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4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的 差别、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的差别—“三大差别” 归于消失。 5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 会与自然之间也达到了和谐。 6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 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五、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推 动社会主义最终发展到共产主义 3.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度的特点 这个过渡是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 程度不同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它们之 间并不存在对抗性矛盾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和科学理 想的统一 2.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主义必然会逐渐成长为共产 主义 ——列宁
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恶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 即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相同特征 1)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 度的基础 2)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产品分配都实行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 的原则进行 4)都要消灭剥削制度 5)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1.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 阶段 2.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2.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政治经济学(8社会主义部分)1
第八章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第一节经济增长及其制约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1、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是增加的;二是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量也是增加的。
2、经济增长的度量我国在1985年前,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是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
工农业总产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总和。
社会总产值指一国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创造的全部新价值,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能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和实力。
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使用和公布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把国民生产总会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价值总和。
二、积累与经济增长(了解)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累率,二是积累效果。
积累率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积累效果指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与积累额的比率,通常是以每百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来表示。
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积累效果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其一是积累率,其二是积累效果。
三、人口与经济增长(了解)人口可以在数量、质量、结构和人口流动等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最重要。
我国经济增长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人口基数大和老龄化问题突出。
(补充:人口老龄化问题)四、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了解)1、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工具的性能;(如:高端数控机床)二、科学技术使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熟练程度得到提高;三、科学技术进步能不断扩展和开辟新的生产部门和领域;(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
大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0
60
100
10
60
110
360
10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生产部门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不变资 本 70 80 可变资 本 30 20 剩余价 值 30 20 商品价 值 130 120 利润率 (%) 30 20
机械工业
合 计
90
240
10
60
10
60
110
360
10
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
纺织 工业
机械 工业
合 计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按照等量 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在各个部门均衡分配的结果
三、生产价格规律
生产价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生产价格的高低 由预付资本的多少决定。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市 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161-162页)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否违背价值规律?(163页) 生产价格规律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发生 作用的具体形式。
生产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最终完成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360 360 虽然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不一致,但整个 社会的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总额是相等的,都是360。
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60
60
虽然有的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同资本所有者获得的 平均利润不一致,但全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全体 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是相等的,都是60。
食品工业(70c+30v) 机械工业(90c+10v) 有机构成低 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高 利润率低 资本流入
生产迅速扩大
供 过 于 率
资本流入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可能性P194 •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 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在商品 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某些债务 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 占有的矛盾。 (四)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 机爆发的不可避免性: 1.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 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必然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信用的发展是加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
(2)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 ①流动的过剩人口 ②潜伏的过剩人口 ③停滞的过剩人口 (3)相对人口过剩是如何形成的? ·思路:资本积累—-有机构成提高—-V相对减少—-对劳动力需要 相对减少 ①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②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引起的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 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却日益绝对地增加。 ★相对过剩人口,完全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4)相对人口过剩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 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②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第二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一)单个资本(个别资本) ·含义: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或单个资本。 (二)社会资本 P184 ·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就是 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资本运动)P184 ·含义:个别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 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或称社会资本的 运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8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① 1984年前,“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② 1984年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的理论创新
(1)正本清源--1992年南巡讲话
(2)科学概括--1992年十四大
•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①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③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①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已 占社会统治地位,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了我国社会 的社会主义性质。
②政治体制还有待改革,民主和法制两个方面都还有待进 一步完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3)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既非劳动者实际付出的个别 劳动,也非社会必要劳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 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 社会平均劳动。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基本要求:
1)参与分配的主体是要素所有者,分配依据是要素所 有权
2)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出来的 财富
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
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在华独
资经营企业
16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曲折
政治经济学8垄断资本主义
客观性:垄断资本的市场结构和对市场价格的垄断 客观性:
力量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 上实现的基本形式。从性质上看, 上实现的基本形式。从性质上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 而占有的稳定的高额利润。 而占有的稳定的高额利润。从数量 上看, 上看,垄断利润是超过平均利润以 上的超额利润。 上的超额利润。
2.主要形式 . 垄断组织的形式由于垄断联合的程度和内 容不同而各异, 容不同而各异,最初的垄断组织较为简单 如短期售价协定形式,这种联合的时间短、 如短期售价协定形式,这种联合的时间短、 不稳定。以OPEC最为典型。发展到20世 不稳定。 最为典型。发展到 世 最为典型 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有: 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 辛迪加、托拉斯、 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各有自己 典型的特点和国家。 世纪后半叶 世纪后半叶, 典型的特点和国家。20世纪后半叶,垄断 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 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 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垄断部门之间形成利润率平均化趋势的客 观原因: 观原因: (一)科技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客观 要求垄断资本在垄断部门之间相互渗透, 要求垄断资本在垄断部门之间相互渗透,以 获得长期稳定的垄断利润。 获得长期稳定的垄断利润。 (二)现代垄断企业跨国联合经营方式和 多元化经营战略推动垄断资本在垄断部门之 间互相流动、混合经营, 间互相流动、混合经营,促使利润率平均化 趋势。 趋势。
•2.生产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2
第一,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实现价值增殖。 第一,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实现价值增殖。 这就决定资本主体通过自由竞争排斥其他资本, 这就决定资本主体通过自由竞争排斥其他资本, 实现大资本的联合和勾结,同时, 实现大资本的联合和勾结,同时,新企业面临越 来越大的最低投资额而难以与大企业竞争。 来越大的最低投资额而难以与大企业竞争。大资 本的独占性必然走向垄断。 本的独占性必然走向垄断。 第二, 第二,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迫使资本从高度集中 走向垄断。 走向垄断。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利 润率下降; 润率下降;资本积累使生产与消费矛盾更加尖锐 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从而利润率下降; ,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从而利润率下降;大 企业竞争加剧市场价格波动,使利润率下降。 企业竞争加剧市场价格波动,使利润率下降。这 迫使大资本对生产和流通实行控制, 迫使大资本对生产和流通实行控制,力图减缓利 润率下降。 润率下降。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1)预期投资收益率。 (2)企业预算约束的性质。 (3)投资风险程度。 (4)资金的市场供求状况和利息率高低。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 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与失衡
▫ (一)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含义 ▫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及其表现 ▫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产生的原因
1.分配的名义收入总量超过产品的实际生产总量 2.经济中存在着引起消费和投资需求膨胀的因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 性
• 一、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分野与契合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 三、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
▫ 1.加强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机制缺陷的需要 ▫ 2.加强宏观调控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 3.加强宏观调控是调节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 4.加强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 社会总供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 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GDP(扣除不可分配部
分)+进口总值 ▫ 影响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
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 第二,固定资本结构及利用率。 第三,劳动力质量。 第四,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 一、宏观调控的模式 •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 (一)充分就业 ▫ (二)价格稳定 ▫ (三)经济增长 ▫ (四)国际收支平衡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
•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 (一)计划手段 ▫ (二)经济手段 ▫ (三)法律手段 ▫ (四)行政手段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8章借贷资本和借贷利息
2021/3/18
19
二、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集中。股份公司的 发展、资本的兼并、资本的集聚。 2、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相对增加了生 产资本。大大节省货币流通费用(银行的结算 业务、存款业务的集中货币,减少流通的货币 量;信用票据的发展。信用也节省了商业流通 费用。 3、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使货币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4、促进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2021/3/18
18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以贷款的方式向职 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的特点:实质是货币资本家通过银行和 职能资本家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信贷的对象是 货币资本,而不是商品资本;银行信用的运动在 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和 产业资本的运动不完 全一致。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不受个别职 能资本家资本数量的限制;不受个别职能资本家 资本回流快慢的限制;不受商品资本的物质形态 造成的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2021/3/18
6
二、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㈠借贷利息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职能资本 家作为使用货币资本的代价,而交给借贷 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平均利润的 一部分。 ㈡利润分为割分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企业利润是职能资本家在获得的平均利润 中,扣除了利息之后所得到的那一部分。
2021/3/18
节
一、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二、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三、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四、银行业务 五、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2021/3/18
15
一、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就是借贷资本运动形式。它分为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两类。它们的共性是:贷 出者以偿还为条件而赊销商品或贷出货币,借 入者必须按规定日期偿还借款或贷款,并支付 利息。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8第八功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八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在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小部分上升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
(2)资本原始积累①含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②过程:a.建立起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雇佣劳动关系。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进行剥夺,用剥夺的方法和残暴的手段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b.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这一过程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暴力和非暴力方式完成的。
(3)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变革。
一方面,工厂制度使原来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器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排挤了封建地主和大部分中间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两极,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最终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②国有经济的出现并不改变这一特征,因为:a.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有限的,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b.国有经济除在公共部门外,主要集中在某些特殊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私人资本不愿经营或不能经营的。
政治经济学第8章复习题答案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雇佣劳动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
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利润。
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可以说,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无论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如何变化,雇佣劳动制度是始终不变的。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从特殊意义上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社会各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及由此产生的 不同利润率水平。如果社会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 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水平就相对较低;如果资本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不同各个部门的分配 比例。如果社会总资本资本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投入较 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在利润率较 低 的部门投入资本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低。
生 产 部 门 资本 总额 资本 构成 剩余 不 价值 变 率% 资 本 可变 剩 资本 余 价 值 利 润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价 生 值 产 价 格 生产价 格与价 值之差
甲
300
9: 1
150
27 0 16 0
30
45
4 5 6 0
15
25
75
3 4 5 2 6 0 1 4 5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反映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现实经济中直接看到的不 是剩余价值而是利润。
所以,本章着重阐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利润又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相应的价值怎样 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分析这些转化过程,揭示它 们是怎样进一步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
-10
0
+10
合计
300
60
60
2、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社会总剩余价值量 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每个部门资本得到的利润不再 与自己所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而是按照平均 利润率获得相当于自己预付资本量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8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二)实现过程
1.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Ⅰ 4000c
价值上:代表本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
实物形态上:新生产的生产资料
价值实现和实物替换可在
实现
采矿部门
Ⅰ4000c
机器制造厂
发电厂
购买电力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及实现条件
2.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 Ⅱ 500v + 500m 价值上:代表工资和剩余价值,购买消费资料 实物形态上:新生产的消费资料 通过第二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
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 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 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 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 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 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 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 机。
在上述各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 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及所有的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时期资
二、资本主义积累及社会经济后果
解: (1)在资本有机构成为9:1的情况下,就业的工人数 = (1000000×1/10)÷50 = 2000(个) 在资本有机构成为19:1的情况下,就业的工人数 = (1000000×1/20)÷50 = 1000(个) 被排挤的工人数 = 2000-1000 = 1000(个) (2)追加40万元资本所增加的就业的工人数 = (400000×1/20)÷50 = 400(个) 仍失业的工人数 = 1000-400 = 600(个)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第八章部分答案
第八章一基本概念: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P1332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和卖的劳动力,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P1383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P1394剩余价值率:=m/v×100% P1415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P140 6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
P1417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P146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答: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
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
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P137,138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答: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儿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
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五、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属性和要求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之间存在着矛盾。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生和消费之间存在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一)实质 1.危机主要表现(P193,-1) • 二战前,…… • 当代, …… 2.实质 • 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 3.与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比较 • 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不 同性质和特点:它是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相对 过剩;它是由自然灾害、瘟疫、战争等原因造成的,而不是 当时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它是不定期爆发的危机,而不是 周期性爆发。
• 下一年度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 用公式表示:Ⅰ(v+△v+m/x)=Ⅱ(c+△c) (2)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①用公式表示: Ⅰ(c+v+m)=Ⅰ(c+△c)+Ⅱ(c+△c) ②用公式表示是: Ⅱ(c+v+m)=Ⅰ(v+△v+m/x)+Ⅱ(v+△v+m/x) ·因此:第一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决定第二部类的积 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第二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对第一 部类扩大再生产也有制约作用。
4.资本积累的实质 ·马克思:“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常的挥霍,作为 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 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 ★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 础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 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 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了实物和价值两方面,需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 方面来分析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
2.从使用价值上看(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 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为第一部类,用Ⅰ表示;制造 消费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是第二部类,用Ⅱ表示。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相对 人口过剩——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与两级分化
1.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 积累,这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的这一规律 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财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
2. 两级分化
资本积累的这一规律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财富 占有上的两极分化。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
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因 为:
① 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 条件。② 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 前提。
危机阶段:再生产周期决定阶段。
特征:商品滞销,市场萎缩,信用关系破坏 ,股票价格猛跌,企业大批倒闭,生产大幅 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等。
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物。 ③ 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完全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需要。
• 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 个人消费: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
(二)扩大再生产
1. 含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从工人身上剥 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 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 上重复进行。
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马克思: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 空一样。一旦适当的利润,资本胆子就大了起来。如果有10%的 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 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 危险。”
利润平均化只是一个长期趋势(并非绝对平均)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为前提,等于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与资本有机构成相关,一般而言,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部门,产品价值 小于生产价格;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其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在价 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价值规律作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为 基础进行交换,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交换。
级差地租的二种不同形式:
级差地租Ⅰ:土地的自然条件不同: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
级差地租Ⅱ:连续在同一土地上追加投资形成的生产率差别。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与地租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含义: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
权的垄断所获取的租金。
。
存在的条件:农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也就是按照其价值进行出售。
第八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利润、利息与地租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的构成:W=c+v+m
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 生产成本:也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即c+v。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课件-8利润与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不同各个 部门的分配比例。
如果资本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投入较 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反之, 如果在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投入资本较多 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低。
38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6.平均利润率产生的假象: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特定资本获得的
利润并不一定等于自己雇用的工人的剩余 劳动成比例,而是与预付资本量成比例, 因而,使特定资本获得的利润与它所雇用 工人的剩余劳动在量上出现不一致,因而 进一步割断了利润与剩余劳动的联系,加 强和巩固了资本创造利润的假象。
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八至十一章是考察资本和剩余价值的 在现象层次的表现形式。
前面各章说明了与资本本质相关的范畴 内容及资本运动的规律。下面几章将重点 说明这些本质层次的范畴与规律,在现实 生产的表面、在生产当事人头脑中、在竞 争中如何表现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经济 现象与概念。
间的转移与竞争中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形成 要有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部门间不存在垄断势力,因而资本 可以自由转移;第二.劳动力可以在不同部门 之间自由转移;此外,为使资本转移不受其物 质形态限制,还必须有信用制度的一定发展。
44
二.生产价格的形成
生产价格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条件主 要存在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当垄 断资本主义形成后,支配生产价格与平均 利润率形成的规律就以更加复杂的形式发 生作用。这种作用使经济中形成不同层次 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
一.成本价格与利润
2、生产中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转化为“成本价格”: 剩余价值是劳动(可变资本)创造的, 不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只作为“劳 动的吸收器”发挥作用,使流动状态的 劳动转化为凝固状态的劳动。
《政治经济学》第8章《垄断资本主义》PPT
5、垄断的实质(目的) 、垄断的实质(目的)
6、垄断价格 、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
1、银行业集中与银行垄断的形成 (1)银行业集中 银行业集中: (1)银行业集中:资本和社会存款日益集中在大银行手中 (2)银行垄断 银行垄断: (2)银行垄断:少数大银行联合起来控制银行业 2、金融资本的形成 (1)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 金融资本: 而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2)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 ① 日益紧密的借贷关系 ② 资本的相互参与 ③ 人事上的相互结合
2、垄断的形成 、
(1)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资本的集中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 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大 生产集中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大 企业(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大企业 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大企业)。 企业 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大企业 。生产集中的两个杠杆 是竞争和信用。因此, 是竞争和信用。因此,生产集中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资本集中: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为较大资本。 资本集中: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为较大资本。
2、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
(1)生产的全球化 ) —生产全球化的定义 生产全球化的定义 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 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生产社 会化超越一国界限扩展到世界范围的生产社 会化。 会化。 —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要素的全球化 生产部门的全球化 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生产工艺的全球化 生产产品的全球化
4、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1)金融寡头 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 本家和垄断资本家集团。 本家和垄断资本家集团。 (2)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制”来实现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人事 结合” 结合”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高利贷资本
息 资
区别
本 借贷资本
所处的经济条件不同 来源不同 贷款对象和借款目的不同 利息来源及体现关系不同
高利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
一、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借贷资本
形成 来源 特点
资本循环和周转提供了必要 性和可能性
积累中折旧费 闲置待用流动资本 尚未投资的剩余价值
1、商品的资本(资本商品) 2、所有权资本(财产资本) 3、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至于中国股市是“零和游戏”,还是“正和博弈”(包括 “双赢”和“多赢”)就是看股民赚得的钱是否来自上市场 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如果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较高,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率都很高。股民普遍都能得到较高 的投资回报。那肯定就是“正和博弈”。反之大多数家上市 公司都亏损,或微利,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那就只能 是“零和游戏”。因为没有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做支撑,靠人 为地炒作抬高的股价,不可能长期得到维持,早晚会下跌。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股市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股市上投机成份较大, 泡沫较多。这需要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来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来解决。也需要增强股东的投资意识, 挤压股市泡沫。
=20,500/100×(200-100)=20,500元 答:(1)银行利润是20,500元;
(2)银行利润率是17.8%; (3)每张股票价格是200元; (4)通过抛售股票又捞取利润20,500元
一、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二、股票和股息 三、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 四、现代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
一、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1 股份制:是不同所有者通过认购股票共同出资创建 企业的一种财产组织形式或企业组织形式
萌芽:古罗马
2 形成
确立与发展:15世纪末至19世纪 高潮期:19世纪下半叶(信用)
现代股份制:19世纪末(垄断)
特点与局限
银行信用
概念: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 供贷款而形成的信用
特点
二、信用的作用
1加速利润率的平均化 2节省流通费用 3加速资本积聚和集中 4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5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
信用的负面效应:加剧矛盾,加深危机
案例1:
吴敬琏教授认为,中国股市存在着严重的泡沫。理由是, 1999年5月18日,沪市收盘指数是1059.87点。其后,在各种力 量的作用下,股市出现了媒体所谓的“进喷”行情,大涨特涨; 半年后,又来了一次“网络股”潮,股指又开始大涨,没有多久, 股指就顺利地实现了翻番,跑到2100点之上。与此同时,上市公 司业绩的提高几乎可以省略不计。这种股指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 的上涨产生了相当多的泡沫。吴教授还认为,中国股市从总体上 看是一种“零和游戏”。因为,在股票炒作过程中,挣钱的人所 挣的钱不是基于生产发展中创造出的财富得来的钱,即不是来自 于上市公司的优良业绩,而是将别人口袋里的钱转到自己的口袋 里,也就是你的所得是别人的所失。整个股市上一些人炒股挣的 钱,和一些人炒股赔得钱正好相抵消。
重点:1.借贷资本的特点、职能 2.借贷利息、银行利润的来源
第八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第四节 信用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一、 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二、 利息与企业利润 三、 利息率
一、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概念:是借贷资本家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 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第二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银行资本和银行职能 二、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三、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 四、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
一、银行资本和银行职能
1概念:是指银行资本所有者经营银行所 使用的全部资本。
2 来源:自有资本和通过吸取存款的借入资本
3 构成:现金和有价证券 4 职能: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5 业务
题解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 +其它手续费 =(115,000-5,000)×5%+1,000,000×
(5%-3%)-5,000=20,500元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银行自有资本总额
=20,500/115,000=17.8 % 股票价格=股息量/利息率=股票票面额×股息率/利息率
=100元×6%/3%=200元 抛售股票取得的利润额=抛售额/票面额×(股票价格-股票票面额)
加速资本集中 重新配置资本 创建现代企业制度 过渡形式
第四节 信用
一、 信用的形式和本质 二、信用的作用
一、信用的形式和本质
1 概念商品买卖中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活动的总
称,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特殊运动形式 概念:用赊帐方式出售商品
商业信用 时买卖双方提供的信用
2 形式
工具:商业票据—借者与贷 者之间的债务凭证
(G—G`)
二、利息与企业利润
1概念: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
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利息+企业利润
2实质:是货币资本作为生息资本增殖的表现,不是
资本商品的价格
3 表现特点:资本商品的价格
利息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采取货币支付。
在货币市场上,利息与一般商品价格有相同之处: 1) 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一样受竞争和供求的调节 2) 与一般商品价格一样调节借贷资本的供求
量:两者总量不一致,前者变化不一定反映实际资 本量,前者增长速度日益快于后者
3创业 股份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价格总额与实际投入 利润 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股票、证券的投机
四、现代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新变化
规模日益扩大金融财团跨国公司股权多元分散化法人互相持股参股
作用:
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和吸收资本 资产业务:进行贷款和运用资本的业务 经营结算业务:
二、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概念 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经
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和银行雇员发工资后的那 一部分剩余价值。
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
来
中间业务是手续费
源
对外投资获得的股票红利和证券交易收益
银行利润量:银行资本不参与平均利润形成,但利润量与平 均利润量要相等,否则会发生银行资本转移。
银行自有资本10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经营银行 业务费用,100亿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650亿元用于 贷款,存款利息为3%,贷款利息为5%
银行利润:(105-5)×5%+650 ×(5%-3%)-5 =13亿元
银行利润率=13亿元/105亿元
通过资本转移和竞争银行也可获得平均利润
三、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
四、金融工具和金融风险
金融工具 金融活动中与资金融通的具体形式相联
内
系的载体。主要是股票和证券
容 发行者 投资者 期限 价格和收益 流通性
金融 风险
指经济活动中由资金筹措和运用所产生 的风险,即由不确定性引起的在资金筹 措中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金融风险管理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主要内容
导论 政治经济学述要 CH1 商品 CH2 货币 CH3 资本和剩余价值 CH4 资本积累 CH5 资本循环和周转 CH6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CH7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CH8 生息资本和利息 CH9 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 CH10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运动 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了解借贷资 本和银行资本所有者参与分割剩余价值或资本增 殖的具体过程;认识借贷资本的特点、职能,以 及借贷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了解不同经济制度下 的金融体系、金融风险及其监管的重要性;搞清 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的特点和作用及信用制度。
金融体系
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美国等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中国的金融体系
中国的金融体系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 金融组织体系。其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 行, 是国家管理金融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的组成成员。
有五名经济学家则认为:只要是股市就不能没有泡沫。只要是 股市就不能没有投机行为。就像再健康强壮的人体内都有细菌一 样。由于人体内部都有白血球和红血球,能够把细菌活动抑制在 能够接受的程度。中国股市不是“零和游戏”,是创造财富的重 要途径,发展股市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案例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通常由股市的市盈率来衡量股市的泡沫。 在国际上,各国考虑到银行利率、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均水平 以及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等因素,一般认为,20倍上下的市场 盈利率属于正常的范围。中国目前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 大约为60倍左右。因此,中国股市泡沫较多,应该挤压。否 则不仅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
4 分类 优先股和普通股 5 股息 股票持有者根据票面额从企业盈利获得的收入
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股票市场:买卖股票的场所
三、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
虚拟资本: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给 持有者定期带来 一定收入的资本。
2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
质:前者本身没有价值,不在生产过程发挥,后者 在实际生产过程发挥作用。
计算题
某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11.5万元; 吸收存款10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 除银行业务开支5,000元外,其余全部贷 出,贷款利息率为5%。银行资本家用获 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 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6%向外抛售。试 计算:(1)银行利润是多少?(2)银 行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3)每张股票 价格是多少?(4)通过抛售股票又捞取 多少利润?
3原因 发达的商品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
催化剂:信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