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资料讲解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汇总采薇(节选)教材分析:《采薇(节选)》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采薇(节选)》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汉族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歌理解: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主题:《采薇(节选)》写一位远征战士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
赏析: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漫长。
“杨柳依依”写出了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雨雪霏霏”写出了雪花飞舞的情景。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材料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材料一、惜时篇明日歌钱鹤滩〔清〕明日复①明日,明日何其②多。
我生待③明日,万事成蹉跎④。
世人假设被明日累⑤,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⑥?请君⑦听我明日歌。
相关注释①复:又。
②何其:多么。
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③待:等待。
④蹉跎【cuō】【tuó】:光阴虚度。
以上两句说:假设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⑤累【lèi】:连累,阻碍。
使受害。
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
假设:一作“苦〞。
悠悠:漫长。
⑥几何:多少。
⑦请君:请诸位。
译文翻译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假设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让时间被白白地浪费而一事无成。
世上的人苦于被明日连累,春去秋来就衰老了。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去,黄昏看太阳向西坠落。
一生能有多少个明天?请诸位听我的明日歌。
作品赏析这一首诗六次提到“明日〞,反复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
诗歌的意思粗浅,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这一首?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
不要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后天。
要“今日事,今日毕。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经典名句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二、风俗篇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诗词诵读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古诗词诵读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古诗词诵读是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上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的课堂笔记:
第一课:《元日》
- 诗歌作者:王安石
- 通过描述元旦节日的喜庆景象,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 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诵读语调和抑扬顿挫。
第二课:《玉台新咏·立春》
- 诗歌作者:杜牧
- 描绘了立春的象征意义,以及春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同时培养学生的感知诵读节奏。
第三课:《小池》
- 诗歌作者:杨万里
- 通过描述小池塘的清新景象来表达生活的真谛,让学生懂得关注身边的平凡之美。
-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语速和抑扬顿挫。
第四课:《山行》
- 诗歌作者:杜牧
- 描绘了山间的美景,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的情感,思考人生的意义。
- 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语气和情感表达。
第五课:《采桑子·早梅》
- 诗歌作者:陆游
- 通过描写早梅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蕴含着诗人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关注坚持和勇敢的品质。
- 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诵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的课堂笔记,内容涵盖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有需要,请随时询问。
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受力。
下面是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的知识梳理,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相关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唐诗宋词名篇1. 唐诗(1)杜甫《望岳》、《登高》、《月夜忆舍弟》(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3)王之涣《登鹳雀楼》(4)杜牧《秋夕》(5)李白《静夜思》、《将进酒》2. 宋词(1)苏轼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杨万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3)辛弃疾《青玉案·暗香》、《青玉案·醉笑冯唐》二、古诗词知识点梳理1. 押韵规律古诗词的押韵规律是按照声韵的相近程度进行的。
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平仄对仗、声母对仗、韵母对仗等。
押韵可以使整首诗词更加优美,音韵和谐。
2. 辞藻与意境古诗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丰富的意境,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通过运用丰富的辞藻和意境的描绘,古诗词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们对文学产生更深的感受和思考。
3. 诗词的运用古诗词既可以独立诵读,也可以用作写作材料。
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通过模仿古诗词,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古诗词诵读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情趣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达更加言简意赅、形象具体。
3. 增强语言感受力古诗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古诗词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使其对语言的音韵、形象和情感更加敏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注释译文赏析知识要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注释译文赏析知识要点1.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
昔:从前,指出征时。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往:指当初去从军。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赏析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PPT课堂教学课件

戍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
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3.选出下列加点字与“雨雪霏霏”中“雨”用法相同的一项 A.阳春.布德泽 B.临溪而渔. C.空.山新雨后 D.渔.人甚异之
4.在离别之际,诗人与好朋友元二会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示例:朋友,马上就要离 开开了了,,这这一一去去,,不不知知何何时时再再相相见见,,我我会会时时常常想想 念你的。保重重!!
感
悟
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
提 升
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
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
时间、地点和环境。
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
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字
【唐】杜甫
[发生] 使植物萌发、生长。
词
好雨知时节,
千万和春住。
词
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释 义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
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
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感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
提 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升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
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全)》课件(共119张PPT)

借景抒情
zài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_幸福_的_家_园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昔日_恩爱_的_亲_人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昔日_袅袅_的_炊_烟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昔日_依依_的_杨_柳 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作者的孤独,你 体会到了吗?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 的远征战士离开边关,孤独地行走在回乡途中。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此刻,他遥望家乡,不禁 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 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 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一位久戍之 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读诗文
采薇(节选)
朋友,请你再喝完这杯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 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
元二要去的是萧条的安西,面对着茫茫的大漠, 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更别提是重逢了, 如果你是王维,你的心情如何?
你想对元二说什么?
从欣欣向荣的渭城到大漠茫茫的安西,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 事呢?到了安西,他能顺利完成使命吗?又能平安地回来吗? 张骞出使西域用了十三年,苏武用了十九年时间才回到祖国。 更何况,王维此时已到了晚年,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和元二能否 再相见很难预料啊。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 氛。
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地点是( ),
季节渭是城( )留(
)之意,你感觉
这景送色别如何?
• 我们看到了春回大地,柳枝吐绿的盎然生机—— • 看到了春雨润轻尘的清新,闻到了雨后空气的芳香—— • 看到了春雨绵绵,道路湿润洁净,客舍青青。柳条嫩绿的
释义: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
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讲解

要求:《论语》及《千家诗》全部背诵。
各学校可以对《论语》增加注释。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季氏第十六(一)◎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③,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④有言曰:‘陈力就列⑤,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⑥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⑦出于柙(xiá)⑧,龟玉毁于椟(dú)⑨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⑩之内也。
”(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①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②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①矣,政逮②于大夫四世③矣,故夫三桓④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侫④,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②,乐佚③游,乐晏乐④,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②。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①。
六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六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阶段,诵读经典内容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诵读的经典内容。
首先,我们推荐的是《论语》中的经典诵读内容。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
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的经典语录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古语言简洁精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选取一些古诗词作为六年级学生的诵读内容。
比如,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这些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感悟诗歌的美好。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等,这些作品在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适合六年级学生进行诵读。
在进行诵读时,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来进行,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可以在诵读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经典内容的内涵。
总的来说,六年级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应该注重经典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既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启发作用。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诵读经典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成为有情怀、有理想、有文化的新时代少年。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共64张PPT)

古诗词诵读
课文翻译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 在辩论什么。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 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 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 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孔子听了,不 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
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古诗词诵读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古诗词诵读
学习生字
络 luò 脉络
古诗词诵读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古诗词诵读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这里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界。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古诗词诵读
生字学习
锤
凿
焚
古诗词诵读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词诵读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经典诵读六年级下册

经典诵读六年级下册1. 家乡的四季春天到,草木抽芽,愁容抛。
拂尘洗手新轻松,翩翩蝴蝶飞双翅,彩蝶舞。
夏日暑,阳光灼,须防暑。
伏在草地上纳凉,绿叶成阴云飘忽,小河游。
秋日深,果实熟,麦儿秀。
丰收的日子开心庆,香甜葡萄牛肉锅,美酒欢。
冬日寒,雪纷飞,大家喜。
围炉取暖烤花生,滑冰滑雪是妙趣,大人小。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四季何等多彩。
2. 毕业小学生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日子。
我们满怀感慨地走出校门,背上的书包已经沉甸甸,却变得格外珍贵。
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在小学里学到的那些品德、素质和知识。
我们会继续前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带着小学时光最美好的回忆,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3. 那一年的雪天那是一年的难得“大雪天”,满世界洁白的雪景,漫步在路上那感觉真的太好了。
雪球搓多了,冰糖葫芦也买了一份,多么想在这冰天雪地中能有一个牵手的小伙伴呀!那个下午,我们一群小伙伴在校门口留下的雪人兄弟,它们肚里塞满我们的美好记忆。
4.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有时像兔子一样,心急如焚想要一下子跑到目的地,走捷径,没有耐心,只看到眼前的自己。
但同时也有许多像乌龟一样宁静,沉着,不断前行的人们,在人生征途上积小胜为大胜,参深圳一直扎扎实实地走,终于实现了梦想。
有时候,比速度还要更重要的是坚定的信念和一份踏实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5. 童话城堡在小学里,我们总是会被故事中的童话世界所吸引,特别是那些美丽的城堡和奇幻的人物。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也会难免幻想自己是某个童话世界中的主人公,走上一条令人向往的旅程。
而现实世界中的美丽城堡也让我们倍感温馨和梦幻,期待有一天能够亲身体验那种美好和奇妙的感觉。
6. 我的家乡我来自一座美丽的小城市,这里恰如其分地拥有了大城市的繁华,还有乡村的自然与宁静。
这里有秀美的山峦,湖泊,还有小桥流水和绿树成荫的小巷。
家乡的风俗也让我感到无比喜爱,在这里我能放松心情,享受无拘无束的自在,同时也感受着家乡中的亲情,这一刻仿佛一生都难以忘怀。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精讲课件·统编2020

注释与朗读
bó
泊 船 瓜 ① 洲②
zhōu
jiàn
京 口③ 瓜 洲 一 水 间④,
shù chónɡ
钟 山⑤ 只 隔 数 重 山 。
春 风 又 绿⑥ 江 南 岸 ,
huán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⑦。
注释
①〔泊船〕停船。 ②〔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
镇江市。 ③〔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
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 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 处。 ④〔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⑤〔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⑥〔绿〕吹绿,拂绿。 ⑦〔还〕回。
理解与感悟
送别时间 送别天气 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别的地点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送行时惆怅、难舍
劝了多次 写眼前之景
写想象的情景 深厚情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既不写饮酒的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 是借酒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
《相思》《山居秋暝》等。 渭城送别。
注释与朗读
送 元 二 使 安 西①
wèi zhāo yì
渭 城②朝 雨 浥③轻 尘 ,
shè
客舍青青柳色新。
ɡènɡ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 出 阳 关④无 故 人 。
注释
①〔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②〔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
称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位于渭水北岸。。 ③〔浥〕湿润,沾湿。 ④〔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 肃敦煌西南。
今 我 来 思⑤ , 雨 雪⑥ 霏 霏 。 ⑦
xínɡ
zài
行 道 迟 迟⑧ , 载 渴 载⑨ 饥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诗歌内容:《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江上渔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语文要素: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理解诗精练优美的语言。
一、汉字考点易读错的字:采薇.(wēi) 昔我往矣.(yǐ)雨.雪霏霏(yù)莫.知我哀(mòshuāi) 浥.轻尘(yì)载.渴载饥(zài) 渭城朝.雨 (zhāo) 客舍.青青(shě)更.尽(gèng) 潜.入(qián)润.物(rùn)花重.锦官城(zhòng)晓.看(xiǎo) 乃.发生(nǎi)润如酥.(sū) 野径.云俱.黑(jìng jù )满皇都.( dū ) 但爱鲈.(lú)鱼美出没.(mò)风波里二、句子考点特殊句型:拟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比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把小雨比作酥油,表现诗人对小雨的喜爱。
对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理解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这是春天(季节),从杨柳看出来。
在从前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要去出征。
诗中除了主人公,还可能有谁?送别的亲友。
此刻主人公会是什么心情?不舍。
(2)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位亲友都值得留恋,但“我”能留下吗?(不能。
因为他既是父母的儿子,也是国家的臣民。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现在是冬天(季节),从雨雪看出来。
(2)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争结束,终于可以回家了。
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雨雪霏霏(用诗中的词填空)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大雪纷纷满天飞。
(3)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归家的喜悦、激动、急切;劫后余生的感慨)有道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三篇

部編本六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誦讀知識點篇一:采薇(節選)教材分析:《采薇(節選)》出自《詩經·小雅》,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
《詩經·小雅》是《詩經》二雅之一,它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戰爭和勞役的作品。
全詩六章,每章八句。
《采薇(節選)》是一首戎卒返鄉詩。
詩歌表現了將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
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詩經》是漢族文學第一部詩歌總集。
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詩歌理解:采薇(節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注釋:【昔】從前,指出征時。
【往】指當初去從軍。
【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思】句末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
【雨雪】雨雪:指下雪。
“雨”,這裏讀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樣子。
【遲遲】遲緩的樣子。
【載】則,又。
【莫】沒有人。
譯文: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
滿心傷感滿腔悲。
我的哀痛誰體會!主題:《采薇(節選)》寫一位遠征戰士在回鄉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達了從軍將士思歸的情懷。
賞析:作者抓住“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這兩種分別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軍旅生活的漫長。
“楊柳依依”寫出了楊柳枝條隨風搖曳的樣子,“雨雪霏霏”寫出了雪花飛舞的情景。
【复习总课件】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采薇()节选课文考点详解0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节选)PPT 字。
PPT字。
明了且符合PPT 的核心思想。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这首诗选自《诗经·小雅》。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这段节选描写了戍边战士在还乡路上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艰苦,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PPT 字。
PPT 字。
明了且符合PPT 的核心思想。
点击添加标题文字。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诗意: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PPT 字。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又。
诗意: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莫:没有人诗意: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能体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诗中,“依依”是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点明出征时是春天。
既写出柳枝随风飘动,又表现出出征战士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春夜喜雨课文考点详解课文内容考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唐 杜甫《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用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雨的特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PPT字。
PPT字。
明了且符合PPT 的核心思想。
【六年级作文】经典诵读解说词_1000字

【六年级作文】经典诵读解说词_1000字经典诵读解说词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经典诵读的解说词。
经典是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三个经典诵读作品。
第一篇是《三字经》,这是一本在中国历史悠久的经典教材。
它以三字为一句,共一百多句。
通过绳索的形式,融入了古代教育思想,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道理。
它是中国儿童学习的第一本图书,也是培养学生朗读、诵读表达能力的重要材料。
快来和我一起诵读吧: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诗书传,家乘义。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曲直,曰刚柔,此四术,不可终。
修身治国平天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家正,不令而信;其家不正,虽令不从。
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家正,不令而顺;其家不正,虽令不顺。
贤人所教,多有韬略。
少年壮士,舍生取义。
千石之官,行可知也;孝悌之行,行可录也;行金乎事上帝,无忘致福;行险中山,改道易辙;德行显迹,非露台之功。
勉于启发!第二篇是《小学英语课本朗读》。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学好英语非常重要。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标题: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一、引言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接触到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不仅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我们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的良好素材。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学习的部分重点古诗词进行梳理和感悟记录。
二、古诗词篇目及赏析1.《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出发,一日之间行过千里江陵的壮丽景象,展示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首五言绝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夜思乡的画面,寓深情于淡墨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3.《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战乱后春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三、诵读感悟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所打动,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在品味诗词之美时,也领略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四、诵读方法与技巧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不仅要注重字音准确、节奏韵律恰当,更要用心去体味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反复诵读,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力求做到声情并茂,使古诗词的生命力在诵读中得以焕发。
五、结语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熏陶,更是一种人格品质和人生观的塑造。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深入研读更多古诗词,让它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滋养我的精神世界,丰富我的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我对六年级下册部分古诗词诵读的笔记整理,愿我们在诗词的世界里一同成长,共同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瑰宝。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六年级下冊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诵读可真是充满了趣味呢。
咱们就先从《采薇》说起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几句写得特别有画面感。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姥姥家过暑假,刚去的时候,姥姥家院子里的柳树那叫一个绿啊,柳枝随风轻轻摆动,就像这“杨柳依依”的样子。
我在那树下和小伙伴们玩得可开心了。
等暑假快结束要回家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小雨,天气变得凉凉的,看着那有点湿漉漉的柳树,突然就有点伤感了,就好像能体会到《采薇》里那种离别的愁绪。
《采薇》里的士兵离开家乡去打仗,走的时候柳树还很茂盛,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雨雪交加,这种时间的变化和心情的落差真的很大。
再说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就是朋友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啊。
就像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有一次他要转学去别的城市了。
我们分别的时候,我特别想拉着他再多玩一会儿,就像诗里想让朋友再多喝一杯酒一样。
我当时心里想,他去了新的地方,会不会找不到像我这样一起玩的伙伴呢。
这种担忧和不舍,和诗里王维对元二的感情很相似。
《春夜喜雨》也很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家院子里种了一些花,有一次春雨就是这样悄悄地下起来了。
我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没下雨呢,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看到花朵上都带着晶莹的水珠,花瓣变得更娇艳了,泥土也变得湿软了。
这雨下得真是时候,就像诗里说的知道什么时候该来。
这春雨滋润万物,却又不声不响的,那种默默奉献的感觉很让人敬佩。
还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我上学的路上有一片草地,初春的时候,远远看去,好像有点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了仔细看,又好像看不到草。
就像韩愈诗里写的那样,这种初春的微妙景象被描写得太准确了。
《江上渔者》呢,“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我去海边玩的时候,看到那些渔民的小船在大海里就像一片小小的叶子。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名师教学课件

古诗词诵读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 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古诗词诵读
游 园 不 值
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
写作背景
王安石任宰相,他一心想为黎民百姓谋福,大刀阔 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却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最后皇帝对 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 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 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 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 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
江 上 渔 者
古诗词诵读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范文 正公集》。他写的《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古诗词诵读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 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 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 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 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 逝啊!
古诗词诵读
赏析
《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 作。词的上阕写景,同时也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环境 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均是实写。他从眼前的 “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重来 吗?于是下阕转入抒怀,集中表现了他虽处困境,仍力求振 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通国:全国。之:的。善:善于,擅长。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大学》节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石 灰 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赏读]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注释]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
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老仙翁:指欧阳修。
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赏读]
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列子》节选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浣 溪 沙
[宋]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
浸:泡在水中。
萧萧: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无再少:不能回到青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
[赏读]
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在傍晚的细雨中子规鸟悲伤地啼叫。(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
西 江 月·平 山 堂
[宋]苏 轼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赏读]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在过河时没伤亡很多人,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伤亡了很多人,让人寒意阵阵。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翻译]
博学之,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广泛阅读。审问之,就是要对知识用审视、鉴定的心态去垢存精。慎思之,明辨之,很多东西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释、现象,究竟哪一个更接近本质,却需要自己思考辨别。才能平稳笔直的进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丰 乐 亭 游 春 (其 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
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 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
长郊:广阔的郊野。
无涯:无边际。
绿无涯:绿色一望无际。
春将老--春天快要过去了。
[赏读]
将要从天空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郊外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嬉戏玩耍。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赏读]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jìng),
[译文]
古代凡是想在天下宏扬光明品德的人,必须首先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想治理好自己的邦国的人,必须首先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整顿好自己家庭并使之和谐的人,必须首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端正自己的思想的人,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必须首先获取丰富知识,获取丰富知识在于研究事物。事物研究透了,知识也就来到了;知识来到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自身品德才能修养好;自身品德修养好了,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了,邦国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以修身养德为根本。一个人,他修身的根本已乱而枝末却能治理,这是不可能的。正如该看得很厚重的修身,却未能看重,该把它看得很轻的东西,却又把它看得很重,如此,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事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