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治疗突发性眩晕疗效。方法将34例突发性眩晕患者排除创伤性、中毒性、及肿瘤性疾病,实用利多卡因加645-2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利多卡因加654-2注射液静滴,对突发性眩晕治疗效果好,同时对脑、心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654-2注射液;突发性眩晕

突发性眩晕是临床较为常见病,笔者用盐酸利多卡因加654-2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眩晕患者34例,临床症状改善

明显,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突发性眩晕患者34例,符合《常见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并排除体位性、创伤性、中毒性及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突发病眩晕,其中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 d,外周性眩晕的梅尼埃病及梅尼埃症候群的20例,梅尼埃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内耳淋巴腔积水,蜗管和球囊显著膨大致高压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病变,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眩晕主要呈旋转性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犹如大病临头,继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畏光等自主神经反应,常伴耳鸣、头痛、头胀或暂时性耳聋等,查体有时可出现自发性眼震快相多向健侧。电测听力检查显示神经性耳鸣、耳聋。在中枢性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列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当头部转动时诱发突法性眩晕加重,主要表现为枕顶部头痛,也有的放射到颞部,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悸及四肢异常出汗耳鸣等,颈部X线检查显示颈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移位椎间隙狭窄等。

1.2 治疗方法接诊首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每公斤1~1.5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缓慢静脉推注(10~20 min)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1次/d,5 d为1个疗程。对血压偏高者可适当加钙离子拮抗剂,恶心、呕吐厉害者可适当加维生素B6、吗丁林。对耳鸣较重者可加维生素B1。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一路例出现并发症。

2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24 h后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48 h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第1天输液完后,显效25列(78.12%),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眩晕、耳鸣、等症状明显改善,恶心呕吐停止,心跳平稳、心悸、乏力症状改善血压开始恢复正常,第2天可以下地行走有效7例,在第2天输液后症状也开始改善,当第1疗程结束后29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其余2例头部活动还有轻微眩晕感觉及耳部不适,无恶心及呕吐及其他症状,休息2 d后再行第2疗程,结果34例患者全部治愈。

中医治疗眩晕症

中医治疗眩晕症 无痰不作眩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 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 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无虚不作眩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 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吴茱萸汤,党参20g、吴茱萸10g、法夏15g、生姜30g、甘草6g 治眩晕症(痰浊中阻)秘方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及注意事项总的发生率约为 6.3%,多数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 1、神经:视神经炎、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倦怠、语言不清、感觉异常及肌肉颤抖、惊厥、神智不清及呼吸抑制,需减药或停药。惊厥时可静注地西泮、短效巴比妥制剂或短效肌肉松弛剂。 2、心血管:①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停博、室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收缩力减低,需及时停药,必要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起博器治疗;血压下降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保持气道通畅等及其他复苏措施;②心房扑动患者用时可能使心室率增快。 3、过敏反应:有皮疹及水肿等表现应停药,高血药浓度下可引起心血管抑制和呼吸停止。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与误入血管内有完全关系。皮肤试验对预测过敏反应价值有限。 4、脊髓注射或外用利多卡因均可能导致致命的支气管痉挛。成人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较罕见。 5、有报告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扭转性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者。 利多卡因禁忌症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胺类局麻药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但利多卡因与普鲁卡因胺、奎尼丁间尚无交叉过敏反应的报道。 2、已有报道分娩前静注本品,数分钟胎儿血药浓度可达母亲血药浓度的55~100%。也有报道母亲用药后导致胎儿心动过缓或过速,

甚至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孕妇用药须权衡利弊。新生儿用药可引起中毒,早产儿的T1/2为3.16小时,较正常婴儿长(1.8小时)。 利多卡因 3、老年人用药应根据需要及耐受程度调整剂量,一般高龄患者(>70岁)剂量应减半。 4、下列情况应禁用;①阿斯综合症;②严重心脏阻滞,包括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③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 5、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②肝功能障碍;③老年人;④低血容量及休克;⑤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⑥肝血流量减低;⑦肾功能障碍;⑧严重塞性心动过缓; ⑨预激综合症(可能加重)。 6、对患心脏和肝脏疾病的病人,应减少利多卡因的剂量,在肝病患者中此药的半衰期较长。由于它能迅速通过胎盘和在新生儿体内的半衰期延长,所以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抑制。 7、通常只有在原有心率缓慢的胎儿才会出现致死的心动过缓。 8、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禁用。 利多卡因注意事项

眩晕辨证论治分型

眩晕 1.风痰上扰 症状: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少食而多思睡,舌胖苔浊腻或厚腻而润,脉滑或弦滑或脉濡缓。 辩证分析:头晕伴摇晃漂浮感,风性主动,故为风象,脾胃不健则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则头晕,浊阴不降故头重如裹,痰浊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恶心,脾胃不健故少食,痰浊蒙蔽清窍故思睡。舌质淡红,苔润腻,脉弦滑,均为痰浊中阻之象。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制半夏10g 白术12g 天麻10g 茯苓15g 生姜3g 橘红6g 大枣2枚 2.阴虚阳亢 症状: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颧红,耳鸣,盗汗,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 辩证分析:阴虚则阳亢,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耳鸣,阳升则面赤颧红,阴虚则内热,故五心烦热盗汗,内热扰动心神故心烦失眠多梦,阴虚则津亏,故目涩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数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 g代赭石30g先煎生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生龟板15g先煎生白芍15g 元参15g 天冬15g 川楝子6g 生麦芽6g 茵陈6g 甘草5g- 3.肝火上炎 症状:头晕胀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辩证分析:肝阳化火,火性炎上,上扰清空则眩晕,头痛且胀,火现于面则面红目赤,火化味为苦,故口苦,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肝在志为怒,肝气实则怒,故易怒,舌红苔黄脉弦为肝火上炎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 钩藤12g 石决明18g 川牛膝12g 益母草10g 黄芩10g 栀子10g 杜仲10g 桑寄生10g 夜交藤10g 茯神10g 4.气血亏虚 症状: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神疲懒言,面色晄白,唇甲苍白,心悸少寐,纳少体倦,舌淡胖嫩,边有齿印,苔少或薄,脉细或虚弱。 辩证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晄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明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胖嫩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或党参)6g 黄芪10g 当归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川芎6g 熟地黄15g 生白芍10g 肉桂3g 枸杞子10g 怀牛膝6g 炙甘草6g 5.肾精不足 症状:头晕而空,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齿摇耳鸣,或有遗精滑泄,发枯脱落,颧红形瘦,咽干,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辩证分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则髓海不足,上下俱虚,故头晕而空,脑为元神之府,髓海空虚则精神萎靡,失眠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故耳鸣,偏阴虚则形瘦咽干,偏阳虚则形寒肢冷,舌嫩红脉细为肾虚之象。 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15g 龟甲30g 黄柏15g 杜仲12g 怀牛膝15g 天冬15g 生地30g 麦冬15g 党参15g 茯苓15g 6.痰瘀阻窍 症状:眩晕而头重昏蒙,神疲气短,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辩证分析:饮食伤脾,脾失健运则湿聚生痰,痰阻则气滞,气滞则血瘀,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加之瘀血阻窍故头晕,头重昏蒙。痰浊中阻,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唇甲紫绀,肌肤甲错为血瘀之征,舌有瘀斑脉滑为痰瘀阻窍之象。 治法: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方药:涤痰汤和通窍活血汤。胆南星10g 枳壳10g 茯苓15g 川连6g 水蛭10g 陈皮10g 石菖蒲10g 竹茹10g 红花30g 丹参30g 麝香0.25g(冲服,或白芷10~15克代)石决明25g 赤芍15g 桃仁15g 川芎10g 菊花10g 牛膝10g 葱3根姜3片大枣3枚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总的发生率约为 %,多数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 1、神经:视神经炎、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倦怠、语言不清、感觉异常及肌肉颤抖、惊厥、神智不清及呼吸抑制,需减药或停药。惊厥时可静注地西泮、短效巴比妥制剂或短效肌肉松弛剂。 2、心血管:①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停博、室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收缩力减低,需及时停药,必要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起博器治疗;血压下降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保持气道通畅等及其他复苏措施;②心房扑动患者用时可能使心室率增快。 3、过敏反应:有皮疹及水肿等表现应停药,高血药浓度下可引起心血管抑制和呼吸停止。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与误入血管内有完全关系。皮肤试验对预测过敏反应价值有限。 4、脊髓注射或外用利多卡因均可能导致致命的支气管痉挛。成人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较罕见。 5、有报告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扭转性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者。 利多卡因禁忌症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胺类局麻药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但利多卡因与普鲁卡因胺、奎尼丁间尚无交叉过敏反应的报道。 2、已有报道分娩前静注本品,数分钟胎儿血药浓度可达母亲血药浓度的 55~100%。也有报道母亲用药后导致胎儿心动过缓或过速,甚至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孕妇用药须权衡利弊。新生儿用药可引起中毒,早产儿的 T1/2为小时,较正常婴儿长(小时)。 利多卡因 3、老年人用药应根据需要及耐受程度调整剂量,一般高龄患者(>70岁)剂量应减半。 4、下列情况应禁用;①阿斯综合症;②严重心脏阻滞,包括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③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 5、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 ②肝功能障碍;③老年人;④低血容量及休克;⑤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⑥肝血流量减低;⑦肾功能障碍;⑧严重塞性心动过缓;⑨预激综合症(可能加重)。

眩晕鉴别诊断与治疗

眩晕 “ 头晕”是来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最常见主诉之一。按照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可将“头晕”分为头昏和眩晕两大类。 头昏(Dizziness) :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为主症,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 或旋转感,多伴有头重、头闷、头胀、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 劳累及紧张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所至。 眩晕( vertigo ):自身或周围物体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错觉, 患者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性、颠簸性、摆动性、浮沉、飘移等错觉。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定向倾倒等体征。空间位置觉维持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相互协调来完成。当三者传入冲动不一致,特别是两侧前庭系统传入冲动不一致即可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传导通路:三个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内耳前庭神经节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听道—内耳孔入颅—脑桥—前庭神经核的上核、内侧核、外侧核、下核—发出纤维投射至小脑(绒球及小结) 、皮质前庭代表区、上部颈髓前角细胞、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等。 解剖上将病变累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内耳孔以前产生的眩晕称为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的77% ,而颅内段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约占23% 。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①多为旋转性眩晕;②发作时间短(数分、数小时、数天) ③前庭表象: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重,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一致;④眼球震颤:短暂、细速、多为水平旋转性;⑤常伴耳鸣、耳聋。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①平衡障碍为主,眩晕相对较轻;②发作持续时间长;③ 前庭不协调现象:眩晕程度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不一致,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不一致;④眼球震颤:持续、粗大、垂直、斜动、分离性;⑤常伴头痛、颅神经及脑干病变等症状。 第一节眩晕病人的临床评估 诊断有眩晕症状的患者最重要的步骤是采集一个好的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过敏史、药物史、饮食和吸烟史。 一.症状特点: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简介 病因 眩晕的病因 由眼动、前庭、本体感觉等系统传人外物及自身的动静态方向信息,经中枢神经相应部位整合协调处理后,而达到视线稳定、姿态及空间方位感正常的平衡状态。如其结构或功能受损,则可导致眩晕。 (一)前庭源性疾病 (1)外周性:多由耳部疾病引起,如中耳炎、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又称耳源性眩晕。 (2)中枢性:为前庭中枢段结构病损所致,如脑干、小脑部位的炎症、肿瘤、血管病、颈椎病为老年人眩晕常见病因。 (二)非前庭性疾病 (1)眼源性疾病:急性眼肌麻痹、青光眼、屈光不正、Cogan综合征等。 (2)本体感觉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脊髓背索病损及多发性神经炎等。 (3)其他:躯体各系统病损影响其相关功能亦可表现头昏。因多无旋转感受而称非典型眩晕。 常见疾病: (一)听神经瘤 第Ⅷ对脑神经的这种肿瘤可以导致轻度的、间断的眩晕和单侧的感觉神经听力丧失。其他的表现包括耳鸣,枕骨下疼痛以及脑神经受压所致偏瘫。 (二)良性体位性眩晕 这种疾病是由于半规管中碎片引起的眩晕,随着头部运动持续几分钟。这种类型的眩晕通

常是可以通过控制体位来治疗的。 (三)脑干局部缺血 这种疾病可以产生一种突然的、严重的眩晕,可以是间断的和持续存在的。伴随临床表现包括共济失调、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眼球震颤、眼球向一侧运动障碍。轻偏瘫和感觉障碍也可能出现。 (四)头部创伤 头部外伤后可以出现持续性的眩晕,常伴随有本能的或是体位性的眼球震颤,如果颞骨骨折,可出现听力丧失,伴随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水平下降,行为改变、复视,视物模糊、癫痫发作、运动或感觉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颅内压增高也是可能出现的。 (五)带状疱疹 第Ⅷ对脑神经感染可以突然出现眩晕,伴随面部麻痹、疱疹侵犯耳道可以出现感染侧听力丧失。 (六)迷路炎 内耳感染也可以出现严重的眩晕。眩晕可以持续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或者几年。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进展性的听力丧失和眼球震颤。 (七)梅尼埃病 这种疾病因迷路功能障碍引起突发性的眩晕,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不可预料的周期性发作的严重眩晕和不稳定步态可使患者摔倒。疾病发作时,任何头部和眼部的突然运动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八)晕动病 本病由节律性、移动性运动所引起的以晕厥、恶心、呕吐和头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九)多发性硬化症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及中医认识.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 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 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 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 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 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 二、概念及分类: 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觉,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 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网状结构→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前庭眼动通路:前庭神经核→脑干内侧纵束→各眼球运动核联系:病损时出现眼颤。 前庭小脑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小脑束→脊髓前角:出现共济失调、平衡不稳及肌张力改变。 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神经核→前庭脊髓外侧束→脊髓前角 四: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 1. 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 2. 眼球震颤 3. 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4.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 5. 眩晕的种类 (1)真性眩晕(周围性、前庭外周性):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五: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神经系统是人体进行空间定位、维持平衡的重要系统,其功能异常是眩晕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庭功能的检查及评价是诊断眩晕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1. 前庭眼动反射:临床上常用的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或视频眼震图(vedionystagmography,VNG)通过客观量化评定前庭眼反射(vestibul

利多卡因临床新用

利多卡因临床新用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也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治疗。近年来,随着 人们对利多卡因的深入研究,发现它在治疗其它疾病的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下面将就此作一总结。 ■治疗前庭神经炎 利多卡因能阻滞血管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其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强,达到改善血液微循环的目的。它能改善内耳前庭神经周围血管供血,消除内淋巴回流障碍。方法:用利多卡因50~100毫克静注,重者200~400毫克加入5%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 ■预防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全麻患者的气管内插管,在手术即将结束时,需将麻醉剂剂量减至咽喉气管反射恢复时才能拔出。拔管时可出现类同于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还可引起呛咳,对高血压、冠心病、高颅压患者极为不利。利多卡因可预防此反应,用法为利多卡因1.5毫克/千克静注。其机制与中枢抑制或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治疗新生儿严重惊厥 对反复惊厥者用利多卡因首次负荷量2毫克/千克,加最初维持量每小时6毫 克/千克静注,3日内逐渐减量。 ■用于胃镜插管检查 将2%利多卡因含入口内,5分钟缓慢咽下,10分钟后行插管检查。与2%丁卡 因喷雾法相比,利多卡因具有省时、简便、痛苦小的优点,且利多卡因具有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 ■治疗急性胃源性腹痛 急性胃源性腹痛多由急性消化不良及胃酸分泌增多、黏膜充血水肿以至痉挛产生。口服利多卡因可缓解此类疼痛,用法为2%利多卡因15毫克口服。 ■治疗癫痫 利多卡因能通过血脑屏障,兴奋继以抑制中枢神经元活动,且能阻滞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传递,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较好。用利多卡因0.1克稀释后静注,发作即停止,复发者再用药仍有效。 ■治疗哮喘 利多卡因是刺激性咳嗽强有力的抑制药,也可抑制支气管哮喘。方法:用利多卡因5毫升(100毫克)雾化吸入,每天1次,呼吸、心率恢复正常,哮鸣音消 失,动脉血气恢复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呃逆 利多卡因治疗呃逆的机制可能与其对外周和中枢神经传导的阻滞作用有关。用法:利多卡因100毫克加入莫非氏滴管,然后用500毫克加入10%葡萄糖内以30~ 40滴/分的速度维持静滴,呃逆控制后,维持1~2天。

眩晕 中医辨证及治疗

眩晕 【概述】 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本症可出现于多种内科疾病中,常见于高血压、贫血、美尼尔综合征(梅尼埃病)等病中。 【病因病理】 眩晕的病因分为本虚和本虚标实两类。本虚常由阴亏、气血亏虚、髓海不足等而致眩晕;本虚标实多为肝阴亏虚,肝火上扰,或脾胃虚弱,痰浊中阻而致眩晕。 病理变化为阴虚则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或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成疾,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发眩晕。 【诊断要点】 1.有高血压、贫血等病史。 2.头晕目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可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 3.体检可有血压升高或贫血貌,也可无阳性体征。 4.血液检查可有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目的降低。 【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看红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 劳则伤肾,怒则伤肝,均可使肝阳更盛,故头晕、头痛加甚;阳升则面部潮红;肝旺则急躁易怒;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皆是肝阳上亢之征。 2.气血亏虚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s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 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气血虚则面色眺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3.肾精不足症状:眩晕而见精神委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造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委靡;肾虚,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故时时耳鸣;精关不固,则见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症状:眩晕而见头昏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则眩晕头重如蒙;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

眩晕症的药物治疗

眩晕症的药物治疗 眩晕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发生障碍或平衡感觉发生障碍,患者感到外物旋转和自身有倾倒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近年来,执业药师、临床药师及医师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许多药物对治疗眩晕症疗效较佳,值得推广,现综合报道如下,供广大有关人员参考。 1.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局麻药,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现,它不但有镇静作用,而且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扩张周围小血管,使耳动脉痉挛缓解,迷路水肿减轻,内耳淋巴压力降低,从而有效解除眩晕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方法:①用利多卡因1~3毫克/千克,加入到25%葡萄糖溶液40毫升内缓慢静注,每日1次, 7天为1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②将2%利多卡因5毫升加0. 9 %氯化钠溶液5毫升混匀,滴入鼻腔内1~2滴,每5分钟1次,总有效率为9 8. 46%。③将利多卡因50~100毫克加入到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静脉缓注,每日1次,连续3天;同时口服654- 210毫克,每日3次。5将利多卡因200毫克+复方丹参液16毫升+ 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用药1~7天。9 8. 9 6%的病人在用药后(17± 8)小时见效, 7天痊愈。 2.纳络酮:纳络酮是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阻滞β -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调节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释放,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改善脑微循环,提高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用纳络酮1 . 2毫克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共3天,治疗69 7例眩晕症病人。结果, 546例病人当天显效,第2天症状消失;149例患者第2天起效;两例患者用药3天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用纳络酮治疗眩晕症到目前还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3.维脑路通:维脑路通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氧饱和度的作用。据报道,颈性眩晕症患者248例,用维脑路通0. 8克+林格液500毫升静注, 10天为1个疗程,较重者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用药1个疗程内治愈21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 4.碳酸氢钠:用碳酸氢钠治疗107例眩晕症患者。方法:将5%碳酸氢钠10~60毫升加入到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中缓慢静推,每日1次, 7天为1个疗程,隔1天再行第2个疗程;病情严重者用4%碳酸氢钠500毫升静滴,对前庭神经元炎患者治愈率达100%。对其机理,笔者认为系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游离出二氧化碳,反射性扩张血管,兴奋交感神经所致。另外,高渗碱性药物提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从而消除眩晕。 5.葛根素:葛根素属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可改善高黏血症和高凝血症,改善微循环,扩张冠脉及脑血管;还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用葛根素注射液500毫克加入到0. 9 %氯化钠溶液250毫升中静注,每日3次, 8小时1次, 7天为1个疗程。结果, 126例患者经第1个疗程治愈119例,第2个疗程治愈7例。 6.刺五加:刺五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增加脑供血量的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镇静作用。用刺五加注射液60毫升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注,每日1次,每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眩晕19 8例。结果,治愈168例,显效25例,有效5例。 7.酚妥拉明: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能解除内耳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用酚妥拉明治疗突发性眩晕100例,方法:用酚妥拉明100毫克加0. 9 %氯化钠溶液500毫升, 50滴/分钟,静脉滴注。结果,一次性治愈9 8例,多在10分钟起效, 20~30分钟后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两小时后症状完全缓解,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当治药

眩晕

眩晕的辩证施治 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看红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劳则伤肾,怒则伤肝,均可使肝阳更盛,故头晕、头痛加甚;阳升则面部潮红;肝旺则急躁易怒;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皆是肝阳上亢之征。 2)气血亏虚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s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气血虚则面色眺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3)肾精不足症状:眩晕而见精神委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

酸软,造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委靡;肾虚,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故时时耳鸣;精关不固,则见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症状:眩晕而见头昏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则眩晕头重如蒙;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脾阳不振,则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浊内蕴所致。 诊断要点 1)有高血压、贫血等病史。 2)头晕目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可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

眩晕的中医辩证治疗(1)

眩晕中医辩证治疗 尉氏县中医院急诊科高玉杰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血亏虚 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麻震颤者。应警惕发生中风。 【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4.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鉴别诊断】

中医治疗眩晕症出现的成果

中医治疗眩晕症出现的成果 1、眩晕的发生与人的脏腑有关。观察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肝阳上亢诸风掉眩;清浊升降失调,聚湿痰积必眩晕。 2、眩晕症的病人都是虚证,但不可乱补、眩晕症的病人都是虚证,虚者补之,绝对正确。 但不可乱补。怎样补?在用药方面要具体分析,临床观察有的补药服了很好,有的服后反而不好,足以证明药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正确的补法是靠准确的选药,选药是根据药的药性进行。 3、治疗以辨病为主。明确是哪种眩晕病、属于哪种类型眩晕。眩晕症有多种,先确定是哪种眩晕。已确定是美尼尔氏综合症,分辨是眩晕症中的哪种类型。根据症状表现,提出分型,对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经药引经药(药引子): 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主要病所,重要部位体积小到毫米,而且在颞骨内、靠内耳,目前世界范围内,所用的药,穿透不到病所,如何使药物能达到病所。就要选择理想的引经药,通过引经药,将有效治疗眩晕的药引达到病所,就能发挥治疗眩晕的作用,中药能够办到此种特效功能。 5、美尼尔氏综合症分为八种类型。从古至今没有人将美尼尔氏综合症分型。我根据症状表现,对美尼尔氏综合症进行了分型,70 年代正式提出分型,分型对诊断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6、系列‘眩晕尼尔康 '研究成功。运用中医的理论,依据祖传秘方,运用中医的理论,研究出科学的配方,配制成中药有效的,系列‘眩晕尼尔康 '。有效的运用中药中的引经药(药引子),选择了具有穿透性机能很好的引经药,将有效的中药引达到病所内。使其迷路的压力降低、淋巴循环通畅,从根本上发挥治疗眩晕症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多种眩晕症的作用。 巩固时期的治疗服“眩晕尼尔康”或“眩晕尼尔康加强”具有抗复发作用,使淋巴成份恢复正常,有效的防止复发。

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一)

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一) 【关键词】利多卡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液250ml 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 液250ml静滴,倍他司汀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利多卡因;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原因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所致,占中老年各种眩晕症60%以上,临床表现为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笔者从2001年4月~2005年7月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按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全部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TCD)、颈椎X线摄片、血液流变学、眼底检查,部分病例经CT检查,全部排除颅内出血、梗死和肿瘤病变。

1.2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均为2001年4月~2005年7月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确认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35~67岁,平均55.7岁;病程3天~9年;病种:脑动脉硬化11例,颈椎病16例,高血压病7例,血脂异常者6例,糖尿病4例。对照组40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38~70岁,平均57.6岁;病程2天~10年;病种:脑动脉硬化10例,颈椎病14例,高血压病8例,血脂异常5例,糖尿病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种及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基础治疗两组病人均给予降压、控制血糖、降脂、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1.3.2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液250ml,倍他司汀20mg 加入5%GS液250ml静滴,静滴时间不少于1h,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有糖尿病患者将GS液换为NS液)。 1.3.3对照组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 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有糖尿病患者将GS液换为NS液)

眩晕分型

2.眩晕辨证论治分型 2.1 痰浊中阻型:《丹溪心法》:“百病多有兼痰者。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朱丹溪认为痰是引起眩晕的最主要的因素,痰可以兼杂气虚同时存在,痰郁化火,所以治疗上,应当以化痰为主,兼以补气、降火。常因脾虚不运,水湿运化失常,痰饮内生,痰湿中阻,痰火上炎,蒙蔽清窍而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头重如裹,头目胀闷,恶心欲呕,胸闷,心烦口苦,旋转错觉,甚则仆倒在地,不省人事,鼾声大作或癫狂痴呆,舌红或淡嫩,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多见于梅尼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为耳源性眩晕或一般性眩晕。治法:清热燥湿,豁痰开窍。方剂:天麻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二陈汤、礞石滚痰丸等。 2.2 气血不足型:《内经》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体中气不足,或气血虚弱,而致脾不散精,水谷精微、清阳之气不能上承输布脑海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劳累后加剧,倦怠乏力,动则气短心悸,甚则晕倒,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多见于低血压、低血糖、贫血、心脏疾病、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一般性眩晕。治法:补气养血,升阳止眩。方剂:十全大补汤、大补元煎丸、归脾汤、人参归脾汤、补中益气 汤、八珍汤、人参养荣丸等。 2.3 肝火上扰型:常因肝经实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风火之邪上扰清空而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头痛,头胀,口苦,心烦,口干,目赤,耳鸣,夜难入寐,甚则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癫狂,舌深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洪大等。多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神经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等,为一般性眩晕。治法:清肝泻火,平肝潜阳。方剂: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汤、镇肝熄风汤等。 2.4 瘀血脉络型:常因阴虚阳亢,肝火上亢,血热妄行,瘀阻脉络,脑海气血运行障碍而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头痛,真头痛,耳鸣,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甚则突然晕倒,口眼斜,半身不遂,舌黯红,苔黄厚,脉涩或弦等。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精神分裂症、脑内肿瘤等,为一般性眩晕。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方剂:天麻钩藤饮、地黄饮子、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癖汤、温胆 汤合冠心 2 号方、镇肝熄风汤、血府逐瘀汤等。 2.5 肾精不足型:常因肝肾阴虚,或阴阳两虚,而致津液肾精不能充盈脑髓,脑海空虚引起眩晕。证见:眩晕,耳鸣,耳聋,眼花,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楚无力,甚则四肢末梢不温或五心烦热,舌质红或淡,苔薄白或滑,脉细尺弱。多见于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疾病、梅尼埃综合征等,为一般性眩晕或耳源性眩晕。治法:滋养肝肾,填精补髓。方剂:左归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鱼螵丸、桂附六味地黄丸、杞菊六味地黄丸等加减。 2.临床类型 2.1 肝阳上亢型 表现为头痛且伴有耳鸣及眩晕感,头痛加剧及急躁易怒主要是因为生气恼怒造成头痛剧烈,或者劳累烦恼造成头痛加剧,常表现为夜不能寐或少寐多梦,口舌干燥且苦味加重,该症状多见于高血压疾患及脑部疾患或动脉硬化病。头脑胀痛并有手脚心发热且颧红,劳累感加重以及舌苔发黄,脉象细弱等现象。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一旦发生眩晕症,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进行辨证选方治疗,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防止眩晕症复发,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常用的防治眩晕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进行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30例临床分析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3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12T16:39:32.8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振艳[导读] 眩晕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 张振艳 (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00)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132-02 【关键词】眩晕利多卡因 眩晕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一般来说,头晕、头昏相对较轻,而眩晕则较重。眩晕包括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我们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30例,获得满意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临床诊断为美尼尔症20例,病因不明2例,颈源性头晕8例。 1.2治疗方法用利多卡因1.0~1.5mg/kg(成人每次75~100mg)加入5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每日二次,并酌情使用少量镇静药、钙离子拮抗剂,对于呕吐严重加强支持治疗。总疗程平均5天。 1.3疗效:注射后30~60分钟后。头晕或眩晕明显减轻,原来呕吐及耳鸣亦随之减轻或停止,有6例合并血管性头痛,有4例颈后疼伴双臂麻木者,用药后亦随之减轻。9例经4~6次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其于经过4~5天治疗症状亦完全消失,症状消失后巩固1~2天。本药上述用药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少数病人注射后有乏力、思睡的副作用。 2 讨论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眩晕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40%。 本文头晕者为头重脚轻或头胀摇恍感,而眩晕有自身旋转和明显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两者均是机体对空间的定向障碍所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从病因学或发病机理上看,二者互相过渡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上大同小异。眩晕发作时患者感到外物或自身在旋转、漂移、浮沉或翻滚感,不能站立,常伴眼震、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恐惧和濒死感,因此,尽快终止眩晕发作,是解除患者痛苦和进一步诊治的基本。尽管基本病因很多,但导致眩晕的机理类似:支配前庭器官的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或脑供血不足导致膜迷路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内耳前庭区域缺血缺氧,使内淋巴生成或吸收障碍,导致膜迷路水肿及内淋巴系压力增高,内淋巴腔扩大及内耳末梢器缺氧、变性引起眩晕。 利多卡因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治疗眩晕症,取得明显疗效,此后国内也有多家医院应用,取得很好效果。利多卡因还有使周围动脉轻度扩张的作用,可解除迷路动脉痉挛,改善内耳的微循环,使内耳淋巴的产生和吸收恢复平衡,解除迷路水肿。使内淋巴压力降低,消除症状。利多卡因使神经的冲动传入趋于平衡使症状减轻。可解除脑干血管痉挛,使脑血流充盈良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降低脑干结构的病理性兴奋灶。此外它还有镇静的作用,故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有效。利多卡因对美尼尔症的疗效机制不详,据分析推测:①与改善内耳的微循环障碍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利多卡因用于心梗的患者,能明显改善心肌供血,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防止猝死的发生。本文合并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者,静注本药疗效显著。可能与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内耳及前庭神经核区的循环有关;②本药有镇静安定作用,故亦能通过抑制前庭系统兴奋而直到抗眩晕或头晕,调整植物神经的失衡。 眩晕症至今病因不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继而使内淋巴吸收障碍或产生过多,导致内淋巴腔扩大及内耳末梢器缺氧、变性等病理变化;而利多卡因与654-2能够扩张内耳动脉、静脉及淋巴管,增加其灌注量,消除水肿,降低内淋巴管压力,解除痉挛及缺血、缺氧状态、改善了眩晕的症状,达到了治疗的目的。笔者认为利多卡因与654-2药源充足,且经济便宜,疗程短,副作用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62. [2]沈祥骏,谢鹏飞.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36例报告.江苏医药,1984,3(9):125. [3]杨莉莉.对利多卡因治疗眩晕、哮喘的验证[J].新医学,2001,32(8):484. [4]刘景风.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5,7(124):23. [5]李传良,金培珍,马英奎.内科疾病诊疗新法,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