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备考:特殊分数法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可以放弃吗,我一看到计算题我就晕圈,数量关系题对我来说太难了,求解? -不要放弃。

数量关系没学好,要么是基础没打好,要么是练习整太少。

学会结合选项看问题,难题直接放弃考好数量关系不难。

很多人说数量关系特别难,做了也是白做,学了也是白学,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数量关系:有简单题,有难题。

数量关系当中有难题,同时也是有简单题的。

我们需要对它们做出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

我们要把其中简单一些的题认真做完,把那些复杂的题目果断放弃。

所以我建议在公考考场上,做一半数量关系,蒙一半数量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做一半蒙一半的方法。

在备考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复习数量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而不是看视频,要做大量的题,起码要做 30 套以上的题,也就意味着要做 300 道题目以上。

像其他的模块,比如言语理解、常识判断、判断推理的一些题目,无论你有没有复习过,也能够做出不少题目,大家之间分数差距不是太大。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去分析命题人,他们在设置选项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分析命题人是备考的核心,后面我以具体习题给大家分享如何分析命题人的命题思路。

一定要重视真题,我们可以通过今年的真题来预测明年可能怎么考,从而做到对未来做预判。

我们不要忘了行测的特点,都是单选题,选项非常重要,可以说选项才是数量关系最大的技巧。

还有一点很重要,坚持就是胜利,数量关系这个模块近几年逐渐成了区分考生素质的最佳题型,因为绝大部分考生对待数学都是放弃,我们只要坚持到底,我们就是最后胜利的那一拨人。

下面结合真题体验一下:(广东 2017-45)现有浓度为 15% 和 30% 的盐水若干,如果要配出 600g 浓度为 25% 的盐水,则分别需要浓度 15% 和30% 的盐水多少克?()a. 100、300b. 200、400c. 300、600d. 400、600题目要求的是 600g 的盐水,结合选项观察,a 选项加一起是400g,b 选项加一起是 600g,c 选项加一起是 900g,d 选项加一起是 1200g。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测涵盖了众多题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且高效地完成这些题目,掌握一些速记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这类题型,速记技巧在于抓住关键信息。

1、主旨概括题快速浏览文段,关注首尾句。

通常,文段的主旨会在开头或结尾进行总结。

注意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因此”等,其后往往是重点。

2、细节判断题先看选项,标记关键词,再回到文段中逐一对照。

对于过于绝对的表述,如“一定”“全部”等,要格外谨慎。

3、语句排序题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一般来说,背景介绍、引出话题的句子更可能是首句。

寻找关联词、指代词等,确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但掌握一些速记方法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1、数字特性法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时,优先考虑数字特性。

例如,若“甲的 2/3 等于乙的1/2”,则甲、乙的数量比为 3:4。

整除特性也很有用,如“某数能被 3 整除”,则其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 3 整除。

2、代入排除法对于选项信息充分的题目,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

从简单的选项或中间值开始代入,能更快地得出答案。

3、公式法牢记常见的数学公式,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行程问题公式等。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

1、图形推理观察图形的元素组成,若相似,考虑位置变化、叠加等;若不同,考虑数量关系、属性特征。

记住常见的图形规律,如对称、一笔画、封闭区域等。

2、定义判断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主体、客体、行为方式等。

逐一分析选项,排除不符合定义的。

3、类比推理从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语法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注意词语的词性、感情色彩等。

4、逻辑判断加强削弱题,找准论点和论据,分析选项与两者的关系。

2022国考公务员数资4

2022国考公务员数资4

4
<0,所求=57.7/(1+8.3%)-34.8/(1-?)=57.7/1+-34.8/1-=57.7--34.8+<23, 只有 D 项符合。【选 D】
【注意】方法一是最根本的方法,方法二只是因为本题的 r 进口为负值才能用, 有一定的巧合性,如果 r 进口为正值,则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推荐方法一。
B 项:考场中不需要再看此选项。选项时间 2015 年为现期时间,出口定位 最后一段,占比=“占”前/“占”后=钟表行业海关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额/进出 口总额=(57.7*47%)/92.5,与 40%做比较,可以化除为乘,验证 57.7*47%与 92.5%*40%的大小关系;也可以利用放缩,57.7*47%<60*50%/92.5=30/92.5≈1/3 <40%,错误,排除。【选 A】
业生态服务价值年值,“年值”定位前面的数据,列式:372.6/3635.46*[(1+3%)
/(1-6%)]。先计算 A/B,计算中前观察选项,选项差距大,截两位估算,则 A/B
≈372.6/36≈10.3%,(1+3%)/(1-6%)>1,10.3%*1+>10.3%,排除 A 项。如
果浪一些,(1+3%)/(1-6%)比 1 多一点点,可以直接选 B 项。或者分析,分子
【注意】小结: 1.第 1 题选 D 项,间隔增长率,r1*r2 可忽略。 2.第 2 题选 B 项,现期平均数。 3.第 3 题选 C 项,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4.第 4 题选 D 项,基期和差,2014 顺差=2*2014 年出口-2014 年进出口。 5.第 5 题选 A 项,A 项:间隔增长率,估算 r1*r2 即可。B 项:加工/进出口= 加工/出口*出口/进出口。C 项:百分点,加减计算。D 项:简单计算,A<B/2。

国考行测分数计算方法

国考行测分数计算方法

国考行测分数计算方法在国考行测中,一般会有两个模块,即申论和判断推理。

申论是要求考生对论述题目进行分析、解释和阐述,以逻辑性和说服力为主要评判标准。

判断推理是要求考生对一些特定的情境进行推理、判断和决策,以准确性和逻辑性为主要评判标准。

行测的分数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阅读理解题的分数计算和非阅读理解题的分数计算。

阅读理解题的分数计算主要是通过正确作答的题目数量来计算得分。

在答题卡上,每个题目都有对应的选项,考生需要在相应的选项上填写答案。

根据答案是否正确,对应的题目就会给分。

通常情况下,正确作答会获得一分,错误作答不给分。

但也有一些题目是有部分正确选项得分的,这种情况下,根据所选的选项数量计算得分。

非阅读理解题的分数计算主要是通过正确作答和错误答案扣分来计算得分。

这部分的题目一般会有一个参考答案,考生需要根据参考答案来进行判断。

正确作答的题目会给分,错误作答的题目则会扣分。

相对于阅读理解题,非阅读理解题的分值计算相对复杂,一般会有正确得1分、错误扣0.25分、多选扣0.25分等规则。

除了以上的分数计算方法外,行测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比如,对于漏选了题目的考生,会按照得分公式计算的的分数进行补全;对于错误填涂或涂乱的题目,一般会按照扣分规则进行扣分。

此外,对于有作弊行为的考生,会直接取消考试资格。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分数计算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出题机构而有所差异,考生应及时关注官方网站和招考公告上的相关信息,以确保正确了解分数计算的准确方法。

国考行测分数计算方法的确定旨在公正、客观地评价考生的能力,确保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对国考行测的了解和理解,熟悉分数计算方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提高答题准确性和效率,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作比较...:...”与.“小分数...”代替..“大分数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

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

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公务员行测是选拔和评价人才的一种常见方式,其中的速算部分是考察应试者计算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公务员行测中,有效的速算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答题效率,有效地解决各类速算问题。

本文将就公务员行测中的速算技巧与方法进行探讨,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最基础的速算题型之一。

在处理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时,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计算顺序: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进行计算,避免因计算顺序的不当而导致错误答案。

2. 分步计算:将较长的运算式分步计算,可以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失误。

3. 近似计算:当数字较大时,可以适当进行近似计算,减少繁琐的计算步骤。

二、倍数关系倍数关系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生可以通过掌握倍数关系来解决相关问题。

对于倍数关系的题目,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确定倍数:首先确定题目中给出的倍数关系,例如A是B的3倍。

2. 推导应用:通过已知倍数关系,推导出其他倍数关系,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3. 利用特殊倍数:对于一些常见的特殊倍数关系,如平方数、立方数等,可以运用它们的特殊性质来快速计算。

三、比例关系比例关系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生可以通过掌握比例关系来解决相关问题。

在处理比例关系题目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比值法:将比例中的两个数值以比值的方式表示,通过比值的乘除法来解决问题。

2. 设计变量:对于比例关系中的未知项,可以通过设定一个变量来解决问题,将复杂的比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3. 对比法:通过比较不同比例关系的大小、变化趋势等特点,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四、百分数问题百分数问题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考生可以通过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在处理百分数问题时,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百分数转换: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分数进行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半年备考公务员五十讲之常用估算方法

半年备考公务员五十讲之常用估算方法

半年备考公务员五十讲之常用估算方法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分析部分已经趋于稳定,每年的题量控制在四份资料二十道题。

经过统计,在每年的二十道题中,判断结论性的题目大约占五道,这一部分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计算,属于应该当然解决的范畴;需要进行简单估算的题目大约占十道,计算量一般不大但比较讲求方法技巧,这十道题是关系到资料分析能否拿到理想分数的关键;除此之外剩余的大约五道题目往往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在考试中性价比不高。

而针对比重最大的估算题目,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七种估算方法来解决。

估算方法一:尾数原则在整个公务员考试数学部分当中,尾数原则是贯穿始终的最为基本的技巧之一,对于资料分析,当然也不例外。

所谓尾数原则,是指只计算式子中各项的最末一位,通过尾数来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比如:【例题1】:2006年北京市社招考试资料分析第四题:中国入境游统计131.2001年港澳台同胞的入境旅游人数是()万人次。

A.7778.66B.7814.85C.7863.21D.8014.92【答案】:A。

【解析】:要计算2001年港澳台同胞入境旅游人数,应用当年入境旅游总人数减去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即计算8901.29-1122.63。

首先可以轻易判断出最末位数字应该是6,只有A选项符合,即为真确答案。

134.200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比1995年多()万人次。

A.533.96B.3728.68C.4262.64D.5138.06【答案】:C。

【解析】:本题在本质上与131题没有区别,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为8901.29万人次,1995年入境旅游人数为4638.65万人次,相减后的尾数应该为4,轻易得到C项为正确答案。

在运用尾数原则的时候,要注意到有两点限制。

第一,计算式中只能包含加法、减法、乘法、乘方这四种运算中的一种或几种,不能包含除法运算或者开方运算。

第二,ABCD四个选项中答案的尾数不能够完全一样。

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可以应用尾数原则进行估算。

公务员考试分数计算及成绩解读

公务员考试分数计算及成绩解读
力水平、备考建议等。
面试表现评价
面试成绩计算方式 面试表现评价标准 面试表现评价流程 面试表现评价常见问题
总分解读
内容:总分为笔试 成绩和面试成绩之 和,其中笔试成绩 占比60%,面试成 绩占比40%。
0 1
计算公式:总成绩 =笔试成绩×0.6+ 面试成绩×0.4。
0 2
注意事项:总成绩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择接受或再次提出异议
相关注意事项
成绩复核时间: 考试结束后一个
月内
复核申请方式: 考生须向当地公 务员主管部门提
交书面申请
复核内容:仅限 于是否存在漏评、 合分错误等事项
复核结果:复核 结果将书面通知
考生本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05
成绩有效期及录用规则
23
成绩有效期
成绩有效期为一年 有效期内未被录用的考生需重新参加考试 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需重新参加考试 成绩有效期自考试之日起计算
异议处理:如对 复核结果有异议 ,可在规定时间 内提出申诉
异议处理流程
考试机构受理:考试机构对 考生的复核申请进行受理和 审核
考生提出异议:考生对成绩 有异议,向考试机构提出复 核申请
复查成绩:考试机构对考生 成绩进行复查,查找是否存
在漏判、错判等情况
结果反馈:考试机构将复查 结果反馈给考生,考生可选
YOUR LOGO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28
在差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殊情况处理
缺考:缺考科目 成绩视为0分
违纪:违纪科目 成绩视为0分
成绩复核:考生 对成绩有异议, 可在规定时间内 申请复核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现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十招破解公务员行测考试之数学运算

十招破解公务员行测考试之数学运算

十招破解公务员行测考试之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在国家及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中凸显出了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广大考生在备考公务员考试时,在数学运算上要多下功夫,未雨绸缪。

无论是单纯的算术式子,还是文字型应用题,一般来说,通过对题干数量关系的准确分析以后,最终都被转化为对算式或者方程的处理和计算。

因此,理解和掌握大量的计算技巧,对提高数学运算的解题速度至关重要。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介绍三种常见的计算技巧和解不定方程的方法。

数学运算中的常用解题技巧有尾数法、弃九法、带入排除法、特值法、裂项相消法、提取公因式、适当组合法、列方程求解法、十字交叉法、图解法等10种方法。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在不直接计算算式各项值的情况下,只计算算式各项的尾数,从而得到结果的尾数,以确定选项中符合条件的答案的方法。

尾数法一般适用于加、减、乘(方)这三种情况的运算。

一般选项中四个数的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优先考虑尾数法。

两个数的尾数之和等于和的尾数,两个数的尾数之差等于差的尾数,两个数的尾数之积等于积的尾数。

尾数本质上是原数除以10的余数,尾数法本质上是同余的性质。

中公特别提示:算式中如果出现了除法,请尽量不要使用尾数法。

【例题】173×173×173-162×162×162=()。

A.926183 B.936185C.926187 D.926189【思路点拨】此题直接计算,计算量很大,而且容易算错。

考虑到选项中各项尾数均不相同,因此考虑使用尾数法。

【解析】选项四个数的尾数各不相同,直接计算各项尾数,3×3×3-2×2×2=27-8=19;可知,计算结果的尾数应该是9,因此只能选D。

(二)弃九法与尾数法类似的方法还有“弃九法”。

把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和是一个一位数(和是9,要减去9得0),这个数就叫做原数的弃九数,如1+4+6+3+5+7=26,2+6=8,则146357的弃九数是8。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掌握一些有效的速算技巧,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解题速度,为考试赢得更多的时间。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实用的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速算方法之一。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致的估算,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4567÷123,我们可以将 4567 近似看作 4800,将 123 近似看作 120,这样就可以快速算出 4800÷120 = 40,从而得出答案的大致范围。

在使用估算法时,要注意观察选项的差距,如果选项差距很小,估算可能会导致误差较大。

同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近似,尽量减少误差。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来得出商的首位或前几位,从而确定答案的方法。

比如,计算 5678÷2345,直接用 5678 除以 2345,得出商的首位为 2,然后对比选项,就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直除法适用于除数和被除数数字位数比较接近的情况,如果数字位数相差较大,可以先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三、截位法截位法是将数据进行截位简化计算。

可以分为截前几位和截后几位。

截前几位时,比如计算 34567×12%,可以将 34567 截为 35000,然后计算 35000×12% = 4200。

截后几位时,比如 45678÷1234,我们可以把 45678 截为 456,把1234 截为 12,计算 456÷12 = 38。

使用截位法时,要根据选项的精度和数据的特点来确定截位的位数,一般以能够简化计算且保证精度为准。

四、特殊值法特殊值法是将一些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殊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

例如,1/4 = 25%,1/8 = 125%,1/16 = 625%等。

2021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五大模块

2021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五大模块

2021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五大模块距离2021年国考笔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你真心想考的话,会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备考需要系统,只有提前了解具体的备考内容,才能更好地去准备。

小编建议大家备考时大致要把握好以下的3个方法规律。

方法一、系统备考,确保题型熟练掌握题型:片段阅读、文章阅读(省级)、逻辑判断、资料分析。

此部分题型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也是得分关键,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大量的刷题训练来建立思维框架和解题思路。

目标正确率可达80%以上。

方法二、掌握备考规律,对题型有敏感性题型:语句表达、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

此部分题型如果句间关系分析不清楚,图形敏感性低,生活中经验常识积累不足,非常容易陷入出题人的陷阱。

在备考中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需掌握命题规律。

争取目标正确率在70%以上。

方法三、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复习题型题型:常识判断、选词填空、数量关系。

此部分题型要结合个人基础知识的储备量,重点抓基础题目,备考中不要深陷较难的题目中无法自拔,浪费复习时间。

分析大概备考方法,咱们再来点实际的干货内容: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考查形式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

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点(一)选词填空1.考查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两空、三空为主;从考查的词语类型看成语是重点;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

2.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

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二)片段阅读1.考查重点: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

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

2.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

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终极预测之资料分析-齐麟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终极预测之资料分析-齐麟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终极预测之资料分析华图教育齐麟资料分析是行测试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分值权重较高,但同时也是很多学员认为相对较难(计算复杂)的一个模块,做题速度较慢,准确率一般。

事实的确如此么?实际上,资料分析难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难,甚至可以说是行测五大模块中最简单的一个。

如何快速准确的解决资料分析?2014年资料分析侧重考查考生哪方面的能力?各位考生如何利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对资料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在华图的教学体系中,资料分析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速算方法和若干高频考点。

通俗的说也就是计算和列式。

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把这两者割裂开来,没有注重两者之间的联系,掌握了一大堆速算方法,但是面对一个简单的式子却不知道如何选择速算方法。

因此,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需要重点解决这类问题。

本质上,一个固定形式的式子,其最常用的速算方法也是相对固定的(虽然可能不是最快捷最方便的,但是肯定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多数情况,速算方法的选择受到选项的制约。

如果各位考生在备考中做到心中有数,“何式何时用何法”,那么考生们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资料分析了。

以下通过部分近年资料分析中的真题还原,带大家回顾国考资料分析的热门考点以及命题趋势。

一、单一热门考点频繁出现1.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识别特征“增长(加、多/减少)+%”)(2013国家-121)与2006年相比,2011年全国收缴土地面积约减少了:A.52%B.110%C.67%D.205%(2013国家-131)与上一年相比,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A.2.0%B.4.4%C.5.2%D.8.1%(2012国家-118)2010年,该省地级市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A.15%B.20%C.32%D.47%增长率是今年国考的热门考点,计算难度也不高,计算形式为:AB,肯定可以采用的速算方法:直除法(直除得到选项的首位或者首两位即可),当选项差距较大时也可直接估算。

2023年线的细化及特殊考法-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2023年线的细化及特殊考法-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

线的细化及特殊考法-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线数量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难点,其中线的细化考法越来越多,包括单独数横竖线、平行线以及首尾线,这些渐渐成为考试的新趋势以及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门槛,如何快速识别这些考点成为了备考的重点。

此外,线的特别考法——笔画数也是考试中的重难点,不论省考还是国考,都应当作为备考的重点题型,考生需要熟记笔画数的特征图,以及学会并快速识别图形的奇点数,直击考试重难点。

让我们一起来练习几个题目吧:例题1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出肯定的规律性。

【解析】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的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

观看发觉题干中图形均由横竖线组成,优先考虑直线数,整体观看无规律,细化观看图形的竖线的数量依次递增,分别为2、3、4、5、6,因此,?处应当填入有7条竖线的图形,A、B、C、D四项竖线的数目依次为7、4、5、6,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

例题2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出肯定的规律性。

【解析】图形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

题干中图形都是多边形,由多条直线构成,考虑直线数,但整体数直线没有规律,观看发觉题干图形消失成对的平行线,故考虑平行线。

如下图所示,第一组图中,每幅图均有2组平行线,其次组图前两幅图均有3组平行线,故问号处图形要满意有3组平行线,只有A选项符合。

例题3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出肯定的规律性。

【解析】元素组成不同,考虑属性规律和数量规律。

观看发觉,图2、图4、D项均为多端点图形,图5为圆相交的变形,可考虑笔画数。

题干图形奇点数均为2,是一笔画,故?处图形应为一笔画图形。

A项、B项均有4个奇点,是两笔画图形,C项有2个奇点,是一笔画图形,D项有6个奇点,是三笔画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C。

总结:数量规律中线的细化以及笔画数是考试中的重难点题型,尤其近几年,命题人还在不断细化和创新,盼望考生能够多多练习,做到考点能识别,特征图能熟记,分数能到手,加油!。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基础知识大全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基础知识大全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根底知识大全在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是第一模块,而数学运算在15道题的数量关系中占据了2/3的份量,是相当重要的一种题型,本文总结数学运算中根底的运算知识,以供考生参考。

数字特性掌握一些最根本的数字特性规律,有利于我们迅速的解题。

〔以下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一〕奇偶运算根本法那么【根底】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那么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那么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根本法那么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2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如果a∶b=m∶n〔m,n互质〕,那么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mny〔m,n互质〕,那么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那么a±b应该是m±n的倍数。

乘法与因式分解公式正向乘法分配律:(a+b)c=ac+bc;逆向乘法分配律:ac+bc=(a+b)c;〔又叫“提取公因式法〞〕平方差:a^2-b^2=(a-b)(a+b);完全平方和/差:(a±b)^2=a^2±2ab+b^2;立方和:a^3+b^3=(a+b)(a^2-ab+b^2);立方差:a^3-b^3=(a-b)(a^2+ab+b^2);完全立方和/差:(a±b)^3=a^3±3a^2b+3ab^2±b^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a1〔1-q^n〕/(1-q) (q≠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

2017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增长量计算

2017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增长量计算

2017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增长量计算增长量是资料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很多同学在计算的时候常常出错,究其缘由,无外乎对于常用技巧,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套路大全”不是很熟悉。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关于增长量计算的三种常见套路:)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r 1r +⨯=∆A1.当r 近似等于常用特殊分数(151-21),即n 1r ≈,1n n11n 1r 1r +=+⨯≈+⨯=∆A A A ; 2.当n 1-r ≈时,1-n -nn 1n -1n 1-A A A =⨯-=⨯=∆)(; 3.当r 为普通分数,即x%r =,可以先将其转化为特殊分数,x 100100x 1r 1n ===,再代入1n +=∆A 。

【例1】 2012年,某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1%。

与2011年相比,2012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增加了多少亿元?( ) A.600 B.720 C.840 D.960 【解析】B 。

增长量计算,r=7.1%141≈,故增长量725151087511410875==+≈∆,最接近为B ,故本题答案选B 。

【科班提示】本题增长率接近特殊分数,直接代入公式1n +=∆A即可,另外要注意增长率7.1%略大于141,故增长量725˃720。

【例2】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 B.2619.6亿元 C.2972.0亿元 D.3180.2亿元【解析】B 。

增长量的计算,增长率r=21.4%51≈,代入7.2476157.148601n =+=+=∆A ,但因为21.4%˃51,故增长量∆˃2476.6,故本题答案选B 。

【科班提示】现期量和增长率与增长量都成正比,在利用特殊分数的必要的时候要进行误差分析。

省考公务员备考需要哪些准备新手小白

省考公务员备考需要哪些准备新手小白

省考公务员备考需要哪些准备新手小白废话不多说,从以下几个方面解答。

下面是本篇文章目录。

一、国考省考有什么区别?二、公考的考试内容有哪些?三、公务员考试需要准备多久?四、看哪些复习资料比较好?(有福利)五、具体如何复习?一、国考省考有什么区别?上面已经说了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其中省考以国考为风向标,一般情况下每年分别一次。

甲类乙类都是考《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

每科100分,所以大家安心学习申论跟行测,不管是省考还是国考都是适用的。

下面我们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1、考试时间不同:以往年的考试时间来看,国考一般是在当年的10月份后发布公告,省考是在4.20左右报名2、用人单位的不同:国考是中央级别的单位还有就是中央机关在各地的直属机构。

省考用人单位是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检察院等。

3、省考分为联考和各地单独招考:联考顾名思义,多个省份联合起来考试。

国考则是全国统一时间考试。

参加联考的省市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四川(省考)、陕西、云南、江西、甘肃、天津、宁夏、河北、安徽、湖南、海南、福建、湖北、重庆、青海、新疆、贵州、广西。

不参加联考的省市:广东、江苏、广州(近两年没有单独招考)、深圳、北京、上海、浙江。

单独命题的省份中申论考试会有一些不同。

(注意这里说的是申论考试,行测考试知识点的基本一致,除了广东江苏有一些数推等)比如:上海市考:上海市考和北京市考有的一拼,最大的特点在于结合多则或者全部材料写要点,也就是说说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很难知道到底在哪则材料中去找要点。

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市考很少有人上75分的原因。

广东省考:广东省考最大的特点是对于作文文体有要求,一般不考综合分析题,但是21年除外。

正常会考3道题,题量偏少。

对于对策层次考察较多。

深圳市考:深圳市考和广东市考有一些类似,也是对于大作文的文体有明确的要求。

江苏省考:考试分为多套卷,算是事例性材料的开山鼻祖,并且成为国考地市级考试的风向标,目前国考地市也是以事例型材料为主。

公务员考试十大速算技巧(完整版)

公务员考试十大速算技巧(完整版)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李委明提示:“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56.10134.489294.13343.559310.7454.813222.0349.738、、、中最大的数是( )。

【解析】直接相除:30.2294.837=30+,10.7454.8132=30-,94.13343.5593=30-,56.10134.4892=30-, 明显30.2294.837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备考:特殊分数法
华图教育郑帅
我们知道,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这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查找、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尤其是越来越偏重对计算能力的考察,也是近几年资料分析出题的一个大趋势。

那么,在计算中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来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

这里,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速算技巧——特殊分数法
在我们计算一些除法算式中,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错,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些除法算式中的分母转化成一些特殊的分数,从而把除法算式变成简单的乘法算式来计算,则要大大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
【例】计算3756.25/0.247的值
A 14534.6
B 14048.5
C 15014.13
D 15207.5
如果直接计算就比较麻烦,我们观察到,分母0.247,非常接近于0.25,0.25换算成分数的形式就是1/4,那么。

我们就可以把原式看做3756.25除以1/4,那么就等于3756.25乘以4,所以直接结果就是15025,因为我们把0. 247看作0.25,分母变大,所以这个值比实际值要小,那么,这样就很容易的判断出答案选D。

【例】计算4592.5/3345.7
A 1.246
B 1.332
C 1.373
D 1.394
这个题直接算比较麻烦,而且答案相对比较接近,用估算法也不好判断,那么我们观察到,分母是3345.7,因为ABCD四个选项没有位数的区别,只有数字的区别。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分母看做.33457,那么,这个数就和0.3333即1/3非常接近,所以,我们我们就把分母转化成
1/3,这样原式就转化成4592.5乘以3,就是13777.5。

我们知道,我们把分母0.33457看作0.3333,所以得到的值肯定比真实值大一点,那么,很明显真实值比1.37775小一点,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那么就是选C 1.373。

运用这种特殊分数法要求我们把常见的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3 2/5 2/7 2/9这些分数对应的值记住,然后在运算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转化,那么计算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