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相关知识概念(简要)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知识课件

多重耐药菌知识课件

多重耐药菌知识课件一、综述在当前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多重耐药菌(MDR,即多重耐药微生物)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许多病原体逐渐发展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这给我们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对多重耐药菌的深入了解、有效防控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课件的主旨在于普及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通常使用的多种抗生素产生抵抗性的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通常通过多种机制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如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增强自身防御机制等。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多药结核杆菌等。

这些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社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多重耐药菌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意识,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机会。

其次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减少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再次发展新型抗生素和抗感染药物,针对已有耐药性的病原体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强化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传播。

1. 课件的目的和背景在当前医疗环境中,多重耐药菌(MDR)的威胁日益严重,其广泛传播和难以控制的特点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挑战。

为了加强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防范与应对策略的学习与理解,特制此课件,以便广大医疗工作者快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

课件目的在于普及多重耐药菌的防范意识,提升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和防治水平,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

2. 多重耐药菌的概述这些细菌能够抵抗多种不同类别的抗生素,导致感染难以控制,并对常规治疗构成挑战。

在当前全球公共卫生环境下,多重耐药菌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给全球医疗卫生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使得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加大。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泛耐药 E
铜绿假单胞菌
D CRE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
科细菌(KPC、NDM-1) 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 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 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的要求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办医政发〔2011〕5号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 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 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 做好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 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 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 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隔离措施。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你了解吗?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你了解吗?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你了解吗?多重耐药菌(以下简称为:MDRO),主要是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性的细菌,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MRSA、VRE、ESBLs等,在临床上,当出现MDRO的感染时,常常会呈现出复杂性高,难以治疗的特点,主要感染的类型有许多,如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待,近年来,MDRO已经成为许多医院中造成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而在医院中,重症医学科集中了太多免疫能力较低,体质较弱,病情严重的患者,如何做好MDRO的防控工作,成为相关工作者重点研究的内容。

据此,文章结合实际,从MDRO的含义、易感染人群特点以及在重症监护病房的防控措施等内容,分别进行了总结。

1.关于多重耐药菌及其特点1.1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MDRO),是出现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从本质上分析,是使用了3种及其以上的抗菌药物后,依旧呈现出耐药的病原菌,其结构复杂危害大,若患者不慎感染,不但增加了其生理上的痛苦,还会延迟治疗,增加了经济上的压力,而针对于ICU中的患者,若不慎感染,还可能增加其病死概率。

在临床众多科室中,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情况较多,且抵抗能力差,再加上长期治疗时,患者就已经使用了许多的抗菌药物来治疗,以上许多原因,都导致了危重症患者更容易出现MDRO的感染。

1.2多重耐药菌的特点在临床上,出现MDRO感染人群的特点有:①若患者本身存在危险因素,则更容易发生感染。

例如:手术的时间长、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等等。

②幼童、婴儿、老年人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发生MDRO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

③发生MDRO感染,大多和患者的基础疾病有所联系。

如癌症、免疫疾病类患者,更易发生。

④需要了解的是:现阶段也没有资料显示,发生MDRO感染,一般和患者的性别有着紧密的关联。

2.关于多重耐药菌的有效监测在现阶段,现代医院感染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多重耐药菌。

当发生后,不但使得医院患者的医疗安全受到威胁,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更严重,需要延长治疗,若感染情况严重,可能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死亡。

多重耐药相关知识概念(简要)

多重耐药相关知识概念(简要)

多重耐药菌检测与结果解释一多重耐药菌定义1多重耐药细菌: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每类中一种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泛耐药细菌:细菌对大多抗菌药物不敏感,只有一两种药敏感,临床很少药可选用的细菌。

3全耐药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VRE 耐万古酶素肠球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二各类多重耐药菌知识简介(一)MRS多重耐药葡萄球菌1、葡萄球菌耐药机制(1).MRS对甲氧西林等耐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称为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其耐药机制为葡萄球菌细胞内含有mecA基因,介导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致使与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减低所致。

(2).MSS相应不含有mecA基因的葡萄球菌因对甲氧西林等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称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2、检测方法(略)3.结果解释苯唑西林敏感:提示对青霉素酶稳定的青霉素(氯唑西林,双氯西林,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霉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苯唑西林耐药:提示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即使体外敏感,也不能报告敏感。

MRS对全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常常同时耐药,糖肽类抗菌药物仍为治疗MRSA、MRSE、MRCNS的最佳选择。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二)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1耐药机制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灭活(水解)超广谱β-内酰胺药物-通过TEM-1、TEM-2、SHV-1的突变产生-ESBLs有很多种不同敏感谱的酶型(TE M≈150种;SHV≈100种;CTX-M≈50种)(2.)不水解头霉素类(3.)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如克拉维酸)携带ESBL基因的质粒会同时携带多个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产ESBL菌株导致的血流感染通常与高的死亡率相关在医院和护理室的爆发流行-对感染控制很重要2、检测方法(略)3、ESBLs检测结果解释一但产生ESBL,即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抑制剂复合类抗菌药物和头霉素类敏感。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学习资料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护理学习资料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及相关慨念
YOUR LOGO
多重耐药菌( 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 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 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全耐药菌( Pan-Drug Resistant Organism , PDRO)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 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5)、对多重耐药菌患者产生的各类医疗废物,应当 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桶。
6)、严格终末消毒
5、抗菌药物合理运用
(1)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各项管理制度,正确、合理 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并根据临床微 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严格执行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规 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 生。
多重耐药菌防控“三字经”
➢ 开医嘱 ➢ 系标识 ➢ 放黄袋 ➢ 穿衣服 ➢ 常送检 ➢ 齐联动 ➢ 浓度准 ➢ 广宣教
隔单间 挂手消 物专用 戴眼罩 调用药 早告知 频消毒 保安全
开医嘱: 临床医生看见多重耐药菌 提醒后需开具隔离医嘱
隔单间: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 需单间隔离,如果没有单间 再考虑床旁隔离或区域隔离
6、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管理 措施
(1) 高度重视监测工作,及时送检病原学标本, 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 定植患者,利于防控管理。
(2)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细菌后,应当 及时按相关管理制度和控制流程反馈,并记录。
(3)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直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后方可解除隔离。(连 续培养三次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系标识: 患者床旁系MDRO隔离 标识或接触隔离标识

多重耐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多重耐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多重耐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多重耐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当我们谈论医药领域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多重耐药性。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某些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的耐药性产生的情况。

简而言之,多重耐药性是指一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对多种药物或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存在的现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这一问题的逐渐恶化。

科学家和医生曾经以为抗生素可以轻易地战胜细菌感染,但现实却是细菌的适应能力以及进化速度是人们所低估的。

多重耐药性的发展是一种适应性进化的结果,细菌通过改变其遗传物质来抵御不同种类的药物。

多重耐药细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们能够抵抗一系列药物,从而使得常规治疗手段失效。

这给医疗行业带来了重大挑战,因为常规的抗生素和药物不再有效。

与此同时,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们亟需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应对多重耐药性。

了解多重耐药性的机制非常重要。

一种常见的机制是基因突变。

细菌通过改变其基因来产生抗药性,这些突变可以使细菌抗药性的传递给其后代。

此外,细菌也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机制传递多重耐药性,即将耐药性基因传递给同种或不同种细菌。

这使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群体中的传播更加容易,从而加剧了多重耐药性问题。

要解决多重耐药性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

首先,减少过度和滥用抗生素的使用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谨慎地使用抗生素,仅在确实需要时使用,并按照正确的用药指南进行治疗。

此外,研究人员应该加强对新型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研发,以拓展治疗选择。

科学家还在探索其他治疗方法,如免疫疗法等,以应对多重耐药性。

此外,公众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们需要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抗生素的局限性。

大家应该知道服用抗生素时不应违反医生建议,并且不要购买和使用未经处方的抗生素。

总之,多重耐药性是一个面临严峻挑战的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多重耐药性,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包括减少滥用抗生素的使用、加强药物研发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多重耐药菌培训相关知识ppt

多重耐药菌培训相关知识ppt

监测
监测应注意的问题
区分感染与定植、污染:
○ 通常需综合患者有无感染临床症状与 体征,标本的采集部位和采集方法是 否正确,采集标本的质量评价,分离 细菌种类与耐药特性,以及抗菌药物 的治疗反应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 痰液、创面分泌物等易被定植菌污染 的标本,若标本采集过程操作不规范, 讲影响培养结果的可靠性
防控措施二:隔离预防措 施的实施
诊疗用品专人专用 采取标准预防 执行手卫生 及时使用手套和隔离衣
防控措施二:隔离预防 措施的实施
当执行有产生飞沫的操作 时,在有烧伤创面污染的 环境工作时,或接触分泌 物、压疮、引流伤口、粪 便等排泄物以及造瘘管、 造瘘袋时,应使用手套和 隔离衣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 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 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1Hale Waihona Puke 手 管卫 理生
坏境和设
3 备清洁消
毒的落实
2
隔 防
离 措
预 施
防控措施一:手卫生
手卫生能有效切断主要接触传 播途径之一的经手传播病原体, 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严 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
实施手卫生的五个时刻:
接触患者前 实施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 接触患者环境后
1000~2000mg/L过 氧乙酸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 0min;
其他符合有关规范的消毒产品如 消毒湿巾,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 项等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三)环境和设备 的清洁与消毒
○ 目测法:最常用。目测 坏境干净、干燥、无尘、 无污垢、无碎屑。
○ 此外还有ATP检测法, 荧光标记法等。
暴发医院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22年学习资料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22年学习资料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是一MDRO-。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一病 率增加-一医疗花费增加-一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有赖于:-一感染控制 一抗菌药物控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三加大人员培 力度-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加强多重耐药菌 测工作-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何时解除隔离?-0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患者-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 )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可接触隔离。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患者-易感人群-宿主-感染源-医务人员-传播径-空气、飞沫、接触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o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0多重耐药菌定植 者-。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污染的环境、设备-0工作人员的手等等
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的落实:-⊙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采用-适宜的 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回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 发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回一般医疗器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非专人专用医疗器械每 使用后擦拭消毒。-⊙患者出院后及时完成终末消毒。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2016.5.30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2016.5.30

抗菌药物种类

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广谱青 霉素) 头孢菌素类(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 其他β-内酰胺类(单环类,拉氧头孢类,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和环脂肽类 磺胺类 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类 其他抗菌药物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手
(三)隔离标识清楚 进行床边隔离或单间隔离,应在床 栏上或隔离房间门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 以提醒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 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多重 耐药菌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四)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 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对耐 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应穿一次性隔离 衣。
(一)正确患者安置 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患者单间隔离。 其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首选单间隔离,受条 件限制不能单间隔离,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 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隔离病房 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 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 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 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七)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 器盒。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病人产 生的所有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八)标本运送 密闭容器运送。
(九)解除隔离时间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应隔离至临床症 状好转或治愈,即可解除隔离;对耐万 古霉素的金葡菌感染患者还需在连续两 次(每次间隔 >24小时)培养阴性,方 可解除隔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VRE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属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MRCNS)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A)

多重耐药菌知识

多重耐药菌知识

多重耐药菌的基本知识一、多重耐药菌的基本概念1、多重耐药菌的定义1.1多重耐药(MDR):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1.2全耐药(PDR):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的细菌。

1.3广泛耐药(XDR):除1-2类抗菌药(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

2、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多重耐药菌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重要的院内感染菌,发生率高2.1.1耐药药物: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2.1.2敏感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福普丁/奎奴普丁及达托霉素等新药;其他实际敏感药物2.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易传递,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2.3.1产生该酶的主要细菌为: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属2.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2.4.1可选药物:实际敏感的非β-内酰胺类药物: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等新药2.4.2积极培养、合理用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应对产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切实可行的措施2.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2.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2.7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二、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1、感染源:①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②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③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④污染的环境、设备;⑤工作人员的手等等2、易感人群:①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②婴幼儿及老年人;③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④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⑤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⑥住院时间长者;⑦手术时间长者;⑧营养不良者3、多重耐药菌感染人群的特点:①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手术时间长;②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与婴幼儿和老年人抵抗力低有关;③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基础疾病有关: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恶性肿瘤、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类患者;④多重耐药菌感染多数与性别无关三、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1、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 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 有一种)不敏感。也就是只对1~2类抗菌药 物敏感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 所有药物菌不敏感。
Company Logo
二、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
Company Logo
❖2011年欧洲疾病控制中心(ECDC) 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起制 定了关于多重耐药、泛耐药和全耐药 的专家共识,对多重耐药、泛耐药和 全耐药作出了更为清晰的界定。
Company Logo
❖多重耐药(MDR):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 药物(每类中至少有一种)的获得性(而 非天然的)不敏感(中介或耐药)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 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Company Logo
❖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 者,多重耐药菌患者安排在最后。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 ❖做好标准预防,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
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 流液、分泌物、痰液时戴手套,可能污染 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科细菌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常见
多重耐药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Company Logo
三、多重耐药菌疾病谱
多重耐药 常见感染类型 菌
易感人群
MRSA
皮肤软组织感 染
免疫受限者、 静脉吸毒者、 糖尿病患者、 留置有导管者
VRE
心内膜炎、败 免疫受限者、 血症、尿路感 留置有导管者 染、伤口感染、 腹腔感染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获知方法: 血培养 痰培养 各种导管、伤口培养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第5页
• 血培养:新鲜离体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 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
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
进行判别,从而确定病原菌一个人工培 养法
• 临床诊疗败血症主要方法 • 阳性结果对明确诊疗、对症治疗有极高
应用价值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第11页
• 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VISA/VRSA)
兼有MRSA特点,而且对糖肽类抗 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
但对新药利奈唑烷,喹奴普汀/达福 普汀敏感。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第12页
当前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控制 ; 多采取联合治疗办法。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第13页
预防抗菌药品耐药12项办法: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输 11 隔离患者 10 及时停用抗菌药品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6 教授会诊 5 应用当地资料 4 控制抗菌药品应用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2 拔除导管 1 接种疫苗
预防传输 合理应用抗菌药品
有效诊疗和治疗 预防感染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第32页
微生物试验室每六个月最少向全院公布 一次临床常见分离菌株药敏情况,包含 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或发病趋势。
临床医生基本知晓常见多重耐药菌如 MRSA、VRE、CR-AB大致检出率和耐 药率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第33页
二、加强抗菌药品合理应用,以降低多 重耐药菌诱导产生
严格执行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基本标准,正确、 合理地实施抗菌药品给药方案;
多重耐药菌专题知识

多重耐药菌必须掌握知识 2

多重耐药菌必须掌握知识 2

一、1.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常见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VRSA);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泛耐药不动杆菌(PDR-AB);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XTB)等。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1. 加强手卫生。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或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

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

5.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6. 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检测与结果解释
一多重耐药菌定义
1多重耐药细菌: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每类中一种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泛耐药细菌:细菌对大多抗菌药物不敏感,只有一两种药敏感,临床很少药可选用的细菌。

3全耐药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
VRE 耐万古酶素肠球菌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二各类多重耐药菌知识简介
(一)MRS多重耐药葡萄球菌
1、葡萄球菌耐药机制
(1).MRS对甲氧西林等耐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称为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其耐药机制为葡萄球菌细胞内含有mecA基因,介导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致使与β-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减低所致。

(2).MSS相应不含有mecA基因的葡萄球菌因对甲氧西林等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称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2、检测方法(略)
3.结果解释
苯唑西林敏感:提示对青霉素酶稳定的青霉素(氯唑西林,双氯西林,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霉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苯唑西林耐药:提示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即使体外敏感,也不能报告敏感。

MRS对全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常常同时耐药,糖肽类抗菌药物仍为治疗MRSA、MRSE、MRCNS的最佳选择。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二)ESBLS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1耐药机制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1).灭活(水解)超广谱β-内酰胺药物
-通过TEM-1、TEM-2、SHV-1的突变产生
-ESBLs有很多种不同敏感谱的酶型(TE M≈150种;SHV≈100种;CTX-M≈50种)
(2.)不水解头霉素类
(3.)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如克拉维酸)
携带ESBL基因的质粒会同时携带多个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
产ESBL菌株导致的血流感染通常与高的死亡率相关
在医院和护理室的爆发流行-对感染控制很重要
2、检测方法(略)
3、ESBLs检测结果解释
一但产生ESBL,即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抑制剂复合类抗菌药物和头霉素类敏感。

β-内酰胺酶的分类:分4组第二组主要是由质粒介导的A类酶、常对酶抑制剂敏感,对不同的β-内酰胺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性。

其中2b类能水解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代头孢类,但对单环酰胺和三代头孢无影响,又称为广谱β-内酰胺酶。

2b类又分为2be、2br等类型,2be对第三代头孢及氨曲南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敏感,称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其它三组均由染色体编码,第1组是头孢菌素酶又称Ampc内酰胺酶(Ampc酶),对酶抑制剂、三代头孢及头霉素均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与四代头孢敏感;第3组是B类酶,又称金属β-内酰胺酶或碳青霉烯酶,一般而言,耐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至于能否灭活酶抑制剂,尚在研究中;第4组是耐酶抑制剂的青霉素酶,狭义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只指ESBLs,广义的是指还包括Ampc酶和金属酶。

(三)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1耐药机制
对万古霉素耐药:VRE的细胞壁肽糖前体末端的D-丙氨酸发生了改变,万古霉素不能与之结合,因此不能抑制VRE的细胞壁合成。

目前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基因有7种:VanA、VanB、VanC1、VanC2/C3、VanD、VanE、VanG.
对高浓度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修饰灭活。

2检测方法(略)
3肠球菌治疗原则
应根据感染部位、感染程度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用药。

多数肠球菌所致各系统感染宜首选氨苄西林或青霉素G。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糖肽类,对重症感染者需联合用药。

VRE感染的治疗:1.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磷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磷霉素,替考拉宁+环丙沙星,半合成的链阳霉素类,唑烷酮类,磷霉素、普那霉素和达托霉素。

2.对耐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HLAR的屎肠球菌,可选利奈唑胺或喹奴普叮/达福普叮。

3肠球菌总结
检测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对肠球菌感染(如心内膜炎)的联合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如耐药提示:与细胞壁活性药物无协同作用。

如氨苄西林、万古霉素、青霉素。

肠球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提示菌株对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也高水平耐药。

有动力的肠球菌,如铅黄肠球菌和鸡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有低水平的天然耐药,从感染控制角度来水不属于真的VRE。

(四)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1.定义MDR、XDR、PDR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性药物
MDR: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6类或6类以上(每类种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CR: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不敏感
2. 一些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活性提示:
1).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能增强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的活性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
酶抑制剂不能抑制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
2.)无活性
厄他培南(克倍宁)
替加环素
3.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
首选药物: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多尼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

以上的β-内酰胺类药物+妥布霉素或环丙沙星用于严重感染;对于尿路感染,单药常有效。

(五)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1.定义MDR、XDR、PDR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药物
MDR: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只有一二种药敏感。

PDR: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2.鲍氏不动杆菌通常为低毒性的革兰阴性水生菌群/可引起伤口、导管、血流感染/口腔常为定植菌/可以高度耐药并引起院内感染/对侵袭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3定植和感染相关的难题
59个病人不同部位分离出的菌株只有18个病人有明确的感染
4.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检测
例1:标本:痰,诊断:脑出血,革兰染色:大量口腔菌丛,培养:少量鲍曼不动杆菌、正常口腔菌丛
不进行药敏试验
例2:标本:痰,诊断:脑出血,革兰染色:大量口腔菌丛、少量阴性杆菌、少量白细胞,培养:中等量鲍曼不动杆菌、大量正常口腔菌丛
结合临床确定是否做药敏试验
5.鲍曼不动杆菌治疗
首选药物: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氟喹诺酮类+阿米卡星或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
次选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粘菌素
三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
1.临床滥用抗生素,筛选产生出多重耐药菌。

2.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多重耐药菌。

3.ICU病人、插管病人等易感染多重耐药菌。

3.有免疫缺陷、基础代谢疾病病人易感染多重耐药菌。

5由社区获得多重耐药菌的病人将多耐菌带入医院。

四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
1.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2.接触传播的隔离
1).隔离:尽量将病人安置于单间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面罩
2.)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3.)物品专用:如血压计、听诊器。

不能专用的,则清洁、消毒后再用于其他人4).医院环境的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