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合集下载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凤纹的研究一、综述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装饰图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本文旨在通过对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象征意义以及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凤纹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的凤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

随着历史的推移,凤纹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中的重要元素。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凤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优雅的美感。

在唐宋时期,凤纹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陶瓷装饰的主流图案之一。

元明清时期,凤纹继续发展壮大,与其他图案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陶瓷装饰风格。

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首先凤作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人们常以凤为图腾,祈求神灵保佑国家安宁、家庭幸福。

其次凤作为皇室的象征,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

在封建时代,凤被视为皇帝的专属图案,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外凤还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高贵,因此在古代女性的服饰、饰品中也常常出现凤纹图案。

在现代陶瓷设计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装饰元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凤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陶瓷作品。

同时凤凰图案也被运用到建筑、家居等领域,为现代生活增添了一抹古典韵味。

凤纹在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使其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其装饰技艺也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凤纹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装饰图案,不仅在艺术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因此对凤纹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陶瓷的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以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凤纹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技艺特点和审美价值。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作者:魏意苹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2期摘要:魏晋南北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虽然政治局面与社会形势动荡不安,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获得了极为自由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当时人们逃离现实世界、追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以获得心灵的慰藉。

同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希腊文化的影响,都使得此时期的龙凤文化艺术发展深受侵染,形式语言焕然一新。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龙凤;纹样;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由于新老政权过度频繁的更迭,使社会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时间从魏至隋长达三百六十余年,大小王朝更替三十余个,社会经济十分萧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即使王公贵族的地位也是朝不保夕充满了变数。

正是这样的社会原因,致使人们的思想逃脱现实世界,寄心于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讲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再加上当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影响,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领域深受侵染。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龙凤艺术的发展在物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形式内容上却获得了新的表现语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凤纹,已经逐渐脱去了秦汉以前古拙淳朴的自然风貌,慢慢具有了更加符合人为艺术审美需求的风格特点,再清楚一点说,也就是龙凤纹样的造型参入了更多的人为主观因素,表现过程中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对其发挥了更多的依照作用,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凤纹样显得构图饱满匀称,节奏疏密有致,形态生动灵巧,极富艺术水准。

此时期的龙凤纹样虽然制作艺术水平上已十分先进,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战争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它的全面发展,所以龙凤纹样的题材仍然没有摆脱汉代纹样的影子,龙凤纹样多为单独应用,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开始更多的与祥云、莲花等吉祥物象结合共同组成画面,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龙凤文化已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龙凤纹样

龙凤纹样

前言龙凤纹样是中华民族纹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它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长、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

龙凤纹样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形语言和视觉符号之一。

而作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同铜火锅,在对其包装设计中,必然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也将符合世界人民的审美需求。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的研究。

把两种传统文化汇聚,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现。

从国内目前对龙凤纹样的研究现状来看,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民间传统龙凤纹样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现需要把其运用在铜火锅包装设计中。

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背景,将追寻传统龙凤纹样发展的轨迹来对此解读,为铜火锅包装设计提供思路和创新。

第1章课题研究价值龙与凤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宫廷艺术中的龙凤,是封建社会“帝德天威”的标志。

民俗、民间艺术中的龙凤石人类自我理解、自我力量的体现。

在中华民族慢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龙凤这两种“生物”从萌生到定型,留下了自己的历史足迹。

生物界并没有龙凤,但是如果把龙凤放在一个古老而又光辉的民族文化背景上来考察它们的存在又是无可置疑的,它们的形象也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

第1.1节选题背景传统龙凤纹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形式的再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载体。

1.1.1最早的龙凤纹样据考证文献,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纹”出土于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最早的“凤纹”出土于湖南高廟文化遗址,距今約7800年;最早的“龙凤纹”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领仰韶文化遗址,距今近7000年。

这几件珍贵文物足以说明:龙和凤都是起源于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而且差不多是同步的。

1.1.2龙凤纹样在包装中的应用现状今天,当我们走进各大商店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包装图案精美、耀眼,并有很多中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也很好的得到体现和应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艺术作品。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 汉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纹
秦汉纹样
• 汉锦乐字纹
秦汉纹样
汉-”长乐明光“锦
团花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 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一块织 锦护膊,青底白色赫然织 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 出东方利中国”,还有用 鲜艳的白、赤、黄、绿四 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 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 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 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大几何纹锦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大菱形纹样
纹样以菱形为外轮廓,内 饰小几何纹,这种组合形式与 结构接近于华南、西南少数民 族的土家锦、苗锦纹样。
春秋纹样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六边形纹样
春秋纹样
几何纹
多在织物、编结物、木雕、竹编等工艺 品中出现。商代已经能织出菱格纹,这 种造型与织造中经纬呈斜形相交而出菱 形造型有关。春秋战国的菱格纹更为复 杂,有大菱形套小菱形的,类似漆器中 的羽觞(shang),学界称“杯纹”。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Leabharlann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中,
数量最多的要数刺绣。这些色泽如
新的刺绣珍品都有着吉祥而极富诗
意的名称,著名的有“信期绣”、
“乘云绣”、“长寿绣”、“茱萸
绣”等等。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汉- “乘云绣”绢(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战国绮杯纹
以菱形组合成的耳杯纹的形式颇为多见,称之为 “杯纹”,寄寓丰收富裕,生活美好。几何纹可向 四周连续延伸,寓意长寿,故又称“长寿纹”。
秦汉纹样 • 西汉漆器草叶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散点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几何填燕纹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春秋战国的蟠螭纹和蟠虺纹打破了商 代以单独纹样或是适合纹样的存在方式, 以及周代以带状连续为主的纹样结构,而 是呈现出四方连续的方式发展。
春秋纹样
带状简化蟠龙纹
用于器物边沿装饰的简化龙 纹,多呈带状。一种是折线式,即 龙身作90度转折,龙首、龙尾作涡 线形;一种是曲线式,即龙身为曲 线形,龙首龙尾也作涡线形。以上 两式的结构都接近二方连续。
春秋纹样
春秋纹样
攻战纹 春秋战国,战事频仍,因
此,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上, 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类型的题材。
春秋纹样
攻战纹
春秋纹样
渔猎纹 渔猎纹包括:捕鱼和狩猎 两种活动。射不只是竞技, 它更是古代的一种礼仪, 为六艺之一,即礼、乐、 射、御、书、数,也是选 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渔猎是古代贵族生活中的 一种重要活动。“弋 射”——是用带绳子的箭 射空中的飞鸟,可以在射 中后引线将猎物收回,这 些在纹样中都有体现。
春秋纹样
背景: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
的时期,各诸侯间政治、经济、 文化等的频繁交流促进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丝绸产品已不 再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逐渐 普及到了民间。因此,织、绣、 染等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为 汉代大规模开通丝绸之路奠定 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春秋纹样
小几何纹锦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塔形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凤鸟几何条状纹
动物纹锦
春秋纹样• 战国绦田猎纹
绦是纬线起花的带状织物,用于服装的边饰,纹样呈二方连续。
春秋纹样 • 战国锦舞人动物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舞人动物纹
春秋纹样
龙飞凤舞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对龙对凤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张翅凤鸟纹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凤鸟花卉纹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纹样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纹样
) 云气纹·动物纹·植物文·文字纹
三国两晋南朝北时期(220年—589年) 忍冬纹、狮子纹、莲花纹、树纹、八
宝纹、飞天纹、鹿纹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
升时期,装饰纹样的图题材内容 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加丰富,装饰 包括劳动场景、贵族生活、乐舞 杂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自 然天象等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 人们对从天界到世俗的关注。装 饰形式从写实到写意抽象发展, 注重气势的描绘。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千 秋 万 岁 文 字


钱 币 上 的 文 字 纹
秦汉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工艺制 作技术明显提高,装饰图案因织 机的改进而更为丰富和多边,锦 的织造一般已用四、五套色织成。 漆器了除继承传统的彩绘、针刻、 浮雕、铜扣和银扣等工艺外,还 新创了“金扣器”与镶嵌工艺, 图案细如游丝,表现高超的技艺。 特别是漆器和丝绸上的云气纹, 形象多样而生动,布局紧密而均 匀,飞扬的气势体现了汉代图案 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神佛纹
龙凤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 描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 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 却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 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 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 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 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凤纹在青铜器上的流行, 是青铜器开始具有一些人 性的色彩,世俗的愿望开 始占据着宗教巫术的地盘。
汉代石刻构图中, 把上下左右和对角 线,结合构成一个 有多方位的空间
汉代 南京砖画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 名士(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的合 称。
邓县画像 砖
孝子故事
孝子图
古代纹饰在现代的应用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和战乱的时代, 这时的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是这时的社会 特征。

中国家具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家具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家具装饰纹样的演变1.夏商周时期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家具装饰纹样主要体现了原始社会对自然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以器物纹为主,例如鱼纹、龙纹、凤纹等。

这些纹样常常被运用到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古代器物中,展现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夏商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简单朴实,富有原始生活的气息,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的依赖和崇敬。

2.秦汉时期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中国家具装饰纹样开始呈现出了更丰富的艺术特色。

在这一时期,家具装饰纹样主要以龙凤、花鸟、人物等图案为主,这些图案多是古代宫廷文化的象征,寓意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忠诚。

秦汉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工艺和精湛技巧,各种精美的浮雕和鎏金工艺成为了当时家具装饰的主要表现形式。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装饰纹样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家具装饰纹样开始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图案和更加精致的工艺。

唐宋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主要表现为细密、柔美的线条及深刻的浅浮雕,多以自然界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为主。

这些图案多以意象化的手法呈现,寓意着家具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也开始注重对材质的运用,常常在家具表面进行绘画、雕刻等处理,使得家具的装饰更加立体化和丰富多彩。

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装饰纹样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家具装饰纹样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成为了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典范。

明清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以龙凤麒麟、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为主,这些图案多以传统文化的象征为主,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与此明清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还大量运用了贴金、漆彩等工艺,使得家具的装饰更加绚丽多彩,展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5.近现代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家具装饰纹样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

近现代时期的家具装饰纹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案和工艺,开始融合了西方艺术的元素,并加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纹样包括壁画、石刻、陶瓷、织物、建筑等多种表现形式。

这些装饰纹样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装饰纹样主要表现在器物和陶器上。

这些纹样包括:蝴蝶、鱼、犬、狮子等动物形象,以及波浪、云纹、龟甲等几何图形。

这些纹样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观察,以及他们的信仰和文化。

2. 汉代汉代的装饰纹样比先秦时期更加多样化。

这些纹样包括:龙形、凤形、瑞兽、云气、神兽、人物等。

这些纹样既展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变化。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变化。

装饰纹样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了毛笔画、水墨画、线描等多种形式。

4.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表现了当时中国的文化繁荣和艺术创造力。

装饰纹样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包括了:花鸟、山水、人物、寿老、莲花等。

5.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装饰纹样更加精细和华丽。

特别是明清时期,装饰纹样在建筑、家具、织物、陶瓷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这些纹样包括了:龙凤、祥云、花鸟、山水、人物等。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化。

这些纹样代表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度成就,也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演变。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纹样的发展与传承

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纹样的发展与传承

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纹样的发展与传承作者:黄晟来源:《美与时代·上》2022年第04期摘要:关中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作为秦汉时期都城的所在地,出土了大量蕴含历史文化的文物。

文物所包含的纹样反应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文化与民众思想。

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纹样的发展与传承研究通过对关中地区出土的该时期的铜器、金银器、陶器、织物、漆器等重点文物纹样进行梳理,分析其生产工艺、装饰内容以及蕴含的意义,了解秦汉纹样的变化、特征以及社会对纹样的需求心理。

关键词:关中;秦汉;纹样;传承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用户视角下的咸阳地域文创产品设计研究”(19JK0815);2021年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骨干项目“基于意象转译的关中地区文创设计研究”(2021GG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中平原为渭河冲积平原,南依秦岭,北靠北山,西起陇右,东至崤函。

自古风调雨顺,农业发达,是我国第四大平原,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关中地区历史上的富足,使得这里诞生了周、秦、汉、唐等多个中国历史中的辉煌王朝,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1],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陕西省各文物收藏保管机构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

陕西这些文物包含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军事、民俗、饮食等内容,是中华辉煌历史文化的延续。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在其不同造型的基础上,依靠不同纹饰来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文化。

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延续,需要借助历史文物中的纹饰进行演绎。

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然而秦灭六国之后,由于统治经验的不足,滥用民力,在秦二世期间,秦朝就因各地方起义而灭亡。

秦朝灭亡后,西汉王朝建立,延续继承了秦朝大部分的制度,被誉为“汉承秦制”。

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整合、社会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

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

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

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龙凤图案形成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鱼鸟时期。

这是龙凤的萌生时期, 也可以说是原始图腾时期; 二是变形时期。

以商周青铜器上的龙凤为代表,此时龙凤形象已脱开萌生时期, 鱼( 蛇) 鸟的象生状态经过综合变化, 有了新的形象特征, 既具象又抽象。

根据龙纹的形状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等三是水云时期。

战国以后的龙凤形象更加抽象, 且常与水在一起, 动感很强, 龙凤的体躯就像伸卷的流云, 秦汉以后, 龙纹上逐渐加上了肢爪、鳞甲, 又常与云纹结合; 四是定型时期。

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龙凤形象, 是从唐代定型沿袭下来的。

从明代开始, 龙的图形和分类都更为精致, 也更为固定; 龙形包括牛头、蛇尾、鹿角、虾眼、狮鼻、驴嘴、猫耳、鹰爪、鱼尾; 类别上又根据姿势的不同分出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

凤案的变化趋势与龙案一致, 早期的凤形近似于雉,从明代开始正式绘成类似于孔雀的形象。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是古代人在多种动物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的产物, 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 龙渐渐成了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这种复合结构, 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 万能之神。

龙纹, 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 约在商代。

在中国古纹样装饰中,龙纹被大量装饰在玉石、牙骨、陶瓷、织绣和服饰等许多方面,尤其在宫廷艺术中更是充满了龙的装饰。

原始的龙仅为造福万物的神兽, 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祥瑞意义相关; 进入封建社会后, 龙就成为帝王权力的象征, 代表着帝德天威; 在民间, 龙既是神灵祥瑞, 又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龙历来即代表一种权威或势力,中古以来的传说附会,更加强了它这一点。

汉唐以来,由于方士和尚附会造作,龙的原始神性虽日减,新加的神性却日增。

封王封侯,割据水府,称孤道寡,龙在封建社会制度上,因之占有一个特别地位。

封建结束,龙在历史上的尊严地位,也一下丧失无余。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精品文档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精品文档
经典纹样
中国纹样之二
春秋战国时代的纹样
公元前770~前221年
小几何纹 大几何纹
几何纹 战国染织纹样
杯纹 散点几何纹
人物纹
动物纹样
龙飞凤舞的战国刺绣纹样 动物纹织锦
狩猎纹
春秋战国的织和绣工艺技术相差较大。 精湛绣片采用不同手法表现浪漫主义。 丝织上主要采用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春秋纹样
春秋战国工艺美术特点相似,依然以青铜器为主, 漆器作为新兴工艺品种也发展起来,此外,还有陶 瓷、丝织、木器、竹编等,以南方的楚国最有特色。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中,
数量最多的要数刺绣。这些色泽如
新的刺绣珍品都有着吉祥而极富诗
意的名称,著名的有“信期绣”、
“乘云绣”、“长寿绣”、“茱萸
绣”等等。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汉- “乘云绣”绢(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战国的蟠螭纹和蟠虺纹打破了商 代以单独纹样或是适合纹样的存在方式, 以及周代以带状连续为主的纹样结构,而 是呈现出四方连续的方式发展。
春秋纹样
带状简化蟠龙纹
用于器物边沿装饰的简化龙 纹,多呈带状。一种是折线式,即 龙身作90度转折,龙首、龙尾作涡 线形;一种是曲线式,即龙身为曲 线形,龙首龙尾也作涡线形。以上 两式的结构都接近二方连续。
黄绢长寿绣 汉 湖南长沙出土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汉代长寿绣纹样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汉代的刺绣纹样
• 汉代的刺绣技艺高超,用锁针满地绣 出转折复杂、组合自由的变形云纹和 花叶纹,配以绛红、朱红、土红、土 黄、豆绿、蓝等色彩,形成了庄严而 富丽的艺术效果。

图释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纹饰

图释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纹饰

图释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纹饰展开全文秦代玉器出土并不太多,目前所见精品亦少,主要由玉璜、剑饰、龙佩、环、带钩等。

两汉是目前发现玉器最多的时代,其玉器丰富多彩,不仅品类繁多,而且工艺精湛。

两汉玉器的纹饰与造型艺术,有着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纹饰与造型被后世仿效至今。

如螭纹、龙纹、凤纹、熊纹、虎纹、鸟纹等,不仅有着结实的肌肉,矫健的身躯,而且其身体的扭曲游动感,是后世玉雕所无法比拟的。

白玉青龙朱雀栩紫轩藏魏晋南北朝玉器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各朝代,有着约360余年的历史,此期由于朝代频繁更迭,战事不断,政治分裂,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玉器制作从两汉的高峰跌落下来,出现了数量少,品种少,工艺简单的低潮现象。

此期纹饰明显简约,素面玉器增多,虽也有龙纹、螭纹、云纹、谷纹等纹饰,但已不似两汉时生动有力,高浮雕器物减少,多平面片状素面器,玉器抛光亦较为粗糙,白玉少见,多为青玉、青白玉,滑石器增多,以补玉料之不足。

白玉螭纹佩栩紫轩藏谷纹战国至汉代玉器装饰纹样。

形似谷粒,饱满凸出,抚之有扎手感。

制作时先以管钻钻出圆形外形,再打蒲格,再以小坨具修成谷粒形象。

南越王墓曾出土未完成的玉壁,上面还保留了这种纹饰的制作工艺,所见谷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阴线勾勒谷粒轮廓;一种砣成谷粒漩涡状,无阴线装饰。

后一种谷粒自然饱满,制作难度更大,立体感更强,常见于玉壁、玉璜、玉管、龙佩等玉器上。

涡纹战国至汉代玉器装饰纹样。

形似谷纹,但谷粒顶端平缓,无扎手之感,似水涡状,故称涡纹。

制法与谷纹相似,但起凸平缓,有时将顶面磨平,并以阴线勾勒轮廓,有时各纹饰间的阴线相连,常见于玉璧、玉环、玉璜等丧葬用玉及装饰用玉上。

蒲纹战国至汉代玉器装饰纹样。

系仿古人所铺席子的纹饰,以细砣碾制成三组平行交叉线,将纹饰分成一个个小六边形,使中心自然拱起,呈六边形,顶部平,一般不凸出器表。

六边形与六边形间有近似等腰的三角形,常见于玉壁,玉环等器物上。

龙凤纹样知识点总结

龙凤纹样知识点总结

龙凤纹样知识点总结龙凤纹样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它通常被用于绘画、雕刻、刺绣等艺术形式中。

龙凤纹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吉祥富贵的追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龙凤纹样的起源、特点和应用等知识点。

一、起源龙凤纹样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在汉朝时期。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文化和艺术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朝时期,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凤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因此龙凤纹样被广泛应用于皇宫、寺庙和贵族家庭等地方。

二、特点1.寓意丰富:龙凤纹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幸福和美好生活。

龙象征着力量和神圣,凤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龙凤相互交织,寓意着男女平等和夫妻和谐。

2.纹样独特:龙凤纹样的构图独特,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龙的身体蜿蜒曲折,寓意着生命的无限延续;凤的羽毛细腻华丽,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3.色彩丰富:龙凤纹样的色彩通常鲜艳多彩,以红、黄、蓝等明亮的颜色为主。

这些色彩代表着喜庆和繁荣,为龙凤纹样增添了活力和魅力。

三、应用龙凤纹样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被广泛应用,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绘画:龙凤纹样常常被绘制在屏风、绢画和壁画等艺术作品中。

这些作品常常用于装饰宫殿、庙宇和贵族家庭的内部空间。

2.刺绣:龙凤纹样在中国传统刺绣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刺绣作品通常使用丝线和金线,精细地绣制出龙凤的形象,展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和细腻情感。

3.雕刻:龙凤纹样常常被雕刻在木制家具、玉器和石雕等艺术品上。

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展现了中国传统雕刻工艺的精湛技艺。

4.建筑装饰:龙凤纹样常常被应用于古建筑的装饰中。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中,我们可以看到龙凤纹样出现在门楣、栏杆和瓦片等位置。

总结:龙凤纹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元素,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吉祥富贵的追求。

它的独特构图、丰富色彩和寓意丰富使得它在中国传统绘画、刺绣和雕刻等艺术形式中得到广泛应用。

龙凤纹样发展历程简述

龙凤纹样发展历程简述

龙凤纹样发展历程简述龙凤纹样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非常重要的纹样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装饰。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在唐代,龙凤纹样最初出现在宫殿建筑中,作为帝王的象征,具有祥瑞吉庆的意义。

唐代的龙凤纹样作为一种吉祥装饰,主要表现为龙和凤的形象,具有很高的技艺水平和装饰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的龙凤纹样逐渐丰富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宫殿建筑中,而是出现在更广泛的建筑和装饰中。

宋代的龙凤纹样不仅保留了唐代的基本形态,还加入了更多的图案和元素,展现出更加细腻和精美的特点。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蒙古族在龙凤纹样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元代的龙凤纹样在保留了宋代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蒙古族纹样和元素,展现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王朝,对龙凤纹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的龙凤纹样在保留了元代的特点基础上,更加注重纹饰的美观和装饰效果。

明代的龙凤纹样不仅在建筑装饰中广泛应用,还出现在绘画、雕刻和服装等领域。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的朝代,对龙凤纹样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清代的龙凤纹样在保留了明代的基础上,更加精致和华丽。

清代的龙凤纹样具有浓厚的宫廷风格,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龙凤纹样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非常重要的纹样之一。

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经历了不同朝代的演变和发展,逐渐丰富多样化,并与蒙古族、元代和明代等其他族群和时代的文化风格融合。

龙凤纹样以其独特的形象和含义,以及精美的装饰效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雕刻和服装等领域。

浅析龙凤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析龙凤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析龙凤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者:乔冬倩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7期摘要:自古以来龙凤图形就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其中龙和凤结合辉映是极富中国色彩,不仅是中国人寄托精神信仰的符号载体,也是表达审美意识的图式语言,还有龙凤图形具有民族图腾崇拜、权力地位象征、喜庆吉祥寓意、爱情婚姻祝福。

龙凤图案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民间艺术家不断丰富变化龙凤图案样式,并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为中国本土化设计素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龙凤图案;艺术表现1 龙凤图案基础风格的演进龙凤图案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装饰纹样,在青铜器、瓷器、帛画、玉器、刺绣等各类工艺品或者是在古建筑、民间艺术等方面影响深远。

本文通过龙凤图案中对线条和图形运用风格人于,力求从中详细的阐述其发展历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1l商周龙凤:简拙粗犷,威严庄重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画的纹饰,最初出现的都是抽象的简拙的几何纹,其中线条是组要的构成元素,由各式各样的曲线以及三角纹组成简单的图形等。

而新石器时代陶器中的几何纹样,是通过对真实的动物形象观察,抓住动物主要的特征和某种理念、意向结合起来展现,从而产牛出带有某种原始巫术的图腾含义的几何纹样,但是在这个时期龙凤图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从商朝开始,龙凤图案逐渐开始定型。

分别经历了夔龙期和玄鸟期。

商州时期的龙凤图形造型较朴素简洁的,线条勾勒简单稚拙,一般龙的形象作环曲状,头部和尾部有时候相接,身上刻有简单鳞纹。

商龙威严、庄重、拙朴而粗犷,充满了原始的韵味,商周风华美且威猛,刚丁柔两种气质并存。

最具代表性的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圆雕玉龙,其中龙形图案就是极具立体感和牛动感,是这一时期龙形图案的艺术精品。

随着时代变迁,周龙活泼轻逸,曲线流转,牛机勃勃。

商周龙图形变化严格对应青铜器,在龙头、龙尾多变化,求突破。

整体上取侧面对称排列或者均衡处理,搭配纹饰上多以雷纹为主,使得整个画面效果层次丰富,主题突出,更加具有装饰性。

龙凤纹样发展历程简述

龙凤纹样发展历程简述

龙凤纹样发展历程简述
龙凤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纹样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以及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观察和描绘。

龙凤分别象征着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力与尊贵,因此在宫廷、寺庙、古建筑等场所中广泛应用。

龙凤纹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龙凤图腾。

最早期的龙凤图腾发展于商代,其形象较为朴素,主要描绘了龙和凤的基本形状,没有过多的细节和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凤图腾逐渐演变,表现出更加生动、细致的特点。

在周代,龙凤的形象逐渐丰满,栩栩如生,各种脊鳞、羽翎的纹样也开始出现。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龙凤纹样逐渐从图腾符号发展成为装饰艺术,广泛应用于建筑、金银器、织物、服饰等领域。

汉代以后,龙凤的形象进一步丰富,细致了,流行于玉器、陶瓷等艺术品上,成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

到了唐代,龙凤纹样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了当时宫廷建筑、雕塑和绘画的主题之一。

龙凤纹样在唐代的艺术中,呈现出了更加离奇、飘逸的姿态,画面上的龙凤更加绚丽多彩、富有动感。

这一时期的龙凤纹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龙凤纹样成为了宫廷建筑装饰的代表之一。

在这个时期,龙凤纹样的图案更加繁复、丰富,细节更加精细。

无论是宫廷建筑的屋檐、门楼,还是服饰的绣品、首饰,都可以看到龙凤纹样的影子。

龙凤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图案,更是中国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的体现。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说明方法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说明方法

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说明方法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说明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极大地贡献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而艺术的传承又为后世留下了可鉴赏的历史遗迹。

中国古代艺术不仅表现出华丽的结构,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前三宫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诠释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具雕刻石头、生产粘土烧器,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艺术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技术进步,随着青铜文化发展,青铜器已经成为当时贵族社会的象征,对于雕刻技艺也有许多追求,故而,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得以开端。

再追溯至春秋时期,像青铜葫芦、腰带环等青铜器的造型已经较为成熟。

此时,开始出现了以龙为主的图案,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神圣之气。

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中国文化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雕塑等艺术形式也有新一轮的革新,以龙为主的图案也衍生出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变化,比如华丽的纹饰,精美的几何图案,精致的缠枝图案等,使中国古代艺术更加精致多姿。

随着秦朝的统一,中国文化又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以龙为主的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古代艺术更加注重开放、宽容,此时,凤凰也开始在图案中逐渐增加,代表着古代艺术新的开始。

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艺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得益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古代艺术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凤凰在后三宫的图案中上游发展,但龙图案极其精致,极富寓意,仍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根源,包容了后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以龙为主的图案出现在前三宫,而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清晰说明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从原始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经历了青铜文化、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统一等等,以龙为主在前三宫,凤凰在后三宫逐渐增加,但两者皆是中国古代艺术早期的基础,揭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变化的完整进程。

浅析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浅析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浅析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魏意苹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城市》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文化艺术领域获得了极大地繁荣,尤其是在龙凤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方面更是令世人瞩目及赞叹.在这一时期,龙凤纹样无论是从造型的变化或是应用范围的扩展上都拥有了新的突破,另外,龙凤图腾的阴阳角色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换,这些现象都充分反映了此时期龙凤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及走向,体现出其自由奔放和蓬勃向上的气势之美.
【总页数】1页(P91)
【作者】魏意苹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J], 魏意苹
2.浅析秦汉时期雕塑的艺术风格 [J], 杨飞飞
3.浅析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艺术 [J], 齐伟民;毛兰芳
4.浅析龙凤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J], 乔冬倩
5.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艺术浅析 [J], 邱峰;刘微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摘要: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文化艺术领域获得了极大地繁荣,尤其是在龙凤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方面更是令世人瞩目及赞叹。

在这一时期,龙凤纹样无论是从造型的变化或是应用范围的扩展上都拥有了新的突破,另外,龙凤图腾的阴阳角色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换,这些现象都充分反映了此时期龙凤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及走向,体现出其自由奔放和蓬勃向上的气势之美。

关键词:秦汉;龙凤;纹样;发展
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长达五百余年之久的春秋战国战乱时代,汉朝的长期稳定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秦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极为短暂,但较其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来说,社会仍然获得了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宗教、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就,龙凤艺术在其创新与应用上也具有了新的突破。

秦汉以前的龙凤纹样虽然样式繁多,工艺水平也极其精湛,但其使用的范围较为局限,一般主要使用在玉器、青铜器、漆器及其他生活器物之上。

而到了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被广泛运用到了建筑上面,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为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其成就主要体现在砖刻、石雕和瓦当之上。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秦始皇
陵兵马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秦代的砖瓦艺术也久负盛名。

秦代砖瓦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工艺精致,艺术感极强。

空心砖作为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巨形建筑材料,主要是用来铺踏步的,上面大多为回纹、菱形纹等几何图案,动物图案,以及历史或神话故事,画像图案以龙凤为主。

秦代“空心龙纹砖”上的图案主要采用模印,砖的正面、上侧和右侧均有图案,画面满幅充实,不留空白,正面与上侧塑以二龙壁纹,上下两边各塑有凤鸟、灵芝,右侧塑以走龙一条。

龙凤造型整体看来庄严神秘、朴实厚重、雄浑大度。

龙纹形象不但继承了商代铜器纹饰雕刻刀法简练、利落,风格古朴遒劲的传统,而且展现出了秦汉龙纹特有的气质。

龙的含义已开始由象征自然界的神权向着象征帝王的君权发生转变。

龙纹的身躯蜿蜒卷曲,似蟒而有鳍,配以蕉叶纹,龙首为兽形,圆眼尖耳,有须似虎,四肢较小并配以圆珠纹,足有三爪,尖利似兽,充分体现了秦代的社会力量和艺术风貌。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其作为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具有保护木制屋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样式一般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中国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至汉代极为鼎盛,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得到完美统一的产物,在古代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

秦汉时期建筑上除了精美的龙纹装饰艺术外,凤纹装饰艺术也很华美,内容也极其丰富,凤纹空心砖与凤纹瓦当便是其中最为出色
的代表。

空心砖上的凤纹继承了战国凤鸟的造型,凤身装饰各样条纹或圆珠纹,全身羽毛华丽多变,头和胸部花纹清晰可见,凤冠和颈部修长,口中含有宝珠,眼睛圆而有神,显得神采奕奕。

瓦当中的凤纹形象就较为特殊,为了使图案适合于圆形的布局之中,凤鸟造型需要高度的概括和提炼。

凤鸟造型一般呈单相,形体单纯,长颈修尾,提脚探爪,双翼张举,凤首和长尾弯曲向上,相互辉映,使整个作品显得简洁疏朗,古拙雅致。

秦汉凤纹的特征可从现今出土的众多秦代夔凤纹瓦当和汉代凤纹瓦当中得到很好的佐证。

秦汉时期,龙凤纹样被大量地运用到了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砖和画像石上,这也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与建筑上的龙凤纹样一起代表了秦汉时期龙凤纹样的基本特色。

画像砖与画像石是独具特色的秦汉绘画遗产,一般常用在墓穴之中。

画像砖在秦代就已经兴起,至东汉而达到鼎盛时期,其对龙凤题材的表现在秦代就已非常普遍,龙凤纹样大型空心砖就是很好的证明。

画像石的发现却相对较晚,在汉代以前尚未发现,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亦不多见。

迄今发现最早的画像石是西汉昭帝元凤年间(公元前80 ~公元前74)的沂水鲍宅山凤凰画像石,画像石对龙凤题材的表现可见一斑。

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龙车行空图”和河南董庄、英庄等地出图的东汉龙纹画像石可以极好地证明,秦汉时期的画像砖与画像石是当时对龙凤题材表现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秦汉时期的龙凤文化艺术中,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变化,那就是龙凤图腾阴阳角色的转换,这一转换彻底改变了龙凤图腾在中国
劳动人民意识中的对应关系,使龙凤纹样的适用范围得到了基本定型。

秦汉以前,龙凤的先后关系并未明确,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龙凤形象更多的是以平等互爱的方式出现。

龙因喜水,其取材对象多为水物、水兽和水象,故在早期基本上是属阴的。

而凤则相反,由于凤的喜火、向阳等特性,凤大都以阳物的面貌出现。

大约秦汉以后,龙和凤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变化,龙图腾寓意随着先秦几千年演化,至秦汉时期具有了更加让人敬畏的特征,其表现出来的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神性无不与君主帝王的气概相照应,再加上帝王一向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而龙恰好也有“通天”之神性,因此龙便被帝王们所看重,成为了帝王的象征。

如秦始皇就被称作“祖龙”,后来帝王们为了更加突出自己的地位又吸取凤身上本有的雄健阳性之美,并将之据为己有,使龙也具备了矫健的翅膀和尖利的鹰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应龙”和“飞龙”。

从此,作为帝王象征的龙便以阳性的身份、至高无上的形象延续下来,为帝王之家所专用。

与之相反,凤由于自身华丽的外表与历史的需要逐渐与女性的特征相吻合,最终以阴性的身份成为了帝后妃嫔们的象征,后来在民间也广为传用。

在这种情况下,凤凰也就雌雄不分,整个地被“雌”化了。

龙凤的地位虽然至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汉以后的文物上也出现了龙凤纹样在位置、形状大小上龙强凤弱的形象,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龙凤永远都是形影不离、互为依存的,这在我们的各种龙凤纹样艺术品中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崇
尚阴阳自然调和的审美观念,这种永不分离的对应与结合关系,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蔡易安.中国龙凤艺术研究.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
[2]杨静荣,刘志雄.龙之源.北京:中国书店.2008
[3]徐华铛.中国凤凰造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徐华铛.中国龙凤艺术.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庞进.中国凤文化.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
[6]郑军.中国装饰艺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