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_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p190)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件

8 1000
9 1001
( 1 0 0 1 ) 2 1 2 3 0 2 2 0 2 1 1 2 0 9
二进制数四则运算
加法运算 ,采用“逢二进一”的法则 0+0=0 0+1=1 1+0=1 1+1=10
减法运算,采用“借一当二”的法则 0-0=0 1-0=1 1-1=0 10-1=1
乘法运算 0×0=0 1×0=0 0×1=0 1×1=1
除法运算
二进制数运算示例
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0 1 . 1 0 1 1 2 2 + 0 2 1 1 2 0 1 2 1 0 2 2 1 2 3 5 . 6 2 5
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 取整。
1964年,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IBM 360
1973年8月,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
子计算机在北京试制成功。
返回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1976~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 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
2.2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冯·诺伊曼原理(“存贮程序控制”原理)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 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贮器中,使计算
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贮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 行; 3. 由运算器 、存贮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 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6)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即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使用了18000个电子 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

《系统工程》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

《系统工程》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1.系统评价时会涉及到价值问题,试说明如何理解“价值”。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就是评价主体对某个评价对象在理论上、实践上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或估计;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就是根据评价主体的效用观点对于评价对象能满足某种需求的认识或估计。

2.系统评价中常用的评价尺度有哪几种?(1)绝对尺度;(2)间隔尺度;(3)顺序尺度;(4)名义尺度3.结合实例具体说明系统评价的步骤和内容。

(1)初步探讨,包括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立场、评价时期;(2)评价系统的分析;(3)评价指标的选择;(4)评价函数的确定;(5)评价值的计算;(6)综合评价4.试分析说明系统评价在系统工程中的作用。

系统评价在系统工程中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系统工程是一门解决系统问题的技术,通过系统工程的思想、程序和方法的应用,最终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多种达到系统目的的替代方案,而且还要通过系统评价从众多的替代方案中找出所需的最优方案。

5.在费用—效益分析法中,有哪几种评价基准?(1)效率性基准,即在一定费用条件下,效益大的替代方案的价值高;(2)经济性基准,即在一定效益条件下,费用小的替代方案的价值高;(3)纯效益基准:效益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称为纯效益,纯效益大的替代方案的价值高6.试说明关联矩阵法原理,并对两两比较法和古林法进行比较分析。

关联矩阵法是多目标系统评价常用的方法,其具体原理如下:设m A A A ,,,21 是某评价对象的m 个替代方案,n x x x ,,,21 是评价替代方案的n 个评价指标,m w w w ,,,21 是n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ini i v v v ,,,21 是第i 个替代方案i A 的关于()n j x j ,2,1=指标的价值评定量,则替代方案i A 的价值评定的综合评分值i v 可以利用加权和得到。

比较分析:略7.试简述关联树法的原理和步骤。

计算科学导论之五

计算科学导论之五
READ(a , b); l:=2*(a + b); s:=a* b; WRITELN(" L = " ,l , " " , "S = ",s )
END .
程序设计语言
高级语言程序: C 语言认识
C语言是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为开发UNIX操作系统时设计的一个描述语言。 C语言的特点是: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既是 一个成功的系统软件描述语言,又是一个适用的应用程序设计语言。如求 123和456两数之和并显示结果的程序如下: main( )
{ int a,b,sum ; a = 123 ;b = 456; sum = a + b; print ( "sum is %d\n" , sum );
}
程序设计语言
高级语言程序:
IDENTIFICATION DIVISION .
COBOL 语言认识
PROGRAM-ID. EXAM .
COBOL语言是一种商 ENVIRONMENT DIVISION.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简介
应用软件是一种最终软件,或是面向最终用户的软件,是针 对某特定的处理开发的软件。应用软件亦有通用和专用之分。 所谓通用也是有限制的通用,即在某一方面的通用。通用的 应用软件有:“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演示文本制 作软件”,如POWERPOINT;“计算机辅助和图形处理软件”; 如,CAD ;“财务软件”,如,用友软件。
另一种方式是解释的方式;即"运行"源程序的"当时"逐个语句地进行"翻 译"并立即"运行"这一句的功能,直到最后一个语句为止,

系统工程导论第2版课后题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第2版课后题答案

什么是孤立系统、封锁系统和开放系统?试别离举例说明。

答:a.若是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的互换,也没有能量的互换,就称其为孤立系统。

在孤立系统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彼此隔间的,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不能传至系统外,系统环境的能量也不能传至系统内,显然,客观世界是不存在这种孤立系统的;b.若是系统与其环境能够互换能量但不能够互换物质,称其为封锁系统。

例如一个密闭的容器,能够与外界互换能量,但不能互换物质,可看做为封锁系统;c.若是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换,又有物质互换,就称其为开放系统。

小至细胞、分子、大至生物、城市、国家等任何系统不时刻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互换,都是开放系统。

什么是系统自组织现象?试描述一个具体的系统自组织现象。

答:系统中的元素在环境作用下,不依托外力,进展形成有序结构的进程,称为系统自组织。

19世纪末化学家利色根发觉,将碘化钾溶液加入到含有硝酸银的胶体介质中,在必然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碘化银沉淀物会组成一圈圈有规律距离的环状散布,这种有序的环称为利色根环。

如激光的产生确实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进程。

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与技术有过哪些奉献?答: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力学研究所成立“运用组”,即后来“运筹组”的前身。

到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1980年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的重视。

1986年钱学森发表“什么缘故创建和研究系统学”,又把我国系统工程研究提高到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体系的高度进行研究。

我国学者钱学森于1989年提出“综合集成法”,是对系统工程方式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新奉献。

如何全面正确明白得系统的整体性和“1+1>2”表达式?答:系统的首要特点确实是其整体性,系统不是各孤立部份属性的简单叠加,它还具有各孤立部份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

系统的整体性质有时通俗地表达为“1+1>2”,但实际情形是复杂的,也有可能等于2或小于2,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各部份的属性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

第5章 实验目录计算机科学导论

第5章 实验目录计算机科学导论

8
2)n 的阶乘的求解 迭代法
Start
"Input an integer" GET n
统计乘法次数
i←1
result保存最终的结果 result ← 1
Loop
Yes
i>n
No
result ← result * i
i←i+1
PUT n + "! equals to " + result¶
End
迭 代 计 算 流 程
F(5) F(4) F(3) F(2)
4
3
2 1
F(1)
F(0)
图 4.1 斐波那契数列第 5 项的迭代求解流程
当 n 很大时,迭代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主要过程为用 F(k-2)和 F(k-1)计算 F(k) (k<n), 时间复杂度为 O(n)。大 O 符号最初是一个大写的希腊字母'Θ'(Omicron) ,代表“order of …” (…的阶) , 最早由德国数学家保罗·巴赫曼(Paul Bachmann)在其 1892 年的著作 《解析数论》 中引入。
当 n 很大时, 递归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过程中, 分解较大问题和合并子问题的解消耗了 大部分计算时间。从图 4.3 可以看出,除叶结点外,每个非叶结点都要计算一次,计算时间 开销与树的整体规模成正比,时间复杂度为 O(2n)。
(a) main 函数
(b) fab 子图 图 4.4 斐波那契数列递归实现的程序示例
第五章实验目录
实验一、求平方根的“亚历山大时代的海伦算法” ....................................................................... 2 实验二、阿克曼函数的递归求解 ................................................................................................... 2 实验三、蒙特卡洛方法 ................................................................................................................... 3 实验四、递归算法、迭代算法及其比较 ....................................................................................... 5 1)斐波那契数列的迭代和递归求解 ..................................................................................... 5 2)n 的阶乘的求解 .................................................................................................................. 9 3)f(a,b)=a^b 的求解 ............................................................................................................. 10 4)汉诺塔问题递归算法实现 ............................................................................................... 11 5)求解猴子吃桃 ................................................................................................................... 12 6)判断回文 ........................................................................................................................... 13 7)递归法画二叉树 ............................................................................................................... 14 实验五、割圆术求 π ...................................................................................................................... 17 实验六、简单的卡通与游戏实验 ................................................................................................. 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Introduction to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课程代码:4251046学分:0.5学时:8 (其中:讲课学时:8,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材:自编开课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介绍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什么知识结构,即了解需要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同时也建立起对该专业的兴趣。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IT领域中的位置、能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学科开展的前沿问题;课程目标2:了解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技术热点和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 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技术热点发表看法;课程目标3: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涉及的知识领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四年本科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规划该专业,了解教学体系思路及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6.2、10.2和12.1:毕业要求指标点62熟悉计算机领域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规划以及政策法规;毕业要求指标点102对计算机领域及行业的国际开展趋势有初步了解,了解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技术热点,并能够发表看法;毕业要求指标点12.1:了解计算机技术开展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开展的热点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开展的前沿和趋势。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为新入学的新生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产生与开展,以及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让学生熟悉本专业及开展规划,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内外开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导对本专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热爱学习,更好地完本钱专业的培养目标。

系统工程导论考试资料

系统工程导论考试资料

系统工程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 )(A) 时间序列预测法.二、不定项选择题1.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D )。

(D) 实物模型2.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C )(C) 主观想象法3. 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A B C D )。

(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4. 人们之所以能对未来作出预测,主要基于的原则是(B C )。

(B) 惯性原则(C) 类推原则三、填空题1.最早使用系统工程这个名词的是贝尔研究所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定量化3.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目的、可行方案(替代方案)、指标、模型、评价基准。

4.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有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

5.根据决策者对各种自然状态的了解,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6.根据研究的系统对象的性质,系统仿真可分为离散仿真和连续仿真。

四、简答题1.简述三维结构方法论与软系统方法论的区别。

三维结构方法论期望通过模型化和定量化,求得最优。

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不追求“最优化”,而是进行“比较”,强调找出可行满意的结果。

2.简述建模求解问题的好处物流系统建设的需要、经济上的节约、时间上的考虑、系统分析的灵活性需求。

3.如何判断反馈环的极性?若反馈环中各键均为正键,该环为正反馈环;若反馈环中有偶数个负键,该环为正反馈环;若反馈环中有奇数个负键,该环为负反馈环。

五、综合计算题1. 用一次平滑法当 =0.3和0.6时对某企业第8期(2003年)的水泥需求量(单位百吨)进行预测,并通过误差计算说明选择哪个由公式对原问题求解得:2003年的预测值分别为75.64和81.52,由公式计算标准误差,可知a =0.6更合适。

计算机科学导论学习课件教学课件PPT

计算机科学导论学习课件教学课件PPT
机器
-6-
1、数据处理器
在讨论图灵模型之前,将计算机定义为数据处理器
计算机是一个接收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并产生输出数据 的黑盒
该模型过于宽泛,按照该模型定义,计算器也可以算做 一种计算机
-7-
2、可编程数据处理器
图灵模型是一种适用于通用计算机的模型
该模型增加了额外的元素:程序 程序是用来告诉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指令集合 输出数据依赖于两方面因素,即输入数据和程序
-32-
6、操作系统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有一些指令序列对所有程序都 是公用的、通用的。
早期的操作系统是为程序访问计算机部件提供方便 的一种通用管理程序。
现代操作系统已经成为管理计算机软硬件及资源的 系统软件。(第7章讨论)
-33-
本章内容安排
图灵模型 冯.诺伊曼模型 计算机组成 历史 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计算机科学
-18-
2、存储程序的概念
冯.诺依曼模型要求程序必须存储在存储器中,早 期的计算机只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执行程序通 过操作开关或改变配线完成。
现代计算机的存储器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程 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0和1的序列)模式存储在存储 器中。
-19-
3、指令的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模型中的一段程序是由一组数量有限的 指令组成
控制单元从内存中提取指令、解释指令、执行指令;指 令按照顺序执行
一条指令可能会请求跳转到前面或后面的某个地方去执 行,跳转后仍然会顺序执行。
-20-
本章内容安排
图灵模型 冯.诺伊曼模型 计算机组成 历史 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计算机科学
-21-
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3大部分构成
计算机硬件 数据 计算机软件

系统工程导论课后习题

系统工程导论课后习题

1.1什么是系统?系统定义中有哪些要点?1.2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1.3系统的特征有哪些?系统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系统工程有哪些主要特点?1.4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并简述其各自特点。

1.5请举出古今中外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案例两个。

1.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定义中的要点有:一、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二、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三、因为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功能。

1.2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每一个要素的特征和行为都对整个系统的特征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响;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每一个要素的特征和行为都至少依赖于系统的另外一个要素的特征和行为;不能独立存在两个独立的元素子集。

1.3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系统工程的定义:很多,举钱学森: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协调性)、综合性(交叉性)、满意性(最优化)1.4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有:一般系统理论:核心概念是系统,对还原论观点和分析方法提出了批判,提出按照系统观点和方法来处理问题。

大系统理论:大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数量大或层次较多,相互间关系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并常带有随机性,大系统理论研究大系统的结构方案、稳定性、最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等问题信息论:信息、材料和能源一起被看成构成系统的三大要素控制论:通过信息处理的能动过程,解决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使系统运行处于最优化状态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控制对象为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控制方式为根据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变化而进行调整;控制目的是使系统保持某种特定的状态运筹学: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内容包括规划论、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等。

系统工程导论总复习知识点

系统工程导论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1. 系统思想发展三阶段:即只见森林(朴素的系统思想)-只见树木-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

科学的系统思想核心和本质整体思想与联系思想2.老三论: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控制论(维纳)、信息论(香农)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I.普利高津)、协同学(H.哈肯)、突变论(R.托姆)3. 系统的定义:由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结构,环境的整体。

一般属性:整体性:最基本、最核心,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于系统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环境变化引起其变化目的性、层次性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组织化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和(或总称)。

5.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1) 整体性和系统化观点(工作的前提)(2) 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目的)(3)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手段)(4) 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有效性的保障)6.系统工程的特点(与传区别)(1)系统工程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详细内部设计的程序;(2)系统工程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的要素的秩序加以适当的配置来提高整体的功能,其核心思想就是综合就是创造。

传统工程则坚持发明创造。

(3)系统工程是软科学。

7. 系统工程研究对象: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研究方法:研究系统工程问题时,必须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科学方法。

(1)描述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整体描述与局部描述相结合,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

(2)分析研究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一般是模型分析与仿真实验型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系统评价与系统设计相结合。

对系统工程的认识: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运用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的集合。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 第3版 第5章

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 第3版 第5章
f (a) b
函数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程序定义了计算函数的算法。 而定义函数的方法又影响着程序语言的设计。 好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都便于函数的计算。
关系
每个关系对应于一个谓词;该谓词的定义域是由k元组组成 的集合,值域为{0, 1}。
二元关系:由有序对组成的集合。 对于每个有序对,称其第一个元素与第二个元素具有相应
集合的补
设I为全集,A为I的任意一子集,则将I–A则为A的补集。
表示为:A ={x|x∈I 并且 xA}。
求补集的运算称为补运算。
例5.4 若I= {x|–5﹤x﹤5}, A={x|0﹤x﹤1},求 A。 解:A = I–A = {x|–5﹤x﹤0∨1﹤x﹤5}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乘积
等价关系
对于集合A上的任一二元关系R (即R A×A),如果R满足以下3 个条件,则称R为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自反性:对于集合中的每个元素a都有aRa; 对称性: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a和b,aRb成立当且仅当bRa成
立; 传递性:对于集合中的任意元素a, b, c,如果aRb和bRc成立,则
练习
血缘关系是不是等价关系? 分析:血缘关系满足自反性和对称性,但不满足传递性,
因此不是等价关系。
“相似”关系 “平行”关系 “相等”关系 “”关系 “朋友”关系 “同学”关系
等价类
等价关系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对集合进行等价划分。
集合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R可以将A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 子集;
例5.5 若A={1,2,3},B={a,b},求A×B
解:A×B = { (1, a), (1, b), (2, a), (2, b), (3, a), (3, b)}

《系统工程导论》重点内容总结

《系统工程导论》重点内容总结

《系统工程导论》重点内容第一章系统与系统工程1、《黄帝内经》强调人体各器官的有机联系、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联系,以及身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虽然强调对自然界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却缺乏对这一整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因而对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的3、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这也就是系统的实质。

4、钱学森在《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一文中指出:“系统思想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思维工具,它在唯物主义那里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在运筹学和其他系统科学那里取得了定量的表达方式,在系统工程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内容。

”5、“系统”一般认为是“群”与“集合”的意思。

6、系统的定义:系统可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由许多要素或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7、系统的概念包括以下五个要点:(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2)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3)各元素协同运作,使“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各组成元素单独存在时所没有的某种特定功能;(4)系统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是动态的过程;(5)“系统”的运动具有明确的目标;由此可见,一台机器、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目、一种组织、一套制度都可看成一个系统。

8、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可分的。

因此,系统是有层次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层次结构、规模、坏境与功能9、从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所有系统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性:(1)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系统本身又属于另外一个更强大的子系统,这就充分反映了系统所具有的层次性。

(2)整体性:系统整体性说明,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关性、阶层性)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

(3)集合性。

集合就是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集合离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要素(子集),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组成的。

计算机专业导论

计算机专业导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考核方式 读书报告: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及大学四年的规划与设想。 成绩:通过和不通过。 参考书目 [1] 董荣胜,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 北京: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赵致琢. 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M].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4.
计算机应用技术
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 术,它是计算机产业和本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人工智能、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式识别、图象 处理及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 教学、语言信息处理、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学、复杂计算机系统、基于 网络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等。
胡伟武:1968年11月生于浙江永康。中 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博士研究生,龙芯总设计师、中科院计 算所微处理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 研究方向微处理器设计、计算机系统结 构、集成电路设计
清华大学 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杨广文教授 郑纬民,李三立(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发中心 :从事自主微处理器和系统芯 片设计及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开发 。在自主创新的指 令系统标准和32位定点微处理器Unicore32及64位 浮点协处理器Unicore-F64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北 大众志CPU系统芯片及A25计算机。 程旭,1967年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 科学技术系主任、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 任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所所长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奠基人
计算机机器之父-约翰· 诺依曼(John von 冯· Neumann,1903-1957),美藉匈牙利 人 ,杰出的数学家。 二进制思想与存储程序思想 冯· 诺依曼结构(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944年参加J· 莫奇利和J· 埃克特领导的“埃 W· P· 尼阿克”计算机研究工作,在计算机的理论和设 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认知与导学,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地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及其发展趋势、学科研究和应用中所采用的数学与系统科学方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以及在学科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要求等等。

目的在于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所含概的知识领域有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概括性了解,明确各主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各主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求解这些基本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

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技术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 了解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7.了解新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软件方法学8.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0.了解职业道德与择业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重点与难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806050101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课时:68课程内容: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入门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认识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清晰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网络等概念,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基本技能,为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后继基础课与专业课打好基础。

教材与参考书目:1、计算机导论,杨克昌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计算机导论,朱战立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课程编号:0806050106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时:85课程内容: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C语言是近年来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使用的一种现代语言,它的功能丰富,表达力强,使用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不仅是系统描述语言,而且又是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学习好这门课程,将为学会开发软件提供有力的工具,并为维护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与参考书目:1、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06050107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时:68课程内容:数字逻辑是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逻辑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重点是组合逻辑电路和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掌握脉冲电路的设计,并了解几种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了解几种集成逻辑门和一些中规模集成芯片的功能及性能。

教材与参考书目:1、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第三版·网络版),白中英,科学出版社2、数字逻辑电路,杨文霞,孙青林编著,科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806050110 课程名称:离散结构课时:68课程内容:离散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是数学中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缜密思维,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Computer Science课程编号:081110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总学时数:15 学分数:1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程。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认识必不可少环节,概括了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性知识,因此,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认识系统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学会管理计算机系统,掌握计算机的原理和知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及为实现这些功能的一般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使用一般性的原理能解释计算机中的一些问题,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运行原理具有实际能力,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以讲授型为主,采用电子教案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第1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计划第2章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2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因素2.3计算机常用的数字及编码2.4算法基础2.5数据结构2.6 数字与编码第3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3.2中央处理器3.3主存储器3.4辅助存储器3.5输入/输出系统3.4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选购第4章计算机软件系统4.1计算机软件概述4.2程序设计语言4.3操作系统4.4 数据结构4.5 编译原理4.6 软件工程4.7常用应用软件4.8常用工具软件第5章计算机应用5.1计算机网络5.2多媒体技术5.2数据库系统5.3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5.4 虚拟现实*5.5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第6章计算机领域杰出人物及重大事件介绍6.1图灵和图灵奖6.2 ACM图灵奖获得者介绍6.3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6.4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6.5计算机技术发展大事记第7章学习与就业7.1学习7.2专业岗位与择业7.3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及道德准则四、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讲课实验习题课上机电教第1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计划1第2章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3第3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 第4章计算机软件系统 3 第5章计算机应用 2第6章计算机领域杰出人2物及重大事件介绍第7章学习与就业 1五、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无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第一节
现代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及意义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为了实现企业长期的、全局 的经营目标,有效的组织利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与能 力,能适应外部环境条件、指导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 总谋略和总方针。”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
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其制订企业发展的指导 方针、经营目标、产品结构、市场方向等密切相关,也 一定要实现企业环境、企业能力与经营目标的动态平衡 和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的经营效益。
通过研究,如何减少这“负效应”,使系统动态协 调发展起来,称之为“和谐机制”。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0
系统的和谐是:系统的构成、组成的管理、内部的 环境、成员间的关系及状态、相互关系的匹配、内外 适应的程度等的标量函数:
H = h[h1({p1},c),h2(e),h3(u),h4(a)] 式中,
第二节 战略研究方法论 一.战略思维方式 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单凭经验和直觉思维的分析研 究问题已是行不通了,而只靠一些科学、技术等手段来 计算推断也无能为力。
把分析思维方式与直觉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即把科 学的分析与智力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把人的左半脑功能 与右半脑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8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4
3.现状分析
研究“环境、领导、系统”的现状,这三者是战略 研究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环境的重大变化会引起大部分战略的调整 和转移,如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 有企业体制转变等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促使绝大部分的 战略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2
战略研究的基本思想是:
对系统发展历史的总结、现状的分析、未来的预 测,找出系统发展的目标、合理的战略方案,把 握好系统未来发展,使系统形成总体和谐机制, 形成和达到一个和谐的整体。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3
三.战略研究的内容与步骤 1.明确系统基本使命和目标 战略研究的出发点是:能够正确认识系统的使命, 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发展的目标,用一个指标体系进行 表达; 2.对过去战略的总结 罗列和整理过去的活动资料及外环境的重大事件和 趋向,找出反映系统发展中的系统、环境、领导等之间 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2)从局部推断知整体的原理 局部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之间存在某些特定联 系,由局部来推断未来;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8
(3)多种预测方法相容的原理 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修正、互补。 5.战略态势的确定 必须做到: ①把握时机 „ 系统在运转时,是继续实施现行战 略,还是改变现行战略; ②考虑条件 „ 充分考虑系统与战略有关的客观条 件; ③考虑动力 „ 系统进行调整或转移的动力。 即“时机、条件、动力”。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部门的战略体系, 这一体系是全方位的,不仅有与外部的关系,更多的是 内部的各部门、各层次的相当具体的经营战略。1)核心 „ 产品结构与市场规模; (2)范围 „ 哪些为主,如研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 流通、修理服务等;
16
4.未来预测 战略研究中的重要环节,要真正预测未来相当困难, 但任何系统的存在和运动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当加深对 规律的认识,系统的未来也就可以预测了,要从这些关 系的发展和联动中来推测未来。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7
研究中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1)从历史推断未来的原理 过去与未来之间存在一些必然的联系,要分析掌握 因果关系和内外力量,合理地推断未来;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1
h1({p1},c)„ 构成的和谐性,是系统要素{p1}及其构成 (e)的和谐性; 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合理的组合与匹配。 h2(e)„ 组织的和谐性; 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人际关系融洽、高效。 h3(u)„ 内部环境的和谐性; 工作、生活、政策的环境及精神、文化的和谐性。 h4(a)„ 外部的和谐性; 政治社会稳定、市场竞争机制及自然环境的和谐。 h „„„ 总体和谐性。
时也具有随机性、风险性,一个企业一定要坚持持续发 展、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内外部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 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5
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 大,这对企业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见卓识、开 拓创新。 也就是要求企业领导者能从“全局性、根本性、长 远性”的观点去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结构 和运动规律,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出新的观 点、新的战略思想、新的政策与策略。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6
战略问题是事业的成败的关键所在。 日本的汽车工业、松下公司等认为,企业的经营观念 十分重要,企业领导者的经营观念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既要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要保持经营观念 的相对稳定性。 他们坚信一个理念: “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7
人类思维活动的长期观察、探索、研究、认识所积累
的经验、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和整理并应用到战略研究 中去,这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战略研究方法论。 二.战略研究的基本思想 研究系统运行规律和机制,研究维持系统全面、长 期、稳定发展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负效应”。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9
“负效应”是:事物处于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各 组成部分之间及与外部作用相互抑制 或冲突,造成能量抵消,功能下降。
(3)资源 „ 自身的综合能力,如技术、设备、资金、 销售网、商标等;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3
同时要注意四个有机结合:
(1)外部 (2)内部 (3)才能 (4)社会 „ „ „ „ 机会与挑战; 优势与劣势; 领导者; 对企业的需求与期望。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4
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不仅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同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15
同时,系统本身又是战略研究的主体对象,研究其 构成、结构、实力、弱点、组织机制、精神、道德、行 为、系统文化等,这些内部因素达到了和谐,系统就能 够发挥强大的能量,推动系统整体的发展。
领导是管理活动的主导者,由其组织、协调以及控 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系统工程导论(第五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