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药剂防治 ➢ 用呋喃丹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苗期害虫。 ➢ 对早播玉米,于出苗前和出苗后分别2次喷洒杀 虫剂,如抗蚜威,氧化乐果、吡虫啉等。
.
四、玉米茎腐病
.
症状
➢ 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 高峰。 ➢ 茎部症状:茎基节间缢缩,后期茎内部空松。严重时组 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茎 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三节,极 易倒折。
玉米病害
根茎部病害
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 茎腐病
全株性病害
各种病毒病
.
一、玉米大小斑病
(一)症状
1、玉米大斑病
2、玉米小斑病
.
❖ (1)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浸染叶鞘和苞叶, 还可危害果穗。
❖ 症状: 玉米大斑病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
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的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 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青灰色,最后变褐色枯死斑, 遇潮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 其防治
.
LOGO
目录
一、玉米大小斑病 二、玉米锈病 三、玉米粗缩病 四五、玉米茎腐病
.
目录
❖ 知识目标: 了解玉米主要病害的种类 理解常见玉米病害的识别要点 掌握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 能力目标: 能够应用玉米病害的发生规律,制定防治措施 能够正确的防治玉米病害
.
玉米病害
叶部病害
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 发展就受到抑制。 2、玉米小斑病
7~8月份的温度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在25℃以上,又遇 多雨多露则发病重。其他与玉米大斑病相似。
.
(五)防治方法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 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 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
侵入与发病:病菌自伤口或直接侵入根茎和根部,造成根茎 部腐烂。
.
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条件
品种抗病性:品种间对茎基腐病抗性差异显著,但同一品种 对腐霉菌和镰刀菌的抗性无显著差异,即抗腐霉菌的品种也 抗镰刀菌。
气象条件: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 久雨乍晴,气温回升快,青枯症状出现较多。夏玉米前期干 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
➢ 发病晚或轻的仅在雌穗以上叶片浓绿,顶部节间缩短, 基本不能抽雄穗。
.
(二)病原与传播
➢ 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 ➢ 粒体球形。 ➢ 寄主范围广, 除玉米外,还可侵染57种禾本科植物。 ➢ MDRV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
(三)发病条件
➢ 灰飞虱的数量。前作麦田病株多,灰飞虱数量大发病重。 ➢ 玉米播种期及栽培方式。播种早,玉米苗期赶上灰飞虱发生盛 期,发病重。一般春玉米发病重于夏玉米。夏玉米套种发病重于 纯作玉米。 ➢玉米靠近树林、蔬菜或耕作粗放、杂草丛生,一般发病都重, 主要是这些环境有利于灰飞虱的栖息活动。 ➢ 种植感病品种,发病重。
.
三、玉米粗缩病
.
(一)症 状
➢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
➢ 玉米5~6叶期表现症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 现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 呈细线条状;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 蜡状突起,又称脉突;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间 缩短,有的叶片僵直,宽而肥厚,重病株严重矮化,高 度仅有正常植株的1/2,多不能抽穗。
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 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 。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 ,25%必扑尔,以及世高、退菌特、百菌清等。
.
二、玉米锈病
至(今一已)报症道状的玉米锈病有3种,分别为玉米普通锈病、 玉米南方锈病和玉米热带锈病。我国目前只有普通锈病 和南方锈病两种。
.
耕作与栽培措施: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累积的病菌越多, 发病重;而生茬地菌量少,发病轻。一般平地发病轻,岗地 和洼地发病重。而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生 长弱的发病重。
(二)病原
.
(三)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
环,不存在越冬问题。 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
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 生的夏孢子作为再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 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 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发病,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
小斑病的病斑小,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两个叶脉 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褐色,数量多。
.
(二)病原及病害循环
1、玉米大斑病 (1凸、脐玉蠕米孢大属斑)病
2、玉米小斑病 (玉蜀2、黍玉平米脐小蠕斑孢病)
.
1、玉米大斑病
(温三度)2发0~病25条℃件、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
.
病害循环
初侵染:禾谷镰刀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腐霉菌以卵孢子 在病株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主要 侵染源。种子可携带串珠镰刀菌分生孢子。
传播与再侵染: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种子 带菌也是田间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借风雨、灌溉、 机械进行传播。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进行再侵染。
.
(四)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3)推广玉米种包衣技术 (4)药剂防治
重病区要在发病始期或夏秋玉米苗期开始喷药。可用25%粉 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5%连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倍液等进行喷雾,一般可间隔7-10 天连喷2-3次即可。若喷后24小时内遇雨,应当在雨停后补喷。
.
(四)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加强和改进栽培管理 ➢ 调整播期,适期播种,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 ➢ 避免与蔬菜、棉花等插花种植。 ➢对早播玉米发病重的,应尽快拔除改种,发病轻的地块 应结合间苗拔除病苗,并加大肥水,使苗生长健壮,增强 抗病性,减轻发病。 ➢改 套 种 为 纯 作 , 并 在 播 种 前 深 耕 灭 茬 , 彻 底 清 除 杂 草 (包括地头、地边),减少侵染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