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
简述格罗皮乌斯设计理念

简述格罗皮乌斯设计理念
格罗皮乌斯设计理念简述。
格罗皮乌斯(Dieter Rams)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德国工业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
对于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以简洁、功能性和持久性为核心,被誉为“极简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设计理念中,简洁是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
他认为,设计应该是简单明
了的,不应该有多余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
他的设计作品通常采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让产品的功能和美感得以完美结合。
功能性是另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
他的设计作品都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易用性,追求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能够得到最大的便利。
他常常强调“好的设计是不可见的”,即设计应该让人感觉自然而不觉得刻意。
持久性也是格罗皮乌斯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设计作品注重产品的质
量和耐用性,追求让产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
他认为,持久性是设计的重要价值之一,设计师应该为未来考虑,而不是仅仅满足当下的需求。
格罗皮乌斯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产品设计领域,也对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的思考。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格罗皮乌斯的设计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应该追求简洁、功能性和持久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过多的物质和信息所困扰。
对迪特拉姆斯进行评价鉴赏

对迪特拉姆斯进行评价鉴赏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年出生于德国威斯巴登,1947年在威斯巴登的Werkkunst学校建筑学专业学习。
1955年成为1921年建立的德国博朗公司的一位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1956年开始为他们设计产品。
1961年成为博朗公司产品设计和发展部门的领导。
对于拉姆斯而言,加入博朗更像是加入一个由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组织的团队。
没有人不熟悉拉姆斯在博朗的设计风格。
他在博朗工作超过40年,直到1998年退休。
拉姆斯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同时,也是他对消费主义、可持续性和未来设计的反思。
拉姆斯的哲学不仅仅是设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倡导“less, but better”的设计思想,认为设计应该尽可能地“少设计”,剔除不必要的东西。
当然,这个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倡导的“less is more”的思想。
拉姆斯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关于好设计的10个标准,更是被众多设计师奉为设计的至高准则。
跨文化产品设计分析--迪特拉姆斯VS凯瑞姆瑞希

跨文化产品设计分析——迪特·拉姆斯VS凯瑞姆·瑞希简介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年5月20日-)为著名德国工业设计师,出生于德国黑森邦威斯巴登市,与德国家电制造商百灵(博朗)和机能主义设计学派有很密切的关系。
自1943年至1957年,拉姆斯便在威斯巴登工艺学校(Werkkunstschule Wiesbaden)攻读建筑与学习木工。
1953年至1955年,他曾为建筑师奥图·阿培尔(Otto Apel)短暂地工作,随后便加入家电用品制造商百灵的设计部门,同时期建立起与乌尔姆造型学院的产学合作关系,1961年晋升为百灵首席设计师,一直到1995年仍留有这个头衔。
1955年,他以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身份加入博朗(Braun)公司,61年晋升为首席设计师,并一直保留该头衔直到1995年。
其设计理念是“少,却更好”,苹果公司和无印良品都受其影响深远,他的很多经典产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永久收藏。
拉姆斯曾经阐述他的设计理念是“少,却更好”(Less, but better,德文:Weniger, aber b esser),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司·凡·得罗的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对比出有趣的意涵。
他与他的设计团队为百灵设计出许多经典产品,包括著名的留声机SK-4(素有“白雪公主之匣”之昵称),和高品质的D系列幻灯片投影机D45、D46。
他也为家具制造商Vitsœ设计606万用置物柜系统(1960年)而闻名。
他的许多设计,诸如咖啡机、计算机、收音机、视听设备、家电产品与办公产品,都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迪特·拉姆斯领导百灵的设计部门将近30年,直到他在1998年退休。
之后他的动向持续受到设计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也有他的作品回顾展览在世界巡回展出。
Naoto Fukasawa 和Jasper Morrison 这两位当红的设计大师可以说都深受拉姆斯的影响。
跨文化产品设计分析--迪特拉姆斯VS凯瑞姆瑞希

谢谢!
Karim Rashid设计的马提尼酒杯,可 两边使用。
TP 1 收音机/唱机组合,1959, Dieter Rams为博朗公司设计。
Karim Rashid作品
闪耀 烛台
盐、胡椒 粉容器
爵士烛台
ET-66和ET-88计算器,Dieter Rams为博朗公司设计。
Karim Rashid作品
Mikasa Fatboy餐叉和Vooshi餐具
Copco Dunk壶
冰桶
Dieter Rams作品
Karim Rashid骨瓷的设计:融入了自 然的简约,明快。不拘一格
Dieter Rams设计的博朗闹钟
Karim Rashid为意大利品牌Artemide 设计的Doride灯具灵感来源于叶子 的造型。
总结
• 迪特· 拉姆斯 • 迪特· 拉姆斯一生致力于设计开发 好用的产品。这些产品非常实用, 而且细节经过周密考虑。同样重要 的是他对简约的执着追求。每件产 品,无论是一把牙刷还是HI-FI音响 ,他都力求去除不相关的元素,而 保留属于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正像 他说的“拿掉诗意的东西”。 • 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清新的工业 美学:工业标准件经过精巧的组合 ,装在铝合金和新型塑料的外壳中 ;清晰易懂的图标加上友好的使用 界面;中性且低调的色彩处理就算 是今天也很容易跟我们的居室环境 配合。 • 凯瑞姆· 瑞希 • 温柔与流畅的风格反映了对虚 拟实境的渴望,塑胶、化学泡 沫、合成纤维等材料的大胆运 用又突破了现代素材的制约。 这个爱穿白色和粉色衣服的男 人,由于喜欢用半透明而色彩 丰富的塑胶材料,作品清新、 多变、性感,被人叫做塑胶诗 人、设计鬼才,他的设计包罗 万象,从高级香水到狗食盆都 收放自如,时而可爱有趣如玩 具,时而梦幻性感,你永远无 法猜出他的下一个作品会是什 么样。
伊姆斯的作品及设计理念

伊姆斯的作品及设计理念
《伊姆斯,用设计改变世界》。
伊姆斯(Dieter Rams)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工业设计师,他的作品和设计理念对当今的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驱,伊姆斯的作品以其简洁、功能性和美学而著称,他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了许多设计师们的灵感源泉。
伊姆斯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少即是多”的理念的追求。
他认为,设计应该是简洁、直接的,而不是复杂和多余的。
他的作品常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纯净的色彩,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展现出了他对于“功能即美学”的坚持。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伊姆斯的设计理念也体现在他对可持续性和环保的关注上。
他强调产品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应该是一时的流行,而是能够持久使用的。
他的作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他的设计理念也呼应了当今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成为了许多设计师们的榜样。
伊姆斯的作品和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对于产品设计的贡献,更是对于整个设计行业的影响。
他的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理念,激励了无数设计师们去探索更好的设计方式,改变世界。
正如伊姆斯所说,“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表的美观,更是对于生活的改善。
”他的作品和设计理念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好的设计,用设计改变世界。
为存在而设计 迪特拉姆斯的设计之道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社会
现代
存在
通过
人类
原则
读者
设计
设计
设计师 认为
追求
之道
意义
美感
之道
生活
存在
提供
内容摘要
《为存在而设计:迪特拉姆斯的设计之道》是一本探讨设计哲学的力作,由著名设计师迪特拉姆 斯所著。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迪特拉姆斯对设计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设计、艺术 和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在本书中,我们将为大家简要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为存在而设计:迪特拉姆斯的设计之道》这本书中的精彩摘录充分体现了 迪特拉姆斯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这些摘录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设计的本质和价值, 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作用。通过整体性、功能主义和人文关怀等角度的思 考,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和水平,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阅读感受
《为存在而设计:迪特拉姆斯的设计之道》是一本引人深思的设计书籍,它 带领我走进了一位卓越设计师的思想世界,让我重新认识了设计的本质和价值。 作者迪特拉姆斯以独特的视角和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 的设计观念。
作者简介
这是《为存在而设计:迪特拉姆斯的设计之道》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这句话道出了设计的感知性和整体性。在迪特拉姆斯看来,优秀的设计需要 考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设计师需要产品的外观、功能、使用体验等各个方 面,并将它们有机地在一起。这种整体性思考方式对于培养我们的设计思维和提 升设计水平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者:来源:《工业设计》2015年第03期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迪特·拉姆斯是一名来自德国的工业设计大师,是德国当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新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言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博朗(Braun)公司总设计师,其设计思想对德国乃至国际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甚至可以说,他建立起了20世纪工业设计的标准。
他的众多设计被全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他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活着的最伟大的设计师”以及“设计师中的设计师”。
迪特·拉姆斯1932年出生于德国威斯巴登。
早年在德国威斯巴登的实用艺术学校学习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改学建筑之前他还在那里学习过木工。
1953年毕业之后,拉姆斯在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
1955,拉姆斯等一批年轻设计师受聘于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博朗公司,组建设计部,并与乌尔姆造型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位已经75岁的设计师一生致力于设计开发好用的产品。
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清新的工业美学:1.工业标准件经过精巧的组合,装在铝合金和新型塑料的外壳中;2.清晰易懂的图标加上友好的使用界面3.中性且低调的色彩处理就算是在今天也很容易跟我们的居室环境配合。
除了精致的细节,同样重要的是他对简约的执着追求。
拉姆斯深信产品应该优先考虑功能,而不是外形。
在他的设计中,始终表现出对物品使用方式的尊重。
在这种设计理念的指引下,他的设计作品“其貌不扬”地出现在百姓家里,也进入了很多著名的博物馆。
他和他的设计一样低调,不张扬。
事实上他却是从包豪斯到当代设计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影响非常深远的设计大师,他的很多作品已经完成了由“经典”到“日常”的蜕变。
SK4电唱机19561956年,拉姆斯和乌尔姆造型学院的产品设计系主任古戈洛特共同设计了一部收音机和唱机的组合装置。
这台收录机因为有着透明顶盖和白色的金属外壳,带着神秘的极简抽象风格,被称为“白雪公王之匣”。
Dieter-Rams迪特尔-·-拉姆斯英文介绍与翻译及作品一览说课材料

人物介绍
Dieter Rams迪特尔 ·拉姆斯
German industrial design masters. Contracted creed design style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new set up 20 century industrial design standard master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 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人物、新功能主义 的创始人和代言人,建立起20世纪工业设计 标准的大师
Dieter Rams (born May 20, 1932) is a German industrial designer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umer products company Braun and the Functionalist school of industrial design.
研究了对学校建筑的公Werkkunstschule威斯巴登以及在学木工从1943 年到1957年。工作后对设计者奥托-奥托阿佩尔在1953年和1955年之间他加 入了布劳恩电子设备制造商,他曾在这里成为主要的设计在1961年,在这个位 子上他留到1995年。
Rams once explained his design approach in the phrase "Weniger, aber besser" which freely translates as "Less, but better." Rams and his staff designed many memorable products for Braun including the famous SK-4 record player and the high-quality 'D'-series (D45, D46) of 35 mm film slide projectors. He is also known for dlving System by Vitsœ in 1960.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
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工业设计师,他为邦·奥特曼(Braun)等知名品牌设计了许多经典产品。
他的设计理念被誉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典范,影响了整个行业。
以下是迪特兰姆斯所提倡的好设计标准:
1. 简约:迪特兰姆斯主张设计要简单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
他认为简约的设计更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2. 功能性:好的设计应该符合产品的功能需求,迪特兰姆斯强调设计应该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功能。
3. 真实性:迪特兰姆斯提倡设计应该真实地表现出产品的本质和功能,不要通过过度的装饰和伪装来掩盖产品的缺陷或不足。
4. 持久性:迪特兰姆斯认为好的设计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持久性。
设计师应该考虑产品的耐用性和可维修性,使产品能够长期使用而不需要频繁更换。
5. 适用性:好的设计应该适用于广大群体,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够轻松使用和理解产品。
6. 美学:迪特兰姆斯注重产品的整体美感和平衡感,他提倡设计应该具备优雅的外观和比例,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7. 环保:迪特兰姆斯主张设计应该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选择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强调产品的功能性、真实性、持久性和适用性,以及追求美感和保护环境的理念。
这些标准对于现代工业设计师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dieter rams among 的优秀设计的 10 条原则

dieter rams among 的优秀设计的10 条原则"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在设计中的十个优秀原则"导言:设计是一门既充满创造力又具备实用性的艺术。
在这个领域中,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和具有突出贡献的设计师之一。
他的设计原则已经成为许多设计师、艺术家和学者的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回答关于迪特·拉姆斯在设计中的十个优秀原则的主题,探讨他对设计的独有理解。
第一步:什么是迪特·拉姆斯的"十个优秀原则"?迪特·拉姆斯于1980年代定义了他的设计原则,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原则塑造了他的作品,并且为全球设计师所广泛接受。
这些原则被视为在设计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关键。
以下是拉姆斯十个优秀设计原则的概述:1.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2.好的设计是专注于产品功能和性能3.好的设计是具有工业风格的设计4.好的设计是易于理解和使用的设计5.好的设计是为了持久使用而设计的6.好的设计是尊重环境的设计7.好的设计是最小化不必要的细节8.好的设计是考虑到用户体验的设计9.好的设计是功能和美学的完美结合10.好的设计是对细节的关注第二步:既少有设计,这是什么意思?"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是拉姆斯第一个原则。
这意味着设计师应该避免过度设计和复杂性,而是追求简洁和纯粹性。
简化设计可以使产品更容易理解、使用和维护。
只保留产品真正需要的元素,帮助用户专注于产品的核心功能。
第三步:迪特·拉姆斯的工业风格设计是什么意思?"好的设计是具有工业风格的设计"是拉姆斯的第三个原则。
他认为,产品的外观应该反映其功能,以及为其提供必要的结构和稳定性。
因此,工业风格设计强调透明性、材料性能和内部结构的重要性。
这种设计风格注重物体的实用性和工艺性。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在德国工业设计领域,有一位备受推崇的大师级人物——迪特拉姆斯。
他不仅拥有卓越的设计才华,还以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哲学,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的标杆。
迪特拉姆斯的设计理念的形成,深受德国工业设计历史的影响。
德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早,且一直以创新和实用性为主导。
在二战后,德国工业设计开始崭露头角,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开始涌现。
迪特拉姆斯,作为德国工业设计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设计作品无疑成为了创新和实用性的典范。
迪特拉姆斯的设计理念强调创新和用户体验。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设计中,他注重研究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
他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家具、家电还是其他工业产品,都展现出他对创新和用户体验的独特理解和实践。
迪特拉姆斯的设计风格以简约、功能性和耐用性为主要特点。
他的设计作品往往简洁而不简单,线条流畅且极富功能性。
他的设计作品还非常注重耐用性,追求产品的长期使用价值。
这种设计风格的形成,不仅反映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典型特点,也体现了迪特拉姆斯对工业设计的独到见解。
迪特拉姆斯作为德国工业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对许多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简约、功能性和耐用的设计风格,不仅为德国工业设计赢得了国际声誉,也成为了众多设计师学习的榜样。
许多设计师纷纷向他学习,试图掌握他独特的设计风格。
迪特拉姆斯的设计理念、工作方式和设计风格,无疑为德国工业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的设计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卓越的产品体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工业设计的无限可能。
迪特拉姆斯作为德国工业设计大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德国,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的典范。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迪特拉姆斯式的优秀设计师出现,他们将继续推动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卓越的产品和体验。
迪特拉姆斯,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德国乃至全球的工业设计领域。
著名产品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著名产品设计师及作品介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产品设计师就像是给我们生活添彩的魔法师。
想想看,没了他们的巧手,我们的生活会多么乏味呀!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几位著名的产品设计师和他们那些让人惊艳的作品吧。
1.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1 设计理念说到设计,怎么能不提史蒂夫·乔布斯呢?他可是把“简约”这个词用得淋漓尽致的人。
乔布斯总是强调“少即是多”,他的设计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简洁。
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做到这一步可是难得很呢!很多人都想把所有的功能都塞进去,但他却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化,给我们留下一个干净利落的界面。
1.2 代表作品大家熟悉的iPhone、iPad、MacBook都是他的杰作。
想当年,第一次拿到iPhone的时候,心里那个激动呀,感觉自己握住了未来!它的外形设计流畅,手感极佳,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手机的认知。
看着那简洁的按钮布局,简直像是艺术品。
就连充电线都让人觉得好看,真的是别出心裁。
乔布斯用他的设计告诉我们,科技也可以很美。
2.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2.1 设计哲学再来聊聊迪特·拉姆斯,这位德国设计师可是设计界的老前辈了。
他常说“好设计应该是少而精”,这和乔布斯的理念不谋而合。
拉姆斯把设计看作是一种服务,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
他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向用户诉说着“我为你考虑过”。
2.2 经典作品他的作品包括了著名的Braun电器系列,特别是那些小家电,既实用又美观,仿佛是在厨房里跳舞。
想想看,那些优雅的咖啡壶、干净的收音机,真的是让人一见倾心。
拉姆斯的设计风格非常简洁,往往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仿佛让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透着一种和谐。
3. 乔纳森·艾夫(Jony Ive)3.1 设计成就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乔纳森·艾夫。
他可是乔布斯的得力助手,很多人说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
艾夫在设计上的追求也是无可挑剔,他推崇“用户体验”,每一款产品都要考虑到用户的感受,真的很贴心。
设计十诫: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

设计十诫: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什么是好设计?我想无论是资深的设计工作者还是徘徊在设计大门之外的爱好者,抑或是完全不了解设计的路人甲,都会对好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好设计有各种各样的风格,也许你会说,好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好设计是一种龙飞凤舞的潇洒自如,好设计是密斯范德罗的少则多,或是青蛙总监的形式追随情感。
我们很难给好设计一个具体的定义,我想好设计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总需要一个盛水的容器,再随性的艺术,也是有基本的规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拉姆斯,便是现代好设计规章制度的撰写者。
戴森为什么如此成功,supersonic吹风机,无叶风扇,双气旋吸尘器如何吸引趋之若鹜的消费者?答案,就是“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十大法则(Dieter Rams 10 Principles of ‘Good Design‘)”。
迪特·拉姆斯是谁?▲迪特拉姆斯迪特拉姆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有着标志性的地位。
拉姆斯生于1932年的德国Wiesbaden。
1953年至1955年,他曾为建筑师奥图·阿培尔短暂地工作,随后便加入家电用品制造商百灵的设计部门,同时期建立起与乌尔姆造型学院的产学合作关系,1961年晋升为百灵首席设计师,一直到1995年仍留有这个头衔。
其1955年开始在德国博朗(布劳恩)公司工作,并于6年后成为首席设计,一直到1995年退休。
在博朗公司期间,他和他的团队设计了超过500个产品,类型包括收音机、唱机、电动剃须刀、厨房电器等。
▲上:无印良品/ 下:拉姆斯的博朗产品在此期间,他也为家具公司Vits?设计了很多家具产品。
尤其1960年设计的606通用货架系统广受好评,直到今天仍然在被Vits? 生产。
迄今为止,拉姆斯的设计都被视为典型的德国设计:简单易懂的、功能性的、极具理性的。
20世纪70年代末,迪特·拉姆斯越来越关注他周围世界的状况:“形式、颜色和声音难以捉摸的混乱”,他问了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的设计是好的设计吗?什么样子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呢?”伴随这个疑问,他总结出:好的设计没法以限定的方法测量,但他还是设定了他认为是好设计的十个最重要的原则(也被称为设计“十诫”)。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工业设计大师,他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德国的Braun公司担任设计师。
在这个职位上,他为Braun设计了多款家用电器和消
费品,如收音机、钟表和剃须刀等。
那么,迪特拉姆斯的设计风格和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迪特拉姆斯在设计中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他的设计作品具有简洁、直观和实
用的特点,这正符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他设计的电器和消费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能够长期耐用,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迪特拉姆斯的设计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
他的设计风格注重简洁、几何和
极简主义等元素,这些特点在他的设计中也得到了体现。
例如,他的Braun牌手表采用了
白银色调和黑色数字,独特的圆形表壳设计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迪特拉姆斯在设计中也注重使用适当的材料和颜色。
他倾向于使用天然材
料和中性色调,如黑、白、灰、蓝等。
他的设计作品不仅在外观上美观,同时在材料和颜
色的选择上也体现了实用性和持久性的考虑。
综上所述,迪特拉姆斯的设计风格和特点包括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体现现代主义风
格和采用适当的材料和颜色等。
这些特点不仅是他作为工业设计大师的标志,同时也启发
了大量现代设计师的艺术创作。
Dieter Rams 迪特·拉姆斯现代设计原则

Dieter Rams 迪特·拉姆斯现代设计原则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5 09:31:44 | ⽂文章来源:视觉同盟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1932- ):“诗意的简约”拉姆斯早年在德国威斯巴登的实用艺术学校学习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后作为职业工业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
20世纪50年代中期,拉姆斯等一批年轻设计师受聘于当时尚默默无闻的博朗公司,组建设计部,并与乌尔姆造型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该院的产品设计系主任古戈洛特发展出一套系统设计的方法,而拉姆斯则成为该理论的积极实践者。
1956年,拉姆斯与古戈洛特共同设计了一种收音机和唱机的组合装置,该产品有一个全封闭的白色金属外壳,加上一个有机玻璃的盖子,被称为”白色公主之匣”。
1959年,他们将系统设计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设计了袖珍型电唱机与收音机组合,与先前的音响组合不同的是,其电唱机和收音机是可分可合的标准部件,使用十分方便,这种积木式的设计是以后高保真音响设备设计的开端,到了70年代,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采用这种积木式的组合体系。
拉姆斯将系统设计方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并推广到家具乃至建筑设计,使整个空间有条不紊,严格单纯,成为德国的设计特征之一。
系统设计形成的完全没有装饰的形式特征,被称为”减约⻛风格”,⾊色彩上主张采取中性⾊色彩:⿊黑,⽩白,灰。
拉姆斯认为单纯的⻛风格只不过是解决系统问题的结果,提供最⼤大的效率并”清除社会的混乱”,他说:最好的设计是最少的设计,因此被设计理论界成为”新功能主义者”。
德国设计大师,被认为是功能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1955年到1997年,他与Braun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担任了所有和产品开发有关的职务: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设计室主任、设计总监、常务董事。
可以说,他的设计与Braun密不可分。
他设计的产品多种多样,从闹钟到粉碎器,都带有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一)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一)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什么是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是一名著名的德国工业设计师,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好设计标准,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主张简约、功能性与可持续性,这些原则被认为是设计中的黄金法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有哪些特点?1.简约:好设计应该尽量简洁,去除多余的装饰与冗余的元素,突出产品的核心功能。
2.功能性:好设计应该关注产品的实际功能,确保产品的易用性和实用性。
3.可理解:好设计应该以直观的方式传达信息,使用户能够迅速理解和使用产品。
4.诚实性:好设计应该真实地呈现产品的特征和材料,不虚假宣传或欺骗用户。
5.持久性:好设计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随潮流改变,具有长久的使用价值。
6.环境友好:好设计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用可持续的材料与技术。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应用?•产品设计: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在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苹果的产品设计就受到了迪特兰姆斯的影响。
•室内设计: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在室内设计中也能见到,简约、功能性、持久性成为了设计师们的追求目标。
•平面设计: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同样适用于平面设计,简洁、可理解的设计风格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
总结•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强调简约、功能性与可持续性,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论是产品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平面设计,迪特兰姆斯的设计原则都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导。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

迪特兰姆斯的好设计标准
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是一位著名的德国工业设计师,
他在设计领域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提出了十个好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成为了许多设计师的标准。
1. 创新:好的设计应该是创新的,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和功能。
2. 实用性:设计应该追求实用性,它应该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能够简化操作和提供便利。
3. 清晰明了:设计应该具备清晰明了的特点,能够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如何使用产品,不需要额外的说明。
4. 正直诚实:设计应该是真实和诚实的,不应该通过外观或功能来误导用户。
5. 持久性:好的设计应该具备持久性,能够经久耐用,不易过时。
6. 尽量少:设计应该尽量简化和减少不必要的元素,避免过于复杂和冗余的设计。
7. 真实性:设计应该追求真实性和原创性,不应该模仿或抄袭其他产品。
8. 环保:设计应该考虑环境和可持续性,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9. 详细考虑:设计应该考虑到各种细节和情况,力求完美和无可挑剔。
10. 美学价值:设计应该具备美学价值,能够给用户带来审美的享受。
以上是迪特兰姆斯的十个好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183;拉姆斯作品探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为了尽快恢复经济、重建家园,战争中被解散的德意志制造联盟重新成立,百废待兴的前联邦德国(即西德)意识到工业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1953年,乌尔姆造型学院()随之应运而生,前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也纷纷通过议案,提供资金筹办工业设计协会,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
[1]二战前德国包豪斯其简明、实用的设计宗旨,尽管影响了50年代的设计风格,到6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先锋派实验与波普艺术的崛起,以及对功能主义的猛烈批判等等,无不影响并导致了这一时期设计的多元化倾向,特别是促成了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种国际设计大趋势下,德国的设计师们也一直在寻找本土设计风格与国际设计潮流的有机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继承包豪斯设计传统的“功能主义”设计流派,历经沉浮,终于巩固了它在联邦德国设计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而迪特·拉姆斯就是“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简约设计风格,对德国乃至国际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直至今天,很多产品造型及其用户界面设计,特别是在苹果()公司的一系列产品中,依然可以发现大量迪特·拉姆斯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
一、迪特·拉姆斯简介图1 迪特·拉姆斯迪特·拉姆斯(,1932~)(图1)德国工业设计之父,[3]当代“简约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新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言人。
拉姆斯建立起了20世纪工业设计的标准,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活着的最伟大的设计师”以及“设计师中的设计师”。
[4]拉姆斯1932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温泉疗养城市威斯巴登()的一个木匠家庭。
他回忆起儿时在家看爷爷做木柜,爷爷木工活的那种精细和质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1947年(15岁),拉姆斯在威斯巴登工艺学校()攻读室内设计专业,在其改读建筑学之前还在那里学过一年的木工。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
聂作鹏;吴卫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迪特·拉姆斯大学攻读建筑学专业,但是毕业以后却致力于工业设计事业,是德国著名品牌博朗公司首席设计师;拉姆斯吸收了乌尔姆造型学院的教育理念,在博朗公司的设计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十诫”,并提出“少,却更好”的设计理念;他强调产品在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提供便利的操作界面;他认为产品外表上的华丽是一种视见觉污染,产品的外形在视觉上应该尽量做到简约;他主张设计要“少”但不缺乏精致的细节,强调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与技术质量.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聂作鹏;吴卫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
【相关文献】
1.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 [J], 张茜
2.发现隐藏的秩序,构建心灵的诗语——德国艺术家汉斯·迪特·夏尔的作品及其创作思想 [J], 陆邵明
3.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J], 廖琼;吴卫
4.用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十个原则来分析感悟心灵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 [J], 马
馨悦
5.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10原则"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运用 [J], 刘蔚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作品探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为了尽快恢复经济、重建家园,战争中被解散的德意志制造联盟重新成立,百废待兴的前联邦德国(即西德)意识到工业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1953年,乌尔姆造型学院(Ulm Institute of Design)随之应运而生,前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也纷纷通过议案,提供资金筹办工业设计协会,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
[1]二战前德国包豪斯其简明、实用的设计宗旨,尽管影响了50年代的设计风格,到6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先锋派实验与波普艺术的崛起,以及对功能主义的猛烈批判等等,无不影响并导致了这一时期设计的多元化倾向,特别是促成了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种国际设计大趋势下,德国的设计师们也一直在寻找本土设计风格与国际设计潮流的有机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继承包豪斯设计传统的“功能主义”设计流派,历经沉浮,终于巩固了它在联邦德国设计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而迪特·拉姆斯就是“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简约设计风格,对德国乃至国际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直至今天,很多产品造型及其用户界面设计,特别是在苹果(Apple)公司的一系列产品中,依然可以发现大量迪特·拉姆斯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
一、迪特·拉姆斯简介图1 迪特·拉姆斯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图1)德国工业设计之父,[3]当代“简约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新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言人。
拉姆斯建立起了20世纪工业设计的标准,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活着的最伟大的设计师”以及“设计师中的设计师”。
[4]拉姆斯1932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温泉疗养城市威斯巴登(Wiesbaden)的一个木匠家庭。
他回忆起儿时在家看爷爷做木柜,爷爷木工活的那种精细和质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1947年(15岁),拉姆斯在威斯巴登工艺学校(Wiesbaden School of Art)攻读室内设计专业,在其改读建筑学之前还在那里学过一年的木工。
1953年(21岁)建筑学专业毕业的拉姆斯曾为建筑师奥图·阿培尔(Otto Apel,1906~1966)工作过,直至1955年(23岁),随后他不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而是加入家电用品制造商博朗(Braun)的设计部门,同时期博朗公司建立起与乌尔姆造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1961年(29岁)拉姆斯晋升为博朗首席设计师,一直到1995年(63岁)仍留有这个头衔。
拉姆斯曾经阐述“简约”的设计理念是“少,却更好”(Less,but better),比现代派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更进一步。
作为一代设计大师,拉姆斯有十条关于优秀设计的准则,被称为“设计十诫”(或称“设计的十项原则”)。
拉姆斯认为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实用的、唯美的、让产品说话、谦虚的、诚实的、坚固耐用、细致的、环保的、极简的。
[6]他与他的设计团队为博朗设计出很多经典的产品,包括著名的收音留声机SK-4和高品质的D系列幻灯片投影仪D45、D46。
1960年(28岁)他为家具制造商维松(Vitsoe)设计606万用置物柜套装而闻名于世。
他的许多设计,如计算器、榨汁机、收音机、音响和家具用品,已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迪特·拉姆斯领导博朗公司设计部门将近30年,直到他在1998年(66岁)退休。
之后他的动向继续受到设计界的密切关注,也常有他的设计作品回顾展在世界巡回展出。
[7]二、迪特·拉姆斯作品解读20世纪50年代中期,拉姆斯等一批年轻设计师就职于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博朗公司,并开始成立设计部,还和乌尔姆造型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8]他把乌尔姆造型学院的理性设计原则完美地结合在博朗公司的产品设计实践中,他将现代派大师密斯“少即是多”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为“少,却更好”的设计信条。
从产品设计到家具设计,迪特·拉姆斯用大量经典的设计作品创立了简约设计风格,便利的操作、简约的视觉以及精致的细节是拉姆斯对现代设计的理解与思考,他的这些设计理念不仅影响着整个近代设计的进程,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刻影响着一批又一批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
1、便利的操作图2SK4收音留声机简单直观的设计不仅是让人对产品的架构有清晰的认识,也搭建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
而设计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看到产品就知道如何使用它。
功能集中的按键加上友好的使用界面,无需过多的说明,便能知道如何操作及使用。
1956年(24岁)拉姆斯和乌尔姆造型学院的产品设计系主任汉斯·古戈洛特(Hans Gugelot,1920~1965)共同设计了一个收音机和留声机的组合装置SK 4收音留声机(图2),由于其突出的功能主义的简洁造型,在当时被戏称为“白雪公主之棺”(Snow White’s Coffin)。
正是这款体现出高度理性特征和美感的产品,以及博朗公司随后所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开创了德国功能主义产品设计的时代,成为设计史上最为经典的产品之一。
[9]其极具代表性的设计是采用了白色的金属外表,而不再是当时人们设计通用的木质外壳,所有的按键和零部件都化为了简洁的圆形或者长方形,跳出了以往留声机固有的木质家具感,在当时来说这是极具创新的。
另外,这件作品为人称道的设计点是其对于用户体验的特别关注。
拉姆斯将唱机转盘、唱臂和控制开关全部都设计在机身顶部,将操作功能集中在同一界面,其理性简洁的人机界面设计布局使用户无须在使用的过程中弯腰,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SK4最为成功的设计点,也是其被戏称为“白雪公主之棺”的缘由,就是它顶部的透明塑料玻璃罩的设计。
当时塑料玻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刚刚进入市场,拉姆斯大胆地采用了它,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仅不影响音效,而且中和了金属材料本身特有的冷漠感,塑料透明外壳更是让人机界面一目了然,操作便利的同时,透着不一样的理性之美。
图3 博朗T3口袋收音机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产品的功能也不断的升级和改造。
功能越强大,它的操作就越复杂。
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使得操作起来更加麻烦。
拉姆斯在要求产品有优良品质和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提出把产品设计得更高效实用且便利,拉姆斯认为好的产品本身就是个说明书,其设计也是朝着这一方向去发展。
他设计的东西,不需要看产品说明书,便可直接操作。
1958年(26岁),拉姆斯为博朗公司设计了博朗T3口袋收音机(图3),操作界面上的按键和调频旋钮布局简单、直观,不常用的部件及插孔都被安排到收音机的侧面。
他把复杂的线路都设计到机身内部隐藏起来,并将喇叭开创性地设计在产品的外表,这种产品功能的集中和人机操作的便利、易用,在后来也深深地影响了苹果公司的设计,如iPod系列。
而这正与拉姆斯所提出的,被设计界奉为圭臬的“设计十诫”的其中一条相呼应:“好的设计让产品说话。
”[10]2、简约的视觉迪特·拉姆斯设计的产品给人们传达出一种感觉,简约而不简单,深沉而不沉重。
[11]拉姆斯所设计的产品色彩几乎一律都是朴素的白色,方形边框和直线条的运用是其产品外观上最显著的特色,一同传递着精密、静谧又大气的质感魅力。
他在“设计十诫”中提出好的设计是极简的,更是唯美的,他认为,一件工业产品的美是“诚实的、协调的、简单的、谨慎的和中庸的”。
“审美”(Aesthetic)与“美丽”(Beauty)不同,后者更多停留在感官上,而工业产品的美是与它的功能分不开的,也就是产品功能所体现出来的功能美。
拉姆斯的“设计十诫”以及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形成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也恰好处于一个过度消费遭到质疑和批判的时期。
当时很多产品设计利用了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投机取巧,设计浮于表面的华丽装饰且缺少功能性的考虑,拉姆斯认为这是一种“视觉的污染”,这种“视觉的污染”跟空气和水的污染没有什么差别。
图4 606万用置物柜套装拉姆斯把简约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不仅是他的产品设计,更是延伸到除产品设计之外更广泛的层面。
拉姆斯在职业生涯中除了为博朗公司设计产品外,还与英国的维松(Vitsoe)公司也有过一次合作。
1960年(28岁),拉姆斯为维松设计了模块化的606万用置物柜套装(图4)。
这套家具延续了系列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拉姆斯几乎尽他所能把这套家具系统做到完美。
这套家具颜色上采用朴素的白色基调,造型上方形和直线的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
整体视觉上,这套家具与书桌、茶几、书柜可以相互间完美搭配,一点都不突兀。
[12]图5 MPZ 21 multipress榨汁机谈到博朗的设计时,拉姆斯喜欢引用埃尔文·布劳恩注1(Erwin Braun,1921~1992)的比喻:“产品应该是简约和谦逊的,在视觉和听觉上尽可能地归于平淡。
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入家居环境中”。
拉姆斯的进一步解释是:“我希望能设计出为日常所用的产品,不会刺激我们的眼睛和其他感官。
” [13]拉姆斯能够在博朗从事工作长达40年,很大程度上归于他与公司的管理者及其他设计师们设计理念上的一致。
他们认为,设计不是为了做出华丽的东西,也不是为了怀旧,而是大批量创造出具有功能性的、且是简约的,可以提升人们日常生活品质的产品。
如1972年(40岁)拉姆斯为博朗公司设计的MPZ 21 multipress榨汁机(如图5所示),朴素的白色,简洁的几何造型,视觉上极简到除了功能的体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3、精致的细节图6 RT20 Tischsuper收音机在拉姆斯的“设计十诫”中认为“好的设计是细致的”。
拉姆斯所提出的“少,却更好”与建筑大师密斯的名言“少即是多”是有区别的。
密斯将“少”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到了极致,追求建筑风格上的绝对单纯,而拉姆斯将“少”但不缺乏细节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博朗的产品设计中来,透过产品来展现产品精致的细节。
高品质隐藏在产品内部,这些细节,有的显而易见,也有的难以察觉。
如图6所示,为1961年(29岁)拉姆斯为博朗设计的RT20 收音机,圆形的扬声器,整齐有序的旋钮,透明的调频指示,每个细节都十分讲究,整个收音机设计得精致但又不失和谐的美感。
拉姆斯认为,通过繁琐浮夸的表面设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是不能得到情感上的回应的。
只有在设计里越少地加入信息,才越能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回应。
而这种情感回应,则需要在细节中才得以实现。
[14]图7 博朗ET66电子计算器拉姆斯认为简洁和质朴在精神上远远好于复杂和装饰。
1987年(55岁)拉姆斯与迪特里希·吕布斯(Dietrich Lubs,1938~)一起为博朗设计的ET66 计算器(图7),可以看出其对产品细节上的精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