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选修4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教材1页、教辅4~5页)1、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到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而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生成要放出能量,使得化学反应中就有了能量的变化。
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有效碰撞)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相同条件下,各物质的能量不相同;能量不能再生,也不会消失,只发生形式的转化或传递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参加化学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就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反之,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参加化学反应时,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低。
(物质具有的能量大小与化学键的能量大小刚好相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固体(s)、液体(l)、气体(g)、溶液(aq)某种物质从固体转变为液体、再转变为气体是需要吸收能量的,因此对于同种物质,气体所具有的能量最高,固体最低。
在说一个反应的能量变化时,一定要说明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的生成,同时伴有能量变化;能量变化可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声能、功等,通常表现为热能的变化二、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类型㈠、放热反应1、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2、能量变化: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3、类型:①酸碱中和反应②可燃物的燃烧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③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④绝大部分化合反应⑤铝热反应类型⑥炸药的爆炸,如NH4NO3、TNT(三硝基甲苯)等的爆炸⑦氧化钙溶于水、强调:①固体氢氧化钠等溶于水通常理解为物理变化(生成水合离子时放热)②浓H 2SO 4溶于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9H 2SO 4·SO 3(生成水合离子时放热)SO 3+H 2O=H 2SO 4是化学变化,但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是H 2SO 4,做题时揣摩题意㈡、吸热反应:1、定义: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2、能量变化:E 反应物的总能量< E 生成物的总能量3、类型: ①铵盐与强碱的反应 NH 4Cl +Ca(OH)2、 NH 4Cl +Ba(OH)2·8H 2O②C 和CO 2的反应,C 与H 2O 在高温下反应,N 2与O 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③加热分解的反应(绝大部分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H 2O 2④盐的水解(实质是酸碱中和的逆反应)⑤ H 2+CuO强调:①铵盐溶于水(CH 3COONH 4溶于水)②弱电解质的电离:通常认为电离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没有化学键的生成,故不认为是―反应‖三、焓变 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变化和能量的变化,而且二者均符合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反应中,电子从转移到,即氧化剂是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剂具有,反应时本身被。
还原剂是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还原剂具有,反应时本身被。
还原剂:升—失—氧,氧化剂:降—得—还。
3.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的水溶液里,只有存在离子,没有溶质分子,它们是全部电离的。
在水溶液里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
如: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 。
4.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该反应是反应;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在反应中反应物需要,该反应为反应。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碳酸钠溶液和硫酸碳酸钙和盐酸碳酸氢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氧化铜和硫酸铁片和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6.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H++OH―=H2O2H++CO32―=CO2+H2O Cu2++2OH―=C u(O H)2↓ Ba2++SO42―=BaSO4↓7.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类别)有:不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有:第二章《碱金属》1.碱金属包括元素,,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是 .钠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态存在,只能以态存在.2.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等物质反应,通常将钠保存在里,以使钠与、等物质隔绝。
3.过氧化钠是色固体,能与、反应,可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4.碳酸钠俗名,碳酸氢钠俗名。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的盐酸多。
如何区别这两种固体?。
5.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 ,它们的金属性逐渐。
熔沸点逐渐。
6.钠或灼烧时火焰呈现色,钾或灼烧时火焰呈现色。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 反应 物质的量 和反应热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 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 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92kJ/mol 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为: ,1mol H2 -30.67kJ/mol 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5克
4、已知: S(s) + O2(g) = SO2(g) ΔH =-290.6KJ, 求 1.6克硫燃烧成为SO2气体放出多少热量?
14.53KJ
思考与交流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 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正确书写其应当 注意哪几点?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不单表示了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效应。
D、1/2CH4 (g)+O2 (g) =1/2CO2 (g) +H2O (l) ΔH = -890 kJ/mol
3、已知
(1)H2(g)+1/2O2 (g) =H2O (g) ΔH1 = a kJ/mol
(2)2H2(g)+O2 (g) =2H2O (g) ΔH2 = b kJ/mol
(3) H2(g)+1/2O2 (g) = H2O (l) ΔH3 = c kJ/mol (4) 2H2(g)+O2 (g) =2H2O (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C ΔH4 = d kJ/mol 。
A、 2CH4 (g)+4O2 (g)=2CO2 (g)+ 4H2O (l)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C、CH4 (g)+2 O2 (g) =CO2 (g) +2H2O (l) ΔH = -890 kJ/mol ΔH = -890 kJ/mol
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属于反应热,又称为焓变(ΔH),单位kJ/mol。
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伴随能量变化?(微观解释)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吸热:前者>后者放热:前者<后者2.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ΔH<0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 ΔH>0[小结](1)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分离与结合的过程(2)反应物分子中原子解离-------吸热。
生成物新分子的形成---------放热。
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例如:H2 (气) + 1/2 O2 (气) = H2O (气) ΔH= -241.8kJ/molH2(气) + 1/2 O2(气) = H2O (液) ΔH= -285.8 kJ/mol[讨论] 1.为什么集聚状态不同,热量值不同?答: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要吸收热量2.若反应物状态不同,而生成物状态相同,那么热量值相同吗?答:不同[思考与交流]2.书写要点:C(固) + H2O(气) = CO(气) + H2(气) ΔH= +131.3 kJ/mol①标集聚状态(固、液、气)②右端标热量数值和符号:吸热用“+”,放热用:“-”。
③系数单位是“摩”,而不是“个”;也不能表示物质的量之比。
④系数可用分数,但热量值要相应变化。
如:2H2(气) + O2(气) = 2H2O(液) ΔH= -571.6 kJ/molH2(气) + 1/2 O2(气) = H2O(液) ΔH= -285.8 kJ/mol⑤不注明条件,即指250C 、1.01×105Pa例:1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恢复常温下测得放出热量55.625KJ,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教案-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化学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能量变化的原理,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实例引入化学反应的概念,例如燃烧、腐蚀等现象。
2.让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是否有关系,并探讨可能的联系。
二、讲述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0分钟)1.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化学反应是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过程。
2.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符号的运用。
3.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概念和平衡常数的意义。
三、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10分钟)1.引入能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的能量变化,例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给出能量变化的量化表示方法,即热量的单位和符号。
3.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例如通过实验证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四、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0分钟)1.介绍计算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方法,包括使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量平衡的原理。
2.讲解如何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能量变化的计算,并给出示例讲解。
3.引导学生进行能量变化的计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五、小结与课堂练习(10分钟)1.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关系。
2.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实验探究或拓展(10分钟)根据实验条件和教学进度可以选择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或拓展内容,例如燃烧反应的实验观察和能量变化的测量方法。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师生互动的环节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提高他们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理解。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点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以下是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点,请大家掌握。
一、反应热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
放出热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并可以以热能、电能或光能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符号:⊿H(大吸小放)3、单位:kJ/mol4、计算依据:⊿H=生成物的总能量 - 反应物的总能量= H (生成物) - H(反应物)⊿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要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特别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98K。
(2)要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物质在不同的聚集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对同一反应来说,物质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所以,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相同物离子在水中的水合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所伴随的热效应。
(3)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起反应生成水,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不属于中和热。
(4) 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若是弱酸或弱碱参与反应,则由于他们的电离要吸收热量,其热量的数值会小于57.3 kJ/mol.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点的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化学反应与能量
2HCl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 原因: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进行所需的最低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 物 质 的 能 放出能量:△H 为 量 “-”或△H <0。 原因:体系能量减 少(释放给环境) 放热反应:“贮存” 在物质内部的能量 转化为热能等而 “释放”出来的过 程。 生成物总能量
点燃
H2 H—H 断 开 吸 收 能 量 + + Cl2 Cl—Cl 断 开 吸 收 能 量 → = 2HCl
H·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反应热∶化学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 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也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1
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放的热量也应是前 式的一半,Q2<Q1
例如:H2+Cl2==2HCl
H H 436 kJ/ ol m Cl Cl
H + Cl H Cl
H + Cl
243kJ/ ol m
H Cl 431 kJ/ ol m
E断键=436 kJ/mol+243 kJ/mol=679 kJ/mol E成键=2×431 kJ/mol=862 kJ/mol E反应放热=862 kJ/mol-679 kJ/mo同样是水,而释出的能量却不 同?
能 量 增 加 1g 冰
蒸 发 1g液态水 熔 化 吸收能量
1g气态水 吸收能量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要吸收热量 结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与它们的聚集状态有关。 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 学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正 确书写其应当注意哪几点?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课件
键能之和
作业: 《创新设计》 和《创新设计·活页》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明天早上交! 只交一张 ^_^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问题: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
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 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H2H24822((15gg..88))++kkJJ1212//mmOO22oo((llgg))====HH22OO((gl))
△H=- △H=-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 量,∆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 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不同。
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 应 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 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 =-184.6KJ/m
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课件(人教选修4)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 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 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思考5: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答: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 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作业: 课本P6 3-(2,3,5,6)、4 [课外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小节的内容 2、课外查阅我国能源结构和状况。
一、燃烧热 二、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
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单位 3、注意 kJ/mol
指定产物通常规定为: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
⑵ 一定标明各物质的状态(s、l、g、aq) ;
⑶ ΔH只放右边,以空格与标有物质状态的化学方程 式隔开(数值及单位) 放热: ΔH < 0; 吸热: ΔH > 0; ⑷ 系数仅仅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或原子个数; 故系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⑸ΔH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系数加倍,ΔH值也加倍。 正逆反应的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⑹ 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H2 + I2 == 2HI
只表示物质变化
【例1】 在200℃、101kPa时,1 mol H2与碘蒸气作用生 成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H2(g) + I2 (g) ==== 2HI(g) ΔH =
101kPa
200℃
-14.9 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选修4_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超全)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清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焓变、反应热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 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重点难点提示】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1.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电子转移是指电子得失或者电子对的偏移。
2.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判断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是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物质。
记为:氧、降、得。
还原剂是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
记为:还、升、失。
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指反应物。
常见的氧化剂有: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例如:O2、Cl2等;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物质。
例如: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金属单质,例如:Al、Zn、Fe等;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
例如:C、H2、CO等。
2.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还原剂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即氧化剂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看起来截然相反的两个反应过程,却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不能孤立存在。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充分的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4.概念之间的关系:具有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具有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1.表示方法要点(1)用两条(或多条)线桥连接反应前后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
(2)标明“得”、“失”电子及数目。
2Fe2O32.(1)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客观规律。
(2)箭头不是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而是表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过程。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五、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化合价的规律1.金属元素一般没有负化合价,除零价外只显正价。
因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吸收
【归纳】△H= 反应物总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
释放
二、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在200℃、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 作用生成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00 ℃ 作业:课本第 62HI(g) 页第4题、第 题 H2(g)+I2(g) △H=3 - 14.9kJ/mol 101kPa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要遵循书写化学方 上式与以前学的化学方程式有何异同? 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需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常温常压例外) (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 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s、l、g、aq (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原因?(例题2) 比较第4页几个热化学方程式 (3)计量数表示完成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 • 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 是分数,且△ H的数值与计量数大小相对应 质的量,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不同, (4)化学方程式与△H之间应用空格隔开 则△ H不同 (5)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要写反应条件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根据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 大小判断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释放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收能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键能相对大小判断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吸收能量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释放能量
放热 反应还 是吸热 反应?
△H 为 “+”还 是为 “-”?
放热 反应还 是吸热 反应?
△H 为 “+”还 是为 “-”?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直 试根据下表所示的键能数据计算反应 H2+Cl2=2HCl 的反应热。 接测量。例如: … 能否利用键能数据粗略计算化学反应的 化学键 H-H Cl-Cl H-Cl 反应热?如何计算? 436 243 431 键能 (kJ/mol) 反应H2 (g) +Cl2 (g) =2HCl(g) 会放出183kJ/mol的能量(实验 测定结果为184.6kJ/mol )。 常用实验数据表示反应热, 即该反应的△H=-H):与物质的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 叫做反应热 2.焓变(ΔH):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 ΔH=H(生成物)-H(反应物) • 恒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焓变。 • 当Δ H为“-”或Δ H <0时, 表示体系能量减小,为放热 反应; • 当Δ H为“+”或Δ H >0时, 表示体系能量增加,为吸热 反应。 • 单位:kJ/mol(或kJ· mol-1) mol-1表示每摩尔反应
6.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答案
△H=-483.6kJ/mol ;
1 O2(g) = H2O(1) △H =-285.8 kJ/mol 2
〖点评〗反应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稳定状态和物质的量有关,而燃烧热必须是 1mol 物质完 全燃烧的反应热,请对比在本题中这两个方程式的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对比它们的 反应热,道理自在其中。 【例题 3】 (1)煤 人均能源占有量少,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2)ABCD (3)H2 (4)不产生 CO2 ,不会因温室效应而影响大气,H2 来源丰富 ,燃烧产物 对环境无污染 【例题 4】 (1)1molH2SO4 与 2molNaOH 溶液反应放出 114.6KJ 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H2SO4(aq) + 2NaOH(aq) = Na2SO4(aq) + 2H2O(l); △H = —114.6kJ/mol (2)中和热对应的是生成 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中和热为—57.3kJ/mol。 (3)1moHF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时吸收 10.4KJ 的热量,故 1molHF 跟 1molNaOH 反应时放 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减去电离所需的热量等于 46.9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HF(aq) + NaOH(aq) = NaF(aq) + H2O(l); △H = —46.9kJ/mol 〖基础知识巩固〗1.D 2.C 3.D 4.B 5.C 6.A 7.A 8.D 9. (1)△H = — 216 kJ· mol—1 S(s) + O2(g) = SO2(g) △H = — 216 kJ· mol—1 —1 (2)△H = — 285.8 kJ· mol H2(g) + 1/2O2(g) = H2O(l) △H = — 285.8 kJ· mol—1 〖思维能力训练〗 10.D 11.A 12.CD 13.B 14.D 15. 常规;新;新 16.(1)O2、H2 (2)2H2(g)+O2(g)==2H2O(l) ;△H =-571.6kJ· mol—1 (3)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4)答:不现实。现有的制取氢气方法耗能大,制取的成本太高,另外是氢气的熔沸点 太低, 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困难。 (注意: 如果答的是 “现实” , 只要理由合情合理可以。 )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志远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考纲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理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反应(3)掌握离子反应的质,常见的离子反应以及离子共存问题(4)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掌握燃烧热的计算及中和热测定本单元误区警示:1.判断4种无机基本反应的类型时,要由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共同确定,如:(1)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也不一定是分解反应,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2)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的受热分解.(3)生成物中有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可例证.2.要熟悉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一些特例.如:K、 Ca、Na这些活泼金属置于某些不太活泼的金属盐溶液中主要是与水反应,而不是置换金属;金属与硝酸、浓硫酸反应不可能产生H2等.3.判断一个离子反应是否正确的思维步骤(1)看是否符合电离原理酸、碱、盐是电解质,这三类物质才有可能写成离子形式,而不溶性的酸、碱、盐和弱酸、弱碱要写成化学式;单质、氧化物和气体必须写成化学式.如CaC03、BaS04、AgCl、H2Si03、 Cu(OH)2等不溶物要写成化学式,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要写成化学式,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时应写离子,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应写化学式等.(2)看是否符合实验事实如:2Fe+6H+=2Fe2++3H2↑是错误的,因为H+只能将铁氧化成+2价;Cu+2H+=Cu2++H2↑是错误的,因为铜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u2++H2= Cu+ 2H+也是错误的,因为H2不可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 对未处于自由移动离子状态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硫酸、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反应等.(3)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Ba2++SO42-=H2O+BaSO4↓应写成2H++20H-+Ba2++SO42-=2H20+ BaSO4↓ (4)看反应物的用量根据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能有影响.(5)看是否遗漏掉参加反应的离子如:Ba(O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要考虑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考虑Cu2+与OH-的离子反应,即Ba2++20H- + Cu2++ SO42-=BaSO4↓+Cu(OH)2↓.(6)看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如:Fe3++Cu=Fe2++Cu2+中电荷不守恒.(7)看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对于“=”、“”、“↑”、“↓”符号使用要恰当,如:单弱离子水解反应式中的应改用可逆号,因为水解是可逆的,水解是微弱的;而Fe3++3H 2O Fe(OH)3(胶体)+3H+中的可逆号应改为等号,因为在加热条件下水解进行得比较彻底.另外, Fe3+和A13+与弱酸根的促进水解反应应该用等号学以致用1.条件不同时,相同反应物间的离子反应可能不同(1)反应物的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如: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HCO3-+OH-=H2O +CO32-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 2HCO3-+2OH-=CaCO3+2H2O +CO32-因为不过量的物质会完全反应,所以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过量的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计量数与其化学式中的计量数成比例.这是我们判断和书写此类离子方程式的依据.(2)反应物滴加顺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如:把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为A13++40H-=A102-+2H20.若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 (3)反应条件不同,离子反应不同.如: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OH-=NH3·H20.若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OH-NH3↑+H2O(4)微溶物状态不同,离子反应不同.如: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若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混合,2.离子共存问题;(1)在溶液中,若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如生成沉淀、弱电解质、气体的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2)注意隐性条件的限制,如颜色、溶液的酸碱环境、pH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中加铝产生的气体只有H 2、水电离出的C(OH -)=1.0×10-10”等条件,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1课时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一、用单线桥表示下列反应,并指明氧化剂与还原剂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二、分析并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C、2a=b< 0 D、2c=d>0
课后作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过程(I) 反应过程(II)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ΔH <0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ΔH >0
反应热数据的用途
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
C(石墨 s ) C(金刚石 s ) ΔH = +700 kJ/mol
石墨能否自动转化为金刚石?
采取什么措施有可能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计算燃料的用量
反应热可以由实验测得,也可以用其他办法得到。
预测当生成2 mol HF和2 mol HCl时,哪个
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说说你的理由? 如何验证你的预测?
H C 331 293 159 N O F
预测
Cl
H
C N
436
415 389
二、热化学方程式
4)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 不表示分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是小数或分数。 5)在方程式后写下ΔH的数值和单位,方程式 与ΔH用空格隔开。 6)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不标明 生成沉淀或气体符号。 7)可逆反应的ΔH是按照完全反应时测得的数 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反应中,电子从转移到,即氧化剂是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剂具有,反应时本身被。
还原剂是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还原剂具有,反应时本身被。
还原剂:升—失—氧,氧化剂:降—得—还。
3.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的水溶液里,只有存在离子,没有溶质分子,它们是全部电离的。
在水溶液里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
如: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 。
4.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该反应是反应;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在反应中反应物需要,该反应为反应。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碳酸钠溶液和硫酸碳酸钙和盐酸碳酸氢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氧化铜和硫酸铁片和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6.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H++OH―=H2O2H++CO32―=CO2+H2O Cu2++2OH―=C u(O H)2↓ Ba2++SO42―=BaSO4↓7.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类别)有:不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有:第二章《碱金属》1.碱金属包括元素,,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是 .钠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态存在,只能以态存在.2.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中的、等物质反应,通常将钠保存在里,以使钠与、等物质隔绝。
3.过氧化钠是色固体,能与、反应,可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4.碳酸钠俗名,碳酸氢钠俗名。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的盐酸多。
如何区别这两种固体?。
5.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 ,它们的金属性逐渐。
熔沸点逐渐。
6.钠或灼烧时火焰呈现色,钾或灼烧时火焰呈现色。
观察钾的焰色反应的颜色需要透过色的钴玻璃.颜色反应所用的金属铂丝在使用前应先用洗涤,再将铂丝放在火焰上方灼烧,直至变成原色。
如何区别NaCl 和KCl?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钠在空气中燃烧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过氧化钠盐酸滴入碳酸钠粉末中盐酸滴入碳酸氢钠粉末中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第三章物质的量1.如果粒子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与 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我们就说它为为1摩尔.2.叫做摩尔质量。
常用的单位为 ,与分子量或式量的关系? 。
3.在标况下(℃、压强为101kPa时),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
4.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常用的单位为。
5.物质的量与其他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标况下)物质的量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c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配制100mL0.5mol/LNaCl溶液为例)①计算需 g NaCl ②③:冷却至室温④(2-3次)⑤定容: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1cm—2cm处时,⑥摇匀,装瓶.7.(1)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当SO2和SO3的氧原子个数比为1:1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质量比为,原子个数比为。
(2)在同温同压下,8.25g气体x所占体积与6gO2的体积相同,则x的摩尔质量是8.判断正误①95gMgCl2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②将1g 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③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完全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④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就是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⑤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⑥将1molCuSO4·5H2O溶于水制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第四章 卤 素1.卤族元素的名称,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最高正化合价为 。
2.卤素单质从上到下颜色由 __色到__ 色逐渐转深。
熔、沸点由_____到_______。
单质氧化性由___到____,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 到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_____。
3.※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燃烧,生成__的烟,将它溶在少量水里, 生成____色的______液。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火焰※氯水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粒,久置的含有 微粒,液氯的成分是 。
氯气 (能或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液氯 (能或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 (能或不能)使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工业上用氯气与_________制成漂白粉,漂白粉是______和________的混合物,它的有效成份是_______,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作用,该反应说明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 . ※实验室里, 氯气可以用浓盐酸和_______起反应制取, 反应中________做还原剂, 二氧化锰做_______,要制1molCl 2转移了_______电子。
实验室中尾气用________溶液吸收。
※碘加热易 ;碘单质能使______________溶液变蓝。
※溴化银可用于 ,碘化银可用于_____________ 。
※溴水的颜色是_____,加入苯后分层上层_____(颜色),下层____。
溴水加入四氯化碳后,溶液分层上层____(颜色),下层____。
碘水的颜色是____,加入苯后分层上层___(颜色),下层____,加入四氯化碳后,溶液分层上层____(颜色),下层___。
4.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NaCl 、NaBr 、KI 的溶液, 举出鉴别它们的两种实验方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用氯酸钾制氧气和用浓盐酸制氯气时都要用到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否相同?分别起什么作用?如何除去氯气中的HCl 和H 2O ? 如何收集氯气?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氯气与水反应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工业上制漂白粉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 实验室制取氯气 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第五章 元素周期律1.关系:核电荷数(Z )= 数 = 数。
质量数(A )= +2.S 3216则16表示 ,32表示 。
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 和 的中子数的 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如 。
3.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首先,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 ,即K 层为 个,L 层 个,其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个)…4.元素周期表分 个周期,第1、2、3周期为 周期,每一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5.元素周期表中有 个纵行,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还有 族和 族。
6.※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表现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酸性逐渐;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所以,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表现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碱性逐渐,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越来越。
7.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一般等于其序数,非金属的负化合价等于。
8.化学键可分为,。
区别的方法是:。
离子键只存在化合物中,含有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键,如、、等。
共价单质分子(如、、等)和共价化合物分子(如、、等)中只存在键。
非金属单质中也只存在键。
共价键可分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9.(1)比较哪一个元素表现出更强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① Na K ② Mg Al ③ P Cl④ O S ⑤ S Cl(2)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哪一个酸性或碱性较强① H3PO4HNO3② Ca(OH)2Mg(OH)2③NaOH Al(OH)3(3)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H Na+Mg OH-O Cl-S2-(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Cl2NaOH N2CO2HCl H2O(5)某元素R,其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已知其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含R 91.2%。
(1)求R的原子量,R质子数(2)推断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指出其名称。
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1.氧族包括(名称符号)_________, 在周期表中的第族,最外层电子数为2.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举例:。
3.※二氧化硫是____色,有___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H2SO3很不稳定,易分解成和,SO2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反应。
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因此二氧化硫既具有性又具有性。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_______________,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__________。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这也是检验和鉴别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
具有漂白作用的还有、。
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是一种色的 ______体。
※浓硫酸有强烈的____性、____性和性及______性。
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何种性质(1)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大 (2)把CuSO4·5H2O晶体放入浓硫酸中时,变成白色, (3) 铜片放入浓硫酸有气体放出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如CO、H2、Cl2等气体,不能干燥等气体。
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同时生成,这个过程称之为。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皮肤沾上浓硫酸,应先,再4.常温下浓硫酸不能与Al、Fe 反应,这个现象叫做。
冷的浓硫酸可以用或的容器贮存。
5.如何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6.SO42-的检验:先用或将被检验的溶液酸化,然后加入或溶液,如果有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⑴工业上合成SO3⑵SO2与Cl2通入水中⑶铜与浓硫酸反应⑷碳与浓硫酸反应第七章硅和硅酸盐工盐1.碳族元素包括元素,这五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族,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