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模板】
水利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方案(完整版)
水利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方案目录水利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方案 (1)1方案概述 (3)2总体框架 (4)3主要功能 (4)4典型应用 (9)1 方案概述水利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系统以水利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LI 标,实现了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的前端展示、后台管理、服务门户、地理信息服务建设和服务管理等功能,为水利专题一张图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提供支撑。
2 总体框架Z"5Ju V\u£^CK77、图1总体架构图3主要功能超图水利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空间服务管理平台、GIS门户网站、“一张图”应用前台展现、“一张图”后台管理、服务建设等主要功能。
标准规范体亲<■fB! OGC Senice(刖S. WFS、WCS. WPS)Web S«vice|SOAP>REST Service侃片缓存II配囹方累:制囹模板.符号库、制图上亍茎正地理敦堀庠ggg GQQ OOQ 9 9 < 矢・D£M水利业务数就9 ©成裤电子炖圈欽朋VO&. Terns運件网络艮作系统数堀违理系统(DBMS)运维保障体M 卷営AJA^tt Ftaxffitt Srtvedghta ~| 三般件粉邙控件J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N 】其中:空间服务管理平台是应用支撑平台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地理信息数据 和服务共建共享的集散地,是实现地理信息服务共卒的基础,为GIS 系统建设提 供基础性支撑。
其主要功能包括:资源管理、服务管理、开发管理、应用管理、 运维管理和用户管理等。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水利行业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利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对于水利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分析1. 数据管理问题:水利行业涉及大量的数据,包括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成为一个问题。
2. 信息共享问题:水利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信息共享不畅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利工作的协同和高效进行。
3. 决策支持问题:水利行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决策工作,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决策支持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1. 数据管理方案建立水利数据管理平台,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水利行业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存储。
同时,建立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水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信息共享方案建立水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标准,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
同时,建立权限管理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
3. 决策支持方案建立水利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为水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仿真和优化,匡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水利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与水利行业相关的各个部门和单位进行需求调研,明确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3. 系统开辟: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系统开辟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系统上线:将开辟完成的系统上线,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 培训和推广: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推广系统的使用,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模版(3篇)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模版为全面推进____年水利信息化建设,我市秉持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核心的“金水工程”发展战略,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____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为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建设目标在____年、____年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以水情、雨情、工情、旱情、灾情等信息采集为基础,通信系统为支撑,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平台,____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及各项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为一体的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信息化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建设任务____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七项任务:(一)____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____年度建设项目,涵盖工灾情采集系统、智能图像水文采集系统、____县视频分会场系统、应用软件二期工程等;(二)水文站网建设,包括新建中洞等若干水文站生产业务用房及相关设施;(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涉及新建及维护中型、小(一)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系统;(四)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水资源费的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五)____市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以规范物资管理流程;(六)河道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河道岸线规划管理、涉河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等;(七)档案资料信息库,通过软件管理系统实现文档资料的分类保存与信息库建设。
三、责任分解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责任与任务,包括____市水利信息化项目办、水文局、水管总站、水资源管理站、防办、河道管理处等单位的职责分工。
四、相关要求强调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设需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并提出以下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水利信息化建设在我市得到充分重视与支持;(二)明确任务,落实经费,确保信息化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加强已成信息化项目的运行维护,确保其发挥预期效益。
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规划,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水利工作的重点。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范本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范本一、工作基础1. 回顾总结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
2. 分析国家和地方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要求。
二、工作目标1. 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2. 提升水利信息化平台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三、工作内容1. 完善水利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方案。
(1) 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2024年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
(2) 细化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
2. 优化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
(1) 完善水利信息化平台的基础设施和功能模块。
(2) 提升水利信息化平台的性能和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
(3) 制定信息化平台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3. 加强水利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1) 完善水利数据采集系统,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建立完善的水利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4. 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水平。
(1) 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的调度和利用效率。
(2) 加强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提高防洪排涝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维效率。
(4)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5.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1)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使用和权限管理。
(2)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防护,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3) 加强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2.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水利信息化的技术实力。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水利信息化意识和能力。
2023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2023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行业也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高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我机构制定了2023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
本计划的目标是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水利信息化系统,提高水利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建设内容和重点:1. 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包括水利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分析处理和应用等功能。
重点建设水库水文监测系统、河道水文监测系统、防洪预警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
2. 水利智能设备建设:推广应用水利智能设备,提高水利设施的控制和监测能力。
建设智能水闸、智能泵站、智能水表等,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3. 水利大数据平台建设:建设水利大数据平台,实现水利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整合各类水利数据资源,建立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提供数据服务和分析支持。
4. 水利信息技术创新研究:组织开展水利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水利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三、推进措施和计划安排: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进度。
2. 设立专门机构: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并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3. 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组织水利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水利系统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
同时,引进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4. 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信息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
通过合作开发水利信息化系统和设备,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5. 完善政策和标准:制定水利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和标准,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规范引导。
四、工作预期和保障措施:1. 预期成果:通过2023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预期实现水库、河道等水利设施的全面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实现水资源的跨部门共享和统一管理;提升水利灾害预警和监测能力。
水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活动方案
水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活动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管理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有效地管理和共享水资源信息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水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的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珍贵水资源。
一、背景介绍水资源是维持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过度污染等原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全面的水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系统势在必行。
二、活动目标1.建立水资源信息数据库:通过搜集、整合和更新水资源相关的数据信息,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可持续的水资源信息数据库。
2.加强数据共享与交流:促进各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3.推进科学决策:基于准确的水资源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工具,以科学的方式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三、活动方案1.建立水资源信息采集网络:建立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网络,协调各方资源,开展水资源信息采集工作。
2.制定数据标准与规范:制定统一的水资源数据采集标准与规范,确保不同区域和部门采集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互操作性。
3.开展信息整合与更新:定期对采集的水资源信息进行整合、核实和更新,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准确可靠。
4.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各级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流的平台。
5.开展科学研究与决策支持: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开展水资源科学研究,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工具,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四、预期效果1.可持续利用水资源:通过准确的水资源信息,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共享信息和交流合作,提高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基于全面和准确的水资源信息,决策者能够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决策,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4.促进环境保护:通过对水资源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防止水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水利行业水利信息化与水资源管理方案
水利行业水利信息化与水资源管理方案第一章水利信息化概述 (3)1.1 水利信息化发展背景 (3)1.1.1 国家政策支持 (3)1.1.2 科技进步推动 (3)1.1.3 水利事业发展需求 (3)1.1.4 社会公众关注 (4)1.1.5 建设目标 (4)1.1.6 建设任务 (4)第二章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4)1.1.7 概述 (4)1.1.8 通信网络总体框架 (5)1.1.9 关键技术 (5)1.1.10 实施方案 (5)1.1.11 概述 (5)1.1.12 数据中心总体框架 (6)1.1.13 关键技术 (6)1.1.14 实施方案 (6)1.1.15 概述 (6)1.1.16 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6)1.1.17 信息安全技术 (7)1.1.18 信息安全保障实施措施 (7)第三章水资源信息采集与监测 (7)1.1.19 概述 (7)1.1.20 监测体系构成 (7)1.1.21 监测体系建设要点 (8)1.1.22 水质监测方法 (8)1.1.23 水质监测设备 (8)1.1.24 水质监测技术应用 (8)1.1.25 水量监测方法 (8)1.1.26 水量监测设备 (8)1.1.27 水量监测技术应用 (9)第四章水资源管理信息化 (9)1.1.28 平台架构设计 (9)1.1.29 数据资源整合 (9)1.1.30 平台功能设计 (9)1.1.31 水资源调度原则 (10)1.1.32 水资源调度方法 (10)1.1.33 水资源调度与管理信息化 (10)1.1.34 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 (10)1.1.35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10)1.1.36 水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化 (11)第五章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信息化 (11)1.1.37 概述 (11)1.1.38 平台架构 (11)1.1.39 平台应用 (11)1.1.40 概述 (12)1.1.41 质量监测技术 (12)1.1.42 质量控制措施 (12)1.1.43 概述 (13)1.1.44 安全管理技术 (13)1.1.45 安全管理措施 (13)第六章水利灾害防治信息化 (13)1.1.46 洪水监测信息化 (13)1.1.47 洪水预警信息化 (14)1.1.48 旱情监测信息化 (14)1.1.49 旱情预警信息化 (14)1.1.50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化 (15)1.1.51 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化 (15)第七章水利信息服务与公众参与 (15)1.1.52 引言 (15)1.1.53 水利信息服务体系架构 (15)1.1.54 水利信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16)1.1.55 引言 (16)1.1.56 公众参与渠道 (16)1.1.57 公众参与方式 (16)1.1.58 引言 (17)1.1.59 信息发布 (17)1.1.60 信息交流 (17)第八章水利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7)1.1.61 背景与意义 (17)1.1.62 政策法规体系构成 (17)1.1.63 政策法规体系建设重点 (18)1.1.64 标准规范制定的重要性 (18)1.1.65 标准规范制定原则 (18)1.1.66 标准规范制定与实施流程 (18)1.1.67 监督管理体系 (19)1.1.68 评估体系 (19)第九章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19)1.1.69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水利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水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整个水利系统的全面信息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利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构成、实施路径以及带来的好处。
一、解决方案的构成1. 水利信息化平台水利信息化平台是整个解决方案的核心,它将整个水利系统的数据、信息、应用和管理进行统一结构化的管理,于此同时还提供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现等功能。
平台可以通过采用开放式或标准化的架构模式,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
平台应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水利部门与地方各部门共享水资源信息。
2. 水利监测预警系统水利监测预警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对水利工程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和监测,设置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控制中心。
其中涵盖特殊工程监测、水文监测、水质监测、水土流失监测等多种子系统。
通过对各种监测指标的预警和分析,水利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及时预测水利灾害的发生并进行有效的预警,保障公众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安全,为相关单位提供更加完善的对策。
3. 水利应用系统水利应用系统是针对水利行业的各个领域进行开发和建立的,比如水文预报、水文统计、灌区管理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应提供完备数据体系、丰富业务应用模块以及可靠的运行环境。
水利应用系统可满足水利系统决策、运行和管理的实际需求,同时为水利部门的工作提供足够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以及高效的决策支撑。
4. 水利管理系统水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员与设备管理系统、河道湖泊管理系统、水文数据管理系统,泵站排涝管理系统等。
水利管理系统提供里程碑计划、资产管理、维护管理等功能,同时还可以集成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水利设施的智能管理。
在水利管理系统的支持下,水利系统内的设施、设备、工程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运行和维护。
二、实施路径在确定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施路径上,需要考虑水利部门自身的特点,同时也需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水利厅关于报送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川水函[2015]1112号
四川省水利厅关于报送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四川省水利厅关于报送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川水函[2015]1112号各市(州)水务局、厅直属各单位:2015年4月,水利部正式印发了《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以下简称《顶层设计》),其目标是在水利信息化资源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统筹共建以及必要补充,优化水利信息化资源配置,建成三级部署(水利部、流域机构、省级)、五级应用(水利部、流域机构、省级、市级、县级)的水利信息化部署应用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应用协同、基础支撑和安全保障,并逐步过渡到集中部署、多级应用。
同时,要求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顶层设计》,对本辖区内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基础设施和安全体系等进行梳理,全面规划水利信息化资源配置,抓紧编制《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编制我省《实施方案》,落实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具体内容、技术路线、策略、方法、路径以及组织领导、资金投入、队伍建设和进度计划等保障措施,请你们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单位的水利信息化资源相关情况。
一、信息系统现状情况主要包括水利业务和政务系统(含已建、在建、规划)的系统架构、统一用户管理、数据资源状况、业务应用范围、GIS系统、存储及安全设施设备状况等。
二、基础设施现状情况1、网络连接情况(并含网络拓扑图);2、机房面积;3、机房安防设施;4、本单位信息化系统及设施设备的运维管理部门三、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方案各单位立足现状,梳理并整合数据资源、应用系统及基础软硬件等信息化资源,同时,梳理本单位对外可共享信息资源和需要从水利行业内其他单位共享的信息资源需求,以利我省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五统一”目标,促进我省水利信息化良性发展。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范本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范本1.背景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水利部门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制定并实施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2.总体目标在2024年,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建设现代化的水利信息化系统;- 提高水利部门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提升水利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水利系统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能力。
3.工作重点(1)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 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等;- 建设全国统一的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级水利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升级现有信息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数据管理和应用- 建立完善的水利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 推进水利数据开放共享,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水利数据资源;- 提升水利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为水利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智能水利建设- 推动智能水利系统的建设,包括远程监测、自动控制、智能调度等;- 加强对传感器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水利设施和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推进水利物联网的发展,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管理。
(4)人才培养和管理- 培养和引进水利信息化人才,提高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 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执行和运行。
4.工作计划(1)全面调研和规划阶段(1月-3月)- 组织水利信息化调研,了解各级水利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需求;- 制定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实施路径;- 确定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投入计划。
(2)系统建设和升级阶段(4月-9月)- 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工作,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软件系统的开发;- 建设全国统一的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推进水利数据的开放共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水利管理方式存在着信息不畅、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水利管理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利信息化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二、问题分析1. 信息不畅:传统的水利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收集和传递信息,存在信息传递滞后、不准确的问题。
2. 决策效率低下:缺乏全面、准确的水利数据,导致决策时缺乏科学依据,效率低下。
3. 资源浪费:由于缺乏精确的水利数据,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
三、解决方案1. 建立水利信息平台:通过建立水利信息平台,实现水利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传感器监测系统:在水利设施中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水质等关键参数,将数据上传至水利信息平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水利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隐藏的规律和问题,为决策提供参考。
4.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水利数据和分析结果,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水利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5.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方便水利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获取水利信息和进行管理操作。
四、实施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与水利管理部门合作,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功能模块开发等。
3. 传感器部署: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备,并进行部署和联网。
4. 数据集成与共享: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其他水利数据进行集成和共享,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水利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6.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根据分析结果,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决策建议和预测功能。
7.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方便水利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操作。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2015年3月目录1引言 (1)2适用范围 (2)3规范性引用文件 (2)4总体要求 (3)4.1指导思想 (3)4.2主要目标 (3)4.3工作任务 (4)4.4基本原则 (5)5主要工作内容 (6)5.1信息化资源梳理 (7)5.1.1水利数据分析 (7)5.1.1.1水利对象及其属性 (7)5.1.1.2数据库建设情况 (10)5.1.2水利应用分析 (12)5.1.2.1水利部门职能 (12)5.1.2.2水利业务与政务 (12)5.1.2.3水利信息化应用情况 (13)5.1.3基础设施分析 (13)5.1.4安全体系分析 (15)5.1.5支撑保障条件分析 (15)5.2水利数据整合共享 (16)5.2.1顶层架构 (16)5.2.2整合内容 (16)5.2.2.2统一数据目录 (17)5.2.2.3统一基础数据 (17)5.2.2.4统一应用共享数据 (18)5.2.3共享内容 (18)5.2.3.1数据目录库 (18)5.2.3.2基础数据库 (18)5.2.3.3应用共享库 (18)5.3水利应用整合共享 (19)5.3.1顶层架构 (19)5.3.2整合内容 (20)5.3.2.1统一用户管理 (20)5.3.2.2统一地图服务 (21)5.3.2.3统一门户集成 (22)5.2.2.4统一数据交换 (22)5.3.2.5统一通用工具 (23)5.3.3共享内容 (23)5.3.3.1通用工具服务 (23)5.3.3.2通用应用服务 (23)5.4基础设施整合共享 (24)5.4.1顶层架构 (24)5.4.2整合内容 (24)5.4.2.2统一计算资源 (25)5.4.2.3统一存储资源 (26)5.4.2.4统一网络 (26)5.4.3共享内容 (27)5.4.3.1机房环境 (27)5.4.3.2计算资源池 (27)5.4.3.3存储资源池 (28)5.4.3.4网络服务 (28)5.5安全体系整合共享 (28)5.5.1顶层架构 (28)5.5.2整合内容 (29)5.5.2.1统一安全策略 (29)5.5.2.2统一安全管理 (29)5.5.2.3统一安全防护 (30)5.5.3共享内容 (31)5.5.3.1安全策略 (31)5.5.3.2安全管理 (32)5.5.3.3安全防护 (32)5.6支撑保障条件完善 (32)5.6.1顶层架构 (32)5.6.2整合共享内容 (33)5.6.2.2完善管理办法 (34)6组织实施 (34)6.1部门分工 (34)6.2单位分工 (34)7保障措施 (35)7.1加强组织领导 (35)7.2强化技术应用 (36)7.3加大资金投入 (36)7.4加强队伍建设 (37)7.5开展试点示范 (37)7.6严格审批监督 (37)附表: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表 (39)1引言“十一五”以来,全国水利系统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特别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等的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提升了防汛抗旱整体水平、提高了水资源管理能力、改善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件、增强了灌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了水利部门办公方式的转变,有力促进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
水利行业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信息化方案
水利行业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信息化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内容 (2)第二章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2.1 水资源管理现状 (3)2.2 存在问题分析 (3)第三章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 (4)3.1 信息化建设目标 (4)3.2 信息化建设内容 (4)3.3 信息化建设方案 (5)第四章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 (5)4.1 数据采集系统 (5)4.1.1 采集内容 (6)4.1.2 采集手段 (6)4.1.3 数据传输与存储 (6)4.2 监测系统 (6)4.2.1 监测内容 (6)4.2.2 监测方法 (7)第五章水资源管理平台设计 (7)5.1 平台架构设计 (7)5.2 功能模块设计 (7)第六章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 (8)6.1 水资源保护策略 (8)6.2 水资源优化配置 (9)第七章信息系统集成与对接 (9)7.1 系统集成 (9)7.1.1 集成目标 (10)7.1.2 集成内容 (10)7.1.3 集成方法 (10)7.2 对接方案 (10)7.2.1 对接目标 (10)7.2.2 对接内容 (10)7.2.3 对接方法 (11)第八章信息安全保障 (11)8.1 安全策略 (11)8.2 安全防护措施 (11)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2)9.1 项目实施计划 (12)9.2 项目推进策略 (13)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13)10.1 项目评估指标 (13)10.2 持续改进措施 (14)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大,但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较低,且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严重。
在此背景下,水利行业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平,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水利行业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信息化体系,实现水资源数据的实时监测、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模板】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模板】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国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已由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青发改投资(2015)607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XX 省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管理中心,建设资金来自省级预算内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代理机构为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建设地点:XX省;2.2项目概况:根据XX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水利部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部署与要求,结合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但不限于):(1)提出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背景:对XX 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实地调研肥西,进一步明确顶层设计的任务与目标。
(2)提出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水利信息化的总体架构、技术体系和实施思路。
(3)提出详细的技术方案:细化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应用支撑、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统筹水利信息化设计方案,明确全省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保障环境的相互关系,对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数据组织等进行顶层架构,规定各业务应用系统技术原则,明确不同层次、类别的建设和管理方式。
(4)提出项目组织实施方案:人员投入、工期安排、各阶段具体的工作及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5)提出项目管理方案:人员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变更管理等。
(6)提出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安排。
为了保证顶层设计方案编制的针对性,编制单位需要对全省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摸家底”式的调研分析,顶层设计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以最新的调研报告为基准。
对照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对信息化的总体需求,XX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差距。
信息采集能力不足,网络覆盖较窄,系统建设和管理分散,资源共享困难,信息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应急处置支撑能力较差,机构不健全和人才缺乏,整体效益难以发挥等问题比较突出。
(一)大力推进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
水利部: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构建在线共享平台——互联网+水利政务服务平台水利部贯彻落实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要求,创新研制数据化、透明化、集约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水利政务服务平台,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 发明专利2项,在201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省部级奖项)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完成了对水利机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及企业协会等34家部门的统一管理。
截至目前,平台全面支撑了六类42个云服务,承载了全国40个省级节点的数据交换,16500用户的CA认证,75个应用的政务地图服务,形成水利服务矩阵,受众数量逐年攀升,服务人数年均增长26.7%,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路,一站式在线办理事项1797件,涉及新疆、云南、西藏等边远地区。
服务使用率提升38%。
公众咨询办结率达100%,打造7*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面向社会公众、业务人员、决策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水利政务服务。
(一)大力推进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有效整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等重要业务系统和水利电子政务等重大工程生成的大量分散数据,形成包括地理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元数据等一体化的信息资源。
研发10余套数据融合模型,依靠统一的业务驱动约束规则,构建水利政务多维主题应用,满足水利政务应用对数据的灵活应用和快速获取。
通过基础设施与共性应用的集约化,将支撑类通用服务打造成通用引擎,构建了大平台基础、搭建了大数据框架,具备了整合形成大系统的支撑能力。
(二)不断强化水利行业的集群效应推进水利行业各级上下联动,带动资源整合共享技术进步。
部流域机构网站按照要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了全部县级直属单位平台上移。
建立部省两级工作协同机制,不断创新,政务服务可跟踪、可量化,按季度定期开展常态化服务质量考核,定期发布服务情况通报。
提高保障能力,加强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政府网站信息集群效应不断放大。
通过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将水利行业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公众,增强公信力和凝聚力。
水利信息化方案
水利信息化方案水利信息化方案范文一、水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水务信息化规划设计水利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各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水利信息化按建设内容分为4层:采集传输层、数据存储层、应用系统层、展示层。
1、采集传输数据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雨量监测、水库监测、河道监测、水质监测、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地下水监测、墒情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城市供水监测、农村供水监测、城市防汛监测、灌区及水利监测、水利工程数据、水库移民数据、水利普查数据、山洪预警监测等。
数据采集选用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的自动化监测设备,远程终端单元(RTU)具有固态存储功能,存储的数据量不小于2年,采用自报、自报-确认以及应答(召测)工作方式。
通讯方式选择GPRS/GSM主备通讯方式,即以GPRS通讯方式为主通讯方式, GSM短信通讯为备用通讯方式。
避免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造成系统结构复杂、设备繁多。
2、数据存储根据电子地图、DEM数据、高分辨率航片等基础数据。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设统一数据库,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同步使用。
按照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不搞重复建设、注意实用的原则,以水文局机房为中心、水利局机房为备份中心,建设三市一区水利信息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整个主机和网络资源做统一的部署,统一数据备份,形成自上向下的有效水利信息化管理架构,搭建水利信息化硬件支撑平台。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范文
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计划范文一、前言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作,具有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利管理效能、增强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作用。
为了实施好2024年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出以下实施计划。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1. 建成健全的水利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水利部门信息共享与协同;2. 推动水利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高水利管理效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3. 增强水利信息化保障能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4. 提升水利行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5. 推动水利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促进水利现代化。
(二)任务:1. 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2. 提升水利信息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协同;3. 推进水利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高水利管理效能;4. 加强水利信息安全保障,提升应急响应能力;5. 推动水利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拓展应用领域。
三、具体措施(一)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水利信息网络,推进全行业网络统一布局和优化设计;2. 建设水利行业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统一收集、存储和处理;3. 加强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更新和维护,提高信息处理能力;4. 推动水利信息化设备智能化升级,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提升水利信息化管理能力1. 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管理体系,明确信息化管理职责和权限;2. 推进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标准;3. 加强信息协同,提高信息共享和流转效率;4. 制定水利信息化管理规程和办法,规范信息化管理工作。
(三)推进水利信息技术应用创新1. 开展水利信息技术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 推动水利信息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提高水利管理效能;3. 推广先进的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水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加强水利信息安全保障1. 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安全;2.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提高信息系统抗攻击能力;3. 完善水利信息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应对信息安全风险;4. 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活动方案
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公司决定进行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活动,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1)建立健全水资源信息体系,全面搜集、整合和管理水资源相关数据;(2)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调度;(3)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任务(1)建立水资源数据采集网络,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2)构建水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3)开发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4)建设水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5)推进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水资源节水教育活动。
三、建设方案1. 水资源数据采集网络建设(1)在水源地、水库、河流等关键地点布设水文测站和气象站,实时获取各类水文、气象数据;(2)利用无人机等航空无人系统,对水域进行巡查和监测,获取水域水质和水量数据;(3)建立水资源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
2. 水资源数据库构建(1)搜集和整合各类水资源数据,包括水文、气象、水质、水量等数据;(2)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确保各类数据能够被系统准确识别和存储;(3)建设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4)建立水资源数据共享机制,方便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数据共享和利用。
3.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1)开发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水资源数据的查询、分析和统计;(2)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水资源数据;(3)集成水资源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功能;(4)建立权限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
4. 水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建设(1)建设水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预警;(2)利用遥感、卫星图像等技术手段,监测水源地环境变化和水域水质状况;(3)搭建预警模型,对水资源供需状况、水质变化等进行预警分析;(4)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水资源预警信息。
水利行业水利信息化与水资源保护方案
水利行业水利信息化与水资源保护方案第1章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第2章水利信息化现状分析 (5)2.1 国内外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 (5)2.1.1 国际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 (5)2.1.2 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 (5)2.2 我国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2.2.1 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5)2.2.2 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低 (6)2.2.3 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6)2.2.4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6)2.3 水利信息化发展趋势 (6)2.3.1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 (6)2.3.2 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 (6)2.3.3 创新技术体系构建 (6)2.3.4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6)2.3.5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 (6)第3章水资源保护现状分析 (6)3.1 国内外水资源保护现状 (6)3.1.1 国际水资源保护现状 (6)3.1.2 我国水资源保护现状 (7)3.2 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7)3.2.1 水资源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7)3.2.2 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7)3.2.3 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7)3.3 水资源保护发展趋势 (7)3.3.1 强化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7)3.3.2 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7)3.3.3 推广水资源保护先进技术 (8)3.3.4 强化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8)第4章水利信息化总体设计 (8)4.1 设计原则与目标 (8)4.1.1 设计原则 (8)4.1.2 设计目标 (8)4.2 技术路线 (8)4.2.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8)4.2.2 水利信息系统建设 (9)4.2.3 技术创新与研发 (9)4.3 信息化架构 (9)4.3.2 基础设施层 (9)4.3.3 业务应用层 (9)4.3.4 决策支持层 (9)第5章信息采集与传输 (9)5.1 信息采集 (9)5.1.1 水文监测 (10)5.1.2 水质监测 (10)5.1.3 生态监测 (10)5.1.4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信息采集 (10)5.2 信息传输 (10)5.2.1 通信网络建设 (10)5.2.2 数据传输协议 (10)5.2.3 信息安全保障 (10)5.3 信息处理与分析 (10)5.3.1 数据处理 (10)5.3.2 数据分析 (11)5.3.3 模型构建与应用 (11)5.3.4 信息发布与应用 (11)第6章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11)6.1 数据资源整合 (11)6.1.1 整合目标 (11)6.1.2 整合原则 (11)6.1.3 整合内容 (11)6.2 数据资源共享 (12)6.2.1 共享机制 (12)6.2.2 共享平台 (12)6.2.3 共享服务 (12)6.3 数据安全保障 (12)6.3.1 安全策略 (12)6.3.2 安全技术 (12)6.3.3 安全管理 (12)6.3.4 安全审计 (12)第7章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12)7.1 水资源监测 (12)7.1.1 监测目的 (12)7.1.2 监测内容 (13)7.1.3 监测方法 (13)7.1.4 监测网络布局 (13)7.2 水资源评估 (13)7.2.1 评估目的 (13)7.2.2 评估方法 (13)7.2.3 评估指标 (13)7.2.4 评估结果 (13)7.3.1 预警体系 (13)7.3.2 预警方法 (13)7.3.3 调度策略 (13)7.3.4 应急预案 (14)7.3.5 持续优化 (14)第8章水资源保护措施 (14)8.1 非工程措施 (14)8.1.1 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 (14)8.1.2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14)8.1.3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 (14)8.1.4 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4)8.1.5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14)8.2 工程措施 (14)8.2.1 水源保护工程 (14)8.2.2 水污染防治工程 (14)8.2.3 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15)8.2.4 跨流域调水工程 (15)8.3 水资源保护效果评估 (15)8.3.1 评价指标体系 (15)8.3.2 评估方法 (15)8.3.3 评估结果应用 (15)第9章水利信息化项目管理与维护 (15)9.1 项目管理 (15)9.1.1 项目立项与规划 (15)9.1.2 项目组织与管理 (15)9.1.3 项目实施与监控 (15)9.2 项目维护与更新 (16)9.2.1 系统维护 (16)9.2.2 技术更新 (16)9.2.3 项目评估与优化 (16)9.3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6)9.3.1 人才培养 (16)9.3.2 团队建设 (16)9.3.3 人才储备 (16)第10章水利信息化与水资源保护保障措施 (16)10.1 政策法规保障 (16)10.1.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6)10.1.2 强化政策法规执行 (16)10.2 技术保障 (17)10.2.1 技术研发与创新 (17)10.2.2 技术应用与推广 (17)10.3 资金保障与投资效益分析 (17)10.3.1 资金保障 (17)10.4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7)10.4.1 宣传教育 (17)10.4.2 公众参与 (17)第1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国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已由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青发改投资(2015)607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XX省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管理中心,建设资金来自省级预算内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代理机构为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建设地点:XX省;2.2项目概况:根据XX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按照水利部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部署与要求,结合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但不限于):(1)提出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背景:对XX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实地调研肥西,进一步明确顶层设计的任务与目标。
(2)提出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水利信息化的总体架构、技术体系和实施思路。
(3)提出详细的技术方案:细化信息采集、数据管理、应用支撑、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统筹水利信息化设计方案,明确全省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应用系统、保障环境的相互关系,对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数据组织等进行顶层架构,规定各业务应用系统技术原则,明确不同层次、类别的建设和管理方式。
(4)提出项目组织实施方案:人员投入、工期安排、各阶段具体的工作及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5)提出项目管理方案:人员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变更管理等。
(6)提出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安排。
为了保证顶层设计方案编制的针对性,编制单位需要对全省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摸家底”式的调研分析,顶层设计的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以最新的调研报告为基准。
对照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对信息化的总体需求,XX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差距。
信息采集能力不足,网络覆盖较窄,系统建设和管理分散,资源共享困难,信息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应急处置支撑能力较差,机构不健全和人才缺乏,整体效益难以发挥等问题比较突出。
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省水利信息监测体系尚不完善,水利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水平较低,采集的要素较少,采集监控的集成度和能力不足,工程监控欠缺,不能满足水利业务工作的需要。
在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方面,部分市(州)县水利行政部门的局域网尚未建成,或达不到标准要求,全省水利信息传输通道没有形成。
水利业务网连通率、集成度和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XX省水利政务内网(涉密网)建设还未全面启动。
在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现的难度仍然很大。
包括水利信息化各项技术之间、软硬件配套之间、不同层次的机构之间、各类水利信息化项目之间,以及水利系统与气象、国土资源等各部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套、信息互联互通,仍然困难重重,全省水利信息化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体系(数据中心)等基础支撑体系亟待建设。
在综合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方面,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各自为政,考虑各自的需求较多,不满足业务协同的需要,不利于资源共享;水利数据分散,缺少总体布局,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国家批复实施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各有各自的要求,整合实施容易造成违规,不整合又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需要进一步深化顶层设计,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项目之间的协调。
目前XX除按水利部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如防汛抗指挥系统等)分别建设完成相应的业务应用系统之外,支撑各业务综合应用的综合性数据库,公共信息服务共享支撑平台等基础系统建设还未开展。
在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方面,项目建设标准、管理制度严重滞后。
水利信息化项目比较特殊,既有水利建设特点,又有IT性质。
因此,从项目建设阶段的划分、设计文件的编制报批、项目招投标、合同管理、监理、建设管理、投资控制、结算、验收等各环节都存在标准规范、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缺失问题,影响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亟待完善。
在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方面,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机制不顺、不健全,职责不清,任务不明,信息化人才缺乏,统一协调难。
地方投资较少,项目实施分散,不利于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和资源共享;信息化保障及运行维护经费缺口较大,国家批复实施的各类水利信息化项目中都没有考虑完善的通信网络建设和通信费用问题,没有系统管护费用和运行维护费。
加之缺乏国家相应政策支持,地方财政对这些费用支持有限,给运行管护带来极大困难。
市(州)水务部门未设立信息化专门部门,人才短缺,信息化保障能力较差。
在新兴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实用技术推广和高新技术应用,推动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深度融合”,“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水利改革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XX省与发达省市在将这些新兴技术运用与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为水利服务方面还存在差距。
对照水利事业发展的需求,针对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必要的行政与技术措施,促进全省水利信息化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体需求:根据XX省水利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破解XX水利瓶颈制约,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加强水利管理和改革的重要时期,必须走“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的路子,坚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使水利真正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水利部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顶层设计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结合XX省水利改革与发展需求,XX水利信息化发展将围绕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城乡防洪安全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保护和涵养水源及维护河流健康等水利中心工作,大力推进专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升级改造,促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与发展机制,深度融合水利工程与水利信息化建设,强调各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和同步实施。
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地区水利信息化先进经验,规避弯路、提升起点、合理取舍、吸收创新,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尽快赶上发达地区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步伐与水平。
基于XX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对信息化的总体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扩展水利管理对象的数字化范围XX省主要水利管理对象包括水利设施、社会管理对象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堤防工程、山洪泥石流防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水利工程,这些管理对象遍及全省各地,其信息的采集与汇集基础条件差,数字化难度很高。
因此,为了实现对管理对象的综合监控和科学调度与维护,必须对现有的采集系统进行扩从完善和集成,建立相对完整的水利信息采集体系,实现行业内资源共享,采集信息的类型和时空尺度基本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不出现重复建设。
增强水利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全省水利电子政务应用能力与水利部和流域机构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省政府的要求存在差距,各单位和市县间发展不平衡。
应重点推进全省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办公信息互联互通,并且建立数据交换平台,依靠电子认证、电子印章、数字签名等技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利业务与气象、国土、环保等行业部门协同联动,尽快实现水利政务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网络化,并逐步建立跨部门和地区的协同办公环境,为全面提升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公众信息服务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条件,支撑政府的职能转变。
提升各类业务应用的资源共享程度尽快改变抗旱防汛指挥、水土保持监测、灌区管理、基础水文监测及中小河流水文监测、水资源监控、山洪预警等业务信息系统存在的“孤岛”现象,迫切需要采取行政与技术措施,建立集成可共享资源的信息化统一大平台,推动信息共享,促进业务协同。
在统一大平台的支撑下,应用综合性主体化信息开发技术,全面提升各个系统的预测与决策支撑能力,为水利管理提供事务处理服务,为水利决策提供预测分析服务。
构建水利应急响应处理的支撑系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民生水利建设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涉水突发事件和灾害处置具有更强的应急响应处理能力。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应急平台建设的有关要求,急需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利应急响应处理系统,通过快速及时的信息采集、网络汇聚上报、快速分类处理和信息通知发布,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省水利厅和省防办)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支持。
协调省市各级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根据水利部水利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政策和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特点,省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注重对上与国家和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保持一致,对下协调省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发展,同时推进水利业务系统与省政务平台集成对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XX省内各地水利信息化的推进程度差异较大。
因此,强化全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相应的水利信息化推进措施与建设管理办法,落实机构人员和投资渠道,对保障全省的水利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
必须抓紧开展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工作,建立XX省水利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做好保障环境自身的建设。
采取相应的行政和技术手段,预防和解决水利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政策、标准、规范、措施等要素的不断完善,形成完整的水利信息化工作机制。
积极采用新兴技术来实现水利信息化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吸取发达省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根据XX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梳理业务协同的逻辑,整合建设运维的资源,构建技术系统的关联,创建XX省“智慧水利”总体架构的顶层设计。
2.3主要成果:编制《XX省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2016-2020)》、《XX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最终以纸质报告和电子版两种形式提交,需要严格按照顶层设计任务要求编制,最终成果需满足初步设计的深度和精度要求,能指导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及水利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的顺利实施,为创造具有XX特色的水利信息化快速发展之路,形成XX“智慧水利”提供保障。
2.4设计周期:5个月。
3.投标人资格要求3.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或其他组织并保持良好履约记录、有能力响应招标文件要求;3.2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或电子信息类工程设计乙级或二级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3.3项目负责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3.4本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6年2月24日至2016年2月28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08:30时至12:00时,下午13:30时至18:00时(北京时间,下同),在XX省XX市西大街8号世贸大厦12层或登录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XX分公司官网******/持单位介绍信购买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