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教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力量。
深入思考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德育工作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只有通过德育工作,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完善,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
德育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德育工作,才能使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在政教工作中,注重德育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还可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政治生态的塑造作用。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塑造社会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工作,可以促使社会成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对法制的认同和遵从,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从而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在政教工作中,德育工作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国家和社会大局,尊重法律和制度,关心社会公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从而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注重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注重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只有注重德育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当今社会,高效、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以及道德品质的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人翁。
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的起点。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能够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够在社会中健康成长,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工作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其基于正确的价值观念来认识社会,正确的看待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德育教育,学校能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关心社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努力。
这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通过德育教育工作向社会输送出一批有着家国情怀的青年人才。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具有推动作用。
通过德育教育的实施,学校能够引导学生端正情感、修炼心灵,克己奉公,有关爱心、责任心,有分寸得体,和谐相处,处事从容。
这些良好的品质都会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使得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提高,推动社会向善发展。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学校的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实施,也为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树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有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学校的长期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在教学中落实育人实例浅谈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在教学中落实育人实例浅谈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与道德修养。
本文旨在通过实例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育人。
一、德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德育的地位更加凸显。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因此,在教学中,德育必须放在首位。
二、德育与知识的融合德育与知识的融合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同时将这些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的熏陶。
以语文教学为例,通过课文的解读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祥子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使学生在面临选择时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
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通过一个物品的分配问题引发学生对资源公平分配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帮助他人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而不仅仅是自我利益的追求。
三、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教育者的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教育。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操守,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去影响学生。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严格的敬业精神,不仅要对学科有深入的研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在教学中的育人实例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品质。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道德修养的培养,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初中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明辨是非、遵守纪律,还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将学会自律,懂得遵守纪律和规则,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德修养,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追求的准则和准绳。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将受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熏陶,懂得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美与丑,懂得尊重他人、互相关爱。
德育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懂得珍惜和关爱身边的人,从而使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
初中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德育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感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调整学生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德育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
初中德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德育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优秀的学习习惯、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的教育活动。
在政教工作中,德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支撑,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深入探讨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为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德育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支撑之一。
国家治理,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是在社会、法制、军事等方面,都离不开德育。
在国家治理中,政府和各级组织不仅要关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更要确保人民的道德素质和道德风气良好。
正所谓“德才兼备”,没有良好的德育环境,再好的政策和措施也难以落地生根。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支撑之一。
德育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更需要人民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只有在一个文明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才得以才华展露,社会才能迸发出高度创造力和凝聚力。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是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来说,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是塑造民族精神和国家认同的基础。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和凝聚力量。
在政教工作中,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贡献。
第二,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政教工作中,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自立和自爱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有培养出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德育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
在政教工作中,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引导他们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工作,它不仅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更涉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学生的成长来说,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阐述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德育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够更加全面和成功。
初中德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需要。
作为我国的未来公民,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仅关系个体的幸福,更涉及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关键环节。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乐于助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从而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一员。
初中德育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当今社会,犯罪、欺诈、虚假等社会丑恶现象层出不穷,道德沦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学校能够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阻止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初中德育教育是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
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德育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如果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素质,那么学校教育就会变得扭曲和失衡。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做好德育工作,学生的学术成绩才会更加出色,学校的教育水平才会得到提升。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一、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
在这个阶段,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品德、人格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初中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德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的重要手段。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减少校园暴力和不良行为的发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同时,德育教育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当前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重视程度不够当前,一些学校和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品德问题和行为问题。
2、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一些学校仅仅依靠思想品德课程来进行德育教育,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和日常教育中。
同时,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社会环境对德育工作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和情感困扰,正是通过德育教育,学校能够教育学生如何正确的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情绪问题,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德育教育工作还能够使学生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能够正确面对,不轻言放弃。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更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德育教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公平感和友爱之心,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珍视友情和亲情,孝敬师长,关爱弱势群体,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德育教育工作不但是言传身教,更是制定学校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只有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纪律,诚实守信。
这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日后的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德育教育工作要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的还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自觉遵守。
通过德育教育工作,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是条合格的社会公民。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作,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
希望每一个学校都能够引起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0字】。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1. 引言1.1 初中德育教育的定义初中德育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和个案辅导等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初中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0字】1.2 初中德育教育的意义初中德育教育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人生态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观念的淡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初中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和良好道德品质,建立自信、独立和自律的人格。
德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古德文明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初中德育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为其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初中德育教育的意义不容忽视,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正文2.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他们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栋梁。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1. 引言1.1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政府教育部门在实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在当今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政府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德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至关重要,只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建设美好家园。
德育的倡导和实施,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更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全社会共同进步。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加强师生德育教育,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实现国家繁荣稳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德育,才能够做好政教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 正文2.1 德育对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德育对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使人们更加尊重他人、遵守法律,减少社会犯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提升社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德育能够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增进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德育还能够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减少道德沦丧和精神空虚的现象,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和谐度。
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体层面,更是构建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强化德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2 德育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德育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德育教育可以引导个体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增强个体的抗压能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工作作为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每位初中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也包括了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初中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学生身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每位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良知。
这些都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个人必须必备的,因此这个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初中生群体,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他们面临着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既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又需要树立适当的价值观和认知观念。
德育工作需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特别是为那些在学业上和生活中遇到严重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框架和标杆,学生需要在这个环境中逐渐适应和成长。
初中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和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在社会环境下适应和发展,如何理解周围同学和朋友的想法和行为。
这样做,学生不仅可以从校园中成为合格公民,还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他们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德育工作要在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引导。
这样做,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五、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是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到肯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初中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学生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学习做到大局观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融入团队。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即德育教育,是一种注重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提高社会贡献和自身素养水平。
在政教工作中,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它关乎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首先,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人是否优秀,往往不仅取决于其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其道德品质素养。
在这种背景下,德育在政教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其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社会适应性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当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时,才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更加容易、有序,也能让学校更加平稳地发展。
而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自律意识的途径之一。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会鼓励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法规,倡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律意识得到提高,学校的管理也会更加有效。
第三,德育在政教工作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意识。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等方面问题。
在这方面德育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培养了他们成为社会中合格公民的意识。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注重他人的利益,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综上所述,德育在政教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成为合格公民的意识。
一个学校的政教工作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于德育教育的质量如何。
因此,学校在开展政教工作时,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完善和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浅谈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之一。
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浅谈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
班主任是学生的亲师,承担着教育引导的重任。
通过德育工作,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培养学生的公正、平等、尊重、友善等正确价值观念。
同时,德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团结合作等道德品质。
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伴随学生一生,并对其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德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德育不仅关乎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更是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塑造、能力发展等各个方面。
通过德育工作,班主任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活动、班会议题、心理辅导等都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这些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德育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良好的班级文化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德育工作,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培养班级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
最后,德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至关重要。
在一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班主任作为教育者,应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德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精神,使学生具备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和意识。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初中时期是孩子心智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基础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可忽视。
1.初中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孩子的判断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情感素质。
只有注重德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在充满诱惑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明辨是非,处理问题时能够正确选择,避免陷入不良的诱惑和行为。
2.初中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智和社交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而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使其能够理性思考问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德育工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的意识。
3.初中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非常重要。
在学校,学生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和成长,需要与他人相处、合作完成各种任务。
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而德育工作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观念,使他们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且乐于为集体做出贡献。
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4.初中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渐渐独立、渐渐成熟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而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意识,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德育教育是指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行为准则的根基。
学校德育教育要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和选择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感恩、友善等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学会遵循道德规范。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才能积极适应社会各种情境,成为健康成熟的社会主体。
学校德育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人们行为和认识的前提和指导。
学校德育教育要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对人生、伦理、责任、公平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只有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才能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远离邪恶的行为和不良的价值取向。
学校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表现,是道德观念在行动中的体现。
学校德育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模范引领等方式,培养学生守时、讲礼貌、爱护环境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约,尊重他人、尊重法律,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只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德育教育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是塑造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念的人才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之一。
学校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和社会,注重社会公益事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以及自我约束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本文将浅谈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和成长阶段,德育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积极承担起培养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责任,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心。
其次,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习惯。
高中生对社会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们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公正对待他人、爱护社会环境等良好社会行为习惯。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社会的组织活动,提高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协作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最后,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育在高中阶段已经发展到了较高层次,其中包含了文学、诗词、古代文化等丰富的文学艺术内容。
通过欣赏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优秀文化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审美好品味和文抄公的道德追求。
二、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很多有效的途径,即使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也能得到实施。
1.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引导。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道德意义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可以选取《红楼梦》中的“黛玉”形象,讲述她敏感细腻、才情出众,但也容易感伤和消极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教育他们在面对挫折和矛盾时保持积极心态和正确观念。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教育的落地场所。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班会、组织集体活动、定期进行班级文明考核等方式,培养学生班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简析德育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

简析德育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教师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本文将从德育在教师教学中的角色、意义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简析。
德育在教师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主要途径,通过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奋自律等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德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师长、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好公民。
德育是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热心公益、勇于担当等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
德育在教师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使他们身心健康、健康成长。
德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通过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
德育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通过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走上成功、幸福的人生道路。
德育在教师教学中有多种方式和方法。
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德榜样感染学生。
作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好品德的楷模和榜样。
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
要积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通过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共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德育在教师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德育(Moral Education)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其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純潔、思想文明、文化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因此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
首先,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人要有道德,做事要讲信用,这是我们做人的起点,也是自我价值的表现之一。
德育教育通过学校系统、有计划的教育,能够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一种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对于学生的成长和道德观的形成,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合格公民的必要途径。
在学校里接受德育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到不仅仅是课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的是对社会的责任。
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社团组织、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带着责任和目标去探索,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也能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公民,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再者,学校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
德育教育是在完善学科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各方面才能、融合人际能力,形成全面发展的人。
这些综合素质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社交中游刃有余,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
最后,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学生能够树立起互帮互助、快乐学习的理念,校园里形成了和睦、友爱、共同成长的氛围。
同时,学校对于学生几乎是一个‘第二家庭’,在这里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关爱,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和成长。
总之,学校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估量。
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综合素质和公民素质,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同时也能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教育,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小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1. 引言1.1 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个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德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行和人格。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德育在小学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德育还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全面提升小学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有品德、有能力的接班人。
1.2 德育渗透的定义德育渗透是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将德育理念、价值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内在驱动力。
德育渗透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应该是教育整个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德育渗透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全校一体的良好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感受到道德的潜移默化。
德育渗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成为有道德情感、有人文素养的有益社会成员。
德育渗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品德的培养。
通过德育渗透,小学教育可以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良好成长和健康发展。
因此,德育渗透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正文2.1 德育在教学内容中的体现教学内容是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学校可以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中。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判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识。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道德意义的文学作品或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理念,并启发他们对善恶、对正误的认识。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德育教育是指学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刻苦努力等良好品德,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成为拥有高尚品格的人才。
学校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在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关爱他人,积极面对生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平衡和健康发展。
学校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品德、智慧、身体、美感和劳动等方面,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和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辅助,更是塑造人格、培养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制定合理的德育课程、活动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庄子中学温续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
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
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学困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
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的体会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对他们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做毕文庆的男生,初一时期的他没什么特别之处,也不是调皮捣蛋,学习上不好不坏总是可以达到全科及格,甚至有些学科成绩还很突出,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到了初二,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业开始糊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自我封闭,学校活动不爱参与;每天无精打采,听其他学生反映他通宵玩电脑,上课时偷偷睡觉;成绩也大幅度下降,从全科及格到一科不及格再到两科不及格……长此以往,后果不堪想象!于是我对他开始了拯救行动。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得知,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后又彼此再婚了,把他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照顾,开家长会都是他的姑姑代劳,父母给他的关爱就只限于金钱和玩乐,从不在意他的学习,更别提监督指导了……这样的他让我觉得很心疼,我下定决心——绝不放弃他!一个周末过后的他蓬头垢面,作业又是完成的超级差,各科老师都向我告状,借此机会我把他叫到了走廊,准备实施我的拯救行动了。
开始,他以为我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做好了请家长的准备,所以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我带他到谈心桌并给他搬了一把椅子,请他跟我面对面地坐下。
这时,在他那的眼睛中我看到了一丝惊讶与感动,也不那么抗拒了。
我从一些生活细节开始入手打开他的心扉,从询问他吃没吃早饭到晚上几点学习睡觉等等,就是不责问作业的事,渐渐的,他跟我讲了他的很多事情,自己的、家里的……我发现他开始信任我了,我也了解了他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学不下去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跟他讲人生,跟他讲生活,并让他知道我是绝对不会放弃他的,针对他的现状,我们一起想办法并达成共识,校内校外共同努力:老师、组长帮他补差,放学后再到托管班去学习防止在家控制不住想上网……私下里我也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困惑与现状,请求他们的协助,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他开始转变了,不再不完成作业,不再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不再彻夜上网,成绩也有所回升。
每当他有一点小进步,我都会全班表扬,私底下夸奖,并且常常跟他开玩笑,说他的萨克斯吹得很帅,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等等来让他获得自信与阳光,就这样,一个自闭的男生身上开始散发出灿烂的阳光了,我也由衷的欣喜。
可是正当我放心地认为已经大功告成的时候,他突然又回到了原地,甚至于更糟糕了,我跟他谈话也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我感觉他不再相信我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给跟他一起生活的姑姑打了电话,了解到了关键性的因素——托管班老师不经意的取笑让他觉得心灰意冷,父母的胸无大志让他泄气。
在觉得他人的做事态度方法很不妥当的同时,我更加要力挽狂澜,绝不放弃。
这次凭着耐心和爱心,我觉得采取激将法与激励法并用,而且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一样,说要给他“出口气”,再跟他一起“争口气”,经过我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他又再次信任我、转变好了,这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感动。
现在的他虽然不能一下子成绩名列前茅,但至少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学校的管弦乐队活动坚持参加,上课上辅导班积极听讲,并且萌发考高中的斗志了,这让我欣喜若狂。
通过这件事我也总结了一些转化后进生的经验,简单来说就是“三心”——信心、耐心和爱心,具体阐述如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丁有宽老师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
他们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久而久之,促使后进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
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的。
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
据心理学家分析,后进生普遍比较自卑,缺少自信心,处处自认不如别人,性格孤僻,较少与其他同学来往。
他们往拄抱着一种破罐子不怕摔的心理,自暴自弃,对老师、同学和父母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抱着逆反敌对的心理。
他们最怕也是最恨别人批评他,歧视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们对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是我们在针对“整”他,激发他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教育的负面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用真诚去对待后进生,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扬理想的风帆。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
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经常与他们接触,多参加他们开展的一些活动,找其谈心,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俗话说: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功。
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淡化自己的老师权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摒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他们在感情上接受我们。
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获得成功的愉悦是转化的动力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别人的肯定或认可。
有时一个嘉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生。
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就显得更为重要。
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
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回答时是代表小组意见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情,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
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打优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班集体的影响力,引导后进生自省上进。
转化后进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
创建一个班风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彻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
二是建立各种互助小组,开展“集体带个人,以优带差”等活动,培养后进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
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
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
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
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
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
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五、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纯真,他们认为后进生为班级抹黑,丢全班同学的脸,因而不喜欢和后进生交往,这样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现象,为此,我开展了“班级互补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
在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坐同桌,帮助后进生。
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
同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
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后进学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后进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六、量体裁衣、持这以恒是转化的保证在确定“学困生”的教学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
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找出反复的原因,“教不厌,诲不倦”坚持面授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教育学生学会评价,不要歧视学困生,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学困生进步。
“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细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
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长期以来,“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