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习题

合集下载

燃烧学复习题

燃烧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常用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2.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反应。

3.火灾和爆炸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4.链式反应理论的创始人是前苏联科学家。

5.火焰在管道中蔓延的速度,随着管子直径的减小而,直径减小到某一程度时,火焰就不能蔓延,阻火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而制成的。

6. 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

7.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

其中,乙类是指。

8.煤遇潮后更加容易发生自燃,主要是因为煤内含有,能够氧化放热,加速煤的自燃。

9.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它属于燃烧形式。

10. 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化学物质是,火灾中约有一半的造成的。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A.爆炸界限B.爆炸极限C.爆炸上限D.爆炸下限2.金属燃烧属于( )。

A.扩散燃烧B.蒸发燃烧C.分解燃烧D.表面燃烧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杆着火点高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4.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属于爆炸物品?()A.硫酸B.硝酸C.苦味酸D.木材5.据统计,在火灾事故死亡的人中,大多数是由于()。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C.跳楼或惊吓致死D.人员拥挤致死6.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火灾。

A.塑料B.汽油C.金属钠D.木材7.我国现行规范选择()作为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标准。

A.墙B.梁C.楼板D.柱8.以下有关危险化学品爆炸的说法有误的是()。

A.粉尘爆炸一般会产生一氧化碳B.堆积的可燃性粉尘比粉尘雾更容易爆炸且爆炸危害更大C.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都比混合气体爆炸小D.蒸汽云爆炸要求泄漏物在点燃前形成一个足够大的云团9.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A.热传播B.热对流C.热传导D.热辐射10.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燃烧学复习题

燃烧学复习题

燃烧学复习题燃烧学复习题燃烧学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学科,涉及到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燃烧学的掌握对于理解和优化燃烧过程以及防止燃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回顾和巩固燃烧学的知识。

1.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或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热、光和气体产物的过程。

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2. 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燃料、氧气(或氧化剂)和适当的点火源是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

燃料是指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氧气是燃烧的氧化剂,点火源则提供了启动和维持燃烧反应所需的能量。

3. 燃烧反应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燃料和氧气之间的摩尔比称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

当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不满足时,燃烧反应无法进行或进行不完全。

当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满足时,燃烧反应可以进行,并且反应完全。

4. 燃烧反应的热效应是什么?燃烧反应释放的能量称为热效应。

热效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放出能量)或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5. 燃烧反应的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燃烧反应的速率受燃料与氧化剂的接触面积、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6. 燃烧反应的产物有哪些?燃烧反应的产物主要包括热、光和气体产物。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可以用来进行加热、发电等。

光产物则是燃烧反应中的明亮火焰。

气体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等。

7. 什么是火焰?火焰是燃烧反应中可见的明亮气体体积。

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取决于燃料的性质和燃烧条件。

火焰的内部温度较高,外部温度较低。

8. 燃烧反应的分类有哪些?燃烧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按照化学计量比进行反应,产生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不满足,产生的产物中可能还有一些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集

《高等焚烧学》习题集与解答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焚烧?答:焚烧标准化学定义:焚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激烈的化学反响。

焚烧的广义定义:焚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激烈的化学反响,不必定要有氧气参加。

2、焚烧的实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色?举例说明这些特色。

答:焚烧的实质是一种氧化复原反响。

它的特色是:放热、发光、发烟并伴有火焰。

3、如何正确理解焚烧的条件?依据焚烧条件,能够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答: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原始焚烧的三因素,要发生焚烧,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必定的数目和浓度,点火源要有必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

依据焚烧的条件,能够提出一下防火和灭火的方法:防火方法: a、控制可燃物;b、隔断空气;c、消除点火源灭火方法: a、隔绝法; b、窒息法; c、冷却法; d、克制法4、我国当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如何?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对待焚烧科学的发展远景?答:我国当前能源环境现状:一、能源丰富而人均花费量少我国能源固然丰富,可是散布不平均,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 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少。

固然在生产方面,自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添速度也是比较快,但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增添快,造成我国人均能源花费量水平低下,仅为每人每年 0.9 吨标准煤,而 1 吨标准煤的能量大体能够把 400 吨水从常温加热至沸腾。

二、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从当前状况看,煤炭仍旧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 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率是相当大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腐的设施和炉灶中沿用落伍的技术被直接焚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本源。

据历年的资料估量,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危害已十分突出:污染严重、特别是降尘量大;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另一种污染——酸雨;能源的利用率低增添了煤的耗费量。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

燃烧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燃烧的本质及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燃烧三角形;答:燃烧的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充分条件:可燃物和助燃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燃烧三角形:可燃物、氧气、点火源。

2、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答: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最少的空气量,通常也称为理论空气需要量。

固体:2-20O C H S O V =++-22.4101243232⎛⎫⨯⨯ ⎪⎝⎭, 20O 0air V V =0.21,,气体:220O 222113V =CO+H +H S+n 102224n m m C H O -⎡⎤⎛⎫+-⨯ ⎪⎢⎥⎝⎭⎣⎦∑, 20O 0air V V =0.21,,理论烟气量:固体:20,22.412100co C V =⨯ 20,22.432100SO S V =⨯ 20,0,22.40.7928100N air N V V =⨯+ 20,22.422.4181002100N W H V =⨯+⨯ 气体:()220,210CO n m V CO CO nC H -=++⨯∑220,S 2H S 10O V -=⨯220222V 102O n m m H H O H S C H -⎛⎫=+++⨯ ⎪⎝⎭∑,H 22020,V 100.79air N V -=⨯+,N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需要量通常大于理论空气需要量。

,0,V air air V αα=α——过量空气系数α=1时,燃料与空气量比称为化学当(计)量比α<1 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少于理论空气量。

燃烧不完全α>1时,实际空气量多于理论空气量,才能保证完全燃烧气态可燃物α=1.02-1.2;液态可燃物α=1.1-1.3;固态可燃物α=1.3-1.7。

烃的燃烧学案及练习

烃的燃烧学案及练习

烃的燃烧学案及练习烃燃烧规律及应用例析烃燃烧知识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经常利用烃燃烧实验进行计算推导烃的分子式或烃的混合物中的成分问题。

一、燃烧规律根据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n H m + (n + m/4)O2→nCO2 + m/2 H2O可知有如下规律:①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n的值,n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②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氢的质量分数,即m/n的值,m/n越大,耗氧量越多。

③最简式相同的烃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有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都不变;一定质量的混合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不变,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不变。

④对气态烃完全燃烧时,若温度低于100℃则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一定减少为(1+m/4),若温度高于100℃时,则存在:m=4时,完全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m<4时,完全燃烧后气体的体积减少;m>4时,完全燃烧后气体的体积增大。

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烃:CxHy+(x+y/4)O2→xCO2+y/2H2O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x+y/4-z/2)O2 ? xCO2+y/2H2O 规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1) 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CO2和H2O 的量均决定于y/x的比值大小。

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 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

(3) 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y/4-z/2,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

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西安交大燃烧学课件]燃烧学习题集

[西安交大燃烧学课件]燃烧学习题集

《燃烧学》复习题第一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力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2、什么叫燃烧?3、什么说简单反应、复杂反应?4、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5、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6、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7、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8、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9、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10、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11、什么是活化能,其计算的方法是什么?12、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3、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解释:碳燃烧的时候,在低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气化反应将变得显著。

18、标准生成焓、生成焓的定义?反应焓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燃料发热量(热值)与燃烧焓、反应焓的关系?19、过量空气系数(α)与当量比(β)的概念?第二章混合与传质1.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2.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3.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4.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新年快乐!中国矿业⼤学《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11 / 7/ 9第⼀章化学热⼒学与化学反应动⼒学基础1、我国⽬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我国⽬前的能源环境现状:⼀、能源丰富⽽⼈均消费量少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资源70%以上在西南,⽽⼯业和⼈⼝集中的南⽅⼋省⼀市能源缺乏。

虽然在⽣产⽅⾯,⾃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较快,但由于我国⼈⼝众多,且⼈⼝增长快,造成我国⼈均能源消费量⽔平低下,仅为每⼈每年0.9吨标准煤,⽽1 吨标准煤的能量⼤概可以把400吨⽔从常温加热⾄沸腾。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从⽬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例是相当⼤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成为我国⼤⽓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

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粉尘、⼆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污染的危害已⼗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污染冬天⽐夏天严重;我国南⽅烧的⾼硫煤产⽣了另⼀种污染——酸⾬;能源的利⽤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即农民⽣活和农业⽣产的耗能。

我国农村⼈⼝多,能源需求量⼤,但农村所⽤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

⽽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

即使加上供应农民⽣活⽤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畜粪等,也还不能满⾜对能源的需求。

电⼒市场现状:2008年10⽉份,中国电⼒⼯业出现4.65%的负增长,为⼗年来⾸次出现单⽉负增长。

11⽉,部分省市⽤电增幅同⽐下降超过30%。

在煤价⼤幅上涨和需求下滑的影响下,⽬前⽕电企业亏损⾯超过90%,预计全年⽕电全⾏业亏损将超过700亿元。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碳,氢,氧和偶联物正确混合,在温度高于燃烧点、有氧情况下,经由氧化过程回归气态和固态原状。

它可以直接使气体、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若一切条件都足够理想,可形成大量热量造成更高温度和高压,甚至形成热质燃烧反应。

2.燃烧的分类燃烧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涉及的反应物大都能完全燃烧,从气体转变为热量和光能;而不完全燃烧往往涉及的反应物不能完全与氧完全燃烧,而会形成未完全氧化的有机物质等副产品。

3.燃烧条件要想得到一种碳氢物质的燃烧,一定要有三个主要因素:燃料、氧气和热量。

其中,燃料是燃烧的反应物,氧气是燃烧的触媒,而热量是燃烧的驱动力。

要使燃料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就是燃烧的燃点。

如果反应物的温度高于燃点,燃烧就会自动发生,称为吸热燃烧或自燃烧;如果温度低于燃点,就需要外加热量才能启动燃烧,称为排热燃烧。

4.消防燃烧控制燃烧情况受到种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就要在给定时间内和给定空间里监测和控制燃烧状态,以避免火势失控酿成灾害。

消防燃烧控制的目的在于:调节反应过程,阻止火势蔓延;采取应急措施,采取灭火、控制火源、扑灭火灾中的热源等;增加反应物的衰减,限制火势的传播;确保火势的失控不发生。

5.火势量化在火势预测和控制过程中,火势量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有利于改善火势控制条件。

火势量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按可燃性和可烧性,将火势区分为弱火和强火;另一方面按热量的强弱,将其量化为以热量准确的标志,即热强度、热功率、火势强度等。

综上所述,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要使燃料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就是燃烧的燃点;消防燃烧控制的目的在于限制火势的传播;在火势预测和控制过程中,火势量化对改善火势控制条件至关重要。

《燃烧学》习题

《燃烧学》习题

《燃烧学》习题第一章燃烧的化学基础习题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燃烧(2)火灾(3)烟(4)热容(5)生成热(6)标准燃烧热(7)热值(8)低热值2.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这些特征.3.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防火和灭火方法?5.物质浓度、体系温度和反应活化对反应速度速率有何影响?6.燃烧反应速度方程是如何得出的?在该方程中,KOS(KOS’)和ES是否有直接的物理意义?为什么?8.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指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9.试求出在p=1atm、T=273K下,1公斤苯(C6H6)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10.已知木材的组成为:C-46%、H-6.0%、O-37.0%、N-2.0%、W-9.0%,问在p=1atm、T=273K下木材完全燃烧产物体积是多少?11.木材的组成为C-48%、H-5%、O-40%、N-2%、W-5%.试求在1.5atm、30℃的条件下燃烧5kg 这种木材的实际需要空气体积、实际产物体积和产物密度。

(空气消耗系数数取1.5)l2.已知煤气成分为:C2H4-48%、H2-37.2%、CH4-26.7%、C3H6-1.3%、CO-4.6%、CO2-10.7%、N2-12.7%、02-2.0%,假定P=1atm、T=273K、空气处于干燥状态,问燃烧1m3煤气(1)理论空气量是多少m3?(2)各种燃烧产物是多少m3?(3)总燃烧产物是多少m3?l3.焦炉煤气的组成为:CH4-22.5%、H2-57%、C2H2-3.7%、CO–6.8%、CO2-2.3%、N2-4.7%、H20-3.0%,(体积百分数.在1.2atm、25℃的条件下燃烧3m3的这种煤气,实际需要空气体积、实际产物体积和产物密度分别是多少?(空气消耗系数取1.2)14.试求燃烧lkg甲醇、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混合质量比为56:30:20)的理论需要空气味积.15.什么叫做恒压热容、恒容热容?什么叫做平均热容?16.在常压下1000Kg甲烷由260℃开温至538℃所需的热量QP是多少?17.已知某可燃物燃烧后的产物组成为:CO2-9%、N2-67%、H20-22%、O2-2%.试分别精确计算和粗略计算4m3的这种产物从0℃上升导1727℃所需要的热量.18.试求甲醇在25℃条件下的标准燃烧热.19.试用气相苯乙烯(C6H5C2H6)的标准燃烧热求它的标准生成热。

燃烧学 课后习题答案

燃烧学 课后习题答案

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燃烧学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燃烧学,可以深入了解燃烧的机理和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燃烧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燃烧反应?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燃烧反应的基本要素包括燃料、氧化剂和着火源。

燃料是被氧化的物质,氧化剂是提供氧气的物质,着火源是引发燃烧反应的能量源。

2. 什么是燃烧温度?燃烧温度是指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所对应的温度。

燃烧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燃烧反应的强弱和产生的热能量。

燃料的燃烧温度越高,燃烧反应越剧烈,产生的热能也越大。

3. 什么是燃烧热?燃烧热是指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能。

燃烧热是燃料的重要性能指标,可以用来评价燃料的燃烧效果和能量利用率。

燃烧热的单位通常为焦耳/克或千焦/克。

4. 什么是燃烧速率?燃烧速率是指燃烧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燃烧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燃料的物理性质、氧化剂的浓度和温度等。

燃烧速率的高低决定了燃烧反应的持续时间和产生的热能量。

5. 什么是燃烧过程的三个阶段?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燃烧阶段和燃烧结束阶段。

引燃阶段是指燃料与着火源接触后开始燃烧的过程。

燃烧阶段是指燃料与氧化剂充分混合并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燃烧结束阶段是指燃料和氧化剂消耗完毕,燃烧反应逐渐停止的过程。

6. 什么是燃烧反应的平衡?燃烧反应的平衡是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反应速率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燃烧反应平衡时,燃料和氧化剂的浓度保持稳定,燃烧速率不再发生变化。

燃烧反应的平衡与反应速率、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7. 什么是燃烧反应的爆轰?燃烧反应的爆轰是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反应速率迅速增加,产生剧烈的爆炸性反应。

爆轰一般发生在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比例接近理论最佳比例时,温度和压力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2024年6月份 1204消防燃烧学综合复习题

2024年6月份  1204消防燃烧学综合复习题

消防燃烧学-综合复习题单选题:1、下列( )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A、含碳固体可燃物B、易燃液体C、可燃气体D、可燃金属答案: A2、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 )宿舍。

A、不得设置员工B、严禁设置C、不得设置员工集体D、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设置答案: B3、发生火灾被火围困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B、进入电梯,乘电梯到底层。

C、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

D、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

答案: B4、下列对新《消防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设施可以作为它用。

B、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可以先动火再补办审批手续。

C、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D、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建设单位可以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相关的消防手续。

答案: C5、根据刑法规定,失火罪处以( )年有期徒刑。

A、 1-3年B、 3-5年C、 3-7年D、 5-7年答案: C6、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跳楼或窗口逃生B、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C、快速直立逃跑D、以上都不对答案: B7、燃烧生成气体一般指(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A、氧气B、一氧化碳C、氮气D、氨气答案: B8、以下不是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 )。

A、冷却B、窒息C、隔离D、稀释答案: D9、对于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性能化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计应不需考虑的内容是( ):A、火源位置;B、火灾的增长模型;C、楼梯的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D、防排烟系统是否有效;答案: C10、某商场地上四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20m,总建筑面积36000㎡。

每层建筑面积6000㎡,地下二层商场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1m。

该商场地下部分应满足( )要求。

A、设置防烟楼梯间B、设置带乙级防火门的封闭楼梯间C、货运电梯按照消防电梯设置D、设置开敞楼梯间答案: A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是我国消防产品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是 ( )A、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B、型式认可制度C、登记备案制度D、抽样检测制度答案: A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的方针。

化学能量转化练习题燃烧反应与热力学计算

化学能量转化练习题燃烧反应与热力学计算

化学能量转化练习题燃烧反应与热力学计算化学能量转化练习题:燃烧反应与热力学计算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燃烧反应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涉及能量的释放和吸收。

本文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探讨燃烧反应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练习题一:1. 丙烷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其分子式为C3H8。

写出丙烷燃烧的平衡反应式。

2. 根据平衡反应式,计算丙烷燃烧的燃烧热。

3. 如果将1克丙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多少?解答:1. 丙烷燃烧的平衡反应式为:C3H8 + 5O2 -> 3CO2 + 4H2O。

2. 根据燃烧反应的平衡反应式及标准生成焓数据,可以计算出丙烷燃烧的燃烧热。

其中,标准生成焓数据如下:C3H8(g)+5/2O2(g)-> 3CO2(g)+4H2O(l)ΔH = -2220kJ/mol根据热力学定律,可知丙烷燃烧的燃烧热为2220 kJ/mol。

3.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1克丙烷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为2220 kJ/mol × 44 g/mol ÷ 3 mol = 36.96 kJ。

练习题二:1. 甲醇是另一种常见的燃料,其分子式为CH3OH。

写出甲醇燃烧的平衡反应式。

2. 根据平衡反应式,计算甲醇燃烧的燃烧热。

3. 如果将1克甲醇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多少?解答:1. 甲醇燃烧的平衡反应式为:2CH3OH + 3O2 -> 2CO2 + 4H2O。

2. 根据燃烧反应的平衡反应式及标准生成焓数据,可以计算出甲醇燃烧的燃烧热。

其中,标准生成焓数据如下:2CH3OH(l)+3/2O2(g)-> 2CO2(g)+ 4H2O(l)ΔH = -726 kJ/mol根据热力学定律,可知甲醇燃烧的燃烧热为726 kJ/mol。

3.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1克甲醇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为726 kJ/mol × 32 g/mol ÷ 2 mol = 11.616 kJ。

燃烧规律练习题

燃烧规律练习题

燃烧规律练习题1. 简答题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请简述燃烧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 选择题1) 燃烧反应的产物通常包括以下哪些物质?A. 二氧化碳和水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氢气D. 一氧化碳和氧气2) 以下哪种物质是燃烧的必需品?A. 油B. 火柴C. 氧气D. 火焰3. 填空题1) 燃烧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燃烧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的传递实现的。

3) 燃烧反应需要消耗_________。

4. 计算题有一块质量为500克的木头,如果完全燃烧,计算释放出的热量(已知:燃烧一个克物质需要12J的热量)。

5. 应用题小明用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根蜡烛。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 火柴是燃烧的什么物质?2) 蜡烛是燃烧的什么物质?3) 通过点燃蜡烛,小明能够学到哪个燃烧规律?6. 解答题某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燃烧实验,观察了不同物质燃烧时的现象。

请结合实验现象,分析不同物质燃烧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7. 分析题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其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大气中的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请分析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8. 探究题能够通过观察火焰的形态来判断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是否充足。

请探究火焰的颜色和形状与氧气供应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注意: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实际的练习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增删。

请参考实际情况,并注意文章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流畅易读。

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

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

1 3
《燃烧学》--作业
4某煤气的组成CO 10%、氢气45%、甲烷30%、氮气 11%、二氧化碳2%、氧气2%。将1m3该煤气与19m3的 空气混合,遇明火是否爆炸 【解】
CO : 10 %, H 2 : 45 %, CH
4
: 30 %, N 2 : 3 . 48 %, CO 2 : 2 %
n1 31 . 94 , P1 0 . 1 MPa , T1 25 273 298 K
n 2 33 . 44 , T 2 1900 273 2173 K
P2 P1
n 2T 2 n 1T1
0 .1
33 . 44 2173 31 . 94 298
0 . 763 MPa
3
V N 3 . 855 0 . 79 1 . 5 1 V 0 , air 5 . 775 m
2
3
V O 0 . 21 1 . 5 1 V 0 , air 0 . 51 m
2
3
V yq V 0 , yq ( 1)V 0 , air 5 . 797 (1 . 5 1) 4 . 86 8 . 227 m
H 2S
2

(n
m 4
3
)C n H
m
O 2 10
2
4 . 76
1 1 3 . 8 58 60 . 1 1 10 2 2
2
4 . 284 m
烟气组成: CO
V 0 , CO CO CO
2
, H 2O , N 2
(3)α=1.5 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烟气的 组成,体积 3 V a , air V 0 , air 1 . 5 4 . 86 7 . 29 m α=1.5 CO 2 , H 2 O , N 2 , O 2 烟气的组成:

燃烧学习题 3

燃烧学习题 3

燃烧学习题:1-3章一.名词解释:1.燃烧:2.可燃物:3.助燃物:4.点火源:5.热释放速率:6.空气需要量:7.反应速率:8.质量作用定律:9.费克扩散定律:10.热传导:11.热对流:12.热辐射:13.斯流:14.烟囱效应:15.黑体:二.填空题:1.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反应。

2.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得出、、和四种防火方法。

根据着火四面体,可以得出、、和四种防火方法。

3.燃烧的三要素:,,。

4.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根据和得出。

5.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其中a+b称为:。

6.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范德霍夫研究发现,对于一级反应,如果初始浓度相等,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度加快倍。

7.根据可累尼乌斯的研究,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对该方程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一条,可以根据求解活化能。

8.根据燃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燃物燃烧时,活化能越大,燃烧速度,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

9.根据燃烧反应速度方程的表达式,燃烧反应速度与、、有关。

10.斯忒藩流产生的条件是相分界面存在和。

11.管道温度,管道内外温差,烟囱效应越明显。

3.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可能做助燃物的是()。

A.氧气B.氧气、溴水C.二氧化锰、高锰酸钾D.K. Ca. Na2.下列物质可做还原剂的是()。

A.KClO3、FeCl3B.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浓硫酸、浓硝酸D.Mg、Na3.对于 aA+bB→Ee+Ff 的化学反应,下列系统反应速率表示错误的是()。

A.-dC A/dtB.-dC B/dtC.-dC B/dt4.下列哪个方程没有为燃烧反应速率的求出做出贡献( )A.质量作用方程B.阿累尼乌斯定律C.费克扩散定律5.在火灾现场,影响燃烧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浓度越低,燃烧速度越快。

B.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越快C.可燃物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越低,燃烧速度越快6.碳板在纯氧中燃烧时,斯忒藩流()碳板的燃烧速率。

燃烧学计算题

燃烧学计算题

第一章、基本内容:1、一双层玻璃窗,宽1.1m,高1.2m,厚3mm,导热系数为1.05W/(m·K);中间空气层厚5MM,设空气隙仅起导热作用,导热系数为0.026W/(m·K)。

室内空气温度为25℃。

表面传热系数为20W/(m2·K);室外空气温度为-10℃,表面传热系数为15W/(m2·K)。

试计算通过双层玻璃窗的散热量,并与单层玻璃窗相比较。

假定在两种情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及表面传热系数相同。

解:(1)双层玻璃窗情形,由传热过程计算式:显然,单层玻璃窃的散热量是双层玻璃窗的2.6倍。

因此,北方的冬天常常采用双层玻璃窗使室内保温。

2、一外径为0.3m,壁厚为5mm的圆管,长为5m,外表面平均温度为80℃。

200℃的空气在管外横向掠过,表面传热系数为80W/(m2·K)。

入口温度为20℃的水以0.1m/s的平均速度在管内流动。

如果过程处于稳态,试确定水的出口温度。

水的比定压热容为4184J/(kg·K),密度为980kg/m3。

解:(1)管外空气与管子之间的对流换热量:(2)由于过程处于稳态,管外空气所加的热量由管内水带走,因此,其中Ac为管内流通截面积。

故出口温度为:3、白天,地球表面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热流密度为669W/m2。

设地表空气与地面向的表面传热系数为30W/(m2·K),空气温度为20℃。

设地球可以看成黑体表面,且地球对太空的辐射可看成是对0K黑体空间的辐射。

试确定地球表面的平衡温度。

解:由热平衡关系,地球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热量以两种方式散掉,即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及与太空的辐射换热,设过程为稳态,有:。

将代入上式,得第二章、导热理论基础及稳态导热部分1、一直径为d。

,单位体积内热源的生成热Φ的实心长圆柱体,向温度为t∞的流体散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

试列出圆柱体中稳态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式及定解条件。

解:()KTKTKmWhmWqskyf,293,30,66922==•==KTc300≈(2)单层玻璃窗情形:2、金属实心长棒通电加热,单位长度的热功率等于Φl(单位是W/m),材料的导热系数λ,表面发射率ε、周围气体温度为t f,辐射环境温度为T sur,表面传热系数h均已知,棒的初始温度为t0。

燃烧学习题

燃烧学习题

11 复习题
1. 2. 3. 着火的机理有几种? 什么是着火温度和着火?什么是点火温度和点火?着火与点 火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根据下图:指出着火点、熄火点、低温稳定点、高温稳定点 与高温不稳定点? 3. 4. 5. 6. 7. 8. 9.
11 复习题
什么是着火浓度界限?着火温度和着火浓度的界限的影响因 素有哪些? 为什么发动机在高原、冬季难发动? 可燃混合气易于着火的有利条件或提高可燃预混气体燃烧速 度的措施是什么? 试解释为何着火和点火存在浓度界限? 什么是热自燃,什么是链锁自燃?其区别是什么?热自燃需 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链锁自燃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试解释气体燃料着火半岛的三限各自的着火机理? 点燃煤气时,为了防止爆炸,是按气等火还是火等气操作形 式进行点火?
第四章复习题
1. 2. 3. 4. 燃料发热量(热值)与燃烧焓、反应焓的关系? 什么是简单反应、复杂反应?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度?其单位是什么?如何表示? 什么是反应级数?化学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有何区别?反应级数 与反应物初始浓度以及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 5. 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 6. 根据化学反应速度、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讨论涡轮增压装置 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 7. 何为阿累尼乌斯定律?适用范围? 8. 何为活化能E?活化能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活化能与何因素有关? 9. 设某一反应温度由400℃增至410℃时,反应速率将增加至原来的 e(e=2.718)倍,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10. 某反应从500K到510K化学反应速度增长了一倍,试求其活
2
2
2
23. 试写出完全以及不完全燃烧情况下干、湿烟气中气体 组成及三原子气体成分? 24. RO'2与RO'2,大之间的关系及其推导? 25. 试推导气体分析方程并说明其意义? - O 26. 符合完全燃烧方程式 RO= 21 一定是完全燃烧吗?完全 1 燃烧烟气中组成一定要符合该式吗?该式是燃料完全 燃烧的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 1.866(C 0.375S ) V RO CO 27. 试推导推导不完全燃烧时干烟气量的表达式: 21 O2 28. 已知完全燃烧方程为:RO2 1 请导出过剩空气系 21 数:

火灾动力学:燃烧化学单元练习题

火灾动力学:燃烧化学单元练习题

一、单选题1、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掌握预混火焰燃烧技术?()A.因为缺乏燃气;B.因为过程危险;C.因为缺乏炉窑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B2、“滚滚浓烟”过去曾经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象征。

现在为什么没有浓烟了?()A.改进氧气供应;B.改进燃料浓度C.改进燃烧速度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A3、和汽油机相比,为什么柴油机的出力更大? ()A.因为汽油机的预混过程受到压力的制约;B.如果汽油机点火不同步,会影响出力;C.因为柴油机可以无限加压;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4、和汽油机相比,为什么柴油机会放出滚滚浓烟?()A.汽油机是预混燃烧;B.柴油机的扩散燃烧C.扩散燃烧的效率依赖于混合效率;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5、为什么家庭煤气灶是蓝色火焰?()A.因为煤气灶下面有配风预混设计;B.因为燃烧温度低;C.因为氧气供应不足;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A6、为什么蜡烛内焰的温度低?()A.内焰是燃料的预热区;B.内焰缺乏氧气C.内焰不会发生燃烧反应;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7、为什么蜡烛的火焰是亮黄色?()A.烟黑的辐射波段是亮黄色;B.蜡烛的燃烧缺氧,所以不能产生足够的高温;C.高温才能烧掉烟黑;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8、为什么微重力的蜡烛火焰是蓝色的?()A.微重力蜡烛缺乏卷吸和浮力,不能形成泪滴形;B.因为蜡烛蒸汽与氧气立即反应的温度高;C.高温把烟黑烧掉了;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9、燃烧化学分成热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

为什么火灾过程不在乎化学平衡?()A.化学平衡决定燃烧产物;B.火灾是不受控制的燃烧,所以控制不了产物生成;C.不完全反应对放热量或放热率的贡献不大;D.上述答案都对。

正确答案:D10、配平化学方程的次序是()A.碳氧氢氮B.碳氢氧氮C.氧碳氢氮D.氮氢氧碳正确答案:B11、为什么我们说化学计量氧系数代表燃烧化学?()A.一种燃料只有一种完全反应的化学计量氧系数;B.化学计量氧系数代表完全反应;C.化学计量氧系数与放热量相关;D.上述答案都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学习题:1-3章一.名词解释:1.燃烧:2.可燃物:3.助燃物:4.点火源:5.热释放速率:6.空气需要量:7.反应速率:8.质量作用定律:9.费克扩散定律:10.热传导:11.热对流:12.热辐射:13.斯流:14.烟囱效应:15.黑体:二.填空题:1.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反应。

2.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得出、、和四种防火方法。

根据着火四面体,可以得出、、和四种防火方法。

3.燃烧的三要素:,,。

4.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根据和得出。

5.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其中a+b称为:。

6.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范德霍夫研究发现,对于一级反应,如果初始浓度相等,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度加快倍。

7.根据可累尼乌斯的研究,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对该方程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一条,可以根据求解活化能。

8.根据燃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燃物燃烧时,活化能越大,燃烧速度,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

9.根据燃烧反应速度方程的表达式,燃烧反应速度与、、有关。

10.斯忒藩流产生的条件是相分界面存在和。

11.管道温度,管道内外温差,烟囱效应越明显。

3.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可能做助燃物的是()。

A.氧气B.氧气、溴水C.二氧化锰、高锰酸钾D.K. Ca. Na2.下列物质可做还原剂的是()。

A.KClO3、FeCl3B.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浓硫酸、浓硝酸D.Mg、Na3.对于 aA+bB→Ee+Ff 的化学反应,下列系统反应速率表示错误的是()。

A.-dC A/dtB.-dC B/dtC.-dC B/dt4.下列哪个方程没有为燃烧反应速率的求出做出贡献( )A.质量作用方程B.阿累尼乌斯定律C.费克扩散定律5.在火灾现场,影响燃烧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浓度越低,燃烧速度越快。

B.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越快C.可燃物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越低,燃烧速度越快6.碳板在纯氧中燃烧时,斯忒藩流()碳板的燃烧速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7.下列有关斯忒藩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板在纯氧中燃烧时,斯忒藩流大于碳板的燃烧速率B.水面蒸发时,斯忒藩流等于水的扩散流C.水面蒸发时,斯忒藩流大于水的扩散流8.下列哪种传热方式是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9.下列哪种传热方式不需要连续介质的存在?()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10.下列不能发生热传导的是()A.一根温度不等的铁棒B.接触到°C钢杯的手与钢杯C.冷热水混合四.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的条件?2.烟气的毒害作用有哪些?3.烟囱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它受哪些因素影响?在建筑火灾中,烟囱效应有哪些?5.计算题1.木材的组成为:C—48%、H—5%、O—40%、N—2%、W—5%。

试估算3Kg的这种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

2.已知氢气的质量热值为119480KJ/Kg,试求氢气的标准燃烧热和体积热值分别是多少?第4章一.名词解释1.热自燃:2.引燃:3.强迫着火:4.着火条件:4.着火感应期:5.最小点火能:6.电极熄火距离:7.灭火滞后:8.连锁反应:9.链引发:10.连传递:11.链中断:12.支链反应:13.直链反应:二.填空题1.电火花点火机理有两种理论,分别是和;低温时,起主要作用,当电压升高时,起主要作用。

2.电火花放电可以通过和来实现。

3.电火花引燃可燃混气时,火花能量必须最小点火能;电极距离必须电极熄火距离。

4.降低环境温度使系统灭火时,必须使温度降到比着火时的环境温度,这种现象称为。

5.连锁反应三步骤为、和。

6.根据链传递前后自由基数目之比,连锁反应可分为和。

7.连锁反应着火理论认为,反应自动加速不一定要依靠的积累,也可以连锁反应过程中依靠的积累,使体系最终着火。

8.对于支链反应,分支链生成自由基的反应速度常数用来表示,它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其值,即活化分子增多。

9.连锁反应过程中自由基数目能否积累由和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10.对于支链反应,链终止反应速度常数用来表示,其温度的影响。

11. =0,连锁反应的反应速度;>0时,连锁反应的反应速度;<0时,连锁反应的反应速度随时间。

三.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热量越大,体系越容易自燃B.环境温度越高,体系越不容易自燃C.发热量相同,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散热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自燃D.较低自燃点物质的加入可使高自燃点的物质自然点降低2.下列关于着火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达到着火条件意味着系统已经处于着火的状态B.着火条件是指体系的着火点C.着火条件是化学动力学参数和流体学参数的综合体现D.着火条件是指体系着火时的临界环境温度3.下列关于点火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容越大,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越大,混合气越不容易被点燃B.导热系数越大,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越小,混合气越容易被点燃C.燃烧热越大,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越小,混合气越容易被点燃4.下列关于点火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气压力越大,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越大,混合气越不容易被点B.混合气初始温度越高,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越大,混合气越不容易被点燃C.混合气活化能越大,所需的最小点火能越小,混合气越不容易被点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距离必须小于电极熄火距离,电极能量小于最小点火能,点火花引燃混合气才会成功B.电极距离必须大于电极熄火距离,电极能量小于最小点火能,点火花引燃混合气才会成功C.电极距离必须小于电极熄火距离,电极能量大于最小点火能,点火花引燃混合气才会成功D.电极距离必须大于电极熄火距离,电极能量大于最小点火能,点火花引燃混合气才会成功6.对灭火来讲,()。

A.降低氧气或可燃气浓度比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大B.降低环境温度比降低氧气或可燃气浓度的作用大C.降低氧气或可燃气浓度与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一样D.降低氧气或可燃气浓度与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无法比较7.降低所学着火与灭火的有关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变动初温对着火的影响较小B.变动混合气浓度对着火的影响较小C.在着火体系中加入沙子、干粉等,会增加自由基在固相的销毁速率D.在着火系统中喷洒卤代烷灭火剂,会增加自由基在气相的销毁速率8.根据链锁反应理论,要是已着火系统灭火,必须()。

A.改善系统的散热条件B.降低环境温度C.增大自由基的销毁速度D.增大自由基的增长速度9. =0时,链锁反应的反应速度随时间()。

A.趋于某一定值B.以线型增加C.以指数增加D.逐渐减小四.简答题1.什么是着火?2.谢苗诺夫自燃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3.什么是热着火理论中的着火感应期?4.写出着火感应期的数字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分析各因素是如何影响着火感应期的?5.什么叫强迫着火?强迫着火有何特征?6.强迫着火与热自燃有何区别?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预混燃烧:2.马赫数:3.爆轰:4.爆炸极限:5.爆炸下限:6.爆炸上限:7.激波:二.填空题1.火焰前沿是存在于和之间的明显分界线。

2.在火焰前沿内存在强烈的和,这是由于已燃气和未燃气之间的和比较大。

3.为防止火焰窜入设备,容器与管道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内扩展,课采用和,以以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4.常用的安全水封有两种,即和。

三.选择题1.下列关于火焰传播速度说法错误的是()。

A.理论上,当可燃气与空气按照化学计量比反应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快B.对于饱和烃,火焰传播速度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C.对于不饱和烃,碳原子数量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升高D.当反应级数小于2时,压力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下降2.下列关于火焰传播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初始温度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慢B.火焰温度越高,火焰传播速度越慢C.惰性气体加入量越大,火焰传播速度越快D.混合气导热系数越大,火焰传播速度越快3.可燃气体的点火能量与其爆炸极限范围的关系是()。

A.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窄B.点火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C.爆炸极限范围不随点火能量变化D.爆炸极限范围与点火能量无确定关系4.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A.爆炸极限B.爆炸浓度极限C.爆炸上限D.爆炸下限5.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四.简答题请在下图中间一坐标系下给出雨果尼特曲线和瑞利曲线并根据所绘曲线解释爆轰区和正常火焰传播区的特点。

五.计算1.利用1mol可燃气体燃烧反应所需氧原子摩尔数计算乙烷的爆炸上限和下限。

2.已知乙烷的爆炸下限为3%,摩尔燃烧热为1426.6kJ/mol,丙烷的摩尔燃烧热为2041.9KJ/mol,求丙烷的爆炸下限。

3.用燃烧反应所需氧原子摩尔数和化学计量浓度两种方法计算丁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并比较结果。

4.已知某天然气组成为甲烷80%,X下=3%,乙烷15%,X下=3%,丙烷4%,X下=2.1%,丁烷1%,X下=1.5%,求该天然气的爆炸下限。

六.证明与推导实验圆管内充满可燃气体,已知可燃混合气体拙火前压力、密度、温度、流速分别为P 、、T 、U ,可燃混合气着火后压力、密度、流速变为P、、T 、U ,又已知气体摩尔质量为M ,试推导马赫数M 的数学表达式。

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饱和蒸汽压:2.蒸发热:1.沸点:2.闪点;3.爆炸温度极限:4.自燃点:5.沸程:6.重组分:7.闪燃:8.终沸点:9.沸溢:10.热波:11.喷溅:二.填空题1.蒸汽压是液体的重要性质,它仅与液体的和有关,与液体的数量和液面上方空间的大小。

2.在相同温度下,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强,则液体分子难以克服引力跑到空气中去,蒸汽压。

3.分子间最重要的力是,分子量越大,分子就越容易变形,色散力。

同类物质中,分子量,蒸发越难,蒸汽压越低。

4.在水分子H2O,氟化氢HF,氨分子NH3,以及很多有机化合物中,由于存在,分子间力会,蒸发越不容易,蒸汽压越低。

5.液体的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服从。

6.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仅适用于。

7.蒸发热主要是为了增加液体分子以克服分子间引力而溢出液面,因此,分子间引力越大的液体,其蒸发热,此外,蒸发热还消耗于时对外所做的功。

8.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原因是。

9.在可燃液体中渗入互溶的不燃液体,其闪点会随着不燃的液体含量增加而。

10.闪点的液体属于甲类,闪点的液体属于乙类,闪点的液体属于丙类。

11. 闪点主要取决于的大小,而自燃点主要取决于的大小。

12.液体的自燃点受、、、蒸气浓度、容器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13.常见的点燃方式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使其温度大于燃点,然后进行点燃;另一种方法是。

14.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