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
环境生态保护中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环境生态保护中的信息化建设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不断加剧,环境生态保护愈发成为全球的热门议题。
信息化技术与环境生态保护的结合,有望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创新思路和有效手段。
本文就环境生态保护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
一、信息技术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传统的环境生态保护主要依靠人工采样、数据处理等方式进行,从而缺乏实时性、高效性和精准性。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部门逐渐将信息技术引进到环保领域。
信息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
利用远程监测设备,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传输数据至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这样可以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2. 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对环境地理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为环境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为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建立环境数据库,可以将环境数据进行整合,并建立环境数据共享平台。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为环境规划决策、管理和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二、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意义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监控能力,为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其次,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环境数据的管理质量,为环境的科学规划和治理提供数据保障。
最后,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环保事业建立良好的公共参与机制。
三、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生态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技术标准的不统一和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
信息化建设需要正确的标准和规范,否则就会影响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另外,现有的信息共享机制比较薄弱,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为环境治理瓶颈带来了困难。
四、解决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信息化建设在环境生态保护中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需求分析
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需求分析摘要:环境信息化是实现环境管理转型、促进环保事业发展、推进环境保护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可以预见,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加快环境管理业务和环境信息化有机融合、加快实现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是今后环境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1、生态环境系统业务使用情况现状目前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设计的人不懂业务、懂业务的人不会设计的问题。
对于环境信息化的思考主要集中于单个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没有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规划等方面长远的思考。
环境信息化建设保障性措施的重视程度不高,环境信息化的重复建设严重、应用水平低下。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只有理清环境信息化建设思路,做好顶层设计与长远打算,才能较好地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应有的重要支撑。
2、项目建设无统一规划2.1基础能力薄弱,队伍建设滞后2.1.1基础支撑服务能力有待加强调查期间县区的环境信息化基础支撑服务体系基本为零,市级层面分别建立了网络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云资源管理平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等,但由于分期建设、各自独立,难统一监管。
网络管理平台仅实现了网络运行态的基本监控,无法及时分析判断故障隐患和提供解决问题辅助手段。
在应用支撑方面,技术支撑环境落后于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系统集成与整合复用能力较弱,尚不具备对重要应用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能力,迫切需要升级应用技术支撑环境,跟上技术发展步伐。
2.1.2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系统对环境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还是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没有设立环境信息化专项资金,经费主要依赖于省生态环境厅拨付。
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和日常维护费用,使得雅安市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发展缓慢,较发达城市存在很多不足。
2.2生态环境系统内部信息不共享生态环境系统内部过于明晰的分工导致了内部信息的沟通存在一定障碍。
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分析
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建设目标以及建设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在此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相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希望通过监管、治理等手段,改善生态环境。
而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1. 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控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传统的监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监测的需求。
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等问题。
2. 实现监管的便捷化传统的监管模式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监管的便捷化,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提高环境应急处理的效率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环境应急处理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1. 建设一个全面、系统、实时的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平台通过整合各方面的数据资源,建设一个全面、系统、实时的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环境数据的准确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建设一个便捷、高效的环境监管平台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环境监管的便捷化、高效化,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和管理。
1.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投入,采购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提高平台的信息化水平。
2. 加强数据资源整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各方面的数据资源整合工作,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平台能够获取各种环境数据资源。
2023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2023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知识格式】2023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详解引言:在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2023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
本文将全面解读这些政策文件,探讨其深远影响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政策文件的背景和目标1.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背景1.1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1.2促进数字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结合1.3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 政策文件的核心目标2.1 建立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数据中心2.2 推动环境信息公开与共享2.3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第二部分: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1. 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1.1 构建全国生态环境数据中心1.1.1 优化现有数据网格化和数字化1.1.2 加强不同领域生态环境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1.2 促进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2. 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和参与2.1 建设综合性环境信息公开平台2.1.1 提供可视化的环境指标信息2.1.2 支持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平台搭建2.2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便民化和透明化2.2.1 加强政府对环境数据的公开力度2.2.2 减少信息查询和获取的障碍3. 生态环境信息监测与预警3.1 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3.1.1 完善监测网络和监测设备3.1.2 提升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3.2 推动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3.2.1 提升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3.2.2 加强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响应能力第三部分:政策文件的意义和影响1.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1.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科学管理1.2 促进环境信息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结合2. 提升政府环境管理能力和公众参与度2.1 改善环境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力2.2 加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度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1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3.2 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总结:通过对2023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六化建设实施方案
六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快城市六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城市建设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人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二、目标确定。
1. 智能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信息化管理。
2. 信息化,加强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3. 绿色化,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城市绿色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 生态化,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5. 人性化,注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6. 品质化,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和形象,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三、实施方案。
1. 智能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信息化管理。
2. 信息化,加强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建设城市信息化平台,推动城市信息化应用,提高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
3. 绿色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推动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提高城市绿色化建设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 生态化,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5. 人性化,注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改善市民生活品质。
6. 品质化,加强城市建设的品质管理,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和形象,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六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2.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六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资金需求。
3.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六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各个领域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自然资源管理也不例外。
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然资源涵盖了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等诸多领域,其管理涉及到资源的调查、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监管等多个环节。
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数据不准确、信息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而信息化建设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痛点,为自然资源管理带来全新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首先体现在数据采集和整合方面。
通过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精度、大面积、实时动态监测。
无论是土地利用的变化、矿产资源的分布,还是森林覆盖的增减、水资源的流动,都能够被及时、准确地获取。
同时,将这些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库,打破了以往数据分散、孤立的局面,为资源管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信息支持。
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信息化技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可以对海量的自然资源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资源的分布规律、变化趋势以及内在联系。
例如,通过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土地需求,为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提供科学依据;对矿产资源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矿产的储量和品位,指导矿产的合理开发。
这些分析结果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加准确地把握资源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
信息化建设还极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借助信息化平台,各类业务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文件流转,大大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
同时,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也使得资源管理更加透明,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参与监督,促进了资源管理的公平公正。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监管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摘要: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更加有效和全面的措施来解决。
环境信息化建设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首先,它可以帮助监测、评估和预测环境变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促进科学决策的制定。
其次,环境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资源管理和能源利用,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它还能够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的效率,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检测和处罚。
总之,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环境信息化;环境保护;重要性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信息化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整合、管理和分析环境数据,以支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
本文将探讨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带来的好处。
环境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能够提高环境数据的收集和监测效率,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能力,以及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体系,以实现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二环境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1整体规划缺位,出现“信息孤岛”环境保护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内部各部门的系统开发缺少整体规划,各系统自成体系,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系统异构,导致无法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浪费了物力财力人力,也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系统混乱,难以发挥系统的实际效果。
2信息系统亟需完善各规章项制度及需要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信息系统涉及到服务器、网络及操作系统方面的很多新知识、新技术,必须要完善各项制度并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
工作人员如不熟悉相关技术,即使面对小小的系统故障也会束手无策,最后只能掏钱请人维护,这无疑会加大信息系统的运行成本。
多种信息化手段混合使用的例子
多种信息化手段混合使用的例子实时掌握水质状况、及时联动解决环境问题、随身数据库添翼现场执法监管近年来,昆明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搭建了水环境信息平台、空气质量监测“一张网”信息平台、污染源“一源一档”数据库,开发污染源档案手机App。
推动数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入环保工作之中,织就环保数据网络,在“互联网+生态环境”的融合之中,推动昆明市生态环境数据的汇聚共享,探索科技赋能环保监管提质的新路径,守护春城的碧水蓝天净土。
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及时把脉问诊环境问题“通过这个平台把全市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的信息整合起来,实现监测网络全覆盖,水环境质量情况可实时反馈。
再以监测结果来倒逼区域污染防治,有效改善全市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张冰指着大屏幕上的“昆明市水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平台”介绍说。
“屏幕上显示着红、黄、蓝、绿的圆点,不同的颜色代表水质的差异。
蓝色是Ⅰ、Ⅱ类,绿色是Ⅲ类。
”张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这个平台可以直观展示出各流域的达标率,并智能分析影响水质达标的区域,“不达标的监测点信息将通过手机App和短信及时推送至断面所属县(区)政府的责任人手中,指导水污染防治工作。
”为保护昆明市各流域水质状况、落实水环境国家考核目标,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聚点成面,形成覆盖全市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打造出智慧型水环境信息平台。
目前,平台共接入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134个,在线监控水质净化厂45家,平台注册用户480余人,今年上半年共发送地表水环境质量通报短信9万余条。
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和迭代为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装上了“千里眼”和“追踪器”,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具体数据和技术支撑。
信息化的手段也应用在大气监测方面,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强化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强化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我国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XX市将进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大机遇。
一、增强环保意识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价值观,健全生态文明推广体系,营造良好氛围,更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一)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支持各级学校、幼儿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推动高等院校开设生态环境教育专业、课程。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引导各类人群进行知识和技能学习。
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课题研究、理论宣讲。
弘扬生态文化。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职业教育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宣教能力建设。
健全生态环境宣教机构和人员队伍配备,加强宣教装备设施和传播技术力量建设。
以环境监测站、资源热力电厂、污水处理厂、危险固体废物处置企业等为重点,持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以景区、公园、社区、学校、展览馆、图书馆、环保领域龙头企业等为重点,继续推进各类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动员。
充分运用好报、网、端、微融媒体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结合“穗小环”形象创新开发类型多样的新媒体宣传产品,推广“XX生态环境”政务两微平台专栏品牌。
创新《珠江环境报》宣传方式,丰富新媒体表现手法和内容,畅通信息采编渠道。
结合“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项活动。
广泛宣传报道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进展和先进典型。
(二)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全面开展绿色生活创建。
生态环境局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XX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与规范管理,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促进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根据国家和XX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项目,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生态环境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一)业务应用系统:为生态环境工作提供政务管理、业务数据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等服务的信息系统。
(二)环境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信息软硬件设备、网络系统、业务用房和基础支撑平台。
(三)环境信息保障体系:环境信息标准规范、运行维护和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生态环境局使用财政资金建设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信息化项目管理。
非本办法规定的其他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原则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数据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技术集中、管理集中。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五条XXXXXX是我局信息化工作的决策机构。
第六条XXXXXX是我局信息化工作的办事机构。
第七条XXXXXX负责按相关规定向市财政局申请专项经费、组织对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和竣工决算等,XXXXXX对项目资金开展监督检查。
第八条XXXXXX组织编制环境信息标准规范,XXXXXX配合完成标准立项、协调和审核报批工作。
第九条局机关各科室、局直各单位负责提出信息化项目需求;XXXXXX负责具体的申报、实施、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
第三章规划与申报第十条XXXXXX组织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市政府信息化发展方针政策和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要求,编制市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
规划每五年开展一次,经XXXXXX审议通过后发布,作为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局机关各科室、局直各单位根据市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日常业务管理及各生态环境专项任务工作需要,研究提出信息化项目需求。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趋势探究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趋势探究1. 引言1.1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趋势探究的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各国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开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和监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包括对各类自然资源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分析,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也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全面管理、开发和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高资源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搜集、分析、管理各类资源数据,可以使资源管理更加科学、精准,及时掌握资源状况,做出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
2. 促进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提高资源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推动资源经济的发展。
3. 促进资源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全面监测和评估,提高对资源的保护意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为相关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
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变得愈发重要。
这不仅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还关系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本文将探讨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重点分析如何在城乡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一、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城乡建设规划是指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有序安排城乡土地、用地布局和建设设施的总体规划工作。
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首先,城乡建设规划必须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等生态环境因素,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需要合理的城乡建设规划。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配城乡用地,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实现生态与城乡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中,需要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注重规划与保护的协同推进。
二、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策略为了实现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合,以下是几项策略的建议:1. 加强生态环境评估与规划。
在城乡建设规划前,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工作,评估现有环境状况,明确环境承载力,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规划内容,设立生态保护区,划定生态红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2. 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社区建设。
倡导绿色建筑理念,通过使用可再生的材料、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计,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城乡规划中促进低碳社区的建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
3. 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城乡建设规划中,要注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应优先选择闲置土地和旧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减少对农田和生态用地的占用,保护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信息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应用
信息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应用摘要:信息化建设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文章对信息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信息化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字:信息技术;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绿色节能引言信息化技术主要用来处理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保障信息数据的整合管理流程更加完善和有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化资产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为重要的现代化资产之一。
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快速查询、流程办结、超标预警、发现污染源以及治理环境违法行为等方面,能够提升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各级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都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结合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需求,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如今,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也是如此。
首先,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完善体系数据接入。
已构建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立了初步的数据资源目录,污染源全流程数据、水环境数据土壤生态类数据等数据资源未接入,从而限制了信息化体系的使用功效。
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目录,扩展在线监测体系,才能真正发挥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的功能。
其次,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完善物联网管理系统。
当前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缺少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难以规范化地监控和管理物联设备,也不能快速、高质量地接入物联网数据,从而造成系统的管理功效降低。
利用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感知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物联网管理系统,可实现对物联网设备和监测数据的有效管理。
另外,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数据资源利用率。
各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过于分散,且系统间关联度不高,使用主体和受益群体面不广,这种现象不仅会降低各系统使用频率,还会导致系统中大多数据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多是处于数据展示、查询统计等较低层次利用水平,基于此,就需要构建一个集成的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共享系统,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高效使用。
整合资源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
03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更
加科学、精准、高效的技术手段。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01
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
目前,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需要
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和提升应用效果。
02 03
数据质量和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数据质量不高,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整 体效果。同时,数据共享程度也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 数据互通和共享。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率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态环 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 费。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整合资源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研发,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整合资源的重要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合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应用水平不高等。
展望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 建设的政…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数据 质量,促进信息应用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 基础设施…
02
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 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 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 局面。
03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 的标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 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技 术要求。
地理信息赋能,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
地理信息赋能,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对我国来说既是一场医疗“战役”,更是一次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的大考。
此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万众一心全民“抗疫”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从病毒防治、感染应对,到物资供应、物流管理,再到应急防控、社会治理等,信息化、数字化对疫情精准防治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感受到社会治理越来越受益于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而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以此为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各部门数据资产整合及价值最大化,为相关部门及业务提供动态数据和决策依据,使自然资源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我们迫切需要提升自然资源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这是自然资源领域深度发展与变革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应用拓展的难得机遇。
新形势下自然资源信息化发展趋势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随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由此,自然资源部取代国土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与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
要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创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管理。
机构改革前,原国土资源部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基本完成了国土资源云的建设,在全国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完成了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并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
自然资源部对国土资源部的取代以及三定方案的实施,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强调在生态、规划、管控、监管四方面加强重视。
特别在信息化方面,自然资源部及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是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部分,尤其应关注新技术应用,积极推进GIS、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自然资源业务相融合,以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019年11月2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其建设要点概括为“一个基础,两个支撑,三类应用体系,四大目标和五大保障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精准分析、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全方位、动态监测。
2、整合和共享环境数据,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3、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提升公众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参与度,增强环保意识。
二、建设内容1、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善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监测站点的布局,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如传感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连续监测。
同时,建立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环境数据中心建设搭建统一的环境数据中心,整合来自各个监测站点、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环境数据,包括污染源排放数据、环境质量数据、生态状况数据等。
建立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3、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环境审批、执法监督、应急管理、污染防治等业务模块。
实现环境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系统的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4、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利用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技术,构建环境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对环境数据的分析和模拟,预测环境变化趋势,评估环保政策和措施的效果,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建立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可以预测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浓度,为制定应急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5、公众参与平台建设搭建公众参与环保的信息化平台,如环保网站、移动应用等。
通过平台向公众发布环境信息,包括环境质量状况、环保政策法规、企业环境行为等。
同时,提供公众举报、投诉和建议的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传统的环境保护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管理需求。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二、建设目标1、实现环境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合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各类环境要素的数据,以及污染源排放、环境质量监测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整合和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提升环境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实时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环境信息的共享和公开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平台,实现环境信息在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共享和公开,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4、提高环境管理的决策水平通过对环境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增强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建立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降低环境风险。
三、建设内容1、环境数据采集系统(1)在重点污染源、环境敏感区域等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如水质监测仪、空气质量监测仪等,实时采集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数据。
(2)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等手段,获取大范围的环境数据。
(3)建立人工监测网络,定期进行采样和检测,补充和校准在线监测数据。
2、环境数据传输网络(1)建设高速、稳定的环境数据传输网络,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数据中心。
(2)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如光纤通信、4G/5G 网络等,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3、环境数据中心(1)建立集中式的环境数据中心,存储和管理各类环境数据。
(2)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海量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建设方案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提升执法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手段。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精准、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信息化体系,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环境执法需求。
一、现状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环境违法行为日益多样化和隐蔽化,传统的执法手段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另一方面,执法资源有限,信息不畅通,导致执法效率低下。
同时,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不完善,影响了执法的整体效果。
在信息化方面,虽然已经有一些应用系统和平台,但存在着数据质量不高、系统功能不完善、兼容性差等问题。
部分地区的执法设备陈旧,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建设目标(一)提高执法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执法流程的优化和自动化,减少繁琐的人工操作,提高执法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增强执法精准度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技术,精准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执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执法合力。
(四)提升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通过信息化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建设内容(一)执法信息系统建设1、建立统一的执法数据库整合各类环境数据,包括企业排污信息、环境监测数据、行政处罚记录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开发执法业务管理系统涵盖执法计划制定、任务分配、现场检查、案件处理等全流程,实现执法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二)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1、布设环境监测传感器在重点区域和企业安装水质、大气、土壤等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2、建立预警模型运用数据分析和算法,设定预警阈值,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
(三)移动执法终端应用1、配备移动执法设备为执法人员配备平板电脑、移动打印机等设备,方便现场执法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资源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设想有那么一天,环保监察人员到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手中的终端轻易就能显示出企业的全部信息:何时建厂、环评何时通过、污染点在哪儿......而这些信息,来自于不同部门的数据整合——商业系统、国土资源部门、甚至发改委。
或许这只是环境信息化发展的惊鸿一瞥。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的启动,未来这将变成最为普遍的应用场景。
听不见,摸不着。
说是工程,可是连实体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逻辑工程;说是生态环境保护,可涉及到的却是十几个国家部委。
自2013年“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启动后,它有些低调,有些神秘。
2014年1月17日,在南宁召开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建设培训班”上,它渐渐揭开了面纱。
要点提示◎信息共享不仅仅是搭建一个平台,各部门都把信息放上去。
信息共享一定要跟业务协同、跟信息的互联互通连在一起。
◎在信息化的运动场上,各地信息中心要起到示范作用,要能和所有部门、所有业务对接,要把信息化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引领作用体现出来。
◎工程最大的挑战是既要协调好各部委,又要协调好部内各司局、各项业务;部、省、地市间数据实现交换、协同。
一、难点跨部门信息整合重在协调与以往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综合性基础项目”早在2012年,国务院批复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
规划形成了一个国家整体化的政务信息化工程体系架构,建设、应用、部署涉及到中央、省、市、县4个层级,涵盖68个部门。
在这个庞大的规划方案中,有15项重要信息系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正是其中的一项。
这也是我国环境信息化领域继国家环境信息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后,又一个重大工程,是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的建设目标是逐步实现污染源、污染物、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不断提高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治理水平,有效增强对环境生态和生物保护的监测、评估、服务能力;有效遏制工业污染,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具体的建设内容,简单概括就是充分利用物联网、遥感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土壤、森林、湿地、荒漠、海洋、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等方面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
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动态汇集工业企业污染监测信息,加强工业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和监测能力建设。
与之前的项目有何不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副巡视员李子龙在培训班的发言中指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综合性基础项目。
”据了解,工程将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目前涉及到国家发改委、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工信部、海洋局、水利部、质监总局、国家气象局、国家能源局12个部委,可谓声势浩大、前所未有。
“最大的挑战是既要做好跟各部委之间的协调,也要跟部内司局协调,跟业务之间协调。
不仅要跟部委签协议,内部司局达到一致,将来和地方也要签协议,部级、省、地市之间数据都要交换、协调。
”李子龙如是说。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告诉记者:“对这项工程,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系统,它是基于国家层面、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方式在逻辑上形成的整体化工程。
”工程没有一个统一的实体工程,实体在具体的每个部门,每个不同的系统、不同的信息资源、不同的网络环境。
最终要使决策信息、监督信息、协同信息和业务能够共享协同。
二、目标打破壁垒实现互通互联“如果实现所有系统互联互通,就可以让企业不敢也不能排污”为何要联合这么多部委?他们的数据我们能用来做什么?事实上,环境保护涉及到水、大气、土壤等多个方面污染防治,与许多部门息息相关。
形成一个国家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就意味着它不是纯环保项目,而是一个环保和其他部委共同协作、共享共建的项目。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魏斌介绍说,比如对于违法企业和挂牌督办的企业,以及产业落后和产能过剩企业,在严把项目准入关方面,就要共享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信息。
他还举例说,“就拿中石化而言,出了那么多问题,为什么还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说明我们的信息还没有很好地沟通起来。
”“要整治违法排污问题,就需要环保部门联合银监部门,让这些企业几年得不到贷款,联合商贸部门让这些企业不能出口,联合证监部门不允许他上市。
如果实现所有系统互联互通,就可以让企业不敢也不能排污。
”魏斌强调说,信息共享不仅仅是把你的信息给我,把我的信息给你,也不仅仅是搭建一个平台,大家都把信息放上去。
信息共享一定要跟业务协同、跟信息的互联互通连在一起。
再打个比方,假设有一个环境违法管理系统,关联一个违法数据库、一个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和企业评价数据库,系统可能是环保部门负责的,也可能是执法部门负责的。
如果执法部门发现企业是恶意偷排,就将其录入到违法数据库,这就触发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管理系统。
按照企业等级评价的管理办法,只要是恶意偷排的企业就一票否决,将他归入不诚信企业,这就是互联互通。
“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让业务协同起来,互通起来,这才叫互联互通,而不是简单地放在一起。
”魏斌说。
据了解,“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目标和要求非常高,环境保护信息化基础薄弱,要实现这些目标,达到这些要求难度很大。
生态环境概念大,涉及内容多,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的重点和切入点难以把握,工程建设的内容、范围和边界都难以确定。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尽管道路还是很曲折、漫长的。
”魏斌语气坚定。
三、问题信息共享迫在眉睫“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难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管理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深层次的问题”提高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然而,在中国信息化研究中心针对各地市信息化政府行政能力综合水平的第三方调查中发现,各级政府信息化应用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信息发布、办公系统、便民中心等层面,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部门能力任重道远。
程春明坦言,真正要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业务协同,难度极大。
部委之间需要协同统筹,就是自己内部,也存在数据信息难以共享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及环保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从具体要素来讲,业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自保持相对独立。
相关人士也认为,环保系统内部协调难度可能要大于部委间的协调。
如今环保执法人员去企业检查,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很多数据缺失,不得不两眼一抹黑,凭经验去找问题。
“实际上我们各种数据都有,环评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都有,可是谁也拿不到,对于环保执法和社会单位提供不了任何服务。
”程春明说。
也有地方环境应急中心的工作人员抱怨,他们去现场,常常面对的是企业一问三不知,而环保系统内的多个数据无法统一,最后拿出数据也不敢用。
程春明也强调:“信息整合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我们没有这样一套运行系统的支撑,对社会服务就差一大截,就显得环境管理工作滞后,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难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实则是管理的问题,更是体制机制深层次的问题。
”魏斌也认为,工程项目缺乏具有管理职能的统筹协调部门,以及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管理制度。
广泛的共识是,借助“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整合环保系统内的信息化建设,无疑是非常好的契机。
借此时机改变部门独自建设、封闭建设、自成体系的局面,而变为跨部门共同建设。
据了解,截至目前,各地都成立了省级的环境信息中心,而信息中心没有具体的业务职能,他们的存在就是为各个部门、各个业务化的内容服务。
面对具体业务部门,信息中心没有发言权,可面对所有部门业务信息整合时,他们是唯一的窗口。
用程春明的话表述——“我们的工作是在环境保护信息化的运动场上,做守门员、引导员、服务员和裁判员。
要能和所有部门对接,在信息化水平不高、不强的前提下,我们要做示范,把信息化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引领作用体现出来。
”“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让具体业务部门知道,新的规则下怎么玩,到那里去玩,玩得好坏,我们要做裁判。
”程春明说。
四、需求信息化建设亟需顶层设计“之所以出现业务之间的各自为政,是因为信息化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没有统领环境保护的业务”据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目前还处于需求分析阶段。
如果说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项目是一个打基础的项目,那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项目则是一个提能力、促应用的项目。
它的应用主要在哪儿?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专家组教授,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专家组组长罗建中总结为:监测、评估、服务。
“此外,在…十二五‟期间还要包含决策支持。
”罗建中指出,工程最终目的是提升信息化能力,或者说以信息化能力呈现出来的业务能力。
对中央来讲,要提升宏观决策能力,提高制定规范、标准、规划的能力;从具体业务出发,则是提高监测能力。
环保一半以上的工作都体现在监测上,对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的结果用来支撑执法、支撑制定生态保护环境政策。
借助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要强化部门协作,推进联合办公、协同业务,推动污染源精细化管理,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政府部门合力,显著提高部门行政效能。
政务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性的、综合性的工作。
所谓综合性,指信息化涉及到各个业务部门;所谓长期性,就是信息化都是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目前来看,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无疑要紧紧盯住环境保护部的重大政策管理制度。
同时,要认真梳理各司局、各业务的需求,尽快使环境保护的系统运行与其他部委系统接轨,早日迈上新台阶。
魏斌在培训班的发言中指出,一定要站在环境保护全局的高度来谋划信息化的发展。
之所以出现业务之间的各自为政,是因为信息化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没有统领环境保护的业务。
“如果我们站得很高,这些业务看得很清楚,能够打破部门的界线,提出好的系统、好的管理思路,就会彻底扭转信息化的被动局面,变为主动地领着业务部门向前走。
要主动地融入环境保护的主战场,要更多关注和参与业务管理工作。
”魏斌强调说,都说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实际上推动一把手工程更重要。
“因此要提高认识,在需求分析阶段多思考,只有站在环境保护全局高度,才能能够凝练出这项业务需求。
”网罗一切,应有尽有,梦想照进现实的那天,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