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中小学】五上五下6.制作钟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制作钟摆》教学设计XXXXX小学XX【教材简析】本课为《计量时间》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面几课的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本节课要求学生制作一个1分钟刚好摆动60次的摆钟,该怎样来制作呢?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调节摆绳长度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
通过制作、测量、分析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
【学生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对摆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了如果摆的速度太快,可以增加摆绳的长度;如果摆的速度太慢,可以减少摆绳的长度。
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第一次摆绳长度的选择。
如果第一次选择的绳的长度比较合适,测得的1分钟摆动的次数接近60次,后面的调整的难度就会减少。
然后用比较有序的方法,快速地接近目标次数。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2.能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对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调整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根细长绳、一个铅笔、一只计时器(秒表或者手表)、一个摆锤(金属球、螺母等)、一把直尺、一把量角器、白纸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自我介绍: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越秀区铁一小学谢进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制作钟摆》。
请大家准备好科学书、科学活动手册、纸笔若干、铅笔、细绳、螺母、量角器、计时器和尺子等工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做一个钟摆》参考教案_
7.做一个钟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素材积累】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做一个钟摆教案
3.7 做一个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30秒摆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根宽1厘米长13厘米的钢条、棉线距离顶端长14厘米、两个钩码、一个小挂钩、一个计时器、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揭示板书:摆绳长短有关二、研究摆长与摆速的关系1.教师出示钢条做摆锤的摆,问:在这个摆中摆锤是什么?教师演示钢条做摆锤摆的实验,全体师生测出摆的次数。
2.在钢条不同位置上挂钩码增加重量,学生猜测摆的速度并细说理由。
如果老师在钢条上增加摆锤的重量(挂钩码)这时摆锤是什么?摆摆动的速度会变化吗?如果在不同位置增加摆锤的重量,摆摆动的速度会变化吗?3.设计实验,验证预测:测出钩码挂在不同位置时,20秒内摆动的次数,重复做三次。
要求改变钩码的位子,先把钩码挂在1格处(钩码加在最下端的摆)做三次实验;再把钩码挂在第9格处(从下往上数第9格)做三次实验。
小组讨论说说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A.摆幅不要太大,摆锤容易碰到铁架台。
B.小组各同学要分工合作,配合到位,特别是计时员和实验员。
C.摆锤在摆动的过程中,铁架台容易晃动,要有同学按住铁架台。
D.实验完毕后小组长马上把数据汇报给老师,其他同学分析数据,讨论结论……4.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完成的小组组长填写实验数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钟摆,理解钟摆的原理,进而制作出自己的钟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制作钟摆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图纸和材料。
2.准备钟摆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钟摆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对钟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摆的图纸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通过播放钟摆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钟摆图纸和制作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摆。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钟摆,并讲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钟摆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钟摆,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类似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青岛版小学科学《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理解摆长是摆锤重心到固定点的距离。
2.同一个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个宽1cm、长30cm的木条、磁铁、铁架台、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各1个,宽1cm、长30cm 的木条两个、铁架台、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一、导入1.提问引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摆的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呢?(课件出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2.出示上节课最后研究的摆(摆绳长度相同,摆锤一个是30cm,一个是20cm的摆),还记的它们20秒摆动的次数吗?你认为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生: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长度有关,摆锤越长,摆的越慢;摆锤越短,摆的越快。
还有不同想法吗?(学生有可能提出时因为重心的位置不同,可以问:摆的快慢是和摆锤的长度有关还是和重心的位置有关呢?)摆的快慢真的和摆锤的长短有关吗?板书:摆的快慢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再取出一个摆锤是30cm的摆,在摆锤下端(30cm处)加上一个重物,特意说明不能超出摆锤的长度。
这两个摆的摆绳长度相等,摆锤的长度也相等,大家猜一猜,它们的摆动速度会一样吗?为什么?(1)学生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会一样,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师:他们的猜测都有理有据,到底谁的说法对呢?一起来验证。
(2)实验验证:一小组的计时员计时,另两组的操作员操作,另外一组的记录员记录数据,全体同学分两组计数,测试30秒两个摆摆动的次数。
教科版科学五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制作一个钟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单摆的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愿意动手操作,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单摆原理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单摆的原理和特点,理解钟摆的运作机制。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单摆的原理和特点,钟摆的制作和运作机制。
2.难点:对单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钟摆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示范法:教师演示钟摆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操作。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和实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PPT。
2.钟摆制作材料:木棒、钟表、细线、重物等。
3.实验器材:尺子、计时器等。
4.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简单机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即制作一个钟摆,让学生了解钟摆的运作机制。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钟摆的原理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钟摆。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阐述钟摆的制作过程和运作机制。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钟摆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制作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钟摆的运作情况,总结钟摆的特点和原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做一个钟摆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25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2.不断探索新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条30cm的钢尺、加厚磁铁若干块、铁架台、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摆绳长度不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各1个,钢尺、磁铁、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小活动出示跷跷板,提问:跷跷板在没有人座的时候为什么是平衡的?坐上人之后为什么偏向重的一边?(通过跷跷板对学生重心的概念进行前测,了解他们对于重心的认识,为后面找重心、认识摆长铺垫。
)一、导入1.提问引入:出示上节课研究的两个摆锤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摆,提问: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摆的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呢?学生回答。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
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出示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两个摆(如右图),提问:摆绳长度相等的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1)学生猜测两个摆的摆动快慢。
(2)请两位学生上台操作,测30秒内两个摆的摆动次数。
(3)分析讨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将教材的木棒加铁片改为钢尺加磁铁方便加重物和移动,测试时间由15秒改为30秒,使摆动的差距变大便于比较。
)2.选择长摆,在摆锤下端加上一个重物。
(如右图)(1)学生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会变化。
(2)实验验证(确定长度这个变量,只研究摆锤重量对于摆动快慢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
)3.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明确实验要求。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1.教师出示一个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并让学生预测不同长度的摆会摆动多少次。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长度摆的摆动次数,并记录数据。
3.学生交流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摆长越长,摆动次数越少;摆长越短,摆动次数越多。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摆,如何调节摆长使得摆动次数为60次/分钟。
5.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断调节摆长,使得摆动次数为60次/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摆长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并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节摆长,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摆长如何影响摆动快慢的规律。
2.学生交流总结,形成结论: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教师提出新问题:一个摆重心的高低会影响摆动快慢吗?请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深入理解摆长与摆动快慢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钟摆的应用领域。
2.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探究不同长度的摆对于钟摆的影响。
3.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应用领域,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积极思考、探究,形成了自己的实验结论。
同时,通过新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实验操作不够细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和指导。
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但是,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明易懂。
一)探究一:一个摆,摆锤底端固定小重物是否影响摆动快慢?1.出示两个摆,一个摆锤底端固定了小重物,一个没有固定小重物。
2.研究问题:对一个摆的摆锤底端固定小重物是否影响摆动快慢?3.学生预测。
做一个钟摆-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做一个钟摆-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2.能够制作简单的钟摆并掌握其运作方式。
3.能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物理运动的规律。
二、教学准备1.材料:线、重物、针线、细麻绳。
2.工具:剪刀、铅笔、卷尺。
3.图表:钟摆的图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展示钟摆的图示,向学生简单介绍钟摆的基本原理和性质,让学生对钟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实验环节1.制作钟摆① 取一段长约30cm的线,将一端系上重物,成为“下摆”,另一端系一根细麻绳,成为“上摆”,上摆的一端再系一根线,系在固定物上。
② 调整下摆的长度,使下摆与上摆成为垂直,并调整上摆的长度,使它的长度与下摆长度相等,即上摆与下摆的长度一致。
③ 捏出一小块黏合剂,涂在上摆下端的细麻绳上,让它与下摆连在一起,调整好位置后等待黏合剂自然干透。
2.实验操作① 慢慢地将摆拉开一定角度,并释放。
在放开摆之后,让学生观察到摆动过程中的现象,指导他们重复实验,观察现象。
3. 实验结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上摆的长度与下摆的长度是否对摆动的速度有影响?摆的长度与摆动的周期有什么关系?4. 实验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实验,回顾物理运动规律,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拓展1.学生可自行设计制作不同长度的摆,观察他们运作时的差异。
2.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可以到物理实验室中进行更多有关物理实验的探究。
五、小结本课程通过制作钟摆,使学生了解钟摆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并通过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运动规律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做一个钟摆-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做一个钟摆-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科学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讲解物体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规律和科学知识。
通过制作钟摆,让学生亲手体验摆的运动,并且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一些科学知识。
此次教学环节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亲手动手制作钟摆并进行实验。
教学目标•能够简单描述钟摆的运动规律•能够亲手制作一个钟摆,并进行实验•能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各种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科学知识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制作一个钟摆,并且对钟摆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钟摆总是围绕绳子的下垂线来回摆动,且在摆动的过程中,钟摆的摆动幅度会变小,最终停止摆动。
这里涉及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钟摆的运动规律•钟摆重心越高,摆动的周期越长•钟摆重心越低,摆动的周期越短•钟摆摆动的幅度越大,摆动的周期越长•钟摆摆动的幅度越小,摆动的周期越短钟摆的制作制作材料: - 钟摆(可以是一个重物,也可以是小球等) - 线或铁丝(长度一般为0.5米左右) - 吊钩(将线或铁丝固定在吊钩上)制作步骤: 1. 将线或铁丝绑在钟摆上,固定好 2. 将线或铁丝挂在吊钩上,注意线或铁丝要挂在中央,不能有斜度教学过程1.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物体的运动规律,让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点2.给学生讲解钟摆的制作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制作3.让学生手持钟摆,从不同角度来回摆动,观察钟摆的运动规律,并记录下观察结果4.学生将心得及学习笔记呈现给老师或同学分享教学评估•学生的制作成果,是否符合要求,能否进行实验•学生的学习笔记,是否完整、准确的记录了观察结果•学生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更加深化扩展练习制作多个不同重量的钟摆,并且记录下实验结果,观察并分析不同重量对钟摆运动规律的影响。
同时,可以制作不同长度的钟摆,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做一个钟摆的教案
做一个钟摆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钟摆的运动规律教案目标:1. 了解钟摆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
2. 学习如何进行钟摆实验,并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3. 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图表和图形展示钟摆的运动规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钟摆模型或实际钟摆。
2. 实验记录表格。
3. 计时器。
4. 图表和图形展示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钟摆的概念,解释钟摆的基本运动规律。
2. 引发学生对钟摆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钟摆的实际运动或有趣的钟摆实验视频。
实验设计:1. 将钟摆模型或实际钟摆悬挂起来,并确保其可以自由摆动。
2. 让学生观察钟摆的运动,并提醒他们注意钟摆的周期、振幅和频率等要素。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不同长度的线或不同重量的物体作为钟摆。
4. 学生使用计时器记录每个钟摆摆动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钟摆长度与摆动时间的关系图表。
2. 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分析钟摆长度与摆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3.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或绘制更多的图表来进一步分析数据。
总结与展示:1. 学生分享他们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钟摆的运动规律。
2. 教师总结并强调钟摆的周期与长度的关系,以及钟摆的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3. 学生可以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示工具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钟摆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钟摆运动的影响,如重量、摆动角度等。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钟摆的应用,如钟摆时钟、摆钟等,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实验记录的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对钟摆运动规律的理解,包括他们在数据分析和展示中的表现。
3. 学生可以完成一份简要的实验报告,总结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教案的指导:1. 在引入部分,可以使用图像、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实验设计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参数,并提醒他们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宽1cm、长30cm的木条、铁架台、金属重物(磁铁)、细线、实验记录单。
教师实验准备:宽1cm、长30cm的木条、铁架台、金属重物(磁铁)、细线、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课件出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哪个地方相同,哪个地方不同?摆锤长的摆30秒内摆动了多少次?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结论:摆锤的长度不同,摆锤长,摆的快;摆锤短,摆的慢。
)4、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中心。
5、出示宽1cm长30cm的木条,让学生判断木条的重心大致在什么位置。
6、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不等于摆线的长度。
7、小结: 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的速度不同,是因为这两个摆的摆长不同。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3、同样的摆,在摆锤的下面加上一个重物,摆的快慢会改变吗?(让学生猜一猜,说明理由)1、出示用宽1cm长30cm的木条做的两个摆,摆线的顶端用夹线夹夹住,把夹线夹固定在有孔的金属杆上。
其中一个摆的下端挂了重物(磁铁)2、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3、学生组装实验装置。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做⼀个钟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是⼀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以学⽣猜测—实验—再猜测—再实验的主线理清教材重点,启发学⽣通过测量与⽐较的⽅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做出⼀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为第8课作⼀个铺垫。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的⼩组合作能⼒、动⼿操作能⼒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促进学⽣思维进⼀步的发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已经形成了⼀定的学习态度,⾃我控制能⼒较强,能进⾏有组织有⽬的的学习,并具有⼀定的思考能⼒操作能⼒。
在第6课中学⽣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教学⽬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测量与⽐较的⽅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组分⼯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3.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摆锤重⼼的位置影响摆动快慢。
五、教学准备1、学⽣实验准备: 每组⼀个带有可移动固定物(螺丝)的塑料管、铁架台、秒表、实验记录单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塑料管)长度不⼀样的摆各1个、螺丝、锥形标、挂钟、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出⽰⼀根塑料管,把它放在锥形标的顶上,让学⽣想办法让它平衡。
教师操作放在中间,平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钟摆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装置,可以用于教学和学习物理原理。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钟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描述和解释钟摆的运动规律。
2.学会使用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来探究钟摆的运动规律。
3.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介绍钟摆和其作用:钟摆是一种由重物(称为摆锤)悬挂在固定点上并能在水平面内来回摆动的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和演示重力和摆动力在物体上的作用。
2.探索钟摆的运动规律: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钟摆的摆动周期是否与摆锤的质量、摆动幅度或摆长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和完成以下实验:a.实验一:摆锤质量与周期的关系-准备不同质量的摆锤,如小球、金属块等。
-将摆锤固定在一个固定点上,使其能够在水平面内摆动。
-用一个计时器来测量摆锤的摆动周期,即来回摆动的时间,重复实验多次并求平均值。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摆锤质量与周期的关系。
b.实验二:摆动幅度与周期的关系-使用相同质量的摆锤,但让它从不同角度开始摆动,即改变摆动幅度。
-再次使用计时器来测量摆动周期,重复实验多次并求平均值。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摆动幅度与周期的关系。
c.实验三:摆长与周期的关系-使用相同质量的摆锤,但使用不同长度的线来悬挂摆锤。
-使用计时器来测量摆动周期,重复实验多次并求平均值。
-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观察摆长与周期的关系。
3.数据处理和分析:让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并使用数据分析方法来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因素对钟摆运动规律的影响,并让学生总结和发现规律。
4.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分析结果和结论。
同时,要求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评估方式:1.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论推理的能力。
2.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其对钟摆原理和运动规律的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课题做一个钟摆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1分钟摆30次的摆。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重点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讨论交流通过上节课发现的新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根据我们对摆的研究,让我们来制作一个钟摆(1)任务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
观察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2)注意事项①两个摆的摆绳长度要一样②摆动的时间要相同(15秒)③自由摆动,不能推摆④碰到支架需重新实验⑤重复实验三次,做好记录(3)15秒木条摆动观察记录制作摆,观察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2、摆的快慢与木条(或塑料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摆长与摆绳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拓展】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小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例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科学《制作钟摆》教案教学设计2篇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篇)3.6制作钟摆(第一篇)与研讨制作与测试1.布置任务:指导各小组根据制订的方案开始组装和调试钟摆,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2.评估:每组派代表参与班级测试,统一计时,看看各组钟摆的精确度。
探索与研讨3.交流:邀请钟摆精确度高的小组分享经验和方法。
4.小结: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的摆绳长度是固定的。
拓展与小结拓展:设计一个1分钟摆动30次或120次的摆。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体会摆的摆动次数跟摆绳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而摸索出规律:为了让摆的摆动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或1/2),摆绳的长度需要变为原来的4倍(或1/4)。
板书设计3.6制作钟摆原理: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调试方法:1.每次减少5厘米2.取上一次摆绳长度的一半节约时间:测量摆15秒是否摆动了15次教学反思制作钟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
在设计方案之前,让学生估计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摆绳长度大约是多少,以及思考怎么样快速地调试成功,这能使学生迅速展开思维活动。
对测量的结果进行解释与讨论,能使学生对确定摆绳长度的思路逐步清晰起来。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如何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次数调试成功的角度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制订出自己小组的方案。
这个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获得测试数据后,学会更有效地利用已有数据预测准确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制作出每秒钟摆动1次的精确的摆。
课后作业选择题。
1.有三个摆,摆锤的质量分别为25克、30克、40克,对应的摆长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40厘米。
摆动最快的摆是()。
A.摆锤最重的B.摆绳最短的C.摆锤最轻的2.成成同学用相同的摆锤制作了两个绳长分别是15厘米和30厘米的摆,观察并记录两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要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的长度应()。
A.小于15厘米B.在15~30厘米之间C.大于30厘米参考答案1.B2.B(第二篇)课程基本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思路:
“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短的摆摆动的速度快呢?(摆的长度不同)
4、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摆长不等于摆线的长度。
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中心。
5、出示宽1.5cm长30cm的木条,让学生判断木条的重心大致在什么位置。
6、在黑板上画一个窄长方体,让学生画出重心的位置。
7、小结: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的速度不同,是因为这两个摆的摆长不同。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出示用宽1.5cm长30cm的木条做的两个摆,摆线的顶端用夹线夹夹住,把夹线夹固定在有孔的金属杆上。
其中一个摆的下端挂了重物(磁铁和硬币)
2、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3、学生组装实验装置。
实验验证。
4、交流分析,为什么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
5、得出结论两个摆的摆长不同,所以摆的快慢不一样。
摆的总长度不等于摆长,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由于摆锤上加了重物,摆锤的重心改变了,摆长也改变了,摆的快慢也就
会跟着改变。
(板书: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7、分组实验:研究改变重物在摆上固定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3.汇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汇总。
(2)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有什么
规律?让学生发现硬币位置不同,摆锤的重心就会改变,摆的快慢也会改变。
(3)小结并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
三、制作“钟摆”
1.揭题。
(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硬币的位置能使摆1分钟摆动60次。
(让学生参考实验时的数据进行预测)
3、你能经过分析,估计一下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即60秒)摆动30次的摆,这个摆的摆长应该要多长?然后试一试,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4.分组实验。
5、交流实验结果。
(摆长大约是25cm)
6、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7、做一个钟摆
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长摆的快慢
长慢
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