资金,并且在该资金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相关资产的开支之前,已发生了有关的借款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往往在用于相关资产的开支以前,用作临时投资。

在确定本期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金额时,应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中扣除这种借入资金带来的全部投资收益。

17.对于不是专门为获取相关资产而借入和使用的资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的金额,应采用将资本化比例乘上发生在该项资产上的支出的方式来确定。

资本化比率应是借款费用相对于企业当期尚未偿还的所有借款,而不仅仅是为获得某项资产而专门借人的借款的加权平均数。

一个期间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金额不能超过在这期间内发生的借款费用的金额。

18.在某些情况下,在计算借款费用的加权平均数时,应包括母公司和附属公司的全部借款。

在其他情况下,各个附属公司只应使用借款费用对其本身借款的加权平均数。

相关资产的帐面金额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

19.当相关资产的帐面金额或预期最终成本大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时,帐面金额应按其他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予以减记或冲销。

在某些情况下,减记或冲销的金额
应按其他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加以转回。

资本化的开始
20.作为相关资产的一部分成本的借款费用,应从以下时间开始于以资本化:(1)该资产的开支发生时;
(2)借款费用发生时;
(3)资产达到预定使用或销售状态所必要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时。

21.在相关资产上的开支,只包括那些导致支付现金,转让其他资产或承担附息负债的支出。

收到与该资产有关的任何进度付款和补助都应扣减开支(见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一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

一个期间内该资产的平均帐面金额,包括以前已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通常等于该期间内资本化比率所适用的开支的合理近似值。

22.为资产达到预定使用或销售状态所必需的活动,远远不止资产的实体建造。

它们还包括实体建造前的技术性与管理性工作,例如,在开始实体建造之前,围绕取得许可证而进行的工作。

然而,在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状态而进行的生产或开发活动前,持有资产则不属于这类工作。

例如,土地开发引起的借款费用,应于相关开发活动进行期间予以资本化。

然而,为建房屋而购置土地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持有土地但没有进行相应开发活动时,不具备予以资本化的条件。

资本化的暂时中止
23.在开发活动发生中断的一个较长期间内,应暂停对借款费用资本化。

24.在为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或销售状态而进行的准备活动发生中断的一个较长期间内,可能发生借款费用。

这些费用是持有部分完工的资产的费用,不具备予以资本化的条件。

但是当大量的技术及管理工作仍在执行时,借款费用通常不暂时停止资本化。

若暂时延误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或销售状态进行的准备过程的一个必要部分,对借款费用资本化通常也木能暂停。

例如,在使存货达到成熟状态所必需的一个较长的期间内,或由于水位较高而推迟造桥,如果在所涉及的地区在造桥期间出现高水位是正常的,在这些延长的期间内,均应继续对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资本化的停止
25.当为使相关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或销售状态的所有准备工作实际上已完成时,应停止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26.当资产的实体建造结束时,尽管日常管理工作仍在继续,一项资产已准备用于预定用途或准备销售。

如果有少数工作(例如根据购买者或使用者的要求对房屋装修等)尚未完成,也表明所有工作实质上已经完成。

27.当相关资产的建造的各个部分分别完成,并且每个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中已可使用时,则在为使那一部分达到预定用途或销售状态的所有必需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已完成时,应停止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28.例如,一个包含几个建筑物的企业停车场,每一个建筑物都能独立使用,就是在相关资产中,每一部分在其余部分仍在建造中即可使用的例子。

以下是一个在任何部
分能够使用之前,必须完成相关资产的例子:一个工厂,包含了几道工序,它们在同一厂址工厂不同的部分相继运作,如钢铁工厂等。

揭示
29.财务报表应揭示:
(1)为借款费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2)本期将借款费用于以资本化的金额;
(3)确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的金额所使用的资本化比率。

过渡性规定
30.当采用本号准则构成了会计政策的变更时,企业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本期净损益、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来调整其财务报表。

企业还可以根据所允许的备选处理方法,只是在本号准则生效以后,将已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标准的借款费用于以资本化。

生效日期
31.本号国际会计准则,对从1995年1月1日或以后开始的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