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a7db5ecc22bcd127ff0c1b.png)
医患沟通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一、医患关系1.关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叙述有误的是:D2.大多数慢性疾患、心理疾患的医患关系模式为:C3.以下属于医生特殊干涉权的是:D4.以下属于医生道德义务的是:C5.患者有权自主选择到任何一家合法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是属于患者的:B二、医患沟通的理论基础1.当一个人真正确诊患某病时,尤其是肿瘤、癌症等预后不良的疾病,第一反应是:A2.目前我国医生的职业特点是:B3.医学服务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服务对象的伤害是属于:B4.医患法律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是D:5.强制医疗关系是指:C三、沟通参与者1.医患沟通的参与者是:C2.广义的医患关系是属于:A3.医患沟通的主动方为:A4.给予反馈有误的是:C5.聆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D四、沟通的时机1.以下一般属于患者的心态的是:C2.一般来说,医患沟通最为重要的时机是:A3.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应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B4.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B5.下列关于医务人员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的注意事项有误的是:A五、沟通的内容1.对患者造成无意伤害的主要原因是:D2.医患沟通的医学标准化内容(SBAR)中的B包括:B3.以下不属于医患沟通程式内容的是:D4.以下不宜进行集体沟通的是:C5.以下关于非医学沟通的叙述有误的是:C六:沟通的方法1.口头语言沟通的优点为C2.以下关于书面语言沟通的说法有误的是D3.书面语言沟通的优点不包括D4.非语言沟通的首要功能是A5.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是:B2.医院病室冬季适宜的温度一般为:C3.医院病室适宜的相对湿度为:C4.医院环境的优化目标的第一需要是:B5.关于医院环境的叙述有误的是:C八:内容性技巧1.“三T”原则的内容不包括:C2.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的沟通方法为:B3.床旁首次沟通,护士在患者入院()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C4.我国每年约有()个新发癌病例:C5.从患者获取时,应留意:D九:.行为性技巧1.沟通的四大媒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A2.倾听的层次中最高的是:D3、共情的三部曲不包括:C4、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高的是:D5.面临死亡患者最初的心理特征是:B十:语言性技巧1.封闭式问题的目的为:D2.开放式问题适用于:B3.以下关于指导的技巧有误的是:A4.以下关于称谓的叙述有误的是:B5.以下应避免使用的是:C、十一:医患纠纷的成因1.以下属于非医源性医患纠纷的是:D2.()是指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故意或过失而对就医患者造成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损害结果:B3.以下关于医患纠纷特点叙述有误的是:D4.以下关于医患关系现状叙述有误的是:B5.以下关于形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有误的是:D十二:医患纠纷的防范1.以下属于医患纠纷防范旧观念的是A2.明天的医生”的核心是:D3.医学人文的核心中,一个中心是指:B4.三维立体告知包括:D5.可能阻止医疗事故走向官司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A妇产医院医患沟通试题答案一、填空(每题10分,共30分)1、加强医患沟通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与医患沟通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与医患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c7290d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a.png)
一 般 心 理 问 题
严 重 心 理 问 题
不健康
神 经
神 经
重性精神病
人 格
症 性
症
精 心应生癔 神 境激理症
障 碍
问 题
分 障相心 裂 碍关理
症 障障
碍碍
常形心理冲突 变形心理冲突
有自知力,主动求助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可召集 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 治疗及预防知识。这种沟通,不但节约时间,还可促进患 者间的相互理解,使患者成为义务宣传员,减少医务人员 的工作压力。 书面沟通:为了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医院实行了书 面沟通,把一些常规问题印到书面上,便于患者家属翻阅。 例如,新生儿病区因无人陪伴,家属完全不了解病儿的治 疗、生活情况,除有限的探视外,医务人员还将宝宝在病 区一天的喂养、洗换、护理、治疗等共性情况以及出院随 访,喂养护理知识等编成小手册,发给每位入院婴儿的家 属,达到沟通的目的。 协调统一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疾病的解释拿不准 时,先请示上级医师,然后按照统一的意见进行沟通;对 诊断尚不明确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护人员要进行 内部讨论,统一认识后再由上级医师与家属沟通。
(三)医患沟通原则
1.换位原则,共情的内涵。 医院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应该尽量站在患者
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2.真诚原则,“真诚”的内涵。 3.详尽原则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要把医疗行为的
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医疗措施的局限性、疾病转归 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等等,详细地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告 知的内容要尽量详尽,把可能告知的内容都要详细告知给 患者及其家属。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精选6篇)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b0cb3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e.png)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精选6篇)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篇1l 注意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病人, 随时随地注意察言观色, 通过和病人的谈话, 根据病人的不同反映, 准确判断病人需要什么, 想干什么, 有什么要求, 有什么顾虑,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心理状态, 以利疾病的痊愈。
2 尊重病人、平等待人医护人员在实施治疗方案时, 无论病人的年龄、性别、长相、收入、职业、城里人、乡下人, 也无论患什么疾病, 经济状况, 社会地位如何, 都要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 尊重病人, 特别是在对同一病房的病人查房和治疗时,不经意的一句话, 一个举动都可能导致病人的心理变化, 而影响其治疗效果。
3 善于运用通俗易懂、保护性的语言医护人员在与病人沟通时, 还要注意不能一味地使用医学专业语言, 以免病人听不懂或闹出笑话, 最好用普通话, 特殊情况下可用方言。
此外要注意使用护性语言, 以免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4 医护人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真诚的微笑, 信任的眼神、适当时的一个搀扶动作, 轻拍肩膀的鼓励等等, 这些看似小小的动作会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增进与病人的感情, 减少医患之间的误会, 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5 要善于倾听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 还要随时注意倾听病人的谈话, 而且要专注、耐心、有兴趣, 特别是对有心理疾病者, 注意地听他讲述自己的病痛和苦闷, 本身就是对他的安慰和鼓励, 更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和与病情有关的内容, 只有全面了解病情, 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篇21.批判性思维训练医生需具有悟性,包括反省、思索、推理等。
反省,其核心是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习惯。
现代医学是实践性学科,在不断发展中。
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风险大,医生的观点要不断更新。
需要质疑,才能提高。
沟通也需要不断学习。
虽然终日忙碌,但是需要静下心来,镇定思索。
通过批评性思维,对国内及国外医疗剧及医疗记录片中,医患沟通细节进行反思、挑错,探寻更适合的沟通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法。
医患沟通技巧(优秀4篇)
![医患沟通技巧(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048f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3.png)
医患沟通技巧(优秀4篇)医患关系向来是比较复杂的,医患有时经常闹出矛盾,医患之间又该如何沟通呢?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医患沟通技巧(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患沟通技巧篇一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已日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据报道约8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引起的,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技巧和手段匮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
事实证明,加强医患沟通是共同战胜疾病、促使病员康复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
笔者所在科室近年来重视加强医患沟通,一些医疗纠纷、医患矛盾因良好的沟通而被化解于萌芽状态。
1 医患沟通技巧运用1.1 沟通前充分准备沟通前医护人员要充分准备、做足功课,做到知病情、知人情。
知病情,包括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拟进行的治疗及手术方案、可能的风险及并发症、预后等等;知人情,包括要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家属成员、民族忌讳等大致情况。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为良好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讲究谈话艺术(1)多使用赞美语言。
在医患沟通中使用赞美之词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常使用一些鼓励、赞美的语言,如你很坚强、你很勇敢、很好等,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治疗依从性。
(2)委婉拒绝。
当面对其合理且可行的要求,应尽力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应讲求语言技巧,做好沟通解释,不轻易说不,因被拒绝会令人产生不快。
(3)使用通俗语言,少用专业术语。
患者不同的职业、经历及受教育程度,造成文化层次差异很大,特别是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山区、海岛的患者,有时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对医学术语知之甚少。
在与患者沟通时,语言要简明扼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便于患者理解和接受。
1.3 学会微笑,善于倾听微笑是世界语,是医患交往中的重要体态语,是医患关系的调和剂和催化剂。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心理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2474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4.png)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心理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够提高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应当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并且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有效沟通的技巧1. 倾听和关注医生应当倾听患者的言语和情感,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关切,不要轻视患者的感受。
在和患者对话时,医生要保持专注,不打断患者的发言,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病情和疑问。
2. 温和的语气和姿态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该选择温和的语气和姿态与患者进行交流。
不论患者的情绪是愤怒、紧张还是焦虑,医生都应该保持冷静,并用和善的语气进行沟通,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3.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医生在和患者交流时,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术语和疾病知识。
患者大多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只会增加患者的困惑和不安。
选择简单的语言,并且使用比喻和明喻来解释,并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图表和资料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4. 表达同理心和尊重医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同理心和尊重,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感受。
在和患者交谈中,表达出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在医生面前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5.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权利,鼓励他们参与医疗决策。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案,并向他们解释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让患者参与其中,共同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并建立更好的医患合作关系。
二、患者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常常感到焦虑和恐惧。
医生要能够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医生可以主动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解答他们的问题,减轻他们的不安情绪。
2. 不解和困惑患者对疾病的原因和治疗常常感到不解和困惑。
医生需要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同时,医生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思考和理解。
全国护理大专《医学心理学》自考第十一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全国护理大专《医学心理学》自考第十一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c0c858d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c.png)
第十一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人际沟通最重要的形式是A、目光沟通B、言语沟通C、姿势沟通D、非言语沟通2、对于多数慢性疾患的治疗,医患关系模式是A、“被动—合作”型B、“主动一被动”型C、“指导一合作”型D、“共同参与”型3、医患关系的核心是A、医生之间的关系B、病人之间的关系C、医生和患者的关系D、患者与医院的关系4、“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中,病人的作用是A、接受者B、服从的合作者C、支配者D、合作关系的参加者5、医患关系的核心是A、医生之间的关B、病人之间的关系C、医生和患者的关系D、患者与医院的关系6、“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模式中,病人的作用是A、接受者B、服从的合作者C、支配者D、合作关系的参加者7、患者的依从性,又被称为A、助医行为B、求医行为C、遵医行为D、敬医行为8、对于理疗期间的患者,一般适宜采用的医患关系模式是A、指导—合作型B、“共同参与”型C、接近—疏远型D、主动—被动型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A、群体利益保护原则B、功利原则C、情境控制原则D、交互原则10、下列选项中,在医患沟通中,属于开放式问题的是( )A、早饭吃了吗?B、昨晚休息的好吗?C、想下楼去散步吗?D、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11、下列选项中,属于人际沟通的基础和前提的是( )A.沟通技术B.沟通手段C.积极倾听D.正确的态度12、对于多数慢性疾患的治疗,应采取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A.“共同参与”型B.“主动—被动”型C.“指导—合作”型D.“被动—合作”型13、在医患沟通中,更真切有效的方式是( )A、非言语沟通方式B、言语沟通方式C、适当身体接触D、保持目光接触14、“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模式的原型是( )A、父母—儿童B、成人—成人C、父母—婴儿D、儿童—儿童15.下列沟通方式中,属于人际沟通最重要的形式是()A.目光沟通B.言语沟通C.姿势沟通D.非言语沟通16.“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模式中,医护人员的作用是()A.帮助病人自助B.要求病人自己想办法C.为病人做某事D.告诉病人做什么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1、医患交往1、(2次)简述人际关系的原则有哪些。
医(护)患沟通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技巧
![医(护)患沟通心理学基本理论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002bd7bba0d4a7303763a7f.png)
护患沟通的现实意义和法律要求根据人民法院、消费者协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调查统计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反映和有关报道,我们国家的医疗纠纷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医患矛盾也在不断恶化,分析医疗纠纷形成的原因,除去受我们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影响之外,医(护)患沟通不当是诱发纠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加强护患沟通的现实意义和法律要求1、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于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据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200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多达170万件,全国每一个工作日平均诉讼到法院的医疗纠纷案件为6000多件。
1999年,医疗纠纷在全国消费者投诉排行榜上位居第五,2001年,在每10个投诉案件中,就有6个为医疗纠纷。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如此众多的医疗纠纷?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统计:1999年,在所有医疗纠纷中,有50%以上都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和沟通不当诱发的。
2005年2月22日,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医院报》上,刊登了《卫生部首次发布国家级医院运行管理调查结果》,根据他们调查公布的数据看,按照医疗纠纷起因的排列顺序,位居第一的也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护)患沟通不足,由它引起的医疗纠纷约占所有医疗纠纷的84%。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如果我们的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我们国家的医疗纠纷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2、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护人员加强自我保护的需要。
最近几年,医疗纠纷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犯罪案件也正成倍上升。
2004年7月29日,《现代护理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让护理人员远离暴力》的文章。
文章指出:在医疗卫生行业非死亡性攻击受害者中,护士占第一位;在适合女性参与的职业中,护士可能受到的暴力比其他行业多三倍;沟通技巧不足是引发暴力冲突的第一诱因。
另据原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现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讲: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湖南省共发生医院陈尸事件179起,围攻医务人员568起,398名医务人员被打伤,32人致残。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5c303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0.png)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还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职业形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医患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谈谈医患沟通技巧的一些心理学原则。
医生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医生应该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语言和行为等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医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患者往往对医学术语不熟悉,如果医生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患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
因此,医生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能够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生应该尽可能地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
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绝望,这时医生应该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有人在关心自己。
医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患者在面对治疗方案时,往往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让患者感到自己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医患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也
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职业形象。
医生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以便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89ecb4c69eae009581bec9b.png)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思考题:1.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答:医学模式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四种医学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心-身关系认识的不同。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指导研究和教育等工作,成为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的里程碑。
新的医学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心(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
在人类的疾病过程中,身心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在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需要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伸向医学的桥梁,不仅成为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还向医务人员提供同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以便服务于维护健康、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医疗卫生工作。
2.阐述医患沟通过程?答:沟通的过程包括信息策划、信息编码、信息传输、信息解码、信息反馈和沟通干扰。
(1).信息策划:信息是沟通的基础,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有条理的信息是良好的沟通的开始。
信息策划就是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信息策划过程反映着信息发出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和信息量的多少。
信息策划包括:确定信息的范围、收集信息、信息评估、信息整理和分析。
1)确定信息范围:确定信息范围是信息策划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信息策划质量的关键一步。
确定信息范围的实质是确定信息策划的目的,对要获得的信息的性质、质量和内容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确定搜集信息的范围。
2)收集信息:搜集信息就是根据确定的信息范围,搜集符合要求的信息以备整理、分析。
3)信息评估:信息评估是指对信息数据的真伪、准确与否等方面进行的评估。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__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__](https://img.taocdn.com/s3/m/9cfd5f06e53a580217fcfe6d.png)
554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年11月第15卷第6期JClinPsychosomDis。
Nov2009,Voll5,No.6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王秀丽【关键词】医患关系;心理特点;沟通技巧;效果doi:10.3969/j.issn.1672—187X.2009.06.037.0554--01【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B医患关系是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医患交往为核心内容的一种以治疗疾病、维护健康为日的的人际关系。
实质是医务人员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保持健康的过程。
l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1.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疾病导致的内脏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可影响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
当患者置身于医疗这个特殊人际关系的环境时,注意力变得狭窄,情绪低落,甚至出现焦虑情绪。
大多数患者在就医时,心理常常处于弱势,情感处于低潮,运动明显减少,语占也黯然元色,极易产生沟通障碍。
1.2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患重病的患者,当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其对时间的感觉也会发生改变。
不是感到时J’日J过得很快,就是感到过得很慢,他们会陷入对往事的同忆巾。
疾病所引起的各种心理变化,都会成为回忆的诱发因素。
这些回忆有时日,以导致对未来的信心丧失,产生绝望心理等。
1.3情绪偏离常态。
由于疾病明显地破坏rTF常的生活节律,使患者的H常T作、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
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患者的内心世界。
加之对疾病症状的痛占体验,患者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均发生了根本改变。
2临床常见的不良医疗言行2.1面对患者谈论病情。
医疗单位的临床查房一般由科主任或々家带领一名或几名医生进行,而在临床查房期间往往不顾及患者的感受,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甚至采用很多令患者听不懂的医学术语,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或疑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康复。
2.2对患者的心理压力重视不够。
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
![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7ae4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b.png)
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医患沟通的技巧【优秀6篇】医患沟通的技巧篇一1、内心要充分尊重患者人生而平等,医护人员首先要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生命。
另外,也要尊重患者对疾病和诊疗的认识观点,即使这种认识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也不要强行要求患者去改变,而是要适当适时的进行引导、解释、建议,给患者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2、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患者是最了解自己病情的人,患者的倾诉是医生采集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病情信息采集是否全面准确也直接关乎着诊疗的效果。
一个不能耐心听取患者诉说的医生,是无法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的,其疗效很难说是会好的。
3、关注患者医疗费用开支医生除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外,还要十分关注患者可能承受的医疗费用开支,考虑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过度医疗”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徒增医疗资源耗费。
4、客观如实反映治疗效果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迄今还有许多疾病难以攻克,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生应向患者客观如实地反映当前的治疗现状,避免夸大自己的诊疗效果,所谓“神医”是不存在的。
5、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不少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困扰,心理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要多一些安慰、疏导,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必要时,多和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帮助。
6、应用通俗易懂语言医生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尽可能避免使用患者不懂的专业术语,讲解病情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篇二首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患沟通非常重要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
可使医患双方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活动,还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整个病史。
一文读懂医患沟通的心理学技巧,开启医患沟通新思路!
![一文读懂医患沟通的心理学技巧,开启医患沟通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b6e43a6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33.png)
一文读懂医患沟通的心理学技巧,开启医患沟通新思路!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度。
但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以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期望,医患沟通往往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掌握一些心理学技巧,对于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医患沟通并非单向的传递信息,而是双方的互动过程。
医务人员需要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尊重的氛围,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患者才会更愿意开放自己,分享自己的病情和感受,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这也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关键。
2.学会倾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沟通并非仅靠“说”,更重要的是“听”。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前提,医务人员需要用心去听患者的描述,不要打断他们的话语,也不要急于给出诊断和建议。
在倾听和了解到患者的真实需求后,会发现一些可能忽视的问题,这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3.保持耐心医患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医务人员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患者,有的患者可能情绪激动,有的患者可能沉默寡言,有的患者可能疑虑重重。
面对这些情况,医生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用平和的态度去应对,用专业的知识去解答,用真诚的心去安慰。
4.表达同理心同理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这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
1.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在医患沟通中,医务人员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言,以免让患者感到困惑和不安。
相反,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这样可以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建议,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
1.避免负面语言医护人员在于患者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负面语言,如指责、批评或威胁等,这些语言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ceedb2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7.png)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职业理念⏹也就是社会角色转换的建立,每个人都必须进入社会所要求的职业中去,这是每个人所具备生存的条件,我必须从事一份工作,而工作的要求是认真和完美,不管是否自己喜欢;同时你必须了解你所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及该职业要求所具备的条件。
当有了这种职业理念时,你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成就医学心理学认为患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而不当有了这种职业理念时,你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成就单纯是发生某系统、某组织或某细胞的疾病的自然人.⏹这就揭示了疾病诊治护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既医患关系问题。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第一节医患关系概述⏹什么是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
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健康为目的。
⏹医患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医生以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医患关系还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一切医疗过程和医患交往过程都要作用于患者,并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目的。
⏹一、重要意义⏹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所有的医疗工作都要通过医患关系来实现。
⏹良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的保证,否则,医生将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提供,如精确的病历资料来源、诊断治疗方案,医疗活动也必须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方能进行.⏹良好的医疗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减轻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减轻痛苦,使其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使医疗活动充满生气和人情味,医生可以得到患者充分的信任和更多的心理需要满足。
⏹在医患关系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状态下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1、有明确的目的性⏹为直接满足患者需求存在.医疗工作既有诊治的责任,又有专业与法律的责任.⏹我们运用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及个人品质帮助患者,并与患者共同努力,使之产生积极参与的心理模式。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647d4cbb4cf7ec4afed0e5.png)
. .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作业提交说明
一、提交作业
首先,请认真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在计算机中完成电子版(在Word 软件中编辑)思考题作业并注意保存。
然后登陆培训网站,在左侧栏目点击“课程学习”,以身份证号登录页面。
在“1.课程列表”子栏目中,选择相应内容的作业条目,点击“提交”进入作业编辑页面(如下图)。
将文本格式的思考题答案粘贴到指定位置,点击文本编辑框下方 的“提交”(见下图),完成本部分作业的提交。
二、作业提交截止时间:即可提交作业,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2013年10月20日。
点击此处提交作业
点击此处提交作业。
心理学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心理学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https://img.taocdn.com/s3/m/0c10225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7.png)
心理学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1.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去看医生的经历往往像坐过山车,有时候心情忐忑,有时候却又能开怀大笑。
医患关系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把医生和患者连接在一起。
好的医患关系能让患者更放松,能让医生更投入,哎,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真的是关键中的关键。
想象一下,您走进医院,看到医生面带微笑,心里顿时觉得踏实了不少,这种感觉就像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暖暖的。
1.1 心理因素的影响其实,心理因素在医患关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比如,患者如果因为焦虑而说话不清,医生也可能听得一头雾水,这样一来,沟通就成了个难题。
就好比你在给朋友讲一个笑话,他却没听懂,那尴尬的场面,简直让人无地自容。
因此,良好的沟通,像是一条纽带,能把医患双方的情感拉得更近。
1.2 倾听与理解医生的倾听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时候,患者只是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甚至没期待得到什么特别的治疗建议。
此时,医生若能耐心地听,给予一些理解与共鸣,患者的心理负担会轻松不少。
就像古话说的,“有话好好说”,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2. 沟通技巧当然,沟通可不是随便聊聊就完事的。
它需要技巧,就像做菜一样,有些配料缺了,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医患沟通中有哪些技巧呢?2.1 用简单的语言首先,医生在交流时,最好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毕竟,很多医学术语听起来像外星语,患者根本没法跟上。
所以,医生要学会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比如,“你有高血压”不如说成“你的血压有点高,咱们得注意饮食和运动”,这样一来,患者不仅明白了,还能心里有个底,听起来也不那么吓人。
2.2 打破距离感其次,医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打破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
你可以试试开个玩笑,或者聊聊患者的兴趣爱好。
比如,如果你发现患者喜欢钓鱼,就可以问问他最近钓了多少鱼。
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患者放松心情,还能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更融洽。
再说了,谁不喜欢和善良的医生聊天呢?3. 医患关系的维护好的医患关系就像一颗小树,需要用心去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
医患沟通心理学-及试题和答案
![医患沟通心理学-及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609ea700abb68a982fbbe.png)
医患沟通心理学周东升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医患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
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能使治疗事半功倍,医者成功,患者满意;恶劣的医患关系则使医患冲突,反目成仇。
古希腊名义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重要“。
本章通过对患者心理的解读,医患关系的心理学解读并提供医患关系的心理学对策,从而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提供帮助。
第一节病人心理病人是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在医疗过活动的过程中应始终处于中心和主体地位。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只有深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理解了病人的心理反应,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一、病人的概念与病人角色(一)病人的概念医学社会学认为“病人”,是指那些寻求医疗护理的或正处在医疗护理中的人。
病人(patient )被看作是社会群体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有疾病行为和求医行为的社会人群。
(二)病人角色病人角色(patient role)也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
每个人都有承担病人角色的可能,而且一旦进人病人角色,便会被期望有与其病人角色相称的心理和行为,承担其相应的义务,同时也拥有其特殊的权利。
1. 病人角色的特征美国社会学家Parsons (1951年)提出了病人角色的四个特征。
(1) 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职责;(2) 病人对陷人疾病状态没有责任;(3) 病人有恢复健康的责任;(4) 病人有寻求适当帮助的责任。
2. 病人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病人角色享有的特殊权利包括享受医疗护理服务的权利、对疾病诊治的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的权利、监督自己医护权益实现的权利等。
同时病人角色应承担的义务有及时就医、遵守医嘱、积极配合医护工作、遵守医疗服务部门的规章制度、尊重医护人员等。
二、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一) 病人角色转换和适应如果病人不能顺利地完成病人角色转换则为角色适应不良。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96406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a.png)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是医学领域和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医疗过程中的沟通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医患沟通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总结如下医患沟通技巧:
一、用身体语言表达态度
身体语言在医患沟通中,可以用来表达态度,诸如轻轻的摸患者的头,和蔼的微笑,温和的握患者的手等等,可以给患者带来安全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气氛。
二、尊重患者
医患沟通重要的内容就是尊重患者,在和患者沟通时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交流,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表现出尊重、关心、理解的态度。
三、用开放的问题进行交流
在医患沟通中,医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来了解患者的症状,更准确地施治。
例如可以问患者“您最近有什么症状?”,“您对药物有什么要求?”等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四、改变沟通的方式
医患沟通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书写、图片、视频等形式来传达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以上就是本文对医患沟通技巧的总结,希望通过学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学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8763a5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f.png)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学要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患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医患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医患沟通中常见的技巧,并探讨其中的心理学原则。
第一,倾听与尊重医生应该始终将患者置于第一位,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关切。
在与患者交谈时,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
同时,医生应该保持尊重和耐心,不应对患者的问题和疑虑嗤之以鼻。
尊重也意味着医生应该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医学概念,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此外,医生还应该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如面部表情和姿态,以示友好和亲善。
第二,有效的信息传递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该清楚地传达重要的医学信息。
这包括诊断和治疗计划等方面。
医生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尽量通过图表或示意图等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
在传递医学信息时,医生还应注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医生应该坦诚地告诉患者他们的病情和预后,以及治疗的可行性和风险。
对于一些敏感或复杂的问题,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讨论,共同制定决策。
第三,情绪支持与共情患者在面对疾病和医疗过程时经常体验到各种情绪,如焦虑、恐惧和沮丧。
医生可以通过情绪支持和共情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情绪支持包括积极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或拥抱,以示关心和亲切。
此外,医生还可以提供情绪上的安慰和安抚,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共情是指医生能够理解和分享患者的情感体验。
医生可以通过倾听和积极回应患者的感受来表达共情。
通过共情,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密切,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
第四,解决冲突和困境在医患沟通中,有时会出现冲突和困境。
医生应该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抱怨。
他们应该努力理解患者的立场,并尽可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如果出现纠纷,医生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寻求双方的共识。
在解决冲突时,医生还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心理学技巧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心理学技巧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6877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0.png)
心理学技巧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1. 前言医患沟通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治疗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可以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效地了解治疗的效果和进展。
而对于病人而言,获得受理、关心和认可,从而感受到安心和信任,更有助于突破应激期,恢复健康。
因此,心理技巧的应用在医患沟通中至关重要。
2. 肯定病人情感——积极倾听、反馈积极倾听是医患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样可以让病人感到被听到被理解。
其中,明确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重复或回答问题来表达对病人的关注和理解,还可以通过表情、姿态和语气等非语言交流方式来传达信息,肯定病人情感,建立信任,加深培养关系,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告知——简单明了、尊重病人意见对于一些重大但可能会引起病人恐惧和不安的信息,例如病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风险或不良反应等,医生需要在沟通中进行告知。
但是告知过程也有许多技巧,比如要讲话慢一点,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充分确认病人已有的理解,再重点强调最关键的部分,使病人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同时,尊重病人的意见和主观体验,但是要辅以专业建议来建立良好的治疗信任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4. 获取和掌握病人信息——灵巧问题,理解快捷在获得病人信息时,医生需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并向病人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图,以引导病人回答问题。
开放性、非刻板、富启发性问题可以使病人深层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便医生更好地诊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要去除自己固有的成见和刻板印象,以防止认知偏差和行为失控,最终以取得和掌握病人的有效信息。
5. 药物治疗——知其病营,而后作方在药物治疗中,医生要学会倾听病人对药品的意见和体验,并让病人知道什么是有用的药,什么是不必要的药。
此外,医生应该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了解病人的过敏史、疾病史和基础状况。
同时,也要加强对药品知识和信息的学习和应用,以制定适合病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保证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作业
思考题:
1. 试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观念的影响?
医学模式是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不同的医学模式,主要包括: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四种医学模式,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心-身关系认识的不同。
医学模式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作用巨大,既可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又可成为一种限制或妨碍发展的因素。
每一位医学工作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医学模式的影响或支配。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观念就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对医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出现于公元前10000年的石器时代。
受生产力低下影响,人类相信“万物有灵”,认为精神(spirit)或幽灵是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原因,相应地采取祈求或驱邪的治疗手段。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它以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基础。
自然哲学模式的心身一元论的整体观、以及心身相互作用的辨证观具有积极意义,但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仍停留在低水平上。
中世纪时期,受到宗教的禁锢,西方医学坠入黑暗时代,医学发展停滞不前,面对梅毒、伤寒等瘟疫在欧洲肆虐而束手无策。
在文艺复兴开始不久,笛卡尔提出健康是生理躯体的一种状态,在理论上为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基础,推动医学摆脱宗教影响,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躯体)变化,因此可以用偏离正常的生物学变化来解释人类的一切疾病;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因此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治疗。
1977年Engel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卫生护理工作中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指导研究和教育等工作,成为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的里程碑。
新的医学模式并不排斥生物学的研究,而是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身心一元论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心(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
在人类的疾病过程中,身心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 阐述医患沟通过程?
在医患沟通过程式中,言语行为的选择与组合要达到理想状态必须遵循其基本原则:以人为本、诚信原则、平等原则、整体原则、同情原则、保密原则、反馈原则、共同参与原则。
医患沟通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生物医学方面的问题,对影响健康或疾病的心理及社
会因素也应加评论。
而如何获取这些或许病人不太愿意告知他人的资料,依赖于医患间的关系及会谈的技巧。
医患会谈的过程与医生的应诊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开始阶段:包括打招呼与自我介绍,作为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会谈气氛,使病人有被尊重的感觉,后再切入主题,了解病人来诊的目的与需求。
②中间阶段主要是资料的搜集,包括病史等主观资料、理化检查等客观资料以及病人心理与社会因素等情况。
这是会谈最重要的部分。
而资料搜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诊断与处理的正确性。
③结束阶段:包括与病人讨论病情,提出治疗方法,给予具体意见,通常为强化主要内容避免病人遗忘,可以在应诊的最后阶段做个简单的小结。
具体过程为:
(1)问候:医师主动向病人打招呼、为病人的久候表示歉意、自我介绍、询问病人如何称谓、问明就诊目的、上次就诊情况等。
(2)病人就坐:依据病情安排病人,使病人舒适就坐或平躺, 尽量使病人放松、注意力集中。
(3)建立和谐的关系:克服语言、文化和社会地位的障碍,对病人表现出诚肯、尊敬、同情、热心、信任和无偏见。
(4)询问病情:鼓励、启发病人如实、仔细地叙述病史,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陈述、避免暗示和提问过于复杂。
(5)医生情感表达:鼓励、支持、安慰病人,体谅病人疾苦。
(6)非语言交流:注意姿态良好、态度端正、表情自然、避免给病人留下不好印象。
(7)讨论方法:允许病人充分表述,引导病人清楚表述重要的问题,小心处理敏感话题,不时强调重要线索和关键问题。
(8)讨论相关问题:工作、社会活动、业余爱好、性生活等。
(9)生活情况:主要生活经历、人格、家庭、人际关系、不幸遭遇等。
(10)病人教育:向病人阐明诊断,提供健康咨询,建议疾病的预防措施等。
(11)阐明治疗措施:对处方进行解释,向病人讲明治疗的适应性、副作用。
(12)建立长期联系:如病情需要嘱复诊并坚持随访。
(13)总结:简明扼要的对本次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的信任与合作表示感谢。
(14)反馈:对所诊治的病人进行登记,随访,了解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